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才女成长策略-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齐鲁之地有泰山,是自古杰出帝王旅游必去的打卡网红之地,没事到那里祭个天封禅的嘛的,给上天标一下自己的功德政绩,是很多皇帝喜欢做的事情。

    泰山这座山,王怡真在前世就听说过不少,也算是座名山,是代代皇帝祭天之地,可上达天庭。又祭泰山府君,掌世间阴冥之地,还祭碧霞元君,掌财运、官运、婚姻、学业、健康,又祭玉帝同送子娘娘,说来应该算是道家的道场,可是同时这山上还祭着佛和观音,就算不在山的好位置上,但山周或四下乡里,也有其它菩萨的道场,这么说吧,泰山上百无禁,不分佛道,就没有什么不祭的神佛,你祭谁都行,大家只划地盘不争香火。而泰山各路神仙又没有什么是不保祐的,以至于泰山这个地方,自古便是一片神佛祭坛,不但是齐鲁之地,以此为中心,南来北往的客商没有不来敬拜的,北人自然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求诸天神佛保祐,哪怕是南边的人,并不信奉北方的道,可是因为到了人家的地盘上,也没有谁敢得罪本地的神仙,所以泰山香火之旺,实在是一大盛景。

    因为神佛无欲,世人尊奉,所以在泰山之上,无论是谁,都要吃斋信素的,一派的正经之像,但是人人都为利来,又有几个香客是真的看破,香客们往往都是男子,而且还常是有钱的男子,礼个几天佛,哪里能不想美食美酒美女,便将泰山山脚下一片道观庵堂,催生出另一种产业来。

    只因为那些香客在山上熬的无聊,下山之后,便想寻个观乐的场所,而泰山山脚下那些道观本就清苦,人家上了山掏了钱,下了山自然不会再看什么道观庵堂,于是山下的道观庵堂为了留客,便只能也比赛似的,装的高大辉煌,又或接交权贵之家,调教门下弟子进退礼仪,便也不问出身,愿意请些懂礼知仪,善应酬交际的人主持,久而久之,在些尼姑庵堂的主持大权渐渐旁落,便命那些年轻女子们蓄发梳妆,着华服佩饰,教琴棋书画诗词歌赋,这些尼姑道姑们即有出家人的庄重,月有俏丽文雅的风度,深得香客垂涎。一时间,这样的行止竟蔚然成风,不但好些真的姑子就此还俗走上了迎来送往之路,甚至观堂庵寺同城里的妓女们还产业了租赁业务,更有甚者,也有不少的人家开始自小收养亮丽的女孩子,细心教导为此用,因此便生成了与大同婆姨、扬州瘦马、杭州船娘审美行事都截然不同的第四大粉头帮会泰山姑子。

    所以王怡真只说自己来自乡野,却从来不敢说自己来自哪一片的乡野,若了别处任何一个地方,一位千金小姐自小养在庵堂里,同姑子一处生长,别人只能想到青灯凄苦,听在耳中也只会是同情,但若说是泰山姑子……简直呵呵,那绝对是内涵黑啊。

    王怡真所在的圆觉寺偏就正在泰山山脚。

    圆觉寺是泰山中为数极少的正经庵堂,以前泰山姑子的风气还没有这么严重时,庵中只是单纯的收容那些被家族赶出去,无家可归的可怜妇人,因为圆觉寺地处偏僻,香火也不旺,而泰山一带一向繁华,所以也没有那么多可怜妇人,就算有,若是好手好脚的好劳力,又或干净利索能办事的女子,大部分的人便早投了大寺大观,因此圆觉寺中收的,都是些别的大观不肯要的,或老或残或丑不可睹的女子。这些人本就不受人关注,更不会有人兴起什么歹念,因此泰山姑子兴起已非一日,圆觉寺却也一直安安稳稳的过自己苦不堪言,但至少能活下去的日子。

    若要说转变,大约就是王怡真同养母惠心的到来吧。

    惠心本身就出身自泰山山脚一个小村庄,所以落发之后,她便回到了故土。只是家中人早已四散,她便有意在泰山山脚挑一处庵堂修行。13年前,惠心相中了圆觉寺,也没什么其它原因,圆觉寺已经是远近之中,难得一见,即清静又正派的庵堂了,惠心便同王怡真强势带资入庵,不但自己住了进去,还资助给圆觉寺不少的钱,不但重修了大殿,还拿出钱来做善事,而这善事,圆觉寺当时的住持选了收养孤儿,倒也不是有什么坏心,实在是圆觉寺中尼姑皆老,唯一一个青年尼姑惠心,又是个只肯出钱和念佛赎罪,不出门化缘劳作的呢,老尼们总要给自己养下些传人,就算是打扫洗涮也好的啊。那之后,附近陆陆续续便有人将各种原因失了父母的孤儿送来,自然,男孩少女孩多,谁要这世上,重男轻女呢,有些人家甚至养不起太多的孩子,便将女孩子送一两个来,唯一能让人安慰的是这些人至少是将孩子送来了正经庵堂,而不是将人送到了那些姑子处。大约两三年的时间,寺里就有7。8个女孩子了。

    然而圆觉寺的老尼们不是嫁不出去的女子,就是生不出孩子被休,谁也没有过养孩子的经验,年轻又都大了,惠心还是个不管事的,于是乎一群不负责任的大人竟然就将这些孩子们都扔给了当时才5。6岁的王怡真,那种一只羊也是养,一群羊也是养,还可以让大羊养小羊的感觉太明显了,故计这些老家伙们以为孩子会更了解孩子的需求吧,若不是王怡真骨子里是个20多岁的富有爱心的女青年,而且这些孩子也多数是3。4岁,至少已经是幼儿园年纪,懂一些人话了,要不然这群孩子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下场呢。

    总之那之后的很多年,王怡真都在养孩子中度过,讲真,虽然开头手忙脚乱的,但后来竟然也习惯了……

    本来以为一生的定位可能就是孤儿院院长,王怡真甚至还为此而正而八经的展开过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孩子们未来发展工作意向了,但是随着孩子们的成长,王怡真发现,这样的美好的生活,并不长久。

    记住手机版网址:


………………………………

135 意外

    第一件意外,发生于大约半年前。

    除了婴儿期就把屎把尿的蓉蓉之外,王怡真带大的孩子都称她为“姐姐”,因为王怡真一向推荐“因材施教”,所以每一个孩子王怡真都会根据对方的特点进行教导,并且庵堂里孩子其实也没有那么多,又因为多数是女孩,所以孩子们大约也就是分为两个工种,打扫和绣花。

    最先出事的孩子,是王怡真手下当时年纪最大的、也是最乖巧最胆小的一个女孩子,这孩子是10岁时家里送来的,当时王怡真已经12岁,两个人虽然不是从小长到大,并不太亲近,可是那女孩子天生的手巧,王怡真带的孩子里,数她手艺超群,绣功了得,她的绣品每件都比别人能多得几个铜板,而且绣的又好又快,可以说是王怡真当时的一大经济来源,所以王怡真也挺喜欢她的。

    那孩子在庵堂里住了5年,她绣花手艺好的名气渐渐就有些闻名了,说实话,王怡真带的孩子,就算有绣花的手艺,也不过是贴补家用,最终要吃饭穿衣、想生存下来,还要靠着庵里掏钱,不过只这个女孩子不同,她学艺绣花了五年多,手艺已经好到可以自已生存并且为庵里赚一点小钱了,于是她的家里人便找了过来。这个孩子并不是孤儿,而是因为家中姐妹太多被送养的那种,如今她家里见她学会了挣钱的手艺,年纪也能出嫁了,便给她找了一户人家,于是来庵堂要人。

    王怡真当时气的都想撕了这户人家,这分明就是借窝养鸡啊,把这女孩子当鸡一样养大,能生蛋吃肉了,再讨回去,她不想放人,但是那孩子离家时年纪大,对家里有感情,又一向看不惯王怡真的一些行事作法,愿意回去,甚至还同她的家人一样,疑心王怡真是想拉着她一辈子给庵堂里挣钱,对于这种受封建思想荼毒的女孩子来说,自己挣钱似乎是件挺丢脸的事情,好像她一个女孩子若不能嫁人生子被丈夫养,那便没脸见人一般。

    那家人闹腾着要带人,王怡真总不能也真的说不让嫁吧,最后那女孩子便被带走了。

    没想到大约三四天后,那女孩子便又逃了回来,还带着一身的伤。哭着跪在王怡真面前求救她一命,王怡真才知道,她的家人哪里是给她找了人家,分明是觉得女儿长大值钱了,便将这女孩子卖到了姑子那里。其实她们以前就曾经想过卖这个女孩子,但长相不漂亮,人家都不收,如今是这个女孩子到了可以直接待客的年龄,还有绣花的手艺,能给姑子们做裁衣做鞋,又省一笔费用,人家便又同意买下她了。

    这个女孩子不是跟着王怡真长起来的,天生的性格里很有些三从四德的影子,之前觉得在庵堂里不如嫁人,可是比起做姑子这种死后要下油锅的行当来,在庵堂里又是好的了,被那些姑子打了几天,也不肯就范,找了个机会逃了出来,便又回来求王怡真收留。

    王怡真心里是有点气她的,可是相处多年,也不会真的见死不救。若是平常,王怡真随便往那里一塞,藏个半年一年的,姑子们同那女孩子的家人找不到人,也无可奈何,可是偏这一次,那女孩子逃跑的动静太大,她前脚进了圆觉寺刚说明了原委,后脚其家人同姑子就追了来。

    这家人卖了女儿,已经签下了契,也就是说,于公于私,于情于理,这已经是一桩合法的买卖了。王怡真就算有心想救她,也不会当众抢人,说好听的叫路见不平,但其实在这个世道收留逃奴就是犯法啊。一边是不太亲近的前员工,一边是一手将自己带大的庵主老尼们,以及十多个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王怡真根本没犹豫,就拒绝了那女孩子的要求,叫她想着,对方既然当初做了选择,那就算被骗,也该自己承担后果,并且就算王怡真要救她,也得悄悄的去救,而不是这样当众犯法。

    可是那女孩子平日里性子很软,那一日却极为刚烈,眼见着王怡当面真不肯救她,竟然就大声哭骂开了,将王怡真平日里同些不知道身份的男子来往密切之事,都揭了出来,侮骂王怡真的品行,还说这一庵堂的女孩子,都是王怡真给那些不三不四的男子们备下的,她就是不愿意嫁给那些贼匪之人,才会离开,却没有想到前出虎穴后入狼窝,被自己的家人送到了更不堪的地方。

    那女孩子大约是有了寻死之心,竟然一下子就爆发开来,王怡真也是一下子就被骂愣了,她本以为这些女孩子被家人抛弃时受到了庵堂保护,就算不知感恩,至少也没什么仇恨吧?谁知道升米恩斗米仇,那女孩子明明是被家里人害了,却因为庵堂无法再护她,而恨上了所有的人,王怡真只这一个愣神没能挡下她,倒真叫她说出一些事情来。等到王怡真反应过来,冲过去揍她的时候,女孩子早被姑子们抢到手边,往大门外拖了。

    这一拖出去,想也知道一定是要去接客的,那女孩子估计是已经死心了,骂完了王怡真又骂庵堂,骂完了家里人又骂妓姑子,简直像是将自己这辈子忍下的气吞下的声全都嚷了出来,骂完之后竟然就当着众人的面,撞墙死了。

    这一下可捅了大娄子,要叫这女孩子来讲,圆沉寺同王怡真竟然这些年来一直同些不知道身份的男子有来往,那女孩子的家里人、来抓人的妓院姑子们,以及那些不知内情来看热闹的乡民们,突然就有些晃然大悟了似的,原来这圆觉寺里也一样做着那种勾当?

    乡民们看王怡真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些姑子们更是如获至宝,毕竟王怡真的长相比起普通人来漂亮太多,登时就有姑子的领头愿意高价租用王怡真的,那女孩子的家人却闹了开,非要说自家的女儿是被圆觉寺逼死的,要让王怡真赔钱。

    总之那几天的兵慌马乱,王怡真现在都不愿意回想,她就算有多高的武功,也不可能在庵堂里公然打人啊,最终多方再三协调,那家人拿了当时庵堂里所有的银钱离开了,至于卖女儿的钱,则由其家人赔还了妓院,当然,对于妓馆的橄榄枝,王怡真也是统统没有好脸色的拒绝了,好不容易,死者家人和妓院消停了,可是乡民们却又不乐意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


………………………………

136 再意外

    当初乡里愿意奉献圆觉寺,也是因为庵中正派,还做善事,可是如今被那女孩子一阵叫嚷,便有些乡民想着,这圆觉寺有时候晚间确实有未知身份的壮年男子来往的,乡民们认定了王怡真也是做这种送往迎来生意的女子,为着自己乡里的名声,便怎么也不肯再让圆觉寺再在这里开下去了。

    乡民们要让这一窝老小搬走,最后还是王怡真抬出了伯府小姐的身份,才镇住场子。

    说来也奇怪,王怡真长的漂亮,是早就有了的事,但因为她行事做风一向粗野,所以乡民们都觉得她漂亮也没有用,半点女人味没有,甚至很少拿她当女子,乡中的青年见了她除了喊声姐,那相处起来跟兄弟也差不多了,更不会往那方面想。大家的眼里,她一直是个勤劳努力有佛缘的好人,凭着一已的努力养活弟妹们。

    可是当那女孩子说王怡真做那个行当的时候,乡民们便又觉得果然如此,哪怕王怡真行事再粗野,也漂亮啊,否则一个自己还是孩子的女子,要怎么养那么一大家子呢,何况谁有钱会养些没用处的女孩子呢,一样是要带入行的吧?众人再见着她,怎么看怎么觉得行止风骚,就是做那个行当的,便再不肯让家中的女眷与庵堂接触,还要将庵堂中众人都赶走离开乡中,更有些不三不四的男人上门来求接待讨揍的。

    然而当王怡真伯府小姐的身份传出去之后,人们又觉得,怪不得有钱养些闲人,原来是大户人家的千金,那便一定是品性很好的,突然之间就又没有人传王怡真的闲话了,大约也是被伯府的名头镇住,至少没有人敢当面议论咒骂了。王怡真还是那个王怡真,果然众人眼中她的身份不同了,想法竟然也就随之不同,但好歹一切看似又回复了正常的状态。其实王怡真也觉得哪里都不太一样了,那至少表面上,没什么变化,非要说变化的话,那就是庵中规定只收父母双亡的孤儿,不再接收家中穷苦养不起的孩子了。

    就这样又安安静静的过了几个月,却又一次发生了事情,而这一次的事情,是真的打击到了王怡真。

    王怡真手下的孩子分两拨,一拨是穷苦人家不愿意养的女儿,有送来这里帮着干活,只求一顿饭的能活命就行的。王怡真权当开了间公司,高薪招了低能的员工罢了。像之前那个死掉的女孩子一样能自己赚出养自己的钱来的人少,但庵中老尼们和惠心要做功德,王怡真也不好多说养母些什么。

    还有一拨是父母双亡的孤儿,那就都是王怡真从小带大,跟着她长的,说实话,跟王怡真的命根子一样。

    之前那女孩子发起疯来恨王怡真,王怡真虽然觉得这恩将仇报的思路匪夷所思,但到也没有特别冤。因为她对这两拨孩子,确实是有区别的,但凡是有些好吃的,好喝的,王怡真都留给自己带大的孩子多,而且她自己带的孩子,都有好好的起名字,王怡真一天三餐的嘘寒问暖,真的跟亲妈似的,而那些家里送来的孩子,有些她连名字都不记得,像那个死掉的女孩子,她到现在听过好多遍她了,也依然想不起来到底是叫什么花。总之,王怡真这种心态,有点类似于家族企业,自己带大的是自家的娃,就算不聪明也是未来的接班人,而那些不是自己带大的,就是后进的员工,任你再怎么有能力,以后也就是个经理,早晚还是要辅佐我的娃。

    王怡真就是这样的心态,而且觉得很正常,你总不能要求亲娘带娃和后娘带娃一个样吧?可是偏这次出事的就是自家的娃。

    王怡真给娃取名有个特点,喜欢一对一对的起,比如大虎小虎,其实并不是亲兄弟,但就这样叫了,不知道的光听名字还以为是双胞胎。再比如红英红秀,倒真的是一双姐妹,但王怡真烦她们原先的“大丫二丫”这种没文化的名字,便重新起过了,因为名字总是一对一对的,说明被送进庵堂的时间差不多,年纪性别自然也差不多,小朋友们本来就都更喜欢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孩子玩,于是名字一对的小朋友,玩到一起的可能性更大些。

    然而金花银环原本并不是一对名字的。

    金花当时配对的名字叫银花,银环配对的名字自然是叫金环了。

    银花这个孩子天生身子有病,后来死了,而金环……却是两个月前出的事。

    说出事可能也不太对,但王怡真真的没法定性这件事该划分到哪一种意外。

    当初那个死掉的女孩子,将这圆觉寺大闹了一场,不但叫乡民们误解,还引来了山下的妓庵,那些妓庵这些年发展的迅速扩张的还快,当初最早的一批老姑子都慢慢的没有了市场,便纷纷独立出来建新庵带新人,随着这些年大齐风调雨顺,泰山的香火越来越旺,一时间,泰山姑子的名头越来越响,竟然在四大粉头帮里拨了尖,市场上有些供不应求了。

    半年前那一闹,姑子行当中便有人注意到了圆觉寺,先不说王怡真本来就漂亮的引人注目,光是她手底下这些小姑娘们,也一个个的水灵又机灵。

    像李兰兰,接触几次也看中蓉蓉很好一般,王怡真带出来的孩子们,有眼色、又机敏、灵活还大方,虽然说身上多些江湖气,可是同那些没调教过的农女们是不同的。

    姑子们也养新人,可是琴棋书画的花费颇多,而且大家的调教手段都差不多,带出来的商品同质化严重,没什么主打特色,但王怡真这里的几个小姑娘就不同了。气质豪爽、为人灵俐、读书识字不比谁差,而且骨子里透着一份自信,最重要的是,很多人都会讲经念佛,妓姑子们可从来没有忘记过,她们立足的本钱是什么,要比文采,泰山姑子是比不过扬州瘦马那个流派的,姑子们成名就是靠讲道讲佛,引导人生,就算没事都还得请人给小姑子们讲讲经,力求有专业素养呢,何况王怡真手下的这些小姑娘们,自小在庵堂里是真听经念经,都是自带技能,而且多数是14、15岁左右,这个年纪,收回来就直接可以接客。

    于是好些个妓庵都曾经来过,有的想着租人,有的想着合并,有的想着买人,都被王怡真赶回去了。但王怡真也不是庵门口的镇宅兽,一大家子老老小小的口粮,都要她操持,她在外面的时间多过在庵里。

    便有妓姑子趁着她不在,拿些绫罗绸缎、头花耳环的引诱家里的娃子们,对于此,王怡真一向是嗤之以鼻的,她带出来的孩子,都是受过现代思想教育、普及过女权人权的新时代女性,是拿些蝇头小利就诱的走的吗?

    答案是:是的。

    是的,就有小姑娘就引走了,就是金环。

    记住手机版网址:


………………………………

137 逼入尘世

    金环走的时候,其实王怡真在家里,只是金环走的悄无声息,又没有带行李,王怡真根本是亲眼看着她出门,都不知道她是要离家出走,还只当她是去乡里找朋友玩呢。

    乡里有人看见了一个妓姑子打扮的女子带她走,因为妓姑子身上那道袍或僧服是特意改的,同正常的尼道不同,束身又显条,有点类似制服诱惑,很好认。便马上来通知了王怡真,王怡真带着人追了出去,却没有想到金环是真的要跟那人走,王怡真觉得跟个人犯子没什么好说的,便打算绑了那人送官,没有想到金环为了护着那人,竟然也学那死掉的女孩,叫嚷了起来。

    金环可不是第二拨的孩子,她是第一拨的,是王怡真带着长大,放在心上的自家的娃。

    比起那个女孩子,金环知道的可更多。

    庵里的来源除了自已种点地,吃饭穿衣几乎全靠乞讨,惠心同老尼们又集体强迫症,她们手里的钱全都用来给观音塑金身了。王怡真这些年管着庵里一大家子的衣食住行,那得有多缺钱?就算庵里吃饭基本靠讨,可是还有衣服器具呢,总得要用钱来买吧?所以王怡真手里有些钱,还真不是正道来的。

    金环就大声质问王怡真:“之前好几个姐姐长到了15岁便没有了人影,你只说她们嫁了,你说清楚她们嫁到了哪里,你敢不敢带着乡亲们去看看她们在哪?”

    “……”

    王怡真……不敢。

    其实之前死掉的女孩子说的也有对的,有几个“非亲生”的女孩子到了15岁,王怡真便将她们都嫁了出去,嫁的对象就是那女孩子口中“未知身份不明来历”的男人,女孩子也就是因为这样,才不肯任王怡真安排,而要回家嫁人的。但王怡真发誓她真的没有贩卖人口,更没有收过对方一点彩礼,她是将那几个年龄到了的女孩子送了过去没有错,一开始只说帮着那边缝缝补补,那些女孩子看中了谁,想嫁谁,那边是各凭本事、自由恋爱的,她甚至可以指天发毒誓,几个女孩子都过得不错,然而她确实不敢带人去那边看一眼。

    金环又问道:“你那些钱也不是正道来的,那你能赚黑钱,凭什么我不能赚自己的皮肉钱?我不想再跟着你过日日打扫念经的苦日子了,我就是想去过那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