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仙行-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屋尽头,迎面出现的是黑色的铁壁,无怪乎太极旋会引发雷劈电击。

    石屋顶板似乎也是黑铁所铸。老僧目侧的高度,竟然准确得不差毫厘。

    黑色的顶板上,是一个白色的圆圆的八卦图。图内图外,画满了长长短短的线条,与八卦图相对规整的线条奇妙地组合在一起。下边有一行小小的篆字:“武后宝体,上天护之!同道之仙,有缘识数。数目相同,宫门自启。如敢不敬,雷电墼杀!”后边留着填数字的一条空白。

    老僧。“这不太简单了吗?把八卦图的所有笔划数出来,写上去,力都不费,地宫便开了。”

    戴湉自告奋勇。“孝祖爷爷,我来数吧!法国人鲍彼埃教过我数学,应该不费吹灰之力!”

    老僧突然脸色凝重。“湉儿,小心一些的好!这道机关透着古怪,连我老人家也搞不懂。”

    戴湉早已仰起了头,从上到下开始数数。他本来聪明,记性又好,一行一行往下,决不漏数,也决不重复。一柱香功夫,便已经数完。大喊一声:“八千八百八十八。对吗?”

    不等他在空白处填上数字,一声惊雷在室内炸响,闪电的强烈光线充斥石屋,戴湉被击得衣衫尽裂,萎顿于地,似乎已经丧失了生机。

    老僧双目被电光刺激,好一阵漆黑一团,睁不开眼睛。良久,他才恢复视力,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戴湉。他俯下身去,抱起了玄孙儿,一摸胸口,心脏仍在跳动,忙输入真气疗伤。

    戴湉总算睁开眼睛。“好厉害的雷电!若非太极图护体,便已经尸骨无存了!”

    老僧。“雷电似乎是从铁壁中击出,不知枢纽在何处,否则先给他锁了!”

    戴湉心有余悸。“开关就是人的报数声,只要一字不合,立即触发机关,引起雷鸣电闪。”

    老僧。“好!让我老人家来数一遍。我不相信两个人都数不对!”

    戴湉立即阻拦。“不行!太危险了!还是由湉儿来。我有太极图护身,雷电击不死我!”

    老僧。“湉儿,八卦术数,孝祖爷多少晓得一些,让我数一次看。”

    戴湉不敢违拗,只得让开。但立即运起功力,让太极图无限扩大,充溢了整个石屋。


………………………………

第八十一章:数字迷宫

    老僧顺治爷自信记忆力不比戴湉差,所以亲自上前数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老僧在心里竭力记住了所有的横线,一个多时辰后,终于数完了图案上所有的横线。八千八百八十九,比戴湉所数要多一个数。他确信自己已经加倍的细心,绝对不会有遗漏或者重复。就是说,他确信自己数的数字是对的!但他不急于把数字报出来,他想弄清楚,戴湉为什么会少数一个数。

    他似乎有足够的耐心,又重新核对了一遍。这一次速度快了许多,结果仍然是八千八百八十九。

    看来湉儿的确是少数了一个数,怪不得引起电闪雷鸣。现在,似乎可以填上这个数字了。

    老僧一跃而起,在图案下方的填空处用指力刻上“八千八百八十九”这个数字。

    “轰隆隆隆!”“嗑嚓嚓嚓!”沉重的雷击震耳欲聋,耀眼的闪电纵横交错。石屋几乎被震塌,老僧和戴湉被震得摔飞屋外,几乎衣不蔽体,毛髮烧焦,直如两具死尸。

    顿饭功夫,老僧才缓缓坐起身来。见自己身无完缕,禁不住啼笑皆非。活动手脚,却没有受伤。

    身后,戴湉的情况更差,身上几乎已经不着寸缕。皮肤漆黑,活像被烧焦了一般。

    老僧移动身躯,到了戴湉身边,伸指一探鼻息,呼吸倒也正常,这才放下心来。“湉儿,醒醒!”

    戴湉觉得身体疲惫不堪,似乎已经连续劳累了许久似的,根本不想醒来。听到孝祖爷的喊声,才举起双臂,躺着伸了个懒腰,翻身坐了起来。

    祖孙两人互视良久,禁不住哈哈大笑。原来两人脸上都是黑的,像极了外国来过国内的黑人。

    老僧止住笑,问。“别傻笑了,活动一下胳膊腿,看看伤着哪儿没有?”

    戴湉一跃而起,原地蹦了几下,觉得毫无异状。“孝祖爷爷,除了衣物,我哪儿都没伤!而且,我身体内的太极图已经不会消失了,不用运功也可以发出太极旋。”

    老僧。“难道雷电反而补充了你体内所缺的阳气?倘若如此,还真是因祸得福了。”

    戴湉。“似乎真是这样。孝祖爷爷,乾陵竟然具备帝仙门修炼的两大要素,简直匪夷所思!”

    老僧。“虽然如此,我们总不能故意数错数字,去招来雷劈电击吧?哪有修炼修得如此狼狈的?再说了,我老人家自以为是天下第一的机关暗器高手,却在唐朝人手里屡次吃亏,脸丢大了!”

    戴湉忍不住哈哈大笑。“孝祖爷爷,你老人家好幽默!这次我来数数,争取一次成功!”

    老僧。“别忙!我认为决不是数错数的问题,而是数数或者计算的方法不对!让我来先看看。”

    戴湉。“看是看,你老人家千万别再数了,免得发生什么意外。”

    老僧点点头,抬脚走进石屋,仔细观察里面的铁壁和铁屋顶上的八卦图,希望能找出破解这道机关的蛛丝马迹。盏茶时间过去,他仍然没有看出名堂,不由得摇了摇头。

    戴湉也走进了石屋,由于衣衫尽破,那部《三界帝仙秘籍》再也不能藏在怀里,只能拿在手上。

    老僧眼睛一亮。“湉儿,你把秘籍中有关地阴阳八卦的章节翻开,就坐在这幅图案下修炼,一定能够出现意料不到的效果。说不定,秘密就藏在书中。”

    戴湉似乎也有同感,立即把秘籍翻开,找到修炼九宫八卦心法的第十八章,摊开来铺于地上,自己盘膝坐下,眼睛盯着文字,按秘籍上的文字修炼起来。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太极。生生不息,滔滔不绝。阔于四海,高于九天。九九归一,八卦炼成!九宫环绕,太极再生!”

    戴湉默念谒语,依式运行真气,体内的太极图陡然发出闪闪的光芒,照耀着他体内的每一根筋络。那些骨骼竟然成八卦图排列,把太极图包围在中间。戴湉顿时觉得身体坚硬壮大起来,身躯似乎如小山般挺拔,全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又被改造了,血肉似乎在逐渐减少,经脉似乎在无限增强。他已经不是过去的戴湉了!

    老僧默默地关注着这无声的变化。眼见戴湉体内似乎泛出了白色的光泽,渐渐盖过了肌肤上的黑色,最后终于成了晶莹的白色,微微散发着白光。秘籍的力量,令老人也为之动容。

    戴湉脑海中突然出现了一组数据,八卦演化,八八成六十四卦。天地四方,化为九宫,演变三十六周天。二者相乘,得二千三百零四。这应该就是屋顶八卦图所要的偶数答案。

    一幅太极八卦图浮现在秘籍的空白页上,光芒冲上屋顶,与上边的天地八卦图互相辉映。

    一阵巨大的机关开启声突然传来,刹那间天旋地转,光线全无,二人陷入了黑暗之中。

    片刻之后,尘埃落定,老僧和戴湉才恢复了视觉。只见二人置身于一间密闭的石屋中,顶上珠光熣璨,四墙全是壁画。朝堂之上,武后傲然。仕女飞天,红袖飘飘。


………………………………

第八十二章:道自轩辕

    机关既然已破,老僧和戴湉应该已经进入了乾陵地宫,不用再费尽千辛万苦了。

    可是,这间光线明亮,壁画艳丽的石屋却无门无窗,无路可通,似乎离地宫还有着距离。

    祖孙二人衣履不整,虽然连老僧都已经肌肤莹白,但总不能光着身子,去见则天武后吧?

    老僧站起身来,在屋内走了一圈,没发现任何异样。石屋看不见门窗,但空气清新,显然设置了秘密通风口。而且,祖孙二人绝对不会是由通风口进来的。应该找到出路,

    戴湉手中,依然紧紧握住那本秘籍。他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秘籍浮现出太极八卦图的那张空白页撕下来,塞入口中,嚼了嚼,吞了下去。

    这是炎帝头像现身那天显现在秘籍中的文字,告诉他可以吞下秘籍空白页显现的一切图样,不管画的是什么东西。现在,太极八卦图入腹,体内的太极图便镶上了八卦的一道金边,似乎大大扩充了丹田的容积。意念甚至灵魂似乎可以依附在太极八卦图上,短暂地离开身体。

    老僧。“湉儿,唐代距今一千多年,怎么可能制造出这么神出鬼没的机关?连我都看不明白。”

    戴湉。“孝祖爷爷,你老人家可别小瞧唐代的科学水平。那时候番邦来朝,万国上贡,西方先进的东西不断涌入长安。一旦把它们与中华大地的古典文明结合起来,造出什么来都很正常。”

    老僧。“你说的也有道理。这间石屋的秘门,大约就在这些壁画之中,只不过没法破解。”

    戴湉想起了慈禧地宫中瓶上的唐代仕女伴寝修炼的往事,灵机一动,便坐下来,运功修炼。

    老僧顺治爷知道戴湉已经今非昔比,他这么做必有他的理由,便也坐于一边,打坐修炼起来。戴湉经过雷劈电击,体内阳气充足,需要大量的阴气予以调和。可石屋内阴气不足,腹内太极图阴鱼暗淡,阳鱼闪光,修炼极不顺畅。

    预计中的场景出现了,壁画中的飞天仙女及武后身边的仕女俱都纷纷跳下地来,簇拥在戴湉身边,与他轮流合体,输入阴气,助他修炼。

    画中的武后,右手小指似乎变了位置,斜斜指向壁画中云雾缭绕的天上宫殿。

    戴湉的灵魂立即附于太极八卦图中,离开他的身体,飞入壁画上的宫殿之中。

    金碧辉煌的宫殿大厅内,供奉的是轩辕皇帝的塑像,两旁陪伴的分别是太上老君和元始天尊。两座塑像身穿的正是太极八卦图样的道装。

    戴湉跪拜于地,口中念念有词。“上古先皇,戴湉拜访。欲修帝仙,请示方向!三界一统,是为理想。修炼之途,极需坦荡。轩辕之德,大加宣扬,佑我三界,布道万方。谢恩!”

    轩辕塑像袖中飞出一张黄色绢帛,上书:“乾陵,道家之象征,不可亵渎!帝仙,三界之主宰,不可不修!赐尔灵力,自由修身。出陵之日,通道即除!钦哉!”

    戴湉魂魄飞至武后画像前,倒身下拜。“戴湉拜见先贤,恭祝仙福永享。恳请借用地宫,修炼三界秘诀。一朝修成仙体,一定拜于阶前。共昌三界盛典,成就帝仙传奇!”

    画像袍袖拂动,戴湉魂魄起立,耳中传来话音。“轩辕黄绢之令,持之三界可行!你去吧!”

    太极八卦图带着戴湉的魂魄,回到了他的体内,他睁开了眼睛。

    老僧顺治爷也在此刻停止修炼,见戴湉已经醒来,问。“湉儿,情况如何?有何发现?”

    戴湉笑容满面。“孝祖爷爷,轩辕皇帝、太上老君才是道家的鼻祖。炎帝他老人家是继承和发扬道教的帝仙。武后是道教在盛唐时期全面发展的推手。来龙去脉,在乾陵都查得到,”

    老僧。“原来如此。幸好我们祖孙俩采取了保护乾陵的措施,算是有功之徒!”

    戴湉。“从轩辕皇帝至今,历史上太多的帝王笃信道教,炎帝首创帝仙门,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我们祖孙俩以帝王之身加入,的确不辱帝门楣。”

    老僧。“说是说,出去才是第一位的。湉儿,你已经知道出此石屋的方法了吧?”

    戴湉笑了。“都怪湉儿,把正事都忘掉了。孝祖爷爷,我们走吧!”

    他手持黄绢令,领头先行,到了墙壁前,径直走进了壁画之中,老僧紧紧地跟在后边。

    一条铺满花岗岩的石板路通向名叫“衣冠殿”的宫殿,戴湉领着老僧,一直走进殿内。

    大殿似乎是古往今来各式帝王龙袍的陈列室,从上古帝王至明朝,各个朝代都有一间专门的展览室,其中甚至有一间陈列的是清代皇帝穿的各式龙袍。

    老僧。“这些衣冠不知是怎么来到这里的?管不着了!刚好有我过去穿的袍服,只得再穿一回。”戴湉也看见了他曾经穿过的龙袍,只好拿来从里到外穿在身上。果真是帝王之姿。


………………………………

第八十三章:载人太极

    祖孙二人这回皇袍加身,别有一番雍容华贵的气度。相互打量一阵,忍不住哈哈大笑。

    老僧。“看来,这两位前朝帝后的合葬墓真的是百里挑一,令人出奇不意,的确大开眼界!”

    戴湉。“我们现在还没有到达地宫呢!已经是惊讶万分了!古人的事,当真匪夷所思!”

    老僧。“湉儿,赞叹归赞叹,还是找地宫要紧。没有食物,到了明天,我们就坚持不住了!”

    戴湉连连点头,转身带路,一块路牌指着另一处宫殿,上书“奏事殿”。

    到处都是珠光辉映,充当着陵墓中的照明。祖孙二人似乎已经从壁画中走了出来,却没法问路。只得跟着指路的箭头前行,一柱香功夫,来到了高大的殿门前。

    金碧辉煌的殿门同样没锁没关,全部敞开。戴湉迈上十八层台阶,领先而入。

    大殿之中,丹墀之上,同样是一排塑像。从左至右,伏羲、炎帝、轩辕、老君、元始五位古代帝王依次排列。两边塑有上千的道众,都是帝王衣冠,外披太极八卦图样的长袍。周文王、周武王、姜尚、杨广、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后等赫然立于其中。

    戴湉进殿跪下。“上古仙帝,前朝帝王。爱新觉罗、戴湉为修帝仙,一统三界,造福九天之内的人、鬼、神,冒昧前来打扰先贤。恳请赐予地宫阴气,完成修炼,实现创举!”

    老僧跪于戴湉身后,不断叩首。“三界一统,九天太平。万望圣裁!”

    殿内寂静无声。良久,二人耳中同时听到一句谒语。“帝仙之修,必须有缘。虽进陵内,未见至诚。殿名十二,一通地宫。其余十一,危机重重。耐心研判,自求多福!丹丸一粒,可免饥渴!”

    须臾之间,大殿转动起来。二人抬起头来时,已置身于广场之上的九宫八卦太极图中,四面宫殿巍峨,阴雾弥漫。十二个出口分别通向十二殿,却不知该先去何处。

    老僧。“轩辕老祖的丹药还真的管用,现在不饿也不渴。问题是,十二分之一的机会如何把握?”

    戴湉。“孝祖爷爷,机会我们肯定是有的!哪怕是走错两三次,想来也不至于要了我们的命!”

    老僧。“十二殿中,应该包括‘衣冠殿’和‘奏事殿’,这两殿我们曾经走过,没有危险。可惜现在无法区分出来,否则可以少去两处麻烦。”

    戴湉。“以玄孙儿看来,我们不妨听天由命好了。我发出太极旋,让它不停地旋转,之后突然停止,黑色鱼眼对着哪一座宫殿,我们就去碰碰运气,说不定会因此而脱困。”

    老僧。“也只有试上一试,赌上一赌了。三界一统何等大事,我不信上古帝仙们会拿来作儿戏。”

    戴湉运起功力,四周的阴气便不断涌进他的丹田,太极八卦图立即膨胀起来。戴湉只让太极旋飞出体外,悬于地面的太极图之上,迅快地旋转。想不到地上的太极图竟然跟着旋转,片刻功夫,驮着老僧和戴湉缓缓上升。奇异的场景出现了,祖孙二人头上是太极旋在飞快旋转,渐渐发出白色的光芒。坐在身下的太极图是与太极旋同样大的圆形,用同样的速度旋转。好在二人并没有被转得头晕目眩,只是惊喜地观察着这一切奇妙的变化。

    升起两丈余高之后,上边的太极旋和下边的太极图突然飞向正面的一座宫殿。

    半空之中,雷鸣电闪,似乎在阻止太极旋的飞行。

    戴湉不敢大意,加倍发出功力,太极旋便以更快旋转稳定地穿越雷电袭击的区域,降落于殿前。

    身下的太极图复原在大殿前的砖地上,老僧和戴湉站起身来,走出黑白双鱼。

    戴湉收回太极旋,与老僧一同走向大殿。

    巨大的匾额上,大书着“传道殿”三个金字。殿门大开,两列彩绘陶甬站立于大厅两侧,丹墀上屹立着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的彩色塑像,表情严肃,神色湛然。

    戴湉走进殿内,倒身下拜。“大清朝第十三任皇帝爱新觉罗、戴湉参见二位前辈。”

    老僧没有下跪,只是站立于戴湉身后,含着微笑,拱手为礼。

    沉寂!没有一点声音传来。祖孙二人一个站着,一个跪着,静静地等待。

    台上,李治和武后的塑像脸上似乎有了笑意,似乎与祖孙二人刚进殿时截然不同。

    老僧不耐久候,推金山,倒玉柱,跪于戴湉身后。

    就在他的膝盖触及地板的一瞬间,“轧轧轧”连声发响,就在祖孙二人的眼前,地面上露出了一个漆黑幽深的地道口,强劲的阴风从地道中刮来,令人毛骨悚然。

    戴湉迫不及待地一跃而下,消失无踪。

    老僧见有台阶向下延伸,便一步步地向下走去。身后,地道口又完全关闭了。


………………………………

第八十四章:地宫之外

    十来丈的黑暗地道倾斜向下,很快就到了尽头,眼前,一堵石壁挡住了去路。

    戴湉手拿夜明珠,却找不到开启石壁的机关,急得双脚直跳。

    老僧气定神闲地走来,站着仔细观察。盏茶功夫,脸上露出了笑容。“湉儿,看没看出来,这道石壁酷似太极八卦图?只要你运起功力,释放体内的太极八卦图,一定会出现奇迹。”

    戴湉立即醒悟,运起功力,用意念发出体内的太极八卦图,使其紧贴在石壁上。

    图中的太极双鱼立即开始旋转,而且逐步向石壁内深入,很快,一个圆形的门洞出现了。

    老僧钻过门洞,里边竟然是一段宽大的弧形的甬道,顶上一路镶嵌着大颗的夜明珠。两边的石壁上全是彩色壁画,飞天仕女,天女散花,胡女狂舞,加上丽日蓝天,美不胜收。

    戴湉跟在后面进入甬道,立即被艳丽的壁画和画中的唐代仕女吸住了眼球,久久不愿意移开。

    老僧。“湉儿,地宫应该就在前边,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了。”

    戴湉如梦初醒,立即面红耳赤。“对不起,孝祖爷爷,我竟然让壁画迷了心智,忘了正事!”

    老僧笑了笑,领头前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戴湉虽当过十多年皇帝,大部分时间却是慈禧在独揽朝政。作为皇帝,成年后慈禧只给他娶了一后二妃,与大清历代皇帝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差距甚远。戴湉喜欢唐代美女,原本算不得错。

    甬道中并无机关暗器,所以无须警惕,两人行走的速度很快。转过一道影壁,地宫巍峨的大门出现在祖孙二人眼前。汉白玉的牌坊,包了巨大金钉的铜门,还有两只人一样高大的玉狮。门楼牌匾上书写着三个金色大字“思齐殿”。

    戴湉。“见贤而思齐,伟哉!华夏第一女皇则天武后睿智聪惠,真乃千古奇才!”

    老僧。“奇怪!仅地宫外围回廊的宝物,就已经价值连城,却一道机关都没有,简直不可思议。”

    戴湉。“孝祖爷爷,乾陵至今未被盗过墓,连‘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用两万兵卒挖了一个月都一无所获,盗墓贼根本进不了陵墓,还用得着在地宫里设置机关么?”

    老僧。“是呀!我老人家怎么忘了这一点?我们祖孙俩如非得到允许,怎么可能进得来?”

    戴湉。“孝祖爷爷,只要有炎帝神农他老人家在,我们凭着《三界帝仙秘籍》应该就可以进到地宫里来的。可惜这里是轩辕皇帝老祖宗说了算,于是又多余考验我们一回。”

    老僧。“嘘!说话小心,切勿以下犯上!道教既是几位老人家所创,轩辕皇帝自然该居首位。即使我们是炎帝指定的帝仙门传人,轩辕老祖也可以再次考察,以辩优劣。”

    戴湉。“你老人家说得对!不管谁找来的传人,道家的这几位传道者都是要集体来审查的。幸运的是,我们祖孙二人总算通过了审查,算得上正式进入门庭了!”

    老僧。“湉儿,地宫就在眼前,这道金光闪闪的大门怎么开?你有主意吗?”

    戴湉从怀里掏出“黄绢令”,双手高举,走上几步,跪于大门之前。“大唐皇帝、皇后陛下,大清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爱新觉罗、戴湉奉轩辕大帝之命,进二位前辈地宫修炼帝仙秘籍。恳请打开大门,准予进入,惊扰之罪,容当后报!”

    话音刚落,两扇金色大门无声无息地向后打开,一个精致的庭院出现在二人眼前。

    亭台楼阁黄金铸就,白玉匝道九曲连环。由夜明珠和金线串联起来的一龙一凤各长丈余,神态逼真,光彩夺目。周围簇拥着数十只用白银浇铸的仙鹤,红顶黑睛,栩栩如生。九只硕大的青铜宝鼎按九宫八卦方位排列,鼎腹铭文清晰可见。

    不仅戴湉,连老僧顺治爷也看得目瞪口呆。大唐盛世名不虚传,仅仅一个地宫前庭便可见一斑。

    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