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养娃日常-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河州乃边境,时不时会有鞑子从北方打过来,战争说爆发就爆发。如此境况下,为了活命,也是被逼无奈,很多百姓流离失所,很多良田变成荒地。这就使得河州的人口锐减,如今的人口还没早先的五分之一多。这个问题……真是想想就让人背后生满寒意。

    这话题太凝重了,瑾娘说了两句就打住。她如今不过一个妇道人家,又怀了身孕,还是别想这些太过沉重的事情了。

    这些浮于表面的问题,她能看出来,徐二郎肯定能看出来,那些在河州任职几年的官员更是能看出来。既然大家至今没有解决的办法,兴许是措施实施的难度太大也未可知。

    总之,她如今且顾好自己吧,旁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不想也罢。

    瑾娘嘀嘀咕咕的,徐二郎也不打断她。等她说的不愿意说了,徐二郎递上一杯温水,瑾娘就就着他的手咕嘟咕嘟喝了半盏。

    此时徐二郎的头发也差不多绞干了,瑾娘有些手酸,就不想写信了,她支使徐二郎说,“你去写,我手疼。”

    徐二郎就笑,“都说了让丫鬟来,你偏不依,现在吃苦头了吧?”

    瑾娘嘚瑟,“吃苦头我也乐意。”

    “你啊。”

    最后徐二郎还是把瑾娘牵到书案前,两人一起写信。他寻得理由也挺好,最起码让瑾娘无法拒绝。因为徐二郎还要写一封奏折送入京城,这就需要斟词酌句,指不定得半晚上时间。另外还有师长和宿迁、李和辉那里,他也要有书信过去。若是连带着徐府和林府的书信一道写了,他怕是得写到明天了。

    瑾娘闻言就有些心疼他,理所当然被抓了壮丁,和他站在一起写信。

    好在给林父和徐府的信不用怎么斟酌,用闲话家常的语气写来就成。瑾娘胸有腹稿,不过片刻功夫就写完了,而此时徐二郎才刚润完笔,打开崭新的奏折开始写。

    瑾娘见状也不打扰他,就把写好的信放在信封里,信封放在自己立的书案正中,保证徐二郎一眼就能看见。

    做完这些,她准备功成身退。徐二郎却在此时敏锐的看过来,“写完了?”

    “对啊,我先回去休息,不耽搁你写奏折了,你慢慢写,我先走了啊。”

    “去吧,不用等我,你先睡。”

    瑾娘想说,我就是有心等你,但我这孕期反应有点大,嗜睡的一塌糊涂,想等你也等不了啊。

    瑾娘有些心累,最后啥也没说,冲徐二郎挥挥手就回去睡了。

    果然,她又是一挨枕头就睡着了。睡前一秒她还想,这一秒入睡的技能也是没谁了。

    原本在京城时,她还担心换了新地方晚上会认床睡不着觉。可如今……她再也没有这个烦恼了,她的睡技简直和猪有的一拼。

    瑾娘睡得熟,徐二郎回来也没吵醒她。不过她隐隐约约似有感觉,便自觉地往里挪了挪,好似还咕哝了句什么,然后往徐二郎宽厚的胸膛里一钻,又秒睡过去。

    翌日瑾娘又睡得太阳晒屁股才起,此时小鱼儿和长乐早就用过早膳,“忙碌”了一个时辰了。

    见到锦囊揉着惺忪的睡眼从室内走出,小鱼儿沉重的叹了口气。

    她此时也猜到娘亲怀孕了,毕竟早先娘亲怀荣哥儿时就是这个模样。每天都睡不醒,还又懒又馋……唉,虽然这么说自己亲娘有些不大好,但是小鱼儿是诚实的小鱼儿,她不会说谎啊。

    不过谁让娘亲怀弟弟了呢,那么不管她怎么嗜睡,怎么懒怎么馋,都是可以原谅的。不仅要原谅,她还要宽慰娘亲,让她不要多想……听说孕妇最喜欢多想了,她可不能让娘亲自怨自艾,想七想八。

    这么想着,小鱼儿就道,“娘你快吃早饭,吃完早饭咱们还有大事儿要忙。”

    瑾娘心想,我确实有大事,因为我要安排丫鬟把府里打扫安置妥当,还要了解河州风俗,以及那些官员女眷各个的来历和关系,另外还要准备写请帖,邀人家上门做客。我这确实挺忙的,一时半会儿且脱不开身,但你个豆丁大的小孩儿,你忙个啥?

    小鱼儿一脸这你就不懂的表情,很郑重的说,“我要去选院子啊。之后几年咱们都得在河州住了,若是我爹官途不顺,指不定咱们要在河州住个十年八年,那我肯定要选一个好的院子,这样以后我大了也不用再折腾了。”

    瑾娘捂额,小鱼儿啊小鱼儿!你这么咒你爹!你爹知道的会打的你屁股开花的你知道么?!

    :。:


………………………………

252

    脑中思绪乱飞,瑾娘一会儿想,是时候紧抓小鱼儿的教育了。不然这姑娘口无遮拦之下,真是什么话都说的出来。

    但是,抓小鱼儿的教育问题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儿,如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小鱼儿是从哪儿看出来她爹仕途不顺,要在河州待个十年八年的?

    小鱼儿听到瑾娘如此问她,不免有些心虚,迟疑了好久才在瑾娘不依不饶的盯视中回答,“还不是听您和我爹说的。”

    瑾娘条件反射就想说,我和你爹什么时候说过?可随即她又很快反应过来,她和徐二郎虽然没有明着说过这话,但徐二郎来河州是被平西侯“算计”却是不争的事实。

    虽然这也是徐二郎有意放纵的后果,但这事儿徐二郎也仅只对她说过却还没到大张旗鼓对外宣扬的道理。

    所以八成是他们说话的时候,不留神被小鱼儿听了去。这姑娘知道爹爹来河州是被人算计,就觉得爹爹的前途未卜,以后要回京怕是难如登天。

    但是……说实话,平西侯此番在徐二郎外放一事上插上一手,固然有让他看清现实的因素的,却也是因为徐二郎早先拒绝了将翩翩送进宫,而给他的教训。但是教训过也就算了,徐姓族人这一辈出息的多,但惊才绝艳堪能大用的却少。因而,即便他们有心和平西侯府疏远些关系,但之后徐二郎在官场困难,平西侯总是会出手相助。不仅如此,徐二郎这同知顶多做三年,怕是就要被平西侯想方设法调回京都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徐二郎升迁的路不难,只看他愿不愿意走这条路罢了。但不管怎么说,依照徐二郎的本事,想在任上做出成绩不难,想升官也不难,想要让他在河州当十年八年的同知,这个……有点难。

    瑾娘心思电转过这许多事情,但却不好把这种内情说给小鱼儿听。她听不听得懂是一个问题,关键是这事儿还真不适宜往外传。所以瑾娘只是无奈的看了小鱼儿两眼,转眼不再提此事。

    而至于小鱼儿挑院子的事情,愿意挑就挑吧,反正她也大了点,单独住一个院子也成。再不行和长乐一起住也好,总归五岁了,确实可以慢慢习惯着自己管起自己的小院了。

    小鱼儿和长乐得到同意,高兴地眉眼弯弯。姐妹两个商量过后,还是准备住一个院子。没办法,她们实在太孤单了,若是再分开住,想找个说话的人都要跑好远,那样好心累的。

    鉴于此,两个小姑娘心有戚戚的牵着手出去,准备找一个宽敞一些,景致漂亮一些,房子多一些的院子。

    瑾娘让秦嬷嬷跟过去,帮忙拿主意参考。她则召见了昨天那位徐嬷嬷,仔细问起她有关河州的一些事情。

    瑾娘初来乍到,要了解的事情很多,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如今,她决定将那些可以推迟的缓缓再问,而有些紧要的,现在就要打听清楚。

    这紧要的问题,自然是河州诸位官员家的女眷,以及诸位女眷的来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也是巧了,这位嬷嬷正好也姓徐,倒像是和徐家颇有些缘分似得。不过作为个奴才,她才不敢攀高,所以即便知道自己和新上任的同知大人“五百年前还是一家”,这嬷嬷也不敢放肆了说话。

    不过,徐嬷嬷不愧是在河州土生土长,又在上一任同知家中服侍过的,那肚子里的干货多的是。

    她也有心显摆显摆自己的能耐,好让夫人看出她的本事,把她留下。

    ——之前被上一任同知夫人送还卖身契后,她着实又找了两个下家。可惜,要么是对方不好伺候,要么就是开出的月银她不满意;再不行就是那家的老太爷不规矩,一大把年纪还想对她动手动脚。

    徐嬷嬷兜里颇攒了几个钱,倒是不那么迫切找活儿干,也不是走投无路,非要在谁家委屈自己。可她兜里的钱再多,也不能坐吃山空啊。

    这不,看这新来的同知一家颇为和善,徐嬷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来表达自己是“有用得”这个信息,以求可以留下来伺候。

    瑾娘不插话,就耐心听着。虽然她觉得这徐嬷嬷未免爱显摆了些,但这不是大毛病。这人到底是权贵府里伺候过,规矩是懂的,也很有分寸的不在她面前说前任雇主的坏话,行事说话也还算头头是道。这样的人,她是不介意给一口饭吃的。当然,关键是她还真觉得,这是个人才。

    徐嬷嬷探听消息的本事一流,她是个爱说笑的,又长着一副小模样,和人说话时让人提不起防备的心思。也因此,她很是探到了,哪家的夫人和哪家的夫人虽然面上看着友好,可实际上都快把对方恨透了。至于他们交恶的原因她也门清,不外乎另一家给这家送了美人,导致人家夫妻有了嫌隙。

    还有谁和谁外边看起来爱答不理,但实际上好的快要义结金兰。以及哪家的夫人面上看着光彩,实际上在家日子苦着呢,上有婆婆虐待,还有妯娌挑拨,再有妾室作妖,儿女还不懂事,哎呦,日子苦的跟吃了黄连似得。

    类似种种的事情,徐嬷嬷张口既来。瑾娘原本还满面严肃,可是听着听着,嘴角就忍不住抽搐起来。

    她从来不知道,原来河州这些官场官员的后院,都有那么多戏。

    话说回来,她原本想打听的事情,都是很郑重的,可是怎么听着听着,就跟听八卦似得?

    她真没那么八卦啊,对别人的家里事儿,她也当真没那么强的好奇心。可这不是,这不是要跟人家女眷搞好关系,所以得把对方了解清楚么。

    瑾娘给自己找了个过的去的借口,然后毫无心理负担的继续听徐嬷嬷将河州官员的后宅风云。

    这一听就听到了午膳的时候。

    瑾娘此时有些疲倦了,也做事饿了,就让徐嬷嬷先下去,等下午她再召她。

    徐嬷嬷一听这同知夫人还用自己,就晓得留在徐府的事儿有谱了。她自然是很识趣的退出去,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丫鬟准备好午膳后,瑾娘让人去前院催催徐二郎,顺便把不知道猫在那里的小姐妹俩也逮回来,另外还有撵着她们出去的荣哥儿,都一并带回来。

    结果好一会儿功夫,去前院的小丫头才回来说,“老爷那里有客人,说是不回来用饭了,让夫人张罗一桌酒席送到前边去。”

    瑾娘闻言就无语了,来客人了你早说了,这时候再匆匆忙忙去张罗,那里来得及。

    小丫头也是个机灵的,见瑾娘这副模样,就赶紧解释说,“奴婢听前院的人说,老爷正准备回来用饭呢,那客人就来了,显然是有急事找老爷。”

    行吧,这借口还听得过去。

    瑾娘就让青禾把厨房给她准备的午饭先送过去,另外又让厨房的婆子赶紧张罗两个快手菜,别让席面太寒酸了。

    至于东西送走了她们娘几个中午吃什么,那就吃鸡汤面。反正鸡汤是一直在火上熬着的,面也有先成的,要吃也快的很。

    等丫鬟们把菜肴一道道装进食盒提去前院时,恰好和回来的姐弟三人走个碰头。

    小鱼儿鼻子尖,一下子就嗅到了菜香味儿,她也没多想,只是不满的和姐姐说,“爹爹今天又不回来吃饭。这才刚到河州呢,他就忙起来了,那以后还能和咱们一起吃么?”

    此刻小姑娘还不知道,她爹不仅不回来吃饭,而且更过分的是把她们的午膳给征讨过去了。等小鱼儿和长乐回到房花厅,听到这个噩耗时,两个小姑娘同时露出生无可恋的表情。

    小鱼儿:“爹爹太过分了,爹爹还我的八宝鸡。”

    长乐也有些蔫,“我的翡翠虾仁只能明天吃了么?”

    瑾娘对着她们沉痛的点点头,“对的,所以以后吃饭一定要积极点,要赶在饭点之前就要早早回来,不等再等人去叫了,不然就会发生今天这种不可测的事情。”

    小鱼儿仰天长叹,“都怪我和姐姐只顾着想怎么布置院子,都把吃饭的事儿忘到脑后了。”她露出一个,我怎么能把“吃饭饭”这么重要的事儿忘了呢的疑惑表情,而长乐,继续心痛。

    长乐生无可恋,她来之前就听哥哥们说了,辽东因为地处东北的关系,很少能吃到海货。即便有,也大多是干货,这可让喜欢吃海鲜的她怎么办?

    考虑到之后许是要过一些“苦日子”,她将家中带来的海鲜省了又省,可走了这一路,也吃得差不多了。这天她咬咬牙让婶婶给她做翡翠虾仁,结果直接给二叔截胡了。

    她的心也好痛痛。

    瑾娘见到两个姑娘无精打采的模样,不由啧啧了两声。她都没发现,她家姑娘还都有吃货的属性。话说回来以前在家也没见她们贪吃啊。

    小鱼儿闻言就气恼道,“因为以前在家的时候,娘亲和小姑姑都安排的好好的。接连几天的菜都不带重样的,我们什么都能吃到,自然不贪吃。可是咱们赶了一个月的路,这一个月餐风露宿,吃的差极了,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可以吃顿好的犒劳犒劳自己了,结果可好,爹爹好过分。”

    瑾娘心道,原来这样啊。那也不能怪孩子突然变成吃货,谁让她们路上确实没吃好呢。但是赶路么,能吃好就见怪了。但即便这样,府里的厨娘已经尽可能的给她们做精致的菜肴了,虽然比在京城府里时是不能比,但要说那饭菜差极了,这也有点过分吧。

    不过过分不过分的,如今也没必要纠结那么多了。反正今天是吃不着了,瑾娘就让两个姑娘看开点,吃鸡汤面也好。

    想想吧,煲了一天的老母鸡汤撇去油腥,再放入煮的弹滑劲道的面条,上边再放上切开的鸡蛋,烫熟的青菜、香菇和胡萝卜片,色香味俱全,吃在嘴里也很美味啊。

    瑾娘觉得这鸡汤面也好吃的不要不要的,长乐和小鱼儿原本还有些嫌弃,可见瑾娘吃的这么香,也不由口舌生津,最后两人抱着碗一人吃了一碗,才意犹未尽的放下碗筷。

    瑾娘看到大型打脸现场,真想说一句“真香”。

    对比起两个乖巧的小姑娘,荣哥儿就糟心多了。这娃是个名副其实的肉食动物,见到面碗里没有肉肉,可急坏了,一个劲儿的念叨“肉肉,肉肉,吃肉肉”。整个一复读机似得,弄得瑾娘没有办法,只能让人给他加了个鸡腿。

    荣哥儿吃的慢,可他小孩儿家,饭量也小,因而瑾娘三人放下碗筷后,小家伙也吃饱了。

    他吃饱了就犯困,想让娘亲拍觉觉。奶娘也看出来瑾娘有了身孕,哪敢让主母劳累着,可荣哥儿不跟奶娘走啊,所以最后还是瑾娘抱着他一边给他拍觉,一边问长乐和小鱼儿选好了院子没有,选了那里的院子。

    长乐就说,“选好了,我和小鱼儿住一个院子。那院子就在婶婶和二叔院子的左边,院子名叫群芳苑。那院子挺大,虽然不如婶婶和二叔住的院子大,但住我和小鱼儿也足够的。更好的是,里边风景美,植了不少蔷薇花树,那些树木都好大株了,攀爬的墙上都是,不难想象蔷薇花开后会是多么壮丽的美景。另外那院中还有一幢二层小楼,看布置和取景想来早先也是家中的姑娘住的。我和小鱼儿看上了这个院子,那院子也不用怎么修理,这就准备搬进去了。婶婶,你要不要去看看?”

    小鱼儿一个劲儿在旁边点头附和,对的对的,她和姐姐就看重那些蔷薇花树和那幢二层小楼了。她长这么大还没住过小楼呢,她要尝一尝住在传说中的“绣楼”中,到底是什么滋味。

    瑾娘听到长乐调理分明的说完这些,其实心里已经认同了她们搬去群芳苑。但是,还有两个问题。

    其一是,这院子名字不咋好听啊。群芳苑群芳苑,这不知情的还以为是青楼女支院呢,不行,这院名得改。

    :。:


………………………………

253安顿

    还有第二个问题,两个小姑娘住一个院子她肯定不放心,放那个嬷嬷过去看着她们呢?

    按理说,不管是长乐还是小鱼儿身边,都有两个嬷嬷伺候。尤其是小鱼儿小一点,身边甚至还有两个奶嬷嬷,总得算起来,两个小姑娘身边有六个老人看护,她应该放心了。但现实情况并不是如此——因为长乐和小鱼儿早早学会了拿捏下人,当好主子的本事,所以那几个嬷嬷在她们眼中当真不够看。

    更何况嬷嬷在她们身边伺候几年,感情都培养出来了,不说把两个小姑娘当自家小辈儿看,却也差不多了。加上她们都机灵讨喜,嘴甜乖巧,嬷嬷被她们哄得五迷三道的,只恨不能在她们掀房子掀瓦的时候,在旁边呐喊助威,那里还能管束住她们?

    所以,为了让两个小姑娘“规矩”点,她势毕得从身边得用的嬷嬷中,分派一个过去。

    可她身边的人手也远远不够用呢。她惯用的就秦嬷嬷和李嬷嬷,秦嬷嬷总管着家中大小事务,算是个内总管;李嬷嬷则负责掌戒律,将内宅中的丫鬟们教导的妥妥当当的,同时她还看管着瑾娘的库房,也是忙碌的很。

    两个人她都离不了,而其余嬷嬷她也不放心。

    还是缺人手啊。

    人手的问题稍后再说,如今先解决院名的问题。小鱼儿听说娘亲说群芳苑不好,就道,“那就改成群花苑。”

    瑾娘窒息:你认真的么闺女?

    长乐抿着唇笑,一边笑一边拍小鱼儿,让她别乱说话。什么群花苑,比群芳苑更不雅。她就说,“不如还叫水云居?”这是早先她们在京城住的院子的名字。院名还是小姑姑起的,她们觉得都挺好,此时拿来用也未尝不可。

    瑾娘心累的摆摆手,“只要不叫群芳苑和群花苑,其余你们随意。”

    小鱼儿就高兴地拍手,“那就叫水云居吧。”

    两个丫头都挺满意,加上还想晚上之前搬过去,如今且得赶紧过去盯着丫头们干活,把她们看不顺眼的重新归置一下,外加把她们的行礼按照她们的喜好放好。这是大事,也着实费时间,所以两丫头也没时间午休了,火急火燎的就带着丫鬟们忙碌去了。

    等丫鬟们都走了,秦嬷嬷才走出来,小声的在瑾娘耳边说了句什么。

    瑾娘一听那群芳苑早先出过人命,却是同知家的小闺女因为出天花人没了,顿时心里有些膈应。不过她又一激灵,就问秦嬷嬷,“那女孩儿,应该不是府里的嫡女吧?”若是府里的嫡女没了,同知夫人哪还有闲心收拾庭院啊。

    秦嬷嬷就道,“还是夫人聪慧。那丧了的小姑娘,当真不是同知夫人所出,但因为同知夫人只有一双公子,那姑娘算是府里唯一的姑娘,而那姑娘的娘亲,是同知夫人身边的丫鬟,早年也是在同知夫人怀了身孕不方便伺候时给开了脸,且之后即便怀孕产子,也对同知夫人忠诚有加,所以同知夫人也就给那母女多一些颜面。”这才将那栋绣楼,给了那小姑娘住。谁知那却是个福薄的,不过长到四岁,人就没了。

    瑾娘闻言心里唏嘘不已,但让她通知长乐和小鱼儿从那群芳苑里搬出来,感觉也没那必要。

    时下人都忌讳死人住的地方,觉得不吉利。但瑾娘却不看重这点,况且那小姑娘是因为疾病没的,又不是这小楼克没的。所以问题出在小姑娘身上,她委实没必要对那小楼忌惮。

    这么一想,瑾娘就道,“这事儿往后就不要提了。长乐和小鱼儿那里,也尽量避讳着些,别让人传些风言风语过去。她们人小,虽然不至于害怕那事儿,但保不准晚上会做噩梦。”

    秦嬷嬷也料到瑾娘会入场词吩咐,因而才没在她询问两个姑娘院子选的如何时,将此事说出来。

    她应了声是就退下了,瑾娘自被青禾几人扶去内室休息。

    等她醒来,就发现徐二郎正睡在她外侧。这人手里翻着一本手写的《辽东地理志》,却是早先从那道观中发现的“至宝”。自从得了这本书,徐二郎但凡有时间,这本书从没离过手,由此也可见这本书当真被他瞧在眼里了。

    瑾娘坐起身就问,“你今天怎么有空回来午休?”

    徐二郎端了旁边的茶盏给她喂水,那水是温热的,喝着正正好。瑾娘也确实口渴了,就着他的手喝了大半盏才停下。剩下那少半盏,徐二郎看也没看就一饮而尽,随后才将茶盏放在一边的床头柜上。

    “饮了些酒,有些上头,回来歇一歇。”

    徐二郎说着话,就将床头搭着的瑾娘的夹袄递给她穿上。屋里虽然还烧着地龙,到因为如今没之前那么冷了,所以地龙也没烧那么热乎。午休起来本就容易着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