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仙行-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间中跑出来两个人,齐声求饶。“管事息怒,我们哥俩内急,才离开一小会儿。”

    赵管事。“告诉你们这个岗最重要,你们就是不听!想回码头扛大件吗?”

    两个队员直说软话。“赵爷别生气了,我两人改天请你吃饭。息怒!息怒!”

    奕春十分好笑,这些纠察队卫士根本没有纪律,自由散漫惯了,讨饶的话却说得大同小异。就像一个老师教出来的。自己还真该注意一点,要表现得与他们基本相同,免遭怀疑。

    赵管事似乎酒意上头,带着奕春进入二楼一间亮着灯的屋子,躺到了外间的木椅上。“周老弟,你替本管事各处看看,没有缺岗的就行。若有不遵命者,你替我教训他们!””

    奕春。“赵爷。兄弟无职无权,队员一个,人家不听怎么办?”

    赵管事从腰间取出一根白色短杖,递给奕春。“这是码头权杖,工人莫敢不遵!你带在身上,就可以代表我管理他们。谁敢捣乱,乱杖处罚!哎哟!睏死了!”

    他翻身躺倒在长条木椅上,闭上了眼睛。

    奕春又惊又喜。这么快就进入纠察队核心,找到吴民焕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他手持木杖,转身出门。这是二楼左边的第五个房间,他必须记住了,免得走错。

    下完楼梯,他来到了一楼走廊。这栋楼房上下三层结构一模一样,临街一边是外走廊,一排十二个房间,楼梯在中间,连通里头的中心通道,两旁又各有十间屋子,有的是套间。

    郭工头却从一楼中心通道中向奕春迎面走来,后边跟着的正是装肚子痛去看病的张铁。

    奕春显得很高兴,抢上去与郭工头握手。“辛苦辛苦,劳价郭领班带我兄弟去看病。”

    郭工头十分诡异。“周家正,你不在三楼外走廊值班守卫,跑到这里来干什么啦?,”

    “周家正”是来之前六人商量好给奕春取的汉人名字,所以张铁给郭工头介绍了。

    奕春。“我见张兄弟久久不回来,十分担心啦!所以下来找找啦!”

    郭工头。“那怎么行?政府家发现,连我都要倒霉的啦!快点跟我回去啦!”

    奕春从衣袖中抽出白木权杖。“郭大哥,三楼守卫换人了啦!我现在正巡查岗哨的啦!”

    他学起了广东人的腔调,虽然滑稽,却很实用,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郭工头吃了一惊。“周兄弟,这不是赵管事的权杖吗?怎么到你手里啦?”

    奕春。“这是赵爷让我代劳的啦!工头大哥,你也回岗位去吧!免得吴队长找不到你,生气啦!”

    郭工头真是大跌眼镜。这个赵管事,平时把码头上指挥工人的权杖看得比命还重要,到哪儿都是随身携带。现在离开了码头,就像根打狗棍似的随便给了别人。心里这样想,嘴里却是另一句话。“那好啦!周兄弟,你继续巡查吧!我在二楼值班室,查完岗过来坐一下啦!”

    奕春满面笑容。“好啦!你回去值班啦!张兄弟跟我当保镳,巡查完再休息啦!”

    郭工头苦笑了笑,转身上楼。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扛大件儿的竟然也有得意的时候。

    奕春领着张铁,从通道检查到外走廊,仔细勘察各层楼的房间结构,最后的结论是,密室就是二楼中部的那几个套间中的一个。不仅有纠察队一歩一崗,而且还有同盟会佩枪的卫士。只有始终监视住这里,才能搞得清楚执政官吴民焕究竟藏在哪一间。

    奕春用杖杖指挥,换掉了两个在这里守卫的纠察队员,和张铁混入了卫队中。

    天亮前,他去了二零五房间,把权杖还回给赵管事。说自己已经在二楼中心通道中当守卫。

    赵管事睡了三个多时辰,又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心里十分高兴。“好!周兄弟,你去上岗啦!这两只烧鹅,悄悄拿在身边,吃饱了肚子,办事情好有力气啦!”

    奕春接过油腻的纸包,笑着道谢。“多谢管事赵爷。今后在码头上,还请多多关照啦!”

    赵管事。“那是当然的啦!有本事的人赵爷都喜欢。需要时爷会去找你啦!”

    奕春回到二楼中心通道,仍然站在张铁身边。把一只烧鹅给了他。“快吃吧!今儿有事干!”

    张铁听了他凑近耳边说的话,没有作声。悄悄地撕了烧鹅吃。

    辰时刚过,门口有革命党守卫的套间门打开了,一个声音传出来。“叫吴队长进来!”

    一个手提快枪的守卫跑了过去,敲开另一个套间间的门。“队长,长官叫你去。”

    吴彪西赶快出门,跟着守卫去了传人的套间。进去后转身关上了门。

    奕春听到了对话。知道躲藏在套间里的人就是执政官吴民焕,心头一阵狂喜。再杀一个宣布**的省的执政官,对南方的革命党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示意张铁,随时准备动手。

    密室内,吴民焕问。“西儿,咋晚上什么动静也没有吗?”

    吴彪西。“叔叔,没有动静!也许杀手根本没来广州!”

    吴民焕。“请求派武功高手前来支援的信息,发到上海孙先生那儿去了么?”

    吴彪西。“发出去了!是用洋行的电报机发的。那东西太快了!当时就能收到。高手很快会到!”

    门被撞开,奕春和张铁闯进屋内,冲入密室。

    吴彪西慌忙拔枪,却被奕春一刀砍掉了脑袋。尸身喷洒鲜血,犹如红色的雨点。

    就这么阻了一阻,吴民焕的快枪响了,三颗子弹都击中冲在后面的张铁,他倒在了门边。

    奕春闪过一边,避开吴民焕用另一支枪击出的子弹。用力把大刀掷出。

    吴民焕企图闪避,并用手枪去挡飞来的大刀。却被连枪带手臂砍掉于地。

    奕春飞快赶到,捡起大刀,割下了广东执政官吴民焕的首级。

    他用桌布包起了吴民焕的头,飞出门来。混在满通道乱跑的纠察队卫士中,跑下了二楼。

    执政府一片混乱,奕春趁机从乱枪中飞逃出来,躲过了追击。

    。。。


………………………………

第三百五十四章:震动效应

    广东省**执政官吴民焕的头颅,大白天被人吊到了城门上。木笼上大书着“吴民焕”。

    一条白纸黑字的横标挂在木笼下边,上书“背叛朝廷者死”六个大黑体字。

    广东各界哗然。同盟会、兴中会、红花会等革命团体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外国使馆或中、外记者发的发电讯,发的发号外,一个下午就让这条消息几乎传遍全国。

    广州提督邓圻海紧张得连后背都凉了。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就快寿终正寝的满清小朝廷,报复起革命党来手段仍如此强硬。他们的暗杀目标中有没有自己?革命党能在广东大搞**运动,与自己这个清廷的戍边将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有关系。朝廷如果认为自己不忠,让杀手顺便除去自己十分容易。不如早点表明态度的好。

    邓圻海立即电告摄政王戴沣。“臣广东提督邓圻海奏捷,昨日臣派骑兵包围执政府,今日上午协助大内侍卫诛杀吴民焕。广东革命党妄图起义,臣已调动马步三军,时刻准备围剿!特奏。”

    为了保险,邓圻海调来一个城防营,驻守在提督府周围,明岗暗哨,昼夜防卫。

    与此同时,他还让八个武林高手分成两班,昼夜轮换,守在密室外边。决不让生人靠近半步。

    酉时,执政府两名同盟会委员前来提督府,要求见邓提督。

    南城城防营管带廖乾亲自在院门前拦住了他们,问。“两位要见提督,欲求何事?”

    委员之一蔡耀廷。“清狗杀我执政官,罪该万死!恳请提督派兵缉拿刺客!”

    廖乾与两人熟识,好言相劝。“大人自顾不暇,怎肯多管闲事?你们还是走吧!”

    蔡耀廷。“杀手危害之烈,恐祸及提督大人。如不加紧搜捕,广东难得安宁!”

    廖乾摇了摇头。“二位,朝廷此举,意在警告!如你们还不收敛,恐大难将至!”

    另一委员。“廖兄,本会与你们城防营交往甚密,不如帮个人情如何?”

    廖乾马脸一板。“对不起二位了!来人,把这两个叛党绑在辕门前示众!”

    众士兵不容分说,推推揉揉,把两个革命党绑到了木柱上。

    远处围观的人群中,奕春与莫铜等三人正在遥遥观看。他们还想对邓圻海下手。

    眼见提督邓圻海绑了革命党示众,奕春十分好笑。“这个提督老爷,真是风大随风,雨大随雨。”

    莫铜。“这也怪不得他!生死关头,人是会保护自己的。”

    祈金。“大人,那就暂时不动姓邓的了!我们去上海吧!那边才是中心!”

    奕春。“不行!张铁不能白死!他这条命,还要值三万两银子。”

    王钟。“老兄,我们到哪儿去弄三万两银子给他?自己值多少都不知道呢!”

    奕春。“死的活的都值三万!决无二价!”

    他从怀中掏出一架袖珍匣弩,把一封信用小箭射了过去,正中绑人的木柱上方。

    蔡耀廷正睁大眼晴在人群中寻找同盟会员,突见一样东西向自己射来,顿时吓昏过去。

    卫兵见此神箭奇技,也是十分吃惊。连忙把小箭和信从柱子上拔出,送入管带大营。

    廖乾见信封上写着“邓提督亲折”字样,也不敢贸然行事,赶忙送入提督府,面呈邓圻海。

    该来的总会来!邓圻海面色阴沉,心中百感交集。杀手们肯定还没有得到京城取消暗杀广东提督的指令,所以公开对提督府下通牒。看来,一场惨烈的厮杀在所难免!

    廖乾见邓提督心情沉重,立刻自告奋勇。“大人,标下亲自守卫,杀手定难得逞!”

    邓圻海。“廖管带难与大内侍卫匹敌!我们全都不敌!只有听天由命了!你退下吧!”

    廖乾大吃一惊。“大内侍卫?难!难!”

    他自惭形秽。只得悄悄地退出密室。摊上大内侍卫追杀这么档子事,谁心情都不会好。

    邓圻海后悔革命党闹**时没有派大兵剿杀,表明自己忠于朝廷的决心。而是顺从总督阿尔泰,当了个看客。阿总督算是由革命党把一家老小送到香港,妥善安排。自己则当了替罪羊。

    他拿起信封,剪了开来,用剪刀挟出信纸。

    没有炸弹爆炸。没有巨毒侵袭。只不过是一封书信而已。

    他用剪刀把信纸摊开在案头,低头看去。上面写着:提督大人台鉴。大人背弃朝廷,放任乱党**,原该与吴贼同杀。为防会匪起事,留观后效!侍卫张铁战死,乞白银二十万两,半为抚恤,半为下歩行动经费。银票置于密室外面窗台,自有人取!“一日之计”奉上。

    邓圻海如梦方醒,自言自语。“原来是大内侍卫统领亲自南来,还好,只筹银子。那就好办了!”

    他打开保险柜,拿出一大叠银票,数出五万两一张的十张,共计五十万两。他打开玻璃窗,把银票放到外面的窗台上,用一个大金元宝压住,再关上窗子。

    这就万事大吉了!比要求多付出三十万两银子,奕春应该满意了。用银子可以买到自己的生命,比什么都划算。何况,邓某提督广东,哪年不收几百万两商人、洋人的孝敬?只要派兵保护他们的生意,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他们根本就不吝惜钱财!

    那晚上,他破天荒睡得很安稳。他只想一件事,该收手了。有千余万身家,几辈人都吃不完。何必还在这儿担惊受怕?过了这一段,是时候打道回府了!

    奕春飞入提督府,在二楼一个窗台上看见了金元宝压着的银票,拿上就飞了回去。

    五十万两,和自己估计的数量丝毫不差。他把三十万两揣入怀中,才进入自己的客房。

    四个侍卫都在外间等着。奕春拿出银票,笑了。“邓圻海果然爽快,要多少真付多少!”

    胡铝一脸惊喜。“大人,真给了二十万两银子?”

    奕春。“当然二十万两!还用一大锭金子压着,害怕风吹跑了!你那封信,写得太好了!”

    胡铝。“于公于私,只有那么写才能震慑住姓邓的!”

    莫铜。“好!有了银子,死都不怕了!大人,十万两是你的,我们五兄弟一家二万两!可以吗?”

    他说得小心翼翼,害怕奕春不高兴。他若不愿意他们五人,包括死了的张铁一人二万两,大家也没有办法。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当官的多数都喜欢吃独食!

    奕春。“这是什么话?同生共死的兄弟,为什么要多给我?你们明天去寄钱回家,每家三万两,三六一十八万两。剩下二万两破成零票,我们每人揣四千两在身上,做下步的经费!”

    胡铝十分感动。“统领,你太好了!兄弟们死都愿意跟着你!”

    奕春。“好了,你收好银票,早点睡吧!明天汇出银子,后天动身去江浙。”

    莫铜四人欢天喜地的各自回房间。三万两银子的确不是小数目,他们已经很满意了。

    奕春却久久没有睡着。怀中的三十万两银票只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至少要筹到百万两以上的银票,才不枉他带队南下一场。清廷只是风中之烛,他必须给自己留好后路!

    。。。


………………………………

第三百五十五章:震动范围

    广东**执政官吴民焕的死讯,几乎当天晚上就传遍了全国。

    上海的同盟会秘密总部里,孙逸仙一脸沉痛的神情,组织庶务们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同盟会总部其实仍在海外挂牌。有时在日本,有时在新加坡。以当时的时局而定。

    最近总理孙文一直在上海主持全局,庶务会首们一大半在此,也就以总部称之了。

    虽然只是巳时,在国内的八名庶务却已经到齐,会议立即开始。

    孙文。“同志们,继四川暗杀之后,广东执政官吴民焕又于昨日中午被暗杀。清廷对我革命党人的血腥镇压,已经越来越残酷。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大家谈谈吧!”

    暗杀部长方君瑛虽是女子,却一腔血性。“各位同仁,我同盟会当然要以暴易暴,决不能胆怯退缩!这样吧!由我带一个小组去京城,伺机杀掉戴沣、奕劻甚至隆裕,促使清帝退位!”

    庶务邓家彦是司法判事,他激烈地反对。“不可!万万不可!京城有太多的大内侍卫和‘长天门’武林高手,我们的暗杀团成员只凭火枪和血肉之躯去拼命,无济于事!我的意见是,在全国范围内发动更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加快组织自己的武装部队,从根本上推翻清廷!”

    方君瑛。“邓老兄,京城就是龙潭虎穴,我方君瑛都要走上一遭!向封建王朝打出致命一枪。”

    邓家彦。“方部长,是不是致命一枪容后再说。目前会中所有庶务尤其是总庶务孙先生同样处于清狗的暗杀行动之中,你的任务,恐怕应以保卫会首们的安全为主!”

    检事长宋教仁。“对!方女士疾恶如仇,当然痛恨满清武士草菅人命。但事分缓急,当务之急是保存有生力量,促进全国的反清运动蓬勃发展,让清廷早点完蛋!所以,北京是不用去了。要会员们尽快练习武功,练好枪法,以对付强敌!”

    庶务汪精卫是评议部议长,用手指敲了敲会议桌。“本议长同意宋兄的意见。君瑛女士血气方刚,英武不群,值得会员仿效!但当前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才能打倒敌人!广东分会提出举行武装起义的要求,以打击清狗的暗杀行动。我的意见,应该同意他们武装起义的计划,并派出得力人员前去协助组织,领导实施。”

    年龄最小的庶务李四光站起来。“各位兄长,四光年轻力壮,理应冲杀在起义部队中!让我去广东参加武装斗争吧!争取拉出一支善于打仗的革命队伍来!”

    孙文眼睛一亮。“好啊!四光文武两途皆有见地,去组织领导武装起义最合适!我同盟会打向清廷的致命一枪,应该从广东打响!”

    方君瑛也站起来。“既然如此,本部长就化暗杀为明杀,也去广东参加起义。打向清廷的致命一枪,无论如何都要从我的枪口发出!总理先生,请批准吧!”

    孙文。“方部长,清廷暗杀小组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上海,必须加强庶务们的保卫工作,你可不能轻易离开!不仅如此,还必须与京城的联络站和董杼联系上,调董杼速回上海,同时请‘帝仙门’派弟子中的高手南下支援。只有这样,我们的各项行动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方君瑛。“好吧!君瑛遵命就是。与京城的联系,会后立即去洋行发出电文。四光兄弟,你只身去广州,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我那儿有最先进的德国枪械,你选几支带去。”

    李四光笑了。“多谢方大姐支持。有两只德国镜面匣子,几百发子弹,定让清狗血债血还!”

    汪精卫。“孙先生,你的安危牵连全局,就不要再公开露面了!我们之间,一律单线联系!”

    孙文。“行!各位同志,形势虽然危急,但只是暂时的。革命党在全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得到了皇族旧戚的支持,说明我们得道多助,成功有日!只要继续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推翻满清小朝廷,建立民主政府,实现天下大同!”

    宋教仁。“总理先生,结束吧!局势紧张,就不留大家聚餐了。胜利以后,总理先生请客!”

    孙文总算笑了。“没有问题!很快就到那一天了!同志们,努力啊!”

    从会场出来,众人立即散开。方君瑛一直护送孙文到秘密住所,方才告辞。

    孙文。“方小姐,这是我拟的电文,立即去发电报!京城的事,一刻也不能拖,越快越好!”

    他把一张信纸递给方君瑛,与她紧紧地握了握手,这才走入密室。

    方君瑛留了两个佩枪的杀手卫士在这幢公寓住宅前边,一个卖香烟,一个装乞丐。对孙文实施严密的保护。卫士们一天一换,决不间断!总理先生的安全,无疑是最大的事情!

    她迅速赶到法国商会,请洋人把同盟会的加急电报发了出去。

    北京。南河沿柳林苑。“帝仙门”总舵议事大厅。

    老僧孝祖爷、孝祖奶奶董鄂妃、杏贞慈禧、戴湉、射日王后羿、褒妃娘娘、吴子风、董杼八人围桌而坐,气氛十分严肃。人是应董杼之邀请来的。这在“帝仙门”是少有的事。

    一张电报纸摆在桌面上,大家的眼睛都凝视着它,表情都很凝重。

    董杼已经把电文读了一遍。杀手暗杀**各省的执政官,全国的确一片惊慌。“情况就是这样,孙先生不仅让我速去上海,还请求‘帝仙门’出手援助,联合对抗大内杀手的暗杀行动。”

    戴湉。“大内侍卫南下,之前我也听到过风声,可没想到问题如此严重!隆裕她们是在作困兽之斗,完全没有希望的!只不过平添了无数的杀戮!”

    后羿。“既然选择革命党,让他们来管理国家,就只有坚定不移地支持!还是本王跑一趟吧!”

    老僧孝祖爷。“那可不行!北京总舵没有你们夫妻镇守还真不行!反正湉儿和我老人家是不能在京城公开亮相的,不如就由我们爷孙去跑一趟,权当游山玩水。”

    杏贞慈禧。“就这么点事,还劳驾门主和太上门主御驾亲征?北京这边,‘长天门’随时会过来挑衅。羿王爷领着一帮女仙,怎么与人家对敌?我看,孝祖爷爷还是坐镇龙廷吧!”

    戴湉。“娘说得对!董管带可以带几名弟子先去上海,保护孙先生。我带长公主去江南一游,顺便劝杀手们回京。一天大事,保证瓦解冰消!”

    董鄂妃。“老皇爷,玄玄孙子说得对!你还是哪儿都别去,陪着我和这一大家子,享点清福算了!”

    后羿。“孝祖奶奶,孝祖爷爷,你们二老果然不能外出,皇族中的事,本王还没有整明白,没有你们指点说不定会出岔子!顶多,我们夫妻每日请二老吃一餐饭而已。”

    众人一齐哈哈大笑起来。射日王后羿诙谐幽默,很是受到门下弟子的敬爱和喜欢。

    老僧笑了。“好,老纳不动弹了。湉儿你自己去吧!杀手的事情办完,你真该去天廷了!”

    戴湉。“孝祖爷爷教训的是!‘万年聚会’、‘九星闹地球’,都是必须与天帝通气的。湉儿会抓紧了结杀手的事情,尽快去灵霄宝殿拜见玉皇大帝。”

    董杼。“门主陛下,弟子今日就出京了。南方的事情很急,耽搁不得!”

    戴湉。“走吧!连飞带跑,星夜兼程。我们南方见!”

    。。。


………………………………

第三百五十六章:震动深度

    邓圻海的电文,犹如给摄政王戴沣打了一剂强心针,他晚膳也不吃了,立即进宫谒见太后。

    隆裕太后近日身体欠安,加上心情不好,早早就歇下了。听说戴沣入宫,只得起身召见。

    钦安殿东暖阁。隆裕身穿寿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