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清军统帅杜永和无奈只能分兵阻挡,派出一部分绿营兵去各个城头防守后,自己则亲自带着主力营头援助缺口处的清兵,缺口处的战斗十分激烈,明军士卒源源不断的涌了过来,弓箭手,鸟铳手纷纷对着清兵射击,清兵虽然也有鸟铳手,不过火力稀薄,很多还没来得及射几枪就被明军击倒,明军踏过清军的尸体,爬上墙口,眼看着要破城而入了。
就在这时,杜永和带着麾下两百人的主力营头赶到了缺口旁的城墙上,他们有的用鸟铳,弓箭还击,有的抱起滚石麻包拼命往缺口处砸去,试图阻击翻墙的明军,同时堵住缺口。
只是他们的阻挡随着其他城头的沦陷渐渐变得徒劳,内外城缺口都被轰开,清军士气早已落入低谷,其他城头的绿营降兵几乎没做什么抵抗就被明军攀上了城头,纷纷丢了兵器跪地请降。
杜永和得到各城头逐渐沦陷的消息后,知道大势已去,他深呼一口气后,对着亲信悄声下令:“撤”
肇庆失守已成定局,城里的绿营兵大多是降军,折损了不可惜,但是还有两百左右李帅的嫡系精锐需要保存住,那些老卒都是宝贝,是李帅安身立命的资本,他战败丢城,死不足惜,不过让李帅的几百精锐陪着他一起送葬却有些于心不忍,毕竟曾经受恩深重。
鉴于此,杜永和在城坡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自裁谢罪,而是撤退出城,尽量减少己方损失,保住精锐兵马。
不过想要成功撤离,还得有人断后,充当炮灰拖延一段时间,留下几个百人队绿营兵,对他们说自己先去援驰其他城头,让他们继续抵抗,说完,转身上马,带着两百嫡系精锐飞速冲下马道,往东门方向逃窜。
杜永和他们一路撤,一路放火烧屋,木质的屋舍大量着火,浓烟滚滚,不一会儿,身后就变成了一片火海,街道上到处都是哭嚎奔逃的百姓,少数人想要提水灭火,可惜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杯水车薪,火势越来越大,渐渐不受控制,他们不得已也跟着其他百姓逃命了。
等到了东城下,回首向城内眺望,见火势很大,一路所过都成了一片火海,一行人才略松了口气,火烧得这么大,道路已被阻隔,明军入城肯定要忙着救火,应该顾不上自己一行人了。
城东南角的缺口处,明军一面进攻一面高呼“圣上有命,投降不杀”,五百余绿营兵将信将疑,不过抵抗确实越来越弱了,在探听到守城主将带着亲兵弃城而逃的消息后,立马斗志全消,他们怒骂着纷纷丢掉了兵器,跪地请降,明军主力顺利从缺口处进入内城。
进城后,督兵队骑兵四处,到处宣读军令,言无辫者为顺民,有辫者为难民,当一体对待,禁止屠杀、百姓,若有违抗,就地格杀。
ps:把更新时间调整一下,以后更新放在中午2点左右更新,有加更就在晚上八点左右会事先提醒,等上架后会增加每章更新的字数,尽力爆发。
………………………………
第067 处置汉贼
如此大张旗鼓强调军纪,一是为了维持秩序,二是为了让百姓心安。
大军入城后,立刻分兵各路,在皇帝朱由榔的令旨下,一部分负责救火安民,一部分负责肃清残敌,搜捕肇庆城守将杜永和和知府陈志吉等清廷文武,剩余的负责抢占粮仓、藩库、军械库等军事要地。
月落十分,天色渐黑,朱由榔坐在知府衙门正堂,脸上略显疲惫之色。
正堂内烛台高照,灯火通明,两旁站满了随同亲征的文武大臣,他们虽然硝烟满面,尘土满身,却各个喜笑颜开。
皇帝御驾亲征,带领大伙打败了二鞑子,顺利收复临都肇庆,这是一件多么鼓舞人心的事啊自李闯寇京,烈皇煤山殉国后,国事越来越糜烂,中枢党争不断,地方军阀混战,明军逢战必败,丢城失地已成常态。如今,天子亲征第一战就成功收复了临都重镇肇庆,他们从来没有这么扬眉吐气过,而创造这一奇迹的就是正堂上坐着的那个年轻的皇帝。
他们望向朱由榔的眼神中,不自觉的带上了敬重,这是一个谜一样的皇帝,两月前,懦弱寡断、胆小怕事、闻警而逃;两月后英睿果决、敢拼敢杀、迎难而上,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在短时间内突然替换,在清军围城,社稷倾危,生死存亡之际力挽狂澜于既倒。
这种性格的突然变化,外加很多无师自通的能力,让他们匪夷所思的同时,心中都不自觉的暗暗有了一种极为大胆的猜想:天子也许被神明附身了,越是亲近了解朱由榔的,越是倾向于这种猜想,不然根本无法解释天子在短短时间内的奇迹般变化。
他们认为这是上天的意思,鞑子入主中原,屠戮百姓,剃发易衣冠,断汉家传承,欲亡大明天下,定是上天看不过去了,特派神明下界附身大明皇帝,带领大家驱逐胡虏,振兴中华的。梧州保卫战的胜利和亲征成功收复临都肇庆更像是逐步应证他们的猜想一样,有神明护佑的大明,似乎逐步开始逆转国运了,看来是天不厌明啊,胡虏终究成不了中华正统,在这种猜想之下,他们变成了坚定的大明拥护者,对年轻的天子也是越来越敬重,甚至是虔诚。
退一万步说,即便不是什么神明附身,只是单纯大明天子思想上的突然觉悟,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个绝好的消息,国朝危难之际,若是能出一位杀伐决断,英睿果决的君主,强化中枢,统筹大局,整顿纪纲,则中兴大业可期,再不是水中花,镜中月了。
观新帝近两月,清洗锦衣卫,捕杀内奸首辅、驱逐阉党、除掉跋扈镇臣、整军备武,多次打退清军,如今更是亲征一战夺城,其所作所为,无一不是一代雄主的手段,论文治暂时不敢说,论武功,国朝三百年,怕是除了二祖,其他无一可比了,大明社稷在几乎倾覆之际,却遇到了英主降世,这不是天意也是天意啊,思及至此,面对那位年轻的皇帝,他们再不敢有丝毫的小觑之心。
仅仅一个时辰不到,除了在城破那会从东门逃走的杜永和一干人马,城内大部分清廷官员都被抓捕归案了,剩下的一些漏之鱼,等天亮了慢慢搜捕就是了。
等人被押上正堂,当先第一个便是肇庆知府陈志吉,此时的他,二鞑子将旗指向了东北方向,位于肇庆东北方向的就是三水了,不知消息是真是假。”
“应该是真的。”朱由榔沉吟片刻后,点了点头,道:“三水位于三川交界处,水密布,不利于骑兵驰骋,方便甩敌,另外三水现在还在鞑官手中,三水城鞑官可随时派兵救援,换做是朕,也会选择往那边突围,算了,穷寇莫追,让骑士们早点撤回吧”
“臣遵旨。”
………………………………
第068 清算汉贼(续)
攻克肇庆后,朱由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算汉奸,按律惩处投鞑的官员,并召集百姓亲临城西刑场观看。
消息一放出来宛如风一般不到半天的时间就传遍了整个肇庆城,百姓们开始还将信将疑,毕竟投鞑的官员可不少,当看到城西刑场的悬杆上挂着的几颗血琳琳的人头时,他们信了,因为其中一个人头就是原肇庆知府陈志吉的,还是大明天子亲自下令杀掉的。
对那个一朝投降就跟在鞑子身后,用屠刀逼着他们背弃祖宗、剃发易服的汉贼陈志吉,百姓们早已恨透了,在这个汉贼的欺压之下,他们不停地被催粮催饷,家里存粮越来越少,大部分百姓没办法只得在粗粮里面兑上麦皮,甚至靠把树皮剥下煮食来维持生存。
好在这种日子并没有过上多久,大明天子没有忘记他的臣民,如今终于带着他的侍卫亲军打回来了,他们千等万盼的大明王师终于打回来了,百姓们一时间激动兴奋莫名。纷纷涌向刑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踏入刑场后,其中一些深受迫害的百姓,一看到挂在他们不远处的一连串人头,特别是看到陈志吉的人头后,再也忍不住心头的怒火,一时激愤之下,纷纷捡起了地上的小土块,对着它狠命的砸去,一时间陈志吉的人头被砸的稀巴烂。
朱由榔也不去阻止他们的无礼行为,任由百姓们疯狂得发泄,当初清军攻入肇庆后连续屠城三日,杀了不少反抗的士绅百姓,城中血流漂杵,横尸满地,也祸害了不少良家女子。
后来接管肇庆的汉贼陈志吉凭借着满清主子佟养甲拨给的几百绿营兵,在肇庆各地强制推行剃发令,改冠易服,强令男子必须穿马褂,又杀了一批强硬份子,屠刀之下,人头滚滚,百姓们被迫屈服,那段日子可以说是肇庆百姓的噩梦,几乎家家披麻戴孝。
“县无完村,村无完家,家无完人,人无完妇。”这是当时各沦陷区的真实写照。
百姓们对鞑子和给鞑子卖命的汉贼都十分仇恨,等到他们发泄的差不多的时候,朱由榔又让军士把之前抓到的鞑官俘虏带上场来,让在场的百姓们辨认。让他们从中找出作恶多端,为祸较重的清廷官员,接受应有的惩罚,百姓们的眼睛亮着呢,谁做过对不起他们的事,他们可都记在心里,好一番忙活之后,其中几个罪大恶极之人都被百姓们指认了出来。
朱由榔二话不说,让军士把他们从俘虏群中拉了出来,让他们跪倒在了数千名前来观刑的百姓面前,吓得这帮官员一个个拼命的磕头,苦苦哀求朱由榔饶过他们的性命。
朱由榔一身戎装,在一群亲信文武的护卫下,缓缓踏上一座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目光扫视着脚下黑压压的人群,当脚下的百姓们看到身材高大,面色威严的天子登上高台之后,都情不自禁的跪倒在地,参差不齐的三呼着万岁,行过觐见礼后,场中渐渐安静了下来。
朱由榔清了清嗓子后,大声说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汉贼陈志吉也被朕下令斩杀了,其他作恶多端的汉贼鞑官朕也要为列祖列宗给他们好好清算一下”
说完,目光冷然地扫视了一下脚下几名被拉到一处空地上跪着的俘虏官员,根本不去理会他们的求饶救命声,将手高高举起,奋力一挥,然后大喝一声:“杀”
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在一旁的几个侍卫亲军,立刻拥奔上前,一把按住他们,然后齐刷刷地举起手中的腰刀,纷纷大喝一声,便挥刀劈下,只见得一片血光迸溅,五六个大好头颅,当场便滚落到了刑场的砖石地上,喷撒出的鲜血,将青色的砖石染成一片血红。
一瞬间的寂静之后,场上便爆发出雷霆般的叫好声。
百姓们,甚至还有一些在战乱中受到迫害的良绅士子们,他们一边拍着手一边大声叫道:“杀得好啊杀得好这些挨千刀的,终于遭报应了”
众人欢呼雀跃间,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年轻后生,穿着一身破旧的儒冠,瘸着腿踉踉跄跄地走出了人群,扑通一声跪倒在了皇帝站立的高台面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后,抬头对着朱由榔大声说道:“多谢陛下替草民报仇雪恨了”
身后的众人此时也都反应了过来,呼啦啦的跪了一地,感恩称谢之声响成一片。
朱由榔双手虚扶:“不必如此,都平身吧”
当御前亲卫们将皇帝的话传达到百姓耳中时,他们喧闹了好一阵子,才一个个站了起来。
见众人都起来了,朱由榔再次放声对台下的百姓士绅说道:“收复临都只是朕亲征的第一步,接下来朕会带着英勇的大明将士继续和鞑子奋战,不死不休,直到彻底将鞑子赶出两广、赶出南方,赶到关外还众生一个太平盛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姓们听完后,不由得激动得大吼。三皇五帝到如今,他们从未遇到过一个这么亲民,爱民如子的天子,在汉人即将亡国灭种之际,有这样的天子在,他们顿时有了主心骨的感觉,一些年轻后生更是在心中暗暗下了决心,有机会一定要加入天子的侍卫亲军,和天子一块杀鞑子。
连着好几天,肇庆城内鞭炮声不断,百姓们不仅自发的剪掉了辫子,还脱掉了长袍马褂,换上了汉家衣冠,他们像过年一样,纷纷走上街头,舞狮子,耍龙灯,欢庆临都光复。
而朱由榔在这些天里,也没闲着,他着重处理了几件军政大事,第一件就是清点粮草军械。
杜永和一干人逃跑得太匆忙,来不及销毁城中储存的粮食和军器,让侍卫亲军完好的取得了粮仓、库房等地,朱由榔早已派专人驻防,清点物资。
肇庆知府衙门的正堂内,如今已被充作临时的军议堂,都监军使王夫之正在向朱由榔汇报着粮草诸位储备情况。
………………………………
第069 整军备武
ps:因为之前断电的缘故,节奏一直慢了半拍,以后一段时间内估计更新都会在晚上十一点左右更新了,汗,争取双休日后调整到以前。
“肇庆是粤西重镇,也是东虏西侵的前哨,仓库中军粮充足,共存粗粮,细粮六千余石,够大军一月所用。藩库存金、银、铜钱折合银两共计六万余两。外加从鞑官和汉贼劣绅的宅邸中额外抽抄到了金银二十三万两,粮食一千五百余石,粮食不说,论金银的数量竟比藩库中的还多得多,这些个鞑官劣绅可真能贪的。”
都监军使王夫之稍稍吐槽了一句,又接着道:“此外,缴获皮甲、铁甲、棉甲共计三百余副,刀枪盾弩完好者一千五百余件,合格鸟铳三百余杆,四磅红夷炮一门,虎蹲炮十三门,另有毒、火箭、留客住、铁蒺藜、夜雷叉、狼牙拍等城防器械无数,此外还得到战马两百余匹。”
王夫之如数家珍地一一列举了缴获到的战利品,条理也算清晰。
朱由榔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此一仗重伤、战死战、辅兵约两百人,俘虏歼灭清军绿营近三千人,其中以战力低下的原明降军为主,虽然比起对手的损失实在微不足道,可朱由榔却依旧感到一阵肉疼。
这些军士可都是他花了大量时间一手栽培出来的,是他的忠实部属,也是决定他能否在明末乱世生存下去的资本,少一个他都心疼的要死,更不要说一下子折损了近两百了。
不过朱由榔也知道想要让侍卫亲军们快速成长起来,必须要经过血的洗礼,大浪淘沙,百炼成金,有些代价是必须要付出的。
对于死殉的侍卫亲军们他没什么好说的,一定会好好安葬,隆重掩埋,让他们的灵魂能够安息。
对于伤者,朱由榔也会尽心给予医治,重伤的比较难治,到是一些轻伤的,只要照料好一点,不引起伤口发炎,过几天便又能活蹦乱跳了。
对于缴获得来的军械兵器,朱由榔很是重视,特意吩咐王夫之把它们集中入库,到时按需分发到各营团。
有了火炮、铁甲、皮甲、鸟铳这些军国利器,军队的战力又可以提升一成了,特别是那三百余杆鸟铳,十几门虎蹲炮,一但分发下去可以快速增强军中火力,和远程打击能力。
虽然鸟铳的威力比之弓箭强不到哪去,但训练一个合格的鸟铳手只要一到两个月,甚至都不用;而想训练一个合格的弓箭手却要几年的时间,性价比太低。
实力一下子增长这么多,由不得朱由榔不兴奋。不过她只兴奋了一会,眼神便又黯淡下去了。
现在已经是十七世纪中叶了,西欧不少国家已经装备性能更好的燧发枪了,鸟铳这种原始的火绳枪更是早在十六世纪就被西欧各国淘汰了。可直到目前为止国内的军队还都是以冷兵器为主,连鸟铳这种火绳枪都能算得上最顶尖的利器,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啊
更可悲的是,在原本的历史剧本上,自1644年满洲鞑子入关以后,一直到清末的太平天国时期,两百多年间,清军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一直用火绳枪,从未考虑改用更先进的燧发枪,而西欧诸国却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早已将火器换了好几代了。
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因为满清皇帝不知道燧发枪这种十六世纪中叶就出现的枪械吗或者是真的不知道火枪的重要性
非也
清初的几个皇帝不是把火枪当做弱者之械,恰恰相反,他们一直将火器当做军国重器来看。
认真说来,满洲鞑子虽然以骑射起家,但最后却是靠火器发家的,当年老奴努尔哈赤被明军的红夷大炮轰死后,满鞑就开始重视火器了,黄台吉即位后,对火器更加注重,千方百计的想仿制。后来辽东三矿徒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投降黄台吉后,满洲鞑子至此就拥有了精锐的火器部队。满清入关后,南方就是靠三矿徒和绿营的火器扫平中原的。
康熙年间,清军在雅克萨对战沙俄,在西北对葛尔丹时,经常以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兵力对抗拥有燧发枪的他们,却常遭惨败,吃足了燧发枪的苦头。故而康熙对这火器的厉害和当年的红夷大炮一样,认识透入骨髓。后来乾隆南征缅甸,也在更先进的燧发枪上栽了大跟头,但即便如此,依然没有去改进火枪。
明末清初的火器专家戴梓八天仿造了当时号称只有比利时人才能造的“子母炮”,更是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机关枪“连珠火铳”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他的形状很像琵琶,能够连续射击二十八发子弹,火力非常强大。当其进贡给康熙时,康熙表面赞扬,暗中将连珠火铳束之高阁,并严令他不得再造。康熙还不放心,之后又寻了个理由,将其流放当时最荒凉的地方之一辽东。
清初的几个皇帝曾经在自己的皇宫里收集了当时各种各样的火器,其中更有当时最先进的线膛枪来复枪但却一直没有普及到军队中去。
鞑子皇帝就是因为太了解火器的威力了,所以才要坚决遏制它的发展。如果放纵火器发展,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恐怖的现实,那就是一枪在手,一个妇孺老弱就能干掉一个八旗勇士
至于他们为什么没有禁用鸟铳,也许是因为鸟铳早在明中期就已普及,满洲鞑子建国之后再想禁用,很不现实,所幸鸟铳缺陷太多,威力比之弓箭也强不到哪去,对他们威胁不大,故而没有禁用。
清初时纯正的满州八旗不过五六万,即便加上汉八旗,蒙八旗依旧不过百万,汉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掌握在汉人手里的兵器越先进,他们满人就越危险,这一点,鞑子皇帝很清楚。
为了从根子上禁绝这种威胁,他们一方面严禁火器扩散,另一方面连嫡系八旗都不装备更先进的火器,麻痹汉人,以为满汉一体。不仅如此,他们在军校的选拔中考校的几乎清一色冷兵器,火器使用的再好也做不了军校,从体制上抑制火器及火器战术的进一步发展。
层层制约之下,鞑子皇帝依旧不放心,还在军队中大肆宣扬火器无用,骑射无敌的缪论,欲从军事思想上愚昧汉人军校,其用心之险恶,当真是歹毒至极
………………………………
第070 整军备武(二)
最新播报明天就是515,起点周年庆,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礼包书包,这次的515红包狂翻肯定要看,红包哪有不抢的道理,定好闹钟昂~
都监军使王夫之向朱由榔汇报完缴获的战利品后,又依照皇帝之令列了赏赐功牌,攻城大胜,自然要奖励将士鼓舞士气,不过这一次对新军,朱由榔设置的赏赐方式与之前的旧军有所不同。
每名军士按照功劳大小,都有金银赏赐,不过这些赏赐都不经过正副都统制之手,而是由都监军使及下设各监军亲自将金银送到每一个军士手中,同时宣扬天子的恩德,要让这些军士都知道,是谁给他们的赏赐。
对于攻城中立了功的统帅焦琏、副统帅吴继嗣等人,朱由榔的赏赐就相对谨慎了,只是将几人的勋阶各提了一级,并没有赐爵,虽然大明的武官勋阶制度到了明末早已名存实亡,不过对于焦琏等人来说至少名义上还是升官了,金银的赏赐就比较慷慨了,各人按功劳赐银五百到三千两不等,还有一定量的布匹、田亩等赏赐。
有功不赏,吝啬名爵,无以聚人心夺天下,但是赏赐太烂又会导致名爵不值钱,同样不利于聚集人心。
此时大明的官爵已经开始泛滥了,朱由榔控制的广西还好,爵位依旧相对值钱,倒是江浙地区还有湖广地区,名爵之泛滥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湖广的总督何腾蛟为了筹集粮饷和笼络各路武装,利用职权,大肆封官,卖官鬻爵,两湖官员成千上万,集中起来,真正可以组建一只“官军”了。因为官位卖得太多,导致名爵迅速贬值,一个总兵官几百两银子都不一定有人肯买。
江浙地区也好不到哪去,当初福建隆武帝和浙东鲁王为了争夺正统,拼命拉拢对方手下的文臣武将,大肆封官许愿,官爵跟不要钱似的抛出去,隆武一朝,朝堂上挂内阁大学士之衔的宰相文臣有四五十个,侯、伯等武将的荣勋爵位更多,光郑芝龙一系就不下于二十个,真是内阁大臣满街走,侯爷伯爷贱如狗啊
朱由榔是要重整河山,再立纲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