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杜鹃泪-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前言
我想以第一人称的方式,来讲述这个故事。故事里的人和事大都是虚构的,但有些人和事,又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比如我的太祖姑母一样的人物
乱世出英雄,虽是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可生活在乱世中的人们,生命大多时候都如同蝼蚁一般,被无情的蹂躏和践踏。
民国二十七年的一月,江南大地被厚厚的一层白雪覆盖,天气异常寒冷。
时间离旧历新年越来越近了,江南,鄱湖东岸的吴家大院里,正在热热闹闹地准备着过年的年货,一阵阵欢声笑语在院子里回荡。
自半年前从开战以来,上海、都城相继沦陷,许多的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吴家大院里的一片祥和、宁静,实属不易。
后厅里的炉火边,吴家八十岁高龄的刘祖奶奶靠坐在暖桶上,正从窗格里盯着在后院杀过年猪的几个人,两只手不停地搓着抱在怀里的‘暖婆婆’心里默默地唠念着:老天保佑,菩萨保佑,保佑吴家的子孙平平安安!保佑天下太平!
………………………………
第一章
民国二十七年元月,白雪皑皑的冬日,江南大地上到处覆盖着厚厚的一层白色,零下十几度的天气显得异常的寒冷。
长江以南,鄱湖东岸大约两里处,有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吴家庄,村庄前面一条宽宽的水溪。水溪是由村庄后面绕村庄而过,再从村庄的前面往西南方向流去,水溪里的溪水静静地流淌着,四季不息。两岸边高低参次的杨柳树,沿着水溪边排成两排,水溪边有一条通往村庄的大路,大路的右边,有一棵参天而高的樟树,茂盛的枝丫在空中散开,把阳光和雨水挡住,树底下成了人们纳凉、话家常的好地方。
村庄的后面,是连绵成群的山丘,山丘上生长着一年四季长青的松柏树;蜿延弯曲的山丘脚下,是一望无边的水田,和山脚下少数的旱地。鄱湖与水田,真正的渔米之乡就由此处而来。
村子的最南边,水溪流经的拐弯处,有一座傍水而建、坐北朝南、门高庭深的朱灰色院落。这座吴家庭院就是我的太祖姑母――吴绢,出生的地方。吴家庭院起码足有四五进之大,朱红色的大门雄浑气魄,彰显着这座院落和主人的深厚气韵。
大门的进门处是一个梯形的门廊,门廊外侧两根朱红色的圆木柱子支撑着门廊顶上廊檐的两个角,檐顶跟所有的屋顶一样都是成向上弯的‘八’字弧形,弧形的两端都雄然屹立着两只精小的‘神兽’,廊檐和房屋顶上盖着深灰色的厚厚的瓦。
门廊的瓦檐下面镶着一排古色古香的木雕花板,花板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飞兽,看上去很是精致且气派,只是经过年久日深岁月风霜的消蚀,外面一层漆的颜色淡去了许多,整个院落的色彩都褪去了最初的鲜亮了。
大门两侧是用灰色的大理石做成的门梁柱子,石柱上刻有一幅似深而浅的对联:‘山高水远景韵悠深,楼台庭院福蔽万安’。
江南庭院,少不了的是别有韵味的院子,院落里就有三个大小不等的院子,三个院子中前院为最大。从大门门廊进去就是前院,再往里穿过前厅旁边的回廊,就是中间的小院子,再穿过餐厅右边的回廊,是比中间的院子略大一点的后院。院子的外围墙约有两丈高,站在院墙外面,除了院内高高的树和房屋,院子里面其他的东西都看不到。
从大门往里,是一面浅灰色的大理石屏风,迎面的屏风上是一幅圆形的竹雕图案,通过屏风的两侧走进前院,就可以看到院子里碧青的花圃和高大的树木。
院子两侧的院墙边,分别种有一棵高出院墙许多的桂花树,桂花树的树枝从高高的墙头上向墙外伸展出去。从它的高度能看出,这些树应该有好些年头了;靠前排的院墙边有几棵高高的碗口粗的杨树,与院墙平行地站成一排,笔直而伟岸。
院子中间,一条青石铺成的石板路通往前厅,石板路的两边用矮矮的竹篱芭整齐地围出了两块小花圃,花圃里种有各种五颜六色的花,红的粉的月季、白的粉的百合和牡丹花,只是眼下隆冬时节,只见白色不见花色了;花圃的中间还点缀性地、均匀地种了几棵矮矮的桔子树,桔子树的枝杈散成半圆形,像一朵朵绿色的蘑菇似地点缀在花圃中间,甚是美观。
院子右边的墙角,挖有一个小水池,水池里面养了一些金鱼、乌龟,有时候家里当天吃不完的鱼,也会放在里面养起来,到了要吃的时候,再用网兜把它捞上来。一条窄窄的、弯弯曲曲的青石小路地从前厅边的回廊处铺到水池边。池子的水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冰面下的水,在阳光下泛起波光粼粼的层层水纹,给整个庭院增添了不少的生气和韵味,更是别具一格的风景。
中间的院子比前院小很多,庭院里所有的厢房就围绕在中间的院子四围。院子中间也铺了一条青石小路,两边对称地砌了两个约两尺高的花坛,花坛上分别放着一口大青花瓷缸。青花瓷缸足有两个成年人才抱得过来,里面是用来种荷花的。到了春季在里面放上一段莲藕,夏天的时候青花缸里就会长出绿色的荷叶,开出粉色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浊青莲而不妖’,眼下的青花瓷缸里只有淤泥,却不见青莲了。
后院里相对就简单很多,整个后院的地面上都铺了青石,右边有一口给院里供水的水井。水井往里几尺处的墙边,种有一棵枣树,枣树的枝丫又密又长,许是也有些年头了;左边是粮仓,粮仓边上有两棵比成年人高些的栀子花树。栀子花开在五六月的端午节前后,雪白的栀子花开满枝丫的时候,就像洁白的‘星星’点缀在绿色的树叶间,整个院落里都飘满栀子花浓浓的香气。
整个院落前后相通,可谓大气恢弘、曲径幽韵,各排房屋前面都有古建筑特色的回廊,确实是一座标致而又‘华丽’的江南大院。从院子的布置可以看出,当时,太祖姑母的家不仅仅是一方财主,而且还都是有情调而又热爱生活的人。
从吴家大院的外面往村庄的北面望过去,村庄里应该有不下两百户人家,而‘雄魄’的吴家大院显得格外地与众不同。晌午时分,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了‘袅袅’的吹烟。
吴家大院不仅仅是吴家庄里的大户,在整个县城里也是首屈一指的大户,祖上是清朝洵城的知州官员,是个实实在在的书香之家,子子孙孙里,不管男孩女孩都进过私塾、学堂念书。
清朝末年,眼看社会态势越来越动荡,吴家的先祖果断弃官从商,从商之后的吴家迅速壮大,洵城、县城、镇上都开有铺子,吴家大院也不断修缮扩大。吴家虽是一方官员,后又是一方财主,但未听说有过虐待长工、苛刻佃农的事情发生,到了现在的这代掌家人是80岁高龄的刘祖奶奶。
掌管着吴家宠大生意的是,英明睿智的二老爷吴琮如,花甲之年的二老爷身材高大,是个谦逊、内敛的长者,身上有一股坚硬的原则性和韧性,而且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神清气爽。二老爷一贯的家风和家教是:对邻里和弱者有原则地相帮;对孩子的教育是释放天性,发掘优良品性,前提是须做个有原则的善人。
所以吴家的少爷和小姐们,在二老爷的言传身教之中,在外不欺凌弱小,在家尊长爱幼,但由于天性的释放,偶尔的闯祸就在所难免了。少爷小姐们小的时候,不是把东家的狗丢进了水溪里,就是把西家的桔子树压折了。
刘祖奶奶隔三岔五地就要赔四村八邻家的东西,时间久了,免不了就有一些贪便宜的人上门来‘讨债’,这当然瞒不了刘祖奶奶和精明的二老爷了。
二老爷一边把钱给人家,一边旁敲侧击地对来人说:“我家书华(二老爷的二儿子)虽淘气,但你家的房屋那么高,他还不到十岁,前两天打雷把后山上的树枝劈断了,您拿上钱赶快把屋顶修修好,免得下次下雨的时候要漏水了。”
如此这般几次之后,讨债的人也少了一些。每次二老爷从外面回到大院,都会把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叫到身边,问:说说,这段时间你们每一个人又赔出去多少钱了?
一晃儿女们都大了,除了最小的女儿子云,该嫁的嫁出去了、该娶妻的娶了妻了,大儿子书贵、书华都跟着二老爷在外面打理生意。大少爷书贵打理县城的米、油铺和绸缎铺;二少爷书华跟着二老爷在洵城呆的时间较多,因为洵城里也有二老爷开的药铺和米铺,还有一家洵城里最好的酒店,需要打理。
二老爷本想把生意再往外做大,但无奈,七七事变后,日本人想继占了上海、都城南京,而且听无线方匣子里说,日本人正在往南边打过来,所以二老爷的生意计划也随之搁置了。
………………………………
第二章
吴家大院最少的时候也有六个工人,五六个女佣,女佣里有一个专门照料刘祖奶奶。有时候也会有人中途离开,也会在人手不够的时候,再请人进来。女佣主要负责家里的洗洗晒晒和厨房里的事务,男工人们干需要使力气的活,不管男工女佣,从十几年前开始,都是听汪叔的派遣。
大院里几十口人,除了洗洗晒晒、煮饭、烧菜的事情,还有许多其它的事情要做,都要有条不紊的一一管理好。而这些事,十多年前都是大老爷吴琮炳在管,自从镇上铺子里的掌柜告老回家,刘祖奶奶就让大老爷带着他的上门女婿书仁(上门后改的名字)去接管了镇上的一间杂货铺,大院里的一些事情就都交给了汪叔。
每人每天的伙食需要多少钱,每天需要准备些什么食物,每个月开出的零花钱,汪叔都要一一备清楚,再从账房上拿钱。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刘祖奶奶渐渐把自己身上的事情都交给了二儿媳妇。二儿媳妇聪明能干,关键脾性也好,大少爷书贵的妻子也从旁帮着婆婆,婆媳俩把家里的事情也都打理得有条不紊。
二三十口人的大家庭,每年换季需要添做衣服,每逢年节也要做新衣服,还有诸如小到床单被褥的事情,也都是需要有人来管,所以这些事情汪叔就是二太太和大小奶奶管了。
眼看小年转眼就到了,在外读书和做生意的子孙们都要赶在小年之前回家,家里的男工、女佣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着过年的东西:杀猪、腌腊肉、做冻米糕糖,还有各种小食。
做过年的各种小食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每一样小食做好以后,都会给家里的男工和女佣们每人分出一小包,让他们带回家去,给家里的孩子和亲人们过年,这也是大院里一直传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
自家留下来的,女佣们分别用袋子或者陶罐装起来,把袋口死死绑紧,放在小仓库里的大陶缸里保存起来,这样就不会轻易变质或者受潮了,保存的时间也会更久一些。
小仓库里存放着许多的陶缸,有放小食的、有装米酒的、有装油的、还有装咸菜的,两个大缸里则装了褪好壳的满满两大缸的稻米;后院的大仓库里存放着收进来的粮食,有稻谷、小麦、荞麦等,满满大半仓库,几年都吃不完。
吴家的大片田地,两年前在二老爷和三少爷的主张下,都分给了四村八邻的佃农,所以这两年仓库里存放的粮食就比以前就少了些。刘祖奶奶当初不太同意把田地分出去,说那都是祖上花钱一块块攒下来的宝贝,怎么能轻易就分了呢。但自从洋毛鬼子和东洋鬼子相继来过以后,刘祖奶奶也慢慢想开了,同意了把田地分出去,自家留了一小部分。
刘祖奶奶是个十分标致的江南闺秀,小巧玲珑的身姿,有一双能把花草鸟儿绣活的灵巧双手,年轻时也有着出水芙蓉般的容貌。刚学会走路的第二年,就被抱到了吴家大院做童养媳,再大一些的时候,跟在丈夫后面一起去私塾里念了几年书,后来就跟着婆婆学做细工、绣花,十七八岁的时候与丈夫完了婚,先后为吴家生下两个儿子――琮炳和琮如。
刘祖奶奶的一生可谓‘经历丰富’,出生于清咸丰年间,一生经历了清朝的灭亡,北伐战争,袁世凯即位,后又来了八国联军,晚年时,又有日本人来侵占中国的土地、虐杀中国的百姓。曾经关上大院的门,她能听到那些‘长毛鬼子’操着听不懂的‘鸟语’,抢夺村里的瓷缸、瓷碗,甚至杀人放火;‘长毛鬼子’跳蹿了没多久走了;走后没多久,就听说东洋鬼子来了,还把东北给占了。再后来听无线方匣子里说,日本人的军队占领了上海、又占领了都城南京,正往南边打过来。
刘祖奶奶的丈夫吴太老爷,在刘祖奶奶不到五十岁时因病先逝,刘祖奶奶带着两个儿子撑起了吴家的一片家业,算是个十分明智的长辈及掌家人。吴太老爷过世的时候,老二琮如已经跟随父亲打理家里的生意很多年了,年纪虽轻,但他方方面面都比吴老太爷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家里的生意在二老爷的打理下,越做越大。二老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刘祖奶奶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她耳聪目明、精神爽朗,在天气不热也不十分冷的季节,她还会拿起针线做细工,家里小辈们穿的衣服很多都是她跟儿媳、孙媳们一起亲手做的。
自从两年前,日本鬼子来村里扫荡,三少爷书祁向父亲提议,在自己家里挖一个跟城里躲轰炸一样的防空洞。书祁的提议立马得到大家的同意了,而且即刻就开始动工开挖。
汪叔派人去请来了石匠,再把家里的男工安排出来,又从村里请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帮忙,没多久,跟防空洞一样的地下室就挖好了。书贵从县城叫人运来了洋灰给地下室加固,一个能藏下五六十个人的地下室就完工了。
吴家庄所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西南两面被宽宽的潘湖环绕;东北两面则是山岭地带,除了西面湖边的码头,东南面除了羊肠小道,没有大路通出去。西南两面的鄱湖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把日本鬼子阻在了西南岸。后来日本鬼子来过吴家庄两次,一次被杀光,一次被两面夹攻。吴家大院的地下室真正用来躲日本鬼子,也就是那两次。
刘祖奶奶的孙子辈里有九个孩子,大房三个女儿,二房四个儿子两个女儿,重孙辈里如果加上外重孙有二十几个之多,算是真正的大家旺族。
刚开始的时候,大老爷留了二女儿在家招女婿,这个招来的女婿是远房亲戚介绍的,百里以外的外乡小伙,是个闷葫芦一样的倔脾气,上门以后跟岳丈性情脾气不合,在一起没过两三年,就带着妻儿回自己老家去了。临走之前,刘祖奶奶还给了他们一笔不少的钱,以应付一家人的生活开销。
这时候,大老爷就把小女儿秀云留在了身边,秀云经人说媒,把同村的一个小伙子招上了门,生了一对儿女,也算圆满。
二房的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在解放前后,每个人都不多不少生了两个孩子,孙子加上外孙刚好十二个,三儿子书祁的女儿吴念是在抗战胜利以后生的,小女儿子云也是在抗战胜利以后生了一对龙凤胎。
大老爷的女儿秀云一直觉得祖母偏心二房,时不时就在父亲耳边说些不痛不痒的话,大老爷听得多了,也有些为难,几年前,他婉转地跟老太太提出了想要分家的意思。
老太太刚开始不肯答应,但听了小儿子给她的分析和意见后,心里也不免有些担心:这么一大家人凑在一起,有时候难免是会生出一些矛盾来,要是撕破了脸就更不好了,分开了过也好。
刘祖奶奶把两个儿子都叫来商量,最后全家人在一起作出一致决定:分食不分家,两家人在生活上各起炉灶,所有开销按各家人口平均分配,每年年节的时候,两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老太太的饮食起居经过大家商量,和老太太自愿的情况下,跟二房在一起。
此至以后,两房相安无事地过了好些年。
………………………………
第三章
两年前,地下室刚刚建成的时候,三少爷书祁被政府征去当兵了,当时正值外忧内患的最动荡时期,国民政府要求每家每户都须派一个壮丁去当兵。收到政府发下来的‘条文’后,全家人为了这件事左右为难,无论叫谁去,对长辈来说都是割肉一般,更何况是去枪林炮雨的战场上打仗。
吴家本可以花钱把这个名额给那些穷苦人家,但内忧外患的动荡时局,也让二老爷对一些地方官吏很是不满,尤其是一些人打着政府的幌子,到处为非作歹。正当二老爷准备拿钱消灾的时候,书祁却自告奋勇去顶了这个名额。
书祁去当兵的时候二十六岁未满,生得气宇不凡、昂藏七尺,对家里的生意一直没有兴致,他总觉得他的理想和抱负不在家里的铺子里,他应该走出家门出去闯一番,且自己的身体也比哥哥和弟弟们硬朗,自己去当兵再合适不过了。
书祁走了,老太太和二太太心里再不舍也没有办法。两年多来,书祁每转到一个地方,都会按时给家里写信,两个月前书祁写信回来说,他已经是升到上尉军官,是部队里的一个连长了。
除了报平安,书祁在信上总是说,希望家里作好准备,随时提防日本鬼子突袭扫荡;也会向父亲和兄长汇报前线的情况。老太太、明兰、二太太天天都伸长着脖子,盼着他平安回家来。每每听到不好的战事消息,都夜不能寐。
刘祖奶奶心底里对儿孙们都是一样的,但有些时候她还是会有那么一些些的偏喜,比如书祁、我的太祖姑母吴绢、书华的儿子吴辛,都是她最喜爱的孩子。老太太觉得吴绢最像年轻时的自己,看到她就像看到了自己年轻时一样。这也不为怪,我的太祖姑母自小就聪慧、懂事、孝顺,虽有时也会闯祸、会淘气,但闯了祸从不推诿,一力自己承担。
吴绢确实有着刘祖奶奶年轻时出水芙蓉般的样貌,就像四月天里的杜鹃花一样明艳,百合花一样高贵而淡雅的气韵,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镶嵌在微圆的瓜子脸上,一闪一闪地,像是会说话一般。
过了八岁生日后,太祖姑母开始去学堂念书,小小年纪又聪慧又好学,深得先生的喜爱。书法一流的父亲书贵,这时候也开始教她写各种字体的毛笔字,虎父无犬子,到了中学时,吴绢不仅写得一手好文章,而且书法还有了赶超父亲的势头。
吴辛旧历九月过了十六岁,用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阳光帅气、英姿勃勃的翩翩少年。一年前去县城上了中学一年,个子‘噌噌’地往上长,已经赶超了他的父亲许多了。
太祖姑母吴绢今年十八岁,出生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美不胜收的四月,二老爷和书贵少爷共同为她取了这个学名,意为如同‘白绢’一样洁净而有韧性,老太太则更期望她像四月天里的杜鹃花一样明艳、美丽。
半年前,吴绢考上了洵城的女子师范,提着行李,跟着祖父一起去了洵城。几年以前,二老爷就想把一家人都接到城去,然后慢慢把生意再往外做。但老太太说什么也不肯走,说吴家的根在大院里,她不能把吴家的根丢了。
二老爷反复思量,觉得母亲的话有道理,丢什么也不能丢了自己的根,无论如何吴家大院这个根要留住。
在考大学之前,吴绢也受到了家里的阻挠。世道混乱生活不易,刘祖奶奶希望她安心呆在家里,跟着她母亲和奶奶学学细工,然后找一门门当户对的亲事成家。
吴绢没有听从家里的安排,她不想大好青春时光白白地在针线里荒废了,更不想年纪轻轻就嫁作人妻、生儿育女。她的兴致在于文学和书法里,还在对莎士比亚和中国古文学的执着里。
大少爷书贵的毛笔书法在县城里是赫赫有名的,许多商铺老板以及政府官员都找他写过门联和牌匾,还有人把他的墨迹挂在了自己家里。从不到二十岁时开始,家里过年贴的门联都是他写的,这一点都毫不保留地遗传给了他的闺女,我的太祖姑母――吴绢。
考大学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经吴绢软磨硬泡之后,二老爷对刘祖奶奶说:“母亲,我看呆在家里就未必绝对安全,读书让人增长知识,闯荡社会能丰富人生阅历,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要不就让绢儿去吧,再说我和书华都在城里,那边做饭有梅大姐,生活上没什么问题,您觉得呢?”
多亏了祖父的支持,让太祖母最终松了口,吴绢才顺利地考上了洵城女子师范。开学之前,老太太让汪叔跟着一起去了洵城帮梅大姐的忙。转眼,吴绢第一个学期的学习就要结束了,大家正在紧张地复习,准备迎接考试。
刘祖奶奶心里还挂着另外一件事,就是吴绢的亲事未落定,女孩家十八岁本早该订亲了。所以老太太拿定了主意,这次吴绢回来过年,一定要把她的亲事订下来。
县城的铺子里年关时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都会赶在小年之前,把家里需要的年货、添置的新衣都采办好。米油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