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太太宠爱,天资也极好,可是不爱读书上进,不喜外务,将来的前途未必及得上贾环,以后他们这些人该攀哪根高枝可要想想。
“八条。”贾环发下一张牌,一边啃鸡爪子。
苹儿一喜:“我和了。”
蕙儿说:“和你个头,这是六条。”
苹儿失望:“爷好歹看清了再说话,你打的是六条哎。”
贾环才发现自己把六条看成八条,既然打出去也罢了。
那边荣庆堂里全府有头脸的下人都来贺喜,按礼法该向新举人的嫡母庆贺,可是谁都知道这“母子”二人并不和睦,向王夫人贺喜肯定尴尬,向赵姨娘贺喜必然遭主母的恨,只能暗地里道贺,可是如此大事又不能不贺,所以下人们由管家领着向贾母贾政贺喜。
贾母喜之不胜,命人拿银子厚赏了报录人,见贾政贾赦都已经过来,却不见贾环。
又问小厮:“你们怎么回事,难道没有去那边报喜?”
去报喜的小厮无奈道:“已经到哥儿那里报喜,可是哥儿正忙着打牌打到最要紧处,一时顾不上过来。”
贾政气得骂:“这个臭小子。”
报录人见惯新举人高兴过度失了态,有发疯的有昏厥的,甚至直接中风嗝屁的,却没见过有新举人听到中了还不下牌桌子的,笑道:“老爷不必生气,毕竟新老爷年轻,经的事少,哪里知道那‘几度辛苦磨成鬼,可怜白首为功名’的悲惨,不过这样也好,有些经历丰富的举子考了多年,吃了太多苦,中了之后高兴的发了疯的还有呢。贵府新老爷镇定如山,泰山崩于眼前不变色,着实有大将风度,将来登阁拜相指日可待了。”
众人听这报录人会说话都或真或假笑起来,贾赦更高兴,命人重赏这报录的。
赵姨娘也上前说:“环哥儿做事向来有始有终,绝不半途而废,既然上了牌桌,这一局不到和的时候,他也不会中途停下,平时他的功课做到一半未完,遇上病了或是事忙也是不肯做到半截就扔下的。”
贾政被她和报录人这么说着,也顾不得生气,反而欢喜起来,道:“正是他这样有始有终的心劲才高中呢,只是那帮死丫头没眼色,瞧主子要哪张牌赶紧放嘛。”
众人听了直偷笑,也不敢说什么。
这边东小院里,紫晶在贾环身后倒茶,看他少张四饼五条,打了个手势,上家的蕙儿会意,放五条出来让他吃了,对家苹儿放了四饼,和了。赶紧扔下牌桌,簇拥着新贵人到贾母那边来。
莲儿伶俐,赶在前面,扯开嗓子喊:“新老爷来了。”
报喜人赶紧朝出声的方向跪下,口中齐喊:“恭喜新老爷,贺喜新老爷。”
只有中举的读书人才有资格称老爷,不论年纪大小,贾环头一回听人叫自己老爷只觉得好笑,并无激动之态,只是淡然点点头:“同喜。”
贾府众人和报录人看了,心里暗自佩服,瞧见没有,这位才是真淡定真气度呢。
贾环这么淡定,一是经过层层考试,对自己和其它学子的水平有个谱。二是确如那报录人说,他年纪轻吃苦少,没有那种久经磨难的经历,所以不象别人那样激动。
真正激动失态的是贾政,他在工部员外郎任上多年,其中辛酸真是一言难尽,同事应酬时要摆出身摆资历,无不是参加过殿试的两榜进士,而他啥也不是,顶个皇帝小老婆的爹的名义,自己都不好意思,官衔牌也摆不出可供炫耀的东西。所以他一心盼着家里出个科举正途出身的子弟,偏贾敬中了进士后抛下家业炼丹去了,宁府没了管束闹得翻天覆地不成体统。贾珠进了学却早早死了,一个宝玉天资聪明,又不肯走仕途,平日里管一管就有贾母拦在里头。
眼看家里尽出不肖子弟,只得靠宫里的娘娘撑着不倒架子,如今家里终于出了个走正途的,以后可以出个实权人物了。所以多年的期待一朝成真,就有些失态,现在恢复过来,又摆出架子,命管家准备庆贺事宜。
这时,外面敲锣打鼓的热闹起来,点起无数火把,第二批报录人也到了,见正房月台上站着一堆人,知道里面必有新解元,赶紧跪下磕头,高举牌匾,齐声喊道:“恭喜贵府贾老爷蟾宫折桂独占鳌头。”
牌匾上的“解元”二字,金光闪闪晃得人眼花,再加上锣鼓声声鞭炮齐鸣,把喜庆气氛托到□。
大伙又齐齐给老太太道喜。
贾母高兴地命人设酒席款待报录人和随喜的,偏偏王夫人并不认为贾环能高中,所以事先没有吩咐管事人提前预备酒席,仓促间东西并不齐备,只得把厨房搜刮一遍,将鸡鱼切块分别摆盘,凑了十来桌酒。
贾政高兴的糊里糊涂没在意,邢夫人却发现了,在贾母跟前嘀咕:“咱家这样的富贵人家,况又出了解元,这酒席也太简薄了些,连器具都不齐全,还没有整鸡整鱼,成何体统。”
贾母这才发现,知道王夫人并没有提前做准备,心里有些不悦,也不好表示出来。
还是钱槐机灵,立即通知外面的酒楼,让他们赶紧送酒菜过来。大酒楼是惯会操持这事的,很快把酒肉送来,贾母这才稍满意,重赏了会来事的钱槐。又命人把徐义也叫过来,把两人的庆贺酒摆在一起。
管事,清客相公,亲族人等和报录人等都团坐在荣禧堂月台下吃席喝酒。
贾环,贾政等在贾母处吃酒。
这酒宴吃到二更,报录人吃完过来提醒贾环不要喝多,早些休息,明天要在应天府举行鹿鸣宴,别人还罢了,解元郎却要领着众同年歌鹿鸣诗跳魁星舞,万万不能缺席。
贾环最怕这繁文缛节,说:“我身上不舒服,宴到半截撑不住可糟了。所以还是不要去的好。”
报录人道:“会后还有精美纪念品哦。”
贾环又说:“可是这样三年一次的高规格宴会,我若不去岂不是扫大家的兴。”
众人听了直笑,贾环也笑了,回头一看女眷那边,见赵姨娘还在王夫人身后立规矩,登时板下脸来,十分不乐。旁边徐义看见不明所以,问道:“哥儿怎么又不高兴了?”
贾环勉强提了下嘴唇,说:“没什么。”
贾琏骂小厮:“你们怎么伺候的,让新老爷不高兴了?”
钱槐猜到几分,又不敢说,只委屈地道:“给我们天大的胆也不敢惹爷不高兴,爷是主子,想要个丫头伺候都不成,自然不高兴,这和我们什么相干?”
贾琏也明白了,想到二房太太和贾环之间的明争暗斗岂只一个彩云,只怕后面的事还麻烦呢,他这长房长孙即向要着二房太太这边又不能得罪贾环,如何是好。
贾政不懂,问怎么回事。
贾琏不敢说,钱槐说:“是这样,太太屋里的彩云年纪大了,该放出去了,因她素日不象别的人那样攀高踩低,为人忠正,对环哥儿颇多照顾,所以哥儿想讨她在屋里伺候,但是太太不许,把她配给旺儿家的小子了,听说那小子吃喝嫖赌五毒俱全,所以哥儿为这事不高兴好久,觉得对不住……”
贾琏喝道:“就你多嘴,后来不是把彩云改指给看门的禄儿了吗?”
贾政也明白了,见这嫡庶之争这么早就露了头角,还从一个丫头上起了争端,觉得头疼,劝道:“你还年轻,别想着要屋里人,过两年再说,我已经替你看中一个丫头了。”
贾环忙说:“老爷误会了,我并不想要彩云当屋里人,只是因为她为人厚道,对我又好,所以想要她在屋里伺候半年,到来年春闱结束就放她出去替她寻个好人家,不但不想要她做屋里人,将来我屋里也不想放人,也不想纳妾。”
众人都奇怪,笑说:“哥儿这话怎么说,大家子弟谁没有三妻四妾,哥儿现在当老爷了,怎么可以这样?”
“若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我将来娶妻,断不会让她受委屈,内宅妾侍多了,难免斗的家宅不安。”贾环说着瞟了贾琏一眼,“我还要准备会试殿试,若侥幸高中,就要好好做番事业,绝不能为家里女人争风吃醋的事分心。”
贾琏听出他话里暗指,愧的低下头去。
大家听了又赞颂一番新老爷有志气什么的,不要钱的谀词如潮水般涌过来,贾政乐得合不上嘴,贾环也有点飘然了。
作者有话要说:官衔牌就是官员出行时打的仪仗牌,至少两面,
一个标官衔,如:钦命头品顶戴X部尚书,XX殿大学士,东南总督神马的。
一个标科名,如XX科进士及第,如果是状元及第更牛比了。总之,可供炫耀的东西都要在官衔牌上打出来,如钦赐黄马褂什么的。
于是,苦逼的贾政同学的官衔牌没啥可炫耀,他不是科举出身,一个六品员外郎在京城也拿不出去。更不能在牌子上打个“贵妃之爹”“荣国公之孙”“我爸是X刚”啥的。
所以,贾政同学逼宝玉读书求功名完全可以理解呀理解。


鹿鸣宴初登青云路;
返回书页
穿越红楼之庶子有为 鹿鸣宴初登青云路
第二天一早,贾环梳洗穿戴了过贾母这边请安,贾母看他戴乌纱穿着无花色的补服,压住了柔弱书气,显得很是稳重。心里很欢喜,又命去见过贾政王夫人,然后十几个小厮听差伺候着车马到了应天府衙门参加鹿鸣宴。
这鹿鸣宴历史悠久,是款待新科举人的,还有更高级的琼林宴,是款待新科进士的,都是规格极高,受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宴会。
为什么叫“鹿鸣”,不是因为这两字出自诗经“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而是因为“鹿”与“禄”谐音,“鸣”与“名”谐音,很迎合了读书人追求禄名的心理,只是读书人清高,不好意思明着表明自己追求禄名,所以取“鹿鸣”二字听起来更高雅一些。
宴会厅,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各举子分别拜房师,谢举荐之恩,解元郎率全体举子拜主考官。考官和举子们互相认识联谊,意思就是以后在仕途上大家多多关照。
贾环瞧着那第二名和第三名,居然也很年轻,长得也不错,忍不住上前套近乎,拐弯问人家婚否。
第二名叫陈良策,已婚,第三名叫刘珂,年仅十八岁,未婚。贾环拉着他好好亲近了一番。
主考官看着眼前一众才俊,笑得见牙不见眼,这些都是他以后的政治资本。看着贾环,拉着他的手道:“想不到解元郎如此年轻,实在难得啊。”
又拉着第二名第三名的手说:“真是青年才俊,看来殿试扬名指日可待啊。”
新举子都谦虚说:“学生侥幸。”
主考说:“这一科你们都考出了高水平,倒不是侥幸。”
又指着前三名说:“你们三个的文章写的都不相伯仲,都很有才气,为什么定这样的名次,我也给你们说说,免得有人不服。”
众举子都洗耳恭听,主考是前科状元,他的考试心得肯定万分有用的。
“如今国事日坏,圣上忧心,这次的乡试录取标准不仅是看文才,更要看考生对时事的见解,后面的会试殿试估计也要偏重时事,你们不可只读圣贤书不闻窗外事。”
主考又指着第三名刘珂说:“你的文写得极好,本该放到第一名,可惜有一个错别字,就落到后面了。你不要不服气,前朝曾发生了一件事,战场上主帅给部下下令去泌阳会师,结果书吏写公文时少写一撇,写成沁阳了,两地相差几百里,这么一来,两军不能会师,以致全军大败。你说说,这错别字能小瞧不?”
刘珂心服口服。
主考官又指着第一、二名说:“你们两位都不错,难分上下,为这个一众考官还起了分歧争执起来,最后决定看第二、三场的卷子,结果这位的后两场试卷也使出了全部心力,做的又好又有见解,文辞雅正,理密法老,于是才取他为第一。所以说做事要善始善终,别以为把第一场做好就完事了,到最后关头更不能松劲也是很重要的。”
“谢大人指教。”众举子齐声说。
“既然指教,我就再多说一句。你们中了举,以后就可以做官了,但是做到知府就到头了,不中进士,是做不到部堂级高官的。所以,你们想在仕途走的更高些,该知道怎么办。
我知道你们都背了一肚子前辈程文,应天的乡试高手还有限,你们有人凭运气还可以中,但是到了会试场上,那是全国高手比拼,每份卷子都得有几位大学士尚书看过,他们哪个不是满腹经纶,别想着碰运气过关。
还有解元郎也不可轻忽,不要以为在乡试考了第一,在会试就一定能考个好名次,你年纪轻,用功时间短,和那些老前辈比经义的理解,文笔的老到,并不占优势,真正的高手在后面呢。”
主考说了一大通也累了,端起碗来喝茶润嗓子。
众新科举子们都受了教,记在心里。贾环更是警醒,一腔得意被浇了冷水,原来他这解元得来的颇侥幸,不是靠最重要的第一场卷子,而是靠不被考生们重视的后两场决出了高低。也就是说,并不是他的水平比大家高一截。
然后大家继续吃喝联络感情。
长达两个时辰的鹿鸣宴到了尾声,依旧规,每个举子还有考官都获赠纪念品,每人都有一个刻着科名的笔筒,解元郎多一个砚台。
贾环回到府里,府里也在饮宴,众多公卿世家,贾政的同寅交好以及亲朋好友也过来贺喜吃席,等着看新解元郎,见新贵人从鹿鸣宴上回来了,忙上前敬酒。
贾环顾不上饮酒,先去荣庆堂把纪念品给贾母等人看了,众人都很高兴。
贾母说:“这可是读书人的荣誉,你叫紫晶好生收着,将来传给子孙后代,也激励他们光宗耀祖。”
贾政拿着那笔筒砚台爱不释手,恨不得搁自己屋里天天看着,连睡觉也抱在被窝里。
贾赦又说:“你那些考籍表,报名材料什么的,千万放好,那可是命根子啊。”
“是啊。”大家都说。
邢夫人嘴角微挑,先前全府把宝玉那块玉当命根子,现在又把贾环的考籍资料当命根子,那块玉到现在也不见为这个家带来什么看得见的好处,倒是这考籍资料关系到贾环的前程,而贾环的前程又是这府的希望,确是命根子不假。
贾母深以为然,道:“你叫紫晶把那些东西千万收拾好。”又对伺候贾环的众丫环说:“那可是命根子,无论出什么事,你们拿出性命也要把这东西护好了。”
众丫头齐声答应了。
贾环趁贾母高兴,便回道:“现在离明年春闱不到半年时间,我要抓紧时间准备,还要和诸同年来往讨论学问,以后应酬也多,可是我那里太狭小,前头外书房也不方便,我想着咱家小戏子都打发出去了,东北角梨香院还空着,所以请老太太把那里赐给我用,也方便些。”
贾母想起上回他病时去他那里看了一下,确实是窄小,再加上他又喜欢把书纸乱放,简直要挤得转不过身。便说:“你现在中了老爷,凡事要立个体统,那院子是窄小了些,你的同学来往也不方便,那梨香院即空着,这几天打扫了,就搬过去吧。缺什么只管向太太要,她那里没有就找我来要,同年往来,可千万不能失了礼数。”
贾环又说:“以后我读夜书,或应酬同年,举办文会少不了留人用个便饭什么的,这府里大厨房的人太厉害,我指使不动,也懒得跟他们吵,所以请老太太允许我在那里安个小厨房,把份例拨过去,饮食上也方便料理。”
王夫人一脸尴尬,贾母叹道:“咱家的人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势利眼,我是知道的,即如此,你自己安顿去罢。分例从大厨房拨出来就是。”
一时众人皆退下,贾母留下王夫人说话。命贾珍领贾环去宁府祠堂祭祖行礼,命贾琏款待外面亲友。
这里贾母沉吟半晌,才对王夫人说道:“你也不要因为环儿中了举就心里发急,逼着宝玉读书,这些年我冷眼看着,宝玉在科举上头并没有心,你硬逼他反而熬坏身子也不值得。你是嫡母,环儿出息了,诰命也是你的。他以后做官,如果外放出去做州县也罢了,如果做京官,也是他自己的事业,不会跟你的宝玉争什么,宝玉这样子,有我们在一天好些,若我们不在了他怎么办?还得亲兄弟帮衬着才是个事。我看环儿是个重情义的,将来宝玉有事他不会不管的。
你也把眼光放远些,别心里不自在。昨天,你居然没提前预备酒宴,要不是钱槐机灵,从外面酒楼叫些菜来,咱家就要出丑了。”
王夫人讪讪的不敢回声,心里无比悲苦,被全家寄予极大希望的宝玉反而被一个庶子压了下去,白宠了他一场。她争了半辈子强,居然落到人后了,偏偏还要摆出贤惠样来,强颜欢笑跟着庆贺,真让人暗地里吐血。
贾母又吩咐:“你和凤丫头好好把环儿的事料理好了,务必体面,听说你们在想法子裁减人手,节省月米月钱,咱家不如往常了,能省还是省吧,但是环儿那边不可裁人,也不可太俭省,惹人笑话。里面省省罢了,外面的体面可不能丢。”
王夫人答应了,下去跟凤姐商议省俭法子,凤姐建议裁丫头,王夫人不大乐意,说:“话虽如此说,可是咱家这几个姑娘也太可怜,每人只有两个丫头象人,其它的跟小鬼似的。想当年黛玉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派头,现在咱家的小姐只比别人的丫头略强些罢了,再裁减她们实在不忍,以后说亲都成事呢。”
王熙凤发愁,贾母好奢侈爱排场,这个家裁谁也不能裁她的,至于宝玉也不能裁,委屈谁也不能委屈这宝贝疙瘩,贾环现在是举人老爷,要体面要体统也不能裁,裁姑娘们王夫人觉得失体面,只能裁姨娘,可是裁了她们又能省几个钱,而且现在赵姨娘也得罪不起了,她不没事找事就不错了哪里能裁到她头上。
这个家当的实在愁人,如果贾环能一路高中,把这个家撑起来很好,可是这样一来,宝玉摆哪里?嫡庶之争很快就会摆到台面上。
王熙凤愁得直叹气,如果这次高中的是宝玉该多好,偏偏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只知道享富贵不知道保富贵,只盼着他以后能娶个有钱的媳妇也许好些。
贾环屋里的丫头听说他在府里基本上自立门户了,都非常高兴,终于不用看人脸色。
这段时间贾府各处都在裁人,只有贾环那边不裁人反而要添人,有些眼光远些的人就有了打算,虽然宝玉那里谁都想挤进去,却是不容易进的,而贾环这里看上去更有出息,将来主子外放当官,在他手下就可以做大捞一把了,看那些州县官身边的二爷和听差,哪个不是借主子的光捞油水。
莲儿及钱槐等人看家里人送东送西奉承讨好,都知道他们是想往这里挤,也不理那种趋炎附势的人,等他们送足了东西再抽空回明了贾环。
自贾环中举后,奉承的人不少,有送店铺的,有送田地的,有送房产的,还有两口子投身为仆图荫庇的,别的还罢了,这仆人却不敢乱收的,生怕他们借了解元的名头在外做威福,败坏了自己。
所以,贾环不肯添人,仍然按旧例的人手使唤,先把园子小厨房的柳嫂的女儿五儿叫上来,又把彩云的小妹小霞叫上来顶青儿的缺,把禄儿提拔上来做总管负责采买事宜,彩云是他名义上的媳妇,也跟过来伏侍。大家都说禄儿沉寂多年,终于得了主子赏识熬出头了。
荣府这里摆了三天戏酒,全家人都真真假假的表现了欢喜的态度,只有宝玉不以为然,在自己屋里对丫头说:“无非是又多了个利欲熏心的禄蠹罢了。”
袭人气得咬牙:“你自己不说反省上进,别人读书上进的人你却说成禄蠹,真是可恶。”
贾环听说了宝玉说的话,只是微笑不语,不与他计较。
但是王夫人背地说的话却让他警醒几分,王夫人见贾母贾政高兴什么似的,私下里对自己的丫头说:“在应天乡试中个解元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在会试上得个第一名再说。真正的高手他还没遇见呢,就这么兴头,小心登高必跌重。”
这话通过玉钏传到贾环这边,莲儿气愤说:“有本事让她的宝玉去考呀。”
贾环很冷静地说:“太太说的对,真正的高手还没遇上呢,真的不值这么兴奋。”
应天乡试解元的含金量不如浙江、江西这些省份的解元,全国文气最盛之地在江浙江西几个省份,那里文人会聚,高手如云,在朝廷分榜之前,高中的绝大多数是江南人,可见那里人才之多。所以,这次他虽然中了解元,主考官仍然不看好他,提醒他不要骄傲,免得栽在会试中。
林之孝亲自督着人整修了梨香院,众丫环欢天喜地搬过去,贾环把前院正房做客厅用来招待众同年同窗,后院正房坐起居之用,又在东边小耳房开辟一处小佛堂,天天敬香一炷,静心片刻。
又让丫环们住后院两厢房,把小厮们安置在前院厢房,对钱槐说:“你知道我不喜欢园子小厨房柳家的趋炎附势,却为何把她的女儿五儿提上来?”
“爷……”钱槐脸红了。
“我知道你早看上了柳家五儿,可惜她一门心思盼着进怡红院伺候宝玉,如今太太讨厌美貌丫头,各处又裁人,她也没机会进来,我要了她来在内院,你在外院,自己抓机会,嘴甜些,勤献殷勤,小东小西的时常送着,保管将她拿下。”
钱槐喜的只嘿嘿笑,以后更是忠心伏侍不题。
这梨香院是当年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有十余间房屋,前厅后舍俱全。院内也有太湖石、金鱼池,点缀精雅,间植芭蕉桃杏,尤其是院中一架紫藤,花盛时香风阵阵,密叶隐歌,花穗垂挂枝头,紫中带蓝灿若云霞。
有西南角门可通王夫人上房的东院,还有一个角门通街。贾环挑中这院子就是看中这里有角门可以直接通外面,以后出门方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