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仙行-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判官急忙翻了起来,在历朝历代皇帝名册中,倒数第二名就是戴湉,生年注明,无期!慌忙把生死簿递给高昌。“王爷,小皇帝戴湉好像长生不老,没有死期。”

    阎君极目看时,果真如此。眉头皱了起来。“不对啊!既然戴湉不该死,二殿阎君怎么不放人出来?王判官,你且询问一番,看那边是怎么答复。”

    判官王旭拿出水晶球,调到幽冥二殿方向,极目望去。城内城外,一切如常。鬼仙鬼卒,各安职守。大殿之中,阎君恺宁与判官午通正在下棋,不时谈笑风生,怡然自得。水晶球转了一遍,都不见戴湉的身影,判官急得额头冒汗,只得不停的擦拭。

    阎君。“找不到吧!恺老二胆大妄为,囚禁人皇,实在是不可饶恕。倘地皇察之,连我也要担责。”

    王旭。“不会吧!恺大王本是猕猴修成,玲珑乖巧,怎么会甘冒大不醍,犯了地府律条?”

    阎君。“你说得原本不错,但老二在人世时曾遭人逼耍猴戏,惨遭毒打,对凡人恨之入骨。戴小皇帝落入他的手中,吉凶真的很难预测。”

    王旭。“依下官看来,戴小皇帝尚不至遇害而亡。否则生死簿上一定会有症兆。我猜他是耗费了全身功力,才被囚禁起来。如要看清原由,还需大王运功观察。”

    阎君。“戴小皇帝前生乃一和尚,因凡心未泯,与众多妇人烂情,所以罰他今生无后。又因他前生做了太多的善事,所以让他长命百岁,寿享数百年之多。他那三界一统的言论,不知是从哪儿听来的,竟也有些道理。不过,这是何等伟大的功绩,岂是他一人可以完成的?我关心他的生死,主要是考虑到还不知谁是他的老师。倘若来头太大,还是明哲保身的好!”

    王判官。“大王如此一说,还真的怠慢不得!请你老人家发功,遍搜水晶球。”

    阎君高昌。“稍等一会儿。恺宁与午判还在下棋,看不出眉目。等他们行动时,再跟踪搜索。”

    高昌心中,其实已经对戴湉产生了好感。身为地府十大阎君之首,主管直接通向人间的幽冥一殿,他对鬼魂的那些悲惨遭遇十分同情。希望能够加以改革。然而十殿阎王中大多数对人类缺乏好感,都把折磨死人的魂魄作为赏心乐事。什么挖眼掏心,油炸火烧,无所不用其极。无怪乎人间一提起地府十八层地狱,无不闻风丧胆,谈之色变。

    小皇帝予三界之中算起来人微言轻,却敢于提出三界一统,四海大同的改革目标,实在令人钦佩。高昌绝不愿意他壮志未酬,英年早逝。无论如何,高昌都会施以援手,让戴湉活着返回人世间。继续他那阴阳调和,统一三界的艰难之旅。

    王旭判官紧盯着水晶球,终于大喊一声。“王爷,他们没下棋了。恺宁大王已经升殿。”

    高昌坐到水晶球边,运起玄阴功,把水晶球的功能发挥到了极度。

    水晶球中现出了幽冥二殿的全貌,阎君恺宁高坐殿上,看鬼卒鞭打新来的鬼魂。听着鬼魂的惨叫作乐。他一边喝着地府自酿的美酒,一边吃着二殿醃制的蛇肉,看样子高兴之极。

    判官午通。“这家伙在阳间是个刽子手,杀人如麻,小鬼们,拿斧子劈碎了他!”

    鬼魂大惧,叩头如捣蒜。恺宁大笑。“免!他既然为本王杀了许多人,那便是有功之臣了!”

    午通。“好吧!大王赦免了他,那就编入鬼差,专司拘人魂魄。”

    恺宁,“好!砍下人头,拘拿魂魄。均是美差。午判,本王累了!安排鬼卒,看好后殿。剩下的这些鬼魂,你自个儿审吧!”

    午通。“大王放心休息!下官一定办好差事,争取立功受奖。”

    恺宁去了偏殿。午通则领着鬼卒到了后殿。“小心观察,殿中如有动静,立即向本判报告,”

    高昌看到这里,已知后殿中必有问题。于是调整角度,搜出了后殿中的图景。地板上,戴湉蜷缩于地,紧闭双目,显然受伤颇重。殿内毫无气流流动,不见鬼魂游荡。

    高昌。“王判,在这里了。想个什么办法,才能救出小皇帝呢?”

    王判。“王爷,你直接找二大王要人,他不会不给面子吧?”

    高昌。“你错了!他绝对不给。我们只有另想办法!”


………………………………

第五十八章:重大秘密

    老僧顺治爷到了京城,立即从观德殿进入了地下宫殿。

    放眼看去,观德殿中陈列的珍宝古董的确一件不少,但老僧却知道它们大都是假的。是大内侍卫或太监宫女们监守自盗,用宫外先做好的膺品换去了殿中的真品。老僧对宫中藏宝本来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加上大清已日薄西山,更不想多事,所以观德殿中的事,便没有揭发出来。

    地下宫殿中虽然很久没有人居住,却依然洁净异常。

    老僧由地道中的秘门进入下水道,一直来到了李莲英总管府的下边,到处留神窃听。

    他知道,在李莲英的总管府里,总是能听到皇宫里甚至京城里的最新消息,比在外面到处打听要快得多。而且,李莲英既然是长天门第一代中的小师弟,长天门门人一定会以这儿为落脚点,他们如果想制造什么阴谋,自己一定可以最先发觉,不失时机地予以毁灭。

    果然不出老僧所料,密室之中,李莲英正在和长天门众人密谈。

    尽管李莲英把声音放得很低,老僧仍能一字不漏的听到。“大师兄,处死秋瑾后,兴中会和革命党遭到了沉重打击。然而孙文一伙流亡海外,仍然没有停止秘密活动。我长天门如要采取行动,必须尽快设立秘密据点,发展三代、四代弟子,才能把握时机,一战而得天下!”

    虚栩子的声音。“小师弟,你这间密室是否安全?有没有泄漏消息的可能?”

    李莲英。“大师兄放心!自长天丹丢失之后,一直没有外敌到过这里。包括那个神秘的老和尚,也一直没有再现出行踪。大内侍卫还严密搜索了皇城附近的下水道,没有发现任何的踪迹和线索。可惜他们分不清总管府下水道的位置,只能设置了几个监听点,侦听下水道内的动静。二师兄,你是门中的智多星,这么做可行吗?”

    虚松子的声音。“李师弟,总管府是我们在京城的重要据点,还是加倍小心的好。明天就组织工匠,挖开这里的下水道,派人下去,在这片区域昼夜值班,方可确保府里的安全!”

    虚栩子。“二师弟的主意甚好,倘若下水道够宽大,在紧要地方扩几个出口,有事时可以从地下调派队伍,攻其不备,一定可以出奇制胜!”

    李莲英。“果然是条好计!好!我明天一早就安排,争取尽快完成施工,让地下四通八达。”

    老僧顺治爷听到这里,心中大吃一惊。倘若此次没有下来,被长天门挖通地下宫殿,情况就不妙了。幸而自己是这方面的专家,明日把负责施工的工头控制起来,让他按自己的指挥行事,方可保得地下宫殿安全。而且可以掌握下水道所有新建出口的情况,说不定将来有用。

    虚松子的声音。“小师弟,朝廷对当前的形势如何打算?还能够撑多长时间?”

    李莲英。“隆裕太后虽然想专权,究竟没有慈禧果决,诸事仍要廷议而决。而今礼亲王世铎掌管着总理衙门的内政外交大权,与太后貌合神离,每每闹得不欢而散。内外政务松弛,百官离心离德,隆裕也只是勉力支撑而已。”

    虚实子的声音。“袁世凯呢?他贵为新军统帅,占领了京畿一带的有利地形,绝不会无所作为!我们在新军中的几十名弟子正在宣传本门秘诀,希望得到一些兵权。”

    李莲英。“三师兄一言中的。袁世凯手拥重兵,朝廷既要借重于他,又要提防他倒戈相向,甚是纠结。听说南方的党人也在游说于他,只要他肯推翻朝廷,就让他当总统。我们的人必须严密监视,发现异常立即行动,制造有利于长天门的机会。”

    虚栩子。“袁世凯不可怕!实在不行就干掉他!我担心的是师傅。他如果不能按时出关,我们的一切计划就会被延误。毕竟,只有他老人家才有资格登上皇位,君临天下。”

    虚松子。“大师兄多虑了!师父已经推迟一年出关,绝对不会再有问题!我们只要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作好夺取天下的准备工作,师父一出关就打出旗号,大事可定!”

    李莲英。“好!我等必须抓紧布置,在重要城市秘密设立分舵,一旦起事,即可一呼百应,在全国范围内一齐动手。长仙丹已经出炉,应尽快发给门下弟子,使其抓紧修炼,提升功力!”

    虚栩子。“小师弟又为师门立下大功,将来取得天下,你一定是将相之才。前次所议用长仙丹来诱捕上次盗丹之人,不用再进行。我等还有许多大事要做,没时间玩捉迷藏游戏。”

    李莲英。“三位师兄才是师傅的左膀右臂!莲英愿鞍前马后,追随左右。”

    虚松子。“小师弟不用多疑,你久居宫中,师傅必仰仗之。我四人团结一心,必无往不胜!”

    老僧顺治爷轻轻地撤了出来。长天门的秘密,他已经听了个**不离十。


………………………………

第五十九章:地下迷宫

    翌日,李莲英让府内管事找来了几个京城比较有名的工匠,让他们改建与总管府相通的下水道。

    大内侍卫李彪和老邵被派为监工,各自带领着几名府中侍卫巡视监督。

    京城下水道是红砖所沏的拱顶巷道,从皇宫中排水出来的几条是暗道,谁也不知道通往何处,更不知道如何进入。京城其余的下水道都通向南边的护城河,巷道虽然一人多高,却空气污浊,垃圾遍地,有的地段简直无法下脚,臭不可闻。

    李彪和老邵既是监工,就必须先来到下水道里,勘察实情,根据地面情形确定所扩的出口。两人找来修建当年绘制的下水道分布图,命工匠参照着新绘了一份地下通道图,呈报李莲英审批。

    李莲英要的只是总管府的安全,在他心里,用于调动人马的目的是次要的。长天门能不能成事还是个未知数,他不想在地下多花费银子。所以草草一阅,即批准施行。

    工人们很快就开始施工,由于有侍卫监督,所以一丝不苟,格外卖力。

    从绘图到动工,老僧孝祖爷一直在暗中进行操控。总工匠索铭章是孝祖爷的故人,给他组织过若干次的地下修建工程。见老僧介入总管府的下水道改建,立知必有隐情。便拿着旧图和新图,和老僧在地下研究了几日,方才敲定图纸,待批准后组织施工。

    由老僧出资的另一队工人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地下,在索铭章的指挥下施工。老僧乔装打扮混在工人中,亲自监督工人们改建他所需要的一段巷道。

    李彪和老邵下来监督,见所有下水道进出口都在改建,巷道壅塞的地段都在疏通和维修,便各自回到地上,找地方逍遥快活去了。两人从观德殿中掏换古董,着实发了几笔横财,早已不是只靠俸禄生活的穷光蛋了。幸而李莲英终日忙碌,并没有时间来管他们,所以没有败露。

    老僧和索铭章却不肯离开工地。虽然巷道中空气污浊,污水横流,但两人不辞劳苦,身体力行,深受工人们的拥戴。老僧还拿出银票,买酒买肉,改善生活,工人们更是加紧施工,不肯耽搁。

    就是这样轮换休息,昼夜不停地施工,下水道的改造还是十多天才完成。

    李莲英为了表示重视,还是由索铭章和李彪陪同着到地下检查巡视了一回。他看见巷道四通八达,几个出口隐蔽宽大,易于调动队伍,心里十分高兴,口头嘉奖了众人。从此,李莲英对总管府的安全没有了后顾之忧,警戒的心理也渐渐松弛下来。

    老僧顺治爷也来到了地下通道,他转动机关,原本一目了然的巷道突然变了模样,原本通畅的巷道中突然出来一堵墙,原本不通的地方现在有了巷道。李莲英为长天门准备的屯兵用兵之所,现在竟然成了由老僧主宰的地下迷宫。

    老僧满意地恢复了机关,关闭了自己的杰作。巷道又成了李莲英看到的样子。

    他满意地笑了,运起功力,行走如飞,直奔南河沿。盏茶功天,进入了柳林苑。

    索铭章全家都秘密地搬到了这里,他马上要随老僧带施工队伍去阴阳谷,修建那里的各种建筑。家眷只有搬到这里才安全。

    老僧和管事德额隆来到索铭章的院子里,主人笑脸相迎,请入客房用茶。

    索铭章。“大师,你老人家对地下迷宫还满意么?”

    老僧。“当然满意!长天门做梦也想不到,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却成了老纳的地下屏障。”

    德额隆。“主子,已经找来了两名太医院退休的御医,身体都还康健,可以跟随主人左右。”

    老僧。“办得好!安顿好他们的家属。一个带去阴阳谷,给谷中的百姓治病。一个跟在我身边,随时听从差遣。可惜虚无子还没有脱身前来,否则可以一起去阴阳谷。”

    德额隆。“主子,下官此次可以先带几个人去一趟阴阳谷。今后再有人员往来,便可派人带路。”

    老僧。“可以!今后这里是我们的大后方,必须加强为前方的服务,你是该多多地了解情况。”

    索铭章。“大师。修建地下密室需用数万斤铜铁,不知可否准备?”

    德额隆。“索师傅放心!所需物资都运到了山外,等我们过去再运往阴阳谷。”

    老僧。“隆儿,你这次要挑几只好的信鸽带去,放飞回来。以后,要加强信鸽传递信息。”

    德额隆。“主子,下官已经准备好了。保证是全京城最好的!”

    老僧。“还有一件事。我让你组建的火枪队必须抓紧。保护柳林苑,那东西管用!”

    索铭章。“大师,阴阳谷也用得着!洋人的火器,到底比我们先进。”

    老僧。“是呀!不知湉儿是否用得着?修仙炼道,火枪派得上用场么?”


………………………………

第六十章:阴阳谷中

    柳林苑内,老僧正在谈论修仙炼道与火器洋枪的关系。

    索铭章。“大师,以小辈看来,双方各有所长。攻城掠地,当然是火炮洋枪占优。但近战夜战,必然是武功第一。万军之中取上将头颅,说的就是仙侠行为。古书上早就比较过了。”

    老僧。“老纳也知道是这样,只是事关各人利害时,不能不认真对待。明日就要出发,大家都做好准备,早点休息吧!那两个太医,尽量多关照一下。”

    德额隆。“索师傅,我给你选了几匹一等一的好马,还有一辆好车。还有什么需要,你只管说。”

    索铭章。“德兄弟,多谢你关心。有辆车装图纸资料和应用工具,就不虑散失了!”

    老僧。“那也要安排专人看管!到了阴阳谷,再缺东少西就没有那么方便了。”

    商议已定,老僧便回房打坐,然而却一直心绪不宁。他分明感觉到发生了什么问题。京城的事情是他亲手操办,可以说丝毫不错。那么!问题一定发生在戴湉的身上了。走火入魔的可能不大,“阴阳诀”的修炼循序渐进,过程并不复杂。但他若提前进入某一个层次,比方说可以进入地府了呢?他单枪匹马地闯进去,结果可想而知,一定是被阎王爷赶出来,说不定功力受损,前功尽弃。不行,一定要尽快赶回东陵,在没有不可救药前对戴湉施以援手。

    次日,老僧带队西行。他不停地催促队伍前行,第二天傍晚时分,已经进入遵化县境。在县城吃过晚膳,他吩咐点起火把进山。婉延曲折的山道上,火把前后绵延好几里。

    德额隆监押的运料队伍跟在最后边,人揹马驮,络绎不绝。

    寅时将过,队伍抵达阴阳谷外。由于进口狭窄,地势险峻,物资的搬运十分困难。

    老僧和索铭章先进入谷内,敲响祠堂挂着的铜钟,让成年人都出谷搬运物资。

    黎明快要到来,居民、工匠和伕役一趟又一趟地搬运,终于把铜、铁、锡等材料全部运入谷中。

    老僧见众人齐心协力,十分高兴。趁大家集中在一起,作起了动员。“山民们,工友们。扩建阴阳谷的工程正式动工了。此谷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最适合没有官府保护的穷苦人居住。我们要把它建成一座自给自足的山中之城,不受欺压,不受冻饿,不交赋税,人人平等。将来,此谷还将是‘帝仙门’的总舵,会修炼出一批武技过人的绝世高手。那时候,外界敬仰,内部繁华,大家都会过上太平盛世,幸福安乐。从今天起,成人都要参加建筑施工,在工地就餐,按日领取工钱。经商的要扩大经营范围,谷中缺什么就采购什么进来,赚多少钱都是你自己的!好了,大家去德管事那儿报名吧!为了阴阳谷光明的未来,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谷中居民群情振奋。“活菩萨万岁!活菩萨万岁!”欢呼声响彻云霄。

    索铭章。“大师,你简直是在颂经说法,令万民信服。就算让他们为你去死,也不会有人退缩!”

    老僧。“圣人曰,民为大,君为轻。上天有好生之德,炎黄与万民同乐。建一片世外桃源,与百姓终老其间,不是一件令人愉悦、十分完美的事吗!”

    索铭章。“大师,请恕我直言,逢此乱世,内忧外患,偏安一隅谈何容易?”

    老僧。“正因为如此,老纳才扩建阴阳谷,籍此安置遇难百姓。倘若湉儿修成三界帝仙,保护区区一地乃小事一桩!索师傅,我有事必须先走,施工的事就完全托付于你了。”

    索铭章。“大师且慢,藏宝窟的地点还没有选定,在下一个人定不下来!”

    老僧。“瞧我!把这件大事给忘了!走,我带你去。”

    此时天已大亮,人们已经吃完早点,开始搭工棚。德额隆正在策划和指挥,一切有条不紊。

    老僧领着索铭章,一边嚼着白面饼,一边从一个水洞穿出,走进一个山峡。

    这里四面削壁千仞,连猿猴都难以攀援。平地面积却不小,足可建起一个小镇。

    老僧。“老纳也是无意中发现此地的。东面山壁洞穴众多,你花些时间选一个合适的,在里边修建藏宝密窟,外边可以修些楼阁之类,作总舵住地。”

    索铭章。“这会花费数百万两银子,工期也会很长,大师要有心理准备!”

    老僧。“银子不是问题!时间却很紧急!必须使用老办法,日夜组织施工。”

    索铭章。“是!在下立刻就开始工作。大师放心!我保证日以继夜地组织突击,加快工程进度!”

    老僧。“谷中原有里正,姓郑名天顺。除银子建材外,一切事情都可以让他跑腿。”

    索铭章。“好吧!万事俱备,只等放炮动工。大师去忙正事,听我的好消息!”

    老僧。“老兄弟,你也在谷中给家人盖一栋小楼吧!两边都住着,也好有过退路!”


………………………………

第六十一章:阴阳相隔

    老僧顺治爷带着请来的胡太医,离开阴阳谷,向鹰飞倒扣山下的定东陵飞马而来。

    冰嫔等八女见老僧到来,如同见了救星,俱都跪地痛哭。

    老僧。“你们这是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

    冰嫔。“万岁爷十多天没来拿食物,这几天分别托梦给嫔妾们,说他去阴间了,好不吓人!”

    清嫔。“万岁爷倒在一处大殿中,浑身是血,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没气了。”

    玉嫔。“偏偏我和大姐、四妹全都有了身孕,得此噩梦,差点就吓出问题来!”

    洁嫔只是哀哀痛哭,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老僧。“既然都有身孕,那还跪什么?赶快起来,今后无论见谁,都不用下跪了。”

    八女站起身来,忙着倒茶让坐。

    冰嫔。“孝祖爷爷,万岁爷肯定有难了,还望你老人家救他一救。”

    老僧。“胡太医,四位嫔妃乃伺候戴湉的妃子,你暂住于此,专门为她们保胎安胎。要如同过去在宫内一般认真负责,不准懈怠!”

    胡太医连连点头。“微臣知道!微臣一定竭尽全力,保证四位娘娘母子母女平安!”

    老僧。“她们都是头一遭怀孕,是否准确还要检查方知。你先给娘娘们号一号脉吧!”

    胡太医立即打开医箱,拿出一只小小的药枕,置于案几之上。

    冰嫔先坐下来,伸出右手,置于枕上。

    胡太医。“娘娘,下官大不敬了。”伸出拇指中指,搭在冰嫔腕脉之内关穴上。

    若在宫中,为嫔妃以上妃子诊脉,一律都是一棵红线,称为悬丝诊脉。此时条件简陋,不光不能悬丝,而且还面对着面。可见此一时彼一时也,完全由条件所左右。

    良久,胡太医终于收回手指,面有喜色。“恭喜娘娘,果然测得喜脉!”

    老僧也是一脸笑容。“好!好!都来把脉,已利保养安胎!”

    玉嫔、洁嫔先后经胡太医把脉,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