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爱字研究-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学生说,他们敲锣打鼓,军乐高奏,成群结队送高原老师上火车。这一切都完全是自发的。

    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车站外等着好多送行的人,有在外地就读的大学生,有已经在本地参加工作的人员,还有许多是父子、母女,他们都是专门跑来送行。

    女学生的话语不高,却引起整个车厢人的关注。有不少乘客离开自己的座位,来到我们的身边。

    女学生突然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脸,只见泪水顺着她的手指缝流了下来。一位年龄大一点的阿姨急忙递过来一张纸巾。她轻轻拍拍女学生劝到:

    “姑娘,别伤心了,好人必定有好报,老天不会再为难为这位高老师。高老师是个好人,好人一定会得到好报。”

    郭茹萍急忙把女孩紧紧抱入自己怀中。只听女孩又轻声说到:

    “我的爸妈也都是高老师的学生。他们同时考入同一所大学,是手牵手到大学报到。我们一家人常常谈起高老师。特别是过年过节,我们都会端起酒杯,为高老师送上祝福。”

    有乘客伸出大拇指称赞:

    “真是好师傅带出好徒弟,好,好。”

    “那天,高老师登上火车,回转身的一瞬间,我们很多人都是流着泪挥着手,和高老师告别。当时,曾有人悄悄问一位同学。

    “你们这是欢送的什么首长?”

    学生们回答说:

    “这不是什么首长,也不是领导,他只是我们最敬爱的物理高老师。”

    整个车厢人向女孩伸出大拇指。他们是称赞这位女学生,称赞女孩口中的高老师。

    郭茹萍紧握着白雪的手说到:

    “老同学,我真不知道你们俩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在咱们所有的同学当中,恐怕谁都不会相信你们会有这样一个结局。”

    因为知根知底,因为是老同学,所以这二位说话很直接,也很不客气。白雪无法回答,也无法解释。高原的为人,人人皆知,谁都无法捣毁。她白雪真得是无言以对。

    这两位老同学集叹息、惋惜、安慰于一身,真是难以表达她们吃惊的心情。

    白雪大学毕业已经近二十年了。她和同学早就失去了联系。特别是和高原分手后,内心有愧的她生活更加低调,她最怕遇见老熟人,走路专找僻静的地方走。这是她第一次在大街上遇见大学的同窗,若不是对方伸手拦住她,也就擦肩而过。

    “老同学,我们还要赶场。等有了时间,我们再细聊……”

    郭如萍和齐芳芳,急忙和白雪握手告别。
………………………………

第六十六章     路呜不平

    郭茹萍和齐芳芳与白雪都是同一届大学同学。毕业后各奔东西,分别已经二十个年头了。今天,昔日同窗有幸在街头相会,真是天公做美,她们有着说不完的心里话。经过一番诚心交谈,她们又握手言别,去做自己的未竟事业。

    白雪一直站在原地,目送两位同窗远去。直到同窗消失在茫茫人海里。白雪转过身来,满面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

    她不是在埋怨同窗,而是在感谢同窗。同窗无意中跟她提供的这条信息,正是她希望得到的信息。这是她心头永远的痛,她要知道自己作下得孽。

    白雪用自己的手帕擦着无穷的泪水。整块手帕都擦湿了,用手一拧都能拧出水来。

    白雪是怎么来到了幼儿园,连她自己都有些不明白。她一直是双眼泪水不断,手不离手帕手帕不离眼,她竟然准确地来到女儿的班,女儿古夏荷看到妈妈,她高呼着“老师再见”就一头扑向了妈妈白雪,紧紧牵住了白雪的手,再次和小朋友再见,和老师再见。

    母女手牵手回到家。一进家门,古夏荷看到张心月,就高呼着姥姥扑了过去。姥姥急忙弯下腰,伸出双手迎接外孙女,隔代人的爱意都充分表达出来。

    母亲张心月看到,白雪到幼儿园只接了一趟自己的女儿,眼睛就变得又红又肿。就急忙小声问到:

    “白雪,到底又发生什么事情了?”

    白雪小声说到:

    “刚刚遇见两位大学的老同学。她们说高原刚刚调回原籍,仍然是孤身一人。我这不是坑死人家了吗?”

    白雪说到这儿,那成串的泪水又淌了下来。

    妈妈只是轻轻地拍拍女儿白雪:

    “唉,过去的就算过去了。覆水难收,想开些吧。但愿苍天不辜负高原的一片好心……”

    吃晚饭时,白长寿也显得情绪低落心事重重。自从搞垮女儿白雪的婚事,他也从没有知错悔改的一丝表现。餐桌上,白长寿的表现,让妻子张心月感到莫名其妙。饭后,白雪带着自己的女儿回到卧室。张心月便悄声问到:

    “你这是怎么啦?象被霜打的茄子似的,没有了半点生气?”

    “饭前,在大街上,我遇到两个外地女孩子,听谈话才知道是白雪的同学。”

    “挨骂了吧?是不是被骂了个狗血淋头?连祖上八代都被人家臭骂了一顿?连我们母女俩也受到人家的褒贬?高原一句话没说,了解情况的人,都为高原抱打不平?”

    张心月轻轻地一连串地反问,让白长寿如鲠在喉。一听妻子的口气,白长寿就知道妻子对情况已有所了解,他不得不微微点了点头。

    “古语说,害人如害己。不知道自律,老认为自己比别人高明,是不是太狂妄了?这回该知道别人都不傻吧?该承认自己种下难咽的苦果了吧?”

    妻子张心月的这番话,象钢针一样刺到白长寿的心坎上。让白长寿不由地又想到傍晚在大街上发生的那一幕。

    白长寿顺着人行便道遛弯。他倒背着双手,仍然显得很有气派。过去,他不光是要有气派,还要口里哼着小曲儿,显得与大众不同,十分的高傲。在他的眼里,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他。他最喜欢诸葛亮的空城计唱段:

    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耳听的城外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影,

    却原来是司马派来的兵……

    这段唱腔的确很吸引人,许多戏曲爱好者都喜欢唱。不过他白长寿唱或许还有另外一种想法,那就是,他觉得自己也有诸葛亮之才。

    自从把女儿白雪的婚姻搞砸后,他再也不哼小调。他觉得自己很高明,大有诸葛亮之才。结果所有的打算步步落空,没有一项能随他的心愿。就是这样,他都从没有反思过自己。但有一点他是明白的,那就是人言可畏。所以,对周围的邻居,对关系亲近互相了解的人,他越注意观察人家的目光,他现在就是那个偷斧子的人。白雪的同学、闺蜜都生子了,白雪还没有出嫁的目标。尽管如此,做为父亲的白长寿,他仍然要做个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大男人。三口之家,两口人与自己对立,他也不会更改自己。

    白长寿还在漫步,忽然身后传来两个女人的谈话声。

    “这个白雪,看似一个很聪明很达理的女大学生,这次把人家高原可是坑苦了害死了!”

    另一个说:

    “这恐怕不能怨白雪,白雪的本意绝不会和高原分手。如果说怨得话,只能怨白雪的父亲。这个老头绝对是个心狠手黑的杀手。”

    那一个女人又愤愤不平的说到:

    “这个绝后的老头儿,做事也真绝。既坑害了自己的女儿,又坑害了人家高原,真是个披着人皮的狼。常言说虎毒不食子,他连自己的女儿都不放过,你说他这样的老头还叫人吗?谁还敢和他这样的人打交道?”

    另一个笑着说到:

    “这种人惹是到了阴曹地府,阎王恐怕一句话不问,就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如果只打入十七层,那都是太便宜了他。”

    刚才那个愤愤不平的女人又说到:

    “没有想到,漂亮温柔的白雪,竟有这样一个不是人的爸爸。这个老头要是早早的死了,白雪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不幸了……”

    “看来,白雪的妈妈,一辈子也受尽了这个老头的气。”

    “是的,如果白雪的妈妈厉害,是个不受气的茬儿,白雪也不会落个这样一个可悲的下场。”

    另一个女人忽然笑着说到:

    “如果你还没有结婚,是不是立既就嫁给高原?”

    “那当然。如果我还是个黄花大姑娘,我知道白雪和高原分了手。我就会发扬长征精神去寻找,找到天边我也要把高原找回来,双手捧着收归己有。”

    她忽然嘿嘿一笑反问到:

    “你不是和我一样的想法吗?你不是也早就对人家垂涎三尺吗?你还敢来取笑我?”

    “我是有你那样的想法,但是,我知道自己能力不高,水平有限,我争不过你,所以,我就先早早地嫁了人。”

    只听这个女人又紧接着问到:

    “如果高原、白雪没有分手,刚才你是不是要登门去拜访高原?”

    “那当然,对于高原这样的正人君子,多接触接触有好处。你会收到金钱买不来的收获……”

    两个和白雪相仿的女人边走边小声交谈。她们不是这个城市的人,她们也不怕谈话被人听了去,也不太顾及后果。

    白长寿没有再跟着这二位女人,没有再去偷听人家的谈话。但这二位外地人的谈话,每句都象一把长长的钢刀,一直刺穿白长寿的心窝,给他来了个透心凉。

    白长寿不由地又联想到周围的邻居、熟人、朋友的饭后聊天,那话也是让自己心惊肉跳。

    那是一天的晚饭后,一群乡邻坐在路边的路灯下,不知是谁说到维修这个话题。

    “我的那台收录机,是人家高原给修好的,人家还教会我保养方法,现在一直使用着。孩子要给我买个新的,我说不用,这个挺好,我要记着人家高原。”

    “我家那个电吹风也是人家高原给修好的,比原来还好用。人家真是个高人。”

    “我们家照明灯老烧保险,我跟人家介绍了一下具体情况。人家说,你回去快检查一下线路,有造成短路的危险存在,必须马上解决。我按人家说的,很快就找到了问题。排除了安全隐患。”

    “看来,你们都很想念人家。”

    “是啊,人家有文化,又有技术,手又那么巧,可人家从没有看不起咱们这些老百姓。”

    ……

    乡邻们对高原的称赞,让白长寿心里很不舒服。但他又不得不承认,高原手到擒来的这些活儿,他白长寿的确不会干。

    人们没有发现白长寿就在附近。但白长寿却是马上躲开了,他知道,如果这个话题不变,那么,下面他要接着挨骂了。

    今天,白长寿无意中遇到了两位外地女人,听谈话才知道是白雪的同学。这些人都在背后狠狠地骂他白长寿。他就象一堆臭狗屎,惹人烦,遭人嫌。这让一向自负的白长寿很憋气,心中产生出无名的怒火。可是,他却无处发泄。好象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小声质问他:

    “这又能怨谁呢?这些不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吗?你坑了人,害了人,人家不说话,民众看不公,要替人家说话,你还敢和民众叫板吗?你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白长寿现在知道了:高原这个穷小子,除了在经济上显得有点穷外,在其他方面,处处都表现的很富有。现在,自己除了有几个臭钱外,方方面面都是穷小子。

    自从白雪和古学成结婚后搬出去,到白雪怀孕后又搬回娘家来住。都成为邻居、朋友、熟人见面问候语的内容。

    “白雪这个丈夫怎么样?”

    “白雪和这个丈夫关系也挺好的?”

    “白雪的孩子是小了几岁……”

    这本都是人们放在嘴边上的话。说话的人也未必有别的含义。但白长寿却感到句句含针带刺。有时白长寿就更狠高原:

    “你一个穷小子,为什么就不能听我的话,改姓白?你如果姓了白,我还会受这样的煎熬吗?”

    这时,好象又有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你有资格责问人家高原吗?你折腾了这么多年,耽误了女儿的大好时光,有男孩愿意改姓白吗?白长寿哇白长寿,你真是名符其实的白――长――寿。”
………………………………

第六十七章    人议往事

    白长寿原本是个很注意养生的人。早晨出去锻炼,晚上出去散步,雷打不动天天如此。过去,他是专找人多的地方去。他走到哪里,都是活跃分子,别人都没有说话的机会,只能听到他在高谈阔论,好象在演讲、在做报告、在展示他的演讲才华。

    如今的他,完全变了样。是人言可畏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习惯。

    女儿白雪24岁那年,他一脚踹走了高原,毁了女儿的婚事。他当时还理直气壮,认为自己的做法完全正确。没有想到,凡是了解情况的人,轻者说他不通情理,重者骂他老混蛋,四六不懂,白披了一张人皮,白活了这么大岁数。而且就有人公开地把这话摔到他的脸上。人言可畏,他开始躲着熟人走。

    女儿白雪30 岁那年,他白长寿被劫匪当了人质。高原制服了劫匪,也解救了他。他却是偷偷地溜走,没向救命恩人高原说一句道谢的话,更没有站出来,为高原点赞。

    这种知恩不报的行为,却激起整座城市人民的愤慨。因为高原不是省城人,在邪恶面前却敢于出手,救了省城的人。而那个被救的人质,本是省城人,被救后却逃之夭夭不敢露面,有公正感的人自然不满意那个逃跑人质的做法,他受到正义的谴责也是必然。人们谁也不知道他白长寿就是那个逃跑的人质。他不论走到哪里,人们只要说起那件事,无不在咒骂那个溜走的人质。谴责人质的人,并不是故意给白长寿弄话听,也不是旁敲侧击指桑骂槐给白长寿弄难看,他们是就事论事抒发自己的胸怀。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个逃跑的人质到底是谁。而白长寿是做贼心虚,一听有人说那件事就赶快溜走。不然,就会听到自己的祖宗八代被人一顿臭骂,他能说什么?他敢说什么?如果他的祖先真得显灵,当众都会给他两嘴巴子。说他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丢尽了祖宗的脸面。自从那件事后,他白长寿再也不敢从凤凰街上路过。他真怕有人认出了他,指证了他。

    白雪32岁那年,他白长寿搭讪了个青年人黄朗,黄朗却当众对白雪进行了侮辱。若不是有人出手相救,真不知要落个什么结果。他这个父亲是不是助纣为虐,借刀残害自己的女儿?这件事,让老伴对他十分的不满。虽然派出所、公安部门,没有人再来追究他。但他白长寿一看到穿警服的人,就腿发软心发慌,远远地就躲开。

    不论他白长寿认错不认错,他心里产生巨大的压力。现在,女儿白雪已经40 岁。她的女儿古夏荷已经四岁。这个外甥女十分聪明,凡事一点就透。周围的邻居羡慕的不得了,人见人夸,人见人爱。姥姥张心月,一看到这个外孙女,人仿佛一下子就年轻了好几十岁。白长寿心里也喜欢,但他不张扬,因为他明白:虽然只是个女孩,那也是古家的人。

    自从他偷听了白雪同学郭茹萍和齐芳芳的谈话,白长寿早晨出去锻炼的次数明显减少了。白长寿这时虽然不是神经过敏,却也意识到:周围的邻居、熟人、朋友,见了面虽然也和自己打招呼,在人家的心目中,自己现在的形象就象一块臭狗肉,上不得大席面。

    这天早晨,白长寿偶发兴趣,又出去遛弯。他路过一家面馆的门前,看到里面吃饭的人不多,于是就信步走了进去,找了个空位坐下。他的邻桌是一胖一瘦两个中年男士。若论年龄,和自己的女儿白雪差不多大小,可以说他们是同龄人。

    那个瘦男士抬起头,看了一眼白长寿,就低下头吃饭。刚吃了两口,就又抬头看了看白长寿,并且看了对面的胖男士一眼,便低下头吃饭。那个胖男士回过头,也打量了一下白长寿。

    胖男士忽然问到:

    “兄弟,你是从什么时候爱上摄影的?这次还拿到业余摄影比赛的一等奖?”

    瘦男士笑了笑说到:

    “说这话,要回到十几年前。那时,我刚买了架照相机,就跑到凤凰街同学家,要试一试这照相机的功能和效果。你还记得凤凰街发生的那次劫匪事件吗?”

    胖男士急忙点头说:

    “记得记得,只可惜那天我下乡了,没在市里。”

    瘦男士说:

    “我刚把照相机架好,把镜头对准了凤凰街。就听到大街上传来呼喊声。我们从窗口一看,只见劫匪抓着一个人质,手里还挥舞着刀。我和同学就立即从三楼奔下去,要想法治服这个劫匪,解救那个人质。”

    胖男士忘记了吃饭,认真听瘦男士解说。

    “当我们赶到大街上时,劫匪已经被治服了。那英雄一手捂着流血的胳膊,还在教训那个劫匪。旁边的群众告诉赶来的民警:这位英雄真是好样的。他若不是顾及人质的安全,自己决不会受伤。

    “后来,我才知道那位英雄姓高。模样又帅气、又文质彬彬,看外貌,谁都不会想到,他竟是个武林高手。可是那个被救的人质,却是偷偷地溜掉了。民警本来想找他录个口供,却再也见不到他的人影。
………………………………

第六十八章     珍贵照片

    两个小伙子竟都停下饭,开始细说起来。

    我和同学本想去解救人质,没想到我们一到现场,劫匪已经被制服了。赶来的民警在调查核对此事时,那个被救的人质对救命恩人一句话也没说,就偷偷地跑掉了,这引起当场观众的好大不满。坏人被抓住带走了。我和同学就又回到楼上。

    我们发现照相机进行了自拍,而且是一连自拍了五张。当时,我们也没当回事。后来,在洗相时,发现那五张自拍的照片太好了,它把劫匪、人质、斗匪英雄都拍得清清楚楚。我立即就跟公安部门取得联系。他们一听说我有劫匪作案现场的照片,立即要求我送给他们一套。我带上胶片就赶了过去。

    这五张照片和底片,他们都进行了翻拍复制。他们还表示:对这件事,一定要做好宣传和善后工作。英雄不是省城的人,却为省城人民的安危做出了贡献,不能让英雄的血白流。

    过了一段时间,我没有听到任何动静。也没见到人质站出来说话。我感到非常的不理解。这人质不懂事,难道我们的公安是白吃饭,也不近人情?

    有一天,我路过公安局门口。头脑一热,就走了进去。去找那位向我讨要照片的警察同志。

    他一看到我,立即笑着说: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我也知道你这次来的目的。”

    我笑着反问:

    “你说我来的目的是什么?”

    他笑着回答说:

    “你要质问公安系统,为什么对那件事沉默不语,对不对?”

    我笑着说到:

    “这的确是我的一种想法。我觉得,省城人民的脸面很重要。人家为我们流了血,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

    这位公安说:

    “一切情况我们都调查清楚了。那位高老师见义勇为,非常值得赞扬。当他和劫匪面对面时,才知道那位人质是谁,但他始终没有透露。这点,当时我们也感觉到了。至到你提供了照片,我们又和那位英雄联系,他才略说一二。这位高老师说不要再宣传他,也不要再追究人质的事,要顾及那位长者的后人。这位英雄考虑的非常周到。我们尊重了英雄的意见……”

    “我一听,立即握着公安的手说:你们做得对。我不了解情况。我得想法太简单了。我真佩服那位高英雄。”

    “从那以后,我就爱上了摄影。我总是随身带着照相机,随时把新闻人物拍下来。

    胖男士听得忘记了吃饭。他把手中的筷子,在自己的碗边轻轻一敲说:

    “好兄弟,真没想到,你心中还有个这么动人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只要自觉为社会做好事,我们这个社会就进步。社会上存在消极的人、存在消极的东西,这一点也不奇怪。他们就是历史车轮上的泥巴,早晚都会被甩掉的。”

    邻桌这二位男士的谈话虽然声音很低,白长寿却听得清清楚楚。这时,白长寿忽然觉得浑身不自在起来。

    白长寿不由地想到:在街头、在超市、在广场,凡是在人多的地方,一遇见那些身着公安服装的人,人家曾不止一次地上下仔细打量自己。今天看来,人家的目光不是随意的。自己的形象不知已刻印在多少公安人员的心头。自己在公安部门是个备案挂号的反面角色。人家只所以没有找自己,是高原在里面做了工作,高原顾及白雪的脸面影响。

    白长寿无意偷听了二位男士的谈话,他一下子明白了真相,心被彻底被击垮了。

    白长寿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到了家。一进门,他一头就躺在了自己的床上。老伴问了他句什么话,他也没有听见。

    这时的白长寿仿佛魂魄出窍,来了一个大穿越:他看到了躺在床头上的自己,看到自己是怎样撵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