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养娃日常-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倒是把徐二郎吓到了,赶紧就将她抱在怀里,顺着她的胸口安抚她。“好了,好了,这不是都好好的。她的毒计没有得逞,不管是小鱼儿还是翩翩,如今都安然无恙。你别生气,再把自己气出个好歹,我以后还敢什么事儿都详细给你说么?”
瑾娘知道徐二郎说的是正理,她确实不该因为一个外人气坏了自己的身体。可是只要一想到,管媒婆曾经还几次三番来家里,想要阴谋抱走她的小鱼儿她胸腹间就不受控制的涌动着一股戾气和郁气。这折磨的她浑身难受,甚至感觉呼吸多困难。
她撕扯了两下领子,徐二郎见状赶紧将她领子处的盘扣解开两颗。怕她真的憋闷住了,干脆直接将外边的罩衫也给她脱了,只用一床被子将她包裹起来,抱在怀里。
瑾娘缓了一会儿才缓过来,此时她整个人出奇的平静,他揪着徐二郎肩膀处的衣服,非常严肃的说,“二郎,让她死!只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我不想以后日日都要因为她惊魂不定。我更承受不住翩翩和小鱼儿落在她手里的下场。所以,不管衙门如何判,你都不能让她活!不能再留着她的性命了!”
“好,好,我都知道!”徐二郎继续拍着她的背说,“不用我插手,此番她也活不了命了。先不说服刑途中逃跑本就是必死的大罪,就说他们一行人这次还拐走了朝廷的一位县主……”
县主都能拐走?那县主身边服侍的人都是吃干饭的么?
瑾娘的注意力再次被转移走了,徐二郎微松口气就说,“意图谋害皇室成员,要被诛九族。这案件已经审问清楚,最迟明后两天衙门会宣判,你若不信,到时候就派人去衙门里看通告。”
:。:
………………………………
209 武师
虽然徐二郎言辞笃定,说管媒婆此番肯定会被判死刑。但没有看到最后通告,看到管媒婆人头落地,瑾娘依旧提心吊胆不安稳。
为此,她一边安排人天天去衙门外守着,另一方面也再次把徐府里外整顿了一番。
徐二郎说过,管媒婆曾来家里的角门处几次,想要收买下人把小鱼儿抱走。最终这毒计没有成功,这从一方面说明徐府的下人整体被调教的不错,另一方面未尝不是瑾娘管家严格,让人没有可乘之机。
这两方面都说明,瑾娘管家还是卓有成效的。
若是以往,她也会为之沾沾自喜,可如今,她只觉得还不够,还要把这个家管的更密不透风,才能保证家里孩子的安全。
念及此,瑾娘又想出了几个策略。第一便是成立了互相监督体制,让府里的丫鬟仆役自觉分组行动,每次不管去那里,最少两个人同时出现,拒绝落单的情况发生。若是某人说不清自己在何时做了什么,有何人给自己作证,那么不仅她要受罚,连带的和他同组的人也没有好果子吃。
另外,府里看门的仆役和婆子们,也都给他们做了简单的侦查和审问的训练。这项工作是由刚好回家的徐翀进行的,徐翀也没觉得自己被大材小用了,也没觉得训练这些奴仆还要他这个京郊军营的队长出手,拉低了自己的格调。
事实上,他能为这个家做的事儿非常少。这个家是二哥撑起来的,是二嫂在打理,就连翩翩都有点作用,会不时替嫂嫂分忧,减轻嫂嫂肩膀上的重担。反观他,没去军营前整天无所事事,去了军营又照应不到家里。他对这个家毫无贡献可言,所以此时能派上用场了,徐翀摩拳擦掌,想要大展身手,好好给家里做点贡献。
有徐翀亲自盯着、训着,那些看门的婆子和仆役们简直打起两百分的精神学习。他们可是知道这位三公子的,那最是个狠人。听说他脾气暴戾,曾经在平阳时,一言不合把人的腿骨踹折了。这人可是个实打实的霸王,他们可不敢不听他的。
在惩罚和监督管理机制外,瑾娘还采取了奖励措施。就是府里下人但凡发现那里不对,或是谁行踪诡异有些不妥了,可私下报告。当然,为防故意打击报复他人,这个报告若是被查到是真实的有奖,可若是假的,就要加倍处罚,甚至有可能被发卖出去。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措施,比如去外边采买会拳脚的丫头,分派到三个小姑娘身边了;比如将几个小主子身边的下人,都重新敲打教导了等等……
总之,这一番动作下来,徐府瞬间就被箍的如同铁桶一般,结结实实,牢牢固固。这若是没人使坏还罢,若是有人想吃里扒外,就怕他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周围火眼金睛的下人逮住报告上去了。
毕竟众人可都捉急立功呢!没听主子说么,按功劳大小,或升职加薪,或提拔去外边做庄头或是铺子上的掌柜,再往上,若真是格外机灵,入了那个主子的眼,还有可能到主子身边服侍;更有可能恩泽自家儿孙,以后可以被发还卖身契,得个良民的身份;甚至主子还说了,可以送家中小儿去书院读书……
这一系列恩威并施的措施,让徐府的丫鬟仆役们打了鸡血似的,连干活的热情都高涨了许多。
当然,私下里他们也不免暗自揣测,主子这般大张旗鼓整顿府里是因为什么?
有那眼明心亮的,从瑾娘让人天天去衙门盯着,就猜测到什么。
恰好此时官府对前段时间抓到的犯人宣判了,连告示也贴出来了。于是,不单是徐府的人,就连满京城的人都知道,元宵节时,衙门抓了人贩子,还顺藤摸瓜揪到了他们的老巢,解救出来不少被抓住的娃娃。
外边的人还不会多想,只会欢天鼓舞这些恶棍们得到应有的报应。徐府机灵的下人们却觉得自己真相了。这之后便越发关注几个小主子的动静,恨不能背后长出一双眼睛来,连睡觉时盯牢了三个小姑娘,好在她们有危险时第一时间发觉,立个大功……
府里的动静不算小,徐二郎哪怕每天在家时间有限,也注意到这情况了。
他觉得瑾娘经此一事,有些草木皆兵。不过府里好好整顿一番总是好的,最起码风气正了,也让别人没了在府里搞七搞八的可趁之机。
这很好!
由此,徐二郎便没多说什么,甚至为了配合瑾娘行动,他还特意把通河留下,让通河给瑾娘打下手。毕竟瑾娘想买几个会功夫的女仆和武师傅,她是女眷终究不好出面,且没门路。倒是通河,他手里门道不少,手底下也有几个得用的人,倒是可以让瑾娘挑拣一番。
最后,女武师也找到了,还真是通河找来的。这武师傅三旬左右,长得清瘦,身量很高,远比瑾娘高了一个头不止。这身量,得有一米八往上了吧,在这个时代,这样身高的女子,可真是非常非常少见的。
女武师刚直不阿,有些不会说话。她本来是京城一家女学的马术师傅,可惜因为上课严厉,不被那些小姑娘喜欢。那些权贵家的姑娘个个娇滴滴的,受不了她的呵斥就给家里告状,她的日子不好过,不受学生们欢迎,还被其它同事排挤,久而久之,就生了离去的心思。
也是巧了,她才刚离职,准备回西北去投奔师兄,就有老友指点通河去找了她。
瑾娘见到这女武师本人,是挺满意的。严厉点挺好的,不然管束太松了,怕是拿捏不住自家那几个猴儿。另外师傅说话不好听,不会说话,这都是可以略微提点的。这武师傅经过了早先书院的事情,想来自己也会反思,那么她再稍委婉的说两句,想必武师傅会有所改变。
不过为防这武师傅当真是个性子顽固,不知变通的,瑾娘就先和她约定了为期一月的试用期。若是届时双方都满意,就留下来继续教课,若是有其中一方觉得不妥,那么教授事宜就此中止。
女武师也是有所思量的,也担心主家性情不好,或者孩子过于顽劣不听教诲,亦或是再遇上那些半点苦头不肯吃的小姑娘。那些娇滴滴的小姑娘,她是真怕了,所以暂时先彼此接触了解一下,等都满意了,再继续合作。
两人达成协议,瑾娘就让人去唤了翩翩、长乐和小鱼儿来。
恰逢三人今天的学习结束,正好从钱夫子那里过来,倒是很快就到了翠柏苑。
瑾娘见三人来了,就给她们互相引荐了一番。末了就和武师傅说,“我家三个孩子,两个大的早先有点武学基础,小的这个还没学过。三个孩子性子都好,只是姑娘家养的娇了,怕是受不了大罪,所以还要劳烦师傅一开始教授时循序渐进,多点耐心。”
又说三个孩子,“早先你们都同意要学点傍身的功夫,如今我把师傅给你们找来了,你们可要好好学习。要是让我知道谁上课时捣乱撒泼,或是叫苦叫累,再或是偷奸耍滑混时间,小心我罚你们去抄家谱。”
三个小姑娘闻言都苦了脸,小脸都变得皱巴巴的。
抄家谱可是个大杀器,徐家的家谱好厚好厚一本,抄一遍要费一整天时间。而娘/婶婶/嫂嫂罚她们最少十遍起步,那就是抄十天,想想就难受到麻木啊。
而且抄家谱时,不完成惩罚还不能出门,这就是变相罚禁足了。这让翩翩几人如何受得了?
几个小姑娘顿时变得蔫哒哒的,心中都升起了后悔的心思。想着,当初就不该头脑一热同意学武,这以后不仅每天都要早起一个时辰,还要被摔摔打打的,想想就跟吃了黄连似得,从嘴里苦到心里。
瑾娘见她们如同被霜打的茄子似得,个个都无精打采的,心中暗笑,可却也想着,这样可不行。学习就该抱着饱满的激情,积极主动的投入其中,这样才能学出点成绩。若是都像她们似得,带着排斥和不喜的心情去学,先不说这样压抑的情况下,她们学习的效率肯定很低,就说长此下去,也会渐渐排斥武艺,继而厌恶上这门学科,那还提什么学出真功夫,那还能自保么?
瑾娘眼睛转转,就说,“这位师傅是有真本事的,你们好好学,届时如果成效不错,我就一人送你们一匹小马。”
几个孩子眼睛登时变得亮晶晶的,尤其是小鱼儿,高兴的嘴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瑾娘又看向翩翩,“若是好好学了本事,之后再遇到哪些污糟事儿,你就不会毫无还手之力,相反还能行之有效的直接打回去。另外,若是路遇不平,你也可以出手相助,而不至于无助的只能干看着发傻。”虽然这有点把自己姑娘往“侠女”的路子上教导,但不管怎么说,总要先激起她们学习的激情。
翩翩被瑾娘一说,早先被人贩子抓到时那股无助无力的感觉再次涌上心头。一想起那时的仓皇无措,翩翩就捏紧拳头。她要好好学本事,再也不要当只能任人鱼肉的咸鱼了。她要奋发,要雄起,她好当个武功高强的女侠,到时候把那些作恶的坏人打的落花流水。
这么一想,翩翩心中涌起豪情壮志,“嫂嫂你放心,我好好学,我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学到真本事。”
瑾娘点点头,又看向长乐,“你喜欢医术,肯定也有行医救人的想法。你好好跟师傅学武术,嫂嫂就答应你,到时候替你安排出门给人义诊的事儿。”
这是长乐一直想要的。
师傅可说过了,学医不能闭门造车,只苦读书上的理论,却不去实践,那等于纸上谈兵,学不来本事的。
长乐也曾想央求婶婶,让她去给人义诊,可每次要张口时又忍不住把话吞回去。
她觉得婶婶是不会同意的,不说她去做小九流的行当,会给家里抹黑——虽然她私心里觉得,行医救人乃是大义,可谁让世上都觉得行医是下九流的行当呢?她不想因为自己,让人背后说家里的坏话,所以就忍着一直没说。
可如今她听到了什么?婶婶竟然同意她出去义诊!
长乐不敢置信的看着瑾娘,唯恐自己刚才幻听了。瑾娘却温和的对着她笑,“长乐没听错,婶婶刚才说的都是真的。婶婶没觉得你行医有什么不妥,世人对医者要求苛刻,因为你是个小姑娘家,世人对你的指点会更多,也更不会相信你,同样的,你遇到的危险也会很多。若是你不介意被人指指点点,且会好好习武,能够有自保之力,那么婶婶就同意你之后隐姓埋名去义诊。”
至于为什么会要求长乐隐姓埋名,那自然还是为她好。毕竟她虽然做出了让步,可小姑娘的名声还是要顾忌的。不然到时候真不好说亲了。
“我同意,我不在乎,我不怕人指点,我会好好学武,争取早点学有所成。到时候,到时候婶婶就同意我出去义诊么?”
瑾娘点头,长乐见状心里松了口气,脸上绽开大大的笑容。
她看向女武师,“师傅,之后就劳烦您教导长乐了。你放心,长乐不怕吃苦,不怕受罪,长乐想学真本事,所以之后学习,师傅您一定要对我要求严厉,不能看我年纪小,就对我放水啊。”
女武师心情顿时复杂起来。
她在书院教课时,多的是家长和其余科目的师傅提点她,对学生放水,不能要求太严格了。这话听得她耳朵都起茧子了,可如今,她听到了什么?竟然有小姑娘要求她别放水,还要求她严厉些……说真的,女武师觉得长乐之后十有八九会后悔她说的这话,因为她严厉起来,真的,连她自己都怕。
说通了翩翩和长乐,就剩下豆丁大的小鱼儿了。
小鱼儿眨巴着萌萌哒眼睛看瑾娘,瑾娘就有些头疼。这闺女,聪明是真聪明,可也是真会装傻。
好在瑾娘已经练就了金刚不坏之心,才不会被闺女萌到。
她就咳了咳说,“你是姐姐,之后要保护弟弟,等娘亲老了,你还要给娘亲撑腰,保护娘亲。那么小鱼儿,你现在能好好学武,之后给弟弟和娘当靠山么?”
小鱼儿:“……”我还小,你不要给我那么重的负担,我扛不起来啊!
:。:
………………………………
210 挑人
几个孩子学武术的事情正式提上日程。
瑾娘一开始有心去小校场看看她们学习的情况,可随后又想,自己几个姑娘个顶个的会撒娇,到时候若是因为吃苦了泪眼巴巴的看着她,她不得心软么?
孩子初学时,师傅正是给她们立规矩的时候,这时候规矩定好了,之后孩子们养成习惯,学习就轻松许多。反之,她若时不时心疼的和师傅求情,让师傅减轻训练难度,减少训练时间,久而久之,孩子们觉得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怕就不会拿出十分的实力学习了。
这可不成!她可不能当这种扯后腿的家长。
瑾娘心里暗下决定,可对几个小姑娘的担心丝毫没削减。
早先徐二郎给小姑娘们传授武艺时,目标只是为了强身健体,并不要求她们一定要学有所成。可这位齐师傅不同,她教授学生就要学生学得有模有样,至于强身健体什么的,这要求太低了,请她过来有些大材小用。若是主家真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她恨不能立即打包回去投奔师兄。
不说这些题外话,且说头几天学习,几个小姑娘确实有些承受不住。虽然齐师傅一开始的要求很简单,只是让她们扎马步,可这也够磨人的。
三人头几天都累的手脚虚软,走路都迈不开腿。为此翩翩和长乐都红过眼,可最后想起嫂嫂的承诺,都咬着牙扛了过去。倒是小鱼儿,还是太小了,小姑娘委屈的不得了,又见母亲丝毫没有同情心,就等徐二郎回家后,给爹爹告状。
徐二郎能如何?他也没办法啊。
瑾娘之前可是和他说过,让他这次别插手,就担心他耐不住孩子祈求,好心办了坏事儿。
如此,徐二郎只能佯作没听见自家姑娘的撒娇,没看见她哭的可怜的模样。他带着她出去夜市上逛了一圈,买了好些东西,小鱼儿就将那训练的辛苦忘到九霄云外了。
回头继续练习,小鱼儿继续哭泣,徐二郎继续带她出去。久而久之,小鱼儿竟然不觉得训练苦了。甚至每天还颇盼望那个时候到来。因为一训练就可以找爹爹撒娇啊,爹爹最不忍心她吃苦受罪了,就会带她玩耍给她买东西补偿她。小鱼儿一想起那事儿,就美的不要不要的。
可惜,这种好日子不过过了十天,就彻底结束了。
因为小鱼儿的娘亲,徐家的管家夫人瑾娘下了命令,让她收收跑野了的心思,把每晚写大字的习惯重新捡起来。
小鱼儿:她就不明白了,娘亲怎么那么见不到她高兴呢!说什么写大字,哼,别以为她不知道,娘就是羡慕爹爹每天带她出去玩耍,她却要带荣哥儿每天都不能出去,娘亲就是嫉妒了。
心里这么想着,小鱼儿却没胆子把这话说出来。她也是很惜命的,那些话该说那些话不该说,她心里门清。而且自家娘亲还是不要得罪的好,娘亲是家里的大魔王,连爹爹都不敢的得罪她。
唉,这日子,怎么就这么苦啊。
时近二月,大地复苏,天气暖和起来。荣哥儿在屋里憋了一个冬天,可是憋坏了。如今天气一好,小家伙整天嗷嗷叫着要往外边去。
他也是个调皮的,虽然不会说话,整个人也还站不稳,可他会指挥人啊。
那小手往院子的方向指着,小身子往那边侧着,小表情急切又兴奋着,真是让人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奶娘每天定时抱荣哥儿出来遛遛,有时候瑾娘得空了,这事情就换瑾娘来做。不过这几天她事情也多,一时间也照应不上,荣哥儿就只能交给奶嬷嬷了。
说起瑾娘最近忙的事儿,也没什么大不了,可就让她不得不分神进去。
其一自然是前几天倒春寒时,平西侯府的老夫人过了寒气病倒了。这总得瑾娘出面去探望,一去自然是多半天。
再就是开春要春耕了,按例每年此时皇帝都会主持亲耕礼,太后和皇后会主持亲蚕礼,以示对农业和蚕桑的重视。
皇帝那边自然是要求朝中文武百官都参加,而太后和皇后这边,则要求京城所有诰命夫人,以及六品以上官员夫人重装出席。
瑾娘有幸在需要出席的人员名单中,所以这段时日还要跟着宫里派来的嬷嬷学习规矩礼仪。
也不仅是瑾娘,徐母也要学起来。这可把徐母折腾坏了,不是磕头就是福礼的,把徐母折腾的头晕眼花,不过一天时间就病倒了。
徐母这么“不经事”,倒不是身体脆弱到这个地步,而是那教导规矩的嬷嬷有意为难。
那嬷嬷是宫里的皇后派来的,而皇后年后才在徐家人身上栽了个大跟头,被狠狠打了脸。就允文帝带婕妤娘娘初二回平西侯那事儿,可让皇后娘娘颜面扫地。
她是个还算持重端庄的皇后,素来处事也算温和公正。可就是再大肚温婉的国母,在听到男人在初二回娘家那天,不带着自己回娘家,却带着个妾室回了娘家,那脸面上也挂不住。
皇后娘娘由此紧锁宫门,到现在也没出来。
她倒是没放出话为难徐家,可她至今都没喝怜儿姑娘,也就是新进宫的怜美人敬的茶,这不就从另一方面说明了皇后对徐家人的迁怒和不喜?
皇后的态度明摆着的,下面多得是人想讨好皇后,所以,瑾娘和徐母可不就吃了苦头了?
瑾娘没学过宫规,也没觉得那嬷嬷屡次要求重来有什么不妥。可她也不是真傻,总还能从那嬷嬷的态度中看出一二。
可此时看出也已经晚了,因为徐母已经耐不住折腾,提前倒下了。
这倒是有借口将那嬷嬷退回去了。
可就这么吞了这口气,这么简单的把人送走,真是怎么想怎么憋屈。
徐二郎下衙后得知此事,面色铁青。当晚就见他写了一封奏折,第二天递了出去。
于是,这天傍晚,那两个教导规矩的嬷嬷灰溜溜的就走了。临走前两人面色惨白,腿脚踉跄,眸中满是惊惶,好似犯了大罪,要朝不保夕。
瑾娘见状不由想到,肯定是上边怪罪下来了。
讲道理,柿子要捡软的捏,可徐家明明不是软柿子,徐二郎跟榴莲差不多,真是谁碰扎谁,那怎么还有人这么没眼色,来刁难他的家人呢?
瑾娘想不通,徐二郎却能想通,“不过就是我这官低职微,在有些人眼里,实在不够看罢了。”
瑾娘:……说的有理!
两个嬷嬷狼狈退走的第二日,就有新嬷嬷过来了。新嬷嬷来的悄无声息,与之同来的还有宫里送来的一些补品贺仪。
这嬷嬷笑的和煦,道“这都是皇后娘娘的一点心意,娘娘忧心老夫人的身体,特意让奴婢带了这些补品来给老夫人补身子。”至于老夫人被折腾病的事儿,这嬷嬷是绝口不提的,只接着道,“娘娘这些时日病体沉珂,对宫务就有所怠慢,对宫人的管束也没之前那么严格。这才导致那两个老奴生出怠慢亵渎的心思。不过我来时,那两个宫人娘娘已经都处罚过了,除了一人打了四十板子,还给撵出宫去……”
这之后这嬷嬷又说了一些有的没的,瑾娘却全然听不到心里去。她只觉得这皇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