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养娃日常-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嘲讽她因为诸事烦心,眼下黑眼圈浓重,就连涂上浓重的脂粉,也掩饰不住憔悴的脸色。

    如此还不算,她还说脂粉涂抹妥当,手法完美,可让四五十岁的老妇变身成二三十岁的少。妇。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说她老妖精扮嫩,四五十岁的人了,还妄想通过涂脂抹粉与年轻鲜嫩的夫人一比高下,实在是不知羞!

    再有她说过羡慕瑾娘和徐二郎鹣鲽情深,恩爱甚笃么?她刚刚明明在挑拨离间,在说徐二郎迟早会因为她年老色衰而抛弃她。结果可好,她硬是曲解成她羡慕她们夫妇情深了。还说感情强求不来的话,这不是在嘲讽她强扒着苏文远,结果子闹得苏文远对她退避三舍,但凡有闲暇时间,宁愿在外边消磨,也不愿意回家看她这张老脸么?

    最后是那句夸赞徐二郎官运亨通,前途无量的话,她才没说过!她原话的意思是,徐二郎年纪轻轻,却往上爬那么快,指不定背地里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可经过她一歪曲,好似真成了她羡慕徐二郎年少有为,而嫌弃自家就夫君年近五旬,却已经走到仕途终点的痛恨和无奈。

    :。:


………………………………

257解气

    这可真真是,胡搅蛮缠,胡说八道,岂有此理!!

    魏氏被气的心绞痛,脸上都变了颜色。

    第一次交锋,任凭她再不想承认,她也是在瑾娘手下落了下风。这让当惯“常胜将军”的魏氏如何受得住。

    更不用说她还被瑾娘明里暗里的好一番挤兑,真是字字句句都戳着她的心窝子,她心痛的滴血,被挤兑的浑身无力,真想白眼一翻晕过去。

    但就这般被刺激晕了之后河州官员的女眷不定怎么看她!所以魏氏硬撑着不肯晕过去,硬生生逼着自己把那口气咽下了。

    那如此之后,她再不肯看瑾娘一眼。把她再刺激的自己失控,也怕看见她那张“嚣张跋扈”的脸,会控制不住上前揭了她的脸皮。

    此时魏氏身子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煎熬的她难受不已。以至于这一整天都魂不守舍,更加没功夫继续挤兑瑾娘,让她在官员内眷的圈子中混不下去。

    魏氏安分了,瑾娘也消停了。她也不是爱找事的人,也不喜欢和人针锋相对,吵得脸色青青白白。若是可能,她想和所有的女眷做知心朋友,但现实不允许,软包子只能被人欺负。她为了自己过得好些,为了孩子们以后出门不至于被人嘲笑,只能硬顶着上了。

    但不得不承认,将魏氏挤兑一番后,瑾娘心里是特别爽快和解气的。

    之前因为魏氏抢了她宴客的日子而有些郁郁寡欢,现在她又重新展颜起来。

    瑾娘今天过得好,她和其余官员女眷聊的很痛快。那些夫人许是找看不惯魏氏为人,许是本身就脾性大气,根本不在乎她和魏氏的不投契,总归和她聊得挺不错,她也算是消磨了一场。

    宴散后回府,瑾娘领着长乐和小鱼儿走到知州府门前,就见徐二郎已经在等着他们了。而徐二郎身边站着墨河,在徐二郎站不稳时,及时伸手扶一把。

    他身上都是酒气,眸光也有些混沌,这是饮多了酒,醉的不轻。

    瑾娘见状快走几步,到了跟前忧心的问墨河,“喝了多少啊这是?看把人都喝晕乎了。”她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今天这场宴席就是为了欢迎他们夫妇到河州才办的,那么徐二郎被人灌酒是预料中的事情。但是想到了是一会儿事,现实又是另一会儿事。那么多人灌酒,他推辞了一个推辞不过另一个,怕是真喝了不少,不然不至于这副模样。

    瑾娘也不用墨河回答,就走过去挽住徐二郎另外一边的胳膊,“走,走,快些上马车歇息去。”

    徐二郎唤了声“瑾娘”,瑾娘应了一声,搀着他往马车处走。

    此时知州大人的公子匆匆外宅子中跑了出来。原来知州大人酒逢知己千杯少,和徐二郎喝的痛快之余,把自己也灌的烂醉如泥。

    知州大人的公子方才安顿父亲去了——知州大人有一个臭毛病,喝醉酒总爱闹上一场,稍有不顺心还要痛哭流涕。这毛病没办法让外人知道,所以知州大人的公子只能亲自去服侍父亲。

    好不容易把父亲安顿好,他匆匆过来送客,好在同知大人还未走,他们也不算失礼。

    可徐二郎已经醉蒙圈了,明显不能再和他寒暄,瑾娘就代替徐二郎,与这知州公子说道了两句。

    知州公子屡屡道歉,说是同知大人醉酒全因他们看顾不周之过。瑾娘知道这是客气话,也知道为人子的,他父亲和徐二郎真喝上劲了,也不是他这个后背管得住的,所以自然不会怪罪他。

    瑾娘又说了两句客套话就作别了知州府,带着一家人回去了。

    马车启动,徐二郎睁开混沌的眸子,整个人也坐直了身体。

    瑾娘见状就瞪大眼拍他一下,“那就装吧,我还以为你真醉糊涂了。”

    徐二郎摇摇头,多少还有些头晕。他今天确实喝了不少,但因为提前吃了长了制的解酒丸,倒是好受许多。

    徐二郎如此一说,瑾娘就慨叹一声,“多亏长乐了,我都没想起这事儿,是我疏忽了。”

    “你坏了身孕,想不起此事正常。”

    这不是隐含她脑子不够用么?瑾娘不满意了,瞪了她好几眼。顺便将今天在后宅和魏氏的你来我往说了说,以此证明她脑子还是够用了,她机敏善辩的程度,也是让很多人望尘莫及的。

    徐二郎看着她笑,不打击她言谈的兴致。但是再听她提及魏氏此人,却不由皱眉。

    魏氏这种不通礼数,不顾大局的妇人,与她一般见识凭白拉低她的格调。但是若不管她,这人就如同沾上身的水蛭,咬着你不依不饶,真是让人神烦。

    徐二郎就说,“我想办法和苏文远说说此事。”

    “说这些作甚?”瑾娘道,“你们男子汉大丈夫,只关心国事政事就成,后宅这种机锋往来,你权且没必要在意。左右我又不怕她,之后我身子重了,鲜少出门,和她的来往少了,纷争自然也没了。况且苏大人再不管后宅,今天这种事儿也必定有人和他说,说不得因为魏氏先出言挑衅,苏大人恼怒之下会罚她禁足,并且来家里向我们夫妻致歉呢。”

    瑾娘原本只是为了宽徐二郎的心,才有此一说,不想还真让他说着了。那苏大人翌日清醒后从奴仆嘴中听闻此事,恼怒之下将魏氏好一番训斥。

    因为魏氏好歹是做祖母的人,他也不好再给她立规矩惩罚,便只能气急败坏的让她去老祖宗身边伺候一段时日。另外就是亲自带了厚礼登门,给瑾娘和徐二郎夫妇致歉。

    此事就此过去,在下一次休沐日时,瑾娘如愿宴请了河州官场所有人到府里来。

    那日几乎除了远在河州郊区庙宇中,伺候苏文远老母侍佛的魏氏,其余人全都到了。

    没有存心搅事的人在,宴席自然进行的非常顺利。瑾娘在这场宴会上也结交了几个夫人,倒是挺聊得来。彼此约定过些时日一道去赏桃花,还要请瑾娘去家中做客的,瑾娘都一一应了下来。

    宴客这事儿一结束,瑾娘的心就安稳下来。她如今也没什么要烦扰的要事儿了,便一边耐心养胎,一边让人快些将她需要的师傅寻来。

    再说长乐和小鱼儿这些时日跟着安澜学文学乐理等,长进非常明显。就连两人的言行坐卧,如今看着也似有了进步。

    瑾娘见状唤了秦嬷嬷来,询问她安夫子都是如何教导两姑娘的,秦嬷嬷闻言来了兴趣,很是将三人的教学模式说了一番。末了又感叹道,“安夫子要求严格,两位姑娘许是为她的品貌才学折服,不自觉就起了向学的心思,有长进是正常的。”

    再有规矩有长进,这也可以理解。毕竟跟在各方面都好的人跟前,你不自觉就想变成更好的人。而长乐和小鱼儿眼前有安澜这个模板在,她们不知不觉就会在各方面要求自己向安澜看齐,所以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瑾娘闻言对此颇为赞同,也觉得安澜这个夫子请的好。再说安澜现在除了教授两人诗书字画琴棋外,还应小鱼儿的要求教导她舞蹈,教导长乐调香,这都是早先没说过的,安澜却都教了,那她于情于理都该给安澜更厚重的报酬才是。

    瑾娘想了想就说,“再给安夫子院里添两个小丫鬟,一个大丫鬟。以后安夫子的一应起居,让她们都照顾好了。”

    安澜身边现在有一个丫鬟伺候,再添上三个人,身边四个人,人数不多不少,不至于闹腾的搅扰了安澜的安宁,却也不至于过分孤寂,让人忍不住流泪多想。

    瑾娘又让人将安澜的四时衣物都多添两身,冰敬碳敬都换上上好的。还有月银,也要酌情提高。

    安澜这里是小事儿,瑾娘片刻功夫就安排好了。正准备歇息时,却见青穗兴高采烈的拿着两封书信从外边跑了过来。

    “夫人京城和平阳的信都到了。也是巧了,都赶到今天送了过来。夫人快看信吧,每封信都有厚厚一沓,夫人现在不看,到天黑之前可看不完了。”

    “京城和平阳的信?”瑾娘闻言精神一震,赶紧伸手从青穗手中接了过来。入手两封信都很有分量,尤其是从京城来的那封,厚厚一沓,少数也要有一二十张。

    瑾娘看着忍不住面上带笑,心里欢喜的不行。

    青穗在一边说,“不止有信,还有不少东西呢。有平阳送来的一个大箱子,还有京城送来的几个箱子。”除此外京城还送来许多大布口袋和陶罐,大布口袋里边不知道装了什么,倒是陶罐里边,不出意外该是装的她们吃惯的小菜。

    青穗没有说这些,因为瑾娘已经拆了信认真看了起来。

    从平阳过来的,那封由林父亲手写的书信稍薄一些,瑾娘就先看了那封。

    拆开一看,果然里边都是父亲的殷勤嘱咐。嘱托她要照看好家里,要给徐二郎帮衬,不要给他添烦忧。嘱咐她不能因为到了新地方太过忙碌,忽略子女的教育问题。还让她照应好自己的身体,再孕育两个子嗣……

    瑾娘看到这里瞪大眼,觉得这话不像是父亲会说的。这种婆婆妈妈的事儿,只有姨母才操心。

    果然,她继续往后看时,看到中间部分就见其中有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就见上边写着,“以上都是你姨母所说,爹爹润笔写的”。

    果真是姨母的心思,瑾娘忍不住闷笑起来。她又接着往下看,下边是父亲的心声,所以写的更为文雅一些。父亲也希望她做好徐二郎的贤内助,做好夫人间的交际,维持好与各家的往来。

    父亲还说男人家在外应酬免不了有出格的地方,让她多体谅包涵。若是徐二郎犯了原则性错误,他自然会为他撑腰,可如是真是无意为之,让她不要揪着不依不饶。

    瑾娘看到此处嘴角抽了好几下。都说姨母说的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怎么父亲也说起这些事情来了?

    再说,先不说徐二郎不是那样的人,她也不是会无理取闹的啊。

    但这都是为人父对儿女的拳拳关爱之心,瑾娘无奈之余,心里想起父亲和姨母也酸软一片。

    最后,父亲在信末又写了一事却是萱萱的婚事。

    瑾娘心里默算一下,萱萱比翩翩小上一两岁,但今年也是豆蔻年华了,确实该说亲了。这无可厚非,但舅舅代替表哥来求娶是怎么回事儿?

    瑾娘瞠目结舌,觉得舅舅这个操作有点……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瑾娘继续往下看信,才知道求娶之事不是舅舅本意,而是舅母一意要求的。

    说起舅舅舅母一家,瑾娘自出嫁后就很少和他们来往了。舅舅不住在平阳,他们交流困难,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则是舅舅贩卖山货,常年要往各处收东西,在家的机会少,即便瑾娘去了信,他回信时要么已经过去几个月,要么干脆就收不到来信。

    所以久而久之,这关系就断了。尤其是她和徐二郎到了京城后,因为多了一个出息的外甥女婿,舅舅的生意好做不少,也置办了新宅子。瑾娘没有他新家的地址,即便去信也不知道去往哪里。

    再说起表哥沈城,原本舅母看不上瑾娘,反倒给沈城说了一桩门当户对的亲事。

    说是门当户对,其实女方家境要比舅舅家还好些。对方是粮商,虽然在整个朔州排不上名号,但是在当地却非常有名望,比之舅舅那种小打小闹的生意好了不知多少倍。

    对方家有女儿,老两口也非常疼爱,无奈女儿姿色平平,却偏偏是个喜好颜色的……于是,千挑万选选中了沈城。

    结果,双方亲事都定下了,婚礼的日子也初步商定了,徐二郎这边中了举人了。

    举人在西北都很少见,一个县城最多时才三个,由此可见在当地的地位之高崇,那绝对是人人都敬着的存在。

    有了徐二郎高中举人,沈舅舅和沈舅母在外行商的事情更顺利了,就连亲家都多看他们几分。

    但这时候沈舅母的心思却大了,竟嫌弃起未娶进门的媳妇来。

    (//)

    :。:


………………………………

258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沈城的未婚妻姿色平平,身段也单薄荏苒的很。

    这种身子单薄的女子在西北不少见,因为西北日子苦,所以在街上打眼瞅去,最起码十有七八都是身子瘦削的人。尤其是女眷,因为不用和男人一样养家糊口,吃的就少些;有的为了家中正在长身体的儿女,就努力从自己嘴中节省口粮,所以身子愈发单薄。

    但这姑娘家境好啊。她家中是粮商,虽然在大齐排不上名号,在朔州也没有什么名头,但是在本地还是很有名望的。

    这样的人家,自然不缺吃少喝,又因为这姑娘是父母的老来女,更是被家人当成掌心宝似得疼宠。每天不说穿金戴银,最起码吃喝上从来都是都是最好的。

    但就是这般,依旧养的她单薄瘦削的身段。

    这在沈舅母看来,就是没福气。尤其那姑娘屁股还小,这就不好生养。

    当初若非为了攀附这姑娘家的富贵,为了搭上她爹的人脉,沈舅母是不会想着给儿子定下这门亲事的。

    可定下了,沈舅母心里也总是不得劲。当然,这种不得劲沈舅母从来没有在外人面前表现出来,甚至在外人羡慕她给儿子定了一门好亲事时,她还洋洋自喜,非常得意。但关了门自个儿在家,她心里就不由犯嘀咕。一边嘀咕一边自我安慰,未来儿媳妇也没自己想的那么不好。

    这般想心里倒是好受些,但心底深处的别扭和不喜终究是存在的。原本这样忍忍也就是了,可有一天徐二郎和瑾娘发达了,连带着他们也沾了光被众人巴结,沈舅母心思就活络起来。

    她本就不喜未来的儿媳妇,再加上有人在她耳边整天念叨:若是知道她有个一表人才的儿子,肯定要和她结成儿女亲家,如今只可怜自家女儿没有这个福气……

    这啥意思沈舅母还能不明白?瞌睡遇上枕头,沈舅母没有不欢喜的。于是,惊喜冲昏了脑子,沈舅母当即就与人敲定了儿女亲家的关系,回头就拿了早先定下的儿媳妇的庚帖,去把亲事退了。

    这事儿她都没跟沈舅舅商量,可想而知沈舅舅被未来亲家堵在街上质问时心里什么感受。他又气又急,差点吐血。最后虽然那口血没吐出来,但整个人却病了好长时间。

    沈舅母也被送回娘家去反省了,但不管如何,这退了的亲没有重新结的道理,更何况沈舅母又给沈城订了亲,那自然和早先的亲家无缘了。

    沈舅舅又羞又愧,好几个月没脸出门见人。

    这事情最后怎么过去的,也没几个人知道。反正之后沈城确实娶了后来的媳妇,结果他们成婚不久,徐二郎中进士了,徐二郎中状元了……不仅如此,连带着林父也成了整个朔州城都赫赫有名的新科进士。

    这下可把沈舅母牛逼坏了,就跟中进士的人是她一样,沈舅母恨不能把下巴抬到天上去。整天跟人说话都阴阳怪气的,整得她多能耐似得。

    她脾气本就尖酸刻薄,如今外甥女婿和妹婿都中了进士,更甚者徐二郎还成了朝廷的六品官员,沈舅母可不就抖起来了。

    又因为沈城之妻头一胎给他生了个女儿,重男轻女的沈舅母对这个媳妇非常不满意,于是在有心人的撺掇下,就准备给沈城买两个身家清白的姑娘做妾。

    熟料沈城之妻这时候再次怀了身孕,被这消息刺激的当天晚上就流了产。也是福薄,不知怎么就大出血了,然后好好的人就没了。

    沈城就此成了鳏夫。

    沈舅母固然觉得儿媳此时死了晦气,但心里是非常欢喜的。不都说升官发财生老婆么,虽然沈城没有升官也没有发财,但是至亲的亲人升官了就是他升官了,所以沈舅母心思愈发大了。

    她心思大到什么地步呢?

    大到想把这份富贵在手里攥的更紧一些,为此就想到了一个法子,想要亲上加亲,促成沈城和萱萱的亲事。

    沈舅母有了这个心思后,对别的上门提亲的媒人就没什么兴趣了。加上沈城还要替亡妻守一年孝,借此得个好名声,所以她很是沉寂了一年。

    一年过去,又有沈城的外祖母新丧,那提亲的事儿自然还得往后推。

    好不容易出了孝,沈舅母迫不及待的逼迫沈舅舅,携家带口去了林家。

    在沈舅母看来,把萱萱配给沈城,是亲上加亲,不管是妹妹还是妹夫,肯定没有不愿意的。她自己的儿子,她看着样样都好,因此也不觉得让沈城去配一个家世良好,父兄皆有出息,且本身长得也貌美花娇的小姑娘,有哪里不妥当。

    沈舅舅呢,虽然他清楚这事儿有些难为人,但念及年已加冠,却依旧一事无成的儿子,不免要为他做更深的打算。

    这个打算也好做的很,就跟沈舅母说的那样,若是沈城真娶了萱萱,那么上有林父为沈城的前程奔走,下有徐二郎关照,再有未来必定前途无量的青儿扶持,沈城再没有不好的道理。

    为了儿子的前途,更为了让沈家能够真正的出人头地,沈舅舅泯灭了一点良心,努力忽视两者之间的不合适,颇有“挟恩图报”的意思去了林家。

    但他到底觉得羞愧,所以提亲事时全程没有张嘴,只让沈舅母开口。

    原本以为不管这要求多么无理取闹,林父和沈姨母看在旧年的关系上,肯定都要考虑几分,谁想到,林父连想都没想,直接就拒绝了。

    林父拒绝的原因也很明白:一来早年瑾娘心仪沈城,虽然此事没有对外张扬,但是他和沈舅母都看出此事,连带着沈城本人,对此也不能说全无感觉。虽然之后瑾娘嫁给徐二郎,此事再无人提及,但总归存在过,若是萱萱真的嫁给沈城,之后知晓此时,姐妹之间怕是不起嫌隙都难。二来萱萱如今正值豆蔻年华,长得娇俏可爱,要说上好的亲事一点不难。

    说句不怕人笑话的话,萱萱上有疼她且嫁的好的长姐,且有一个小小年纪就中了魁首的兄长,还有他这个中了进士的父亲看护,她的前程自然是好的。这两年来断断续续也有不少人来给萱萱提亲,就连县令,也想为自家长孙定下萱萱这个长孙媳;更有同样中了秀才,身家殷实的少年,诚恳的上门求娶。与这些人相比,沈城一事无成,根本提都提不起来。而他唯一占便宜的地方,不外乎是和沈家和林家有姻亲关系,若是亲上加亲,女儿到了那边不至于受薄待。

    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么?

    有沈舅母那样一个婆婆,连林父都不敢保证,萱萱嫁过去真能过的好。

    所以这亲事根本不用考量,他是绝对不会赞同的。

    林父拒绝了此事,沈舅舅和沈舅母如遭晴天霹雳。但是形式比人强,如今林家出息了,也不是沈舅母可以撒泼的地方。沈舅母憋着气回去,在林家的房间中和沈舅舅大闹一场……这究竟是闹给谁看的,众人皆知,可即便如此,林父也咬紧牙关,没有松口。

    沈舅母无奈之下,只能退而求其次,再次旧事重提,以人情和血脉亲情,威逼利诱林父替青儿做主娶明珠为媳……这又是一个让林父无法答应的要求。

    明珠那孩子长相不错,但这些年她跟着沈舅母学做生意,没有变的伶俐讨喜不说,反倒将沈舅母的刁钻市侩、斤斤计较、捧高踩低等恶习全都学到手里。

    林父对唯一的儿子期望高重,虽然不指望他将来封侯拜相,成为朝廷股肱,但也寄望与他科举有望,能受封为一地官员,为当地百姓做些实事、好事。

    青儿需要的是个贤内助,需要的是个识大体、懂分寸、有见识、且能与他合得来的女子。

    而明珠,她连最简单的三字经都不会,大字更是不识几个,加上性情粗鄙尖酸,别说给青儿帮衬了,怕是到时候要把人都得罪完了。

    这种种思量之下,林父自然不会同意此事。事实上,早先沈舅母提到要亲上加亲的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