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之帝国再起-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即便把这三个内监都杀掉了,问题还是无法解决的,特别是在南京城内的官员们听到了先帝的太子来到南京并下榻到兴善寺的消息后,消息更是一传十,十传百,众臣无不激动异常积极踊跃地向少年递送名帖请求拜见,并纷纷送上珍贵的礼品希望他们眼中的“太子殿下”能够笑纳,一个个迫不及待的开始进行政治投资了。
朱由桦在宫内得到锦衣卫冯可宗密报,少年到达南京的当日,所居住的兴善寺一直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而南京城则更是沸腾了,全城的士绅百姓听说太子未死并成功到达南京的消息后,都兴奋了起来,家家张灯结彩,举杯庆祝,为太子殿下祈福,简直比过年还要热闹。
朱由桦至此终于觉得有些低估了东林党人设置的阴谋,这一次,他们的谋划显然十分周密,滴水不漏,环环相扣,城内的士绅百姓的心气都随着太子南来成功被激发出来了,一个处理不好,他的声誉可能会受到极大的损害,帝位合法性也会受到动摇。
于是朱由桦立即下令百官不得私自拜见少年,并秘密派人在半夜把少年送到锦衣卫都督冯可宗的府中居住,美其名曰改善太子的居住条件,但是暗中命令冯可宗对这位难辨真假的太子严加看管。
第二天朱由桦就此事召见群臣,当着众臣的面朱由桦给他们透了底:“近日有一稚子言是先帝东宫,若是真先帝之子即朕之御弟,当抚养优恤,不令失所。”
言外之意就是,即便这个少年真是太子,我也不打算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他,充其量只是把他圈在宫里好好养着,不让他流离失所。所以不管是不是太子,他都不可能再继承皇位,你们的礼都白送了,早点省了那份心思吧!
面对臣下与南京士绅百姓的议论纷纷,朱由桦决定再派一个太监去认定那个太子的真伪,而且还同时派遣侯、伯、九卿、翰林、科、道等大小官员同往审视。
于是原总督京营太监卢九德奉命来到少年的居住处。卢九德到达少年的住处后,一句话不说走上去就开始仔细打量那个少年,把少年前前后后都看了个遍,还觉得不够,又想再打量一遍。
没料到少年突然大怒,冲着卢九德呵斥道:“卢九德!你见了本宫怎么不叩头?”
听到少年的训喝后,卢九德不由自主地跪下叩头:“奴婢无礼。”
少年接着以近乎于训斥的口吻说道:“才几年没见,你居然肥硕至此,可见在南京过得十分潇洒啊!”
卢九德没有分辨什么,继续叩头:“小爷保重!”
随后便告别少年,一边皱着眉头一边往外走。出来后就和身边的亲信小使宦官们说:“咱家未尝伏侍东宫,怎么可能认得出看来有些相像,却认不真。”
随即又告诫众人:“尔等要好好守视!如果那是真太子自应该严加护卫即便是假的,也定非寻常之辈,须防他逃去!”
吩咐完后便赶紧回宫向朱由桦禀报情况。
………………………………
第080 真假太子(二)
前后两三波人都未能辨认出太子的真假,事件再次陷入了扑朔迷离之中。
十一月十五日,兵科给事中戴英上奏:“南来太子真假未辨,请多官会审。”朱由桦表示同意尽快立案审理。
第二天,朱由桦正式下旨会审太子于大明门外。在开审前朱由桦先召见了前左春坊左中允刘正宗和右春坊右中允李景濂入武英殿谈话。
一见面朱由桦就极其严肃地向二人道:“两位爱卿虽是太子旧日的讲官,确定能辨太子真假么?”
刘正宗当即表示:“太子若真还好,若假,臣定会将其问得哑口无言!”
对于这个答复朱由桦很满意。
群臣先后在冯可宗府邸见到了自称太子的少年,其中一位朝臣拿出来一张紫禁城的地图放在了少年面前然后开始问问题。
“这是哪的图?”
“这是北都宫殿的地图。”
接着官员手指承华宫问这是哪里?少年笑了笑:“这是本宫居住之所。”
又指向坤宁宫,少年说:“这是母后的居所。”
地图辨认题问完,正确率百分之百。
这时又一名朝臣走上前问:“公主即有名的长平公主现在在哪里?”
少年的脸上略带忧伤,叹了一口气:“不知道,想必是凶多吉少。”
城破前夕,崇祯虽然砍了长平公主一剑,但公主并没有死,而是被及时抢救了过来,后来便一直被安置在北京。所以对于公主保住了一条性命的事虽然普通士绅不清楚但不少南来的官员都清楚。
有个南来官员见少年答错了就站出来说:“公主和都人们指宫女一起逃到周国舅周奎家去了。”
言外之意就是:连这个都不知道你就别装了老实交代吧。
哪知少年的回答却让这个官员手足无措:“当时同都人一起逃往周国舅门家的人,不是公主而是本宫。”
再争论下去也没意思,反正当时兵荒马乱的,什么说法都有,但没有一个是众人可以公认的。所以这时刘正宗作为杀手锏上场了。
“我原是东宫讲官,你可识得我?”
“不认识。”
“太子平日在哪听课?”
“文华殿。”
“太子一般是怎样练字的?”
“诗句。”
“一般写几行?”
“写十行。”
“讲读先后都有什么内容?”
“忘了。”
刘正宗正想接着问下去。却发现少年不再回答了,只是冲着刘正宗笑。
刘正宗被少年笑到发毛,就停止了问话。
少年一脸嘲弄道:“你认为本宫是假的就是假的好了。本宫原本就没有想过和皇伯父争皇位的。”
有了这句话,在场的朝官们都不说话了,问答到了这一步再往下问也就没有意义了,于是诸臣一合计决定收工复命。
刘正宗回奏:“眉目全不相似。讲所、仿书全说错了,臣认为南来太子是假。”
兵科给事中戴英也回奏:少年假冒太子,并没有提到先帝曾经让他在中左门旁听庭审的事,而且问他嘉定伯的姓名他也不回答。因此戴英最后的结论也是太子为假!
他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疑问:小小年纪的少年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这个假太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大奸大恶之人图谋不轨。所以戴英强烈建议一定要查出幕后的主使者,并且交给有司严厉惩处。
戴英提到的中左门庭审的事这里有必要简单提一下。当年崇祯曾在朝堂之上公开审讯一个叫做吴昌的罪臣,而与此同时为了让太子能够积累一些治国的经验,从中得到学习,崇祯特地叫上太子跟着一起上朝,并让他在中左门旁听,所以那一次有很多的大臣得以见到太子一面。
而且那件事是发生在崇祯十六年,距离现在只有一年左右,因而戴英认为如果眼下的人是真太子,他一定会对这事有印象的。然而在问话时戴英当众向少年提出了这个问题。少年却答不上,很明显有问题。
不过这依旧只是猜测,不算有力的证据,难以服众。
第二日,案件再次出现新的线索,有一个在东宫内当过差的内侍向朱由桦送上了一份密疏,称真太子的小腿腿骨异常,每根骨都是双骨,因此无人能够假冒。
于是朱由桦又结合前日刘正宗、李景濂提供的太子眉长于目的体貌特征和当时清廷几乎在同时审理假太子案时崇祯的袁妃提供的有虎牙,足下有黑痣的三大典型特征,派人去少年居住处一一查看。
不久朱由桦得到回复,通过仔细查验,少年的体貌特征并不符合其中的任何一点。
朱由桦很是欣慰,把这个结果告知群臣,并谕令明日再审。真相似乎就要水落石出了。
第二天,太子案于午门开庭。为了充分体现审案过程中的公平公开公正,朱由桦特地将另外一个担任过东宫讲官的关键证人方拱干找来参加辨认。
方拱干此前因为变节被牵连到“顺案”中,下了监狱,因为情节不算严重,没有被判斩决和流放等重刑。
方拱干与前面的刘正宗、李景濂不同,曾长期担任过詹事府少詹事一职是太子的主讲官,所以对太子的具体情况肯定是相当熟悉的。现在正值关键时刻,朱由桦也不得不把方拱干放出来,好给南都诸臣和关心此事的士民百姓们一个交代。
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官员们也都到齐了。
主审官王铎指着方拱干道:“可知这位是谁?”
少年回头一见是方拱干,马上激动的道:“方先生原来在这儿。”
此时的方拱干却没有说话,在看到少年的人后,他如见了鬼魅一般,一脸的惊恐不安之色,然后什么话也不说,人也不肯再向前走一步,反而转身玩命地向人群里钻。一溜烟就跑没影了。
目睹了这一幕的在场众人全部懵了。
侍御史张孙振一边跑去截突然发疯般跑走的方拱干,一边冲着蹲在堂下的少年道:“方詹事如此反应,你必是假太子!”
少年回答:“我到南方来,是李继周持皇伯谕帖来招我,不是我自己主动来的。你等不认也罢,何必污蔑我?你张孙振不也曾经在皇考崇祯朝做过官吗!为什么一下就变成了这个德行?”
少年的话一出,全场顿时议论纷纷。
眼见方拱干一时之间找不回来,案子再也无法审下去了,王铎走上前谢幕:“千假万假,总是一假。是本官一人承任,不必再审!”再次派人送少年回到冯可宗府中。
本来把南京的大小官员全部招来就是为了当众证明这个太子是假的,并以此平息全城的不利的舆论压力,但没想到方拱干临场发疯,王铎相当之郁闷,于是只好主动发言承诺愿背黑锅,这才勉强把局势给稳定住。
廷审失败,阮大铖总结案情的经过后,敏锐的意识到了其中存在的猫腻,于是连夜向皇帝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方拱干临场发疯,必是了解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或是确实认识这个少年,但因为其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阴谋,所以才致使方拱干装疯逃离廷审,不敢把真相公之于众。
第二,听闻太子为人凝重,话不多,但为什么这个少年却极为善于机辩?
第三,北京也出了一个太子,而且对宫中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应当是真的。
基于这三点阮大铖得出了结论,南来的这个太子肯定是假冒的。
因此阮大铖当即请求将少年和临场发疯的方拱干全部下中城兵马司的狱中,进行审讯。
朱由桦同意了,于是下旨逮捕了方拱干,并趁少年喝醉时在晚上暗中将其抬入了中城的监狱中。
几经审讯,方拱干供认少年是驸马都尉王昺之侄孙,名字叫王之明,不是太子,然而无论再怎么用刑,方拱干死不供认幕后真正的主谋是谁,少年也承认自己是王之明,不是太子。
在此期间,外间己物议纷纷,南京士民都认为太子是真的,并认为皇帝是害怕太子夺位故意整成假的,大家并不相信审讯的结论,审讯只是走走过场,最终将会处死这个太子。而“王之明”这个名字反过来是“明之王”,这婉转地证明了此人就是太子。
真假太子案不仅在南京引起了巨大的物议,连江北诸镇都卷入了其中,靖南侯黄得功对审讯过程的公平表示忧虑,他认为“各官逢迎”皇帝,才不敢说真话,“东宫未必假冒”,因此他上书请求在审讯过程中不要对太子使用刑罚,更不能将其处死。
朱由桦得到奏报后一阵苦笑,暗叹东林党人搞出的这个阴谋之高明。
绝对完美的心理战术!
朝廷越说太子是假的,士民们反而越发相信太子是真的,越发同情那个少年。同情弱者是人类共性。
偏偏朝廷还不能动刑,一旦动刑,就成了屈打成招!反而更加表明太子是真的。
如果不动刑,方拱干等人又不配合,更没法确认太子是假!
历史上的弘光君臣就在不知觉之间落入了东林设置的圈套之内,弘光知道太子是假的,也拼命想要给众人证明太子是假的,百姓就越发相信太子是真的,然后在东林党的暗中推波助澜,煽风点火之下,群情汹涌,南京内外要求弘光下台,太子即位的呼声却一天比一天高,弘光不知不觉占到了士民百姓的对立面,给了东林引藩镇入京夺权的口实。
朱由桦现在也面临和弘光一样的处境。
不想重演弘光的悲剧,太子案就不能再审下去了,短时间内想破案也基本不可能了。
朱由桦深思之后,决定对太子案进行冷处理。
不再说太子是假,也不说太子是真。
先把这个案子搁置了下来。
同时他也向南京诸臣和士民百姓表示:不管那个少年是不是太子,他都会以宗室亲王的身份,好生优待,保证其荣华富贵,衣食无忧。”
布告出来后,城内士民百姓的汹汹舆论这才渐渐平息。
虽然目前的形势对朱由桦依旧颇为不利,但朱由桦并不是很担心,只要能从别的地方找到突破口,拿到东林谋反的证据,到时候所有的脏水都可以泼给东林,到时候“太子案”正好可以成为东林谋反的另一个有力佐证。
想到这,朱由桦召来冯可宗,叫他加派得力人手,务必全力盯住侯方域一家和南京城内外各个关卡,万万不得有失。
预知是穿越者最大的福利,朱由桦能不能扳回不利的局面就看这个预知准不准了,如果侯家果真勾结左镇谋反,到时候一切麻烦都能迎刃而解!
………………………………
第081 毒计
崇祯十七年十月底,南京城乙第巷。
入了冬,天越发的冷了,寒风不停地呼啸着,发出阵阵凄厉地声响,街市上行人单薄的衣服都被冷冷风吹得沙沙作响,不一会儿,身上的仅存的一丁点热气便被这风吹得一干二净。
“王管事,咱们离侯府还有多远?”说话的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方巾棉袍,文士装扮,身后还有几个健壮的奴仆牵着大马跟随。
王管事身形瘦弱,面容清癯,闻言四下望了望,见没有人跟踪,方才陪着小心的道:“钱老爷不用着急,马上就到,马上就到。”
“从武昌到南京,千八百里,这么远学生都过来了,怎会急这一刻,王管事多虑了。”
这个矮胖中年文士轻笑道,心情很是愉快,一点不受寒冷天气的影响。
虽然两人都保留了一些警惕之心,却依旧没能躲过大明的职业特务锦衣卫的跟踪。
在他们身后不远处,沿街店铺的阴影里头,三个青年男子,此时正缩在一起,他们身着灰袍,带着毡帽,打扮得干脆利落的样子,中间为首之人,身材高大,细腰扎臂,长得很是健壮,黑黑的面堂,润中透光,大大的眼睛,炯炯闪亮,一看就是个成熟稳重之人。
左右两边,俱是二十来岁的青壮小伙,身姿矫捷,双目有神,瞧着机灵多窍的样子。
“张总旗,你确定那个中年文士就是从武昌过来和侯府联络的人吗?”右侧的年轻人一边轻轻挪动着脚步,一边小声询问道。
姓张的是个锦衣卫总旗,全名张俊,他冷眼瞥了那人一眼,道:“就是他了,在大胜关盯梢的弟兄是看着他从武昌的方向入应天府的,入城前就在分水关和侯府的苍头接头了,准没错!”
左侧的年轻人似乎要随和一些,他轻笑着对右侧的年轻人说道:“张总旗可是锦衣卫世家出身,祖上可是在万历年间随大军去朝鲜和倭奴干过仗的,北都被李闯攻破,张总旗一路南下,侍奉过三朝,啥子风浪没见过,你小子还怀疑他的能力,真是没见识到底了。”
这一番漂亮话说下来,饶是张俊平日里再怎么举止沉稳,依旧忍不住嘿嘿一笑,当下也夸赞了他几句:“李巨川,你小子也不赖,会说南方四五个省二十几种方言,各地的人物风俗,山川河流摸得清清楚楚,年纪轻轻就从一个军余做到小旗,也是不容易啊!”
“哪里哪里。”那个叫李巨川的听完摸了摸头,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
“就我最没用了。”右侧的少年见他们互相吹捧,一脸郁闷的道。
“呵呵”张俊和李巨川闻言,不禁莞尔。
轻笑过后,张俊恢复了原本淡然的神色,小声道:“既然把目标锁定住了,咱们就要请冯都督出手了,这事皇爷好像非常重视,咱们一定要盯紧了,决不能让那个奸细走脱!”
“好,这可是一条大鱼,盯住这家伙,到时候皇爷和冯都督肯定少不了咱们的好处。”
处在三人前头的矮胖中年文士走得不紧不慢,所以张俊等人也装成一起出来喝酒的闲汉,走走停停,只远远的缀着,不敢跟得太近。
“就是这儿了,钱老爷请进。”
一到侯府门口,管事就把那个矮胖中年文士引入大门一侧的角门,一边寒暄着,一边急速引领,这宅邸虽然是侯方域临时买下的,但也颇为宏伟,从角门进去,一进院子套一进院子,里里外外好几道门槛。
矮胖中年文士名叫钱康,是监军御史黄澍的亲信幕僚,也是亲东林人士,此次来南京和侯、黄等人接洽,就是奉了黄澍的指示来的。
在侯府苍头指引下,钱康很快就在一处隐蔽的书房内见到了侯方域。
雷演祚、黄宗羲、左光先等人也都在场。
侯方域头戴逍遥巾,身披绛紫色对襟大氅,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他本来还有些焦急,但在看到武昌来的使者后,反而镇定下来了。
“你退下吧。”看了眼王管事,侯方域随口吩咐道。
“是!”
管事应声而退,临走前缓缓带上了房门。
不待钱康开口,侯方域便已上前一步,拱手而道:“贵使驾临,小弟有失远迎,还望恕罪。”
钱康见状,连忙拱手还礼:“哪里哪里,学生钱康,见过侯公子和诸位公子。”
“客气客气!”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各自入座,谈起了正事。
从钱康带来的消息中,侯方域等人知道左良玉已经收到了以他父亲名义发过去的书信,但是目前还没有什么表示。
另外,钱康的幕主监军御史黄澍和在武昌那边政治避难的社友们和南京这边的想法出奇的一致,都想武力推翻彰武政权主角的年号是彰武,不是章武,章武这个年号刘备用过,主角肯定不便再用了,并努力做了左良玉的思想工作,极力怂恿左良玉兵变。奈何左良玉老病在身,雄心锐减,一直有些犹豫不定,以师出无名为由,一直按兵不动。武昌的社友们都非常的着急。
“南来太子的事钱兄可有耳闻?”
“学生已有耳闻。”听东道主侯方域说起这事,钱康不自觉的点头道。
“钱兄可知金陵各大坊市现在如何议论这事?”
“愿闻其详。”
这个时候侯方域反而不说了,黄宗羲是个急性子,忍不住就代他答道:“如今坊间群情汹涌,士民百姓们一片讨伐之声,尽皆控诉昏君之刻薄,也都在为太子的安危担忧,为其遭遇惋惜。”
“如此局势对我等到是颇为有利,这太子出现得到真是蹊跷了。”钱康有些感慨的道。
“太子是假的!”侯方域一语惊人。
“啊!啊!侯兄是如何得知的?”钱康闻言,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着实吃了一惊,随后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小声的试探道:“难道,是?”
侯方域看了眼落座在一旁的左光先,雷演祚,众人会意一笑。
收回目光,侯方域押了口茶后,方才慢条斯理的道:“没错,此局正是南都的十几个社兄社弟,联合前辈大佬的人脉,集思广益之后,联手布下的!”
“果然是诸位公子的杰作!”钱康一阵苦笑,虽然之前已有预感,但真正从侯方域口出说出来后,钱康还是感到非常的震惊,此计几乎瞒天过海,天下士民信之泰半,堪称绝妙!
“左镇的顾虑咱们不是没有考虑到,之所以弄出个假太子来,搞臭昏君的同时,也是为了给左镇一个出师的名义!”
侯方域说到这,轻轻撕开了长袍边条,取出了一份血色布帛。
“这是社兄们精心设计的一份太子密诏!血书而就,密诏左镇入京救太子驾!”
说完边将布帛递给了钱康,钱康郑重的接过这份“太子密诏”,展开布帛,阅览起来,读完后一脸的欣喜之色。
一旁的黄宗羲,看了眼己方的杰作,傲然一笑道:“有了这份密诏,外加高、姜等老前辈许诺的封王和世镇湖广的条件,不怕左镇不心动!”一言一行,显现出十足的乐观。
倒是侯方域一如既往有些谨慎,没有太过得意忘形,他慎重的道:
“太冲兄言之有理,只是那昏君已经有所警觉,欲善待假太子,趁着现在南方各省士绅百姓群情忿忿,物议还没平息下去,请钱兄尽快将这份密诏送到黄道长黄澍,明代御史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