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彩色的情话-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入松潘县,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完全的藏民族的聚居地,在县城经过时,虽然没有机会下车,在车上能清晰的见到藏民兄弟、姐妹手里托着向游客兜售的小纪念品,围着游客,比比划划的。言语、动作、表情中带有在我看来的一丝野性。
由于路况和交通拥堵的原因,我们在海拔3200米的川主寺镇住了下来。一路的颠簸、劳顿,虽然到达了宿营地,但没人能兴奋起来。宾馆内的电水壶烧了一小时,也没有开锅的意思,饭店的米饭生芯子;天气很冷,尽管随身携带的御寒衣服都已穿上,仍觉很凉;已经有人出现腹泻、头晕、呕吐甚至缺氧的高原反映。这一切真让人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尽管距九寨沟那美丽的童话世界只有80公里……
第二天早晨,我们出发了。汽车从3200米的高度继续向上行驶。
路旁没有了村寨。也没有了高大的植物。只有零零星星的牦牛和成片的荒草。偶尔能看到的就是耸立在路边的高大的招商广告牌。周围的山峰已尽在脚下。车内异常的安静,没有了昨天启程时的欢笑与嬉闹……车子越爬越高,车里的人们越来越蔫……
汽车在爬到4000米左右的时候,就钻进了云层,外面雨雾朦朦,毛毛细雨打在了车窗上。汽车在山顶云中盘绕了好一阵功夫转而向下行驶。通向九寨沟的路,路面很好,清一色的柏油路面,但蜿蜒曲折……
路边渐渐的绿了起来,各种树木各种颜色也多了起来,有黄色、白色、红色、也有紫色,衬托着绿的底色,我一下子兴奋了!山里的景色越来越好看,就像一幅又一幅的山水国画。海拔降低了,车里的人们也都来了精神,汽车驶入了青山绿水之中……
九寨沟越来越近……
九寨沟真美!那“树在水中生,鱼在云中游”的“翠海”景致;那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不同颜色的“彩林”;那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叠瀑”,好像一群群的银龙,竞相跳跃翻滚;那终年碧绿的湖水清澈明丽见底,水上水下虚实难辩,如梦如幻,梦幻如真!简直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在这“人间仙境”和诗一般的“童话世界”里,我们尽情地玩了一天。
九寨沟那极俱人性化的旅游交通,可以让你乘坐景区内的大巴车在任何一个景点下车。尽可能的多看一些吧!我这么想着。于是,我和王大哥偷偷地离开了大队伍,独自逛了起来,自然也就掉队了。集合的时候,领队和导游还有同伴们都很不痛快,但我俩收获很大,看到了他们没有看到的瀑布和群海。为此,我并未理会他们的白眼,自感洋洋得意。
当晚,导游小周带我们去藏民家坐客,让我们体验藏家风情。我们一行二十人来到了藏民卓玛的家。这是一座占地一百五十平米左右的二层小楼,加上院子足有三四百平米,小楼的外墙装饰、经幡、转经筒、纯粹的藏族风格,里面有客厅、念经堂、卧室和橱房;墙壁上画着各种图案的花纹和壁画,很是华丽。卓玛姐弟八个,她排行老二,在姐妹中老大,能歌善舞,汉语说得非常好。九寨沟开发以后,她带着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借助临街的位置,开起了这个“藏家乐”。就因为这个,卓玛一家富了。当然象卓玛一家这样的在九寨沟当然很多。
在卓玛家,我们围坐四周,品尝藏式的各种食品,喝青稞酒,吃烤全羊、啃手把肉,看姐弟们轮流唱歌跳舞,不停的为客人们敬酒、倒酥油茶,以他们特有的民族方式,招待远方的客人。从卓玛姐弟们高兴的样子,就能看得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的推动了藏区的经济,促进了改革、开放。改善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他们非常的开心。
在阿坝,我们往返一共三天的时间。三天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新鲜的东西,经历了海拔四千四百米高度的生理考验,体验了藏羌的民俗。在阿坝,我忘却了高原反映带来的不适。九寨沟的美景让我留连往返,终生难忘。我实在难以用语言和文字来描述她的美!但有一句话,“九寨归来不看水”,那是人们为九寨沟美景能居全国乃至全球之最的绝佳诠释!
更让我感到宽慰的,很值得记述的还是改革开放以来,阿坝变了!阿坝的各族人民变得更勤劳,更幸福,更富有智慧!
古城风雨夜
文君酒酣醉未醒,我们便在夜色朦胧中来到了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雅安市。雅安市原是西康省省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素有“西藏门户”、“川西咽喉”之称。青衣江西出雄关,市区多桥相连,街道整洁,满目葱茏,四季花香,人文景观与大自然的秀色浑然一体,令人神往。
雅安多雨,又称之为“雨城”。这个美称一点不假,我们刚到时睛空万里,吃过饭,便是一场风雨的洗礼。雅安人习惯了多雨的天气,在飘洒的细雨中,他们自由自在的行走,在风雨中叫卖,在风雨中上班,青年们在风雨中谈情说爱,是那样潇洒脱俗,那样的浪漫……
第二天早晨,又是在朦朦细雨中,我们乘车沿青衣江而上,访问了著名的芦山县青衣古道。
对于古代我国西南丝绸之路的走向,通过专家学者实地考察和研究,取得了一致意见。即以成都为起点,分为经过宜宾的东道和经过雅安地区的西道,进入云南,两道均经大理,沿永昌道出境。西道为主干线。
东道的北段称为樊通;西道的北段称青衣道。历史记载和出土文物证实,古代的青衣羌国和青衣县均在今芦山县,芦山东汉《樊敏碑》也明确叙述了芦山青衣古道与西南丝绸之路的关系。我们这次采访的路线也是按此划定的,从西道出境,从东道返回成都。
芦山的青衣道,在历代的军事和贸易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唐、宋对雅州青羌的用兵,与吐番、大理的战争,蒙古军攻占四川的迂回作战,张献忠、南明等在西南地区的活动等,史不绝书;近如红军长征时,中央红军抢渡大渡河后,折向天金、芦山,沿青衣江而上翻越夹金山北上,都是利用了青衣道战略要地。
雅州由于地处要过时,是古代和现代兵家必争之地,在这里究竟发生过多少战争,人们谁都记不清,史书有载的不下上千起。非常有趣的是雅州有一种奇特的雅鱼,雅鱼的神奇就是每条鱼的头部有一根酷似宝剑的鱼刺。那天,我剥开雅鱼头,久久凝视这把“宝剑”,似乎又看见刀戈相见,血流成河的战争场面,听到了将士悲壮的呼喊。也许我想象过于脱世,但有一点,那就是雅鱼头里藏着的那把“宝剑”,成了我心头难解之谜。
岁月悠悠,物换星移,今日的雅安不再是白骨成堆的战争之地,它已成为和平和发展的宝地,雅安物华天宝、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关景。汉源花椒、蒙顶茶明唐始为贡品,峨眉毛峰茶是世界金奖产品,水电资源富冠巴蜀,是国家规划的十大水电基地之一。花岗石、大理石储量遍及区内6县,储量巨大且品质特别优异,其中“中国红”花岗石、白色大理石蜚声海内外,享有盛誉。雅安人说,他们是“靠吃石头木头富起来的”。现在,投资4.5亿元的雅安制浆造纸厂正在雅州大地新建。厂党委书记激动地向我们介绍,到1994年制浆造纸厂将建成投产,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制浆造纸厂之一。
在万家灯火的不夜城,我看到在风雨中执勤的武警战友,从他们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我明白了风雨中行走的人们那幸福笑脸中所包含的内涵,也明白了雅安人为什么不怕风雨,因为他们身边有一群群身着橄榄绿的保护神。
砂锅的记忆
四川荥经古称严道。
这里最早是羌族的青衣支系和耗牛族居住之地。
我们来到荥经,一街穿城,沿路所见的大都是大小各式的荥经砂锅,荥经成了砂锅城。
我们在荥经砂锅厂参观时,从办公室四楼的外走廊上眺望原野,在田畴中可见一高二米的石碑状的建筑物。厂里人告诉我,那便是楚庄王遗址的石碑。
古时的繁华就剩有这寂寞的石碑。
荥经砂锅乌黑发亮,它耐高温、抗腐蚀、不氧化、不变型,它炖烧食品时不与食品中的酸碱盐发生任何化学反应。最有意思的是,它盛装食品能保质,不变味,烧干了也不会烧裂。
我们参观了烧制的全过程,它是用白煤和泥土混合烧制的。而这种泥土必须是当地的泥。烧制时工艺颇特殊,从窑中取出时仍是黄泥色,放入一堆满木悄刨花的大坑后,用盖盖上密封,经火焖烧后,就变得乌黑晶亮。
它的制胚全赖手工操作,我们询问为何不用机械加工,回答因掺合的料中几种成分比重不一,机械加工时就会分离。因此它的产量很低,一问售价,亦很低,一件中型的产品,虽精美可爱,才卖三块多,效益可想而知。
我突然想起广东所产的电子瓦锅,内衬为一般的陶瓷,何不可改为荥经的砂瓦锅,这样因其质量更胜一筹,可打入更广阔的市场,且利润更大得多,听说他们已研制成功了新型产品“电子砂锅”,大约还未进入成批生产的阶段,我们未见到样品。
古老传统工艺品大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才有更广阔的市场。没有现代技术、现代情调和现代韵致,任何古老的技艺都将黯然失色并落伍。这条规律不容忽视。
临出门时,热情的主人答应送采访团一人一件砂锅作纪念品,并让我们到仓库里去自选,这一下着实乱了套,因为式样太多,又都感爱不释手,熊掌和鱼的选择折腾了许久。我终于选定一件小型的造型精美的砂锅。厂里的人又热心地为我作一一用纸盒装好捆牢。
这件礼品随采访团南下数千里,几乎完好无损,我带回家中,用起来心里就热乎乎的。想到它的产地,它在烧制中的种种经历,想到它陪我们远行千里,必便感慨万千。
英雄的大渡河
江边,滚滚浪涛,灼灼浪影;
江边,群峰夹流,古渡横舟。
9月21日,我们采访团来到了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位于大渡河边的石棉县。
汹涌澎湃的大渡河,不尽的波涛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
我们迎着大渡河的朝阳,驱车到了距县城北11公里处,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驰名中外的大渡河安顺场怀古看今。
1863年5月,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十万太平军南征,在大渡河安顺场遭到了清军围堵,激战一天一夜,最后全军覆没,鲜血染红了大渡河,石达开也饮恨壮烈牺牲。石棉人为了纪念这悲壮的一页,在奇石穿空的大渡河南岸建起了翼王亭。多少文人墨客到此,都为这悲壮而感慨万千,潸然泪下。
近一个世纪后,我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沿着当年石达开走过的路线,一路夺关斩将,于1935年5月25日来到了安顺场。
这等山高路险,急流隔阻,在蒋介石看来红军已进入了灭亡的境地,于是他和当地军阀调动了大批军队围追堵截,在大渡河安顺场布下了“天罗地网”。他扬言要叫红军成为第2个石达开。
历史的悲剧会重演吗
或许,大渡河的良心一直在为当年石达开率领的10万义军兵败河畔时的惨烈隐隐作痛,因而一再向上苍默默祈祷并告诫自己,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当然,这些都不是,因为红军是英雄的部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部队,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民的支持,那里就成为人民的战争的汪洋大海。终于,大渡河没有违背这一痛定思痛的初衷,滔滔河水用发自内心深处的愤怒呐喊,伴着红军17勇士的壮举,淹没了反动派企图使红军成为第2个石达开的狂妄叫嚣。
如今,我脚踏长征路,浮想随波浪翻涌。
一位老船工流着泪告诉我们,那些红军穿着染着鲜备的破草鞋,吃的是盐水面糊,可对老百姓最好了,把身上的衣服脱给没有衣服的船工穿。那3天,红军不知道牺牲了多少。这些红军是用鲜血和生命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居住在大渡河畔的石棉县人民中得到了发扬光大。1988年3月13日,石棉县海子山突然发生山林大火灾,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林,保护电视地面卫星接收站的安全,14岁的中学生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灭山火的队伍,在烈火中奋战5个小时,最后献出年轻宝贵的生命。为表彰赖宁同学崇高的精神,共青团中央,国家教委决定授予赖宁同学“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中央领导同志江泽民、李鹏、邓颖超、万里等先后题词,号召全国人民向赖宁学习。
为了深入开展“学雷锋,学赖宁”的活动,石棉县还成立了赖宁办公室。当我们参观完赖宁生平事迹陈列室以后,每个人都发出了敬佩的赞语,无不为之感动。
站在滚滚的大渡河边,重温历史,凭吊英雄,令人神思飘逸,心灵也得以净化,情操得以高尚的陶冶,确实使人终身难忘。
凉山情思
凉山,是西南丝绸之路一个神秘的雄关,曾被人们称为古道上的“恐怖谷”、“死亡的群山”。由于江河阻隔,森林的阻隔,群山的阴隔,人为的阻隔,解放前国民党出的地图上对凉山上也只作了一个标记,凉山究竟有多大,谁也不知道,这里的彝族还过着奴隶制的社会。翻开历史的长卷,当时世界上很多国家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的高级阶段。解放后,彝族人民跟着共产党从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9月22日,我们一脚踏进了这块神秘的土地,看到了今日凉山的风貌。
我们一到凉山彝族自治州,就被那神奇动人的彝海迷住了。
论水域,彝海很小,是一个翻开任何地图也找不到的高原淡水湖。然而,彝族民间关于彝海身世的传奇故事却色彩迷离,很古老,也很动情。要让彝族人谈得眉飞色舞还是刘伯承元帅和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饮血为盟的故事了。
1935年春深似海的5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凉山,为了使主力部队顺利通过彝族聚居区,就在冕宁县的彝海,在彝海芳草茵茵野花点点的北岸,刘伯承元帅和当地彝族首领果基小叶丹以彝海水为酒,杀鸡、饮血酒结盟,成为兄弟。
那面舞长风扫阴霾,来自南昌,来自井风山,来自湘江,来留的赣水的红旗在彝海之滨猎猎招展。一个前所未有的景象出现了:彝族,世代繁衍生息于这片高原,身心牢牢维系祖先创造文明,生死都与脚下土地同在的彝族,此刻,多少人站在了这一漫漫征途枪林弹雨洗礼的旗帜下,慷慨悲壮,义无反顾。从此,彝海升华了,它和“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队旗一道,整个儿升华为蓝天上一朵神奇的祥云,缭绕着拥载彝海的那片莽苍高原。就是这朵神奇的祥云,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焰如惊蛰雷声响彻天际之时,便春风化雨,洋洋洒洒,经天行地,滋润出万千事物的新生。于是,沉睡的高原才有了跨时代的腾飞,才有了社会历史挣脱奴隶制锁链的欢呼雀跃,也才有祖国大家庭消除民族隔阂、歧视、压迫后,迎来民族平等、团结进步的无边幸福。
凉山,海拔大都在3000米左右,这里的月亮特别明亮,所以,有“月城”的美称。然而,当我们参观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亲眼看到了那些日夜为卫星上天,为中国航天事业勤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心里便涌起一种无比崇敬的激情。我目视着那高高的发射架,似乎感到离星空更近,举手都能采到一块月亮上的岩石。世世代代穷居在大凉山上,目不认丁的彝族人谁也不会想到,当他们还吃着苦荞粑粑的时候,竟然听到了人类奔向太空的飞响。这声巨响,震醒了彝族千年沉睡的梦。现在的西昌,“卫星城”的美称已代替了“月城”的雅号,步步向美满生活高峰飞去。
船城扬帆
会理又名船城,因其四面环山,中为坦原,状似巨轮。位于四川省最南端,与云南省隔金沙江相望。
会理县历史久远,历史遗迹和风景名胜远近闻名,龙肘山、仙人湖、白塔山、钟鼓楼、白马寺、东岩瀑布、西岩滴水、瀛洲公园、滨河柳堤等为会理重要旅游景观;在县城东区滨河大道,有用大理石构建的1500米书画长廊。会理文化氛围异常浓厚,川滇交融的民风民俗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我们来到会理,我还错把它当成了大理,它的建筑风格与大理太像。
我们登上钟鼓楼,县委书记给我们讲了一传说,有一个会理人在外地和一个云南人相遇,两人客馆青灯,太过于寂寞,于是各自数落自己地方的好处,都各自认为自己的好,谁也比不过谁,云南人最后把云南的鸡足山抬了出来,说:云南有座鸡足山,离天只隔三尺三。会理人随口就对上:会理有座钟鼓楼,半截伸在天里头。云南人只好认输。
真将会理钟鼓楼和云南鸡足山相比,可说是马蚁和大象在比高大,没有可比性。但是,这位会理人尚于发挥想象,他说出的是自己心目中的钟鼓楼,而并非眼中看见的钟鼓楼。会理钟鼓楼在会理人心目中永远是高大伟岸的,永远是会理的象征。离家的会理人,心目中的钟鼓楼更加雄伟高大。
南丝绸之路从这里延伸。红色之道从这里扩展。我认识会理人,是从红军长征路过会理的资料上认识的。
据史料记载,红军巧渡金沙江成功过后,得到了会理广大各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会理得到了休整。红军在通安、东坝、南阁、积水、城北关、四宗等地帮助贫穷农民建立了赤卫队,通安、鹿厂各组织了一百多人的武装游击队。在红军的宣传鼓动下,有五千多会理人参加了红军。在会理,红军和会理人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会理政治局扩大会议,正确分析了遵义会议以来的情况,认真分析了形势,为红军继续北上作出了战略决策。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会理会议,是光辉的一页,是长征路上的一座丰碑。
会理人,具有革命传统,是他们支持了红军,帮助了红军,为红军的顺利北上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为红军长征的胜利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会理成为四川参加红军人最多的地方,是革命火种最先点燃的地方。
会理人用赤胆忠心和革命热情谱写了历史的辉煌篇章。
历史风云变幻,岁月沧桑流逝,但会理人的精神不倒,他们沿着红军的道路走出历史的坎坷,走出岁月的艰难,用勤劳和智慧不断培育会理人的精神,向世人展示会理人特有的风采。
会理是凉山州的一座古城,蕴藏着许多属于会理的地方文化,所以,会理人身上有一股文化气味,会理城就有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氛。
一走进会理,就像上了一艘古老的船,驶进历史的风云,驶进时间的隧道,驶向时代的辉煌。
孔明先生的足迹上,生长出会理人的浓墨重彩;杨升庵走过的山路上,开放出会理人壮丽的诗行;马可波罗留下的欲望萌发出会理人的惊喜;红军走过的山路到处是红色的笑颜。
会理人真棒,四十多万双勤劳之手把船城驶向富裕的天堂。
红色的石榴花犹如漫山遍野的红旗,让世人瞠目结舌,红了凉山,红了四川,红了中国。属于会理人的石榴,是诗是画,展示出会理人的富有和骄傲。
那些漫山遍野的储水池,连成一片片的致富之水,泽润干巴的土地,创造出干巴县的奇迹,让会理人走向金色的致富之路。金色的烤烟犹如深秋的阳光,灿烂为会理人的自豪,灿烂为会理人的欣慰。是会理的烤烟,覆盖了整个会理的荒山荒坡,改变了会理的面貌。会理人,用辛劳的汗水浇灌出了富民之花,用超人的毅力铺设了致富之路,用坚强不屈的意志造就了坚硬的经济支柱。凉山的烤烟生产的辉煌,是会理人的积极引领,是会理人精神的创造。
会理人,都是创业者,他们身上都有一股不屈不挠的精神。
会理人,用辛劳浇灌了上亿株的蚕桑,重塑了南丝绸之路的形象,在丝绸之路架设起美丽的彩虹。
会理人有幸获得了大自然馈赠的矿产资源,二十多种金属二十多中非金属形成巨大的诱惑,那是会理人的坚硬的经济产业支柱,汇聚为强大的经济动力和后劲。会理人守望着丰富的宝藏,他们开采着地下的矿藏,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会理人养出的黑山羊带出漫山遍野的诱惑,让人向往,让人倾心。有许多人冲着黑山羊的味道走进会理,走进各种餐馆。到了会理,会理的朋友总爱请我吃会理的黑山羊肉,在会理吃黑山羊肉已经成为一种必须,因为黑山羊肉里能吃出会理人的文化,会理人的情趣。
到了会理,不吃上一碗会理的饵快,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不吃不快,没有机会吃也要买上几块带回家,都是人们的习惯了。会理的土特产品很多,什么麻籽、白瓜子、黑葵花籽、红糖、地瓜等。走进会理的大街小巷,那丰富的市场就像一条条美丽的彩虹,就像帆船的桅杆,十分耀眼。
一个地方的社会地位如何?社会影响怎样?不仅要看其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还要看其文化的发展状况,如果只有经济的富裕而没有文化内涵,那么那种经济是苍白无力的,因为文化是经济的智力支撑。假如有吃有穿有钱花,但没有文化意识和文化消费,那么,那种生活是没有文化品味的低质消费,没有质量的生活。会理人,不仅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也享受着多彩的文化生活。他们几乎都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