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养娃日常-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虽然写了十多页纸,其实两人信上写的几乎是同一件事,那就是礼部的官员在徐家宗祠前立了三斗旗杆的事儿。

    据徐父说,那一天整个平阳县城的人都轰动了,都提前跑过来围观钦差立旗杆。那场面盛大的啊,热闹的啊,徐父后边用了将近半页的纸张来形容其盛大繁华,之后又用了将近两页的纸,写徐氏族人激动的心情,与有荣焉的模样。

    写族长老泪纵横,哭的跪在祖宗灵前起都起不来。写当天整个平阳的徐氏族人全都来了,乌压压的跪了大半个镇子。

    瑾娘看到这里,觉得徐父真是夸张了。要是徐家真有那么多人,不至于她都嫁进来几年了,都没见过啊。所以,这真是夸大其词了。

    不过由此也能想象,当时那热闹的场面,徐氏族人激动的满面荣光的模样。

    :。:


………………………………

149 书院赴考

    徐家祠堂前立了三斗的功名旗杆,这是喜事之一,另外还有一件大喜事,就是徐母的诰命也下来了,且被礼部的人一道送到了平阳。

    没错,瑾娘和徐二郎商量过后,还是决定让徐二郎给徐母请封。

    她是长辈,徐二郎应该尽孝是其一;还有一点也是瑾娘考虑着,徐母到底年纪大了,在现在这个人均寿数远不足五十的朝代来看,徐母真是活一天少一天。反观她,还年轻着,以后的路还很长,瑾娘也相信徐二郎迟早有一日再给她挣来一个诰命。那么,就没必要和徐母争执这个诰命的身份了。

    也是因为殿试上徐二郎被陛下亲自赐字,让众人以为他是入了陛下的青眼。所以徐二郎请封的折子一上去,礼部的人很快就处理了。也是为了给徐二郎卖好,这个本来足够折腾一段时日的诰命文书,连带着诰命大妆,很快就下来了。

    礼部的人好人做到底,还赶在去平阳镇立功名旗杆的时候,把一应事物都准备妥当,让同僚把所有东西都捎带过去,一同宣旨给了徐家。所以,可想而知冷不丁得知自己被封为六品安人诰命的徐母,在当时激动成什么模样。

    她直接晕过去了!!

    醒来时被众人围着恭维,徐母还有些不敢置信那钦差说的都是真的。

    可是盖了大印的圣旨就在祠堂供着呢,上边还写了她徐石氏的名讳,那真是真的不能再真了。

    可即便如此,徐母还是恍惚的很。

    她一个从没出过平阳镇的妇道人家,就这样得了诰命大妆?

    就是县里的县令夫人,也没这行头呢。偏她就得了,这是什么?这就是有一个成器的儿子的好处!!

    这都是他们家二郎给她挣来的,都是她应得的东西。想当初若是没有她以死相逼二郎弃武从文,说不定二郎还在军营那个嘎啦犄角猫着呢,又那里会像如今这样,不仅中了状元,还入职了翰林院,甚至本事大到都能给她这为人母的请封到诰命。

    还是她的二郎出息大啊!!

    徐母得了诰命大妆,成了平阳镇最靓的老太太,一时间志得意满。可她到底清净惯了,这一天两天的有人上门奉承且罢了,三五天她也能忍,可七八天之后,……好吧,徐母忍无可忍,甚至还暗戳戳想过,不行就把这诰命退了,让二郎把这诰命给瑾娘?

    她还是听县令夫人和她攀谈时才知道,原来六品官员只能封赠到母亲或妻子中的一人。二郎把这诰命给了她,可不就把瑾娘冷落了?可瑾娘嫁进徐家后,劳苦功高,把整个家都料理的妥妥当当不说,她还把几个孩子教养的很好。

    她也一直都是二郎背后的贤内助,说句不过分的话,没有瑾娘在背后撑着,二郎也能出头,可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顺利,也不会如同现在这般,每天心情舒畅的来去,不为外事所扰。

    这个媳妇无疑是好的,反观她这个母亲,就有些不称职了。

    徐母想到这了,由衷的反思了两天。可反思过后又能怎样,她只能更加认定瑾娘是个好媳妇,别的好像什么也做不了。

    毕竟诰命是被记载到史册上的东西,岂是能拿来开玩笑的?你想要就要,不想要就留不要了,那视皇帝如何,视国家的法律权威到何处?

    所以这诰命是退不了了。

    而徐母私心里也不想退。

    她有诰命了,多威风啊,多风光啊,整个平阳镇她都是头一份。

    不过心中对瑾娘还是有些亏欠,所以在书信中,徐母很是说了些瑾娘的好话,还叮嘱儿子,不能得势了就心花,弄些有的没的人进家,给瑾娘气受。她这辈子只认瑾娘一个媳妇,其余阿猫阿狗,都别提到她面前,她不认。

    不说瑾娘看到这里,心里多感动,只说徐母当真说到做到。

    徐二郎当官了,出息了,不少人就动了歪心思,想把女儿/侄女说给他。尽管林父中了进士,他们慑于林父的威严,不敢把事情做得太过分,可私下里也没少给徐父和徐母透话。

    徐父脑子还算清醒,他自己玩女人且罢了,哪能把这些女人往自己儿子房中塞?做父亲的手长的管到儿子房里了,说到哪里也是羞事,况且他还指望儿子做一方大员,他也跟着沾光呢,哪里舍得儿子被众多女人掏空了身子,没精力努力往上爬。所以但凡有人找上门,徐父要么一推二五六,将人打发了;要么是不好打发的人,他就热情的邀人吃酒,然后借酒意说一番那逆子主意大,我也管不住他的话云云,稀里糊涂就将人打发了。

    徐母更绝,但凡有人把主意打到她这里,徐母就不客气的将人挤兑回去。再不行就说,“我娘家还有几个侄儿……”

    徐母的娘家石家也不错,石老太爷是举人,石家也称的上一句耕读传家。可石家底下几个孙子,可真是不大好,除了就两三个比较有出息,偏还成亲了外,剩下的都是歪瓜裂枣,性喜渔色,酷爱玩闹之辈。

    而如今能和徐母说的上话的,哪家也不是普通人家。要拿他们家大好的闺女/侄女去配几个纨绔子孙,她们笑都笑不出来了。若不是想着徐母有个好儿子,之后肯定前途无量,她们不好得罪她,不然,真想呸她一脸口水,赏她一句“脸真大!”

    不管怎么说,徐母跟前是清净了,也再没有人在她跟前挑拨离间,说什么二郎没子嗣,要赶紧给他纳小,添个贵妾的话了,徐母的日子真正顺心起来。

    瑾娘将信翻到末尾,就见徐母最后殷切叮嘱,让他们低调做人,小心做事,结交朋友时尤其要上心再上心,小心一不留神被人家坑的家破人亡。

    徐父在信末表达了怨念,大致可以归咎为:朝廷的律令有些不合乎人情!怎么儿子出息了,只能给当娘的封赠诰命,当爹的同样一把屎一把尿把儿子拉扯到,最后却什么也落不到。这不公平!他不服气!!

    瑾娘看到这里,心里呵呵。

    幸好这书信是被徐二郎手下的人直接送来的,中间没有过别人的手,不然,就凭徐父最后这几句唠叨,徐二郎就落不了好。

    瑾娘又想,八成徐母把所有事情交代完后,就没再看书信了,不然不至于让徐父写下那些大逆不道的言论。明明徐母上边才叮嘱他们小心做事,不要落下可被人拿捏得把柄,结果徐父随即就扯了他们的后腿。

    日常扯后腿,不扯不舒服之徐父:“……”

    徐二郎看完了信,就和瑾娘说,“烧了吧。”

    瑾娘自然点头。

    徐父写的那些话就是个祸根,还是要尽早处理了,不然哪天惹出事儿就真麻烦了。

    丫鬟端了个小火盆来,徐二郎将书信整个丢了进去。亲眼看着那书信被火舌吞噬,变成灰白的灰烬,才让丫鬟下去。

    徐二郎在瑾娘身侧落座,摸了摸她高高隆起的肚子,“今天感觉可好?”

    瑾娘点点头,“宝宝很活泼,这一天都动的厉害。中午桂娘子来看过,说姿势没变,胎位还没正过来。”

    徐二郎就愁闷的叹口气,“是个调皮的,比不得他姐姐乖巧。”

    瑾娘就笑着说,“我也觉得。这都要生了,他冷不丁又给我来这一手,可真是打我个措手不及。”

    “等他出来我收拾他,给你报仇。”

    “好。”

    长安和长平此时过来了,他们翌日就要出发去参加应天书院的招生考试。

    考试总共两天,第一天考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外加书画。第二天考的基本都是杂学,有琴棋茶道,也有骑射弓马。总体来说第二天考试的项目所占分数比例不多,只有零星的一二十分罢了。至于究竟通没通过考试,关键还是看第一天考试的情况。

    但话又说回来,蚊子再小也是肉,就是寥寥几分,关键时刻也能顶上大用。再说了,说不得他们后边几项比较出色,就入了有些先生的眼呢?那样的话,才真的称的上是一飞冲天,直接被录取的感觉不要太爽。

    鉴于此,后一天的考试几乎所有人都会参加。

    长安和长平也准备考两天,但因为应天书院远在京郊,距离京城距离稍远,坐马车过去起码要一个时辰。而如今天气酷热,中午热的人浑身汗湿,所以考试的时间安排的很早。为防届时迟到了,长安和长平接受宿轩和宿征的好心提醒,准备提前一天过去。

    两人个子都不低,拿出去很能唬人。可他们到底年纪还小,单是他们住在外边别说瑾娘不放心,就是徐二郎,也神思不定。

    可徐二郎也走不开,别说要去衙门,就是瑾娘快生产了,且还胎位不正,他忧心之下,那里也去不得。

    他有心想让徐请假回来,可徐一月只有一天假,来了也不能陪长平长安考完,也是白搭。

    好在钱夫子愿意过去“陪考”,再安排浍河带几个侍卫过去看护,倒也合适。

    瑾娘将长安和长平好好叮嘱了一番,又说了徐二郎不能去,让两个小少年别生气别丧气的话。

    长安长平知晓二叔做官轻易走不开,况且婶婶大着肚子,他们也担心叔叔跟着他们去了书院,婶婶发动了叔叔不能及时赶回来,婶婶再有个万一。

    所以如今听瑾娘这么说,两人安心之余,也说了不少安慰瑾娘的话。

    让瑾娘别忧心他们,好好养胎,还说他们等着回来多一个小侄儿。当然,要是小侄儿不那么心急,可以等到他们从应天书院回来后再生,那最好不过。

    许是应了长安和长平的说法,在两人外出参加考试期间,瑾娘的肚子当真安安生生的,一点生产的迹象也没有。

    这中间倒是发生了一件好事,瑾娘的胎位正了。

    事情说起来,还要感激第二天那场雨。

    夏日的雨总是来得又急又凶,好在瓢泼大雨不过两个时辰就停止了。傍晚天边出现火红的云霞,瑾娘不免走出去透气看风景。

    可惜一脚没走稳,直接就滑出去了。也幸亏瑾娘反应快,身后的青穗反应也及时,主仆两人很快稳住了身子。

    当时瑾娘身下就见红了,丫鬟们全都惊住了,赶紧跑去喊桂娘子。

    桂娘子还没来,倒是徐二郎下衙先到了家。闻讯徐二郎面上也变了颜色,好在最后证明只是虚惊一场,不仅如此,甚至还因祸得福了。

    因为瑾娘动作太大,或是别的原因,肚里的宝宝直接翻个了身,然后胎位就稳了。

    得出此结论的桂娘子也是眉开眼笑,摸着瑾娘的肚子不知说了多少句,“这真是个调皮的。”

    徐二郎和瑾娘又是好笑,又是庆幸。他们也赞同桂娘子的话,肚里这个宝宝当真是个调皮的,不仅调皮,还爱恶作剧。这性子,当真不是谁都能受得了的。

    长安长平很快从应天书院回来了,徐二郎去见钱夫子了解情况,瑾娘则和两个少年说话。

    长安和长平面色都还不错,甚至还能兴高采烈的比划起这两日的见闻,给瑾娘说热闹。

    由此可见,两人应该考的可以,瑾娘提着的心微微放下一些。

    稍后徐二郎回来,一家子吃了一顿团圆饭,又说了会儿话,就各自散了。

    翩翩和长乐、小鱼儿还好奇长安长平在应天书院考试的事情,就又跟去了两人的院子。

    翩翩也想去书院玩耍,可惜这世道没有女院,普通的书院也只收男学生,不收女学生,她想去书院的事情只能作罢。

    但听听热闹还是可以的,总还可以憧憬想象一下,这也是项乐趣不是么?

    几个孩子说到天色都晚了,还没散的迹象。此时瑾娘已经困倦的频频打哈欠了,她实在熬不住,只能将事情交给徐二郎,叮嘱他去看看几个孩子,让他们早些散去休息。

    徐二郎无奈的应了一声,亲自去催几个孩子,瑾娘满意了,脑袋一歪,就枕在枕头上睡着了。

    半夜瑾娘感觉到一阵疼痛。

    那痛感先还浅淡,之后慢慢加深,越来越痛,越来越痛……

    瑾娘猛一下坐起身,赶紧摇身边的徐二郎,“我要生了……”


………………………………

149 得子

    瑾娘怀第二胎期间各种波折,生产时同样不顺利。

    尽管孕后期瑾娘尽可能控制饮食,可胎儿还是发育的很快。这就导致胎儿个头有些大,生产的时候不太顺当。加之瑾娘盆骨窄小,这更增加了生产的困难。

    好在历经千辛万苦,这个孩子在天色将晚时,终于生了下来。

    是个七斤六两的大胖小子,哭声嘹亮的很,只听着哭声,就让人知道这小子是个健康的。

    桂娘子检查过孩子的手指脚趾,又给孩子诊了脉,最后确定这孩子身子骨真的很好。

    徐二郎在屋内抱着新生的长子,一时间也是五味杂陈。之前说有无子嗣都可,那时候也没觉得没有儿子就真的缺了什么,可真当抱了这么一个红通通的肉团子在怀里,那种圆满的心情还是不一样。

    有儿有女,父母健在,妻子贤淑,他的仕途坦荡光明,这一刻徐二郎当真再无所求了。

    翩翩和长安长平几人,凑过来看新鲜出炉的小侄儿/堂弟,结果就见小家伙浑身肉呼呼,红通通的,跟个红皮猴子似的。

    翩翩几人见过小鱼儿小时候的模样,倒是没多惊奇,倒是小鱼儿,露出个嫌弃的模样,“弟弟真丑。”

    翩翩取笑她,“你刚出生时,还没荣哥儿俊呢。当时你咧着大嘴巴哇哇大哭,头发稀疏,眼睛也睁不开,脸上皱皱的跟个小老太太似得。哎呦,我都没见过那么丑的娃娃。”事实上,她至今为止也就见了两个刚出生的娃娃。一个是眼前大名徐长荣,小名荣哥儿的肉团子,另外一个不用说,自然就是小鱼儿了。

    至于长安长平和长乐刚出生那会儿,翩翩还有些小,加上大嫂对她只是表面客气,实际上却不容许她靠近几个小的,生恐她没个轻重把几个小的怎么了。翩翩那时人小,却也会看眼色,大嫂对她客套,她就不喜欢大嫂,寻常也不爱去大嫂的院子玩耍。所以长安几个刚出生的模样,她真是没见过。倒是小鱼儿刚出生时,哎呦,虽然接生婆都说没见过那么俊的女娃娃,可她丝毫没看出小鱼儿那里俊。小红猴子一样的娃娃,丑丑的,真是远超出她的想象。若不是这是亲侄女,她真不想多看一眼,觉得伤眼。

    和小鱼儿比起来,这个肉团子其实也没好到那里去。但是,这并不妨碍翩翩故意逗弄小鱼儿。小姑娘气鼓鼓的模样可爱的不得了,她很喜欢看啊。

    有恶趣味的小姑姑成功把小侄女欺负哭了,徐二郎看得无奈,淡淡的看了翩翩一眼。翩翩讪讪的笑了笑,就走上前接过二哥手中的娃娃,“我抱着荣哥儿,二哥你去看看二嫂吧。快去吧去吧,你看你都把那屏风瞪出窟窿来了。”

    徐二郎进了内室时,瑾娘已经收拾妥当了。她换上了舒适干燥的衣衫,躺在干净的床铺上。整个人除了唇色有些惨白,面上也都是疲惫外,其余倒是还好。

    “荣哥儿怎么样,现在还好么?”瑾娘打着哈欠问徐二郎,整个人累的眼皮子都睁不开,好似下一秒就要睡过去。

    徐二郎在她身侧落座,将荣哥儿的情况和她一说,瑾娘就忍不住笑了。“还是小子精力充沛,我记得当时小鱼儿刚出生时,那丫头连眼睛都没睁,就睡得实了。”

    徐二郎就说,“荣哥儿也睡了。”又道,“奶娘喂过了,他睡得很好,如今翩翩抱着,稍后就交给奶娘,让奶娘看着。你睡吧,其余事情我来安排。”

    “好,那就交给你了。”

    瑾娘当真是秒睡,睡得憨实,鼻音都重了几分。

    荣哥儿当真是个能折腾的,她生这个儿子可吃了大苦头。若不是中间还含了参片,又接连不断的用了两次饭食,她是真没能耐把那么大的胖娃娃生出来。

    好在不管怎么艰难,如今总算是卸货了,她也能睡个安生觉了。

    瑾娘再次醒来,已经是第二天晨起,她睁开眼就嗅到熟悉的味道,侧首一看就见徐二郎正睡在她旁边。

    她占了床中间的位置,他只能委屈的靠在外边。那么小一点地方,别说翻身了,就算有点微小的动静,多担心他会从床上摔下去。

    瑾娘一醒,徐二郎也醒了。他摸了摸瑾娘汗湿的头发,先是吻了她一下说了声“辛苦了”,随即让丫鬟给她送吃的进来。

    瑾娘确实觉得辛苦,毕竟生孩子就够费力气的了,尤其如今还是夏日,夏天坐月子真是考验人的脾性,瑾娘只是过了一晚上,就觉得不能用冰的这一个月,简直没法过。

    哦,还不能用水,还不能沐浴。这样一个月,她不发臭也发霉了。

    瑾娘觉得心很累,可这不妨碍她大口的吃饭喝汤。她觉得饿的很,现在就是给她一头牛,她都能吞下去。

    瑾娘吃过饭又出了一身汗,此时徐二郎已经去了翰林院当差,瑾娘就让丫头端了热水过来,简单擦洗一下。

    丫鬟们欲言又止,非常不认同,还是瑾娘让她们去请教了桂娘子,得到桂娘子的同意,瑾娘才能用温热的水,简单擦了擦身子。

    身上舒爽了,瑾娘让奶娘将荣哥儿抱来。

    荣哥儿睡得憨乎乎的,小家伙唇角微翘,天生一副笑模样,眼线有些长,可见也是个大眼睛。至于长相像谁,这个问题瑾娘回答不上来,因为她就是有这个本事,看不出孩子身上那个器。官像父母。

    不过秦嬷嬷倒是说,“小公子生的像夫人,眉眼都像,长大了也是个俊俏儿郎。”

    瑾娘就问,“荣哥儿睁开眼了?”

    “睁开了一会儿,就又阖上了。”秦嬷嬷笑道,“小公子也是双眼皮,大眼睛,眼睛圆润,漆黑透亮,好看的紧呢。”

    瑾娘但笑不语,听秦嬷嬷吹荣哥儿的彩虹屁。当家长的都一个心理,喜欢别人夸自己孩子好。瑾娘觉得她现在就是一副家长心态,也喜欢被人夸自己孩子出息,哪怕那个未来可能会出息的宝宝,现在才出生一天……

    荣哥儿似乎被两人的声音吵得睡不安生,就哇哇大哭起来。这孩子嗓门是真大,哭的震天响,瑾娘觉得脑门疼。

    瑾娘产前几天就有了母乳,这次也准备亲自喂养。

    不能喂了小鱼儿不喂荣哥儿,不然孩子长大了不得有意见?

    小鱼儿和翩翩、长乐三人就是这时候过来的。

    姑侄三人原本是去看荣哥儿的,就听嬷嬷说荣哥儿被抱来了,这才又来到瑾娘这里。

    一进内室,小鱼儿就夸张的叹一口气,“好热啊。”

    因为瑾娘开始坐月子,屋里就没有用冰。如今外边酷热,大早起就晒得人脸皮发烫。

    若是普通人坐月子,即便热死也不能开窗通风,瑾娘却不听这些,努力从桂娘子那里争取了不少权益,不仅外间的窗户一直开着通风散气,甚至外边的房间里还放了两个大水缸。

    水缸中的凉气有限,但也比不放好。所以总体来说,内室虽热,但还没有到不能忍受的地步。翩翩几人被热的要脱衣服,完全是因为一路走来被晒得很了。这要是一直在屋里坐着,心静自然也就凉快了。

    翩翩几人看过了荣哥儿,又关心了瑾娘一番,就快速离开了。

    二哥特意叮嘱过她们不要频繁过来找嫂嫂,毕竟嫂嫂如今不能费神。不过该来还是得来,毕竟她还得准备荣哥儿的洗三宴,届时要请什么人,宴席是什么牌面,其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翩翩还真不晓得。她以前操持的都只是普通宴请,类似这种喜宴,肯定都有规格有忌讳的,她得提前请教过嫂嫂,才好放开手去做。

    瑾娘和翩翩说道了一番,随即将秦嬷嬷给了翩翩,让秦嬷嬷去帮衬一二。

    京城洗三的习俗她也不清楚,倒是秦嬷嬷,已经提前打听好了,由秦嬷嬷在旁边看着,翩翩出不了大错。

    瑾娘这一天又吃吃喝喝睡睡的过去了。

    徐二郎今天下衙比往常都要早些,进门时天还大亮着,外头日头还高高的。

    瑾娘纳罕的问他,“怎么回来这么早?”

    “翰林院的同僚知晓我昨日喜得麟儿,今日心情都不在书籍上,便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