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帝国再起-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九江之战爆发后的第四天,朱由桦君臣也顺利行军至安庆地界。

    在行军途中的时候,长江两岸的士民百姓听闻天子亲提大军前往讨逆后,冒着被官军欺凌勒索的风险,抬猪牵羊,纷纷前往码头,迎候天子。

    百姓们的热情让朱由桦深感欣慰的同时,也觉得责任如山,他微笑着接见了迎候在河岸旁的百姓,虽有邀买人心之嫌却并没有占他们的便宜,那些犒军的猪羊菜蔬他都平价买下,然后转赐给随行的大臣与军士,以鼓士气。

    直到浩浩荡荡的大军离开许久后,百姓们才发现天子带领的那支官军似乎与别的大明官军很不一样,别的大明官军似土匪胜过军队,俗话说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大明百姓以前没少受过军阀兵痞的蹂躏,传闻那个起兵“清君侧”的宁南侯左良玉的军队,就是开到哪抢到哪,所过之处到处鸡飞狗跳,粮食被抢,妇女被奸,坏事做绝,真是个煞星!

    而天子的大军却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一路行军,对周围村落堡寨秋毫无犯,让他们平生第一次感觉到了什么是王师,百姓们欢欣鼓舞,对那支亲征大军讨伐逆贼的信心更大了。

    江北督师堵胤锡这几日除了调兵遣将外,还号召城内军民将安庆城内外好好整顿修缮了一遍,积极做好迎接亲征大军的准备,他派亲信手下每天在城头上瞭望,只隔了几天,其亲信手下就远远看见城东外烟尘大起,旌旗飞扬,知道天子大军已到,急忙飞报堵胤锡。

    堵胤锡全身披挂,领着靖南侯黄得功、总兵田雄、总兵马得功等人,在数百督标营的保护下,大开东门,出城迎接天子御驾。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能远远的遥望飘着“明”字的大纛旗了,所有的人都抬起眼,看向前方不远处迎风招展的大旗。

    城墙下,军旗猎猎,刀枪闪烁,督标营军士和黄得功部家丁护卫们整齐列阵而立,摆了开来,城门口的前面,身着绢甲,头戴网巾的堵胤锡站立其下。在其身后,还有十几个顶盔贯甲的军将,他们一起抬头,等待着远驰而来的天子大军。

    当天子御驾在视野里出现的时候,堵胤锡已经带着众人加快脚步,向前方走去,到了天子驾前,顾不得满地的尘土,纷纷跪地行礼:“臣等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身后的一干家丁随从也都全部跪下,不敢抬头。

    “都平身吧!”

    “谢万岁。”

    在众人唱名行礼时,朱由桦已经提着马缰绳,缓缓从人群中驶了出来,只见他身材魁梧,面容清秀端庄,鼻梁直挺,整个人看上去英武非常,再配上一身戎装,愈发显得英气逼人,渊渟岳峙,只是因为连续赶了几天水路,脸上有些疲惫之色。

    对天子亲率大军到来,众人久在盼望之中,一旦见了御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地了。

    在入城前,堵胤锡向皇帝提议,天子亲军入城后,最好在安庆城内巡行一周以安定民心、鼓舞士气。这项建议,十分不错,朱由桦完全同意,特意准备了一场隆重的入城仪式,除安庆码头上停泊的一万水师部队外,带来的两个营,近八千御营马步军加炮队全部参加这个仪式。

    由绣着“明”字的大旗前导,擎旗的旗手缓缓而进,御营各将领翼护在两侧,也乘骑缓行,队伍中间的大型步舆内坐着天子朱由桦,他神气威严,态度从容,不断向夹道欢呼的军民百姓颔首为礼,还不时举起手来向众人招呼致意,在他们后面是兵甲鲜明、步伐整齐的八千御营步骑,清一色的皮甲,铁甲,数千杆精良犀利的鸟铳、斑鸠铳,走动起来甲叶铿锵,威武雄壮,紧跟在大军后面的是骡马拖拉着的几十上百门冒着幽光的大小红夷、弗朗机等炮,炮口尺寸不一,像是怪兽的血盆大口,恐怖森然。

    安庆城内的军民百姓们还是第一次看到大明的经制军里出现这样一支有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军队,他们纷纷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唯有站在道路两旁维持秩序的黄得功部的军士们心里颇有些不服气,他们还是用以前的眼光,审视着这支装备豪华的天子禁卫,认为这些外表光鲜的禁卫不过是银样蜡枪头,真正到了战场上和叛军作战还得靠他们,天子的亲军终究只能做着中看不中用的仪仗队,只是白白浪费那么多好装备,不少黄部士卒想到这心下不免感到一阵惋惜。
………………………………

第098 援驰

    安庆城内的士绅百姓们第一次直接面对面看到天子御容,或者受到他的注目,向他举手为礼的军民,固然感到无上光荣。即使挤在人丛背后,看不见天子本人,只看到擎着大旗的旗手和抬着肩舆的舆夫,也同样感到非常兴奋。

    大明三百年,正统观念深入人心,天子的神圣早已深入人心,大明天子的一个眼光,一个动作都能激起他们无穷的力量,更何况天子还带了一支大军过来讨伐叛逆,安庆城至此无忧矣!

    阅兵式的入城仪式,大大鼓舞了城中军民抗争的士气,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同时亲征大军也带来了大量的粮食布匹,一车车装满麻布包的粮食从码头的运输船上取下,有骡马驮着运入城中,这是给安庆城的储备粮食,防止城池被围后断粮。

    入城后朱由桦关心九江战局,当夜便召集督师堵胤锡、靖南侯黄得功、总兵张堂功、朱成功,督军使陈邦彦、总兵张名振、安庆知府萧干等文武到督师行辕内,询问战况并商讨讨贼策略。

    战争锻炼人,没有天生的统帅,即便朱由桦是个熟知明史的穿越客,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前世的他不过是个伪军迷,所以只能在战争中一步步地学习,一步步地成熟起来,至于最后能成长到什么地步,那就要看造化了。

    安庆距离九江只有三百余里,顺流东下几乎一日可到,对于前线的战况堵胤锡了解的比朱由桦君臣要多不少,当初他一赶到安庆派就出了好几波督标营游骑,往返九江与安庆之间,随时传递前线消息。

    他将得到的军情信息一五一十的奏报给了朱由桦,让朱由桦大体弄清了前线的战况,知道九江暂时还未失守,心下稍稍宽慰。

    询问完战况后,众文武便开始商讨讨贼事宜。

    靖南侯黄得功带了两万近五个营头的营兵随堵胤锡入了安庆,他豪迈勇敢,急于见功,主张立即出击,与叛军堂堂正正的野战,以获全胜。他以“亲征大军兵多将广,此刻士气高昂,若久拖不战,士气必定衰落,于军不利”为理由,要求亲帅本部兵马做先锋。

    黄得功的建议陈邦彦也赞成,并表示:“兵家有迅雷不及掩耳之说,亲征之议既定,迟出不如早出,如今我军兵威将广,粮饷充足,士气高昂,定可一击收取全功。”

    年轻气盛的朱成功请求与黄得功一道做先锋,领本部水师船队一举攻灭叛军的水师,断其归路。

    其他张堂功、张名振等人也先后发言,意见基本一致,都主张立即出击,与九江城的明军内外夹攻,力争将左部一举歼灭在九江城下。

    唯有老成谋国,心思谨慎的堵胤锡主张持重而行,援守并行,耗尽左军粮饷,等其军心大乱之时,再内外联合,尽起全军,一股击之,可稳操胜券。

    堵胤锡的话得到了安庆城内的部分保守派的的赞同,份量之重不容忽视,众人意见不一,朱由桦思虑再三,决定折中一下,

    他起身拉起挂图,摆好沙盘,面色严肃的开始给诸将分配起了战守任务。

    朱成功部三千水师营负责功灭叛军的水师,将叛军的船只,和船上的粮饷物资全部缴了。

    张名振部分出三千水师,负责将黄得功部将田雄的五千营兵运送至九江上游的蕲州,负责截断叛军归路。

    安庆城内在留五千别部负责守城和随时待援。

    剩余一万营兵由黄得功亲领随同朱由桦的八千御营亲军马步炮队一起从鄱阳湖北岸南湖嘴码头登陆,沿着庐山,行军到九江南部地界,防止叛军闻风遁入南昌府,争取将左部叛军围死在九江城东,长江岸边。一举歼灭。

    其他江北三镇原地驻守,严防山东,河南一代驻防的左军,自从进入十一月以来,完成了迁都,连败了李闯后的清廷开始动作频频,屡次派兵深入淮河一带,先后破海州,入宿迁,山东及丰、沛几乎全部沦陷了。

    历史留给朱由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迅速平定左良玉的叛乱,后果不堪设想,凭借江北三镇的那些个二流军队,是挡不住左军南下的铁骑的。

    分配好了战守任务后,朱由桦又下谕派人到九江给朱大典通报,报援军马上就到,九江城内的军民得到消息后,军心士气必然大振,有利于守住城池。

    朱由桦也知道九江城内的军民盼望王师大军就如大旱之望云霓,他派了二十名信骑作为先驱到九江报信,自己亲率水路大军从长江南岸登陆,准备尽快到达九江,完成围歼计划。

    一日一夜后,在九江城头巡城瞭敌的明军,发现城外有一彪人马风驰电掣而来,沿途的左军游骑看到后出队阻击,却挡不得他们一阵砍杀,斧劈刀砍,左军游骑纷纷败散,不敢追击,这彪人马疾如飞风般冲到城门脚下,高声叫门。

    城上明军急忙禀告总督朱大典,参将阎应元等人,阎应元认得城下的骑士出自御营,知道是自己人,连忙放下吊桥,开门迎接他们进来。

    二十名信骑,从出发只日起,一日一夜中,绕路疾驰三百余路,期间只是吃了点干粮果腹,他们的衣甲、头巾上都布满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与刚溅上不久的血迹粘和成了一块又一块的深灰色斑痕,眼眶深陷,四周黑纹密布,脸上写着深深的疲惫,不过一双眼睛确是炯亮炯亮的。

    等入了城,清点人马,出发时二十人,进了城,还剩十六人,众人不由得发出一声痛惜之声。等人马稍稍休息了片刻后,信骑首领向朱大典捎了亲征大军即将于日内入援九江的口信,完成了通报的任务,这个消息,果然振动了九江城军民,全城军民百姓欢呼“王师将要到了!九江得安!九江得安!”

    先不说九江城内军民百姓的欢心鼓舞,朱由桦这边花了一日的时间才完成渡河,顺利到达鄱阳湖北岸南湖嘴码头,兵锋直指九江。
………………………………

第099 枭雄迟暮

    ps:这几日事儿比较多,更得少了些,剑客惭愧,从明天开始会尽量加大更新量,以争取让读者朋友们看得更爽些

    九江城东十里外,左军驻地。

    天灰蒙蒙的,狂风席卷着阴云,离军营不远处的江面上阵阵袭来的寒风夹着水汽,让军营内的左部士卒们寒意倍增,抖了抖身子,不由搂得更紧了。

    中军大帐内,正烧着几个通红的炉火,一股温暖迎面而来。

    左良玉套着一身棉缎内衣,被子盖了半边身子,面容枯槁的斜躺在床榻上,一名花白胡子的老郎中颤颤巍巍的给他把着脉。

    大帐之外,长子左梦庚此时正背负着双手,焦急地来回踱着步,时间在他缓急无序的脚步声中慢慢流逝,好一会儿,帐门开了一角,老郎中手里拎着行医箱,一脸惶恐的退了出来。

    “大帅病情如何?可有大碍?”见医士出来了,左梦庚忙上前两步,一口气连问了两个问题,内心焦急之下,显得有些失态。

    老郎中禀道:“大帅征战日久,身上有多处旧伤,亏了元气,平日里若是保养得当,倒也不甚碍事,此番因为连日操累,又兼怒急攻心,不小心牵动了旧疾,这病,唉,这病”说到这里,老郎中轻叹了口气,语气也变得有些犹犹豫豫,吞吞吐吐。

    左梦庚见状,内心更为焦急,连忙催促着道:“这病到底怎么了?还能不能康复?”

    “回小侯爷,大帅这病说重不重,说轻不轻,因为病根在那些旧伤上,元气损失严重,所以想要短时间内康复是不大可能的,只能用药慢慢调养,若是心情平畅,兴许可以好的快一些。

    待会小的会给大帅开几副药方进行调养,都是补血养神的,服过之后,有利于稳定病情,切忌再度暴怒生火,否则病情会更加严重,甚至迅速恶化危及性命!”

    “本爵知道了。”

    听闻父亲暂无性命之忧,左梦庚大呼了口气,自从父亲阵前吐血,攻城失利撤军后,这几日里,左梦庚一直提心吊胆,内心患得患失,十分焦灼。

    对父亲的病情也很是忧虑,万一父亲有个三长两短,他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他固然是大帅长子,奈何军功资历都不够,平时里全靠父亲的威望来震慑那些陕西降营,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才堪堪稳住那些降将,没了父亲,他一个二十锒铛的年轻后辈断然慑服不了诸将,一个处理不好,到时候数万大军也许一日之间就会分崩离析。大军崩溃,清君侧失败,他作为领头之人也必定难有活路。这是他万万不敢去想的。

    “有劳先生了,下去领赏吧。”

    “谢小侯爷!”

    老郎中下去后,左梦庚在帐外踱着步,心中忧虑不减,按照医生的嘱托,父亲需要保持平稳的心绪才有利于稳定病情,只是想要父亲心情平稳何其难也。因为父亲有心病!

    而这个心病是什么他很清楚,九江一日不下,父亲必定如鲠在喉,寝食难安,但是想要在短时间内攻下九江又不太现实。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屡次攻城失利,临了又遭城内的火炮暗算,铁骑追击,大军士气十分低迷,军中怨言陡生,要不是父亲秉兵日久,威权深入军心,军士敬畏,说不得就有乱兵闹事了。

    那九江城实在太难啃了,完备的城防,犀利的火炮,火枪,悍不畏死的守军,无不显示着这是一座难以撼动的坚城,此刻的他已经没有当初刚出师时的意气风发了,有的只是无尽的忧虑,甚至,甚至还有一丝丝对当初鲁莽行为的懊恼和悔恨!

    就在左梦更患得患失之间,左良玉的亲信牙将掀开帐帘,对他说道:“小侯爷,快进帐吧,大帅有话要和你说。”

    左梦庚点了点头,暂时放下了忧虑,撩衣入帐。

    “庚儿过来,坐下说话。”

    左良玉斜躺在床榻上,神情有些萎顿,见长子入了帐,不由强打起了几分精神,随口吩咐他坐下。

    “儿子不用坐了,父亲身子好些了么,可有哪里不舒服?”

    左梦庚走到床榻旁,恭敬的回道。

    左良玉苦涩一笑:“为父的病情为父心里清楚,恐怕时日无多矣!”

    “父亲万万不可这么说!”左梦庚鼻子一酸,忍不住落下了几滴眼泪,安慰道:“父亲大人有神灵庇佑,不会有事的。”

    “痴儿,人固有一死,有何惧哉!为父自束发以来,征战沙场数十年,大小百余战,生死早已看开了,只恐入土之前,咳咳,霸业未成,空留余恨!”左良玉说到这里,虎目微湿,颇有些英雄迟暮之感。

    见父亲咳嗽,左梦庚忙近其身旁,抚着他的背道:“儿相信父亲的霸业会成的,清君侧,诛奸臣,将来定会青史留名!帐外还有数万大军在,他们一日离不得父亲,还往父亲保重身体,一定要挺住啊!”

    “咳咳”左良玉又咳了几声,听闻此言,颇为欣慰,脸上终于有了些血色。

    喝完了老郎中配的药后,竟能下床走动了,在他生病的这几日,左军一直驻扎在距离九江城东十五里外的城子镇,舔弄着伤口,养精蓄锐,期间并没有再次攻城,只是派了骑兵四处打粮,外加骚扰,用疲兵战术迫使九江城内不敢轻举妄动,等着大帅康复后,全军再次出击。

    “大帅,有紧急军情!”

    “快传!”左良玉闻言放下盛着稀粥的青瓷碗,这几日,因为身子虚弱,每餐只能以稀粥为食。

    不一会儿,一名夜不收打扮的斥候,神色匆匆的挑帘而入,见到左良玉后,忙单膝跪禀道:“回禀大帅,朝廷那边派了大军过来,目前已至安庆,不日即将到达九江。”

    左良玉目光凝重的道:“可知有多少人马,何人领军?”

    斥候禀道:“据小的推测,当有水陆大军不下四万,其中不乏靖南侯的兵马,大军由新皇统带,御驾亲征而来。”

    左良玉在听到来援之军里有黄得功部的时候,面色还很是凝重,当听到大军是由新皇统带,御驾亲征的时候,立刻转忧为喜,不由得哈哈大笑道:“竖子不自量力,真是天助我也!此消息可靠否?”
………………………………

第100 水战

    “小的亲眼看到大军登陆安庆,圣驾也在其中,而且朝廷发了檄文,讲明御驾亲征讨逆,不会有错的。”

    “好,很好!”得到这个重磅级的军报后,左良玉在军帐内兴奋的来回踱着步,皇帝把他说成是逆贼,还亲自领军前来讨伐,几乎是等于撕破脸了。

    攻打九江连番失利,原本他还有些心灰意冷,灰心丧气,没想到上天眷顾,正当他骑虎难下之际,给了他这么一个大惊喜,简直就是绝望中的一线曙光啊!

    如果皇帝小儿安安分分的呆在南京,只是派遣各镇总兵大将前来抵挡,他想一路打到南京生擒皇帝还十分艰难,以当前险恶的形势,也许在途中就折戬沉沙了。

    起兵“清君侧”本来就是一场豪赌,而且即将满盘皆输,谁知道皇帝小儿这个时候突然犯了痴,玩劳什子的“御驾亲征”,一个没有经历过战场杀伐,由藩王继位的新君,就敢学大将带兵打仗,以为战争是儿戏么,简直不知死字怎么写!

    杀了几个东林书生,就以为自己是太祖,成祖了?

    新皇啊新皇,你还是太嫩了!原本还拿你没办法,没想到自个儿送上门来了!

    今番对上了俺老左,只能委屈你做英宗了!

    思虑及此,左良玉原先有点苍白的脸上已是布满了红晕,心中有了决断后,他断然下令道:“传本帅军令,从即刻起,放弃攻打九江,三军开往安庆,兵谏天子!”

    “报!”

    军令刚下达不久,又一个斥候急匆匆的奔入帐内。

    一脸惊慌之色的道:“出事了,出大事了!“

    “什么事?!”左良玉闻言面色突变,一个箭步奔到斥候身旁,大声质问道:“到底出了什么事了,如此慌张!”

    “禀大帅,咱们停泊在码头的船队突然被朝廷的水师袭击了!目前形势不妙,还请大帅速速决断!”

    “真是一群饭桶!点齐一万步骑,立刻随本镇前去码头!”左良玉狠狠的跺了跺脚,转身随口吩咐亲卫给他披甲穿戴。

    “父亲,你的身体,还是让孩儿去吧!”

    一旁的左梦庚有些担心左良玉的身体,吞吞吐吐的道。

    “军资粮饷泰半在船上,事关重大,为父要亲自前去了解情况,吾儿坐镇中营,当谨防九江城内的朝廷兵马趁机突袭,务必守住营垒!”

    “遵令!”

    一番紧急的调兵遣将后,左良玉点了一个亲营,两个降营前往码头水师船队驻处,外加驻守在码头守护船队和军资粮饷的一个亲营,一个降营,陆师总兵力已经有一万五千余人。

    当左良玉的兵马急匆匆赶到码头时,长江上的水战已经进行了快半个时辰了。

    左部士卒以步卒为主,骑兵总数不过两千余人,水师更少,只有一千五百余人,不到一个营的兵力,力量十分薄弱,整个水师船队里只有大小战船六十几艘,近二十门红夷,弗朗机火炮,还有一些盏口炮、虎蹲炮等小型火炮。

    战船最大的不过四百料,最小的只有一百料不到,勉强可以充作战船,船型以沙船和福船为主,外加一些舢板,海仓,叶子舟等小型船只。

    整个船队除了几十艘战船外,其他还有几百艘运输民船,大多是临时征集或抢掠到的。

    为了保证全歼左军的水师船队,朱由桦用了狮子搏兔的方式,特意从长江水师里抽调了一百多艘战船,其中光八百料以下,五百料以上的大型内河战船就有六十艘之多,大小红夷炮、弗朗机一百四十多门,还有五千精通水战的好手。

    考虑到其中大部是郑氏部曲,用别的将领统帅,恐人心不服,难以驾驭,影响水师战力的发挥。

    为此朱由桦最终决定由副将朱成功充任临时的水师统领,擅长水战的老资格翁之琪只让他当了副手,总兵张名振另有要务。

    怕翁之琪心有怨言,导致将领不和,贻误战机,临行前朱由桦还特意找翁之琪谈了一次心,希望其能明白自己的苦衷。

    翁之琪是个谦谦君子,有儒将的风范,明白其中的厉害关卡后,让皇帝不必担心,表示自己会全力协助主帅杀敌的。

    朱由桦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

    翁之琪,原名翁玉,补杭州府生员。后因国势日危,效仿古人班超投笔从戎。更名翁之琪,参加武举考试。崇祯丙子科中武状元,授舟山守备,破海盗陈虎,累功升为副将。

    弘光元年,因“真假太子案”,左良玉起兵“清君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