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养娃日常-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族名望。甚至为了重振徐家往日的赫赫盛名,练武不息,苦读不辍,可你呢?”

    徐二郎走到徐父跟前,居高临下的俯视他,“父亲,你又做了什么?”


………………………………

093 打蛇打七寸

    徐父做了什么?

    徐父也活了大几十年了,这么些年头他可做的事情海了去了。可用一句话归纳他这些年的作为,那就是——正事不干,错事儿不断!

    可谁让他命好呢?

    早先有父母祖辈撑腰照应,稍后大儿也撑起了门户,再然后徐二郎也起来了,又娶进来个瑾娘。

    家里家外都有人抓着,徐父可不就和之前一样继续荒唐胡闹?他不是走鸡抖狗,就是眠花宿柳,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他是潇洒快活了,可论起他对这个家的贡献,那真是屁点没有。

    所以徐二郎一质问他做了什么,徐父就心虚了。

    可他也不是一般人,要不然也不能十年如一日过着这般快活的日子。

    再说了,就是他胡闹了,闯祸了,可谁让他是老子呢。

    当初连他爹他娘对他这没心没肺能上天的德行,都只能睁一只眼闭只眼,嘴上连说道几句都不忍心,照旧要把他当小祖宗供着。没道理如今自己当家做主了,反倒要被儿子当成孙子训,那不是越活越回去了么?

    心思电转间脑中闪过这些念头,徐父就不心虚了。反倒越发胆气充足,扭着头对着徐二郎横眉怒眼,“我做什么还要对你交代?徐二郎你给我记住,你是我儿子,你不是我老子!”

    这句话徐父强调的次数太多了,多的徐二郎都要听出茧子来了。他也以为听了这么多遍,早就不以为意,可以置之不理。可以漠然的对着徐父冷笑一声,可事实证明,他的修养还是不到家,还是会被自己父亲胡搅蛮缠的模样激怒。

    徐二郎怒上心头,张嘴就想质问他,他总是自称老子,是他们几个的天,可他这些年来何曾为他们做过什么?

    大哥征战在外,他不关心;大哥战死,他也曾痛苦,却不等大哥四七过后,就夜宿在花街柳巷,再没回过府里。诺大的家宅人人惶恐难安,母亲痛不欲生,他也如同困兽一样知不知出路。

    可唯有他,还是自在的过自己的日子。好似死的不是他也曾寄予厚望的长子,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而家里剩下的其余人,也都不需要他花费心思去安抚,他们都如同他一样,可以自我调节,只需要三五天时间,就可以恢复过来。

    徐二郎越想越心寒,越想越觉得自己真是钻了牛角尖。明明早就看清楚他是什么人,偏还不死心,偏还要在心里不断美化他,给他找借口说他都是不得已,可事实证明,都是他眼瞎。

    面前这个人,他为人父,却连……都不如!

    这样的人,再和他争论什么,都是多费口舌。既然多说无益,且看做的。

    徐二郎眼神一瞬间就凉了下来,那温度犹如实质,慑的徐父整个人都瑟缩了一下,背后汗毛都竖了起来。直觉告诉他,大事不好。

    可实际上,这个孽子之后并没有为难他,只是眼神冷厉的对着她冷笑两声,随即转身离去。

    徐父:难道是畏惧于他的王霸之气,这小子自知不敌,识趣的退了?

    哼,算他识相,不然他这老子真的重新教他做人。

    自我感觉良好的徐父,觉得在此次父子大战中占了上风,不免得意洋洋。

    他说话的口气都硬了,腰杆都直了,吼出的声音都大了,“王奎呢?个老这小子倒是跑的快,指望他找大夫,他是亲自去请大夫了么?个龟孙,就知道偷懒,看老爷等会儿怎么收拾他。”

    屋里两个丫鬟死里逃生一般喘了口气,而后看向正在“张狂”的徐父,又默默垂下了头。

    可惜,徐父的得意张狂根本没持续多长时间,稍后王奎就狼狈的跑乐过来。他跑的快了,上台阶的时候被绊了一跤,差点摔个狗吃屎。

    徐父听见外边的动静,丫鬟得到示意给他说了一遍王奎的窘状,徐父怒其不争的骂了一句,“蠢奴才,几十年了都没点长进。”

    王奎在外边听见了,冤的不得了,进屋就喊,“老奴冤枉啊,老爷,老奴都是为您着急啊。”

    “别给自个儿身上揽功了,为我着急?老爷好好的,用你着什么急?别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王奎急慌慌的道,“老爷,老奴一片苦心,你怎么就不了解呢。老奴刚得到的消息,二少爷从咱们院里离开后,直接去前院账房了,奴才觉得事情不对,就让个小厮悄悄跟过去了。结果你知道二少爷吩咐那账房什么么?”

    徐父一听“账房”两字就头皮发麻,不为别的,只因为早先徐二郎考秀才时间,他给那些衙役贿赂,花的钱多了,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主要问题是,他花钱没办好事,反倒给那孽子扯了后腿,给他制造了个把柄。

    徐父当时被徐二郎说教一通,也认识到自己那样做确实大错特错,所以特别心虚,特别懊悔。也就是那次后,徐二郎直接让账房把他每个月的花销固定在二百两银子,超过的数额不予批准,如真是非用不可,就找他去要。

    徐父闻言那个气啊。

    好歹他是老子,又是一家之主,结果花个钱还得问儿子去药,他不要面子的么?这么折损气节的事儿,他上哪儿说理去?

    也正是因为被禁了花销,徐父才想到了用徐二郎中举一事打赌挣钱的勾当。

    他手里的银钱不阔绰啊,可他每个月要花钱的地方多啊。先不说请友人吃酒玩乐,单是他包养的那几个花魁,还有养在外边的外室,每月都要不少银子供给。

    那些友人都是些酒肉朋友,就是想占他的便宜,才哄着他供着他,这些徐父都清楚,可他花钱,那些人愿意为此逢迎讨好着他,他心里就舒坦。

    活到他这把年纪了,最重要的不就是舒心两个字么?所以多花两个臭钱怎么了,有钱难买他高兴啊。

    再说他那几个相好,都跟了他有些日子了,时限最长的一个,跟了他都快五年了。这些女人那个不是花钱的祖宗?一个个大手大脚的,不是买些胭脂水粉、珠翠绫罗,就是买燕窝雪蛤,要补身子。

    天爷哦,老爷每月二百两银子扣扣索索的刚好够用。可以往抽的旱烟他现在却抽不起了,归根到底只因为,他没钱啊。

    而这都是那不孝子办的好事。

    如今又听王奎说那孽子又去账房了,徐父心肝直颤。

    想想那孽子刚才在自己这里吃了瘪,可不得在别的地方讨回来。哎呦喂,你说他这臭脾气挣设么一时之气啊,让那臭小子教训两句怎么了,都掉块肉不成。结果可好,他硬气了,却把那小子气着了。

    那小子阴得很,这不,转头就想到收拾他的辙儿了。

    徐父抖着声音问王奎,“二郎去账房做什么了,和老爷我没什么关系吧?”

    他满是希冀的看着王奎,就希望王奎说些否定的话。可王奎却哭丧着脸,如丧考妣的开口就是一嗓子,“怎么没有关系,有关系啊老爷!二公子,二公子他把您的月例给削了啊!!!”

    “削,削了?那老爷现在每月能支配的银钱,有多少?”

    “二十两!!!”

    徐父伸出颤抖的双手,西施捧心一样捂着绞痛的心脏。他一口气上不来,白眼一翻晕了过去。

    “啊,老爷晕倒了……”

    &;

    刑大夫本是被请来给徐父推拿老腰的,结果却不得不先针灸让徐父醒来。

    可徐父醒来就拍着床大骂,“还让我醒来干什么?怎么不直接买副棺材板把我埋了。个不孝子铁公鸡,抠门抠到他亲爹头上了,老天爷怎么就不降道雷下来,往他头上劈一劈呢!!”

    王奎缩在一边不敢再说话了,刑大夫充耳不闻,只顾写药方,让人去取药来,让徐父药浴一段时间。

    他那个老腰使用过度,又几次三番受寒,这次不正经治治,说不得什么时候就废了。腰都直不起来了,人也就彻底瘫痪了,那时候这徐老爷子想要大喊大叫,怕是都没那个精力了。

    徐父被王奎殷勤劝药的时候,瑾娘也得知了徐二郎的骚操作,此时正哭笑不得的看着他问,“那好歹是咱们的父亲,你削减他的月例也就算了,可,可你给他留的也太少了吧。二十两银子,这都不够父亲一天花销的,这让父亲日子怎么过啊?”

    “他日子如何过我怎么管的着?他是我老子,只要他不杀人放火,这日子他想怎么过就怎么过。”

    瑾娘推推他,“你这都说的什么?那是你的生身父亲啊。不管父亲在外边怎么胡闹,咱们该给他的尊敬还是要给的。你说话别这么阴阳怪气的,让人听见了说闲话。”

    徐二郎明显不乐意听这些,面上神色变了几变,最后对着瑾娘哼了一声,背过身去不看她。

    得,因为给徐父求情,她都被徐二郎迁怒了。

    这人,这也太小气了!

    不仅小气,还幼稚!动不动就哼来哼去,小孩子似的,她看得都想笑了。

    可瑾娘也不敢真笑出来,怕惹怒徐二郎,这人更加气恼。

    徐二郎是个闷性子,如今他还愿意冲她发牢骚,就是没把她当外人。反之,也只有她这个自己人,才能开口劝的了他。

    瑾娘就又推了徐二郎一把,徐二郎没回头看她,反倒又往前走了一步,直接坐在拔步床上了。

    瑾娘抿嘴笑,缓步跟了上去。

    她牵住徐二郎修长的手,徐二郎还想反抗,可瑾娘不过多用了三分力道,他就不挣扎了。

    瑾娘见状心里愈发好笑了,嘴巴也翘啊翘的,绷都绷不住。

    她将徐二郎的手放在她鼓起的肚子上,然后轻柔的说,“小鱼儿快看你父亲,又闹别扭呢。你之后长大了,可不能跟你父亲学,两句话说不到一起就要生气。脾气这么大可怎么办,要是遇不到那个疼你爱你愿意一直宠着你的人,你不得一辈子受委屈么?”

    徐二郎:……

    他的脸不争气的红了。

    倒不是因为瑾娘在未出世的女儿面前,埋汰他心眼儿小爱生气,而是因为,瑾娘亲口承认她疼他爱他愿意宠着他……

    虽然对于一个男人来说,那话未免肉麻,听得他浑身痒痒的难受。但不得不说,心里是真舒坦,就像是大冷天喝了一杯热茶,从里到外都暖洋洋的。

    徐二郎的冷脸绷不住了,可又觉得下不来台,也不好先开口。

    瑾娘见状,就又窃笑着和小鱼儿说,“以后你可不能学你父亲,家里有你父亲一个孩子心性就的成了,再多你一个,娘怎么过日子啊!”

    这话徐二郎不爱听了,谁孩子心性了?

    论起年纪,他比瑾娘还大。论心理成熟程度,他自觉自己早就是成年人了,而瑾娘,外边看着稳重,实际上心理还是个小姑娘,幼稚的很。

    徐二郎就捏捏她的手心,“不许胡说八道。”

    瑾娘瞪眼,“我没有胡说八道啊,我说的都是真的。”

    “你说我孩子心性?”

    “我说错了么?”

    徐二郎蹙紧眉头,盯着“死不悔改”的瑾娘。忽然邪气的笑了笑,凑到她耳边说了一句荤话,“孩子心性的人能让你怀孕?”

    瑾娘:“……”怕了怕了,惹不起我躲不起还不成么?

    事实证明,惹不起躲……也躲不掉。

    不过经过这一番插科打诨,徐二郎的心情倒是好转许多。也能平静的和瑾娘说徐父的事情了。

    “他的底气,都是祖宗留下的基业和手上阔绰的银钱撑起来的。他不能给我们兄妹荫蔽,这我可以理解,毕竟他就是那样懒散的性子,连祖父祖母他们都不能改造他,我也没抱希望他有朝一日会改头换面,有什么大作为。可他就这么庸庸碌碌的过日子我不反对,但若他始终认不清自己的能力,且频频出昏招扯我们兄妹的后腿,那也不能怪我这个做儿子的不给他情面,要让他日子难过了。”

    徐二郎又继续道,“你少外出,不知道外边人因为父亲……对整个徐府的评价。”


………………………………

094 中举

    平阳镇的百姓对徐府的评价好么?

    可以这么说,若不是徐府自来有施粥行行善的传统,他们在外人口中的评价真的坏的不能再坏了。

    不过话说回来,除了还算良善之家外,徐府有什么值得被人称道的么?

    一个风流浪荡、不学无术的家主,一个清高无能、不通世事的主母,这两个人经营的府邸,会好到哪里去呢?

    可以说,平阳镇的读书人普遍对习武之人没什么好感,归根到底还是徐父造的孽。

    只因为徐家以武发家,而徐父年轻时又是出了名的二世祖、纨绔公子,好事儿没做过一件,坏事儿全让他背了黑锅。所以,在平阳镇的人看来,徐家的门风却一代不如一代,名声也一日不如一日。

    人都是群居动物,也最容易被其他人的思绪看法所影响。

    想当初林父若不是亲自见过徐二郎,且无意中有过交集,他也不会将女儿嫁过去。因为徐府在众人的言谈中,就是块儿污糟地,疼惜女儿的人家,还真不乐意她跳进去受苦。

    可林父看重徐二郎的才华和为人,觉得他迟早有一日出人投地,所以才屡次相劝让瑾娘嫁他。

    而当时,不管是徐二郎高冷的性格,还是外人对徐府差到极点的评价,徐二郎能娶到瑾娘,也是福气加一定的运气才能办到的。

    不扯这些远的,且继续说徐父。平阳镇人对徐府没有好印象,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徐父。

    说句不好听也不恰当的,徐父之于徐府,真像是坏了满锅粥的那颗老鼠屎。

    这样说未免过分,可这就是事实。

    徐二郎隐晦的把这些说给瑾娘听,瑾娘只有沉默以对。

    可能是她的想法更浅薄,抑或是更有包容性,她觉得徐父还真没到那种不可救药和天怒人怨的地步。徐父这个人,是有许多不是,可他也只是比较自我,也没有自知之明罢了。这又不算什么大错,放在现代顶多被人鄙薄两句,可在古代,因为他一人牵连着阖府的名声,那说他可恶是真的让人没法反驳了。

    瑾娘沉默的空隙,就听徐二郎又道,“他能这么胡闹,这么无法无天,还是银钱闹的。都说钱是人的底气,是人的胆,如今我把他的胆挖了……想来父亲会安分一些时日的。”

    瑾娘心有余悸的吐槽:徐父何止会安分啊,怕是会气的中风,再也爬不起来给你找事儿吧?

    说实话,瑾娘真没想到徐二郎会这么操作。都说打蛇打七寸,徐二郎这做法可深得其中精髓。

    不过每月二十两银子,放在普通的富贵人家老爷身上,这笔钱财也确实不少了。可对于徐父……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徐父吃惯了大鱼大肉,如今再让他去吃清粥小菜,他吃得惯才有鬼。

    瑾娘虽然心里也赞同徐二郎的做法,可还是想给他提个醒,“你近几日还是多注意些父亲,我担心他……”担心徐父为了多要些钱财回来,再出些馊主意,给徐二郎添堵。亦或者他一个想不开,把这事情宣传出去,那徐二郎的名声可就坏了。

    之故不孝就是大罪。

    连亲爹都不孝顺的人,那是没人性,这样的人天子敢用么?岷县不敢用!

    所以,为防徐父说错话,把徐二郎的仕途毁了,他那边还真的好好防备着。

    徐二郎心里有数,就拍了拍瑾娘的胳膊,让他安心。他心中自有计较,父亲无论如何作,多别想再翻出他的手心。

    雪花断断续续的下了三天四夜。

    初始时还是小雪,到了第三天就变成鹅毛大雪。

    天气越发冷了,瑾娘也愈发不太动弹,不想出门。好在如今有徐二郎可以依靠,她不想做的事情,就随手交给他,倒是难得的比以往清闲。

    而徐二郎,早先全力应对秋闱,神经线绷的紧了,也确实累得慌。

    回到家后他才真正松懈下来,也是懒洋洋的不愿意动弹。

    他这几日连书房都很少去了,每日只是拿着书籍躺在瑾娘惯常做的贵妃榻上翻看。另外就是为防手生,书法有所退步,便每日晚饭后去练习一个时辰的书法。

    这两件事已经占据了他不少时间,偏偏瑾娘还丢过许多账册和事情要他处理……

    徐二郎对此很想皱眉,可是,谁让瑾娘怀孕了,如今她最大,他也只能捏着鼻子应下。

    日子不紧不慢又过了将近一个月时间,这一日夫妻两人正坐在一起商量给小鱼儿准备奶娘的事情,就听到外边传来丫鬟跑腾的声音。

    瑾娘心中登时就腾腾跳起来,一个念头直冲脑海。

    她一把抓住徐二郎的胳膊,徐二郎也在此时站起身。

    他握着瑾娘的手还有些颤抖,可见心情也和激动震荡,可他面上却无丝毫神色外露,好像即将到来的那个好消息之余他而言,一点都不重要。

    “公子,夫人,大喜了!大喜了!二公子中举了,总体排名三十五!奴婢给公子夫人贺喜了!!”

    一屋子丫鬟闻言全都不敢置信的瞪大眼,随即反应过来,她们笑的嘴角都绷不住了,连忙跪下给瑾娘两人磕头,“恭喜公子,恭喜夫人了!!”

    “公子大喜,夫人大喜!”

    “总算熬出来了!”

    “……”

    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句“总算熬过来了”,听得瑾娘眼角一酸,立刻有泪珠子从眼眶里涌出。

    是啊,总算熬过来了。

    作为徐二郎的枕边人,这个家中只有她知道,徐二郎科举的压力有多大!他为此甚至有时候整夜都睡不着!

    而为了考一个好成绩,他拜了明先生,又拜了钱夫子。他满身傲骨一个人,为了能多学点东西,弯下腰虔诚向被人请教。而为了多充实自己,他昼夜读书,苦练不辍,一刻不敢放松。

    他是真的真的不容易啊!

    瑾娘想着想着,眼泪如同断线的珍珠一样,吧嗒吧嗒落了下来。

    那泪珠子正好落在徐二郎胳膊上,滚烫的很,直烫到徐二郎心里去。

    徐二郎百味杂陈,喉间都有些哽塞,可看到瑾娘这个模样,他也忍不住好笑。

    “是好事,你哭什么?”

    “我这是喜极而泣。”瑾娘强制辩解了一句,随即就忍不住趴在他怀里,搂着他的腰说,“太不容易了……苦了你了。”

    徐二郎心中震荡,眼圈也有些发红。

    众人都在欣喜与他中举,也只有瑾娘还能想到,他当初有多苦。

    他拍着瑾娘的肩膀安抚,“不苦,有付出才有所得,如今不就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么。”

    又道,“男人养家是本分,这是我该做的。我也不愿意你以后见人就拜,在人前失了底气,只能再努力一些。瑾娘,希望我终于一日能为你求来凤冠霞帔,诰命大妆。”

    “能的,肯定能的,我相信你!!”

    瑾娘的泪掉的更欢了。这是徐二郎早先来信曾承诺过她的事情,如今他又亲口说了一遍,瑾娘无比清醒的认识到,这男人,是真的有了踏上仕途的决心和雄心了,他的斗志在此时完全被激发出来。

    两人你情我浓的,差点把正事忘记。想起外边还有报喜的人,瑾娘抹掉脸上的泪珠子,对着徐二郎就笑了,“你中举了,是大事儿。如今外边不定有多少人等着给你贺喜呢,你快出去应酬吧,其余事情由我操持,你放心。”

    “好。”徐二郎已经披上斗篷踏出去一步了,又突然转身过来嘱咐瑾娘,“也别过分劳累了,我让人喊翩翩和三郎过来,有需要人出面的事儿,你就叫他们两个去做。若不然,就叫这些丫鬟跑腿,你就在屋里,别出来了。”

    “好。”

    徐二郎离去后,瑾娘就吩咐丫头,“把早先准备好的三篓子铜钱全都抬到门前撒出去。”

    撒铜钱是家里有喜事儿的人家的作风,之前徐二郎中秀才时,瑾娘就让人撒了三篓子铜钱,如今徐二郎都参加完了秋闱,瑾娘自然也备好了铜钱,以备不时之需。

    不过这事儿她没给徐二郎说,担心他又负担,也担心他中不了举人,听着凭白忧愁。

    如今可好,天佑徐二郎,还真被他考了个举人功名出来。

    整个平阳镇最年轻的举人老爷,确实值得庆贺一下,徐家就是行事张狂了些,此时也不会有人过来添堵的。

    想了想瑾娘又道,“我记得早先还让人买了几挂鞭炮准备着,赶紧也让人放了吧,也热闹热闹,喜庆喜庆。”

    接连有丫鬟头跑出去,稍后三郎和翩翩也过来了,瑾娘就道,“你们来的正好,我正有事儿让你们处理呢。”

    三郎的腿脚此时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这小子确实恢复能力强,别人都带三个月夹板才拆掉,他的前两天就已经拆了。刑大夫为此还亲自给他诊了脉,得出的结论很好,三郎恢复的不错,坚持康复锻炼几天,站立行走不是问题。

    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