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行都臣民如此汹汹口碑,面对皇帝冰冷的态度,何腾蛟真正的无地自容了。一向以忠义节顺自诩的何腾蛟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被人指斥为奸佞之徒,祸国之臣。

    我何腾蛟有何面目再苟活于人世哉!

    何腾蛟实在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竟会落得个“祸国殃民”的难堪名声。

    绝望羞愧之下,他想到了自杀。

    深夜,昏睡的何腾蛟蓦然醒来,清晰地听见了秋风掠过庭院黄叶沙沙过地的声音,只觉天地间一片萧疏悲凉,心海空虚得没有了任何着落。

    何腾蛟支走了守候在寝室的夫人、侍女人等,挣扎着起身,走到庭院转悠了许久。霜雾笼罩之时,何腾蛟独自走进了书房,从怀中掏出了一个事先早已准备好的瓷瓶。

    从读到弹劾他的那一份奏文起,何腾蛟差不多已预料到了结局。

    皇帝已在和其他阁臣商讨怎么处置他了,时至今日,一切难以挽回矣!

    我堂堂一品国侯,怎可面对囚牢狱吏!

    在这个秋风萧疏的霜雾清晨,何腾蛟已然有了抉择。

    他颤抖着拨开瓶盖,举起装有剧毒药水的小瓷瓶,一饮而尽!

    死前,以头触地,大呼三声:“可惜!可惜!可惜!”

    九月初一日,次辅何腾蛟于临时宅邸中畏罪自杀!

    消息传到行宫内,朱由榔轻叹了口气,人死如灯灭,何腾蛟虽然私心重,人品差,毕竟还有些气节。

    在原本历史上,被清军俘虏后并没有卑躬屈膝的投降祈活,清军高官利诱,一再劝他投降,都被严词拒绝,最终被杀害。

    何腾蛟是抗清英烈,但也是弄权误国的罪人,对这样的人,朱由榔的感情是复杂的,如今人死了,再没什么好追究的了,朱由榔下旨,撤掉何腾蛟兵部尚书及定兴侯爵位,保留文渊阁大学士衔,以一品规格下葬。

    1:晚上十二点左右不出意外还会有一更,等不了的可以明天看。未完待续。
………………………………

第128 招抚李定国(上)(第二更)

    贵州省会贵阳城。

    自永历元年西历1647年六月底西军余部攻克贵阳以来,定番州、永宁州等贵州西部诸郡望风而降。

    孙可望,李定国,艾能奇,刘文秀四人同是张献忠的义子,人称四大将军,是大西军的骨干。孙可望年岁大,又多立战功,勇猛无敌,军中称其为一堵墙,就是说他一个人就抵得上李自成的一万精骑。张献忠死后,兵力最强的就是孙可望,威望也最高,带着西军余部冲出了蜀中,砍死了明将曾英,入贵州占据了贵阳。

    老二李定国,本是云南人氏,是个孤儿,流落到了陕西,跟了张献忠,成了大西军中的一员猛将。李定国喜欢读左传,效仿关云长,颇晓大义。

    老三艾能奇,较有谋略,是姜维一样的人物。入黔省后不久病逝。

    老四刘文秀被喻为赵子龙,有胆有识,为人忠义仁厚,从不随便杀人,张献忠知道他的性格,也从来没有勉强过他。

    在贵阳,四大将军对大西军今后的出路进行了商讨。

    此时云南正值阿迷州土司沙定洲之乱,明黔国公沐天波逃离昆明。由于副将龙在田早在张献忠谷城诈降时与孙可望相识,便派人向孙可望求援说:“如果将军兴义师来讨伐,云南全省将一鼓而下。”

    鉴于此,孙可望主张趁机占据云南,李定国则主张归顺大明。

    他对孙可望说道:“做流贼何日是个头?还是归附朝廷,洗心革面,将来也能博得个忠贞节烈,洗却了贼名。听说明臣们拥立了新皇帝,也不知肯不肯收编我等?义父部下四五万之众,收复中原也是不小的力量。”

    由于清军入关,张献忠对明朝的态度已有所改变。他在北上抗清前夕曾对部将说:“三百年大明乃中华正统,甲申之变没有亡国是天意,朕死了以后,尔等要归顺大明,不要再做不义之事了。”

    西军的一连串失利,也使李定国感到自己反明的失误,萌生了想要归附大明的想法。

    就在孙、李两人争执不下的时候,部下来报,大明兵部尚书,湖广总督堵胤锡前来拜见。

    明使的突然到来让孙、李二人颇为惊讶,不过孙可望兴趣寥寥,倒是李定国颇为激动,他命令部下大开城门迎接。

    等堵胤锡轻车简从,来到了城门下,李定国亲自带头,将其迎出城门外,态度很是恭顺。

    “不知大明天使驾临,定国有失远迎!”

    堵胤锡拱手回礼道:“素闻李将军通晓大义,胤锡仰慕非常。此来特为结识将军,今日有幸拜识,死而不朽了。”

    堵胤锡心里清楚这都是些粗人,必须责以大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勉以忠义,方能折服其心。

    众将见堵胤锡并不装大,一下子就对他起了好感,李定国旋即带着堵胤锡入府衙,将其引见给了孙可望、刘文秀。

    让众将重新见过堵胤锡,双方一番寒暄客套后,备下酒宴。不多时,主将都已落座,堵胤锡谦让,坐于客位,三位将军坐于正位。三巡酒后,堵胤锡开门见山的表明了来意。

    他向众人行了个罗圈礼,道:“久闻诸位将军大名,无缘相见。堵某此来,非为别的,乃是邀请诸位将军匡扶大明,共驱胡虏。”

    孙可望闷着头喝着酒,一言不语,刘文秀也不做声,心里正做着抉择。

    只有李定国面露动容之色,他问道:“我等以前罪孽深重,烈皇帝虽非因我等而死,却也脱不了干系,如果归顺,大明对我等归附将士当何以处之?”

    堵胤锡答道造反之罪,在所不赦,将军想必也是清楚。凤凰山神灵代天行伐,胁从者罪减一等。古人云社稷为重,君为轻。烈皇帝用人不当,社稷颠覆,也难辞其咎。赋税繁重,民不聊生,天灾**交替而行。百姓被逼而反,也在情理之中。与其追究以往,不如争取未来。亡羊补牢,炼石补天。受我皇封,皆为赤子。再造河山,都是良将。只要众将士洗心革面,重为朱明臣子,朝廷当一视同仁,不分彼此。”

    李定国闻言大喜,不过仍有一些忧虑:“十万胡骑下中原,朝廷文武纷纷归降。大明养士三百年,何至于此?”

    堵胤锡答道“此乃君子小人之分,不足为奇。君子自清,小人自浊,何时不是如此?君子立心为公,小人立心为私。君子为国谋忠,不考虑自身得失,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小人时时处处都为自己身家性命着想,江山社稷都在其次。忠臣烈士不计成败,与胡虏浴血奋战,为的是光复中原河山。汉贼小人卖身求荣,甘为酋奴,为虎作伥,残害同类,不可相提并论也。”

    李定国点了点头,站起施礼道“定国请教堵公,何为华夷之辨?何为胡虏,何为中华?”

    堵胤锡答道九州之内,皆为华夏。九州之外,乃是蛮夷胡狄。华夏乃礼仪之邦,而胡狄无亲,等同于禽兽。彼若接受王化,可变夷为夏。如今异族欲变夏为夷,亡我种族,灭我文化,雉发易服,毁我中华衣冠,是可忍,孰不可忍。倭寇凶残,杀人无忌,东虏血洗千里。汉家江山即将沦丧,岂不令人悲哉?言之泪下,泣不成声。

    李定国闻言破受震动,也有些心酸:“我等作孽二十余载,也难辞其咎。堵公天人,定国愿归顺大明。”未完待续。
………………………………

第129 招抚李定国(下)

    见西军首领之一的李定国肯归心,堵胤锡颇为欣喜,他高举着酒杯道:“将军果然高义,堵某敬将军及在座诸位一杯。”

    “慢着!”

    之前一直喝着酒不曾言语的孙可望突然闷声闷气的说道:“那只是二弟的想法,俺老孙可没说答应。”

    孙可望一句话立马将场面变得尴尬了起来。

    李定国向孙可望频使眼色,孙可望不为所动,见场面越来越尴尬,李定国突然豪爽一笑,道:“大哥醉了,堵公不必介意。”

    “哪里哪里,孙将军快言快语,堵某佩服。”堵胤锡也哈哈一笑,稍稍掩饰了一下内心的尴尬。

    李定国道:“堵公千里入黔,一路鞍马劳顿,想必累了,如蒙不弃,请到后堂馆舍歇息一夜,归顺事宜明日再谈不迟。”

    堵胤锡也知道这事急不得,需要给他们一点时间商议一下,他点点头道:“如此有劳将军了。”

    等将堵胤锡安排在后堂歇息后,李定国返回到正厅,劝阻孙可望道“大哥,义父和闯王辛苦二十余年,蹂躏遍及天下,身死名裂,未有寸土,东虏坐享渔人之利,实在可悲。

    我等本是大明臣民,被逼而反。如今中国沦陷于外寇,则当严辨华夷之界,以中国为重。只要归就明室,诚心辅佐,共同抗虏,恢复中华,荡清海内,则半生流贼之耻辱可雪,将来也可以垂名青史。大哥,还望三思啊!”

    “二弟这些都是废话,人之一世,唯求权势富贵耳,死后万事皆空,垂名青史有什么用?”孙可望嗤之一笑,又道:“只要打下云南,到时候哥哥做国主,你们都做大将军,何等快活?管他明还是清,胡人还是汉人呢?咱们只要保住自己的地盘,谁来打谁,裂土自雄,比什么都强。”

    “大哥这是什么话!”李定国气愤地说:“大明永历天子已为天下所认同,社稷有主。我等若不自量力,妄自尊大,岂不是自取灭亡?大哥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云南吧,不要拉定国垫背!”

    李定国越说越气,忍不住拔出腰刀自刺。众将见状慌忙一拥而上,夺下腰刀,立即撕破一块衣角为其裹伤。

    刘文秀之前一直旁观,到了此时心中已经有了抉择,他站到了李定国身旁,道:“文秀做贼半辈子也累了,鞑子肆虐中国,欺我中原汉人无能,把百姓视为牛马不如,文秀也是汉家子弟,怎能坐看山河沦陷,百姓被蹂躏?如今既然有个机会洗却贼名,愿与二哥一块归顺明朝,共抗鞑虏,复我河山。”

    其他诸如白文选、冯双礼诸将也都一致表示愿意听从李定国的命令。

    孙可望见状心中暗自恼怒,只得收回己见,他拍了拍李定国肩膀道:“二弟何苦如此,既然你一心想让咱们西军归顺明朝,哥哥从了你便是。”

    孙可望的突然妥协倒是出乎李定国所料,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问道“大哥可是诓我?”

    孙可望抽出一支箭发誓道:“我若说的不是真心话,有如此箭。”说完就把箭折断了。

    李定国见其神态严肃,不像是在开玩笑。心中颇为宽慰。

    只是还没等他开口,孙可望又说道:“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哥哥可以归顺明朝,奉那永历为主,却只能限于名义上的,所部兵马不归明朝节制,不听调遣。”

    李定国道:“大哥的意思是,听宣不听调?”

    孙可望点了点头,不可置否的道:“这已是哥哥的底线了,不能再突破了,否则哥哥不依,明日你就和那个堵大人说吧。”

    李定国知道孙可望野心大,又做惯了首领,不喜屈居人下,见他如此决定,也就不再勉强了。

    第二天,李定国将军议的结果告诉堵胤锡,特别是孙可望的决定,堵胤锡抚须思索了片刻后道:“孙将军的要求大明都答应了,但他也必须答应朝廷两件事:第一,当竖大明旗帜,不可再用大西伪号第二,不得再烧杀淫掳,攻掠州县,其部所需军饷由朝廷和地方州府协调拨给。”

    李定国遂又把堵胤锡的话转达给孙可望,孙可望一口答应下来,传令所部,犯此两条者杀无赦。

    双方议定好后,堵胤锡返回行都为西军诸将讨封,让众将在此原地静等。

    继忠贞营之后堵胤锡再次成功招抚了四万西军余部,令朱由榔刮目相看。

    朱由榔赐赏赐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蟒玉腰带各一副,上等铠甲各一副、赏功饷银十万两,纻丝和排绢各五百匹。封孙可望为归义伯、李定国为武毅伯、刘文秀为富川伯。

    诏李定国和刘文秀所部近两万兵马及家眷入卫行都、又封孙可望为提督云贵军务总兵官,许其入滇协助朝廷平定沙定洲叛乱,功成之后许镇守云贵。

    辛苦月余,朱由榔君臣终于成功招抚了西军余部。

    鉴于何腾蛟的死,湖广军心隐有不稳第127章何腾蛟的结局续里剑客又补充了一些细节,之前订阅的书友们有疑惑的话不妨把那章结尾重新看一遍。,朱由榔命堵胤锡速速回湖广稳定大局。临行前,朱由榔又抽调了一个团四千人的京营禁军作为堵的督标中军,与其一道入湖广协助其整顿湖广军政,精兵简政,行都只剩下一个三个团,两个营,共计一万五千人的护卫兵力,其中两个是水师团。

    九月中旬,秋意已浓,官道两岸的枣子熟了,红澄澄的枣树林一望无际。

    南门外,十里街亭。

    朱由榔亲手捧着一个很大的黄绫长盒,走到堵胤锡的面前站住,堵胤锡忽然明白,赶快跪下去叩头谢恩,山呼万岁,然后捧接锦盒。

    朱由榔说道:“爱卿封疆湖广,朕有一言送行,比宋之文天祥、本朝之于少保。愿爱卿克尽全功,不负朕的厚望。”

    堵胤锡又一次叩头谢恩,山呼万岁,用颤抖的双手打开锦盒,取出御制之言。旁边的小内监替他捧住锦盒。他将一卷正黄描金云龙蜡笺展开,上有朱由榔亲题字句,每字有两寸见方,后题“赐督师胤锡”五个字。蜡笺上盖有“朱由榔御笔”的篆体阳文朱印。堵胤锡颤声朗诵:“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朗诵毕,堵胤锡一边拜,一边流泪,却哽咽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赐过御言后,朱由榔一挥手,内监们退到一旁,他走到堵胤锡跟前,声调沉重地说:“湖广局势糜烂多年,满是沉疴,精兵简政之成败,皆系于爱卿一身。目前官军将骄兵惰,爱卿此回湖广,第一步在整肃纪律,使三军将士不敢再视主帅如无物,以国法为儿戏,然后方可以显朝廷之威重,振疲弱之士气。”

    “臣明白。”

    朱由榔又道:“东虏大军将至,整肃军政之时爱卿定要兼顾防务,修筑工事,部署兵力,预先谋定好攻守大计,志欲其速,步欲其稳,二者兼顾,方为万全。至于其他详细安排,等爱卿到了湖广后再说,祝爱卿一路顺风,马到成功!”

    堵胤锡叩头谢恩后乃去。

    入了湖广后,在赶赴长沙省会的路上,他给地方长官们发了一道檄文,晓谕朝廷救民水火的德意,勉励大家尽忠效力。同时又用十万火急的文书通谕偏沅巡抚傅上瑞以及在湖南,湖北西部一带驻防的十三镇统兵大将及忠贞营首领,统统于九月底赶到湖南省会长沙会议,并听他面授机宜。

    这些火急文书都交给地方塘马以接力的方法日夜不停地飞马传送。宁可跑死马匹,文书不许在路上滞留。这些被召集的文官武将,除少数人因驻地较远和其他原因外,接到通知后虽然有些不情不愿,毕竟不敢抗命,遂收拾行装,带着一干亲兵家丁赶赴长沙。未完待续。
………………………………

第130 整肃纪纲(上)

    堵胤锡此次携天子侍卫亲军回湖广是要立威的,湖广十三镇几十个勋镇、总兵,嚣张跋扈的不再少数,全捕杀了肯定不行,堵胤锡临行前已和皇帝商议过,初步把目标锁定在了十三镇中兵力最多,战力相对最强的武冈镇总兵、定蛮伯刘承胤身上。

    这刘承胤因善使一根铁棍,人称“刘铁棍”,本为一介武夫,在黎靖作参将,崇祯十六年,武冈袁有志起兵杀岷王,刘承胤带兵平定了叛乱,救出岷王世子,得以升任副总兵,到隆武朝被封作了武冈总兵,定蛮伯,有战、辅兵两三万人,雄据武冈,拥兵自重,“黔、楚间”,嚣张跋扈,历史上孔有德一路南下打到武冈的时候,他有三万大兵,竟一炮未放就投降了。

    要立威就要杀一个最跋扈、兵力最强的藩镇,这样才能起到最好的震慑效果,如果计划成功,那些中小军镇自然乖乖。

    当然,要出其不意的成功灭掉一个大军镇,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仅仅杀了首领远远不够,还得控制住其部属,而且还得考虑到计划失败的后果。

    为了防止刘承胤麾下兵马因此作乱,糜烂湖广,堵胤锡密令忠贞营首领李过、高一功等人借到长沙的机会,暗中携带一万精锐到长沙待命。同时致书广西巡抚陈邦彦,将皇帝的圣谕传达给他,让陈邦彦领四千侍卫亲军抚标兵预先将兵力部署在广西北部重镇全州,目标直指武冈,随时待命,一切布置妥当后,堵胤锡亲率四千侍卫亲军一路急行军,赶往湖广长沙。

    夜色中的长沙城灯火通明,城墙之上旌旗招展。

    长沙城东城门打开,吊桥缓缓放下。

    诸镇总兵、副将和布政使、按察使、巡按、兵备道等一干湖广文武大吏站在城门前恭迎堵胤锡一行。

    高举着火把,步履整齐的天子亲军正有序开进城门。堵胤锡勒住马缰,站在城门下,问道:“诸镇总兵、副将还有哪些没到?”

    亲信幕僚点过人头后回道:“督标营总兵董英、宝庆镇总兵王允成、靖州镇总兵张先壁、武冈镇总兵、定蛮伯刘承胤等等,还有近一半没到。”

    堵胤锡点了点头,目光微寒。

    长沙百里之外,永州的某个残破的村庄内。

    五百多个穿着短褐灰衣,腰间悬刀的明军士卒围成几个圈,圈内一堆堆篝火,烹羊宰牛,大声说笑。

    不远处,几十个白布塞嘴,衣不蔽体的妇人少女,被绳索串捆于一处,倒卧在旁,哭喊着奋力挣扎。

    一个顶盔贯甲,军校模样的人站起来,举着酒碗高声叫道:“弟兄们,来干了这一杯!”

    众军士一阵轰笑,纷纷举起酒碗。

    军校道:“跟着刘伯爷,美酒娘们都不缺!真是痛快!来,喝!”

    众军士高声怪叫,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正在此时,数匹快马冲过来停在篝火前。为首之人,头戴乌纱,身着一品狮子补服。

    众军士忙跪了下来:“参见伯爷!”

    刘承胤骑着马,来回饶了一圈,道:“儿郎们都起来吧,新任的湖广总督堵胤锡估计已到长沙行辕了,咱们得加快赶路了!”

    亲兵营参将蒋虎指着不远处被绳索捆着的妇人少女们:“那些娘们怎么办?”

    刘承胤脸色阴沉的道:“全杀了,不分老幼!”

    家丁护卫们领命后,二话不说,提着刀就冲了过去,那些少女妇人们此刻早已吓得哭成了泪人,看到他们提着刀凶神恶煞地冲了过来,满脸的哀求和绝望。

    一阵砍杀后,妇人少女们的尸首横七竖八在地上。

    刘承胤的麾下家丁们,将她们的尸体抬着扔进一个木屋里,里面还有一堆老幼男丁的尸体。

    刘承胤道:“堵胤锡升任总督,新官上任,咱们得给他备份见面礼!”

    蒋虎会意一笑:“标下明白!”

    立即入屋,将老幼男丁的头颅全割了下来。

    火光冲天,黑烟腾起。

    刘承胤拍了拍衣袖,和麾下的一干家丁护卫策马离开。

    马背上挂了十几个布袋,布袋底下渗出血来,里面装满了人头

    湖南长沙府、总督行辕。

    枪矛如林,明盔亮甲,刀枪剑戟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刺目的光芒。

    两对五六丈高的御赐门旗高高升起,左边的绣着“督绥五省”,右边的绣着“整肃川湖。”在风中扑簌簌抖动。

    咚得一声炮响,辕门大开。从辕门到大堂,是深深的两进大院,中间一道二门,二门外站着八个卫士。

    堵胤锡身穿二品文官仙鹤补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帽,走正中间围有红缎锦幛的楠木公案后边坐下,两个年轻而仪表堂堂的执事官捧着尚方剑和“湖广总督”大印侍立两旁,众幕僚和侍卫亲军正副统制唐文耀、李尧也分列两旁肃立侍候。

    看着空空如也的正堂,堵胤锡面如寒霜,半日没有说话。

    直到三声炮响后,各路的勋镇,总兵们才陆陆续续三三两两的漫步走来,相互谈论着各自镇守区的趣闻,不断哈哈大笑。

    随行的布政使、按察使等三司文官们示意他们收敛一点儿。可这些总兵没几个在意,依旧高声谈笑着走进正堂,猛然间,众人确是肃静了下来。

    白虎正堂内,堵胤锡在中央正襟危坐,面无表情,不怒自威。这种严肃场面诸将在上任湖广总督何腾蛟身上很少见过。

    放肆的行为不知不觉间收敛了一些,入了正堂后,他们依照品级,不情不愿的依次向堵胤锡唱名行了庭参礼。

    行完礼后,又开始哄哄嗡嗡的谈笑议论起来。承启官骤然高宣:“列位禁声,恭候军门大人训示!”

    待众将安静下来,堵胤锡没有马上训话,也没让大家就坐。

    白虎堂中突然变得寂静异常。堵胤锡用炯炯目光向堂下众将扫了一遍,然后方神色严峻的说道:

    “本督深受圣恩,委以重任,誓必舍身报国。诸君或世受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