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仙行-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锋。他从夹巷中一掠而过,来到佛堂。

    李莲英根本不信佛,总管府中为何要建佛堂?而且修得如此高大瑰丽?

    李莲英虽然是长天门道家弟子,可他侍奉的是谁?是慈禧太后啊!太后礼佛,总管府若无佛堂,太后老佛爷凤驾莅临府上时如何接待?所以李莲英的佛堂仅次于太后后宫中佛堂的规模,楼阁比府中其他的建筑都要高大。佛堂内除供奉释迦牟尼,还有慈禧的生祠。

    李莲英从洞开的后门进入佛堂,遍查后面各房,均无人迹,这才转出大殿。

    佛堂大殿内,正中间的黄色拜垫上,跪着拜佛的不是察娉是谁?两边跪着的,是伺候她的宫女。

    李莲英大喜过望,走过去轻轻扶起察娉。“你怎么跑到佛堂来了,让咱家找了好半天。”

    察娉笑容满面。“御医说妾身已经身怀有孕。这是菩萨保佑,妾身当然要来感谢,礼佛上香。”

    李莲英也笑了。“娉儿,你现在是府中第一重要之人,到什么地方必须让咱家知道,懂了么?”

    察娉。“妾身知道了。老爷,你的炼丹炉点火了么?”

    李莲英。“点火开炉,一帆风顺。娉儿,今日府中双喜临门,老爷要喝上几杯。”

    察娉。“妾身知道了。大师说,老爷开炉炼丹,会设宴庆祝的。”

    兜头一瓢冷水,浇灭了李莲英高兴的心情。“大师?什么大师?一个老和尚?”

    察娉。“是个白眉大师,他说老爷开炉需要‘长天诀’,让他来取,妾身便找出来给他了。”

    李莲英。“坏了!秃驴骗走了师门至宝。虽是抄件,修炼长天功的秘密却暴露了。”

    察娉。“大师不是府中的人么?坏了,妾身被他给骗了。”

    李莲英。“算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关键是你没有出事,这比什么都好。娉儿,总管府目标太大,敌人容易下手。干脆你与我都住到四合院去吧!反正你父母也是这一两天到,一家人不显山不露水的住在一起,绝对比这里安全。”

    察娉。“老爷,妾身当然愿意这样住了。我们什么时候搬过去?”

    李莲英。“今天晚上。老爷与你悄悄出门,毫不声张的过去。这样,我们就转到暗处了。”

    他自以为得计,却被藏在佛堂下边秘道内的老僧顺治爷听了个一字不漏。

    愿来老僧顺治爷从清东陵赶到北京后,本来想立即南下,跟在长天门众人的身后见机行事。后来听见飞鸽传书,长天门十余人才从东台山动身,他老人家就不着急了。

    从东台山南下,比从北京南下要多几天的路程。老僧不想先去等他们。戴湉不是要长天门的修炼秘诀作参考吗!在李莲英的总管府动手比从长天门众人身上动手安全得多,所以他一直待在总管府的下水道中,在秘室和佛堂的两个出口间来回打探信息。

    李莲英要开炉炼丹,给了老僧顺治爷最好的机会。

    长天门的秘籍一定不会在李莲英的身上,他长期待在察娉的小院,肯定也在那里修炼,察娉一定知道秘诀收藏的地方,只要略施小计就行了。

    老僧顺治爷本来一身正气,不屑于去做那些下三滥的勾当。可是总管府无异龙潭虎穴,至少有十多名大内高手昼伏夜出,岗哨严密,一不小心就会陷入重围,露出老和尚的庐山真面目。

    果然,察娉新来,根本不知道府中都有些什么人,待老僧道过喜说明来意,她便毫不戒备地进入内室,拿出了长天门的修炼秘诀,交给了一脸慈祥的老和尚。

    现在,大事已经办成。手段虽然低俗,效果却出奇的好。老僧顺治爷在秘道内翻阅长天门的秘籍“长天诀”,没看出什么地方比自己修炼的“阴阳诀”高明,练功方式也格格不入,便放下心来。等办完南方的事回到清东陵,再拿给戴湉看,或许多少对他有一些帮助。

    上边突然传来对话声。李莲英。“哈副统领,你们长白天池门的修炼心法,可以告之一二么?”

    哈豹。“当然可以!都在这本小册子上。总管大人,侍卫们分属十余个门派,大人需要哪派的?”

    李莲英。“暂时不需要。哈大人,丹药出炉必有你一份,还请尽心尽力!”

    哈豹。“属下知道。总管大人放心,属下等已经分好工了,白天黑夜都守在炼丹炉边。”


………………………………

第二十五章:耐心等待

    老僧顺治爷当晚休息够了,便从地下秘道回到南河沿柳林苑的家,用过了仆妇们做的早膳,才到自家的马厩中牵出一匹大宛汗血宝马,向南急驰而去。

    老僧的这个家十分隐秘。在南河沿一处柳林中。京城下水道直通护城河,当年老僧循下水道来到南河沿这一带,发现地方隐密,出入京城方便,于是便在柳林中建造了这处庄院,既与下水道相连,又与护城河相通。陆路水路都很方便。给老僧看守庄院的是姓阿济额的一家旗人,传到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了。周围的数百亩土地两百年前就被老僧买下了的,佃农也大都传了五六代。现在形成了围绕柳林苑的四个村落,后生们大都习武练功,方圆三十里内没人敢来招惹。

    现在的村民都不知道老僧的来历,也不知道他的年龄。阿济额的后人只知道遵从祖训伺候老僧顺治爷,对他的事从来不敢多问。老僧在家时只在佛堂打坐参禅,颂经念佛,人们都尊称他为佛祖爷。恭恭敬敬地听他讲佛法说故事,背地里全都称他是活菩萨。

    四个村佃农基本上不交租金,只是把时鲜蔬菜,鸡鸭鱼肉不时送些到庄院里,阿济额氏现在的家主德额隆还会赏赐银两。佃农家有黑白喜事,庄里的邱管事会立即出现,一律送上十两银子。特别困难的,二三十两也会给,说是佛祖爷相赠的。活菩萨的称谓,于是不径而走。

    老僧马快,才中午便到了靠山集。这里是南下官道的驿馆所在地,过往行人都会在此停留。或休憩、或换马、或住宿、或打尖。所以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老僧在一家叫“老京郊”的客栈里住下来,让小二把汗血宝马栓在一个单独的马厩中,丢出一锭银子,嘱咐他好生照料。老僧要了二楼一间临街的客房,吃过午饭进房后就再也没有出门。

    他在床上盘膝而坐,试着修炼长天诀。眼睛却通过窗玻璃盯着北边的官道。只要长天门虚栩子一行到来,他就能第一个发现,及时加以监视。可是长天诀的修炼却不得要领。口诀虽已记熟,却没有女子可以采阴补阳。用阴阳诀的动作,也吸收不了阳气阴气。只得干坐着歇息。

    小二得了一锭大银,又送茶水又送糕点。见老僧打坐,识趣地悄悄退出。

    一下午过去,长天门诸人并没有到。老僧只得洗了个澡,下楼去用晚膳。

    小二见财神爷坐下来,立即上前,笑着问。“和尚爷爷,想吃什么东西?”

    老僧。“捡本楼招牌菜上两个,也就是了。”

    很快,菜就端了上来。一盘清蒸桂鱼,一盘东坡肘子,一碗紫菜汤,一壶二锅头。

    老僧眼睛一亮,给了小二一锭银子。“不用找了!”抓过酒壶,自斟自饮起来。

    相邻一桌坐着两个戴了红缨帽的官差,见老僧出手阔绰,喝酒吃肉,很是不快,便走过来。

    高个子。“老和尚,是哪座庙的?怎么不守清规?”

    矮个子。“八成是花和尚鲁智深,剪径得了钱财,来这里花天酒地寻快活。”

    老僧低头吃喝,连正眼儿也不看二人。

    高个子恼羞成怒。“啊哈!老秃驴看不起咱哥们儿,带他见官去!”

    小二上来解劝。“二位官爷,你们的菜来了,别再为难老人家了吧!”

    矮个子一拳击出,小二被击飞出去,传出一声惨叫。

    老僧顺治爷正要出手,旁边已飞出一脚,踢倒了矮个子。

    高个子拔出腰刀,反臂劈出。“反贼,胆敢阻挡官差办案,莫非不要命了!”

    一个书生模样的中年人让过刀锋,施展小擒拿手,刁住了高个子的肘关节。“你们这些家伙只会欺压良善,举人老爷不给你们点苦头吃,你们不晓得悔改!”

    高个子手肘被钳,痛得冷汗直流,腰刀也从手中掉落,不断告饶。“老爷饶命,小人再不敢了!”

    举人松了手,两个官差狼狈而逃,一厅食客都笑了起来。

    老僧。“多谢举子仗义,同坐如何?”

    举人。“大师相召,学生自当从命!只是萍水相逢,实在冒昧。”

    老僧。“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逢。举人尊姓大名?”

    举人。“学生姓董名抒,字高远,南京人,正要游学返家。尚未请教大师法号。”

    老僧。“老纳法号不痴,东台山万年寺挂单僧人。举子刚才施的好擒拿手啊!理应同饮一杯。”

    董抒一口喝干。“大师原来也是同道中人。学生倒班门弄斧了。大师何往?”

    老僧。“南方十分开化,老纳久已心向往之,今日方始成行。既是有缘,结伴上路如何?”


………………………………

第二十六章:首识党人

    董杼闻言大喜。“大师相邀,董某幸何如之?不知大师要住几日,何时可行?”

    老僧顺治爷。“来,再饮一杯。靠山集南北通衢,尽多市井风光。老纳想多住一日。”

    董杼喝了杯中之酒。“学生也有此意。既然忘龄之交,行止即由大师吩咐,说走就走。”

    老僧。“如此甚好,酒酣之后。还可手谈一番,以解客居寂寞。”

    董杼。“那就更好了,大师棋艺必定超凡脱俗,学生正好可以请教。来,学生敬大师一杯。”

    两人各自喝干了杯中之酒。又都吃了一些菜肴。

    老僧。“董老弟既已中举,为何没在宦途之中?莫非嫌官卑职微,不肯为朝庭做事?”

    董杼本来就忌讳此事,闻声重重地叹了口气。“唉!大师若不问,学生也不好说得。南京的官场称为钱场,别说小小举人,就是进士及第,没钱打点衙门中人,要想得到一官半职也难如登天。为什么南方的言官敢于直谏上奏,多半是饱受欺凌,无法做事,索性为民请命,弹劾贪官污吏如李鸿章、李莲英之流。可惜十个上表十个被黜,江南才成了藏污纳垢之地,导致盗贼蜂起,乱党林立。真是害苦了天下苍生!”

    他越说越激愤,把一腔真情都流露到了脸上。

    老僧。“哎呀!南方吏治如此之坏,朝廷怎么无人过问?莫非皇命已经不能下达了么?”

    董杼。“一点不错!目前南方是官僚、军阀、革命党、帮派、以及外国人的天下。溥仪这个儿皇帝的旨意,已经没有一个人会听。大清朝的末日,眼看不远了。”

    小二鼻青脸肿地提了一壶酒过来。“两位大侠小心点儿,隔墙有耳,莫谈国事的好!”

    老僧又把一锭银子递到小二手中。“对不起!连累你了。好!不谈了。高远老弟,喝酒!”

    两人于是推杯换盏,喝酒吃菜,直到酒饱饭足,也没有再交谈。

    天已黑尽,老僧回到自己的房间。小二已经提前掌上了灯,泡了热茶。

    房门被敲响,董杼手拿两个棋盒,笑着进屋。“大师,学生恭聆教诲。”

    老僧笑脸相迎。“老弟台不必过谦!手谈这事儿,老纳数年未碰了。”

    两人在桌子上摆开棋盘,立即猜先。

    董杼猜到先手,持黑先行,占了个星位。

    老僧也针锋相对地将白子落在星小目位,一点儿理让的意思都没有。

    董杼眼前一亮,开局就摆明是一场搏杀,这位不痴大师还真是性情中人,光明磊落!

    他运力投子,黑子轻轻地飞到棋盘上,准确到位。

    老僧微微一笑。“老弟,好内力啊!”同样以指弹棋,飞落棋盘。

    两人都弹得很快,转眼间就开好了局,进入相持阶段。

    老僧持壶斟茶,暗中运力,让装满茶的茶杯飞向董抒。

    董杼伸手消去力道,稳稳接住茶杯。“大师,好俊的阳罡之气。莫非任职宫廷?”

    老僧。“老弟台听到宫中有过僧人么?老纳倒是想去,可惜慈禧她们只不过是叶公好龙而已。”

    董杼。“大师一身武学,不用岂不可惜?能容学生说句话么?”

    老僧。“举子但说无妨!无论如何,听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

    董杼。“那学生就直抒胸臆了。方今朝纲败坏,列强虎视眈眈,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从天下大势看,只有同盟会、复兴会、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可以救中国。同盟会之孙逸仙,身边正缺大师这样武功超卓,有胆有识的奇人相助。大师若愿拯救华夏,学生可作引见之人。”

    老僧弹出一颗白子,卡住黑子右边大龙退路。“高远老弟,蒙你见爱,理应相从。然而老纳却有隐情,不能与你等慷慨赴死,共赴国难。我劝老弟以后谨慎从事,不能急着露底,以免吃亏上当。快下子吧!你那条大龙危险着呢!”

    董杼。“多谢大师教诲。董抒投身革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只要不危害到推翻满清的大业,个人的生死荣辱算得什么?可惜大师不能听余所言,剑指帝制。不过,我交你这个忘年之交。”

    他飞出一颗黑子暂解右边大龙之尾,脸上是一副绝决的神色。

    官道上,一片急骤的马蹄声传来,全数停在下面的街道上。一个宏亮的嗓音传来。“就在这家客栈住下,吃饱喝足早些歇息,明日一早上路。”

    老僧听出是虚栩子的声音,忙给董杼使了个眼色,让他注意倾听。


………………………………

第二十七章:探出原由

    董杼虽然不知道老僧不痴大师示意的意思,但也注意到了官道北边十多个人、马的到来。他没有再说话,像老僧一样,凝神倾听着楼下的动静。

    不一会儿,马的嘶鸣声,人的说话声,房门开关声,洗漱泼水声,嘈杂得客栈热闹之极。

    老僧的声音很轻。“北边成队人马南下,应该搞清他们的目的。”

    董杼耳语。“大师说得对!倘若真是对革命党不利的,学生会给他们制造点麻烦。”

    老僧。“稍安毋躁,先弄清来头再说,不能冤枉了好人!”

    董杼。“学生理会得。我找个隐蔽的地方看看,一定会把情况搞清的。”

    老僧。“小心一些,千万不可打草惊蛇。”

    董杼轻轻地推开房门,蹑手蹑足地走出了客房。

    老僧则慢慢地揭开一块楼板,让它虚掩着,可以看到饭厅里的每个角落。

    长天门门人洗漱完毕,又全都回到了饭厅里。

    虚栩子还是那个响亮的声音。“三师弟、四师弟同我一桌,你们十人分坐两桌好了。”

    虚实子。“店家,赶快上酒上菜。道爷们已经饿了。”

    还是那个小二端菜端饭。“来了来了!酒菜来了!大师们可以开始了。”

    虚栩子。“小二,好好的伺候。道爷们吃高兴了,定有重赏。”

    小二边走边点头。“是!是!小的明白。”

    老僧在楼上直摇头。虚栩子真不是东西,吃高兴了有赏,吃不高兴呢?

    三张桌子十三个人,已经开始大吃大喝起来。

    虚实子。“大师兄,哪怕只是京城边上,菜的味道就已经很好了。来,我先敬师兄一杯。”

    虚栩子举杯,一口喝干。“三师弟,要说味道,还是京城里正宗。从南方回来,我带你们逛逛王府井、前门大街,这两处又热闹,好吃的又多。”

    虚无子。“大师兄,师弟也敬你一杯。不是你临危不乱,我们不会这么快就恢复原气。”

    虚实子。“师弟说得对!长兄如父,师傅闭关,大师兄独撑师门,功劳最大。我也同敬。”

    虚栩子笑容满面。“好!三兄弟回饮一杯。这次南下,一定要精诚团结,完成任务。”

    什么任务,虚栩子没有说。躲在暗处的董抒只得耐住性子听下去。

    三、五杯酒下肚,另外两张桌子上的道士们话多了起来。他们都是凭借比武获胜选出来南下的,所以志得意满,十分兴奋。

    一个二代弟子说。“师弟们,我们都去给大师伯敬酒,有了他老人家主持,我们的日子会更好。”

    同桌五人一齐起身,走到虚栩子面前行礼。“大师伯,弟子们给你敬酒,祝你此行再立战功!”

    虚栩子只得站起来。“朱冲,完成任务,功劳自然是大家的!来,干杯!”

    此桌敬完,另一桌五个道士又端着酒走过来。“大师伯,弟子们也要给你敬酒。此次比武你公正评判,勇者获胜,门中弟子全都服气。南下剿杀革命党,弟子们一定奋勇当先,为你争光。”

    虚实子嘘了一声。“噤声!不许提剿杀的事!没听说隔墙有耳吗?”

    虚栩子。“算了!不用责怪他们!到了南方,迟早要公开行事的!来,我们大家干了这杯。”

    五个道士齐声欢呼,仰面喝下一满杯酒。

    虚无子。“大师兄,我们人地生疏,谁都不认识,到了南边怎么办?”

    虚栩子。“师弟无须多虑,乐元小师弟的大内密探会给我们领路,我们只管出手就是。”

    虚实子。“师兄,喝酒喝酒!法不传六耳,有事我们回房再说。”

    虚栩子。“好,喝酒吃肉,赛过神仙。我们干了这杯!”

    董抒杼听得冷汗直冒,原来朝廷请了武林门派南下镇压革命党人,幸好耽搁半天,等到了他们。看来不痴大师不是与他们一伙的,这就好办多了。有他相助,一定要尽力阻止这些道士。

    老僧顺治爷事先知道此事,所以没有吃惊。他现在想要知道的,是巫远川究竟有没有出关。可惜道士们口紧得很,谁也没有说出来。

    董杼回到老僧屋中,轻轻喝了口茶。“果然来的是敌人!大师,请助学生一臂之力。”

    老僧低语。“不慌,尾随南下,谋定而后动!”

    董杼。“学生愿听大师提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第二十八章:奇幻之旅

    看着董杼一脸的诚挚和几乎是盲目的信任,老僧爱新觉罗、顺治有些始料不及。

    在他心中,革命党人应该大都老奸巨猾,即使是年轻的,也应该老成持重,不会像董杼这样,还没有摸到对方的底,自己已经把老底全盘托出。这也证明,革命党大都是年轻人,他们盲目追随孙文、黄兴之类的头面人物,除了推翻满清这个十分诱人的口号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干什么。大清气数已尽,天下分崩离析,谁来推翻都不是问题。但是,新的朝代必须比旧的朝代要好才行。不仅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还必须有力量抵御外辱,甚至开疆拓土,振兴我中华大地,让番邦外夷俱都一体臣服。

    长天门显然无法做到这一切。顺治爷当年观察过他们的门主巫远川,那家伙无非比别人修炼的悟性好一点,并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和目标,更别提治国的韬略和大政方针。不为行将就木的大清,就是只为两万万多的华夏子孙,也不能让长天门得逞。

    革命党呢?他们有戏吗?现在还看不准!所以,对他们也不能抱太大的希望。不过,眼下还是与董杼采取一致行动为好,到了南方,立即置身事外,观察清楚了再说。

    老僧想到这里,立即与董杼耳语了一番,让他回屋歇息,拂晓前起来办事。

    长天门众人果然吃饱喝足,纷纷回房休息。

    靠山集“老京郊”客栈,总算安静下来。

    老僧一直在打坐调息,就算不能提高功力,养足精神还是可以的。朦朦胧胧之中,听外面已经梆敲五更,便一跃而起,把包袱揹在身上,不声不响地出了房门。

    董杼也已扎膊停当,静立在楼梯口。二人相互点了点头,往马厩方向而去。

    没有发出任何声音,两人已经在拴着长天门马匹的马槽中下了气味芳香的泄药,诱马来吃。

    老僧牵出自己的汗血马,用手指挠下一把马毛,伸手一甩,均匀地分洒在马槽中,

    董杼也轻轻地带出自己的坐骑,两人绕出院子,来到客栈大门边。

    那名店小二早已等在那儿,先开了锁,再打开大门,递上两袋食物,领二人上了官道。

    老僧又把一锭大银丢了过去,力道不轻不重,刚好落在小二手中。“拿着,自己做点小生意吧!”

    小二跪了下去,不断叩头。“活菩萨,佛祖爷。大慈大悲,长命百岁!”

    他哪里知道,眼前的老和尚已经两百四十多岁,快成金刚不坏之身了。

    老僧与董杼并辔而行。“老弟台,我们在十余里外等他们,就有好戏看了。”

    董杼。“大师挥金如土,给了小二几十两纹银,学生佩服。”他哪里知道,老僧曾经当过皇帝,根本没有把金银当一回事。赏赐小二,只不过是一向心地慈悲,同情弱者而已。

    老僧淡淡一笑。“些许小事,何足挂齿?快走!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