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天朝1630-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宁王那边本来还想着钦差大臣调停呢,结果,这还怎么调停,谁都没想到天竺的动作竟然那么快,短短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出兵准备,钦差大臣一行人还没有出发,战争就已经开始了。

    这怎么办?

    宁王已经是雷霆大怒,宣布发动全面动员,针对天竺人无耻的偷袭,绝不放过一寸国土。身为一国藩王,这已经是他不得不做出的动作。

    而战争一旦开始,就成了宁王即便是不愿意,也必须面对的局面,这一战,不管未来打成何等模样,但战争,却已经不可避免了,

    到了这一步,朝廷原本希望的将冲突维持在政治手段上的努力已经破产。即便是谈判,也是一场战争之后才考虑的事情。

    否则难道让他宁王藩束手就擒么?

    而现在张钦一行人的钦差大臣就成了尴尬的局面

    怎么办?

    继续出发吗?

    直接从战区穿过去?

    明知道战争已经开始还要去?

    年轻的钦差大臣张钦不以为这是个好主意。

    他原本是出身金陵张氏大家,这次出来调停,纯粹是积累国际视野,为以后继承张家在礼部的传统位置做准备。

    帝国六部,因为帝国庞大而又复杂的藩属关系,礼部的理藩院一向是朝廷事务的重中之重,张氏能在其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自然是潜力不凡。但没想到,这次的事情竟然这么大,到了这一步,天竺都已经开战了,他一个区区小小侍郎,能够怎么办?

    怎么完成任务?他并不认为他到了天竺就能阻止两藩之间的这场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双方利益矛盾的终极展现方式,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政治手段能够解决的了得了,即使是朝廷也不可能弥补双方之间的矛盾,事实上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就意味着朝廷的调停已经失败了,除非大宋朝廷动兵。

    咦,动兵?

    想到这儿,张钦突然眼睛一亮,问道:

    “黎使君,中南六省同气连枝,不知黎使君对和天竺接壤的缅甸省那边的杜安邦杜使君关系如何,不知他们那边现在情况怎样?”

    虽然张钦年轻,官位也不高,但是现在他身负钦差大臣之位,自然也有对任务相关的地方军务也有监察的权利。

    黎子勋身为节度使,却也不敢在张钦面前造次,站在他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现在可是钦差大臣,他回道:

    “不敢,在天使面前,不敢称使君,天使所问,莫非想要问我大宋在缅甸省的驻军?”

    哈哈,不愧是一省的节度使,几乎是眨眼之间就明了了张钦这个年轻的钦差大臣的想法,黎子勋在心中腹诽道,朝廷真是胡闹,那边一直在斥责着他黎子勋小看天竺,导致事情出了纰漏,但是他们派来的这个钦差大臣,如此年轻,如此不知天高地厚,岂不是更加小看了天竺。

    他黎子勋小看了天竺,也只是小看了当初的那个天竺都督府都督而已,顶多是事情办差了,还不至于和天竺敌对。

    但这年轻的钦差大臣问边界缅甸省的驻军为何?难道还想着出兵天竺,威胁天竺侧翼,来挽救这场战争吗?

    简直幼稚愚蠢之极!

    现在的天竺和大宋之间本身就缺乏信任,是他黎子勋办差了事,他黎子勋认了,但是在这个时候真正和天竺动兵,天啊,这简直是要把天竺和大宋的关系彻底沉入深渊啊。

    动兵是那么好动的吗?

    虽然他明了钦差大臣的意思,恐怕只是想让缅甸省配合出兵做出威胁,好让钦差大臣有底气去和天竺做出有利于己方的谈判。

    但是这太危险了,天竺毕竟是藩国,而不是那些敌人,在藩国之间还要搞这种合纵连横的伎俩,这也太破坏天竺对大宋本来就已经很糟糕的信任了吧!

    虽然是这样腹诽着,但黎子勋还是乖乖的告诉了张钦情况,

    “我军在缅甸省的确是布置有防军,一支规模很小的水师,另外还有一支军队,狻猊军。”

    什么,狻猊军?

    张钦听了眼睛大亮,大宋朝兵制,师承前宋,每一只军,最少也有两个厢,左厢和右厢,两厢全是战兵,按照这样算,每军最少也有两万多战兵,这些全是全职战兵,每年从头到尾都是坚持不懈的训练。

    也只有大宋才有这样的国力,维持这样精锐的常备军。

    没想到在缅甸省这样的地方也有一个常备军?

    而且还有水师,张钦可是记得在那天竺的附近定远州也是朝廷的一只水师的,有水师,又有战兵,距离天竺更是只有一水之遥,天竺凭什么敢违逆大宋。毕竟,别的张钦不知,但是天竺藩直到现在也只有两个军,捧日军和威远军,这还是当初大宋皇帝陛下亲自为他门钦封的番号呢。

    想到这儿,张钦顿时感觉自己气势起来了,为自己身为大宋朝廷的强大而骄傲,也为自己身为大宋天使的身份而自豪。

    想到这肯定是当年大宋分封藩国的时候早就有的对天竺的反制手段,张钦顿时底气十足。

    “哼!那就让缅甸省那边先配合我们,动员起来吧!本官这就前往缅甸。”
………………………………

二百一十九章局势

    缅甸省当然不可能因为张钦几句话而大动干戈,即使是张钦是钦差大臣,但是他这个钦差只是前来解决天竺使节团遇袭事件的,要真正对外用兵,而且还是对天竺动兵,他身上的这个钦差大臣的名号可就不够用了。

    他张钦毕竟没有什么资历,威望差的太远,像是这种真正的国策大事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发言权,像是中南六省这样的边地,每一省的节度使都是大权在握,乾纲独断,并不用太听他这个钦差大臣的招呼。

    因此张钦到了缅甸就遇到这种情况,节度使杜安邦以前线情况紧急为由,将他安排到后方避而不见。

    张钦并不知道,他想要借用本朝的边军对天竺施压,人家天竺早就有了准备。

    捧日军左厢指挥使石秀,是个猛将,早在去年捧日军北伐大破汉王别失八里的时候大家就知道,因此孟州事变后来杀了王禀,石秀却并没有受到太大牵连,反而还升了官,他原本只是团指挥使,现在却统领一厢,不可谓是官运亨通。

    当然当年还在他手下的小官李哲现在却青云直上,成为他的顶头上司,这就不用说了,人跟人那是真的没法比的。

    石秀现在就在孟加,坐镇孟加府,吉大港,手下左厢万余精兵,现在的捧日军可不是当年的捧日军,李哲上位之后,对天竺军大肆改编,捧日军当然是其中最脱胎换骨的一支,早已经今非昔比。

    别看现在石秀手中只有区区一万多兵力,但是守护孟加,绝对没问题,甚至若是对面的大宋不识时务,他石秀也不是不想给宋军来个迎头痛击呢

    杜安邦命令狻猊军一往前压,登时就觉得不对。

    “捧日军?”

    杜节度使一得道前方的快报,登时就打消了有所动作的心思。

    “连捧日军都到了吉大,天竺那边的意思,这是真的舍了命要和宁王那边打啊!”

    身为边关节度使,杜安邦当然把握得住手中的轻重。

    若是天竺这边露出了破绽,杜安邦也不介意出动狻猊军过界敲打敲打那个李哲,但是现在人家早有准备,恐怕是出兵之前就预计到了他这边的动作,已经在那边准备好了,他还动个什么劲,莫非真的要和天竺打一仗么?

    不,他杜安邦还没那么傻,以区区一省之力去面对一国,毕竟这可是国战,他杜安邦打赢了也不会落什么好,若是打不赢,那可就更惨了,那在大宋朝可就是擅启边畔,还是和自家大宋朝的属国,他杜安邦吃屎了才这么干。

    于是,缅甸省这边,很快的就陷入平静,没起半点儿波澜。

    缅甸省对面,石秀攒足了劲儿等着对面来呢,结果人家不来了,倒是让他这边也是郁闷,作为天竺,更是不可能主动挑起战争,这个他石秀还是明白的。

    南边,漫长的满剌加海峡两岸,这会儿已经是烽火处处,宋军以威远军为先锋,后面李哲率大军随后压上,根本没有给宁王藩各地以反应的时间,一路势如破竹。

    本来,这次对天竺开战,天竺内部各路诸侯们那是有很多不满呢,现在的天竺,商机无限,各路诸侯大都能从中落点好处,这样烈火烹油的时节,为什么要打仗呢?虽然是宁王不好,先突袭了咱自家的使节团。

    但是宁王和安王两藩都是大宋的藩国,这种事以往大家都是要先听听大宋朝的说法儿,只要大宋朝的处理合理,这事儿就这么结了,何必在咄咄逼人,总不能天竺真的占了宁王藩的领土吧?那不可能,大宋朝是不可能允许的。

    但是,谁知道,事情最后偏偏还真的就这么发展了。

    这件事中,本家的那一对年轻气盛的国主实在是强势,竟然是真敢硬顶着就这么快速动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怼了上去。

    让大宋朝那边的调节都没来得及。

    孟州这边大家都还在聚集呢,前方传来消息,先锋的威远军竟然是已经把满剌加的门户班达亚齐给打下了。

    握草,这威势,真的是让人欲血沸腾。

    各路诸侯们很快的弄懂了国主的意思这次战争,感情真的是冲着报仇雪恨去的,而且还真的打赢了。

    这些国主的烈性,真的是让底下的诸侯们长了见识:说打就打,一打就赢,不管怎么说就是要硬怼。

    这血性,这气势!虽然说是莽撞了点,但是你还别说,真的是让人解气。

    而且接下来还一鼓作气,毫无见好就收的意思。

    大都督府都督李哲,亲率大家伙儿的大军在后,这动作,不是真的要打到定海去了吧。

    大家都知道这新任大都督府都督的厉害,号称当世第一名将,当初在北伐军中还是区区一营指挥的时候,就曾以弱敌强,以寡敌众,连败北胡两大万户,后来在孟州事变中,更是以自己区区一点儿家兵和一些老部下,就一路杀入宫中,击杀大将王禀,把自己出身的捧日军都差点儿给打没了,把当今摄政公主捧上了王位。

    这等战功,这等伟绩,这一年多来,可以说整个天竺人就是听着人的奇迹过来的。

    天竺人偏处西南,不知道大宋朝那边当今还有什么名将,但是即便是有一些名将,恐怕也敌不上咱天竺的这位传奇吧!

    总之,即便是朝中还有许多人对这位的文治心有不满,但是大家对这位的武功那都是钦佩至极的。

    可以说是只有仰慕了。

    纵观华夏千年,能有这样的事迹的名将那都是少之又少。

    现在这位再次亲自出马,这是别叫一不小心把宁王藩给打灭国了吧!

    总之,想到能跟着这位一起出兵,去马踏满剌加,肆虐定海一番,天竺的这些各路诸侯们还是都很雀跃的。
………………………………

二百二十章

    宁王藩的满剌加被满剌加海峡分成两部,分别为上满剌加和下满剌加,上满剌加放在后世即马来西亚,而下满剌加放在后世则归属印尼,即著名的苏门答腊岛。

    景兴三年间发生的安王藩和宁王藩的这场双王之战,安王藩的天竺军一开始进攻的重点很明显,一直是沿着海峡的一边,即下满剌加进攻,即班达亚齐,司马威、兰沙一路横扫过去,而对于海峡的另一面,则多半只是骚扰和抢掠,最多只是牵扯和阻挠式的进攻罢了。

    天竺军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了占领下满剌加。

    而这恰恰是宁王事先万万没想法的。

    原本宁王以为,双方即使是真的发生战争,天竺最多也就是抢掠一番,不可能对宁王藩的领土有所企图。毕竟海宋立国已经三百多年,这三藩之间的秩序建立也已经有两百多近三百年,就有的秩序已经深入人心。

    只要是有大宋朝皇帝陛下在这儿,有大宋朝中央朝廷不变,那么三藩之间的秩序就不会变。

    现在的天竺虽然是远强于满剌加,但是距离挑战大宋朝中央朝廷的权威还很远。他们应该是不敢在这方面触怒朝廷的。

    万万没想到这场战争一开始,就脱离了他预想想象的方向――那个该死的李哲和他的那个侄女,竟然是真敢下手啊,看对方的样子,竟然是真的冲着下满剌加的土地去的!

    “小的们,给我向前进攻,不要停!后面上来的人会收拾那些海港的,我们是先锋,先锋军的目标就是只要干掉他们的海军就行,至于陆上,那些海港和城市,不需要我们进去。”

    徐清远对着他其它各船的手下们喊。

    此时,他和他的舰队,正在一个名叫丹戎的海港前,距离海港约十几里的海面上,当地的守备舰队的残船在熊熊燃烧。

    徐清远和他的先锋军舰队刚刚到了这里,敌人就从海港里迎了出来,还很英勇,看来宁王藩的这些本土守备水军也并不全是孬种,只可惜,徐清远的先锋军舰船实在是和他们的战船不是一个时代。

    在战力超越他们远远不止一筹的天竺海军面前,这些宁王藩的守备舰队简直就是海军炮手们眼前的靶子,几十艘小船远远还没冲到徐清远舰队的面前就被战船的火炮干掉,甚至因为天竺海军战船的火炮威力太大,对付这些小船甚至有些杀鸡还用牛刀的感觉,只需中了一炮,这等小船就粉身碎骨,顷刻间消失不见。

    先锋军舰队干掉了这些战船还不过瘾,纷纷开到海港近前对着港口上狂轰滥炸,这丹戎本就是个小海港,面积不及两里地,这一番轰炸等时间让整个海港变成一番火海,连登陆战都省了。

    “将军,我看那些人都从后面跑了,我们还登上去实施占领么?”

    舰队的军官们问了一句。

    然后徐清远回了他上面一段话。

    徐清远自觉自己是对李哲的战略目的是一清二楚的。

    那就是尽快打,打下的城市越多越好,越远越好。

    天竺和满剌加开战,那回头大宋朝是肯定会出面的,这边打的越快,战果越大,到时候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就越大。

    没错,在徐清远的内心也是以为,天竺是不可能占领满剌加的,只要有大宋在,那就不可能。

    这场战争打到最后唯一的结局就是在宁王藩的哭诉下,大宋朝皇帝陛下出面劝和两藩。

    当然,即使是大宋朝出面,宁王藩也是一定会需要拿出补偿的,只要是战争,战胜者永远是获利的一方,这就是拳头大的人永远占据真理一样。

    更何况,这次战争的源头本就是宁王自己作死呢。

    所以,这一战,天竺军的目的就是在宁王藩和大宋朝都没有反应过来,占领更多的地盘,抢夺更多的资源。

    这样在战后天竺的利益才能达到最大。

    当然,这样的话,战后,他徐清远也能得到更多的功劳。

    这场仗,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认为天竺敢长时间占据满剌加呢。

    徐清远并不知道,在后方的班达亚齐,下满剌加的第一座城市,同时也是满剌加的门户,已经有大量的天竺人进驻。

    这时候的班达亚齐,原总督府里,张钰一走进这座大厅,就抑制不住心情的激动。

    这座大厅是宁王藩原班达亚齐总督议事的地方,现在张钰带着手下出现在这里,就意味着这里已经变成班达亚齐的新府衙,而他张钰就是班达亚齐的新知府。

    张钰来自天竺中部的端州,同样也是毕业自孟州州学,轮起来还是李哲的师兄,不过张钰这个师兄,升官路上可远没有李哲爬得快,他十年前自孟州州学毕业,后从事州府任职,一步步从中低层爬上来的官,现在终于升到知府了。

    在大宋朝的官吏体系中,这一府知府可就已经了不得。手握一府之生杀大权,算是大宋朝官吏中的中层了。

    到这程度,张钰年纪仅仅是三十五,真可谓是年轻有为,若是日后不走错做差的话,说不定也有登上宰辅之位的一日。

    不过,这次,他这样年轻有为的官员,竟然被分配到这班达亚齐,成为天竺大军在满剌加的第一块跳板,前线后勤基地的父母官,这机会,对他来说可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了。

    随着张钰而来的有超过五百的从天竺各州府挑来的官员小吏,在这些官吏的辅助下,张钰很快的将班达亚齐城中陷落以后的混乱一扫而空,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一支一千人的守备军,让班达亚齐人很快的就感觉到一种新的简单高效的秩序被建立起来。

    班达亚齐的海港上,数以千百的巨船繁忙的进进出出,数以万计的的天竺人涌进港内,仓库,兵工厂,船坞,一座座建立起来,这些天竺人,以一种和原本的班达亚齐人截然不同的速率在迅速的改变着这座城市。
………………………………

二百二十一章

    大宋朝景兴四年初,元月十一,一支当地人无法想象的庞大舰队开进班达亚齐的港湾,舰队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艘世人从未见过的舰船,这艘可怕的战船,外表整齐光滑的简直像是一刀削下来的一样,外表闪亮着漂亮的金属光泽,停在港湾里就像是丑小鸭群里的天鹅一样,格外的漂亮。

    港湾上的人,在看见这艘船的时候,都被惊得睁大了眼,这,这,这难道是浑身钢铁打制的吗,还有的纷纷凑上前去,想要亲手摸摸那船是否真的是如自己猜想的那样,是钢铁所制。

    待到最后终于有人上前弄清楚这船果真是全钢铁所制的船之后,整个港湾,所有的人都沉浸在短暂的惊讶失声当中。

    无数的班达亚齐人在心中不由喊道,我的天,这天竺人,竟然能够造出这等纯钢铁打造的船,这场战争,他们满剌加人又怎么可能打得过。

    那些木质的帆船上,那些刀枪火炮,就是再厉害,如何能够和这样的一艘钢铁巨兽对抗。

    而且重要的是,连这样的纯钢铁的海上巨兽,天竺人都能造出来,那还有什么事情他们做不到?

    这样下去,让满剌加人拿什么和天竺人对抗,难道用血肉之躯和这样的钢铁巨兽打仗吗?不,大家都知道那不可能,钢铁的力量终究是远大于血肉的,这个道理,当初海宋时代的人们拿着火枪拉着火炮一路北上轰走那些蒙古人恢复江南的时候,宋人们就都明白了。

    这样的噩耗,让当地人原本内心中潜藏的反抗意识也跟着彻底的破灭,以至于白天里给天竺人打工赚钱都没有力气了,所有的人都歪着脑袋,死气沉沉。

    消息传进城里,城里许多当地原本还死撑着不愿为天竺人效力的家族,也逐渐的在悄悄转变态度,班达亚齐府,知府张钰在当地的统治,也跟着逐渐根基夯实。

    这艘船,这艘给当地人带来极大震撼的船,当然就是李哲的座舰,那艘这个时代唯一的蒸汽铁甲舰婕妤号了,不过婕妤号只是一艘铁甲舰,而不是后世纯钢铁打造的战舰,这一点却是忽悠了当地人了。

    不过,即便是铁甲舰,在这个时代也和纯钢铁战舰没有什么不同。它给这个时代的不管是天竺人还是满剌加人带来的震撼,都是无与伦比的。

    此时的李哲从婕妤号上刚刚下来,就得到从前方传来的消息,前面一路狂飙突进的先锋军徐清远部,终于即将面对一场像样的战斗了,宁王辖下的主力舰队,驻守定海的三大舰队之一,定海军定海舰队,已经即将和先锋舰队碰面了。

    此时的宁王藩,原先驻守婆罗洲的镇海舰队在先前追击天竺使节团舰队中受创,受创虽然不大,但是情况却暴露了,现下几乎整个大宋朝圈子里都知道这次事件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宁王不得不做出一些表面性的动作,将舰队统领白长龄革职,舰队全部缩回婆罗洲,躲避风声。

    这一战,暂时还没有出动的迹象。

    而三大舰队中的另一支,则被分散,用来保护满剌加海峡两边各大港口,针对天竺军的偷袭,没办法出动。

    所以现在,能用来阻止天竺军的兵锋,和先锋军做正面决战的也就只有定海舰队了。定海舰队可是三大舰队中最大的一支舰队,是宁王手中真正的杀手锏,长期驻守在定海港,徐清远的那支小舰队,能不能抵挡得住定海舰队?

    李哲在心里想。

    李哲的身边,除了都督府的各路副官和参谋组成的指挥部以外,还有几个闲人,其中一个,满头白发,但是精神矍铄,行走起来依然是龙行虎步,令人不禁生畏的老家伙,李旦,顺风镖局的总舵主李旦,竟然出现在这里。

    李哲一行人跟着不多时来到城里的府衙,见了知府张钰等人,李哲稍稍勉励了几句,然后便占据了后堂,张钰立刻命人赶快派人招待,废话,这时候不凑上去,机会便都没了,现在的李哲可不是平常谁都能见的。

    看着李哲自从得到了前线消息之后就有些担忧,李旦上前劝道:

    “大都督,可是在担忧徐将军不胜?”

    李哲听了,仰起头一看,见原来是李旦,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