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养娃日常-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老头说书也有意思,他不像个真正的说书人,倒像是个精通战略战术,还曾读过兵书的先生似得。
就听他先是讲何年何月,天气如何,敌我双方兵力如何,领兵大将分别是谁,谁先阵前叫骂又是谁负责迎战。经过几战又有几胜几负,敌我双方谁略胜一筹。
讲完一位再说几乎是同等条件下,另一位将军的迎战过往。这被拿来对比的两位将军,或许都是本朝的,也或许有前朝和前前朝的,总之只要他们御敌过程略有相似,就会被说书人拿来对比。
这一对比,就晓得谁兵法更高一筹,谁的眼高格局更为宏大,;是真正的有勇有谋悍不畏死;谁喜欢剑走偏锋,满腹奇谋诡计;又是谁走一步看三步,能够决胜于千里之外。而这之中谁名声虽大,却是纸上谈兵;谁是蠢笨如猪,贻误战机,祸害几十万生命;又是谁固执己见,麻木不仁,听不得下属劝解,真正的恶名远扬……
那说书人敢言敢说,偏还言辞犀利,嘴巴毒辣,也每每口吐金句,让人惊叹,因而自然吸引了一波关注。
不说外边那些市井百姓听的连连叫好,就连长安这等读书人,听了也觉得这说书人很有水平,点评的一些战事非常有见地。
他们在京城待久了,京城的百姓都活的谨慎,鲜少有这般敢说敢言的。是以猛一遇到这样的新鲜事儿,觉得真的激动人心,让人血脉涌动。
:。:
………………………………
275欠收拾
几个小伙子心思起伏太大,以至于回到府上还在激烈的谈论酒楼中那个说书人。
瑾娘一开始没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可她也是个消息灵通的——她虽然不大出去交际,但耐不住手下有个包打听的丫鬟。因此不管是世面上的趣闻轶事,亦或是河州官员后宅的动静,她多少都知道些。
长安长平几人说的说书人,瑾娘觉得有些熟悉。她仔细欧诺个脑海里一扒拉,呵,还真巧,她前几天还真听丫鬟们说过这个人。
毕竟这说书人在河州有些日子了,日日在酒楼说书,也赚了诺大的名气。虽然他说的那些军事啊,战争啊,女眷们都有些排斥,打心底里不喜欢听。可若真是耐心去听了,就像是吸大。麻一样,会上瘾。
就像是府里的丫鬟,偶有一次过去听了,第二天当差时就魂不守舍,总想往外跑。瑾娘听了丫鬟复述的内容,倒是理解丫鬟心心念念的原因,也了解了说书人“生意火爆”的因由。
其一自然是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评判实事,会让老百姓忽视自己低微的出身,产生一种错误的、虚幻的、高高在上的感觉。在那时候,他们不是被现实压迫的毫无反击之力的平民百姓,而是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手握生杀大权的权贵。那些有威名赫赫的将军都是国之栋梁,也不再需要他们抬头仰望的人物,他们完全可以俯视他们,甚至肆意评判他们的功过是非,这大大的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再来,自古有“指桑骂槐”一说,老百姓对当今的统治者心存不满,却不敢放肆的说什么。借着唾骂那些已经作古的将军,可以宣泄因为现实不公带来的怒气和负面压力。
这都是致使说书人生意火爆,酒楼客来如云的原因。
不过这事情以往她没放在心上,今天却特意留了个心思,准备稍后和徐二郎说说此事。
河州太重要了,是国之边境,河州若有失,就像是打开了鞑子南下的大门。这对齐国的百姓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秋收在即,河州如今迫切需要安定的环境。若是那说书人只是无意中造成轰动还好,若是有意为之,就怕河州城内会出乱子。
这种关键时刻,河州真是一点动乱都禁不住。
瑾娘暗暗记下,随即让丫鬟去水云居看看翩翩醒了没有。
长乐和小鱼儿早就午休起来,跟着安澜学棋去了。她们早先都对琴棋这些东西不感兴趣,如今学的时日长了,也学出了几分味道,都是越发喜欢学了。
当然,仅限于棋,琴不算。
两丫头没有一点音乐天赋,看见琴还是头大,奏出的曲子也跟磨刀杀猪的声音没多大差别,总归瑾娘挺嫌弃的。
瑾娘打发长安几人去洗漱换衣。他们在外边跑了一圈回来,还挤在人堆里听说书,满身都是味儿。有汗臭味儿,狐臭味儿,甚至还有马身上的骚臭味儿……
这味道有如毒气,熏得瑾娘面色都变了,赶紧挥手把几个小子撵了出去。
花厅内清净了,瑾娘就和坐在一边喝茶的青儿说起话来。
青儿睡了不短时间,但此时还很疲乏。浑身倦怠无力,他着实想找个地方再躺一会儿。
但是他也清楚,自己此时随便找个地方歪着就能睡着。白天睡得多了,晚上怕是要失眠,所以即便此时还是眼皮子沉重,青儿也没提回去休息的事儿。他只是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茶水,倒是渐渐精神了。
瑾娘就说他,“喝两杯提提神就行了,别一个劲儿的喝。喝太多小心晚上睡不着。”
青儿一边点头对姐姐笑了笑,一边放下手中的茶盏,“听姐姐的。”他看着姐姐的肚子,总觉得姐姐那肚子大的邪门。今天上午到来时太过激动,只扫过姐姐的肚子就没有过多关注,且那时姐姐穿的衣服宽松,她又是坐着的,肚子被遮住了大半,所以看起来并不夸张。可此时再看,那肚子比成熟的西瓜还要大一圈,寻常孕妇六个月的肚子有这么大么?即便里边是双胞胎,这肚子……是不是也太大了?
青儿拧着眉头看着瑾娘的腹部不说话,那凝重的表情,把瑾娘给看乐呵了。
她摸了摸圆鼓鼓的肚子,笑着说,“青儿也觉得姐姐肚子大啊?嘿嘿,我这是双胞胎,肯定要比一般孕妇肚子大些。”
青儿早就从曲河那里得知此时,但为了逗姐姐开心,还是做出惊喜的模样。瑾娘见状谈兴更高,就絮叨说,“李大夫也说我这肚子有点大,最近都控制我饮食了。如今我每天吃个五六顿,但每餐都是六分饱。我吃的东西也以各种汤水为主,倒是米面等主食,吃的非常少。”
瑾娘此时倒是能体会宿夫人减肥的痛苦感受了,毕竟吃不饱真的太难受了。但是为了小命着想,她也只能每顿少吃些。不然肚子长得太快,她总担心两个宝宝把她肚皮撑破了。再有胎儿大了不好生育,她带着也沉重。就这她已经很腰痛了,不能想象孩子再大些她会不会直接卧床不起。
瑾娘觉得,许是再过些时日,她真要卧床了。毕竟才六个月肚子就这么大,那等到九个月,肯定走都走不动了。
不过听说双胞胎都会早产。早则七个月生产,晚则八九个月也会临盆。
瑾娘想尽早生产好松缓些,可也担心生产太早孩子长不到时候会过分弱小。再则早产的孩子通常身体不好,一辈子都伴随病痛,这就让她想多带些时日,最好等到瓜熟蒂落才生产最好……
可生产这事儿也不是她想什么时候生就什么时候生的,且得看天意呢。
所以如今还是别想这些有的没的,继续和青儿说话是正经。
稍后翩翩起床过来,小鱼儿和长乐学完今天的课程从安师傅那里回来,连带着回去洗漱换衣的长安几人,也都过来了。
此时天已经昏沉了,可徐二郎还没归家,几个小子就都担心的询问,瑾娘就道,“寻常都是到子时才归家的,回家待不了一炷香时间又得返回去。如今秋收在即,鞑子那边也有动静。你们二叔担心鞑子犯边,再把老百姓们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抢走了,这段时间就往边关那里跑的勤快。”
徐二郎只是一地知州,他手握河州的一些兵役,但那也不过五百余人。这百余人是为了维护河州衙门的正常运行设置的,平常抓些盗匪,解决些小问题也很容易。但是这到底不是正规军,且人手也太少了,要抵抗鞑子的几万大军是不可能的事儿。
好在河州有边军。边军归归德将军率领,就在河州北三十里的地方。
那里也建有军营,所以若非大军被打的落花流水,鞑子也进不了河州。
但以往不是没有大营被破,鞑子攻进河州烧杀抢掠的事情。
军营那边徐二郎使不上力,如今能做的,也不过是把边境那一带的百姓驯化好。或是调令士兵教导他们最基本的功夫,或是引导他们建立瞭望塔和城堡,再不行挖好陷阱里边放上尖锐的木刺,地道也要挖起来。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保命。
这事情徐二郎没瞒过瑾娘,瑾娘倒是知晓的清楚。她捡着能说的说给几个小子听,至于那些血腥的就不说了。怕吓着他们,也担心他们嘴上没把门说出去。
熟料几个小子不仅没被吓着,反倒愈发热血沸腾了。他们摩拳擦掌,真恨不能也加入“百姓自卫队”才好。
长平和宿征这两不安分的,甚至还琢磨起怎样才能杀死更多敌人。用弹弓么?那个杀伤力太小了。弓弩倒是可以,可这东西不好做,需要的材料也贵重,达不到普遍的程度。那还能怎么办?做弩床么?这个杀伤力更大,可是他们只听过从没见过,连图纸长啥样都不知道,要做出来更是痴人说梦。
两小子说着说着就入神了,完全当瑾娘几人不存在似得。他们走到门口掰了一枝桂花在地上写写画画,俱都是各种进宫的策略。
瑾娘看得头大,该说两小子无知者无畏么?就河州如今这种景况,百姓全部加起来还没鞑子发动一场小战争的人数多。更不用提河州百姓最起码一半都是老幼,根本不能上战场。而剩下的一半中,虽是壮年男丁,但手无缚鸡之力的也不在少数。
百姓普遍不给力,想要反击回去比登天还难。
所以知道如今,徐二郎也只是想让百姓们自保。却不料这两小子倒是胆大,倒是琢磨起反击了。
可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啊少年,河州百姓被鞑子吓怕了,听见鞑子就腿软。这种情景下,能保命已是不易,指望反攻……且再等两年吧。
徐二郎在天色彻底黑下来后,终于进了同知府。
他风尘仆仆,衣衫褶皱不堪。虽然他穿的是黑色的劲装,衣服脏了也看不清,但因为夏日出汗多,他前后全是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的印子。这让他整个人显得更狼狈了,甚至比今天上午风尘仆仆赶来河州的青儿几人还要落魄些。
《穿越养娃日常》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穿越养娃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养娃日常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276欠收拾(二)
但看只是初看的模样,再抬头一打量,不管是姑娘小子,全都愣了愣。
这也就半年不见吧,可自家二哥二叔,怎么瞧着这么威严,让他们有些不敢上前呢?
似乎也只是眨眨眼的功夫,徐二郎面容舒展开就又变成了那个虽然淡薄,但却爱护家里小辈,还算的上亲和的二哥二叔。
……
徐二郎往花厅扫视一圈,随后才微扬起眉梢说,“都坐吧,别见礼了。我去洗漱,稍后过来。”
瑾娘就招招手让孩子们都坐下,唉,就说这至亲也不能太久不见,不然再好的感情都没了。
几个孩子看见徐二郎时那种陌生和敬畏的感觉,让瑾娘心里老大不好受。但她能说啥?总不能说孩子们忘形大。毕竟当真许久不见了,生疏才正常。至于敬畏,那也正常。谁让徐同知来了河州就大刀阔斧的干开了,他对百姓是真好,全心为百姓谋福利,想要把河州治理好。但这样做就得罪了不少权贵门阀,是以这些人没少给徐二郎使绊子。
徐二郎但凡是个软弱的性子,或是太过在乎利益,就被那些人吃的骨头渣都不剩了。种种情况逼迫下,他不得不更加强硬,那官威自然也愈发重了。
徐二郎去洗漱,瑾娘跟着一道往屋里去。她如今肚子大的眼睛看不见脚尖了,想要伺候徐二郎也不可能。不过她也知道自己的情况,也不勉强自己做不能做的事情。
她跟着徐二郎进屋,不过给他拿两件换洗衣物,再去浴室给他递递东西而已。虽然没什么大作用,她也觉得自己去不去都可以,可谁让徐二郎太粘人,根本离不得她呢。
这真是一个让人无奈的,甜蜜的负担。
等瑾娘和徐二郎再次回到花厅,荣哥儿也从先生那里过来了。
花厅内现在热闹的像是唱大戏,瑾娘听那声响就觉得头疼。她和徐二郎说,“几个孩子在外边还挺稳重的,在家里却一个个跟小孩儿似得。你听听他们在说什么,啧啧,还准备过两天带荣哥儿出去跑马,他们这是骑了十多天马还没骑够么?这可真厉害了。”
徐二郎抿唇轻笑,牵着她走进去。
大小伙子精力旺盛,不找点事情给他们做,他们每天折腾不停。既然那么想骑马,干脆明天跟他去边境线上玩玩算了。
徐二郎心有此念,却没准备说给瑾娘听。瑾娘说好听点叫护犊子,说不好听点叫慈母多败儿。
她平常惯着荣哥儿,他念在荣哥儿还小的份儿也忍了。但长安长平都大了,再不能被她无原则的宠溺下去,不然好好的孩子都给养废了。
徐二郎准备用过饭把几个小子带去书房说这事儿,这会儿面上却是丝毫神色不露的走进去,和一大家子一起吃起饭来。
饭后诸人坐在花厅中闲话家常,翩翩几人许久不见二哥也是想得慌,话就比平时多些。难得的是徐二郎此次竟然非常捧场,没有突然出声噎他们一下,也没有嫌弃他们的话题幼稚直接离去。他默不作声的就坐在那里听着,这无形的鼓舞了翩翩诸人,所以话就更多了。
那些原本他们已经忘记的事情,也都从脑海深处蹦出来。不管有营养的没营养的,只要想起来,翩翩几个就说的兴致勃勃。徐二郎听的也很认真,这真是让翩翩几人感动坏了。
心说到底是自家二哥二叔,哪怕再怎么冷面威严,那都是对着外人。而对着自家人,二哥二叔姐夫虽不言不语但态度纵容,这真是让人心情舒坦啊。
几人说了会儿话,眼见着夜深了,便都打起哈欠来。
这里诸人,翩翩和青儿几人一路奔波,缺觉缺很了,下午补觉也没补过来,如今迫不及待回去继续睡。
而瑾娘呢,她怀孕本就嗜睡。徐二郎更是每天只有不到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眼下青黑也很重。
如今既然天晚了,且都回去休息。左右都要在这里待不短时间,有什么话之后再找机会说。
徐二郎看着长安长平和宿轩宿征鱼贯出了花厅,眉目深深的看了他们的背影几眼。
他方才才知道几个小子下午去校场看人比武了,随后又去酒楼听说书,这日子倒是挺悠闲的。既然这么无聊,他就不需要愧疚了。且放他们好生歇息一天,等明日再说去边境的事儿。
青儿一脚踏出门槛了,却想起什么似得,又退了回来。
他从怀中取出两封信,一封是宿迁写的,一封是李和辉写的。都是让他们代为转交给姐夫的。他之前忘记了,现在才想起来,好在应该不晚。
徐二郎接过书信,就拍了拍青儿的肩膀,让他先去休息。他还道荣哥儿的两位夫子都有些本事,若青儿无事闲来可去寻他们谈诗论赋。
青儿欣然点头,迈着悠然的步伐离去了。
花厅内只剩下瑾娘和徐二郎,瑾娘趁着她如今脑子还管用,赶紧把那说书人的事情说了。
她如今记性差的很。准确点说,自从怀了小鱼儿后,她的记性就不大好。总是忘这忘那,跟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似得,脑子完全成了一个摆设。
方才若不是长平提起酒楼,她就把说书人的事情忘到九霄云外了。索性被提醒了,自然要赶紧说给徐二郎听。
徐二郎听了却不感觉意外,他一边牵着瑾娘往内室走,一边微哑着声音说,“如是如意楼的说书人,我却是知道的。”
“你每天那么忙,还有时间注意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说书人?”
徐二郎揉了一下瑾娘的头发,轻笑说,“他可不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百姓,他啊,在河州名声且不小呢。”
原来那读书人还是河州大名鼎鼎的“铁嘴”,只因他敢说敢为,满腹经纶,河州的读书人都很推崇他。甚至因为他满身傲骨,敢于怒怼权贵,当地的读书人都把他看做偶像。
但这是别人以为,在徐二郎看来,那不过是个脱机取巧,虚伪狡诈,攀附权贵的技巧比别人更高一筹的伪君子罢了。
《穿越养娃日常》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穿越养娃日常请大家收藏:()穿越养娃日常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277小人
论起沽名钓誉,那如意楼的说书人在徐二郎认识的人中,也能占据一席之地。
可别小看这一席之地,因为排在那说书人前边的,可都不是籍籍无名之辈。那些人无一不是鸿儒巨贾或朝中权贵。能和这些人分庭抗礼,这说书人的能耐可见一斑。
徐二郎牵着瑾娘的手一边往卧室走,一边简单将那说书人的生平说了说。
原来,那人虽是穷苦人家出身,却长了颗好脑子,口才也伶俐。加上他相貌不凡,很轻易就找到了不收他束脩且愿意收容他的私塾。
那夫子原是一片好心,不料养出一只白眼狼,害的家中幺女投缳,家中的妇人为此差点哭瞎眼睛。
原来那说书人脑子好用,嘴巴却是不饶人的。他倒不是“刀子嘴豆腐心”,他只是自卑与家境,性情敏感,心胸狭隘,便与私塾中的其余学生都结了怨。
偏生他把同窗们个个得罪个遍,在夫子面前倒是会卖乖。于是一个被人欺凌挤兑,蛇口佛心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样一个不会做人,性情“端正肃直”的学生,他为人处世上虽有残缺让夫子替他捉急,但他的品性无疑让夫子欢喜。因而见这学生与女儿情投意合,夫子踌躇过后便也认可了此事,给两人定下了亲事。
订了亲就不好频繁见面,恰好说书人中了秀才,准备考取举人,就借此缘由要来河州。
私塾的夫子知他家中窘迫,怕是拿不出多余钱财供他科考。偏巧私塾夫子家中却很富裕。先不说他家中妇人善经营,家中每年进账不少。就说祖上耕读传家,积蓄也很丰厚,所以就大方的拿出两百两银子,供应未来女婿北上。
原本都盼着说书人吃饭秋闱有所斩获,到时候两个小儿女成亲彼此面上也光彩。熟料不过三月时间,那北上科举的说书人就和权贵家的姑娘打的火热。
事情传回老家时,与他定亲那姑娘承受不住这现实。又被眼热她的街坊邻居挤兑了两句,一时想不开投缳自缢。被发现的时候,那姑娘的尸体都凉了。她母亲为此差点哭瞎眼睛,父亲也深恨自己识人不明,害的女儿早早离世。为此乌黑的头发一夜全白,身子骨都毁了。
说这些就有些扯远了,只说那说书人与权贵女儿有了隐私,这事情被人爆出去影响的除了说书人的声誉,自然还有那权贵家女儿的名声。
据说那贵女被匆匆发嫁了,至于嫁到了那里,却是无人知晓。而那说书人,也担心被权贵迁怒,断送了小命,便匆匆编纂了一些有的没的,内容多是抨击权贵门阀视人命如草芥,麻木不仁,虚伪阴险等等之类的话。
门阀世家践踏人命律法,利益至上。那说书人说的话虽然都是自个儿编纂出的,并没有什么证据,但不得不说,他眼光是有的,因而那些话中其中也有七八分真。
这么半真半假的,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藏了点证据,以至于那权贵家的人不敢贸然动他,准备观望观望再动手。
也就是这空暇时间,那说书人为保命找上徐二郎。道是特意钻研过几本兵书,他知晓同知大人有意稳固边境百姓,想来效命。为防徐二郎不收他,他还将自己与权贵的恩怨说了一番。原本想的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他主动来投诚,又有些真才实学,徐二郎于情于理都会收下他……若是不收,那他回头就要铁嘴直断,说一些同知大人和权贵一丘之貉的话了。
说书人料想了种种后果,熟料最后他根本没有见到同知大人本人。接待他的是同知府的官家,三言两语将他打发了。那人视线冰冷,看他犹如看死人。说书人心存畏惧,离开徐府时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此后心有余悸,再不敢打同知府的主意,更不敢在外边大放厥词,说些同知大人的是非。
但同知府这边靠不住,他必定还要想别的办法保命。思来想去只有扩大知名度,将自己完全放在百姓大众眼前,成为名人。只有这样,那些人才会有所忌惮,不至于轻易断他生路。而有这段时间转圜,他说不定可以再找一个可以救他脱离苦海的人。
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