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台行-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阿善陪着她出宫又接应她回来,如何不知道她在青池轩里待了多久却不肯就这么被打发,慎重道:“女郎如今是宣徽了。”
她这话中之意,牧碧微自然听得出来,微微眯了眯眼睛,方道:“我晓得。”
“聂舍人当年救过女郎一命,女郎与之亲近,本也不无道理,只是”阿善斟酌了一下,到底道,“如今女郎身份不比从前,长锦宫距离冀阙宫再近,总是后宫之内,聂舍人出入宫闱虽然是陛下所特许,可也是有记载的,若被人从中察觉”
牧碧微不以为然道:“是我去了青池轩,又不是他到长锦宫来,再说纵然他过来,难道会走宫门正门不成”
“可是女郎,如此非是妇德”阿善忍不住道,“后院倾轧,勾心斗角,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这般与外男私会却是极不妥的”
牧碧微脸色迅速沉了下来,阿善看得心头一惊,却依旧固执的望着她。
“妇德”牧碧微打开她给自己梳发的手,猛然转过头来,冷笑着道,“今上那一个昏君,也配我以妇德对他吗若非他昏庸好色,听信了那何氏的话,我早已三媒六聘嫁了人做主母,又何至于如今日这般,看似光鲜,却至今膝下没个亲生骨肉慰藉”
阿善嗫喏道:“可是西平公主”
“玉桐再好也不是我亲生的阿善你自己有亲子,莫非还不知道这亲生与养女之间的区别么”牧碧微压低了嗓子,厉声道,“若非当初入宫那几个月的避子汤喝下来伤了身子,我若是正正经经过门做人家新妇,又岂会宠爱至今却无所出”她声音更低,却含着无尽的悲伤与愤怒,“何氏小产后,我一直都在想,那避子汤果真只是伤了身子吗我会不会如何氏一样好容易怀上了,可怀着怀着就没了身子又或者我已大受亏损,如那何氏”
“女郎怎么会这么想”阿善忍不住道,“何氏小产那分明是着了旁人之手,再说女郎身子一向康健,纵然有亏损也总能调养过来”
牧碧微却冷笑着道:“何氏心计城府何等厉害当初太后、聂元生,我,甚至孙氏都未必没在她手里栽过她既然有了身孕,又是男胎,岂会不到六个月就没了须知道坊间虽然有七活八不活之说,实际上若是中间滋补的好,六个月好歹也能生一生了,太后再怎么恨何氏,有姜氏的例子在前,何氏那一个可是确诊了的男胎太后不会下手,孙氏这边,只得新泰公主一个女儿,未必不动心,咱们是想动手却没寻到机会你说,那一胎到底是怎么掉的当真是那两个御女的缘故吗”
“宫门一入,此生再无回头之日。”牧碧微有些疲惫的闭眼道,“莫非你要我一心一意守着姬深那贪新厌旧的主儿,最多对孙氏何氏她们动一动手脚,回头我们这些人都年老色衰,又或者新人进宫被厌弃,靠着父兄的官职,学那崔列荣不成我本未必没有正经出阁,子孙绕膝之福,却因着昏君听信何氏的谗言,从此沉沦宫闱,他是个什么东西,又凭什么叫我给他守着所谓妇德”
阿善低下头来,不敢再言。
“你若是怕了,回头我寻个借口送你出宫。”牧碧微睁开眼来,冷冷扫了她一眼,沉声道,“你终究看顾了大兄与我一场,便是你这会就去告密道我与聂元生这两年往来从密,我总也不怪你”
“女郎说的这是什么话”阿善听了,却是猛然抬起头来,厉声叫道,“我岂会害女郎”
外间素绣素歌虽然被打发了,可服侍西平公主的宫人却亦被惊动,听得声响,并不真切,只当牧碧微这边发生了什么事,便听一个宫人匆匆过来问道:“娘娘”
“无事,你们下去罢。”牧碧微定了定神,扬声说道,待打发了宫人,她才轻声道,“是我说岔了,阿善别怪我。”
阿善面色阵白阵红,到底叹了口气:“奴婢知道女郎心中不甘与愤懑,也是奴婢糊涂了只是当初夫人临终教导女郎”
秋雨浩荡的夜中,灯火静静,主仆相对,都不期然的想起了闵氏,牧碧微怔怔良久,到底苦笑出声:“若阿娘一直都活着”
“只要女郎过的好便成。”阿善虽然不喜牧碧微背叛姬深,然而比起自幼看着长大的女郎,她到底还是做出了决定,怅然道,“是奴婢多嘴了,女郎权当今晚奴婢什么都没问过。”
………………………………
第二十七章 太后寿辰
更新时间:20121015
九月十九很快到来,高太后出身世家,又在宫闱里见惯了富贵,对于大肆庆祝兴趣不大,再加上,这样的日子,若要大肆庆祝,姬深后宫里不说多,妃以上的妃子那是一定要到场的,对于高太后来说,这等于是给她添堵,饶是她一再申明不许大办,但该到的人里,总也有她不愿意见的,比如说,两位公主的母妃。
牧碧微还好一点,到底她也算大家闺秀,也不曾公然违抗过太后的意思,就是欧阳氏那件事上,高太后也知道那都是何氏的手笔。
而孙氏素为高太后所厌,但也没奈何,孙氏如今已经是右昭仪,仅次于左昭仪曲氏,她的女儿新泰公主虽然不是皇长女,却是女以母贵,论尊贵比西平公主还胜过。
姬深膝下至今就这么两个女儿,祖母过寿,还是五十整寿,叫孙女不出席,到底不好看,公主们年纪都不大,还离不开母妃照应,何况皇家也要皇家的体面,这样的场合公然将右昭仪打发在外,高太后自觉也不是什么有脸面的事情。
再者,她也需要考虑姬深的心情。
因此这一日虽然起早就起来严妆,从宋贤人自从作司莫纤纤和青衣萧氏死后,高太后伤心之下,便将宋氏从青衣晋为了中使,方贤人死后,索性晋成贤人往下,整个和颐殿的宫人都换了崭新艳丽的宫装,个个口中吉祥话不断,可高太后依旧郁郁寡欢,好在温太妃早早用过了早膳赶到,一面看太后梳妆一边说起了过往的许多趣事,才使得高太后到正殿时面上有些许真心的笑意。
正殿上却已经有些人先到了。
高太后被温太妃和宋贤人一左一右的簇拥在了中间,到殿上玉座上坐定,拿眼光一扫殿下,便见最靠近自己的地方,端坐着自己唯一长成的女儿宣宁长公主,身旁跟着楼巡与一个年纪比楼巡略小的男童,正是宣宁长公主与楼万古的次子楼透。
宣宁长公主下面,隔了一个空席,却是一个穿着丹底玉色缠枝石榴纹交领襦衫、束玉带、系着一条华丽凤尾裙的年轻贵妇,这妇人身旁亦带着子女,却是一男一女,女孩子年纪略长,约有十一二岁模样,容貌生得却与那贵妇不是很相似,但气度俨然,皆是一派大家气象,又不失皇室应有的威严这便是广陵王的正妻广陵王妃,左昭仪曲氏的同母姐姐曲伯蘩了。
广陵王妃身边所带的子女皆是她所出,那女孩子便是两年前向高太后进献过所谓凤穿牡丹绣屏的霭阳县主,男童便是广陵王世子,如今不过九岁,名叫姬悦。
因着当初先帝继位前与济渠王的争储,许多宗室受到牵累,先帝登基之后,又因为感觉到命不久矣,为了不给姬深留下后患,在位几年,除了设法既拉拢又限制世家,就是一心一意的将那些年长又有才干、或者有威望的宗室一概干掉。
所以如今的宗室十分的凋敝,再加上也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在正殿里等着太后,广陵王妃往下,就只有几个明显拘束些的贵妇,年纪都不很大,却是先帝那一代的公主们所出的几位县主或郡王妃先帝对不曾干涉储君之位的姊妹们颇为宽容,高祖的女儿中,也有教导子女特别用心的,几个郡王都是先帝和姬深才登基后奉遗诏所册,这也是为着姬深拉拢人心所为。
在宣宁长公主另一边,打头的便是左昭仪曲氏,曲氏与广陵王妃一母同胞,生的其实很像,只是远不及曲伯蘩美貌,极为相似的五官,偏生曲氏使人觉得淡而无味,广陵王妃却显得温婉秀美。
她下首应该是右昭仪孙氏的地方却还是空着的,竟如安平王妃一般到的迟了,对于安平王妃的迟到,高太后并没有流露出什么不悦,可目光看到了孙氏席上的空缺,高太后的双眉便很快的皱了一下,再往下,唐氏没有子女,高太后也很不喜欢她,自然不是非她来不可,却就轮到了牧碧微。
牧碧微穿了海棠红锦织金对襟宽袖襦衫,襟袖处都是金线绣满了如意纹,腰间玉带轻勒,更显得盈盈可握,玉带金勾处,却是拿红玉翡翠拼出的两颗寿桃,晶莹光泽,栩栩如生,下拖藕色留仙裙,裙裾处绣着或飞或栖或回望或理翅的仙鹤数十,中间杂以松柏,那绣工极为出色,偶尔风过大殿,吹动裙裾,竟仿佛有鹤欲破裙而出之感。
她梳的是十分简单的堕马髻,珠翠不多不少,既不失宫中宠妃、西平公主养母的尊贵身份,却也没有压住了一向崇尚清淡的左昭仪,并不给人以锋芒毕露之感。
在她手边一同跪下行礼的西平公主却是一色缥色衣裙,上以金线绣着无数个寿字,每个寿字的一点,还是丝线攒着种种珠宝而为,胸前另挂了一个赤金牡丹璎珞圈,西平因年纪小,只是随意拿丝绦束着两个辫子,眉心贴着一个寿桃形状的花钿,唇上点了点胭脂,显得很是精神。
高太后的目光在西平公主身上顿了一顿,见她虽然随牧碧微跪倒已经有一会,但依旧身形稳固,显然身体还不错,穿戴亦不失公主的体面,这才缓和了几分,又向下看到了列荣崔氏、几个当年她亲自选进宫的世妇,并沈御女,这时候才出声道:“都起来罢。”
因今儿是她五十整寿,如今虽然没到正经拜寿的时候,这样长时间的行礼倒也正常,众人并未觉得被为难,但牧碧微还是察觉到了高太后发现孙氏尚未到时的不悦,她倒是理解孙氏做什么会晚到高太后没出来前,这殿上怕是没一个待见孙氏的,高太后出来后,更加不会放过孙氏,总而言之,九月十九这一日,摆明了就是孙氏很难过的一天,自然是越晚被为难越好反正她再怎么殷勤,高太后也不会喜欢她,倒不如在规矩所能容许到了不至于被问罪的时辰里,尽量晚到,既向众人证明了她的盛宠与有恃无恐,也免得过早到了被众人围攻。
牧碧微领着西平还了座,就听高太后先闲闲向宣宁长公主道:“你也来的这样早前日听说透郎病着,哀家不是使人去说,今儿不必一定过来吗”
“母后心疼女儿,女儿可也想着母后。”宣宁长公主是高太后膝下唯一长大的女儿,自幼得高太后喜欢,说话自也随意,长公主便笑着道,“许是母后今儿寿辰的缘故,原本太医说透郎怎么也得再过个两三日就能好,不想今儿早上女儿去看了,他竟好了,还早早吩咐身边人替他穿戴毕,就要到宫里来给外祖母拜寿来着这都是母后福泽”
说着看了眼楼透,这楼透看起来的确不及他的兄长楼巡精神,略显嬴弱,但却也十分机灵,收到了母亲的示意,立刻出列行礼,甜甜道:“外孙楼透,谨祝外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高太后听了,面上一时间笑了开来,慈祥道:“好孩子,哀家晓得你的心意了,亏得你病中还惦记着哀家。”又嗔宣宁长公主,“透郎虽然好了,也是才好,怎么还叫他行礼你不心疼,哀家可舍不得”
………………………………
第二十八章 琥珀
更新时间:20121016
高太后这么一笑,殿中气氛一时间愉悦了起来,温太妃见状,在旁插话笑道:“太后,长公主正是疼爱小郎君,所以才要小郎君出来给太后行礼呢太后想啊,小郎君先前病着,只是惦记着要给太后祝寿,病竟就好了可见太后福泽沉厚,只要心里想着对太后好,都会因此受上天的庇护如今再给太后行了礼,往后啊定然是太太平平、康康健健,说不出的好处呢”
温太妃这番话说的端的是好口彩,如今这殿里不是皇室就是宗室,荣华富贵都是不缺的,尤其楼透乃宣宁长公主之幼子,虽然长子才能承爵,然而宣宁长公主正当盛年,她和姬深的关系也已经修复,以姬深的大方,和高太后对女儿的疼爱,将来替楼透谋划什么不过是小事罢了。
因此无论是对于宣宁长公主还是楼透来说,自然是太平康健才是最顶要的,何况温太妃又将高太后捧了再捧,一时间高太后眉宇都舒展开来,连带着宣宁长公主也是眉梢含笑,在席上对温太妃行了个礼,盈盈笑道:“借温母妃吉言,透郎还不谢过温母妃,沾了你外祖父的福气,也沾些温外祖母的福气罢”
“这可使不得。”温太妃笑着道,“我啊也是要靠着太后的福泽呢,透郎给我行礼哪里比得上给太后行礼好处多”然而她说话时楼透已经把礼行完了,温太妃便从身上解了一块美玉下来,令身边的解玉送下去,“这是太后几年前赐的,今儿可不能白受小郎君的礼,到底是太后的东西,小郎君拿着祈个平安罢。”
那方美玉通体莹润光泽,却是一块黄玉,雕琢成了一座山峰,仿佛也是祝寿的图案,也难怪温太妃今儿会带出来,但既然说是高太后所赐,想来也是温太妃寿辰之际高太后才给了应景的。
宣宁长公主看到,也想到了此节,忙代楼透推辞,然而温太妃却坚持要给,两边这样推让几次,却是高太后嗔着圆场了:“哀家好容易挑了给你的,不想你才留几年就要转手,若要给透郎什么,换一件罢。”
“小郎君也不是外人”温太妃还要再说,然而宣宁长公主也跟着帮腔,便只得换了腕上一串琉璃珠,楼透复谢了,这才双手接过来。
这么一节过了,高太后也暂时将孙氏这些糟心事丢开,看了眼宣宁长公主下首的座位,问广陵王妃道:“芙娘还没来”
广陵王妃是曲家嫡长女,行动极有规矩,虽然高太后待她不错,这会却依然长身之后才恭敬答道:“回母后的话,儿妇今儿本想邀了大嫂一起出门,不想大嫂那里忽然有些事,所以会迟一些到,儿妇方才本想请人先告诉母后一声,却不料才坐下与二姐招呼了一声,母后就出来了。”
她这却是怕高氏到了之后,见弟妇没有先在私下里告诉高太后,而是让高太后公然问了出来,显得高氏怠慢,因此记恨自己,所以特特解释。
宣宁长公主与两个兄弟的妻子关系都不错,这会便出声替她佐证道:“母后,净娘才进来,正说着要着人进去告诉宋贤人一声,转告母后呢,不想母后就出来了。”
“原来如此。”高太后点一点头,她心知肚明,自己今儿上妆更衣虽然因为有温太妃从旁参谋,而自己也有些心不在焉,所以比往常大典时的装束要迅速,但自己出来这么久了,孙氏没到也还罢了,高氏居然还没来,可见所谓的有些事不是什么小事,至少不会是容易解决的事,或者能够暂时丢下的事。
而广陵王妃也含糊一说,想来那事也不见得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宣布出来,高太后便不再问,而是问起了底下几位县主与郡王妃来,这些宗室身份不低,不然也不会出现在和颐殿里了,只是到底与高太后平常也不能见面,如今这样的场合自然是要敷衍到的。
如此说着,牧碧微只管带着西平玩赏面前几上的水果,她隔了一张空席的上首,左昭仪曲氏神色平静的饮着酒,妃嫔这一列却是出奇的安静。
西平被牧碧微引着看了半晌水果,很快就失去了兴趣,开始东张西望起来,不多时却盯住了对面,轻轻拉了拉牧碧微的袖子,牧碧微忙低下头:“怎了”
“母妃瞧那个。”西平来之前被叮嘱过,并不敢大动作,只悄悄拿手点住了示意牧碧微看,“那一个是什么”
牧碧微抬眼望去,原来西平看的却是霭阳县主,霭阳县主肌肤若雪,晶莹生辉,更兼弯眉凤眼,很是秀美可人,她挽着垂练双髻,髻间缠着一串儿一串儿的珍珠,此外别无装饰,穿着一袭杏子红夹银丝樱桃纹的交领上襦,胸前也是一串粉色珍珠链,下系樱草色罗裙,裙裾上另缀了珍珠这身以珍珠为主的装束衬托着霭阳县主的小脸很是相宜,足见广陵王妃会打扮女儿。
西平所指的却是霭阳县主那串珍珠链下坠着的东西,乃是一块被松脂裹得严实的黄蜂儿。
看到那块琥珀,牧碧微才想起来西平受自己影响,对这些东西素感兴趣,便轻声道:“那东西叫做琥珀,回头母妃着人给你找些玩。”
她们母女这边小声说话,不只上头高太后与温太妃居高临下,看得清楚,广陵王妃出身世家望族,这种人多的场合自小见多了,最擅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立刻觉得了,暗中提醒霭阳,霭阳会意,便趁着高太后与宗室说话的空当,扬声道:“堂妹可是在看我的项链”
西平才被牧碧微安抚住,她毕竟是公主,在澄练殿也是被众人簇拥惯了的,倒是不怯场,闻言也不必牧碧微暗示,立刻摇头道:“我方才想来着,但母妃说回去给我寻来,所以如今也不必多看了。”
这话说的稚气,却也不失公主的大方,高太后微微颔首,温太妃便趁机小声道:“牧宣徽教养下,西平公主如今看着倒也康健许多,不似当初才出生的嬴弱了。”
高太后因为当初姜氏难产而亡,很有自己的缘故在里面,但她也赔进了一个多年的心腹萧青衣,而且西平也不过是个公主,对于孙女,高太后不是不关心,但因为姬深至今无子,这份担心到底也显得心神不宁,只不过高太后自己不上心,却不代表她会容许西平公主的养母不上心,因此从西平有动作起,高太后便端起了面前的茶盏,借机不动声色的看了过去。
如今温太妃这么一提,高太后也微微点了下头与孙氏对比起来,按着高太后的标准,牧碧微怎么看都要顺眼多的,何况方才西平拉牧碧微的袖子,牧碧微毫不迟疑的反应,以及西平得了回答后的乖巧,显然对这个母妃很是依恋与信任,可见平时没被亏待。
温太妃未提牧碧微对西平公主多好,只说西平看起来康健,高太后对比了下西平公主当时未足月而生,心里对牧碧微倒是好感了些。
下面霭阳却是一笑,落落大方道:“我今儿是头一回见堂妹,却因出门仓促忘记了预备见面礼,堂妹若是不嫌弃,不如就收下这条链子罢”
说着侍立在她身后的侍者便替她解了珍珠链及那块琥珀下来。
见此,西平却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转头看向了牧碧微,问道:“母妃”
牧碧微抿嘴一笑,温和的道:“你堂姐这是喜欢你呢,还不快快谢过你堂姐”
“谢堂姐。”西平得了她的准许,这才起身,她人小,就这么在席上站起来行了一礼,随即欢快的道,“堂姐喜欢我身上什么我也送与堂姐。”
这话不是牧碧微教的,牧碧微听了也露出些讶色,霭阳到底年长些,也常与曲家的表姊妹来往,倒是习惯了女孩子之间的往来,闻言便笑道:“我瞧妹妹腕上的镯子很是精致。”
“这是母妃才给我的。”西平点一点头,有些不舍得,到底还是摘了下来,两人这样一番说话,倒也显得姊妹亲热,高太后微一点头,扬声道:“咱们这儿说话,孩子们怕是不习惯,霭阳也是大孩子了,不如带着西平出去转转,说起来你们虽然是姊妹,可也是难得才见一回呢。”
实际上霭阳也不是头次见到西平,当初西平满周,因是姬深长女,虽然也是姜氏的忌日,到底也设了家宴庆祝,霭阳那会便见过她的,只是西平那时候太小却是记不住的。
后来西平因为身子弱,误过几次大典,今儿才是第一次与霭阳说话。
牧碧微闻言,自然不会阻拦,高太后便是对姜氏下过手,想来西平公主总是她的骨血,再说一个公主,如今姬深连皇子都没有,西平又威胁不到谁,这里是和颐殿,若出了什么差错,高太后头一个担责,霭阳县主是广陵王夫妇的嫡长女,贵为县主,两年前就绣过屏风进与太后过,虽然那绣工很值得商榷,然而可见其性温婉,到底曲家的家教放在那里,她并不担心,摸了摸抬头向自己请示的西平,含笑道:“这是你皇祖母看你在这儿待不住,给你个跟堂姐玩耍的机会呢。”
西平与霭阳一起出列谢了恩,便被侍者簇拥着去了,牧碧微为了表示自己对西平的重视,特特将阿善指了过去。
又说了一番话,孙氏却是带着新泰公主过来了。
孙氏过来的颇为招摇左昭仪曲氏平常是喜欢清淡,很少穿艳色服饰的,就是今儿太后五十整寿,也才着了一袭绛紫宫装,孙氏却穿着颜色极为艳丽的石榴红织金锦绣襦衫,石榴红原本距离大红不过一线之隔,上头更以金线绣满了葳蕤缠绵的牡丹花叶,望去何止是艳丽,简直灼灼生辉
再看她腰上三寸来阔的厚缎织锦腰带,用玉勾,却在厚缎上另缀了灿烂夺目的一溜红鸦忽,如此已是光华烂漫,孙氏却仿佛还嫌不够,下面拖着的是一条金绶银泥藕丝裙,走动之间,金线银泥赫赫光彩,这一身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