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养娃日常-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二郎在屋中静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身上那层热意才渐渐消退。瑾娘此时又给他端了消暑的绿豆沙和酸梅汤,徐二郎挑拣着喝了些,倒是凉爽许多。

    此时才有空和瑾娘说中午进宫的事儿。

    “没大事,只是例行给陛下讲书罢了。”话及此徐二郎一笑,“也说不上是讲书,仔细说来,用读书二字形容倒是更合适一些。”

    瑾娘:“那你就单纯的进去给陛下读书了?”

    “嗯。”

    “读的什么书?”陛下喜欢的书,肯定不是凡夫俗书,回头她让自家几个孩子也跟着读读。

    徐二郎:“《帝王论》。”

    瑾娘:“……哦。”这偶像模仿不起,还是别模仿了。

    瑾娘之后还想问陛下反馈如何,陛下是圆是方,陛下的心情喜怒等问题。后来想想陛下整个人距离他们家实在太远了,所以还是别说陛下了,且说说今天的晚餐吧。

    用过晚餐三个小姑娘就去睡了,徐二郎则牵着瑾娘在院中绕了两圈,才回去休息。

    兴许是快要八月十五的缘故,今天的月亮非常明亮。虽然还是残缺了半边,但是洒下的光辉却将整个大地都映照在一片朦胧的光辉中,又梦幻,又静谧,安静怡人。

    两人也不说话,就这般牵着手慢慢走,随后见露水下来了,徐二郎才牵了瑾娘回去。

    之后的日子依旧平稳安然,只是皇帝陛下不知道是不是个隐形声控,继此番宣召徐二郎进宫侍书后,之后有接连宣召了两次。

    那两次一次是例行给皇帝讲书的时间,另一次却不是。而这两次也都不该徐二郎当值,偏偏陛下就点了他。

    这个情况下,徐二郎想不火都不行。所以朝堂内外都隐隐有了声音,说徐士衡当真是入了陛下的龙眼了。

    有人来巴结,自然就有人厌弃。而和徐二郎闹矛盾的,赫然就是翰林院原本的一位侍书大人。

    翰林院有总共有侍书四人,那位被徐二郎抢了面君的机会的,也不是心胸开阔之辈。恰相反,那位前辈是早好几届的进士,之后通过补官考试入了翰林院为官。又努力攀爬了二十余年,才爬到六品的位置上。

    这是他努力二十余年的成果,偏偏有些人就是时运好,一入翰林院就是正六品。偏人家还年轻气盛,前途光明,这让老前辈如何咽的下气。

    那人本就看徐二郎不顺眼,偏此番又别徐二郎抢了机遇——他不敢将过错推到陛下身上,只能迁怒上徐二郎,可不就把徐二郎当仇人看了。但他自己庸庸碌碌,没本事没能耐,所以即便看徐二郎不顺眼,也没办法给徐二郎添堵。由此就想到了方程,就和方程好上了,两人蛇鼠一窝,每天在徐二郎背后嘀嘀咕咕,看得翰林院中诸位大人屡屡皱眉。

    李和辉担心两人会在背后坏事,特意叮嘱徐二郎要当心那两人。徐二郎从不小看任何人,哪怕是无名宵小之辈,哪怕那人看起来毫无杀伤力,他都给人打上“重点关注对象”的标签,会吩咐人暗暗盯着。若那人当真不再背后搞鬼且吧,不然,且有的他们后悔的时候。

    徐二郎青云直上,瑾娘是第一个感觉到的人。

    问她从哪里感觉出的?这个问题简直不要太简单,只要看看面前一天比一天厚的帖子,就可以看出来徐二郎现在在外边有多火热。

    徐二郎这天晚上归家时,就见瑾娘对着厚厚一叠帖子发呆,就问她,“做什么呢?”

    瑾娘说,“我在烦恼啊。你看你现在只是稍微抬步往上走了一点,咱们家就客来如云,帖子更是雪片似得从四面八方飞过来。那等你飞黄腾达,位列一方大员后,每天投到咱家的帖子,岂不是得用大竹篓子装?哎呀,门庭若市,虽然风光,可是想想也让人很烦扰啊。”

    徐二郎不打断她的美梦,只问她,“烦扰什么?烦扰帖子太多了?”

    “可不是。到时候整天忙着看帖子,我都没空玩耍赴宴了。”

    徐二郎:“……”继续做美梦吧,你高兴就好。

    稍后就到了中秋佳节,此时瑾娘也接到了平阳镇那边娘家送来的节礼。其中有父亲和姨母给她准备的诸多土仪,还有姨母给小鱼儿和荣哥儿做的小衣裳和小鞋子。

    当然,可能是林父送东西来时,特意询问过徐府徐母要不要也送些来,所以其中也夹杂了徐父徐母给的些许物件。但明眼一看就让人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没有诚意的,像是仓促间到世面上买来的物品。有小娃娃穿的衣衫鞋袜,当然也有给儿女置办的衣裳——可惜错误顾忌了徐二郎和翩翩、徐翀的身量,那些衣裳中没有一件合身的。此外……就没有了。

    送节礼过来的人还顺道送了封书信。

    信是青儿润笔写的,在信上青儿交代了父母身体健康,父亲中进士后家里条件大大改善,县令还想请父亲去县衙做文书,可惜被父亲推辞,父亲依旧在在镇上开私塾教导学生一事。

    但因为林父如今好歹是进士了,所以慕名前来的学生比之前多了许多倍。家里的私塾已经装不下了,父亲就出了钱,将隔壁两间院子都买下来打通,做了一个小小的书院。同时还邀请了镇上两位秀才公过来教书,已经小有气候。

    他备考期间闲暇时也会过去授课,但因为学识有限,只能帮助小儿启蒙。即便如此,他也从中收获良多,如今觉得学问大有进益,希望来年能够顺利考中秀才。

    又隐晦的提了一句,父亲中进士后舅舅和舅母带了一家人前来贺喜。当晚一家人用餐时,舅母提及想让两家亲上加亲,将明珠嫁进来,和他缔结良缘一事。

    瑾娘看到这里心脏“噗通”“噗通”跳了起来,她忍不住眉头皱起,面上的表情变得不大好看了。

    她倒不是嫌弃明珠表妹配不上青儿……好吧,确实有点小嫌弃来着。毕竟明珠虽也生的不差,可被舅母教导的大字不识一个。

    青儿呢,他如今有个进士父亲,自己也有望功名仕途,按照瑾娘的设想,青儿的妻子最起码要识文断字,和他有共同话题聊。这是最最基本的要求,瑾娘觉得这要求一点都不高。不然让一个饱读之士,整天对着一个只知道计较柴米油盐的市井妇人,时间久了,婚姻想不出状况都难。

    更何况,表兄妹成亲什么的,有风险啊。不能因为两人的私欲,祸害了子孙后代啊。

    :。:


………………………………

159 中秋

    瑾娘是坚决不同意青儿娶明珠的。明珠那姑娘早先还好,秀秀气气,斯文白净,看起来温婉甜美。

    可瑾娘婚后两年恰逢林父寿辰时,舅舅又呆了一家过来给林父贺寿,瑾娘再次见到明珠。那时候她也十三四岁了,被舅母教导着管家理事。因为好歹是从自己肚子里出来的种,舅母还让舅舅教导明珠生意之道。

    舅舅对此倒是认同,也用心的教了,可耐不住有个拖后腿的舅母。舅母斤斤计较,泼辣刁钻,小心思多瞒不住人,偏还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明珠那时候就有些肖似舅母了,那脾性,当时让瑾娘没少皱眉头。记得当时她心里还想,明珠若是低嫁还好,若是高嫁,就凭她和舅母如出一辙的脾气,以后有的苦头吃。

    难不成最后明珠要成她弟媳?

    好在不等青儿发话,林父就直接婉拒了。而且找的借口还很简单粗暴,说是从京都回来时,瑾娘特意提醒过别太快给青儿说亲。一来她那边有看好的女子,只等青儿出息后就能上门相看。二来京都有好的书院,瑾娘还指望弟弟以后去京城读书,姐弟俩相互间有个照应。

    瑾娘:她说过这些话么?

    貌似没说过,可貌似也说过。记不清了瑾娘就努力从记忆里挖掘有用信息,最后发现,她确实说过让青儿暂时先别成亲的话。

    不过那话就含蓄委婉多了,大致是说人往上走,接触的层面高,相对的,可挑选的余地大,未来相看的姑娘也会更好。

    瑾娘在青儿和徐翀的婚事上的想法实际上是一样的,毕竟两人都未来可期,没必要早早就定下亲事。他们现在都是没什么功绩没什么名头的半大小子,就是给他们说亲女方条件也不会多好,所以,还得再等等。

    这段记忆从脑海中翻涌而出,瑾娘面上流出恍然大悟的神色。父亲说的没错,她对青儿的婚事确实另有安排。但这所谓的“安排”,并不是说要给青儿做媒什么的。而父亲却将她的话过分解读,然后以此为借口拒绝舅母的提亲,嗯,这事儿没毛病。

    稍后青儿又在信上说,往京城送一趟东西不容易,所以自家派人过来时还提亲询问了徐父徐母,看他们有什么东西要捎过来的。徐父说没有,徐母倒是给置办了两件,也就是早先瑾娘看到的那些不合身的衣衫鞋袜。

    看完书信后瑾娘将信仔细的收起来,随后才将各色物品分配到各人手中。

    不管是徐母给翩翩做的衣衫还是姨母给她准备的,都给翩翩送去。不管是否合体,是否符合流行时尚,总归是两位长辈的心意。东西放着不穿也可以,可长辈的这些好心要领。

    随后又将给小鱼儿和荣哥儿、长乐的衣服也派人送了过去。

    片刻功夫几人都过来了,先是叽叽喳喳询问东西都是谁送的,随后才对东西的好坏发表见解。

    长乐和翩翩都不是小孩子了,知道有些话不能说,所以也只能拿着徐母买的不合身的衣裳在瑾娘面前一展示……瑾娘,瑾娘能怎么办?只能说好话调和关系,“都是母亲和你祖母的心意,这心意贵重,你们不好糟蹋了,”所以直接把这衣衫压箱底或是供起来就行了。

    长乐和翩翩秒懂瑾娘的意思,笑嘻嘻的应了一声“是”。

    中秋当天城里有灯会,恰逢徐翀和长安长平都在家,翩翩就吵着嚷着让三哥和两个侄儿领着她去城里看灯会。

    翩翩一出声,长乐和小鱼儿也坐不住,两个小姑娘也吵吵嚷嚷着要一起去。

    徐翀现在对家中几个小姑娘的忍耐和关爱的力度大大提高,虽然听到翩翩提议的时候,翻着白眼一脸不耐烦,可还是征求了瑾娘的意见,在晚饭后还是带着妹妹和几个侄儿侄女,一起出了家门。

    几个半大小子大姑娘都走了,家里顿时清净下来。

    正好荣哥儿也睡着了,徐二郎就侧首问瑾娘,“你想不想出去走左?”

    瑾娘:“……不太好吧,荣哥儿还在家呢。”

    “他身边奶嬷嬷三个大小丫鬟加起来数十,这么些人,若是连个不满半岁的小家伙也看不住,你就该考虑是不是把他们都辞退了。”

    奶娘小心翼翼的抱着荣哥儿,正好踏出门槛,闻言面色大骇。她立即回转身子,似乎想跪下求情或保证什么,可手里抱着荣哥儿,且荣哥儿正睡着。她不好跪,也不好闹出动静吵醒这宝贝疙瘩,所以几次张嘴又闭合,看着恐惧得不得了。

    瑾娘见不得人这副忧虑交加的模样,挥挥手让奶娘抱着孩子走了,她则拍了徐二郎一下,“荣哥儿身边的奶娘和丫鬟都是好的,你别说些有的没的吓唬人。”

    徐二郎顺势将她的小手握在掌心,“既如此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且将荣哥儿交给他们看护就是,再不济还有钱夫子和桂娘子在,又出不了什么事儿。”

    瑾娘有些意动,徐二郎见状再接再厉劝说,“况且你从孕后期就没出过家门,真不嫌在家里憋的慌?”

    “那怎么可能。我都快憋疯了,感觉身上都长霉了。”

    徐二郎轻笑,“那还不快去换衣裳。”

    两人都换了外出的衣裳。

    如今夜里倒是有了些凉意,不过这温度对徐二郎来说正适宜,他也不用特意加衣,或穿厚衣裳。倒是瑾娘,特意换了一身玫瑰红织金缠枝纹褙子,因今天过节,难得喜庆,所以她又在头上添了一支白玉嵌红珊瑚珠子双结如意钗,在小巧精致的耳垂上添了赤金嵌红宝石石榴花的耳坠,又在两只手腕上分别添了一支翠玉手串。

    她身上的首饰不多,满打满算不过这四件,可件件精致贵重,佩戴在她身上,既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映衬的她一张芙蓉面孔,愈发美艳动人。

    徐二郎早她片刻收拾好,此刻正穿着象牙白工笔山水楼台圆领长袍坐在椅子上边喝茶,边耐心等她。等看见她这副盛装打扮的模样,徐二郎眼神都幽深几分,他看着款款走近的丽人,心中突然涌起一股不爽快的感觉,突然就不想出去了。

    瑾娘扯他起来时,扯了两下徐二郎都没动,瑾娘就讶异,“你做什么?现在还不走么?”天可不早了,他们今天吃饭本就闹腾的时间长,如今她又收拾换衣,也费了好长一段时间,等到灯会举办的朱雀街,还需要一段功夫,所以即便到了街道上,也玩耍不了多久就要回来。就这他还不动,是不想去了么?

    徐二郎……他还真不想去了。可开不了这个口,也不想瑾娘失望,最终还是不情愿的走出房门。

    可一下台阶,徐二郎就顿住了脚,吩咐跟在瑾娘身后的青穗,“去给夫人取件披风。”

    “我不用啊,我穿着褙子呢,一点都不冷。”

    “你冷。”

    “我不冷。”

    “你一会儿就冷了。”

    青穗取了披风递过来,徐二郎亲自接过,拿在手里。等下了马车后,立即给瑾娘披上。

    瑾娘抿着唇偷偷笑,坚决不承认在马车中看到徐二郎一张醋脸,心中涌起的得意。

    她倒是把这男人醋性大的优点给遗忘了,熟料那优点看她忽视自己,就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刷存在感了。

    下了马车瑾娘被徐二郎牵着手,两人慢悠悠走在人来人往的街道上,身后跟着的是青禾青穗以及曲河等人。至于通河,跟着徐翀去保护几个小主子的安危了。

    中秋节的灯会很是热闹,不仅有商贩做了花灯摆在世面上贩卖,就连周围商铺的店家,也做了花灯挂在商铺门面前,来凑这个热闹。

    而为了更多的吸引人流,不少商铺还摆出了猜灯谜赢金银的噱头,很是吸引了许多囊中羞涩的学生子弟。

    瑾娘和徐二郎走了不到片刻功夫,就看见了长安长平的身影。两小伙子正挤在猜灯谜赢大奖的人群中,跟着人群吆喝呐喊。而他们旁边还有宿轩和宿征,可见是遇着熟人一道玩耍了。至于徐翀和翩翩几个,倒是没见,显见是分开了各玩各的了。

    瑾娘和徐二郎也不去扰两个小孩儿的兴致,低调的走过去,随后又漫无目的的闲逛起来。

    期间瑾娘看上了一盏楠木做的跑马灯,徐二郎为讨美人一笑亲自上前买了来。他言行举止像是入世的翩翩佳公子,那种仪容风度,看了令人心折。

    此时周围不少女子已经脸红心跳的看着徐二郎出神了,即便是几个梳着夫人头的,也狼狈的侧过头,或是垂下首,显见是被这玉面郎君的仪容羞到了。

    瑾娘见状连忙用手掐了徐二郎两下,还用顾盼生辉的大眼睛瞪他两下,警告他低调点。

    本来他那张脸都够高调了,偏他还故意散发魅力,难道是觉得她的情敌还不够多么?

    这么想着,瑾娘又瞪了一眼过去。

    徐二郎:想迷惑的人没迷惑住,反倒惹来几个怒视,他也很冤枉的。

    稍后瑾娘又买了一把轻罗小扇扑流萤,以及两个照型别致,制作精美的鎏金镂空香球。这种香球里边放上香料,然后将东西挂在拔步床翘起的檐角,可以熏屋子。就是悬挂在衣柜中熏衣服也不错,总之非常好用,也很实用。

    之后一路瑾娘又零零碎碎的买了不少东西,但都是一些小物件。不贵重,就图一个精致新奇。但就这样,一路下来也花了不少银钱。

    她还有些心疼,可转瞬一想这一路的花销还没有徐二郎身上的这身袍子值钱,就理所应当的把省钱的念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又往前走了几步,两人终于看见了徐翀。而在徐翀跟前围着翩翩、长乐和小鱼儿。

    几个小姑娘在做糖人。小鱼儿要得已经做好了,她正拿在手里仔细的看,偶尔伸出舌头,似乎想舔一舔,可也担心舔化了糖人缺一角就不好看了,所以小姑娘努力忍着将糖人吃进肚子的欲望。那种挣扎又渴望的表情,在她脸上连续呈现,看得人哭笑不得。

    徐翀的两个好友宣和和王孙平今日和徐翀约好了相聚,不料徐翀自己来了还不算,身后还跟了几个小跟班。好在两个小子一会儿就碰到了好友走开了,但还剩下三个精致貌美的小姑娘,总不能就这么打发走……关键hi他们也不舍得将人赶走。

    宣和和王孙平也是少年慕艾的年岁,此番看见翩翩有些脸红,心中就起了爱慕之意。因而看翩翩照应两个妹妹,两人也迫不及待的在旁边帮衬,甚至为了讨好佳人,两人一路上对长乐和小鱼儿好的不得了。

    如今看见小鱼儿眼巴巴的对着个糖人流口水,宣和和王孙平就连忙吩咐老板,“再做两个糖人,一个要蝴蝶,还有一个要,要,小鱼儿还有一个要什么?”

    小鱼儿条件反射回道,“要小鱼儿。”

    宣和:“好好,再来一个小鱼儿。”

    翩翩反应过来,这人是要给小鱼儿买糖人,顿时不乐意了。绷着精致的小脸就说,“宣二哥不要给小鱼儿买糖人了,她人小,吃过了糖牙齿会坏。嫂嫂在家规定了小鱼儿每日吃糖的分量,她刚才就吃很多了,要是还吃,回家嫂嫂会罚她的。”

    宣和顿时不好意思了,挠着头嘿嘿笑,“那就不给她买了,那两个糖人给你,给你行不行?”

    翩翩:“我也不要,我还正换牙呢,如今还有两颗牙齿没出来,我可不想到时候顶一口残缺不全的牙齿露面,那好丑的。”

    “那,那就不要了。老板别做了,不要了啊。”

    瑾娘:“……”瑾娘原本还担心翩翩早恋,此时,她已经笑瘫在徐二郎怀中。

    什么我还在换牙呢,哎呀妈呀,可笑死她了。

    徐二郎也在闷笑,不过他就是笑起来,表情也很淡,只凤眸中多了几丝笑意罢了。若非距离他近的人,根本察觉不到他竟然笑着。

    瑾娘和徐二郎咬耳朵,“你看宣和如遭雷劈的表情,简直不要太搞笑。哈哈哈,怎么办,我现在都有点同情他了啊。这小子眼神挺好,看上我们家翩翩了,可惜翩翩没开窍,他这单相思走不远的啊。”

    :。:


………………………………

160 七小姐

    几个孩子玩的开心,瑾娘和徐二郎也没有扰他们的兴致,只和发现他们的曲河打了招呼,就借着人群的掩护走了过去。

    可惜,他们还没有走出几步,徐翀就眼神管用的瞅见了他们。这小子还挺高兴的喊了一声,“二哥,你带二嫂也出来了?那怎么不和我们一道出来玩,可有意思了。”

    瑾娘:“……”

    翩翩几人此时也看了过来,见到瑾娘和徐二郎后,三个小姑娘可高兴了。他们连糖人都顾不上了,就兴高采烈的跑到跟前来,兴致勃勃的和两人说起她们一路上的见闻,还有她们买的东西。

    瑾娘瞅了瞅她们空空的手心,“你们买的东西呢?”

    翩翩:“三哥拿着呢。”

    长乐和小鱼儿应和的点头。

    瑾娘:“行,今天过节,也让你们乐呵乐呵,你们想买什么东西就买,不过丑话说到前头,每人最多只能花十两银子,回家要给我报账的听到没有。”

    “好。”

    小姑娘们应和一声,又欢欢喜喜的跑去找徐翀了。

    和长辈一起玩耍可没意思了,更何况她们虽然人小可也看出来了,二哥/二叔/爹爹不想她们跟着呢,所以他们还是去找三哥/小叔吧。

    徐翀看到三人片刻功夫又屁颠屁颠跑了回来,郁闷坏了,质问翩翩,“二哥和二嫂都出来了,你们跟着二哥二嫂去,还来找我干什么?放心,你们的东西我都交给丫鬟了,等回家就给你们。快,快,二哥和二嫂还没走远,你们快点撵上去。”

    翩翩:“撵什么撵?二哥和二嫂好不容易出来逛逛,带着我们几个能玩开心么?反倒是三哥你,可潇洒了,这样的灯会你不知道见识过多少,所以少玩乐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所以我们还是跟着你吧。”

    徐翀:“……”他竟然觉得翩翩这话很有道理怎么回事儿?他脑子被驴踢了么?

    徐聪还没发话,宣和和王孙平就满面赞同的说道,“对,对对,跟着长辈身侧玩没意思,还是同龄人玩耍才自在。更何况我们两个都是京城长大的,知道好玩的好乐的东西多了去了。今晚上你们几个跟着我俩,保证让你们把以前没玩过的没见过的都见识一遍。”

    “好啊好啊,那就有劳宣二哥了。”

    徐翀此时觉得有点不对劲,好在他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不知道的傻小子。进了军营各种荤话他听多了,所以尽管此时他自己还没开窍,却直觉觉得宣和和王孙平这俩狗崽子,这心思不对啊,这看翩翩的眼神,也有点不是那回事儿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