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养娃日常-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鱼儿那个兴奋若狂啊,激动的小脸都涨红了。
她牵着长乐的手来了翠柏苑,手脚齐东给瑾娘比划着彩虹是什么模样,有几种颜色,彩虹什么时候出来,又是怎么没有的。
说着说着,小鱼儿就遗憾起来,“可惜彩虹一会儿就没了,我还没看够。”
瑾娘心思一动,眼睛一眨,头脑中就有一个主意冒了出来。
她说,“这还不简单,你找个会画画的人,让她帮你把彩虹画下来不就好了,这样你以后想看彩虹了,就可以把画拿出来看,那多好啊。”
“咯咯咯,娘说的对,我这就去找人把彩虹画下来。”
“不急。”瑾娘又说,“你姐姐就会画画,而且画的可好了。只是姐姐画的彩虹再漂亮,也和你看到的彩虹不一样。哎呀,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小鱼儿傻眼了,“姐姐看到的彩虹和我看到的彩虹不一样么?彩虹难道有很多么?”
瑾娘一般正经的点头,“对啊,彩虹很多很多的。不信你问你姐姐。”
长乐看着婶婶高深莫测的忽悠妹妹,虽然觉得有点心虚,可当被瑾娘喊了名字,也符合瑾娘似得点点头。
她都明白,婶婶这么做是为了哄妹妹学书法画画。小鱼儿精力旺盛,什么都想学一些,可惜她偏偏没耐性,不管什么东西都是学个三两天就抛到脑后了。偏偏二叔不觉得这是什么毛病,只说小鱼儿还小,长大了自然就好了。
可惜,二叔看得开,婶婶看不开,为了此事,愁的头发多掉了好几根。如今好不容易想到一个让小鱼儿学书法画画的机会,婶婶可不就及时抓住了。而她,她自然也是想妹妹上进的。别的不说,只说写一笔好字,以及能画出别人想象不出的画卷,那是多有成就感的事情,她如今想象自己书房中自己的满意之作,就骄傲的要挺起小胸脯呢。
所以,她这个的当姐姐的都这么上进了,妹妹怎么可以和咸鱼一样继续混日子呢,那多不好。
这么想着,长乐也心急的和瑾娘一起忽悠。两人一起用力,效果立马就出来了——小鱼儿迷迷瞪瞪的就去跟练字画画了,而且小姑娘为防母亲看不起自己,还捏着小拳拳保证,不画出好看的彩虹她就不出门了。
瑾娘:……我很期待你的彩虹。
徐二郎和林父几人元气损伤不少,之后几天一直在府里静养身体。
期间宿迁过来了一趟,因为春闱已经过去,宿迁不用避嫌,就大摇大摆的来了府上,顺便还约上辛魏,几人再次在徐府相聚。
好友相会自然欢欣,也少不得就春闱一事说道上几句。
可惜即便消息灵通如宿迁,对几人的成绩也一问三不知。
他没批阅试卷的权利,阅卷都是二品以上官员的事儿,他就是个一个六品的小喽啰,那种攸关天下学子的事儿,那轮得到他来做。
不过对于前三甲的人选,宿迁还是有些思量的,就说,“估计还是按照前几界的传统,几房势力共同分饼吃。”
分饼这话有些俗了,可不得不说,这话形象啊。一时间除了徐二郎早有所料,其余几人都微微有些变色。
王轲最不清楚官场的黑暗,和其中的污秽,便道,“难道科举……还要顾全几方的面子?”
宿迁给了他一个“你以为呢”的眼色,王轲的面色登时更难看了。
但也只是片刻,他就调整好了情绪,面色好转许多。
其实是他嫉恶如仇了,仔细想想,那里没有潜规则。再说了,这潜规则能不能用到他身上,对他有没有影响还两说呢,毕竟这次春闱他觉得发挥失常,八成是上不了榜了。
如此一想,王轲不免又有些心灰意冷。
而如同王轲一般,郑顺明和辛魏考的也都不怎么样,不过两人看得开,这次不成还有下次,反正本来也没指望一次就中。没见他们中气运最好,学识相对来说也拔尖的徐二郎,也考了两次春闱么?他们这次就当试水了,再等三年再战,几不信取不到一个好名次。
几人说着说着就又扯远了,扯到试卷中的试题。此番春闱果真出了运河一题,几人因为早先被徐二郎提醒过,私下里特意做了答,还试探着写了一篇策论。
虽然只是粗浅的写了写,也没让人帮忙指正更改。可因为早先曾“做过”类似的试题,作答时心里就有了底,心情也舒爽许多,自我感觉那道试题答的还算满意。所以,这应该能多得些分?……
这一日几人在徐府混迹到天色发晚才回去,次日一早又相约一起出门踏青。
如今正是天朗气清的时候,出门走走没什么不好。可惜瑾娘肚子大了,如今将近六个月的身子,已经很明显了。尽管她有心控制饮食和体重,可肚子依旧如同西瓜一样圆滚滚的。
为防有个万一,瑾娘自然不准备出去,倒是几个孩子,听说能出门玩,简直激动坏了。
即便淡然如长乐,此时也睁着一双懵懂的大眼,期盼的看着瑾娘。翩翩这个猴儿一样的,更是偎在瑾娘身侧,开始撒娇了。
瑾娘能怎么办?只能同意啊。
但因为她不能去,所以即便几个小的要去,也要做好周全的准备。
瑾娘让几人的嬷嬷都跟去,另外特意点了秦嬷嬷随行。让她照看好三个小姑娘,另外还特意去信给宿夫人,她也带着孩子出去玩,只能拜托她代为看顾些小姑娘点,以防磕着碰着,或是被人冲撞了。
:。:
………………………………
134 林父中榜
踏青的日子很快到了,一大早起几个小家伙都聚集在翠柏苑中。
长安长平和宿轩已经宿征约好,准备春游时骑马,所以两人都穿了一身劲装。不同的是,长安的是黑色的,长平穿的是青色的。
两个小少年模样有五六分相像,让人一眼看去就知道这是兄弟俩,而他们个头还很高,清俊的面孔脱了儿时精致的模样,多了几分少年的清俊秀美,看上去非常养眼。
再观翩翩和长乐,两人竟穿了骑装。
这是京城最流行的款式,很多贵女都有穿,因为风俗较为开放的原因,在街上就能看到穿着骑装的贵女打马而过。
翩翩和长乐本就长得好,如今一人穿着大红绣牡丹的骑装,一人穿着桃红绣蔷薇的骑装,映衬的两个小姑娘的面色多红润饱满,看着就美的不得了。
瑾娘心里暗暗感叹:自家这几个小崽子养的可真好,怕是永不了几年,媒人就要踏破他们家的门了。
结果就在她自得的时候,小玉儿过来了。
小姑娘穿着嫩黄的小衫和裙子,梳着两个小揪揪,揪揪上还有丫鬟们做出来的精致的珠花,她眉心被点了一点红,映的小姑娘漂亮得跟观音坐下的玉女似得。
可惜,只是样貌像,脾气可查到十万八千里去了。
小鱼儿见到姑姑和姐姐穿的样式一样的服装,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泫然欲泣的眨巴着眼睛看瑾娘,“我也要。”
“要要要。”瑾娘无奈的指着小鱼儿身边的一个嬷嬷,让她去给小鱼儿取骑装。她如今给府里三个小姑娘做衣裳,总要做出几身模样一样,只颜色上略有区别的来,仿的就是那个看了另一人的眼红。如今可让她算着了吧,如实这时候没给小鱼儿做出一身骑装,小姑娘八成哭的眼泪珠子顺面颊滚落了。
想想那画面,瑾娘就头疼。
小鱼儿的骑装是粉红绣玉兰花,她穿上以后觉得和姑姑和姐姐的衣服一样漂亮,就开心的跑到两人身边转圈圈。
磨蹭的这一会儿功夫,外边的徐二郎和徐翀已经等不及了。徐翀过来催人,就见这少年身上也是一身黑色劲装,束腰的款式衬得他腰肢瘦削,整个人特别颀长挺拔。徐翀已经出落的非常出挑,也难怪前几日隔壁邻居来探瑾娘的口风。
徐翀年十四,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可惜瑾娘根本不觉得这么大的孩子可以担负起一个家庭。还不满十八,还是未成年人,想要说亲,他自己都是个孩子呢。
瑾娘根本没开始考虑徐翀的亲事,显而易见被隔壁来试探的夫人打了个措手不及。
她至今都记得对方看她的神情,那种“不是自己的孩子果然不上心”的责备视线,刺的瑾娘心里毛毛的。
而瑾娘最后当然也替徐翀把那亲事回绝了,嫌弃那夫人的侄女是一方面,毕竟虽然她来京城的时日短,可耐不住手下能人辈出,所以京城的八卦她都听得差不多了。尤其是他们这条胡同里的人家,但凡有个啥事儿,她不能说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也肯定都知情。就那位夫人说的她的侄女,据丫鬟说是因为和府里的侍卫有苟且,在当地都传开了,家里人嫌弃被女儿指点抬不起头做人,可又不忍心将女儿吊死了事,这才将那姑娘送到她姑母家。
可怜她姑母好心替她筹谋人家,结果找到他们家徐翀做接盘侠,当真打的好算盘。
瑾娘没把这事儿说给徐翀让他糟心,倒是事后和徐二郎说了说,两人初步达成先让徐翀立业,再让他成家的协议。所以,如今徐二郎考完了春闱,正在和平西侯府世子商议,把徐翀送到他手里从军。
而徐翀……至今对此一点不知情。
瑾娘是有些羞愧的,觉得把个十四五岁的孩子送到军营,实在是让他受罪。她自觉对不起徐翀,因而当徐翀不耐烦的说话时,就没有生气,反倒催其余几个小的快走。
几个小的鱼贯而去,就连屋里的嬷嬷和大丫头都走了好几个,瑾娘身边只剩下青穗青禾,以及李嬷嬷。
原本考虑到肚子大了行动不便,徐二郎还要家里多留几个得用的下人的,可都被瑾娘“撵”出去了。
府里有桂娘子,就是出了事儿也不怕,可孩子们出去了身边没个得用人跟着,那个家长能放心。要是孩子有个万一,那简直要了大人得命了。
瑾娘这一天都提心吊胆的,好在傍晚时分几个小的就被带回来了。从大到小,一个不少,瑾娘由衷的松了口气。
小鱼儿今天玩疯了,又是跟着姑姑和姐姐放风筝,又是嚷着爹爹抱着她骑马。她兴奋的大喊大叫,嗓子都沙哑了。也因为玩的太尽兴,精力耗费过大,所以还在马车上的时候,就熬不住睡着了。
翩翩和长乐过来给瑾娘请安时,还有些心虚,尤其说到小鱼儿嗓子哑了,两人还有些不好意思。
瑾娘就点了她们两下,“不单是小鱼儿,你们俩听听你们自己个说话的声音。以前声音清脆的跟百灵鸟似得,现在成什么了?猫头鹰都不带这样叫啊。”
猫,猫什么?
翩翩和长乐瞠目结舌的模样有些搞笑,瑾娘就笑了,也不给两个小姑娘解释猫头鹰是什么,就让她们都回自己的房间去。
稍后她让人请桂娘子过来,给她们开润喉滋润的茶,好让她们嗓子恢复的快些。不然好好地百灵鸟的声音成了粗噶的乌鸦声,听得刺耳的很。
长乐闻言愈发心虚,就怯怯的开口,“婶婶,不用麻烦师傅了,开润喉的药方我也会,我自己开吧。”
瑾娘不好打击小姑娘的自信心,再说了,只是嗓子哑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是长乐开的药不对症,也不会出大事,所以爽快的一口应下了。
稍后她问及“你们二叔怎么还没过来?”
长乐就道,“二叔在门前与辛叔叔说话呢,应该马上回来了。”
“好。”
两个小姑娘走了,长安长平给瑾娘请了安,也一溜烟跑了出去。
这两小子今天骑了一天马,又和宿轩和宿征玩耍了好一会儿,弄得身上都是枯草和泥土,他们怕挨训,刚才都是猫在翩翩和长乐身后的。
两个大个子还想掩耳盗铃,瑾娘也由着他们,不过见他们逃出生天似得一溜烟不见了人影,也不由笑骂一句,“两个臭小子。”
又过了一些时日,春闱的结果要出来了,府里的气氛就有些紧张。
徐二郎自控能力不错,好歹经历了一次春闱,加上此番觉得中榜可能很大,他心中有底,倒不太忧虑。
反观林父,就忐忑多了。
林父觉得自己影响了女儿的心绪,也有些苦恼。末了和瑾娘说起此事时,也不由的苦笑,“想我自认为将功名看得轻,却原来那都是自欺欺人。我也不过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大俗人罢了,会为金钱烦忧,也会因为担心功名高低、是否中榜而夜不能寐。终究还是我心中有所渴望,心绪才起伏不定啊。”
瑾娘闻言就笑着宽慰林父,“您也说了,您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份子。人生在世,有所求又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只是无所欲无所求,那不是俗人,那是神仙。况且爹爹你渴求功名,不过是想为女儿撑腰罢了。你担心考不中,也不过是忧虑没有太大的屏障,不能任女儿恣意的生活。说到底,您都是为了女儿好。”
林父觉得女儿说的有理,可似乎又有那里不对。但他一时间也没反应过来,总之被女儿如此一说,不善表达的老父亲有些赧然,就借口练字回了房间休息。
林父还好,到底年纪大了,也稳得住,不过忧虑了两天,就又恢复了安然的作风。倒是王轲和郑顺明,到底是年轻人,耐性不佳,这些时日两人被成绩一事折磨的面色青白,眼下黑眼圈厚重的更涂了墨碳似得,看得人心中不由咯噔一声。
长安和长平过来给瑾娘请安时,就说起两人,长安就道,“夫子说了,王叔叔和郑叔叔的得失心太强,怕不是好事儿。而且他们如此情绪外露,还有些稚嫩,现在就走入官场,对他们来说是祸不是福。”
瑾娘不表态,听两个孩子继续憧憬以后他们科举的画面,听着听着,不由也跟着出神。
等到长安和长平离开后,徐二郎也过来了,见瑾娘还在发呆,就问,“方才长安长平说了什么?”
瑾娘就把两人的话重复了一遍,稍后又说,“等长安长平科举,也就是五六年后的事儿,到时候咱们成亲也快十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想想届时我就是奔三的年纪了,就忍不住惆怅。”
徐二郎是不懂这有什么可惆怅的,不过女人担心岁月流逝,无外乎就是觉得随着时间消逝,美好的容貌会不在,因此而忧虑。可若说他一开始和她成亲那段时间,还看重她娇媚的容貌,会因此而多几分爱怜和怜惜的话,现在却不会了。她替他生儿育女,替他照看子侄,别说他们本就恩爱甚笃、鹣鲽情深,响亮就算没有这份深情,他也会待她如初。所以担心些“红颜未老恩先断”这些有的没的,纯属闲的。
又过了两日,终于开始张榜了。
王轲和郑顺明一开始是提议他们直接去望仙楼,等待出成绩的。可是郑顺明稍后又打消了这个主意,用他的话说,他还是有包袱的,要是上榜了还好,要是没上榜,……总觉得有些难为情。所以还是不过去了,还是老老实实在徐府等着差役报喜吧。
若是差役来了那么皆大欢喜,若是差役不来……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丢人也就丢到徐府,这里的人都是熟人,在他们面前落了面子,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这么想着,郑顺明干脆又给辛魏去了帖子,让辛魏也一同来徐府等消息。
所以如今徐府的前厅就聚集了此番参加春闱的五个人,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林父和徐二郎。
等啊等,从日出时分,等到巳时初刻,没等来敲锣打鼓来送喜报的差役,倒是等来了徐府派出去探听消息的小厮。
那小厮兴高采烈的跑进来,在上台阶的时候还因为过度兴奋和激动,差一点摔个大马趴。不过即便如此,也丝毫不影响小厮的兴奋,他扯着嗓子大喊,“好消息,好消息,林老爷中榜了,会试二百三十六名。”
花厅中短暂的静寂了片刻后,突然就热闹起来,徐二郎最先反应过来,直接起身,躬身给林父行了一礼,“岳父中榜,恭喜岳父心愿达成。”
辛魏和王轲、郑顺明等人闻言也都立即站起身,恭喜起林父来。
林父此时也回过神,颤抖的声音连道了好几声“好好好”,他眼眶都有些红了,激动的整个人都有些颤抖。天知道为了让女儿不至于在夫家没有说话的底气,他阔别多年后再次踏上考场,心中是如何的百味杂陈。想起亡妻和过世的父母,无异于再次把好了的伤疤重新揭开,可以说,那时候林父崩溃的甚至想要放弃。
可又想到了女儿,他终究还是咬咬牙,一直坚持走了下来。
如今,不负所望中了榜,当真大喜大喜!!
林父说过那几个字好,神情也慢慢平复下来,他见王轲几人神色怔忪,都有些魂不守舍,就轻声安慰诸人,“榜单是从最后一名开始念的,你们都是少年英杰,名次应该考前,再等等,再等等就等到了。”
可王轲几人却突然有股莫名的直觉:那个考前的名次,他们这次应该是等不到了。
他们还不如林父的积淀深厚,进了考场也不如林父稳得住气。所以一开始是有些怯场的,答题时也觉得底气不足。还是之后答到熟悉的运河一题,信心也多了一些。可就是按一道题,得多多少分。更何况他们虽然做了那题,却当真是门外汉作答,能不能被阅卷的大人看在眼里还两说。所以这次考试……有些悬啊。
:。:
………………………………
135 贡士
约莫着又过了一个时辰时间,估摸着榜单都该唱完了,可门外再没有来报喜的小厮,所以前厅中的气氛更加凝重了。
都到了此时,即便乐观如辛魏,也不由失落起来,他温和含笑的面上也再也掩饰不住失望之色。
这次是真的落榜了,即便心中早就有所准备,可事到临头,还是觉得承受不住。
不过因为身体缘故,从小不能习武,辛魏即便勉强到了校场练身,也多以失败告终,可以说,辛家即便是他几岁的侄儿,都能耍的一手好花枪,唯有他,连十多斤的铁枪都拿不起来。换句话说,他还比不上自己的小侄儿。
这种打击承受的多了,也导致辛魏的抗压能力还不错。所以即便落榜有些失望,也在瞬间转圜好情绪。
辛魏是看得开,也觉得来日方长,三年后还可再试,反观郑顺明和王轲,就觉得这打击过大了。
王轲面上露出似哭非哭、似笑非笑的神色;郑顺明更是以手掩面,不让众人看出他落寞的表情。
两人身上的气息都很压抑,倒是让辛魏看得发愁。
他们落榜是应有之意,毕竟如今不是秋闱,秋闱还是整个朔州境内的学子比拼,大家的教育环境差不多,所以上榜的可能性在五五之数。
可春闱不同以往,那是要和整个大齐境内所有的学子争抢那几百个贡士名额的。江南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京都的学子更是钟灵毓秀,智高才绝;这两个地方的学子偏又很多,此外还有泰州,还有津唐等地,那一处不是学子遍布,名师大儒驻扎的地方?和这些地方的学子们抢贡士名额,那真是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还难。所以落榜不稀奇,关键的是要从中汲取教训,再接再厉。
辛魏心中有所悟,就开口说了几句。眼下也只有他好开口一些,林父毕竟已经是贡士,再说些宽慰人的话,倒像是显摆,有些不太好。而徐二郎,……这才是最大的疑难。
说到徐二郎的成绩,王轲和郑顺明也不再沉浸在方才的悲痛落寞情绪之中了。毕竟早先他们也是有所预感的,也早就做好了准备。
可他们落榜就落榜了,怎么润之也落榜了?
林父此时才慢悠悠说道,“怕是二郎的名次较为靠前,如今报喜的人还没赶过来。”
辛魏几人道,“希望如此。”
话虽如此说,可他们对徐二郎会考前几名,还觉得有些不真实。毕竟当初一起参加秋闱时,几人的水平可差不多。而不过三年时间,他们春闱落榜,润之不仅上榜,且考到了前几名?这可能么?
事实证明,这是可能的。
徐二郎不仅考的非常靠前,而且差点拔得头筹。
说差点拔得头筹,那自然不是会元,不过也不差,会试第二名,仅次于国子监出来的一位学生。
这名次,当真是顶顶的好了。
外头小厮和前来报喜的差役碰了个正着。
差役骑着高头大马,手中敲着铜锣,一路走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最起码整个柳树胡同的人家都被惊住了,他们刚才就听见有下人来报,说是隔壁的徐相公的岳父中了贡士,他们和徐府的关系不远不近,还正琢磨着送什么贺礼合适。没想到那份礼物还没琢磨出来,这厢就又听到铜锣齐鸣的声音。
能劳动差役报喜的,那必定的成绩非常出色的了。
等众人得知徐二郎中了第二名,震惊之下眼珠子也飞快的转了起来。都觉得徐家这是要起来了,如今可是拉关系的紧要时候,所以都赶紧回家盘库房,准备给徐家送重礼,好图一个与徐二郎“相交于微末”的情谊呢。
不说柳树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