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仙行-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心里十分清楚,暗害她的就是身边的这个妖女,拯救她的一定还是她的丈夫戴湉,他现在就在自己身边,在支持自己战胜敌人,把政权交给革命党。
隆裕的眼睛炯炯有神地四下打量,她想从大殿之中把戴湉找出来。如果有他在这里,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不会惧怕来自任何人的威胁!还有,尽管他在大婚时便无情地抛弃了自己,但他能在自己濒临死亡时出现在自己身边,可见夫妻情份仍在。
可惜隆裕不知道,戴湉正在漠北腾达坂参加“万年聚会”,现在保护着她和满朝文武的,是老僧孝祖爷和孝祖奶奶董小宛。刚才,是孝祖爷顺治皇帝给她输的仙力。
隆裕知道戴湉不会露面了,心里多少有些失落。“好了!哀家累了。退朝!”
文武百官只得跪下行礼,朝会无果而终。
兰可人恨得牙痒痒。失去这次机会,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找回。因为袁世凯是不会主动联系她的。他的狼子野心终于还是暴露了!
隆裕已经中指,为什么突然又转危为安了呢!因为大殿里有“帝仙门”的人。
也许是总舵内总管杏贞和那两个妃子,她们在这里,自己决不会有胜算!
但大殿中已经空无一人,连袁世凯都已经扔下她出了皇宫。她也只能悻悻地离开。
袁世凯回到总督府,走进大厅,疲惫地坐在太师椅上。
袁国仁过来问。“叔父,清廷答应禅让帝位给‘长天门’了么?”
袁世凯摇摇头。“没有!隆裕那老太婆似乎吃了鸦片,精神极好,什么也不答应!”
鹿仲霖。“好!这下子大帅就有机会了!代表革命党推翻满清,自立共和!”
孙毓文总算有了说话的机会。“大帅,无论禅让或共和,都应该是大帅你登上帝位,或者当上总统。千万不能便宜了‘长天门’和革命党!”
他这句话,让袁氏兄弟听了心中十分高兴。两人对这帮只会趋炎赴势的文人历来没有好感,这时候才知道有帮闲文人的好处。他们在需要制造舆论的时候的确可以一哄而起,连白的可以说成黑的。无怪乎古往今来的大户人家,都要豢养大批食客。
袁国义。“孙先生这句话,总算说到了点子上!叔父节制全**队,岂能屈居人下?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掌握政权。究竟是帝制还是共和,由我们说了算!”
兵部侍郎冯国璋。“大帅,唯今之计,应迅速调整军队防区,尤其是严守皇城!”
袁世凯。“对!义儿,洋枪旅替换禁军,全面封锁皇城,天上飞的管不了可以不管,地面走的决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严格盘查,不得让敌人混入皇宫!”
袁国义。“是!叔父。侄儿一定严加布防,让一只苍蝇也飞不进皇城!”
袁世凯。“国漳,我把皇城禁军全交给你,控制南城。那里有‘帝仙门’总舵,你们必须倍加小心,万不得已,与‘帝仙门’拼个你死我活!牵制住他们!”
。。。
………………………………
第四百六十章:退位决心
钟粹宫东暖阁内,隆裕太后坐在炕上,斜依靠枕,闭目沉思。
事情已经很清楚,“长天门”有袁世凯和新军支持,对皇城又近在咫尺,所以占了上风。但袁世凯似乎并不忠于他们,结局如何,尚未可逆料。
革命党已经在南京正式成立共和政府,抢得先手,佔的是先机!虽然远在南方,但他们已经通令全国,甚至通告世界。如朝廷宣告退位,共和政府即可正式代表国家政权,名正而言顺地管理全国。问题是,他们只能号令十七省,北方十数省可都在袁世凯的掌控之下。如果不能统一全国,共和政府就没有代表性了。
怎么办呢?下退位诏书,一定会受到大臣们以至袁世凯的反对和阻拦。或许,连朝会都不一定开得起来,反对退位的大臣一定会加以阻挠的。
他们会竭尽全力来反对!甚至不惜施展阴谋手段加以破坏!困难重重啊!
隆裕睁开了眼睛。就见小贵子双腿直立,怀抱拂尘,侍候在炕桌边。
炕桌上,放着一碗刚砌好的香茶。袅袅的热气在蜿蜒上升。
小贵子见隆裕醒来,立即躬身禀报。“太后娘娘,礼亲王世铎、成亲王世锟求见。”
隆裕抬起茶盅,揭开盖子,轻轻啜了一口。“好香!温度刚好!”
这是最高褒奖。放在过去,小贵子一定会高兴好几天。这意味着太后娘娘对自己已经大加赏识,赏赐和升迁都只是时间的问题。
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朝廷退位在即,没有机会再升总管太监了。但尽心尽力地侍候太后娘娘,当一天和尚撞好一天钟,却是做臣子的本份。
小贵子顾不上高兴。“太后娘娘。两位亲王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了。”
隆裕又抿了一口茶。“让他们进来吧!有人陪同谢幕,也是幸事!”
她的话音中,有太多的无奈和悲哀。亲身经历满清末日,太累了!也太苦了!
礼亲王世铎,成亲王世锟走进屋内,跪了下去。“臣等给太后娘娘请安。”
隆裕。“一概免礼!皇帝马上就要退位,这个太后也只是一天半天的事了!两位王爷进宫所为何事?此时此刻,满朝文武都应该是在前门外大街总督府里。”
礼亲王世铎。“太后娘娘,他们在哪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这儿!至少有一半朝臣,是愿意与朝廷共进退,共存亡的!”
成亲王世锟。“是啊!太后娘娘。新朝虽好,旧情难忘!我等愿意永远追随在娘娘和皇上身边。就算回关外去牧马,也一定不离不弃!”
隆裕十分感动。“两位王爷请坐下说话,以后,我们之间以皇族亲情往来,一切俗礼都可以免除了!如此一来说不定更亲切一些!”
小贵子已经让宫女捧上两盏热茶,放在两位王爷面前。
世铎。“臣一时恐怕改不过来。不过不要紧,以后天天走动,自然就慢慢改了。”
隆裕。“是呀!从皇族到平民,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总会适应的。”
世锟。“太后娘娘,你老人家已经决定退位于共和么?”
隆裕。“决定了!退位!封建社会救不了中国!决不能禅让于‘长天门’!”
她的这种思想上的进步,虽然来得太晚,却总算是来了。
这是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进步。封建与共和,是绝对不可调和的一对矛盾!
世铎似乎理解隆裕的心情。“太后娘娘,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坚持!”
隆裕笑了。“礼亲王,我过去听说你是袁世凯的人,心里还真相信了。可现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可见传言不可全信,必须眼见为实!”
世锟。“太后娘娘。‘长天门’高手云集,仙人辈出。不把帝位禅让给他们,会惹来麻烦的!还是让大内侍卫加强戒备,保卫娘娘安全!”
世铎。“对!太后娘娘。防人之心不可无!‘长天门’那些人不会死心!”
隆裕想起了兰可人站在御辇边时暗算自己的事。如果没有戴湉出手相救,自己就已经是个死人了。戴湉。你既然是仙人,为什么不现身出来,拯救皇室?
是了!你肯定已经参透了当前的时局。旁观者清,国家民族的困境你一定已经看明白。弱国被人欺负,贫民遭受压迫。只有富民强国才有出路!隆裕既然已经知道了你的心思,就一定会兑现当初的承诺,退位于共和!即使再次遭遇暗杀!即使下这道诏书时危机四伏!隆裕也绝不退缩!
她已经下定决心,也就不再隐瞒。“礼亲王,成亲王。明早召集朝会,把支持朝廷的大臣都请到太和殿,袞家要宣布退位诏书。小贵子,去通知吧!”
小贵子。“是!太后娘娘,奴才马上就去通知!”
礼亲王世铎。“太后娘娘,如果袁世凯和‘长天门’在朝会上以武力相迫,皇室中人就危险了呀!仅靠剩下的几十个侍卫,是没法保护大家的!”
成亲王世锟。“是呀!太后娘娘。‘长天门’兰仙子她们仙法如神,侍卫们是万万斗不过她们的!倘若双方一言不合,动起手来,太后和皇上的安危堪忧呀!”
隆裕十分果绝。“顾不得了!退位诏书是一定要颁布的!即使丢了性命也在所不辞!”
她抱定了必死之心!若数次相救她的都是戴湉,她愿意以死相报!
当然,如果戴湉和他的“帝仙门”门人一直保护着皇族,他们一定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决不会坐视不管,秀手旁观。只要有他们在,大清最后一次朝会将会顺利举行!清帝退位,支持共和政府的诏令会传遍天下。
世铎忧心忡忡。“太后老佛爷,你不能行此险招!一切还可从长计议啊!”
隆裕。“两位亲王,你们应该知道‘帝仙门’吧?他们好像都是皇族旧戚!”
世铎。“是啊!本王怎么把这件事忘了?我还去过南河沿柳林苑,见过后副门主呢!”
隆裕。“是吗?礼亲王,说来听听!”
世铎。“那一日,摄政王爷把微臣和恭亲王喊上马车,一直拉到了南河沿柳林苑。那里有一道巨大的牌坊,匾上大书‘帝仙门’三个鎏金大字。副门主名后羿,据说就是上古曾经射下九日的先贤。他陪着我们到处参观,还请出顺治帝的‘皇佛令箭’来证明他们的皇族身份。那个长公主美若天仙,大阿哥聪明伶俐,绝对皇室风范!摄政王以为该门派就是皇室旧戚组成,便带了我们回来。经过就是如此!”
他省去了颂读对联,侍卫统领哈豹与巫姬比武出丑一节。
就是这些,隆裕已经很高兴了。既是皇室旧戚,还有公主阿哥称谓,大体上就不会错了!只要他们知道最后一次朝会事关退位,决不会不管不问。
隆裕。“成亲王,你在兵部行走,应该能设法混出皇城吧?”
世锟。“太后娘娘,所有宫门都是袁世凯的洋枪旅把守,我只能想想办法。”
世铎。“三弟,你如果能混出皇城,那就好了!要立即去南河沿柳林苑,只要告诉里面的人明日早朝退位的事,他们一定会前来保护我们的!”
隆裕。“好!就这么办!如果真的无法岀去,也不要气馁,相信‘帝仙门’对这么重大的事情不会置之不理的!”
两个亲王告辞出门,连跪拜之礼也免了。想办法出皇城,才是最重要的!
隆裕。“来人,传膳。这是太后惯例最后一餐,全按规矩来!”
。。。
………………………………
第四百六十一章:退位诏书
卯时。太和殿内,百官云集,净鞭三响,钟磐齐呜。
清廷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早朝朝会,在诡谲的气氛中开始了。
两班文武,原来是按品秩混合站立的,现在竟然站成了两个不同的方阵。
拥护袁世凯,要求将帝位禅让于“长天门”的,站在了右边。
支持隆裕太后宣布皇帝退位,拥护建立共和政府的,站在了左边。
右边的方阵,当然是袁世凯站在前边,他的身后,恭亲王、康亲王等王公贝勒,耆善、冯国漳、鹿仲霖等文武大臣,袁国仁、袁国义等新军将领,济济一堂。
左边的方阵,礼亲王、成亲王站于最前列。他俩身后,站的大多是皇室宗亲,以及并没有投奔于袁世凯门下的文官武将。
隆裕太后坐于珠帘之后的銮座上,她前边的鎏金龙椅上,坐着小皇帝宣统。
黄金琉璃龙墀的台前,站立着的竟然是摄政王戴沣。
他高声宣布。“各位臣工,大清朝宣统七年十二月九日朝会现在开始。奏乐!”
皇家重大典礼才用的“大清龙曲”奏响。一百多个乐工,数十种乐器。以钟、磐、号、角、羽,笙、萧、琴、瑟、筝为主。组成了慷慨激昂,优扬激越的乐曲。把塞外风光、草原铁骑、攻战杀伐、皇权圣宠揉合在一起,倒也黄钟大吕,荡气回肠。
一曲既终,音响犹鸣。大殿之中,余音绕樑。
庄严肃穆的气氛笼罩了太和殿。甚至掺入了几分悲壮的情怀。大清朝会,绝无仅有!
戴沣神情严肃,正气浩然。“各位臣工,今日朝会,事关重大!太后娘娘将向天下臣民宣布一件大事!请大家洗耳恭听!”
大殿之中一片肃静,突然,冯国璋跳出班来。“戴沣,你不是已经告病休假了吗?怎么又混入朝廷,混淆视听?太后娘娘,微臣请黜退戴沣,仍由恭亲王领政!”
他自知人微言轻,必须抢先发难,才能为袁世凯抢得话语权。
戴沣却不想给他机会。“冯国璋,你好大的胆子!殿下满朝文武,皇亲国戚,轮得到你发难么?破坏太后宣诏,罪在不赦!”
他之所以夷然不惧,完全是因为“帝仙门”在背后支持。总坛外总管德额齐带着他飞入宫中,以意念告知隆裕由戴沣主持朝会。德额齐化装为侍卫,就站在龙墀下边。
如此强援到来,连隆裕都已经腰板毕挺,无所畏惧了!
恭亲王奕劻。“摄政王爷,这些日子你病休,都是侄儿主持政务。你冷不丁来这么一出,倒是让人意外啊!请问,是谁把你带进宫里来的?”
戴沣。“小侄儿,还真的麻烦了你几天。不过,也让你威风了几天,过足了官瘾!眼前这一切都要烟消云散了,你怎么还管我是如何进宫的?太后娘娘,宣诏吧!”
袁世凯终于忍无可忍。“慢着!请问太后娘娘,你宣的是什么诏?”
戴沣。“袁督军,你胆子也不小啊!竟然敢质问太后娘娘?莫非翅膀硬了?”
袁世凯哈哈大笑。“摄政王,你说对了,袁某的翅膀当然长硬了。可那不是朝廷赏赐的,而是我自己一兵一卒苦心经营起来的!如今大半个中国都在我的控制之下,可以予取予求。跟几乎已经寿终正寝的朝廷讨些恩典,不为过吧?”
他志得意满,咄咄逼人。一副已经胜券在握的样子。
满朝文武似乎都已经不放在他的眼中。偌大的太和殿,也似乎已经盛不下他的身体!袁世凯的真面目终于全盘暴露,狰狞的狼子野心令人从心底发寒!
隆裕。“袁爱卿,今儿总算说出句真心话了。从出卖光绪皇帝投靠姑姑老佛爷起家,几十年间,从一名小小的管带升为直隶总督,新军统帅,朝廷不提拔你能有今天?现在倒好,你竟然反戈相向,彻底暴露丑恶面目,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她再也不顾后果,慷慨陈词,揭露袁世凯的本来面目,不可谓不痛快!但朝堂之上公开撕破脸皮,君臣之间互揭老底,彻底反目,也实在是古今少有。
群臣果然大哗。大殿内嗡嗡之声不绝于耳。虽然双方说的大都是事实,却也不该公布于世啊!世界上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历史,不是一直尘封着,始终无人知晓吗!
袁世凯被揭开伤疤,固然老羞成怒。但他老奸巨滑,竟然干笑连声。“太后娘娘,你被侫臣蒙蔽了!本督自始至终忠于大清,救黎庶于危难,挽狂澜于既倒,只臂支撑着大清的天下!否则哪有太后娘娘这些年的尊荣?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隆裕摇摇头。“袁爱卿,你说错了!就是这些年,国势才一年不如一年,甚至一天不如一天,不就是因为你这个大总督在祸害着吗!皇室有自己的问题,臣工们有各自的问题,但作为股肱之臣,你当然有更严重的问题!如今大势已去,你却背信弃义,落井下石。古今中外的侫臣,莫过于此者!”
她痛心的是,自己为了大清,还曾经以太后之尊,委身于袁世凯。但这个人渣,非但一点没有记情,反而反颜相向,反目成仇!导致了小朝廷今日的分崩离析!
她目眦欲裂,一脸怒容。直欲得袁世凯而生啖之。
袁世凯终于生气了。“隆裕,任你巧舌如簧,却始终掩盖不了你昏庸无能的本质。还是应天顺人,将皇位禅让于‘长天门’吧!今日之势,恐怕不是你能阻止的了!”
大臣们目瞪口呆。他直呼太后名讳,已经是大不敬,操家灭门的罪行。
戴沣悍不畏死。“袁氏老贼,你直呼太后娘娘名讳,该灭九族,你等着吧!报应很快就会来到的!任你狡如狐鼠,仍难逃噩运!”
站立在朝班中的袁国仁、袁国义兄弟见叔父被骂,怒火中烧,根本就忘了这是什么地方。两人拔出手枪,向龙墀上的戴沣开枪射击。
龙墀下站立的德额齐伸臂一挡,强大的仙力把两颗枪子震得倒飞回去,反而击中了开枪的袁氏兄弟,两人双双栽倒。
袁世凯大惊失色,挥手下令。“火枪手围困大殿,不准一人走出!”
大批火枪手冲入太和殿中,从里边闪出一女一男两人,正是兰可人和巫德。
兰可人指着躺在地上的袁氏兄弟。“怎么样?大帅。没及时通知我们,吃亏了吧?”
巫德。“是谁打伤了两位袁将军?有种的站出来!”
龙墀上方的空中现出一只金光闪闪的帝辇,老僧孝祖爷端坐其中,身现佛光。帝辇两边的云彩上,一边是董小宛、杏贞,另一边是玉妃、洁妃,四位仙女护驾。
老僧。“兰仙子,巫少门主。今日之局,我活菩萨不能不出面了。你们看看,现在袁世凯和‘长天门’还有胜算么?”
兰可人敛妊行礼。“活菩萨老皇爷,兰仙子有礼了。你既然已经出面,你说了算!”
袁世凯高呼。“不!兰可人,兰仙子。我们不能输!你杀掉他们!”
兰可人十分平静。“袁大帅,没有可能了!等北漠的消息吧!”
杏贞慈禧。“隆裕,你宣读诏书吧!有人阻拦,一律格杀!”
隆裕激动得眼含泪花。“多谢皇祖宗们!本太后宣读退位诏书如下:皇室失怙,天下离乱。国弱民贫,盖因封建。哀家罪愆,难以尽述!仿效皇祖,华夏为先!自今日始,皇帝退位,还政共和,饮马塞北。国运当兴,俱与荣焉!钦哉!”
掌声轰然响起。就连火枪队士兵,也都丢枪鼓掌。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了!
。。。
………………………………
第四百六十二章:朝会之后
“帝仙门”总坛几乎全部出动,这才确保清廷最后一次朝会的顺利进行。
大清太后隆裕所发布的宣统皇帝退位诏书的顺利宣读,则从根本上挫败了袁世凯和‘长天门’建立新朝,继续在华夏大地进行封建统治的阴谋!
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结束了。这是中华民族争取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的巨大胜利!
许多老臣依稀记得顺治皇帝、慈禧太后的面容,此刻见两人同时以仙人形态在太和殿现身,而且隆裕太后十分恭敬,便都跪了下去。“臣等参见先皇活菩萨!”
袁世凯、兰可人、巫德领着火枪队员,抬着受伤的袁氏兄弟,狼狈不堪地退走了。
老僧孝祖爷。“没有先皇!只有皇族旧戚。只有活菩萨!过平常人的日子吧!回关外,留关内,各自选择。但是,拥护共和,建设国家。活菩萨会保护你们平安!”
帝辇飞出太和殿,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一边一朵祥云护法,美伦美焕。
众臣目送活菩萨飞远,心中感触颇深。大清的龙脉,原来换成了仙缘。
戴沣此刻意气风发。“各位臣工,今日朝会,虽然结束了我满清对中国两百余年的封建统治,却堪与我朝有始以来的任何朝会相媲美!因为,我爱新觉罗家族是仙凡一体的!江山也许两三百年就改朝换代,但神仙日子却可以过上万万年!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华夏的炎黄子孙们,你们说!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礼亲王世铎振臂高呼。“追求共和!追求民主自由!追寻‘帝仙门’仙途!”
众臣跟着他一齐呼喊,喊声震动了大殿!震醒了皇城!震撼了中国!震惊了环宇!
跟着呼喊的人中,有恭亲王、康亲王、耆善,甚至有那个方阵的一大半文武大臣。
他们由长期追随袁世凯到回归朝廷拥护共和的阵营,也不过是用了两个时辰。
隆裕揭开水晶帘子,抱起宣统小皇帝,坐到龙椅上。“各位爱卿,哀家代皇帝宣读的退位诏书,必须迅速向外发布!摄政王去各国驻京使领馆,要求他们用电报向各国政府全文转达诏书内容。成亲王去各大通讯机构,把退位诏书交给他们,要求他们向全世界主要新闻机构全文播发,统一于明日一早见报!恭亲王既然回来,就参加最后的公务吧!你去找革命党北京联络站,把退位诏书给他们,让他们尽快与孙文联系,在京城成立共和政府!康亲王,你组织所有的大内侍卫,由‘帝仙门’德护法统领,保护皇城安危!”
四位王爷异口同声。“臣等谨遵太后圣谕!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隆裕笑了。“也罢!哀家就再听一次千岁好了。列位卿家,共和政府也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大家完全可以为他们服务,使我华夏尽快富强起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