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司马传-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是死,张春华也绝对不会把司马懿丢下自行离去的,这一点在白狼山上,张郃亲眼目睹张春华不顾自己名节与司马懿肌肤相触起,他就已经明白了。

    “可是都过了这么久了,他怎么还没有回来呢?”

    不擅长安慰人的张郃并不能够打消她内心的焦急和担忧,然而就在张郃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之时,远方传来了马蹄急奔的声音。

    二人循声望去,很快张春华脸上所有的愁云随着纵马飞奔者的越来越近而消散一空,她冲着马背上的司马懿挥手大喊:“仲达哥哥!”

    当司马懿安然无恙的与张春华重逢后,张郃和张春华却发现司马懿的脸上没有半点喜悦之色,过了好久之后司马懿才艰难的开口,对张春华说出了她不愿面对的事实:

    “我刚刚在曹操的营帐里,看到了看到了公孙康送给曹操的礼物”

    “礼物?”

    张春华并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倒是知晓辽东局势的张郃感到了不妙:

    “你说的礼物,不会是”

    司马懿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没错,袁尚意图杀死公孙康夺取辽东,但是事情败露导致他和袁熙以及楼班等人尽皆被处死,公孙康还将袁熙和袁尚的人头送给了曹操。”

    “你说什么?”

    愁云方散的张春华,听了这件事后期初的反应十分木纳,当她反应过来袁熙已经被杀的惊人事实后,她瞬间就失去了意识昏倒在司马懿的怀里。

    继白狼山奇袭战取得辉煌战果后,曹操又在很短的时间内攻下了乌桓的大本营柳城,之后辽东太守公孙康又斩杀袁氏兄弟向曹操主公示弱,使得曹操至此完全取代了袁绍控制了河北四州全境,也让曹操的威名顷刻间传遍了华夏各地。

    此时身为刘备首席谋士的徐庶,发现了刘表出兵攻打许都的时机已经全数错过,对刘备更不利的是,曹操在安定北方后必定会择机南下,而荆州也会成为首当其冲的兵锋所指之地。

    看着刘备为此而头疼不已,他想到了自己前段时间经常给自己建议的人:

    黄承彦的乘龙快婿,琅琊诸葛亮

    像以前一样,徐庶单骑驱马来到了南阳卧龙岗,路上他望着田野里那连排用竹筒制成的特殊灌溉管道,本该出现的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挑着扁担给他们送晌饭的妇女,都不见了踪影,有的只有田埂上嬉戏追逐的儿童。

    这里宛若世外桃源般,丝毫没有受到外界紧张气氛的干扰,百姓安居乐业、太平如常。

    依照惯例每次当徐庶纵马来到这里后,为了表示对诸葛亮的尊敬都会下马牵缰绳步行。

    来到诸葛亮所居住的草庐门前,徐庶伸手轻轻敲了敲看似普通的篱笆门,并恭恭敬敬的对草庐拱手俯身道:“颍川徐元直特来求见,不知孔明先生在家否?”

    不一会儿,篱笆门竟然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推动下自行向两边敞开。

    虽然曾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但是对这种新奇的景象徐庶还是第一次见,颇感诧异之余他自门口走了进去。当徐庶走进庭院后,他发现自己方才所见与现在看到的相比实在是小巫见大巫:石磨盘旁边居然有个木质人偶推着磨盘的把手围圈转动着

    “元直兄,久违了,亮有失远迎还请莫要怪罪”

    正当徐庶因此而惊诧连连之时,一个身着白色衣衫的年轻男子坐在辆罕见的四轮木车上,仍旧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助推之下,自内堂缓缓朝着自己移动着。

    徐庶看着诸葛亮仍旧坐在这四轮车上,十分关切的询问:

    “怎么?你的腿伤还没有好吗?”

    诸葛亮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右腿,随即伸手轻轻拍了两下,然后双手撑着四轮车的扶手慢慢站了起来,迈着轻盈的步子在铺满石子的庭院内如常走动着:

    “经过多日的修养已经没有大碍了,只是不能长时间直立行走而已,有劳挂怀。”

    说着诸葛亮走到了圆石台旁伸手邀请徐庶坐下,徐庶坐下后发现石台上摆放着零散的木器和工具,于是笑道:“几日不见你还是和往常一样,喜欢将你的聪明才智用在这些个人兴趣上,方才我在门外居然看到了会自行敞开的篱笆门,让我着实吃了一惊,”

    面对比自己年长的徐庶,诸葛亮显得很谦逊,他伸手指向了自行运转的木人解释说:

    “兄长过奖了,篱笆门和这个都是拙荆做出来的玩意儿,就连我因腿脚不便坐的的木车和桌上的这些小物件也被她改良过了,这一点我比起她可差得多了。”

    对于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徐庶是早有耳闻的,昔日他们的婚姻也在长时间内沦为坊间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大多议论的都是诸葛亮不顾黄月英“黑肤黄发”的视觉缺陷,只想着借助黄承彦和刘表的连襟关系,攀龙附凤罢了。

    但是十分了解诸葛亮的徐庶知道,他绝对不是这么肤浅的人,虽然黄月英从不以真面目示人,但是从诸葛亮言语间谈及她的神态来看,他与黄月英之间绝非世人所谈论的那样。

    简单的寒暄后,徐庶问及刘备面对曹操短时间内很有可能会率军南下的危局,应当如何自处的解决办法,诸葛亮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件木器在手上不断把玩着:

    “曹操很快就会攻打荆州这一点你分析的没错,听我岳丈所说刘表最近的身体每况愈下,我想他应该也撑不了多久。你可以回去转告刘备,趁着这个时机利用他在荆州的影响力,联合失势的刘琦多多接触刘表,徐图将兵权揽入手中,最终彻底控制整个荆州。”

    徐庶点了点头:“这招很妙,不过我估计”

    诸葛亮接过了徐庶的话:“你估计蔡瑁、蒯越之流会挟持刘琮接替荆州牧,而他们历来都是主张与曹操言和的,等到刘表撒手人寰后一旦刘琮继位,到那时不光刘备、刘琦夺回荆州将化成泡影,而且还会遭受他们的排挤乃至杀戮吧?”

    说到这里,诸葛亮放下了手中的木器站起身往前方略微走了两步,徐庶见诸葛亮分析的如此透彻,索性说出了自己一直想要说的话:“你的才能是我远远比不上的,不如你和我一起回新野去见刘皇叔,到那时无需我保荐,你一定会备受重用的。”

    面对徐元直的诚意向要,诸葛亮看了看鱼池里游动的数十条金鱼,转身对徐庶回道:

    “的确,德操先生曾经说过‘玉麒陨落,五瑞陆出’,郭嘉死后正是撼动当今格局的大好时机,也是我出山的时候,不过我不会主动去见刘备。”

    事实上徐庶此次前来也是奉了刘备的意思前来试探,徐庶得到诸葛亮有了出山寻主的意思后虽然被其拒绝,但是仍旧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本章完)
………………………………

第170章 艮弍回:堂阳叙思,亲顾茅庐

    她坐在马背上心怀忐忑,生平第一次骑马的她知道自己内心有多么的紧张和恐惧。

    但是坐在她身后的人伸出了一双有力的手,帮助自己握紧了缰绳,还在自己耳边小声鼓励自己:“不用怕,必须要先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马才会听你的控制”

    试着照着他所说的去做,没有想到马真的乖乖听自己的话缓缓向前移动了,她满怀兴奋的掉过头对身后的男人笑道:“果然是真的!袁熙大哥”

    但是当她扭过头时,发现自己身后居然空无一人,只有自己孤孤单单的坐在马背之上

    “袁熙大哥!”

    她猛然睁开了自己的眼睛,满脸虚汗的她发现自己的眼前出现的是屋内顶部的房梁,而转过头时她看到了忧心忡忡的司马懿。

    这时的张春华方才知晓自己梦中的是虚幻的,而袁熙已死却是不可更改的事实,想到这里她扑在了司马懿的怀中痛哭着,司马懿非常能够理解她此时是有多么的悲伤,他缓缓伸出手拍着张春华的背轻声安慰道:

    “都过去了人死不能复生,我们都应该向前看”

    久久的啜泣后,张春华虽然不能完全平复自己内心的悲怆和痛楚,但在司马懿的细心安慰之下总是得到了些许的缓解,哭泣也渐渐停止了。

    司马懿伸出手轻轻拭去了她脸庞上的泪痕笑道:

    “傻丫头不用担心了,我们现在已经安全到达了堂阳,马上我就带你去见兄长。”

    “兄长?”

    张春华觉得这个称谓很耳熟,好像以前经常听司马懿提起,然而还没有等她完全想到这个“兄长”到底是谁的时候,走廊内急促的脚步声已经迅速传到了门口。

    二人循声望去,司马朗已然出现在了房门口。

    期初司马懿并没有来得及介绍,毕竟司马朗与张春华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没有见面,张春华早已从一个五岁大的女童成长为十七八岁的妙龄少女了。

    但是司马朗还是凭感觉认出了她:“春华你安然无恙真是太好了”

    由于见到张春华时内心过于激动,司马朗的声音显得有哽咽,以至于后面的话根本无法说出口,只能站在原地低下头默默的擦拭着自己眼角的泪花。

    原本张春华只是记起了关于司马懿的部分回忆,但是当他看到眼前这个三十余岁的男子时,不知道为什么内心深处有种格外的亲切感。

    细看之下她越来越觉得这个人是自己以前非常熟悉的,终于她回想起那个在自己生病时衣不解带照顾自己的男人、那个虽然重病缠身却仍旧对自己关怀备至的男人、那个将自己当做亲妹妹抚养的大哥哥:司马朗

    随着回忆片段的不断加深,张春华不由自主的掀开了自己身上的被单,静静的走下床榻后缓缓移动到了司马朗的面前,随即伸出手紧紧地握着司马朗的胳膊,方才止住不久的泪水再度止不住流了下来:“你是你是伯达大哥吗?”

    这下子司马朗的泪水也没有办法停止的流了下来,他像往常一样伸出自己的手掌温柔的抚摸着张春华的头顶:“你长大了变成大美人了”

    张春华显得十分开心,她挽着司马朗的手臂对司马懿兴奋的说道:

    “仲达哥哥!我真是太幸福了,没想到原来在我身边有这么多关心我、爱护我的人!”

    见此情景,司马懿因了却了自己和司马朗多年的的一桩心事而开心不已。

    当天晚上,司马朗和张春华聊了一整夜,在谈话的内容中司马朗了解他张春华十余年来的经历,他慨叹道:“哎真没想到这些年你把大半个河北都走过来了,还和袁家扯上了渊源,现在看到你平平安安的回到了这个家,我和仲达总算是放心了”

    当张春华与司马朗尽叙相思之苦时,司马懿在经过走廊时发现了躺在床榻上的司马孚。

    第一眼自门缝内看到他时,司马懿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并没有出错,于是赶紧推开门走进屋内。

    卧榻在床的司马孚因之前被郭配刺伤胸口导致命悬一线,幸亏正巧华佗师徒一行人经过了堂阳,司马朗得知后不顾自己羸弱不堪的身体亲自登门求医,华佗被其感动于是派羊衜为司马孚治疗。在其精湛的医术调理下,司马孚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仍旧静养多日方能恢复。

    之后司马防曾和胡昭多次来探视他的病情,不过司马朗从父亲的眼神之中,似乎看到的不仅仅是担忧儿子的简单情感。

    针对这一点他也曾问过司马防,被其严厉训斥后便不再提。

    直到司马懿和张春华与司马朗重逢,司马孚仍旧没有苏醒的迹象。

    由于回来的时间短促,且大家的重心都放在了张春华归来上面,因此司马朗并没有来得及向司马懿说关于司马孚的事情,若不是他误打误撞看到了,至今可能仍被蒙在鼓里。

    坐到床榻边的司马懿原本以为弟弟睡着了,伸出手想像往常一样推推司马孚的肩膀叫醒他:“臭小子你二哥回来了居然不向我请安,还在这里呼呼大睡?”

    就在他的手即将碰触到司马孚的肩膀时,忽然从身后伸来了一只手抓住了自己的手腕,等司马懿回过头时,这才发现是司马朗站在了自己的身后。

    被吓了一跳的他吁了口气:“你不是在和春华聊天么?怎么来到这里了?”

    司马朗看了看仍旧昏迷不醒的司马孚,脸色颇为凝重的他也坐了下来,伸出手将司马孚胸口的衣襟拉开,映入司马懿眼帘的情景让他吓了一大跳,赶忙问道:

    “到底是什么回事?之前回信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么?”

    下意识的反应让司马懿联想到了那些对自己图谋不轨,至今还未正式露面的人,他心想自己的弟弟是不是受到了牵连才会遭遇不测,然而为了不让司马朗担心他并没有说出来。

    “是父亲和孔明先生把他送回来的?”

    司马朗叹了口气,随即又轻轻的将司马孚的衣襟拉了起来:

    “我的弟弟们真是让我不省心,你也是,叔达也是”

    听一直以来都为自己担心的司马朗这么说,司马懿显得很惭愧:

    “兄长,我知道因为自己的任性妄为让你操心不少,不过叔达他”

    “我知道你要问什么。”司马朗少有的打断了他的话:

    “这个问题当初我也曾经问过父亲,但是他并没有告诉我,既然他不希望我知道恐怕就叔达的受伤绝非他们口中的意外那么简单,我真是越来越搞不懂父亲在想些什么了”

    说到司马防时司马懿也隐隐感觉到一丝不正常:

    回想起之前他和司马朗所说的话,以及在颍川竹林的忽然出现,加上这次司马孚受伤时居然他和胡昭同时在场,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感觉太不自然了

    自隆中回到新野后,徐庶便赶紧前往刘备处禀报这次的成果。

    听完徐庶的描述后刘备点了点头:

    “当初我拜访水镜先生时,他就曾对我说过‘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现庞统已经投靠东吴周瑜麾下。我本想依仗元直你和这位‘卧龙’的交情邀请他来共谋大事,不成想这位先生竟然如此不同凡响,看样子我真得亲自前往隆中走一趟了”

    徐庶对刘备的想法完全赞同:“主公英明,诸葛孔明为人自负且一身傲骨,您亲自去求教于他给足了他的面子,必定能让他出山为您效力。”

    就在刘备和徐庶讨论拜访诸葛亮的合适时机时,魏延已经站在了门外:

    “启禀主公,末将回来了。”

    除了魏延本人之外,刘备和徐庶并没有看见任何一个人影,这让刘备的心中萌生了不好的预感,他试探着问魏延:“文长?怎么就你一个人?文直呢?”

    短短一句话内的三个问题让气氛瞬间变得格外令人窒息,站在旁边的徐庶能够清清楚楚感觉到刘备即将要爆发的愤怒,心中不由得为魏延开始担心。

    始终低着头的魏延,如实将实情的原委告诉了刘备:

    “末将遵照您的吩咐前去暗杀陈群,不成想被胡昭和郭嘉所阻止。事后我打算按计划带着周不疑前往辽东游说田豫,结果周不疑却执意要引起曹操对他的重视,因此不惜通过和司马懿对弈来暴露自己,现在他已被曹操留用。”

    逐渐暴起在刘备额头两边的青筋,随着魏延对经过的描述反而渐渐消去了内心的怒火,尤其是当他从魏延口中得知司马懿此时正在河北时,他似乎是明白了周不疑的目的。

    刘备本想责备魏延,此刻不仅怒气全消反而颇展笑颜,他上前扶起了魏延:

    “事情的原委我已知晓,文长你一路辛苦了,快些回去歇息吧。”

    抱着忐忑不安心情的魏延,在得到刘备的宽恕后心中仍旧不能平静下来,这让他抱着受罚领罪的心态遭到了巨大的冲击,反而有些不适应了。

    等到魏延离去后,徐庶却表示了自己内心极大的担忧:

    “主公,现在文直和司马懿同在河北,也已经同时暴露在了曹操的面前,我担心”

    刘备伸手制止了徐庶接下来的话:

    “我担心的是他们两个人会落在咱们那位‘殿下’的手中,在曹操那里总归还是不幸中的万幸。与其说危险倒不如说反而正中我的下怀,让他们两个多接触总是有好处的。”

    出于情势刻不容缓的危机之下,刘备首次在徐庶的陪同之下,以保密的形式拜见诸葛亮。出发前斋戒沐浴,以极高的拜访规格亲自前往隆中诸葛亮所居住的草庐寻访。

    每到一处徐庶都会为刘备介绍由诸葛亮夫妇为村民所创造的灌溉设施、以及令刘备不断称奇的“木牛”:它们由木材为基料,在不需人力的推动之下居然能够三三两两的在山路之中负载货物行走,实在是匪夷所思。

    这些世间罕见的事务,都让刘备对诸葛孔明这个人逐渐加深了好奇和浓厚的兴趣。

    几经辗转后,徐庶和诸葛亮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庐前,徐庶像往常一样轻轻拍打了两下篱笆门,随即对门内轻声呼唤着:“孔明先生,徐庶特地前来拜会。”

    回应徐庶和刘备的是久久的寂静,见此情景徐庶感到了些许的尴尬,他回头用十分愧疚的眼神看着刘备,刘备不仅没有任何的懊恼反而显得十分有耐心:

    “我们再等会儿吧”

    可是过了许久后仍旧没有任何的动静,这下子徐庶终于确认了诸葛亮并不在家,他只好回到了刘备的身边,对马背上的刘备说道:

    “主公,恐怕孔明先生此时不在家中,是在下没有事先知会他才让您白跑了一趟。”

    刘备笑了笑,弯下腰伸手拍了拍徐庶的肩膀:

    “元直不必介意,看样子我和这位孔明先生的缘分还没有到,既然如此我就留下书信一封塞在篱笆门缝处,我想孔明先生回来之后便会知道我们来过了。”

    留下书信后便和徐庶打道回府,临行前他看了一眼隐藏在树荫深处的草庐

    等到刘备和徐庶走远后,自庭院内走出一个少年。

    他来到篱笆门前看了看外面的人早已经离去,低头时他发现了门缝中书信,于是他将书信取下回到了屋舍下的门帘处,躬身对着屋内小声说道:

    “二嫂,他们已经走了,但是留下来一封书信”

    门帘深处里随即传来了声线优美且富有磁性的女性声音:

    “我知道了”

    (本章完)
………………………………

第171章 艮叁回:季珪使胡,心慈纳孤

    怀着巨大的胜利喜悦,曹操率领着他麾下的得胜之师浩浩荡荡的返回了邺城。

    进城后曹操马上就对立下功勋的文臣武将予以褒奖,尤其是在白狼山之战中奋勇当先的曹纯、张辽和张郃三人,更是给于超出常人的赏赐。

    与张辽、曹纯等人欣然接受赏赐不同的是,张郃显得忧心忡忡,因此在三人同列之中格外显眼。曹操看出了他一脸的不悦以为他对赏赐不满意,此时的曹操正处于亢奋的情绪之中,于是伸手指着宣读赏赐目录的曹丕笑道:

    “儁乂,怎么取得如此辉煌战绩还闷闷不乐?你想要什么只管说,我通通答应!”

    站在两列的文臣武将们对张郃如此不识抬举的态度颇有微词,尤其是被其顶替了自己出征柳城的曹洪,更加出声指责了张郃:

    “将军得到了高出我们所有人的恩赏,怎么还不满足吗?未免太贪得无厌了吧?”

    不仅如此,心怀妒忌的曹洪还意图以此来为难张郃:

    “还是说,将军仍旧怀念袁氏一族,为此感到伤感吗?”

    此时站在堂下的将领之中,除了高览之外唯有张郃是袁氏的旧臣,经由曹洪这么一说有部分人开始忍不住议论纷纷,这时同为袁氏降臣的崔琰站了出来正面反驳曹洪:

    “将军此言差矣,依在下看张郃将军乃是忠义双全之人,何以如此出言相逼?”

    本就对袁氏降臣毫无好感的曹洪,见崔琰这个貌似文弱的书生居然敢当面顶撞自己,一时间忘记了曹操也在现场,当即拔出了腰间的佩剑准备指向崔琰。

    没曾想到的是就当他的手握住了剑柄将剑抽出,准备抡向崔琰的时候,崔琰居然在同一时间伸出右手一把攥住了曹洪的手腕,使得曹洪握着剑的手毫无动弹之力。

    紧接着崔琰一捏曹洪的手腕,曹洪因经脉麻痹导致手中的剑脱落。

    崔琰眼疾手快迅速蹲下身接住了剑,顺势插回了曹洪腰间的剑鞘之中。

    看着这如此精彩的一幕,曹操对崔琰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时他才开口制止两人的冲突:

    “住手”

    听到曹操出言相阻,崔琰赶紧转身向曹操躬身拱手道:

    “降臣多有失礼,还请司空大人降罪”

    没想到的是曹操完全没有责怪崔琰的意思,他反而对曹洪的鲁莽行为大加训斥:

    “子廉你好威风啊,居然敢当着我的面拔剑了”

    曹洪深知曹操的脾气,赶紧拱手赔礼道:“末将知罪!”

    见情势已然稳定,曹操倒是对崔琰方才的话格外感兴趣:

    “方才你说张郃乃忠义双全之人,请详解之。”

    崔琰从容回答:“张郃将军虽曾为阵前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