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岛9·庞贝-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敬明《岛9·庞贝》 作者:
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双城故事
目录
岁月静止,光景有延 文郭敬明
双城故事
荒芜尽头与流金地域-郭敬明
兆载永劫-落落
城事-七堇年
从来不曾离去-安东尼
Collection
把过去与现在折叠-林汐
花梦浮言记-喵喵
冰封沿线-miki
不朽的青春标本-菩提萨缍
再见,圣诞夜-项斯微
休眠的行星-消失宾妮
绘日描金卷
尘封家书 文扫把+大把银子
迷宫梦鱼 文年年
无尽(长篇系列连载)
《七踪少女》
第一部·肤色小说家 文爱礼丝
郭敬明:岁月静止,光景有延
我们打发掉了多少个光阴安静的下午,阳光灿烂,四下无声。
有很多在内心起伏不宁的情绪,最后都变成了太阳下懒洋洋晒着皮毛的猫咪。
它们趴在岁月的膝盖上,眯起眼睛看着所有的人。
我们忘记了多少个乌云摧城的暴雨季节,水流湍急,哗哗作响。
有很多当时无法丈量的距离和沟壑,最后都在时光的迁徙里,慢慢平整,光滑。
候鸟整队整队地飞往远方。
它们从岁月的肩头上飞过,倏忽地一下就过去好多年。
有很多埋没在尘埃下面的璀璨城市,有很多暴露在空气里的丑陋地貌。
有很多温暖人心的传说,然后有更多心灰意冷的现实来将其打碎。
而唯有看似静止的岁月永不停止奔流。
我们都是其中渺小的存在,夹带着,卷裹着,冲刷着,满脸惶恐地跟随到陌生的地方。
一晃又是好多年过去。
你现在依然在阳光下懒洋洋地打发掉一个下午吗?
手边依然是线装的诗词歌赋吗?
你有假想过如果未来变成一张你完全无法辨识的面孔你会害怕吗?
你有过无限延伸的不朽的光景吗?
与君同舟渡,达岸各自归。竹简漆干未,黯然双泪垂。
郭敬明:荒芜尽头与流金地域(1)
001。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亲朋好友的注视下,体面地死去。只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死去的时候,环绕我们的,是当下这些我们早就烂熟心间的面容,还是直到如今,都还未曾在茫茫世界里与我们相逢的陌生人。
当你闭上眼睛,当你被埋进将永不停止的寂静。
002。完全忘记过去的人,才会一点也不惧怕将来。
PART ONE 荒芜尽头
1
除去经度和纬度在地理上的意义,在远离了高考几年之后,很少有人会在意这些纵横交错在地球表面的线条,究竟代表了什么。只是偶尔在想念国外友人或者看见国家地理探索频道的时候,会想起,或者听见这些用数字来定义出的,地球上的某一个点。
有时候在地图上看见某一个从来没有去过的城市。
有时候听见电视机里标准的声音说:在北纬66。34以北的北极圈境内,动物的数量远远低于热带与温带的大陆,其形态和生活方式,也是另人叹为观止……
那么。
北纬29。23 东经104。46。
北纬31。11 东经121。29。
与此并不相关的人无法解读这样的两串数字。
甚至是与此相关的我,也是在翻了《中国城市地理大全》后,才写下了这样的两串密码一样的数字。
但是就是这样冷酷而严谨的数字,像是两颗长长的铜钉一样,敲打在了我24年来漫长岁月的肩膀之上。
你有玩过用一根针,在地图上把一个人标记出来的游戏吗?
2
在下飞机之前打开手机查了查重庆的温度,在本该落叶满地的十月,重庆依然是摄氏34度的高温。看样子今年不止是暖冬,连暖秋暖春都有可能一并到来。可能再过一些时候,地球上的四季就不再是春夏秋冬,而变成初夏盛夏仲夏夏末了吧。
妈妈爸爸还是那样,早早地就守在出口处,满脸喜悦地等待着。看见我的第一句话永远都是“怎么还是这么瘦”。
白烈烈的日光下面,是嘈杂的各种人群,杂志摊前挑选新一期《VOGUE》的女白领,快餐店里匆匆往嘴里扒着白饭的穿西装的中年男人,推着垃圾车目光冷漠来来回回的清洁工人,站在车后把玫瑰放在身后等待女友的年轻男孩子。
还有走在我前面一点点的,我日渐佝偻的父母。
妈妈从包里拿出可乐,问我说,你要喝水吗?以前你喜欢喝可乐,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喜欢。我不小心看到了她的白头发。
爸爸在旁边,提着我巨大的LV旅行袋,满脸微笑堆起很多的皱纹。
飞机厅头顶的玻璃苍穹,日光照在上面穿透下来,把周围闷得如同烤箱一般。
3
我们大部分的时候都在想,将来我们会走过什么样的路,听到什么样的歌,看到多么感人的画面,遇见多么好的一个人。
我们很少会想起,如果有一天重新回到故地,一切都不再是以前的样子,这样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那些记忆顽固地存活在脑海深处,抵触着我们再次重新看到的一切。
那里并没有那座桥。
那里曾经有一扇门。
类似这样的抵触情绪,浅浅地在身体里来回着。
在早前的时候,有一次路过我的第一个家。那个是在城市边上的一片平房区域里的一个有着院落的青瓦房子。门关着,只有小道边上厨房的那扇窗口开着。
我踮起脚往窗户里面看,里面依然是我熟悉的格局,几年之后的现在都没有改变过。只是换上了陌生人家的锅盆碗筷,饭碗上是完全没有见过的花纹,筷子一大把扎实地插在筷筒里,看上去像是家里有很多口人的样子。还有陌生的绿色的围裙挂在墙上。厨房的门也没有关,望出去可以看见客厅地面的一角。依然是我小时候用的那个蓝色的瓷砖,表面有凹凸的颗粒防滑。很多年前流行过,在当时红极一时。虽然在眼下有钱人家都是光滑的白色大理石或者是毛茸茸的地毯。那个时候,刚刚铺完瓷砖的时候,凹凸的颗粒里都是水泥,因为当时粗心没有来得及清理,所以后来就凝固在里面。搬家后的一两个星期,有时候大半夜我起床上厕所,会看见妈妈跪在地上,用刷子用力地刷着地面,然后很懊恼地微微叹气。
郭敬明:荒芜尽头与流金地域(2)
记忆里是黄色的白炽灯还是白色的荧光灯,我已经完全不记得了。
在窗口趴了一会儿,之后,有隔壁老婆婆打开门倒垃圾。她在警惕地看了我几秒钟后,又露出了些许熟悉的神色,最终还是表情漠然地走开去。
4
在我开始稍微赚比较多钱的时候,我从上海买了一个GUCCI的包包给妈妈。我妈虽然并不能知道这五个英文字母背后所代表的价值数十亿的产业,但是包装袋里发票上的价格让她有点惊慌失措。
妈妈之前的一个包,是我在高三的时候存钱送她的生日礼物,她一直背到现在。那个时候所谓的送她,也只是把她给我的钱,留下一小部分,还给她而已。
因为没有带隐形眼睛的药水,所以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起床出门帮我买药水去了。那个时候我还在昏睡,并不知道妈妈精心地换上了好看的衣服,背上了GUCCI的包包。
这样平淡的开始并不惊心动魄或者值得书写,最多可以冠上“母亲早起为儿子买药水”的母爱之名。只是后来的结局有点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当我起床刷牙,从厕所出来之后,看见妈妈坐在沙发上,眼圈红了整整一轮。爸爸在旁边沉默地抽烟。目光稍微挪到旁边,就看见那个GUCCI包上被小偷用刀片划开的一长条口子。像是一张嘲笑的嘴,恶毒地咧开着。
爸爸低声怒斥着,说:“你就是爱炫耀,有了新包包就了不起了,别以为自己是阔太太。”
妈妈在旁边低着头,一小颗眼泪掉下来,她说:“我没有这样想……我就是很高兴,想背……”
我走过去抱了抱低头的妈妈,我说:“没关系,我下次再买给你。”
半夜起床的时候,看见他们还没睡,妈妈在床边小声地嗡嗡哭。爸爸坐在一旁,戴着老花眼镜,在不太亮的黄色灯光下,用胶水一点一点地把那条口子粘起来。
我妈妈终究还是没办法像那些阔太太一样,提着名牌包包坐着豪华轿车招摇过市。她背着儿子送她的第一份昂贵的礼物,和无数的人一起挤着公车,去给我买药水。她在车上紧紧地夹着肩膀下的包,另一只手抓着吊环,想要稳住身子。周围密密麻麻的人群。
妈妈在挤公车的时候,被小偷划坏了她50年来第一个也是最贵的礼物。
我站在门口喉咙慢慢锁紧。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有一天我要让妈妈像是真正的阔太太一样。
5
后来那个包包,我妈妈再也没有背过。它被小心地收藏在衣柜里。
即使那道黏合后的疤痕完全看不出来。
落落:兆载永劫(1)
'序'
只差一天结束冬眠。
然而雪层依然深深深深地割裂了土壤,离析在空气中的绵白拖延了时光,每分每秒被拉成失去弹性似的线。
一个端点以下。一个端点以上。
'一'
出生是如同抽签一样完全遵循天意的概率事件,于是我从“南京路”“城隍庙”“大世界”以及“奶油五香豆”“生煎馒头”的词汇中逐步成长。被十几年的熟悉感左右,频频不屑地摇头“南京路又没什么好玩的”“城隍庙又没什么可看的”“五香豆硬得要死哪里好吃了”……在类似的表情重复累积到达某条界线时,随后便是对它毫无眷恋的告别。
前往北京的火车在除夕前夜出发。窗外的景象仿佛某种试纸,用愈加浓郁的白色注解北上的距离。
难道不奇怪么,即便每一次旅途必然同时存在起点和终点,但总会被划分出微妙的侧重。
这是一次“前往”,还是一次“离开”。由心境作出单项选择。哪怕在车票上,那是被印在同一排的两个城市。
上海→北京
2000年1月22日20:02开
新空调硬座特快
'二'
十八岁末的时候偷偷离家去了北京。随之接近一年的生活。搬过几次地方。记住许多以“门”字结尾的地名。还在人工售票阶段的地铁,可以在环线上沉默地坐一圈又一圈。
很多过于复杂庞大的事物难以用单纯的因果去解释分析。好比“城市”这个单词,它最常出现于各种媒体用句,从来都像没有生命特征的无机物。即便总是以诸如“欣欣向荣”之类的形容词起首。
只有等到陌生感成为唯一的度量——行道树和马路。楼房。电车的形状。各种颜色。当火车到站我提着行李踏上站台。早晨的气温,地面结着冰层,而角落就是堆积的散雪,久日没有融化的情况下,它们混合成半黑半黄。空气干燥,没有了潮湿的含混,仿佛能够感受到每颗分子在身边簌簌作响。
车站、低温、雪、风声。这些都不会是陌生的初次体验。而问题却在于,这里的这个车站,零下十二摄氏度的气温,没有融化的雪,纹路般历历清晰的风,它们一概陌生。
变成由“熟悉”和“陌生”左右拉锯的未来。在每一处熟悉的地方发现它的陌生。随后在陌生里回忆起熟悉。既然坐镇它们的是两座城市,相距数千公里,说着差异的口音,连凌晨的天空也保持细微的不同色彩,虽然悬挂着同样的新月。
从冬到夏,再到冬天。
遇见过好几次大雪。和以往所有记忆中见过的不同,干爽的,轮廓清晰,刚刚从童话中结晶一般不可思议。天空呈现透明的浅灰,于是无法观测究竟它们从哪里降落,五十米,或者五百米,哪怕五千米的距离。
我从超市回来,提着牙刷毛巾等日常用品,又听人指点,过几条马路去另一个露天市场买相对平价的脸盆。端在手里返回的时候,走二十多分钟,淡黄色的面盆底便积上薄薄一层。大的洗衣服,五块钱,小的洗脸,三块钱。
认识的朋友大多是北京当地人。周末看他们收拾东西回家,又在周一带来饭盒打开“这是我妈做的”,烤成黄色的饼干一块块分过来。
周末的时候我出门逛街。当新的路线图取代旧的被愈加描深,也开始慢慢对商家了如指掌。没有父母过问的时候可以随便买任何希望的东西,尽管与此同时,没有父母过问的时候也变得只买得起小部分希望的东西。
提着购物袋站在双安商场门前。它的外观还保持飞檐的古风。或是每次经过王府井,那个架在马路旁边的高空极限游戏下都会站很久。看大胆的挑战者,被安排坐在圆形的坐椅后,弹射到几层楼的高度。
晚上回到宿舍,床铺得依靠自己整理的情况下总是乱乱糟糟,我睡在十几件衣服、书本和手提电话上。因为干燥总是会流鼻血,想起以前从哪里看到的小贴士,举起和流血鼻孔不同的左手或右手。
落落:兆载永劫(2)
睁眼看着面前的掌心。白天拿过的饼干仿佛还在上面残留着香味。而生命线在幽暗的光线下也粉末状一般模糊。
差不多在我抵达北京三个月后,爸爸才从各个途径辗转找到我,那是突然打来的电话,因而接起来时没有准备听到他的声音说“是我”。
借出差的机会他顺路来探望,住在就离我不远的旅馆。打开门的时候,我们面对面站着,过一会他说“你进来”。
停留的两天里,我请了假陪他在一起。那些古老著名又一直欠缺兴趣的景点便抓紧时机去。颐和园、故宫、北海、圆明园等等。在圆明园的傍晚,游人稀少,我从一个残垣走到下一个,爸爸拿着相机。一会我替他照一张,一会他替我照一张。想找个人帮忙合影,也等了很久才如愿以偿。
我起初站在他右侧,但他说着“逆光了,这样逆光的”,我又换到左面。帮忙照相的人示意了一下“一,二,三”。快门声响起的时候,我才想起或许应该挽着爸爸的胳膊。
挽着他。或者拉住他的手。或者肩膀亲昵地靠在一起。然后加一点笑容。
但三个月后的突然碰面,使我的反应迟钝下来,某种陌生挥之不去地填在嘴角,艰难地撑起看来漫不经心的表情。对于他的问话回答着“没问题的”“都还蛮好的”“唉这个不用你担心”,抬起头来又转开,看着时钟问“你之前说你的火车几点开?”从他手里抽出火车票举起来看。
那天晚上从车站离开后,没留神走错方向,随之而来的就是将近四十分钟的迷路。在路边找了公用电话打电话给朋友,他说“你先……”“然后……”“到了……”“再……”。又问我“你爸爸走了吗?”。
挂了电话后拉长袖口堵在眼睛上。用很大的力气屏住呼吸。
这时终于所有先期的陌生感统统流尽。剩下回忆成为整个章节,海绵遇水一般几倍泡大。熟悉的一切仿佛没有空隙的纸页写满密密麻麻的字句。甚至不用睁眼,仅凭呼吸就能从心跳中阅读。
如果曾经没有概念,只不过因为当时你只有一个端点,无法连结成线的时候,它仅仅是什么情感都难以承载的小色斑。
直到另一个端点终于出现,接着由火车,飞机,睡梦中的步履,前行的冷空气或者沙尘,把它们变成某条直线的两端。
北京→上海
2000年4月2日19:43开
新空调硬座特快
'三'
好像贴在玻璃上受挤压变形的脸,慢慢褪一点血色。
高考结束后带来绵绵不绝的续文。有各类方式和途径表达的“我们很失望”。饭桌上出现摔筷子和咆哮,关门时刻意的大力,所有熟人打来电话时微妙的语调声。
白天游荡在上海,换三辆车去北端的公园,周二的上午里面安静过度,情侣和健身的老人都不曾出现。阳光抚摩梧桐树叶的同时漏下一些在我脸上,如同刚刚干涸的绿色的泪渍。
有时经过人民广场。市中心拥挤繁忙的十字路口。转脸看向窗外,被光柱映出轮廓的云层,声音在下面液态状来回流动,喧嚣在电车驶过后重新愈合。烫着波浪长发的女人坐在我旁边打电话,半途突然转过头瞪了我一眼,我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提包在刚才的转弯中倒向了她的小腿。
倘若用栖身的浮船来比喻,那么始终没有看见过微甜的花海。四周冷光迷离,潮湿占据每个分子,稍微大声便能震下雨滴。
对于容纳了我十几年的上海,长久相处后的感想却不会温暖有关。它有固定的词组来搭配修饰,好比“时尚”“潮流”和“华美”。然而在简陋琐碎地充当道路上无足轻重的一员时,所有那些辞藻只是高高在上的目光,永远无法眷顾到我的日常。为家计烦心,为学业担心,为一点点幼弱的恋爱大悲大喜。
即便是每天都会经过的橱窗,却始终不可能推门进去。柜台小姐用懒洋洋的目光打量,在你看过某件衣服后立刻跟上来把它重新拉拉平掸掸整。
落落:兆载永劫(3)
请问我是真的有动作大到将它弄乱弄脏了吗。
不断的类似的讯号,让人以为这便是整个城市对待我的态度。就如同冬天的上海总是雨。潮湿加剧阴冷的侵蚀。细小的雪珠以十万比一的概率偶尔混合其中。
无视弱小的平凡的世俗的窘困的上海,和被它无视着的弱小的平凡的世俗的窘困的我。
最后一次闲逛在路边的时候发现一家卖DVD影片的小店,进去看了看后挑起两张问老板,这个一张多少钱。精瘦精瘦的中年男子的老板,穿着家居的衣服和裤子,从和熟人的聊天里回过头来说“12”。我很惊讶地问他“怎么这么贵啊”。可他突然走上来,一把抽走我手里的东西说:“贵什么贵啊!别买了你别买了。”
演变过于突然,我不知所措站在原地。与老板刚才聊天的女人走上来搭腔说:“哦唷,侬作啥火气大。”老板不满地看向她:“你说哪里贵啊!”随后转向我,“你去外面看看!”
他说:“你走!我不卖给你!”
直到现在也不明白原因。
我从店里出来,加快脚步走到下一个路口,想要举起的右手还是被忍住了,尽管如此便没有更多的力气压抑下酸胀的眼眶。当时一定是被委屈不解愤怒和困窘所充斥的表情,在眼睛附近留下泛红的印记,并且一直走到下一个路口,再一个路口,依然不明白原因。
这个名叫上海的城市,总是提供自己这样的境遇。
没有“家园”也并非“故土”,仅仅提供了自己住处的城市。况且从小时候在弄堂,到长大点后随父母一起租住在没有客厅的楼房。然后所有关于温暖的词汇全都瞬逝,美好只是苦苦追随却又不知所终的东西。完整的一天,从站在老虎窗前刷牙开始,到晚上从楼梯上摸黑,喜爱的男生只是一个不能拨通的电话号码,而班主任每过一个星期就会把妈妈电话喊去。
这些原本零碎的,互不关联的东西,在一个决定后被视作整个城市的名字,印在我即将出发的火车票上。
和爸爸摆手“再见”。
……
七堇年:城事(1)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蠢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我们面前什么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1
张艺谋为成都拍了城市宣传片的那年,每次离开成都,都会在双流机场的入口处无一例外地,被迫从低矮的车窗仰视路边那块巨大的广告招牌,花图色样早就不复记忆,唯记得上面写着:“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那招牌气势不凡,一句“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显然是折中众多锦囊妙语而来,但我总觉差强人意:它道的不过是一个过客的恭维,却没有精妙地说出那股道道地地的成都风味。也罢,这等丰富微妙的风味,千人千面,亦不是一句话能够概括。
李白咏,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杜甫叹,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刘禹锡记,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匹晚霞。
杨雄赋,都门二九,四百余闾,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
这些都是幼年时反复咀嚼的诗句。一笔“窗含西岭千秋雪”,而今品味起来仍觉意犹未尽,妙不可言。这笔墨下的写意之象,俨然一座昌明隆盛之城,诗礼簪缨之邦。雕栏画栋,佩玉鸣銮,人烟阜盛,街市繁华。府河作青绉,锦江作绿绦,连肌肤都是润的。一梦千年,流到现世的手里,旧蕴变迁,唯在某条幽苔深深的老巷尽头,在风轻雨澌的濡湿季候里,在成都人柔绵如云的口音里,辨得旧日依稀残迹。
2
自幼年起不知在成都进进出出多少次,中学时代亦在那里度过。它于我,只有家乡的幻影,却到底不是我的家乡。我印记它,是因了它给过我的印记。
人总是不能置身度外地回忆它的家乡,而回述一旦被记忆所篡改,失却的是时光的尊严。幸而这里不是我的家乡,因此我忖度自己不会因对它感情充沛而陷入迷局,混淆沧田之变之间的昼与日。我记认的成都,不会是它冗赘繁琐的街巷之名,不会是它无可媲美的食艺,不会是茶馆里昼夜不停的谈笑,不会是俯拾即是的富人和美女,也不会是那遍街多得叫人发愁的小时尚……这是属于成都人应该印记的东西,不是我记认的。
但我也只能告诉你,我记得的不是什么,却不能说出我记得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