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司马传-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事情很简单”

    这时胡昭从庭院的另一边走了过来,目光独独聚集在赵蕊一个人的身上,郭嘉和司马懿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端倪,随即胡昭说道:

    “因为告诉董承古月珏藏匿在钟府的人,就是你吧?”

    听了胡昭的话司马懿陷入了呆滞之中,他起初是不相信,不过赵蕊因低下头令司马懿看不清她表情的细节,让他不禁对自己的直觉感到怀疑:

    “抬起头”

    司马懿的声音十分低沉,不过简简单单的三个字却令赵蕊感觉每个字都像是千斤重的石头一般压在她的脖子上,让她难以抬头。

    “抬起头”

    再一次的重复声音更加低沉,赵蕊仍旧是沉默不语。

    司马懿似乎是看到了答案,但仍旧是不相信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赵蕊会做出这种事:

    “他他说的是真的吗?”

    回答他的依旧是沉默,司马懿挣脱开了赵蕊的手后退了两步,彻底的失望让他连她说话的**都没有了,他背对着赵蕊无力地挥动了两下手臂:

    “你走吧我不想再看见你了”

    这句话像是一把利剑深深得刺进了她的内心,泪水瞬间像是决堤的洪流夺眶而下,她猛然抬起头对着司马懿大声喊道:

    “我到底是犯了什么错!我不过是想要保护你而已,那个女人是刺杀皇亲国戚的乱党之后,你和她在一起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一听“乱党之后”这几个字,在场的司马懿、郭嘉和胡昭瞬间表情大变,尤其是司马懿,他迅速扭过头,极为吃惊的看着赵蕊:“你说什么?”

    赵蕊继续哭道:“你和胡昭之前的谈话我都听到了,我就奇怪她好好的为什么要去刺杀董承,听了你们的对话之后我才知道她是多么危险的一个人,因为她是董卓同党的女儿!”

    刹那间司马懿的眼神变得格外寒冷,冷到让赵蕊感觉到害怕。

    司马懿转过身踱着沉重的脚步走到她的面前,愠怒的神色让赵蕊内心的恐惧越来越深:

    “这么说来之前她行刺董承,告密的人就是你吗?”

    她不敢回答司马懿:“我我只是不想让她作出不利于大家的事情罢了”

    这下子司马懿对赵蕊彻底寒心了。

    愣神看了她许久后司马懿不再与她废话,转而看向郭嘉:

    “我们要赶紧商量对策才行。”

    (本章完)
………………………………

第73章 庚子回:司徒诛董正朝纲

    围墙外喧闹惊动了正在方将休息的古月珏,双手撑着榻面坐起身后发现本来在每次苏醒之时都会在自己身旁的司马懿,这次居然不在。

    由于突如其来那么多手持刀枪的士兵将钟府围了个水泄不通,不知情的家丁和女眷们显得格外的惊慌,在庭院廊阁中来回穿梭着,整个钟府人心惶惶。

    古月珏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拦下了一个女仆询问情况:

    “发生什么事了?怎么大家都一团乱呢”

    女仆显得惊慌失措,快速说了情况之后就跑掉了:

    “听说董国舅带着兵马前来钟府,说要捉拿董卓奸党的余孽。”

    听到董承的举动,古月珏的脸上泛起了自受伤至今都没有出现过的愠怒之容,扶着门框的手不知何时变得格外的僵硬,甚至连青筋都绽了出来。

    冷静思考了一会儿后,她看了看桌案上摆放着的那两把短刀

    将钟繇的家全面包围后,面对的是大门紧闭的情况。

    在士卒的搀扶之下董承从马背上走到钟府的台阶前刚想说些什么时,大门缓缓打开了。

    敞开的门缝之中走出了钟繇的身影,他十分从容的走出了门槛,与董承形成了面对面的对峙。左右观察了士兵的人数后,钟繇似笑非笑道:

    “没想到今天晚上还真是热闹啊,董国舅你该不是想把当初没有办成的寿宴在我的寒舍前补办一次吧?”

    董承对钟繇也是皮笑肉不笑:“东武亭候你就别装蒜了,我受到线报说你的加重藏匿了当初行刺皇亲国戚的重犯。而且,她还是当初董承逆贼的余党,赶快把她交出来吧。”

    钟繇忍不住觉得好笑:

    “呵呵,您就直接说刺杀您不就完了么?不用再三强调自己是皇亲国戚。”

    面对钟繇的冷嘲热讽,董承自知自己的口才不是他的对手,也不和他废话:

    “你还是把她交出来吧,免得受到不必要的牵连。”

    这种意味十分明显的要挟钟繇心知肚明,董承之所以这么劳师动众,无非是想也将自己清楚以免日后给他造成麻烦。不论是自己主动交出来还是被搜出来自己都难逃窝藏之罪,自然是不会那么傻上董承的套,所以他采取的是装啥态度:

    “什么董卓余党,很抱歉我听不懂你在说些什么。”

    董承冷笑道:“听不懂也无妨,我就自己搜出来让你哑口无言吧。”

    说罢,他挥了挥手示意士兵冲进去搜查,钟繇双臂一展挡在门前:

    “谁敢!我乃陛下钦封的东武亭候,谁敢造次!”

    众人皆知天子对钟繇极为敬重,尤其是伏皇后还请他担任了自己亲妹妹的授业老师,看到他的脸色铁青,甲士们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贸然前进。

    这个时候董承从袖中掏出了一面金牌亮了出来,令钟繇脸色大变:

    “钟繇,你以为你是皇后妹妹的老师我就不敢拿你怎么样吗?告诉你,这是陛下方才钦赐的金牌,见此牌如见陛下。你见到此牌不仅不跪居然还敢阻拦,是想造反吗!”

    就算钟繇平时再怎么瞧不上董承,可是刘协的天子金牌在此,他也不能再由着自己的性子了,只好慢慢屈膝跪下行礼:“微臣不敢,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士卒见状纷纷举起兵刃准备涌进钟府搜查,钟繇碍于天子金牌无法阻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不断冲进大门。董承也趾高气昂的从跪伏在地的钟繇面前走过,经过钟繇面前时还特地停留了一下,冷冷的瞥了他一眼,刻意使劲拂袖。

    然而董承刚刚踏入钟府大门的那一刻,忽然间从顶上跳下来一个黑影打上了数个士兵后直接冲出门外,董承大呼:“把她抓住,千万不要让她跑了!”

    士兵转而向门外而蜂拥而出,追着黑影而去。

    回到门口后,董承怒视着已经站起身的钟繇,钟繇装作不知情的模样让他很恼火。

    “等抓到她后再找你算账!”董承怀着愤恨之情上马追去。

    等到士兵全部追过去之后,郭嘉方才探出头松了一口气:

    “看来进行的很顺利,接下来赶紧把珏儿送出许县。”

    事不宜迟,钟繇即刻命人将准备好的马车驾到了后院门口,随即胡昭和郭嘉、司马懿快步赶到了古月珏的房间,司马懿推门而去:

    “来不及了,赶紧离开这里!”

    等他们进屋后不由得傻了眼:

    屋内居然空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而且连古月珏随身的武器也不见了踪影。

    郭嘉大感情形危机:“不好!她又要做傻事了!”

    身着黑衣的人看着以王子服和吴子兰为首的追兵咬着自己不放,不由得发起了牢骚:

    “该死的,怎么每次都是我干这种事情啊!”

    这个所谓的“古月珏”并不是她本人,而是郝昭假扮的,要问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追根究底的说来,是源于郝昭奉了伏皇后的命令将董承要对钟繇不利的消息通报于他。

    但是刚刚到达钟府把信送到后不久,董承拿着天子金牌就领着兵马将钟府包围起来了。

    毫无疑问,出此金蝉脱壳之计的人,正是惯于“利用”郝昭的司马懿。

    这次,他知道自己又捡到了个烫手的山芋。

    董承为了不免这个刺客会鱼死网破,突然转过头对自己不利,故意骑马走在了追踪队伍的尾部确保安全,没有想到的是,他已经被尾随在他身后的古月珏盯上了

    正当他经过街道的拐角时,突然从角落里跳出来个身影一脚将自己踢落马下。

    董承在地上滚了数圈后痛苦的哀嚎着,当他看到将自己踢下马的人慢慢走到自己面前,模模糊糊看清这个人的脸庞正是古月珏时,不由的万分惊恐:

    “来人!来人呐!”

    边说他便想要爬起身逃走,但是还没有等他站起来又被古月珏踢倒在地,这次由于下脚的力道非常大,董承的腿骨被踢断。尽管如此他还是不放弃逃走,扶着墙面踉踉跄跄的边逃边喊呼救,然而却没有任何一个人回应他。

    “你不是要找董卓的余党么?现在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古月珏捏着他的脖子咬牙切齿的将短刀抵在了他的心脏处:

    “我就是那个被你无辜陷害,导致惨死狱中并家破人亡的蔡邕之女!”

    (本章完)
………………………………

第74章 庚丑回:中郎心仁释幼娘

    时逢初平二年,在曹操和孙坚的猛攻强打之下,董卓被迫作出了迁都长安的计划,王允、蔡邕等深受董卓器重的重臣随行前往。

    由于临行前才知道董卓早已下令焚烧洛阳,被董卓强制仕官的蔡邕根本来不及加以阻拦,只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身后的洛阳城化为了一片火海

    而此时的胡昭正是蔡邕的忘年之交,胡昭多以晚辈的身份向蔡邕请教,董卓迁都之际他正在蔡邕的府上,为了怕有什么危险,他便随蔡邕一起前往长安。

    就是因为蔡邕的引荐,胡昭结识了终身的挚友钟繇。

    到达长安之后,不满足于现在权利地位的董卓,为了聚敛财富居然不顾重臣的反对废除了通行已久的五铢钱,改用粗制滥造的小钱流通,结果导致市面物价的平衡逐渐被打破,居然连一石谷豆花花费上万钱。

    百姓苦不堪言,陷入了极其穷困的生活之中。

    反观董卓,在郿坞之中整日里歌舞升平,纸碎金迷,与外界百姓生活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每逢蔡邕和胡昭出门散步之时,总能见着自家的围墙外躺着一排奄奄一息的饥饿百姓,他们由于买不起粮食,生活难以为继,只能够在这里凄凉的等待死亡。

    看到这番景象蔡邕不禁触景而悲,连忙回家命人将多出的粮食全数抬出分给百姓。

    百姓纷纷磕头拜谢,感激蔡邕的大恩大德。

    可是站在一旁的胡昭却不免有些担忧:“再这样下去的话,这里恐怕会成为第二个洛阳。”

    “我已经多次建议董卓恢复五铢钱的流通,并且开启部分官仓赈济饱受战火侵害的灾民,可是董卓总是听不进去。”

    说到这里蔡邕不禁开始叹气,胡昭提醒他:“董卓这样的人,注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我看先生您还是早日脱离他,免得受到牵连为好。”

    蔡邕摇了摇头:“董卓虽然无道,不过还是多多少少能够听进去我的一些建议,因此我才能尽那么一丝的绵薄之力勉强保住部分忠臣义士,要我离开,实在是于心不忍”

    就在董卓到达长安之前,在梁县被徐荣击败的孙坚重新收拾兵力进占阳人,董卓深知孙坚英勇,连忙派遣胡轸、吕布领兵截击,不曾想由于二人的不和导致被孙坚迅速击溃,而且孙坚还斩杀了董卓的心腹爱将华雄,自此声名大振。

    不久,董卓迫于压力亲自领军征讨孙坚,却被其重创,孙坚再次击败了号称“不败将军”的的吕布,挥兵杀进了已为废墟的洛阳城。

    之后,孙坚整饬士卒后再次乘胜进军新安、渑池,一路上所向披靡。

    董卓惊吓之余仓惶率军返回长安。

    董卓兵败的消息传到了长安,让一直在找机会除掉董卓的王允觉得机会已到,他趁机紧急约见了士孙瑞等志同道合之人商议如何除去董卓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臣,而秘密集会的参与者,就有此时还在牛辅部下效命的董承。

    因为董承和董卓时同宗又是董太后的侄子,与皇室有所联系,所以深得董卓信任。

    不过董承渐渐发觉了董卓的狼子野心,逐渐为自己的前途感到不安,于是他主动找到了王允表示自己愿意加入诛灭董卓的计划,王允考虑到董承的特殊地位最后同意了这件事。

    就这样在盟誓契约上,董承与他人一样割破了自己的手指用血写下了名字。

    为了增加举事成功的筹码,王允还秘密联络蔡邕和吕布,吕布因为和董卓之间的关系早已破裂,再加上与之小妾私通海派被董卓发现而整日惴惴不安,最终在王允的说服之下答应了这件事。蔡邕则觉得朝廷中的腥风血雨实在是太多了,自己不想再增添杀戮,更想通过感化令董卓慢慢转变,婉拒了他。

    而奉命前来试图说服蔡邕的人,正是董承。

    为了使他们对自己安心,蔡邕对董承说自己不会像董承揭露他们的计划,让他们放心。

    不过事情的发展似乎超出了王允的预料,他本想快速诛杀董卓后迅速和在洛阳的孙坚相互呼应,在孙坚修复洛阳后拥护皇帝返回洛阳,重新整治朝纲。

    然而孙坚迫于各方的压力无奈在修复了部分汉室宗庙后率军返回了鲁阳驻守,退出了司州的范围,导致王允的计划落空。

    消息传出令董承的内心发生了极大的动摇,他本以为董卓大势已去,没有想到孙坚在与刘表的征战之中还中箭死在了岘山。

    坏消息接踵而至,酸枣联盟先后瓦解,这次希望彻底破灭了。

    自己曾经参与“诛董计划”这件也让他夜不能寐,终日里提心吊胆。

    每次朝会时看到董卓和蔡邕他都会情不自禁的低下头,深怕自己什么时候会人头落地。

    终于他决定首先举报这件事好将功补过,于是他将自己参与行动的事情写成密信,为了掩人耳目他刻意掺在了奏本之中,一起交给了董卓。不过董承对董卓的宽宏大量没有绝对的自信,回到家后他把家眷都安排妥当,准备看情势不妙立刻逃走。

    巧合的是董卓并没有看到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奏本,而是交给了蔡邕来批阅,结果董承的密信被蔡邕所发现。蔡邕看后大惊,连忙将信悄悄收了起来,并没有对董卓提起。

    回到家后,他将这件事说给了胡昭听,胡昭听后对董承的为人甚为不耻:

    “要是董卓看到了这个那还得了,王司徒及信中参与者及数百口人定遭灭顶之灾。”

    蔡邕知道董承内心的不安,特地找机会约谈董承,旁敲侧击的提起了这件事,提醒他不要做不仁不义的事情,随即自己把他的密信当面烧掉,表示这件事就此作罢。

    董承惊出了一身的冷汗,虽然密信被烧了,但对他而言知道这件事的蔡邕还活着

    初平三年,眼看董卓为关东联军所伤的元气正在慢慢恢复,王允决定铤而走险,利用天子大病初愈在未央宫召见群臣、恭贺天子龙体安康这件事作文章。

    百官进宫后唯独董卓未到,埋伏在一边的李肃、吕布等人却已经准备停当。

    不一会儿,董卓在随身侍从的搀扶之下迈着那臃肿的步子慢慢从百官之中让出的道路向前走,其气势远胜于天子,所有人都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当董卓到达台阶前拱手懒懒散散的行礼时,李肃一声令下,刀斧手瞬间从帐闱之中冲出将董卓包围,此时董卓发现始终在自己身旁贴身护卫的吕布不见了踪影,不禁大呼吕布来救。

    不曾想吕布突然从后方冲出,持剑大喊:“奉旨杀贼!”

    等到董卓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吕布的剑早已刺进了他的胸膛,董卓当场死亡。

    百官看到这一幕先是惊恐万分,随即王允站出稳住局面,所有人都庆幸董贼已死。

    一旁低头不语的董承内心却在想着另一件事情

    (本章完)
………………………………

第75章 庚寅回:酒宴获罪因哀怅

    董卓被诛杀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汉疆土的每一个领域,百姓们知道后纷纷出门奔走相告,民间积压已久的怒气瞬间释放了出来,人们都以为自己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

    此时曹操刚刚在所戏志才提出的“设奇谋、昼夜会战”的计谋帮助之下,成功大败了盘踞在兖州的青州黄巾军,收降了三十余万士卒并获得众多人口,基本已经在兖州站稳了脚跟。

    在得知董卓被王允、吕布诛杀之后,曹操内心十分欣喜,他认为自己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当即和戏志才商议迅速向长安靠拢,并准备致书信给王允表示自己愿意拥护他总理朝政。

    然而等到曹操正想动身之际,忽然收到了于禁的战报,说屯军平原的刘备、高唐的单经联合了徐州的陶谦三路齐发进军茬平,其中陶谦还不顾刘备的反对分兵直插卢县,将脚伸进了兖州的地界。曹操只好暂缓西进的脚步,联合了冀州袁绍共同讨伐进犯的敌人。

    此时的长安,在群臣百姓欢腾鼓舞的背后,却隐藏着常人所不易察觉的危险。

    王允在召开如何稳定局势和处理董卓余党问题的会议,蔡邕、董承皆有出席。

    起初王允准备采取宽大政策意欲全数赦免他们,对董卓滞留在郿坞的女眷也不予以追究,对此蔡邕和吕布十分赞同,认为这是招揽人心、避免动荡最好的办法。

    然而等到蔡邕和吕布离去之后,董承却对王允这样说:

    “司徒大人,我认为对于董卓的余部还是要略加惩处为好,本来他们被冠上了董贼党羽的罪名,忽然又全数赦免,不免让他们的内心会产生猜忌。而且百姓的心中也会有所不平,我觉得适当对一些主要的人物执行有罪必罚还是十分必要的,这也能让他们心安。”

    沉思一会儿后王允觉得董承说的话有道理,于是接受了他的提案,对董卓的主要部下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处罚,尤其是身为董卓女婿,也就是此时正在讨伐白波军的牛辅,王允下诏让其卸下兵权赶往长安请罪。牛辅不从,王允便让吕布遣李肃派兵去征讨。

    结果李肃出师不利,王允大怒,命令吕布处斩李肃,令吕布心中颇为不快。

    得知王允方针的变化,蔡邕和吕布等人多次劝阻他不要再兴杀戮。

    王允内心动摇,答应他们不再对董卓的家眷予以追究,吕布提议将董卓生前所搜刮的巨额财产分给公卿、将校等有功之人,王允也都予以应允。

    但是,董承私下里又对王允说道:“斩草不除根是贻害无穷的,您杀害了董卓,他的家人能不憎恨您吗?让她们活着对大汉的稳定是极为不利的,至于把董卓生前财产分给有功之人,无非是吕布想要借花献佛私下里培植势力的小把戏,司徒可千万不要上当啊。”

    王允再次被董承说服,居然下令看押在郿坞的董卓家眷一个不留,全数斩首。

    而执行这件事的人,正是董承极力推荐的蔡邕,他对王允说蔡邕与董卓私交甚笃,正好用这件事来让他自己证明自己的清白,王允再次答应了。

    接到命令后,蔡邕不禁潸然泪下:“怎么可以这样总是出尔反尔呢?”

    胡昭看出了王允此举的意图:

    “看来司徒大人对您和董卓关系很好这件事还是耿耿于怀,如果您不答应,恐怕”

    虽然以自己要编纂史书为由数次拒绝,但是王允始终不让他置身事外。

    为了不招致王允对自己的猜疑,无奈之下蔡邕应命前往郿坞,士兵将董卓家中一干家眷全部绑缚于厅堂,在巡视的过程之中蔡邕发现了床底下蜷缩着的一个女孩。

    他认识这个女孩,正是董卓那尚及舞象之年的孙女董白,她那种眼神万分惊恐,充满了无助与绝望,浑身都在发抖。

    正好士兵要进来搜查,蔡邕转过身挡在床榻前说道:

    “这里我已经搜查过了,并没有任何人,你们去别处吧”

    等到行刑之时,万分不忍的情况之下蔡邕还是下不了狠心,这时在他身旁的副官看出了他的心思:“大人,还是我来吧。”

    蔡邕点点头,副官这才丢出了斩首的令鉴,下令将董卓全家八十一口全数斩首。

    血腥的一幕就此上演了,从来没有杀过人的蔡邕感觉自己的双手沾满了鲜血,十分的肮脏不堪,行刑之后他让甲士好生将这些人的尸首安葬。

    事后蔡邕在众人散去后特地留了下来,快速返回之前的房间将董白从床底下拉了出来,蹲下身抚摸着她的头顶细声安慰道:“不用怕,你已经安全了”

    董白还是浑身颤抖个不停,蔡邕将她带出郿坞悄悄领回家中。

    到了蔡邕的家,与董白年纪相差不大的蔡邕幼女蔡珏十分开心,将她视作亲妹照顾。

    然而天生不能言语的董白迟迟没有从失去家人的恐惧和悲伤之中走脱出来,蔡珏便时常陪在她的身边,时间长了董白便对蔡珏和蔡邕有了很深的依赖。

    虽然对蔡邕那心地善良的本意十分敬佩,不过胡昭的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为了不节外生枝,蔡邕基本不让董白出门,以免招致杀身之祸。

    自从诛杀董卓后,王允的性格和对人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