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曹夫子-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元龙,听说你前段时间去洛阳了。”

    糜竺狡黠地笑道。

    “那有什么,你不是也去了长安吗?”

    陈登随意道。两人说完,竟是相视大笑了起来。

    “看起来我们好象想的事情一样啊!”

    陈登替糜竺满上了酒。

    “元龙,我本来想先说的,不过今天你居然替我倒酒,而不是抢去自己喝了,我让你先说。”

    糜竺看着那杯酒叹道。

    “你若是不想喝,那我替你喝了。”陈登伸手便去抓那杯酒。

    “我喝,我喝。”

    糜竺一把抓起了那杯酒,一仰而尽,

    “现在你该说了吧,你到底在洛阳见着了什么,竟是如此高兴?”

    “子仲,你可知道我在洛阳见到得是什么!”

    “不会是尸山血海,满地荒野吧?”糜竺故意道。

    “你知不知道,我在洛阳见到的是何等的一副画卷,那里简直就是我曾经梦想的地方啊!”

    想到自己在长安的所见,陈登露出了陶醉的神色,若不是他幼年的好友邀他去洛阳,恐怕将来他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洛阳那里到底怎么了?”

    见到陈登的神情,糜竺的兴致不禁上来了。

    “那里,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总之只有你自己去了才知道。”

    想到洛阳那种截然不同于大汉任何一处地方的气息,陈登就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他最喜欢的就是冀州那些少年军,他们身上那股朝气,那股任侠,那股单纯的忠诚都让他感慨不已。

    “说了等于没说。”

    糜竺小声的嘀咕了起来。

    “子仲,你去长安又见到了什么?”

    陈登又看向了糜竺。

    “还能有什么,太平世道了,还有就是大街上经常有人在那里吵嘴仗。”

    想到长安街头,儒生经常分做两派争吵的场面,糜竺摇了摇头道。

    “那你来找我,就不会是为了告诉我长安街头经常有人吃饱了饭没事吵架吧?”

    “当然不是了,我见到了荀彧先生,他说曹耀曹公想和我家做买卖。”

    “哦,曹公?”

    听到糜竺提到曹耀,陈登眼里放出了光,

    “你仔细说来。”

    当下糜竺自是将在长安与荀彧所讲的一一道来,

    “你觉得我该答应吗?”

    “且容我好好想想。”

    陈登思索了起来,他自幼博览载籍,有扶世济民之志,但是举目天下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让他心仪的人物值得他去辅佐,直到他去了洛阳。

    他才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间还可以如此,心底里对于早已名满天下的曹耀有了几丝崇拜之情,从曹耀回来后,他一直都在思量着曹耀在洛阳所做的每桩事背后所隐藏的深意,但是却一直不得头绪,如今听到糜竺所讲,心中觉得似是找到了一点灵光,能够让他看透这一切。

    见陈登在那苦思,糜竺到也不敢打扰,只是心里对曹耀也更觉拜服,曹耀的威名,天下无人不知。天下的百姓对于这位孟德大人多是心存崇敬。

    但是曹耀势力的前途,却又不是他这个商人能轻易算得出来,他若是孑然一身,恐怕他想也不会想,就去投奔那位大人了。

    只是他糜家家大业大,家族利益不允许他那般做,所以在荀彧向他转达了曹耀的心意后,他还是不敢妄做决定,而是要来向陈登这个自己最佩服的好友请教。

    “这不是真的吧!”

    突然间,陈登抬起了头,满眼皆是震惊之色,根据糜竺所讲和他在长安的见闻,他想到了一个可能,但是连他自己也不敢相信或者说是不愿意相信这个可能。

    “元龙,你究竟想到了什么?”见到陈登失色的样子,糜竺的心剧烈地跳了起来。

    “曹公也许是想要改变四民的排序,不,或者说是要彻底废除四民之说。”陈登喘息着道。

    “什么?”

    糜竺失声道,虽然他很不满意四民中将商人排在最末一等,但是长久以来的传统,让他无形中对这种观念根深蒂固,没有想过去反抗的可能,如今乍听到陈登的话,他自然心神激荡,无暇自制了。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曹操平青州

    “我那好友在洛阳是个小吏,我曾听他提起过,在他们那里,工匠的地位很高,尤其是那些能工巧匠,能够制造出精巧之物节省人力或是对民生有所益处的皆被称做大师,受人尊敬,而他后来又对我说起过曹公免去了冀州百姓几年粮税,而那几年后的税率更是低得惊人,竟然是十五税一,我初时并没放在心上,如今看来那十五说一却是真的了。”

    陈登喃喃道。

    “十五税一,的确是够低的了,曹公他究竟想做什么?”

    糜竺亦是惊声道。

    “子仲,你想想看,曹公鼓励那些工匠制造新奇之物,最终目的是什么?”

    “应当是节省民力,或是卖之以收财货。”

    “不错,卖之以收财货,那么卖给谁呢,天下大族世家有限,不可能所造之物全部卖给他们吧?”

    陈登的思路清晰了起来。

    “可以卖给那些百姓,十五税一,我明白了。十五税一,百姓手中肯定会有余钱,正好去买这些器物,然后曹公再向商家收税。”

    “不错,这形成了一个循环,工匠制物,交于商家贩卖,然后商家卖于百姓,最后官府再从其中抽税,这样官府的岁入不需要盘剥百姓,就能增加,实在是大善啊!”

    陈登不禁击节叹道。

    “可是这样不是让商人无利了吗?”

    糜竺又不解了。

    “子仲啊,你想想看,你卖东西是卖给十家大户获利多,还是卖给千户人家获利多,曹公是想降低农人税率,藏富于民,再以工商生钱,国家最后再从中收取岁入而不用压迫百姓啊!”

    “那岂不是农工商三民并立了?”

    “可以说是,不过应当是农略微高一些。”

    “那士呢?”

    “士恐怕是曹公最费心思的一环了!”

    陈登笑了起来,现在他终于明白为何朝廷称曹耀暴虐,苛待士人了。

    其实曹公苛待的都是那些腐儒士子,那些有本事的可全部在曹公掌握之中啊,想到自己那在洛阳当个小官的朋友,陈登终于解开了心中疑惑,科举取士,根本就是为了剔除那些满脑子迂阔的腐儒,恐怕连长安所出的百学同流都与曹公拖不了关系。

    而且那些少年军才是未来真正的士族基础,能文能武,通百学,明法纪,知忠义,这样的人来治理国家才是百姓之福啊,陈登虽然也是世家子弟,但是对于那些不学无术,仗着家族势力胡作非为的豪门也是相当的不屑。

    “元龙,你不怕日后曹公会废了你家族之权吗?”糜竺突然道。

    “子仲,你莫要尽信朝廷之说,洛阳也有豪门,不过多是名声良好,族中子弟皆是俊杰的世家,他们在曹公手下也颇得重用。”

    陈登答道,“我相信日后我陈元龙定能在曹公麾下有一席之地。”

    “元龙,你决定了吗,难道你不怕你父亲反对。”

    “徐州那么多世家,与我陈家相善的不过三五家而已,至于其他的不过是借我父亲之名,聚在一起保全自己的利益罢了,只是世事无常,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那些没本事的世家凭什么想继续保住他们的利益,曹公消灭这些蠹虫又有何不可!”

    陈登豪声道,杂学百家,通晓经史的他非常清楚,任何一个新王朝诞生的同时,也就会诞生一批新的权贵,从无例外!至于以前炙手可热的权贵、氏族,依附可用者则用之,违逆不可用者则杀之,就那么简单罢了!

    “好,我便与元龙一道,等着曹公来这徐州吧!”

    糜竺也终于下定了决心,至此徐州的名门陈家和有着无匹财力的糜家这两家的未来家主已经为徐州选择好了将来的道路,至于陶谦,这个还未在徐州扎稳脚跟的州牧,恐怕以后他的选择也只剩下了一条道路。

    …………

    青州,黄巾又起,聚众数十万,头目不等,劫掠良民。

    曹操,现在东郡,广有军兵。听说青州黄巾起义再次爆发,大喜,这是他威震四海,壮大实力的绝好时机啊。

    于是,便禀告天子,奉命讨贼。天子星夜草诏,差人赍往,命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破贼。

    曹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同兴兵,击贼于寿阳。

    鲍信杀入重地,为贼所害。曹操追赶贼兵,直到济北,降者数万。

    后来,他即用贼兵为前驱,兵马到处,无不降顺。

    不过百余日,招安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

    曹操择精锐者,号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

    曹操自此威名日重,捷书报到天子朝廷,朝廷加曹操为镇东将军。

    操在兖州,招贤纳士。有人来投操:乃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今投曹操操与语大悦,说道:

    “此吾之子房也!”

    遂以为行军司马。程昱说道:

    “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我听说有一人,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

    遂启曹操徵聘程昱友,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

    曹操已经聘刘晔至。刘晔,是郭嘉的亲戚,只是如今郭嘉忙于曹耀的事情,却是忘记了举荐他了,被曹操捡到了便宜。

    刘晔又推荐二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

    曹操亦素知这两个名誉,就聘为军中从事。

    满宠、吕虔共荐一人,乃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亦聘为从事。

    又有一将引军数百人,来投曹操:乃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

    操见其人弓马熟娴,武艺出众,命为点军司马。

    自此,曹操部下文有谋臣,武有猛将,威镇山东,势不可挡。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各方小的势力细数被吞并,逐渐壮大实力,名声渐渐远播,与曹耀名声形成鼎立之势,人称“二曹”。

    而远在长安的曹耀接到情报后,也是无可奈何,虽然他精通历史,知道会有这次暴乱,但是,深陷长安发展的他却是抽不开身来从中捞去好处……
………………………………

第一百八十章 绝世之吻

    长安,城府……

    一位女子走了进来,只见她眉似远黛、眸似点漆、肤若凝脂,还有那小巧的红唇,就如同引蜂的鲜花般,散出致命的吸引力。

    乌黑的秀盘成一个随意的髻,横插一只金凤钗,给人以随意慵懒的美态身着一袭玫瑰色长裙,艳丽的颜色更增其娇颜腰间束着一根丝带,将诱人的身形完全勾勒了出来。

    她的身上还有一种妩媚诱惑的气质,不同于故意做作,那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完全天然的气质,这气质再加上她那绝色姿容,构成了让所有男人都无法抵挡的绝对诱惑。

    曹耀定眼一看,原来来人便是才女蔡文姬。

    “伯母身体状况可好?”

    自从她的父亲被杀,她便在也没有了以前那副模样,而沉沉的落在她心里的便是,为未知的恐惧。

    对啊,除了当初他的父亲,她还能依靠谁?曹耀?这只是她当初错误的一厢情愿,不是吗?

    “还好……”

    长安被曹耀攻下,蔡文姬也回到了这里,然后整理他父亲的尸骨,为其守孝,如今,便有了时间,莫名的来到了这里。尽管,这并不是她所希望的。

    如今,气氛冷清,双方便没有太多话语。曹耀望着远方,而蔡文姬望着她的背影……

    许久,许久……

    “我喜欢你!我想……嫁给你……”

    为了家族,也是为了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梦想,她作为一个古代如此保守的女子,居然对一个男子这样说,可想需要多大的勇气。

    此时,站在刀尖上行走的曹耀又该怎么说呢?毕竟,她本应该按照历史的轨迹行走,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却遇到了他。也正是遇到了他,才成了今天这副模样。

    曹耀没有回答,也不敢。

    “貂蝉……依旧还没找到……”

    曹耀徐徐的吐出这几个字,顾名思义,他喜欢的,依旧是貂蝉,他的王妹妹。

    蔡文姬只感到芳心猛地一震,泪水不由自主地瞬间溢出了眼眸。这短时间,她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念着那个第一个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男子,耳畔时常回荡着当日他在马车外说的那番话,脑海中时常闪过当日他策马潇洒而去的背影。

    他想去很貂蝉争一次,就那么一次,让曹耀内心的位置,留一个给她,到头来,她才蓦然发现,她比不上貂蝉,因为貂蝉为了他,放弃过生命。

    就在蔡文姬伤心欲绝之时,突然听到他温柔地唤自己的名字。这一刹那,貂蝉再也忍不住了,所有的情绪化作泪水夺眶而出。

    蔡文姬抬起臻,溢着泪水的双眸只管怔怔地注视着曹耀,其中竟荡漾着浓浓的幽怨和至死不渝的深情。

    曹耀唤她,本来是想解释什么,但当他望着她时,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

    曹耀情不自禁地伸手抹去貂蝉脸颊上的眼泪,叹了口气,不由自主地吟了一句诗:

    “情根深种怕人知,碧纱浅遮畏他言。”

    曹耀不懂怎样安抚一个柔弱的女子,也不知道该给她什么。虽然在这三国时代,男人三妻四妾也很正常,他大可以先取了蔡文姬。

    但是,他却不能。因为他不想再次失去黛嫣之后,再次失去貂蝉……

    曹耀从凳子上起身,缓缓的地蔡文姬蝉走了过去。

    蔡文姬没有任何表情上的变化,她为了爱情,大胆的为了辛福而表露自己的爱意,却被委婉的拒绝,那样的打击,她便生无可恋了……

    曹耀走了过去,叹了一口气,伸出双手,缓缓的把她抱入怀中。于是,她便自然而然的躺下了他的胸膛。

    蔡文姬此刻的芳心砰砰地剧烈跳动着,就仿佛有一头小鹿在胸中乱撞。她现在紧张得不得了,同时忧伤中又有一丝欣喜。

    这只是他给我的安慰,不是吗?在蔡文姬幻想的希望破灭,充斥在他脑海里的疑问便是,这算什么?

    无法抗拒的力量涌入心头,使得蔡文姬柔软的躺在他的怀里,她的手情不自禁的伸了出来,也抱紧了曹耀。

    曹耀将蔡文姬的柔荑握在手中,手掌中顿时传来清凉柔软的感觉。他的心头不禁一颤。

    一股迷人的幽香随即窜入曹耀的鼻子,他毕竟经历的太少,心头一荡,亲不自禁双手紧紧抱着。

    这一刻,压抑在蔡文姬心中的所有情绪全都化作了泪水,一股脑地奔涌而出。

    蔡文姬的泪水把曹耀的一边衣襟给打湿了……

    曹耀搂着怀中玲珑浮凸的曼妙娇躯,鼻端闻着那如兰似麝的迷人清香,呼吸越来越急促。同时,搂着貂蝉腰肢的双手在不知不觉间更用力了。

    蔡文姬彷佛感觉到了什么,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脸颊随之变得绯红了。

    他左手搂着蔡文姬的柔若无骨的腰肢,右手缓缓地托着她那圆润的下巴,将她的娇颜抬了起来。

    蔡文姬此时已经变得非常紧张了,那迷人的双眸已经微微地闭上了,长长的睫毛还在不停地颤抖着。

    曹耀的目光在貂蝉的娇颜上片刻,最后定在那温润诱人的红唇之上。

    那一步,终究无法跨越。曹耀极力克制了内心的冲动,神色逐渐恢复迷离。

    他本想就此收手,却在这时,蔡文姬却踮起了脚尖,情不自禁的吻了上去。

    白发如雪,红唇依旧。

    在这一瞬间,蔡文姬就仿佛触电了一般,身子猛地一抖,于此同时双眸猛地睁开。

    这时,曹耀再也控制不住,一边吸允着她那温润的红唇,一边深情地注视着她的双眸。

    渐渐的,她变得柔情似水,分外惹人怜爱。

    曹耀搂着她吻了好一阵,很久很久,才意犹未尽地将她放开。

    一放开她,她身子就一软,要不是曹耀还搂着她的话,她只怕会软倒在地。她依偎在他的胸膛,此时她的脸颊绯红得几乎可以滴出血来,迷人的眼眸中是浓得化不开的情意。

    此时曹耀内心极其复杂,不知道如何用言语表达,然后,额头上被吻了一记,对其说道:

    “以后,你就去大学当教授吧,你依旧是那位绝世的才女……”
………………………………

第一百八十一章 司马徽

    随着曹操实力的壮大,曹耀治理长安与洛阳也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教育方面,曹耀开了科举,办了学校。但是,却缺乏一所官方意义上的国立大学,而这,才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于是,便播了巨大的资金开始筹建大学。而大学开展工作,也在持续的进行。

    除了邀请郑玄担当校长之外,大学初始阶段只开国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物理学、生物医学以及化学这几大类。

    然而,这里大类中,出了聘请当初为曹耀救治的华佗从事生物医学之外,军事、政治、经济还勉强找的到人外,像物理化学只能看曹耀自己教授了。

    出了聘请郑玄为大学造势之外,曹耀觉得还得聘用一些全国有名的大家把这一所大学打响才对。

    于是,曹耀想到到了一个人,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人,住城东南20余里洞林寺侧,徽清雅,以有知人之明著称于世,是中国东汉末年著名隐士。

    名士庞德公送号“水镜先生”,其才华始终未得施展,一生湮没不彰。

    司马徽的才华闻名于世,又善于识人,如果聘请他为大学教授,那这所大学绝对是当今世上无法复制的产品。

    想到这里,曹耀便收拾行囊,带上典韦,准备上路了。他决定亲自走一趟说服他,如今百废俱兴,很多地方需要有才能的人,他也想借此机会,多发现几个有才能的人。

    此时马车缓缓向北,前往襄阳。正值开春,沿路隐有绿衣冒出,很是生机勃勃。

    坐在马车上,曹耀的思绪却没有放在沿路景色上。

    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人,那人便是庞统。

    罗贯中在小说中,如此赞曰,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凤雏虽然早亡,但是诸葛亮却在,观诸葛亮在刘备死后,稳定蜀国,并且隐隐有向上发展的趋势,就可以看出与诸葛并列的庞统多么的有才能。

    陈寿著三国志,赞庞统荆,楚之高俊。如魏臣荀彧。而荀彧其人乃是曹操的五大谋臣之一,号称王佐之才。庞统与荀彧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有一人赞其才能,才名显天下。

    正史记载,庞统初为吴将周瑜帐下功曹,后来周瑜死,庞统送葬到吴地。事后,庞统与江东的陆绩、顾劭、全琮话别,赞陆绩为驽马,有逸足之力。赞顾劭为驽牛能负重致远。赞全琮曰,卿好施慕名,有似汝南樊子昭。虽智力不多,亦一时之佳也。

    这些人后来都是东吴赫赫有名的人物,位列重臣。后来成就与庞统所盛赞的一字不差。

    种种才能,使得庞统极为自信,在一次与友人谈话间,自谓曰,论帝王之秘策,揽倚伏之要最,吾似有一日之长。

    意思就是论辅佐帝王成事,他很是擅长。

    与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难怪当初司马徽把庞统与诸葛亮并列推崇。

    这等人物,若是能招揽之。他便在以后的乱世当中,立于不败之地。而正巧的是,司马徽与庞统乃是师徒关系。

    就在这种期待中,襄阳那高大的城郭已经近在咫尺了。

    城郭厚重,城门楼伟岸,城门高大。这就是荆楚重城,襄阳。

    此刻是正午,算是闲暇之时。但却也有百姓陆续出城或入城。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在这座拥有十余万人口的城池,才会出现的繁华景象。

    此刻不是战争时期,因此城门虽然有守卫,但却并不盘查。

    因此曹耀大摇大摆的乘坐马车,在寇水等人护卫下,缓缓进了城池。

    这中间,那守门的士卒见曹耀出行便有护卫五十人,而且这些护卫各个彪壮,隐含杀气,以为是哪家的权贵子弟。

    还恭敬的行了注目礼。

    水镜先生司马徽虽然号称是隐士,但其实并不是隐藏在青山绿水之中,而是大摇大摆的住在这襄阳之中。

    他被人称作隐士的原因,其实是因为他拒绝出仕罢了。

    因此司马徽的府邸很多人都认得,曹耀只派遣寇水打听了一番,便知道了司马徽的住处。

    不过当曹耀乘坐马车来到司马徽府邸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这府邸庞大,宏伟,曹耀目测了一下,比自己的府邸还要巨大。

    这哪里是隐士的住所,分明是权贵的府邸嘛。

    这可能就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山了。曹耀心中虽然猜测着,但行动却很迅速,一跃下了马车,在门前整理了一下仪容,这才正正经经的来到大门外。

    对着守门的两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