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虎堂中突然变得寂静异常。堵胤锡用炯炯目光向堂下众将扫了一遍,然后方神色严峻的说道:
“本督深受圣恩,委以重任,誓必舍身报国。诸君或世受国恩,或为今上所识拔,均应同心戮力,将功补过,以报陛下。
今后本督将严肃军纪,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如有玩忽军令、不遵号令者,本督有尚方剑在,先斩后奏,决不宽贷!”
话音刚落,白虎堂内哄得一下骚动起来。诸镇总兵们震惊失色,似乎根本不相信新任总督敢这么严苛,他不怕把大家逼反了或者投鞑去么?
众人的反应早在堵胤锡的预料之中,他用威重的目光扫向前方。
这时,承启官忽然高呼:“刘镇到!”
刘承胤大摇大摆走了进来,面对堵胤锡象征性的行了个庭参礼:“武冈总兵刘承胤参见军门大人!”
堵胤锡一改严肃,脸上带着笑意,拱手还礼:“定一刘的字将军!”
堵胤锡的反常举动看在诸镇眼中,有人低声交头接耳。
刘承胤大咧咧道:“军门大人啊,不是末将有意晚到,是在来的路上遇到一群贼寇”
说完回首一招呼,几个刘部家丁护卫抬着一个临时赶制的大木箱,放在堂中。
刘承胤咳嗽了一声,家丁护卫们便将木箱的盖掀开,露出一颗颗狰狞可怖的人头,全场一片哗然。
堵胤锡皱了一下眉,随即神色如初。
“干得好!刘总兵进献贼寇首级有功,朝廷将有重赏!”
刘承胤面有得色的道:“微末之功,何敢言赏?”
“将军谦逊了!是你的总归是你的。”
堵胤锡微笑着说完后,突然面色一变,满脸肃容的道:“刘承胤听赏!”
刘承胤不解的看着堵胤锡。
堵胤锡道:“圣上念你功勋卓著,对你另有重赏。”
刘承胤松了一口气,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
其他诸镇面有不满之色。
堵胤锡拍了两下手。
一个执事官捧着一个黄缎盒子走了过来。堵胤锡返身快步从黄缎盒子中取出圣旨。
“刘承胤跪下听旨!”
刘承胤跪地接旨。
唐文耀、李尧悄悄绕到刘承胤身后。
堵胤锡捧着圣旨宣读,语气变得严厉起来:“刘承胤身为武冈总兵,跋扈嚣张、拥兵自重”
刘承胤笑着听了一句,顿觉不读,脸色大变,刚要起身,身后的唐文耀,李尧纷纷出手,将其按倒在地。同时摘去了他的腰刀。
堂内众将此时方才惊讶的发现白虎堂外已经围上了不少执刀军士。
堵胤锡的声音还在延续:“岳州之战,不遵号令,致使收复大计夭折又烧杀掳掠,杀良冒功,罪责深重,国法难容”
刘承胤额角流血,仍在死命挣扎,堂外又进来几个侍卫亲军将其死死勒住。
堵胤锡的声音不疾不徐,却透着一股子无与伦比的威严:“着湖广总督堵胤锡即以尚方剑,将刘承胤就地正法,以肃纪纲。钦此!”
2:和书友们说下书的更新计划,以后如果单更尽量在3000字以上,如果是双更,就每更两千字,总数四千字。
s2:推荐两部好友的新书:三国修改器、莫斯科1941,前者是创意流,后者是苏联文。未完待续。
………………………………
第131 整肃纪纲(下)
行辕外的小广场上,刘部的几百家丁护卫事先被单独安排在一个角落,正放肆地吃喝着总督大人犒劳的酒食,不少人已喝得醉醺醺的。唯有家丁队首领参将蒋虎还保持着一些警觉。
突然,他听到一阵整齐而急促的脚步声朝他们逼近,回头一看,不远处近三千侍卫亲军顶盔贯甲,手指藤牌,刀矛,鸟铳,分成十几列,正团团围了上来。
蒋虎见状,心咯噔一下,晓得出事了,立刻抽身拔出腰刀,大喊:“不好啦!弟兄们,大帅有难!快随本将突围出去,杀入总督行辕救出大帅。
刘部家丁们听到军令,七倒八歪的纷纷站了起来,拔出腰刀就要往外冲。
侍卫亲军的几百鸟铳手早已严阵以待,随着令旗一挥,短短的一息之后,砰!砰!砰!上百杆鸟铳同时开火,一阵烟雾升起后,刘部家丁一阵哀嚎,横七竖八的倒下一片,冲在最前面的蒋虎瞬间被打成了筛子,七窍流血而死,剩下的都乱作一团。
有几个想往边上突围的刘部家丁,都被盾牌长矛顶了回去。
“军门大人有令:刘部家丁虐杀良民,罪大恶极,全部格杀,不留活口!”
话音刚落,又是一阵“砰砰砰”声,刘部家丁不管跪地投降的还是负隅顽抗得都被射杀,想从边角逃命的也都被长矛一个个刺死在地,原本就不大宽敞的角落里不一会儿就横尸一地,无一活口。
白虎正堂内。
堵胤锡收起圣旨,冷冷的道:“念及以往,你家人本督会照顾,安心上路吧!”
刘承胤血流满面,犹在挣扎,大喊:“堵胤锡!你不能杀我!你带来的这点兵马,能挡得住我武冈的三万刘家军?”
堵胤锡厉声道:“休得多言,推出立斩!”
七八名执刀军士架着刘承胤走出。顷刻间,堂外传来一声惨叫!一名军士用大木盘托进一颗狰狞人头亢声道:“请军门验明人头。”堵胤锡冷冰冰道:“诸镇总兵传看,验明人头。”
军士捧着血淋淋的人头,逐一递到每个总兵大将的眼前。这些军镇大佬们这才开始紧张起来。但他们依然相信这只是堵胤锡杀鸡给猴看的小伎俩,堵胤锡绝没有胆量再处置一个军镇。另外一面,杀了这个嚣张跋扈的刘承胤,诸镇们更多的是幸灾乐祸。因为这个刘承胤仗着兵力雄厚,没少越界捞钱,侵占他们的地盘,杀了他既除一害,其麾下三万兵马又给了堵胤锡一个难题,有机会看着新任总督出丑,他们何乐不为?
虽则如此,诸镇们心中还是有些愤愤不平,毕竟谁也不想被当成猴子耍。宝庆镇总兵王允成面色不愉的推开人头,高声道:“刘总戎有罪,罪不至死,军门大人说杀就杀,不怕诸镇将士寒心么?”
“刘总戎可杀,诸镇谁人不可杀!”靖州镇总兵张先壁也跟着愤激高叫。
堵胤锡微微冷笑,“尔等白虎节堂咆哮,够嚣张,够跋扈,来人!”
“在!”堂前军士抱拳接令。
“将跋扈镇将王允成、张先壁押起来!”
“遵令!”军士们恭声回应,进堂一拥而上,将王允成和张先壁捆绑起来。
“堵胤锡,我张家军会将你碎尸万段!”张先壁嘶声大叫。
“堵胤锡,你滥施威权,我王家军不会饶恕你的!”王允成也颤声高喊。
堵胤锡冷笑道:“国势日颓,中原河山迟迟不能收复,根源何在?就在尔等军镇,画地为牢,拥兵自重,不遵号令,徒耗钱粮,于国无补。尔等非但不思悔改,反倒穷凶极恶,劫掠地方,祸害百姓。不除尔等跋扈藩镇,大明岂有收复河山之日?押出立斩!”
军士轰然一声,又将王允成、张先壁两人架出堂外。随着两声长长的惨叫,两名军士用大木盘又托进了两颗人头!
这一下着实出人意料,堂内其余诸镇冷汗直流,愤怒中终于感到了一丝畏惧,人头尚未传验,他们便齐齐单膝跪地,请求宽恕。
堵胤锡肃容道:“三名魁首已被正法,尔等无罪,从今往后,湖广再没有刘家军,王家军,张家军,只有大明军队!”
诸镇颤声道:“我等谨遵国法,效忠陛下,听命军门,绝不敢有丝毫异心!”
堵胤锡高声道:“列位既然服从军令,从明日起,全军整编,淘汰老弱,整肃营伍,重划防区,全军整编完毕后,尔等方可返回镇区,抗命不遵者,犯上作乱者,立杀无赦!”
“谨遵军门之令!”众将伏地齐应。
堵胤锡原来只打算杀刘承胤,没想到最后连杀三镇总兵才镇住场面,慑服诸将。计划临时改变,兵力要重新部署,原本预定平乱的一万余兵马对付三镇的私军显然力有不逮。
堵胤锡发挥急智,临机决断,将十三镇剩余勋镇、总兵羁押在总督行辕,然后以诸镇各自的手令抽调其麾下兵马,总计战、辅兵八万,同时飞速调集忠贞营五万主力,合计十三万大军,兵分三路,分别前往武冈、宝庆、靖州三地弹压乱兵。
又致书广西巡抚陈邦彦携带抚标中军前往武冈协助镇压,并连夜上书永历皇帝,视情况派京营禁军及归附的西军余部支援。
半月后,三路讨伐大军先后凯旋而归,三地乱兵突失主将,号令混乱,形同无头苍蝇,讨伐大军又以泰山压顶之势开到,乱兵们慌乱之中根本没有时间推选新的足以服众的首领,临阵倒戈者不在少数,剩下的死硬分子被讨伐大军轻易击败,不但将三镇兵马击垮、主帅私库中囤积的五六百万两金银和十几万石粗细粮食也被清理收回,而且将三地五六万私兵就地整编为大明军队。
此间,被扣押在长沙总督行辕的其他勋镇,总兵也纷纷配合堵胤锡整编镇军,而通过抄家,湖广府库瞬间充盈起来,还有余钱输往中枢,援济其他省份。足粮足饷之下,再整肃军纪,重编行伍阻力就小的多了。未完待续。
………………………………
第132 策反李成栋
九月底的广州天气依旧很炎热,街市上的行人大多穿着短打汗衫。在城中鼓楼附近有一间名为‘阅海’的大酒楼,楼高四层,约五丈,分前后两座,左右为楼廊。坐在四层厢房内可以直接看到南城外波澜壮阔的大海,端得是好风水。
广东的提学副使袁彭年此刻正坐在四楼靠海的厢房内,一面品着香茗,一面等着一个对他来说十分重要的人。
袁彭年是名人袁中道之后,袁宏道,袁中道是万历年间天下名士,“公安派”代表人物,与李贽齐名,道德文章甲于天下。袁彭年出于名门,与哥哥袁祈年也是名满京华,系青年才俊,轻取功名,不让先人。历仕崇祯、弘光、隆武三朝,官至吏科都给事中。
后来清军入闽,明军溃散,于是就随风降了清。然而清廷只糊弄了他一个鸡肋型的的差事,袁彭年有着名士之后的骄傲,对此感到异常地愤怒,但是面对现实,他也很清楚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正在他长吁短叹,哀叹命运不公之时,大明的外镇抚司掌印魏广川听从皇帝指示悄悄找到了他,许以高爵厚禄,劝他反正,袁彭年没想到此时大明还愿意接纳他,一经确认后,内心狂喜,于是欣然同意,也接受了大明派给他的第一个任务,暗中劝降李成栋!
袁彭年和李成栋也算是老相识了,当初李成栋打到福建时,对时任隆武朝吏科都给事中的袁彭年很是尊重,经过一番矫情之后,袁彭年感知遇之恩,就顺势投了清,他深知李成栋对于清廷的赏罚之制和他一样深感不满,只是碍于清廷势大,不敢轻举妄动,才一直压抑着。所以对于能否劝降李成栋,他至少有着三成以上的把握。
没多久,李成栋穿着一套五福增寿的宁绸长袍便服,腰间汉白玉头的丝带,应约而至。
一阵寒暄后,两厢分座,点了几个舞女,双方一边听着歌乐,一边像往常一样谈天说地,畅聊国事,相谈甚欢。
舞女们一曲唱罢,袁彭年意味深长地对坐在身边的李成栋感慨了一句:“峨冠博带,何等潇洒威仪!”
对于袁彭年不经意地一句感叹,李成栋出现了一段短暂的沉默,这个细节瞬间被敏锐的袁彭年扑捉到了。他立马知道有戏,只是还没等他再接再厉,李成栋已轻叹一声道:“一朝自有一朝的衣冠制度,介眉兄何必再艳羡。”
话音刚落,酒楼下的街市上响起了一阵巨大的人声,突然喧闹起的声音让李成栋颇为不快,他循声向窗外望去,只见楼下街市上不少人发了疯一般地往街侧涌过去,每个人都在高声嚷嚷,似乎在抢购什么东西一般。
“街市上发生什么事了?”李成栋招来酒保问道,很自然的把刚才的话题移开了。
酒保陪着笑,殷勤的道:“他们去买棉纱了。”
“棉纱有什么可抢的?”李成栋顿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酒保耐心的解释道:“尊客不知,街侧的那家棉纱店的卖出的棉纱不仅粗细均匀,坚韧牢固,价格颇低,一斤只需一两一钱二分,比其他棉纱店的棉纱价格低了三钱到五钱不等。”
“一斤只要一两多点银子?竟然这么低!”一旁的袁彭年听后也很是惊诧,颇为不解的道:“那店家不怕蚀本吗?”
“这个小的就不清楚了。”酒保挠了挠头,道:“只知道那家棉纱店每日卖出的棉纱量都有定数,并不是很多,而且只卖给贫家子,不卖给布商富豪,那些贫家子们得此实惠,每次都早早得等在那,等店门一开,都是挤破了头。”
“原来如此!”袁彭年露出了然之色,道:“那棉纱店的东家定是哪位贤良士绅,借这棉纱来变相慧赐百姓了。”说完便笑着摇了摇头,挥手让酒保下去了。
知道李成栋还不想表露心迹,袁彭年也不为难他,与李成栋告别后,袁彭年并没有立即回府休息,而是转身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个好友李元胤,因为袁彭年认为自己在这次同李成栋的对话有了特殊的收获。
李元胤,字元伯,河南南阳人。出生于书香门第,本姓贾,后于战乱中被李成栋收养,因此改姓李,刚刚二十多岁,是个美男子,有儒雅之风。
做流贼时,军中时兴收养子,几乎每一个首领都有养子。高杰身边有两名剑童,都是十二岁,长的是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胜过美女子,清新超逸。下面都学高帅,也都设剑童,李元胤起初就是李成栋的剑童。剑童既是亲随,又是传令兵,在军中的地位比较特殊。年纪大了些后,李成栋就把元胤收为养子,身份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李元胤待人谦和,从不以上欺下,军中对他的评价很高。
也许是幼年时接受的传统教育的缘故,李元胤人虽然长得像白面呆书生,为人却非常机敏,晓畅军事,字也是军中一绝,深得李成栋喜爱。且与养父李成栋不同的是,李元胤读过不少儒家经典,十分推崇君臣大义。早在弘光元年李成栋降清之时,李元胤便有些怏怏不乐。
袁彭年才华横溢,见识高远,常投其所好给李元胤讲解古往今来之事,华夏与夷狄的区别,五胡乱华时的乾坤沉沦,蒙元奴役中原百姓的史载,使李元胤受到很大的震动,也因此把袁彭年引为师长。两人关系一直不错。
当和李元胤碰面时,袁彭年悄悄地告诉他,之前和他的义父叙旧时发现其似乎有反正之意,而直接证据就是刚才自己用敏感的话挑动李成栋时,李成栋虽然避过了,但却并未生气且面有缅怀伤感之色。所以由此袁彭年判定,只要加以时日,李成栋必反!
袁彭年之所以会将如此机密大事第一个传达给李元胤,不仅是因为两人的关系相当好,他相信李元胤绝对不会加害自己,除此还有另外的两个因素决定袁彭年的这一行动。
第一是因为李元胤与李成栋的关系比较特殊,具体说来,李元胤是李成栋的养子,虽然两人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但是感情极深。
第二,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此刻的袁彭年和李元胤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期待李成栋能够反正归明,洗刷污名,成就忠义之道。
李元胤知道李成栋的脾气,他答应袁彭年,会选一个最合适的时机劝义父反正的。袁彭年得到承诺,这才面有喜色的告辞而去。
广东肇庆,临都行宫的库房内。
十几位账房先生飞快地拨动算盘珠子,打得啪啪作响,核算皇室棉纱生意的收支。
杨守春则坐在一旁休闲的品着茶,耐心的等待着,不一会儿,账房先生捧来了簿册,上前道:“杨老爷,已经遵命算好,造册完毕。”
杨守春应了一声,接过簿册,翻了翻,心里简单的初审了一下数字,确定没什么问题后,便往行宫御书房而去。
书房里朱由榔正仔细的研究着《西法神机》、《兵机要略》、《经武全编》等明代军事著作。
明代的军事著作还是比较多的,只不过在具体的行军布阵上都写得比较笼统,关键地方大多一笔带过,编写者似乎都留了一手。
想要靠读这几本兵书就知道如何打仗,显然是不太实际了,好在里面含有不少明代军事常识,多少可以学到一点。
杨守春走到朱由榔身边,将簿册送到案头上,轻声禀道:“皇爷,这是售卖棉纱的银钱汇总。”
朱由榔翻开,看了各类汇总,以及最后的总数字,轻声笑道:“不错不错,才开工几月,就能盈余近十万两,这势头很好。”
“都是皇爷的运筹帷幄。”杨守春小声地夸了一句,道:“照这光景,以后咱们宫内每月就可能进项四五万两银子了。”
朱由榔不可置否的笑了笑,却没打算将这些钱作为享乐之用,而是在盘算着如何用这些钱增强自己的实力。
如今侍卫亲军诸营之中非常缺乏战马,一匹上等战马多则五六十两,往少了说也得二十两起,最主要的还是有价无市。
两广不是产马地带,战马是军事物资,向来比较稀缺,一时之间要搜罗到可观的战马数量也不现实。
只能寻机慢慢搜罗了,实在不够就用云贵产的滇马代替一下,云贵的滇马虽是矮脚马,却以稳健耐力长著称,跟蒙古马的特点比较相似,上等的云贵滇马勉强也可以做战马了。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足够的钱粮供应之下,棉纱生意的收入虽然没有抄家来钱快,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保障和补充。
思及此处,朱由榔把杨守春叫到身旁,语气严肃的叮嘱道:“制纱卖纱的事大伴要好生监管着,不得有丝毫差池,明白吗?”
杨守春心神一凛,尖声应道:“请皇爷放心,奴婢省得。”
ps:南明皇帝还差几十个人的订阅就达到剑客的最低心理预期三百了,诸位书友如果觉得本书确实不错,剑客恳请大家力所能及之下尽量订阅支持一下吧,倒不是求财,主要是有了订阅成绩,编辑才愿意给推荐,不至于让本书泯然于茫茫书库之中不见光日,有官方推荐,书才能走得更远,剑客拜谢大家啦!特别是qq书城阅读本书的书友,那里的订阅对剑客很是鸡肋,拿不到什么钱不说,对主站成绩也毫无助益,书城的书友们若是觉得本书值得支持,剑客恳请大家尽量来注册订阅支持吧,这里的订阅对剑客的书有用,下载一个起点app阅读器,阅读小说感觉也是很爽的。(未完待续。)
………………………………
第133 皇后有喜
嘱咐完后,朱由榔心情不错,合上兵书后,正打算吃些点心充充饥,舒缓舒缓疲劳。
突然一个穿着绿袍的小内侍快步向书房跑来,来到门前,望着刚刚处理完有关棉纱之事的皇帝,生怕惊扰了他,正犹豫着要不要立马上去。
侍奉在一旁的内侍杨守春瞧见了,迎了上去,小内侍见状神情一松,抬头凑近杨守春耳语了几句。
杨守春听完,神色一喜,忙快步走到朱由榔身旁,尖声禀道:“回禀皇爷,皇后娘娘又有喜脉了。”
“什么?你再说一遍!”朱由榔惊得一拍御案,差点将御案上的墨汁弄翻。
“方才后殿传来消息,说皇后娘娘有喜脉了,老奴恭喜皇爷喜添龙嗣!”说到最后,他已是山呼舞蹈,叩拜下去。皇室添丁与寻常人家一样,都是难得的喜事。
朱由榔还是有些难以置信,他追问道:“此消息属实吗?”
“属实,是太医院亲自遣人奏报的。”
“真是皇天有眼,祖宗显灵啊,朕又得一子嗣!”朱由榔站了起来,在书房内兴奋的左右踱着步,突然,他转身下令道:“来人!摆驾后殿,朕要去看看!”
不过盏茶功夫,朱由榔就到了后殿王皇后的居处,挑帘而入,王皇后正在屋内绣着衣饰,见朱由榔来了,忙放下针线活,起身相迎。
朱由榔在王皇后的陪侍下,轻笑着坐到了不远处的罗汉塌上。
“爱妻快过来。”
王皇后依言走到了朱由榔身边,冷不防身体一震,已被人抱了个满怀。
感受着胸前的柔软与弹性,朱由榔笑容一收,口中有些埋怨的道:“如此大事你怎才告诉朕?何时怀上的,有多长时间了?”
紧紧依偎在朱由榔的怀里,享受着他发自内心的爱抚和感激,王皇后感到了从所未有的轻松和幸福。
她搂着朱由榔的脖子,像撒娇的女孩,在他的耳边低声说:“有一个多月了,妾也不敢相信就这么怀上了,刚开始只以为是月事迟了,没放在心上,近几天老是作呕,人懒懒的,只想睡觉,妾因为还不能确定,所以就没和你提起,直到今天请御医把脉才确诊下来。”
“两位太后知晓了吗?”
“还不曾知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