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本王命不久矣-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行医治病,关乎病人身家性命。

    无论是九五之尊的天子,还是下九流的贩夫走卒,命只有一条。

    李成仁错就错在,自信到狂妄自大的地步,完全听不进与他相悖的声音。

    太医院在他的带领下,已经成了一言堂。

    哪怕先前暮和将脉案甩在他面前,他都要固执己见。

    对待皇帝的病症犹是如此,又何况是他人。

    这样是非不分、利欲熏心、阿谀谄媚之人,身居太医院的院使之职,在如今皇帝昏迷的情势下,只会助纣为虐,把事情搞得更糟。

    唯有除之,才能一劳永逸。

    蝠鸟全身都是剧毒,只有白家百毒不侵的血脉,方能抵御蝠鸟之毒。

    先前那些蝠鸟肉翅,层层裹在香丸里,又因被皇帝发现的早,燃烧得并不彻底。

    此刻被李成仁吞下,即便只有米粒大小,也足够送他上路。

    思及此,沈姝冰冷的目光,紧盯着李成仁眉心的那缕香灰印记。

    当她看见香灰印记的变化,眸色微深……

    。
………………………………

第247章 阳寿终结

    吃下蝠鸟肉翅颗粒的李成仁,并没感受到死亡即将来临。

    那颗粒带着某种古怪的味道,滚进他的喉咙,让他皱了皱眉。

    味道虽然古怪,却没有别的不适。

    他心下放松些许,脸上重又带上了先前优越自得的神色。

    “熠王殿下,您看,下官……”

    然而,李成仁的话,只来得及说到这里,便瞬间睁大了双眼。

    只是这半句话的功夫,他感到腹中仿佛被泼进了滚烫的油,五脏六腑无一处不在沸腾、绞痛。

    他失控蜷缩在地上,眼睛和嘴巴张得极大,想要求救——

    然而,他的喉咙就像被那些热油烫紧似得,发不出半点声响。

    大殿之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李成仁的脸上。

    包括那些先前还拼命附和李成仁,脸上曾笑得十分自得的太医们。

    他们眼睁睁看着李成仁的皮肤突然变得通红,只是几息之间,又便变得青紫,最后成了乌青。

    想到自己先前那些狂妄谄媚的态度,惊骇恐惧地到瘫坐在地上。

    在这个过程中,沈姝的目光,始终冷冷注视着李成仁的眉心——

    她亲眼目睹他眉心那缕极淡的香灰印记,缓慢凝固成一个诡异的图案,先是变黑,后又发亮,最终消散于无形。

    这是阳寿终结的印记。

    李成仁此时此刻,必死无疑!

    果然,就在印记消失的刹那,李成仁僵硬蜷缩在地上,甚至连痛叫声都没来得及叫出口,便在难以言喻的巨大疼痛和折磨中,丢了性命。

    所有人亲眼目睹了,太医院院使李成仁死去的整个过程。

    他们当然记得,方才李成仁是如何言之凿凿,说皇帝没有中毒。

    而现如今,这枚从那日香灰里找到的米粒大的颗粒,却生生要了他的性命。

    “本王看见了。”楚熠神色冷漠睇着李成仁的尸身,淡淡回答李成仁临死前的问话。

    太后看着李成仁的死状,脸色瞬间煞白。

    已经有整整三十年,她没再看见有人像这样死在她的面前了。

    上一个像这样死在她面前的人,还是……

    “皇祖母,您可曾看见否?”

    楚熠淡漠的询问声打断了她的沉思。

    太后抬眸看着楚熠的脸,恍惚中,她仿佛看见三十年前那个人,正在威严地怒视着她……

    “皇祖母,你可曾看见否?”楚熠看着她再度问道。

    太后激灵灵打个寒颤,从回忆里猛地回神。

    她想也不想,对着楚熠劈头盖脸训斥道“你究竟给他吃的什么?谁能证明这东西是从太极殿那日的香灰里翻出来的?”

    这话,让楚熠的凤眸瞬间沉冷,握着剑柄的手,倏然一紧。

    太后犹未察觉,斥责之声越来越尖锐“你竟敢当着哀家的面,当着你父皇的面,毒杀为你父皇医治的太医,你是不是当真要弑……

    “皇祖母!”

    太子见状,忙在最后关头,打断太后的话。

    他温声说道“您受惊糊涂了,李成仁已死,就证明父皇那日当真是中了毒,确实是他误诊,险些耽误父皇病情。四弟方才说的没错,您可万不要因为一时之气,错怪了四弟。”

    太后本欲故技重施,翻脸不认账,给楚熠重新扣上“弑父”的帽子。

    如今听见太子的话,她立时明白,到了这份上,万不能心急。

    她堪堪按下到嘴边的话,眼眶忙涌上几滴泪,做出六神无主的模样,慌乱抓上太子的手“信儿啊,如今你父皇陷入昏迷,生死未卜,国不可一日无君,你是太子,是熠王的大哥,你来说,现如今要怎么办才好?”

    沈姝亲眼目睹太后变脸——

    就跟演折子戏似的,时而是撒泼的市井老妇,时而又变成毫无主见的老白花……

    这浮夸的演技,简直让沈姝叹为观止。

    沈姝不由得顺着太后的目光,看向太子——

    只见太子沉吟几息,对楚熠恳请道“凤时,如今李成仁已死,这些太医们怕是都已吓破胆,不济事了,你身边能人异士众多,你看……”

    这话让沈姝脸色微变。

    当真是好谋算。

    这是要把医治皇帝之责,推给熠王。

    若皇帝救得醒还好。

    倘若再出什么意外,就凭方才太后那撒泼的阵仗,还不知道要在满朝文武面前,把熠王编排成什么样。

    沈姝担忧地望着楚熠。

    迄今为止,太子的表现并未露出明显破绽。

    她实在很怕熠王会盲目轻信太子,落入太子的圈套。

    好在,沈姝方才为了要维护暮和,走到了暮和身侧。

    此刻,楚熠就站在她与暮和的正前方。

    沈姝不动声色悄悄挨近他寸许,轻轻在他后背写下三个字不、要、信。

    这个小动作本是沈姝好心提醒,却在楚熠背后带起一阵酥麻,让他猛地僵直了后背。

    “皇兄明鉴。”

    楚熠不经意站直身子,未握剑的那只手,负在身后。

    “我既不懂医,又不懂药,方才与李成仁争论,只因查案查出那日太极殿父皇是被人下了毒。如今父皇昏迷不醒,太医院这边究竟要如何救治,我也不甚清楚,这种事还需皇兄理出章程,定夺才是。”

    楚熠面上虽与太子踢着皮球,可负在身后的手,却抓住沈姝的手,轻轻拍了拍。

    沈姝猝不及防间手被他抓住,霎时脸色通红。

    她忙低下头,想要收回自己的手,可那人的手却似铁箍一般,害她半点也动弹不得。

    尽管,宽大的袍袖,遮挡住了两人的小动作。

    却让立在沈姝身旁的暮和,看得一清二楚。

    暮和古怪看着两人交握的手,心里很是凌乱。

    这又是什么情,趣?

    皇上昏迷不醒、生死未知呢,你们两个这样,真的好吗?

    “这……”

    太子面上露出些许为难“可如今太医院这种情势,就算是我,也没有办……”

    他的话说到一半,突然,他的目光落在沈姝低垂的头顶,眼睛一亮。

    “听闻父皇亲指了安定县主去太医院,还赐下县主可以随意差遣太医的口谕,我看不如这样,就让安定县主留在太极殿里,率众太医医治父皇好了!”

    。


………………………………

第248章 一箭多雕

    沈姝闻言,身子一僵。

    虽然她之前已经答应皇帝,会尝试为他研制九转还魂汤。

    可这并不意味着,明知道太子居心叵测,她还要留在太极殿蹚浑水。

    更何况,如今皇帝并无性命之忧。

    她若留下来,皇帝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非但她和沈家脱不了干系,就连熠王都会受到牵连。

    不知不觉中,连沈姝自己都没发现,她已经在内心深处,把自己归结到熠王的阵营里。

    将今早福缘楼里,楚湛告诫她要“隔岸观火”、“稳坐钓鱼台”的话,统统抛之在了脑后。

    楚熠察觉到沈姝的手一僵,以为她受了惊吓,食指轻扣她的手腕,以示安抚。

    而他看向太子的凤眸,却毫不掩饰泛起寒意。

    他淡淡道“安定县主与我一样,既不懂药又不懂医,父皇让她和暮太医研制九转还魂汤,是为了调理身子之用,万万耽误不得。

    况且,方才暮太医已为父皇诊脉,脉象虽然较之常人微弱,却无性命之忧,依我看,还是皇兄亲率太医院众太医,想法子救醒父皇才是。”

    太子闻言,开口正欲再度把皮球踢回去——

    楚熠看着他,正色道“还有件事,我本不欲今天说,如今父皇既然昏迷不醒,皇兄要替父皇监国,有件事还需皇兄定夺。

    上次我班师回朝之际,在大护国寺被人下了毒,而当天夜里,父皇在太极殿也被人下了毒。

    方才李院使用身家性命验出是蝠鸟之毒,可他死前也说过,蝠鸟早在三十年前便被老承恩公率兵诛杀殆尽。”

    说到此,他顿了顿,声音骤冷“原被承恩公诛杀殆尽的蝠鸟,却突然出现在太极殿的香炉里,更巧的是,那夜对我下毒之人也是承恩公府之人。

    而此番父皇中毒昏迷,亦是在皇祖母离开太极殿以后,此事桩桩件件都与承恩公府脱不开关系,还望皇兄准允,由我亲自带人彻查承恩公府,以揪出胆敢弑君谋杀皇族之人。”

    楚熠难得说这么多话,直听得沈姝目瞪口呆。

    若非她的手,还被他“逾礼”抓着,沈姝定会“不计前嫌”为他喝彩。

    这番话,楚熠说的极不讲情面,处处直指承恩公府,有理有据把弑君谋杀皇嗣的名声,反扣回了承恩公府上。

    且他向太子请求彻查之权——

    太子若是准允,那他便能名正言顺进承恩公府去查。

    可若太子不准……必会被朝臣诟病“包庇外戚”,说不得还会怀疑到太子身上。

    简直是一箭多雕。

    解气,很是解气!

    没想到熠王这种能动手绝不动口的人,一旦怼起人来,竟能在言语之间给对方挖下这么多坑。

    沈姝强掩下心底看戏看到兴头上的雀跃,抬眸看向了太子。

    此时此刻,太子向来温润的眸子,彻底沉了下来。

    而他旁边的太后,早已在楚熠和太子这一来二往间,气得脸色铁青。

    太后正欲开口怒斥,却被太子反手抓住手腕,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太后冷哼一声,挣开太子的手,怒火冲天背过身去。

    “四弟。”太子走到楚熠面前,温声道“四弟莫急,父皇昏迷不醒,要先救醒父皇才最是要紧,况且,若父皇昏迷之事,传到朝野上,朝堂必会动荡,此时若再彻查承恩公府,必会震惊朝野,人心不稳,必会生乱……”

    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楚熠冷冷打断“太极殿守卫森严,都能两次被人钻空子,若不尽快缉拿凶手,便不能尽早查出父皇昏迷究竟是中了何毒所致。倘若凶手再对父皇下手,父皇有个三长两短,皇兄可担得起责任?

    到时别说朝堂大乱,倘若有人借此必非议皇兄与承恩公府有私,污蔑皇兄妄图弑君以尽早登上帝位,皇兄又该如何自处?”

    此话让背过去的太后,脸色一变。

    她侧了侧身,戒备地看向了太子。

    熠王这番话,处处戳在他们的死穴上,若太子畏惧人言,松口让熠王彻查承恩公府……

    那她冒险做的这些事,岂不等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太子感受到太后的目光,面露为难之色。

    他温声道“四弟,此事关乎承恩公府的声誉,还是要谨慎为上。为兄以为……若当真要查,须得正大光明的查,要先将证据提交三司会审,倘若果真如你所说,此事与承恩公府关系甚大,再由大理寺出面,彻查承恩公府才对。

    至于父皇的安危……你放心,有为兄在,为兄哪怕不吃不喝不睡,也定会守在父皇身边,保护父皇周全,绝不让凶手再有可乘之机。”

    楚熠听见这话,深深望他一眼,沉声回道“既然如此,明日早朝,我便将奏折呈上去,介时由皇兄和朝臣审议。至于父皇这边……

    他有意拖长声音,冷肃地道“有皇兄这番承诺,我也放心了。还望皇兄明白,倘若父皇在皇兄的庇护下身死,我楚熠不需要证据,必会将这天下疑似凶手和幕后指使之人,统统杀光,一个都不留。”

    掷地有声的话,夹裹着雷霆之意,犹如一柄利剑出鞘,悬在了太极殿众人的头顶。

    没有人,会质疑熠王的话。

    因为,以他的能力,和他在军中的威信,若他打着“勤王”的名义,必会一呼百应。

    到时就算这守卫森严的皇城,都挡不住他复仇的脚步。

    直到这刻,沈姝终于明白,“前世”为何他们会选在和皇帝同一天对熠王下手。

    因为熠王,才是他们在野心和权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太子因着楚熠这句话,求助似的看向了太后,温润的脸上,带着胆怯之色。

    接触到太子的目光,太后阴沉着脸,转过身来,目光沉冷望着楚熠。

    在这一刻,太后甚至有些庆幸,在今日之前,她选了太子。

    比起温润胆小的太子——

    倘若眼前这个六亲不认、油盐不进、毫无弱点的熠王有朝一日上位,绝对是他们萧家之祸,大周之祸!

    楚熠朝太后和太子颔首,甚至连告辞都不曾说,便一手握着长剑,一手抓住沈姝的手,大步朝太极殿外走去。

    暮和见状,忙朝太子和太后行礼,紧跟在楚熠身后离开。

    他们三人所行之处,无论宫婢、太医还是禁军,纷纷退至一旁,无不慑于楚熠周身的气势,低垂下了头……

    。
………………………………

第249章 赴汤蹈火

    待他们的身影,消失在太极殿外——

    太后回过神来。

    没了熠王在眼前再三逼迫,太后的神色重又变得威严沉肃。

    和方才那个拉着太子手,六神无主的老太太,完全判若两人。

    反倒是太子——

    脸上犹带着被熠王恐吓后的不安,让太后看得眉头深蹙。

    太后无声叹了口气,沉怒的目光,扫过殿中众人。

    她对汤公公命令道:“你亲自领禁军,把这些宫人统统给哀家带去后宫慎刑司严加审讯,皇帝既是中毒昏迷,太极殿里这些服侍的全都难逃干系,明日之前,他们若不供出凶手是谁,一个都别想活命!”

    此话一出,太极殿里上至大太监周进喜、下至太极殿里服侍的宫婢,脸上都是慌乱。

    周进喜跪行到太后面前,抓住她的裙角,哀求道:“太后娘娘,奴婢们都是冤枉的啊……奴婢们一直都听从熠王命令开窗通风、站在门口打扇,实在不知究竟是何人下毒啊!”

    他这么一哀求,太极殿的宫人们忙跪行在他身后,哀声附和。

    太后睇着周进喜,冷声道:“既是下毒,必会留下痕迹,你们若对皇帝尽心服侍,又如何会想不出是谁下的毒?你们给哀家记住,皇宫里从来不养废物。”

    此话一出,先前哀求的宫人们,似想到什么,个个噤若寒蝉,面如死灰。

    周进喜见状,微不可见朝太后点点头。

    禁军威严上前,在汤公公指挥下,将一干宫婢连同周进喜带了下去。

    他们一走,大殿之上,便只剩下早已吓得瑟瑟发抖的太医们,以及——李成仁那具僵硬狰狞的尸首。

    太子楚信看着那些太医,踌躇地问:“皇祖母,这些太医……”

    太后威严的视线,扫过那些太医。

    “李成仁虽然误诊皇帝病症,却是为皇帝试药而死。功过相抵,哀家就不再追究了。你们是他的同僚,这尸首便由你们亲自带去李府吧。”

    众太医听见能离开,赶忙称是。

    他们七手八脚刚把李成仁的尸首抬起来——

    就听见太后凉凉又道:“若有人问起他是怎么死的,你们要仔细着点说,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多摸摸自己的脖子,便心里有数了。”

    众太医听出言下之意,齐齐打个寒颤。

    就连手上抬着的李成仁尸首,都险些被丢下去。

    待到他们离开——

    太极殿里,只剩下太后、太子和躺在龙榻上昏迷不醒的皇帝。

    太子走到太后面前,一筹莫展问道:“皇祖母,父皇的病如今要怎么办才好?”

    太后看着他,不答反问:“你果真要让三司会审承恩公府?如今承恩公府是你的后盾,你可知道,倘若承恩公府被扣上弑君的嫌疑,你也必会被那些朝臣们牵着鼻子走。你让哀家如何向萧家的列祖列宗交代?”

    提起这个,太子温润的面容上,多了几丝自信。

    “皇祖母无需担忧。”

    太子笑着回道:“孙儿最了解四弟,他手里掌管着北衙,若手上真有证据,早便去承恩公府捉人审讯了,又何至于来找儿臣要彻查公府之权。三司会审,必得先有证据才行,如今四弟只有嫌疑和猜测,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承恩公府与下毒之事有关联,这案子便绝对进不了三司。”

    太后闻言,面容微霁。

    她赞许地看着太子,嘴上却忍不住敲打:“从今往后,无论何时,你都要记得,你虽然是皇后所出,可当年若没有承恩公府……你这太子之位也不会安稳坐到今日。

    皇帝的身子,你莫要着急,无甚大碍,不过是昏迷一些时日罢了。趁这些日子,你要好生孝顺你父亲,好生整肃朝政,在朝堂内外博得好名声,待到天下归心之时……这天下便就是你的。”

    太子受宠若惊地连连摆手:“孙儿侍奉父皇是应当的。朝堂之事,孙儿委实惭愧,迄今虽然经手一些,却始终不得要领,还需得皇祖母多加提点才是。孙儿对天下并无野心,此生只愿好生侍奉太后、父皇和母后,便心满意足矣。”

    太后目光威严审视着他,似在辨别他这番话究竟有几分真心,几分假。

    良久,她淡淡道:“对于哀家来说,只要你能让承恩公府免受无妄之灾,便是最大的孝顺。好生照顾你父皇吧,哀家乏了,回去了。”

    说完这话,她迈开步子,朝太极殿外走去。

    从头到尾,太后都不曾再看过躺在龙榻上昏迷不醒的皇帝一眼。

    太子望着她的背影,眼底闪过一抹阴冷的光。

    ※

    沈姝被楚熠牵着手,一路在宫人们的注视下,直走出朱雀门,才被他放开。

    她虽然身穿男装,却因着那些宫人惊异的目光,又羞又恼,脸已经红成了虾子。

    而她所不知道的是——

    前后不到半柱香的时间,皇帝昏迷还未曾传出去。

    熠王殿下手持佩剑,同一个眉清目秀的小郎君,在皇宫里拉拉扯扯的绯闻,便像一阵风似得传遍了内廷。

    暮和经过刚才,对于两人之间的行为,已经见惯不怪。

    当他察觉到众人暧昧打量的目光,尽量远远缀在二人身后,与他们保持距离,免得变成”断袖三人行“。

    而沈姝,却因为顾忌着暮和在场,即便心底早已恼羞成怒,也不好当着暮和的面,对着方才还在宫里”大杀四方“的熠王殿下发作。

    “先去熠王府,后续之事我们要好生合计合计。”楚熠低声交代道。

    沈姝半垂下眼眸,无声跟在他身后,进了熠王府。

    然而,沈姝被楚熠霸道牵手离开以后,一路上难得的“默不作声”——

    在楚熠看来,就像是一种难得的回应。

    让他冷肃的面容,不觉带了两分笑意。

    然而,当他走进书房,转身,看见紧随他身后走近书房的沈姝,正揉着手腕,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眸,明显带了几丝怒意。

    楚熠唇角的笑容微僵。

    他凤眸微闪,一本正经地拱手道:“姑娘莫怪,如今父皇昏迷不醒,日后姑娘必要时常进宫。未免有人不长眼冲撞姑娘,在下才出此下策,也好告诫那些人,莫要找你麻烦。找你麻烦,便是找我楚熠的麻烦。若在下方才的举动冒犯姑娘,惹姑娘气恼……姑娘说让在下如何做能消气,在下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第250章 你担心我

    紧随沈姝之后走进书房的暮和,听见楚熠的话,看着他一本正经的面容,眼底闪过一抹诧异。

    才几日不见——

    他怎么感觉,殿下跟换了个人似得。

    像这样的话,以前根本不可能从殿下口中说出来。

    不止是暮和,就连沈姝都惊了一跳。

    她赶忙侧身避开,有些不知所措把手背在背后:“既、既是这样,便、便就罢了。”

    楚熠抬眸,剑眉微挑。

    “姑娘不生气了吗?”

    沈姝连忙摇头。

    她可不敢让堂堂熠王,为她“赴汤蹈火”。

    皇宫里头,还有一堆火等他灭呢。

    “殿下不是还要商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