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台行-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孩儿想娶何家三娘。”牧碧川平静的道。
“何家?”沈太君按着习惯先想了想邺都的名门望族――倒是牧齐反应得快,失声道:“你是说何容华的母家?!”
这回沈太君也是一惊:“这怎么成?!”
“何家固然出了一个正当宠的容华娘娘,可她们家乃是贱商出身,不过借着前魏之亡趁乱消了商籍,又拿银子捐了几个六七品的散官,就是我牧氏如今家声败坏,也断然不至于需要去娶这等人家的女郎!”牧齐想都没想便一口回绝,“我知道你的意思,因着何海之死,何容华对我们牧氏恨之入骨,她不但是宠妃,还有容华之位,微娘如今却只是末等女官,若她要对微娘不利,即使圣上也宠爱微娘,也难免有失!所以想求娶其妹以化干戈为玉帛,然而你是嫡长子,正妻将来便是我牧家冢妇,岂是寻常门第的女郎能婚配?便是这会去寻,世家望族固然指望不上,但三、四品官宦人家嫡女也是能够求到的!”
牧碧川淡淡道:“何容华之母一共生了二女一子,唯一的嫡子就是何海,却死在了雪蓝关。听说其父尚且还有四五个庶出子女,何容华恨咱们家也不仅仅是因为何海之死,更因为何海一死,她再无同母兄弟,与胞妹将来难得娘家之助!闻说何容华的母亲本就将庶出子女压制得厉害,到了容华进宫获宠,更是将庶子们收拾得战战兢兢……如今却因为何海之死,将来何容华与其妹很有可能还要看这些庶出兄弟的眼色,如何能够不怒?”
沈太君叹了口气:“何容华之恨不难想清楚,若是能够化解,叫微娘在宫里少一个对头自然是好的,但何家的门第……”
“何容华仅何三娘一个胞妹,何海已死,对何容华来说,除了何家夫人,最亲近的便是何三娘,她似乎也快及笄了,何家因容华之宠,何三娘当然不愁嫁,只是想嫁到我牧家这样的门第,尤其为冢妇,却也难。”牧碧川不去看祖母与父亲的脸色,淡淡的道,“何家会答应这门婚事的,如此牧何联姻,何容华想来也会被家人劝说收手,不再与微娘为难。”
牧齐沉吟片刻,到底摇了头:“冢妇一职,非同小可,你断然不可娶低!”
说到这里,牧齐与沈太君交换了个眼神,牧齐叹道:“母亲,你瞧小郎怎么样?”
“小郎今年十三。”沈太君吐了口气,“何家三娘快及笄,说起来年纪倒比大郎更般配……只是……”
“徐氏那里孩儿会去说明。”牧齐看向仍旧跪在地上的长子,眼神之中交错着释然与愧疚――徐氏设计送了牧碧微进宫,而牧碧川转手让牧碧城娶一个低门浅薄人家的女郎……但比起嫡长子,嫡幼子牧碧城本就不能夺了牧碧川的风头,这样联姻与娶低的差事,当然只能牧碧城,牧碧川这会赶过来说这番话,大约目的也就是如此。
男子娶妻虽然也重要,到底不比女儿嫁人那样一个不慎就毁了终身,牧齐心道这样也好,自己亲口说出等于定了此事,叫牧碧川借此出了这口气,不至于将来等沈太君与自己去世了亏待徐氏与幼弟,就是旺族也怕内讧,又何况牧家人还这样少,统共不过兄弟两人,若是再为了姊妹之事起争端,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可是这件事情怪谁都是有理的,牧齐暗想牧碧城到底只是幼子,他的妻子,只要不是太过无理、不至于不守妇道,沈太君虽然年纪大了,徐氏还年轻,好生教导着也就是了。
沈太君也是这个意思,虽然觉得亏待了牧碧城,可算一算这几个孩子又有哪个是不委屈的――也只能将这些委屈分一分,不使人觉得格外委屈至阋墙之事了……
然而牧碧川听了他们的话却并不起身,坚持道:“闻说今上宠爱何容华只在贵嫔之下,何家三娘乃是容华的嫡妹,容华已经有了侍奉今上的福分,何家岂肯叫三娘随意出阁?小郎非为长子,其妻不得为冢妇,况且又是继出之子,何家未必会同意,若是因此拒绝,却又不便再提孩儿,如此结亲不成反而仇怨更深了一层。”
“……”沈太君与牧齐原本只当牧碧川是为了报复徐氏而来,却不想他是真的下定了决心要娶何容华之妹,牧齐心念急转,复摇头,坚持道,“冢妇一职,非小家之女能胜任,况且何容华虽然盛宠,却为一己之私迁怒,媚上以罔故国法,足见心胸气度,可见何家女郎不是能做长嫂冢妇的人!”
“那就叫二娘在宫里独自苦苦挣扎?”牧碧川性子里面本就有些桀骜,如今见祖母与父亲一不肯追究徐氏的责任,二不肯同意自己的计划,不觉冷笑起来,“何况世家大族之女难道就当真个个有资格为冢妇?二娘是怎么入得宫,祖母再怎么把事情揽到自己身上来,真当孙儿不知么?无非更虚伪罢了!”
见沈太君面色顿变,牧碧川索性把话全说了出来,“孙儿对徐氏甚为厌恶,实在不想再娶世家之女!何家官职的确卑微,然而外祖父官职不低,奈何祸福旦夕不可测度,外祖父若是至今犹在,二娘这回又怎会被人算计?可见命中若是没有姻亲之助,便是娶了贵家之女也未必能够指望上。孙儿如今好好的出了狱,官职不降反升,这是二娘舍了自己终身换来的,于男子来说娶妻固然是大事,却远不及女子出阁重要,而且邺都人人称道祖母贤德,何家三娘进门之后,有祖母教导,未必不能担任冢妇之职,另外何家三娘若是实在担任不得,届时让阿善帮着她便是了。”
听到阿善,沈太君似乎明白了什么,深深看了牧碧川一眼,叹了口气,对牧齐道:“你做主吧!”
………………………………
42。第四十一章 方贤人
'第2章第2卷'
第72节第四十一章方贤人
宣室殿里铺了数条地龙,窗外北风呼号,室中却暖如三春,屋角几盆水仙怡然开放,喷吐芬芳。靠窗明亮处,隔着一张核桃木几,牧碧微姿态端庄的跪坐着,柔白的二指间拈了一颗黑子,微微蹙眉的望着眼前的棋局。
青玉棋盘上以鎏金的工艺铸出了纵横的棋格,但见黑白二色纠缠厮杀,黑方明显不敌久矣,不过是在苦苦挣扎,落败只是区区几步罢了。
她对面斜坐的执白子的是姬深,但此刻注意力却全然不在棋局上,而是饶有兴致的打量着牧碧微深思之时下意识微蹙的眉尖、轻咬着朱唇的贝齿,觉得更有一种迥然笑语盈盈的姿态,他这边看得入神,察觉到他目光未曾落在棋盘上,牧碧微悄悄的偷了几颗白子,又趁喝茶之际移动了几颗棋子的位置……如此一番忙碌,方将手中之子满意的选了个地方放了。
“陛下,该陛下了!”牧碧微娇嗔了几句,姬深才回过了神,只在棋盘上扫了一眼,便露出似笑非笑的神色:“微娘却也不乖啊!”
见牧碧微一脸无辜,姬深以指轻叩棋盘,慢条斯理道:“朕少了六子,你又动了五处,虽然皆是自以为不紧要的地方,但……”姬深说到这里,旁边方才见牧碧微的行为而不说话的阮文仪已经笑得直打迭:“青衣才进宫,竟不知道陛下的记性最好不过,别说面前这区区一局棋局,就是早先高祖皇帝亲自教导陛下读书,也夸奖陛下过目能诵、旋即不忘呢!”
“论记性,除了先皇祖父,朕还没见过比朕更佳之人,元生也尝被先帝称为才思敏捷,然究竟比朕差了一线。”姬深指了指面前的棋局,徉怒道,“牧青衣,你意图欺君,这可是大罪!”
牧碧微以袖掩嘴,眨了眨眼睛,却嗔着不肯认罪:“这都是陛下棋艺高明,奴婢怎么也赢不了,又想着既然是陪陛下下棋,可却输得这样快,想来陛下也觉得无趣,为了不叫陛下因此厌了奴婢,奴婢才做了些手脚,其实照陛下与奴婢棋艺之悬殊,奴婢以为陛下便是接着下下去,奴婢定然也是输的!奴婢这不过是为了叫陛下赢得不那么无味罢了!”
“这么几句话打发了朕,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姬深并不上当,板着脸道,“你既然自觉棋艺不及朕,何不在开局前提出让子?既然不曾提出,便是自负棋艺尚可,如此中途耍赖,当真是岂有此理?”
他话说得严厉,神色却颇为玩味,牧碧微看得分明,自然晓得他并未真的生气,笑盈盈的道:“这也没办法呀!奴婢原本以为自己棋艺了得呢,不想去陛下何止是甚远?简直是万里之遥,奴婢苦苦支持才到了这会,若再不动子,陛下转眼就要赢了,哪里有意思?到时候觉得奴婢棋艺太差,往后再不与奴婢下棋了,奴婢可怎么办?”
“你这样的棋艺也敢说了得?”姬深撑不住笑出了声,“阮文仪不曾学过弈道,只跟着朕与元生对弈之时在旁观看,怕是都能够胜你一筹,你究竟是怎么以为自己棋艺了得的?”阮文仪在旁也是失声而笑,显然深以为然。
牧碧微也不脸红,大大方方道:“奴婢从前都与阿善对弈来着,阿善总是说奴婢棋艺了得,她没法与奴婢下下去,奴婢自然以为是赞奴婢高明的意思了,这会与陛下对弈过了,才晓得阿善的意思竟是相反。”
姬深奇道:“阿善是谁?”
“阿善是奴婢亡母的陪嫁,奴婢的生母早逝,如今的母亲是贤德之人,只是到底要管着家,因此奴婢自幼便是阿善陪着长大的。”牧碧微说这话时先是抿嘴微笑,神情宁和而恬静,末了却不期然露出一抹轻愁,叹道,“上回说的那道梅糕也是她做的呢!”
她语气里的怀念如此明显,阮文仪不觉皱起了眉,果然姬深随口道:“既然是你从前的旧仆,你又惦记着她,过几日接进宫来便是,左右宫里也不多个人,也叫朕尝一尝梅糕究竟是什么样子?”
“陛下,如今牧青衣住在风荷院,冀阙宫中贸然进一个人到底还是问过太……”阮文仪低声劝谏,奈何话说到了一半见姬深脸色阴沉,硬生生的改成了,“……方贤人知道了才是名正言顺。”
听到他这么说,姬深脸色才缓和了些,淡淡的道:“那么你去告诉方氏一下,过两日就把人带进宫来吧。”
阮文仪心中叹了口气,点了点头。
牧碧微趁机伸手将棋局搅乱,扯了姬深的袖子顺势跪到他所坐的榻边娇声道:“奴婢多谢陛下隆恩!”说话之间眼波流转,娇媚无限。
姬深回过头来看到棋局的情形如何不知?他伸指捏住了牧碧微的下颔,低声道:“好呀,趁着朕一个疏忽,索性连整局棋都弄乱了,打量着朕记不住么?今儿非叫你输到底不可!”
“陛下不必摆了,奴婢这便认输!”牧碧微目的达成当然是千依百顺,笑眯眯的就势把头靠在了姬深膝上道,“陛下疼一疼奴婢,给奴婢留些儿面子罢,当初阿善教导奴婢的时候可是极用心的,如今想来竟是奴婢自己笨,若再输与陛下一回,奴婢便觉得自己又笨了一分,长此以往奴婢哪里还伺候得了陛下呢?”
姬深抚着她绿云般的鬓发,又见她雪腮微露,似笑非笑的道:“那你想怎么伺候朕呢?嗯?”说到最后一个字,姬深声音已显喑色。
阮文仪看了眼四周,众侍鱼贯而退。
…………………………………………………………………………………………………………………………………………
晚膳时牧碧微喝过阮文仪亲手端进来的避子汤,被姬深赐了座陪他一起用,先前触怒了姬深的萧青衣并宋青衣重新回来伺候,见状宋氏当场便有点控制不住,被阮文仪一个狠厉的眼神瞪了才不甘的住了口,萧氏同样对牧碧微露出了厌色,但她知道姬深这会对她们怒气尚未完全消散,虽然她们都是高太后派来的人,可姬深一怒之下打死了太后所赐宫人的事情也不是没做过,比起自己亲生儿子的名声,高太后当然更愿意舍弃掉自己的心腹,先前的一位青衣便是报了个暴病身亡的死因就这么混了过去。
萧氏被高太后教导,忠诚可靠,却也不是愚蠢无知之人,姬深此人在兴头上一向没有他做不出来的事,先前想立一个宫女出身的孙氏为皇后,连生母高太后绝食反对也才降为贵嫔,自己这个小小青衣如今出来指责新宠牧碧微逾越,不过是叫宣室殿下再多一条冤魂罢了,高太后叫她们在这里伺候姬深到底只是为了看着姬深好叫高太后知道自己的儿子都在宠信些什么人,虽然这会看着牧碧微未必没有成为第二个孙贵嫔的趋势,但既然如此,那就是高太后要操心的事情了,萧氏可不认为,连高太后这个嫡亲的母后都没法子的事情,自己一个青衣赔上性命又能够做什么?
宣室殿里姬深旁若无人的亲自为牧碧微布着菜,牧碧微已经换了一身衣裙,还是叠翠赶回风荷院里去拿的,发髻也重梳了一个,面带桃花眼含秋水,惟恐别人不知道萧、宋两人被逐出殿的这些时候她这个代为伺候姬深的青衣到底伺候了什么,落到了萧、宋眼里对她又厌恶上了几分。
膳毕,萧氏才寻到了机会插话:“陛下,今儿的奏章……”
“陛下镇日为国事操劳,委实辛苦,请容奴婢为陛下研墨、随侍左右,以分陛下之忧!”牧碧微眨了眨眼睛,跟着道。
宋氏差点没被她气晕过去!镇日为国事操劳?姬深若是当真如此勤快,哪怕只有一日,高太后怕是都要欢喜的掉泪了!
而且批改折子时左右侍奉之人岂有看不到折子内容的道理?高太后亲自插手冀阙女官,正是担心孙贵嫔虽然没做成皇后,却仗着宠爱干涉朝政,效仿吕、霍之行,若是孙贵嫔亲自在这里伺候,宋氏萧氏还能够放心些,到底孙氏宫女出身,就是盛宠了两年也才勉强认了几个字罢了,这牧氏乃是官宦之家出身,祖母、继母都是世家嫡女,见识文采哪里是孙氏能比的?她若得了这个御前侍奉笔墨的差事,谁知道趁着姬深兴头上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高太后当初愿意容忍孙氏微末出身却高踞贵嫔之位,与孙氏娘家人死绝、自身字都认不多也是很有原因的,牧碧微却不同,她有父兄有见识有家世,如今看来还不乏手段心机,牧家就算人丁上面不及许多世家兴旺,可还没束发的牧家小郎君不算,牧齐是满朝公认的文武双全,牧碧川随父在雪蓝关多年也是个耐得住清苦磨砺的,单凭这样两个人,要是牧碧微再在后宫得了孙氏之宠……
今儿大朝的结果,萧氏与宋氏也已经知晓了,丢关之罪、失土之责,固然有牧家先代遗泽,再加上雪蓝关终复夺回,但也不可能是区区百金能够抵消的,何况清都郡就在邺城之旁,京官之位,比之守边,算起来牧家父子竟是因此双双升了官!当初牧碧微入宫,左右丞相竭力反对,就是担心此例一开,社稷根基摇动,如今牧碧微被卡死了晋妃之路,怎么居然就把主意打到了前朝去了吗?
宋氏心里恨得咬牙切齿,再也不顾阮文仪的脸色,冷冷上前道:“笔墨之事自有阮大监照拂,牧青衣你太逾越了!”
萧氏亦出声道:“牧氏不得无礼!陛下诸事自有伺候之人,岂有你越俎代庖的地方!”
“陛下,奴婢知罪……”牧碧微眼框儿顿时一红,泪珠儿要掉不掉,委屈得紧,姬深本就不耐烦去看那些奏章,原本牧碧微提议时,他倒还畅想了下红袖添香,有些意动,这会被萧、宋打扰,兴致全失,本就恨萧、宋二人素来聒噪,专拣自己不喜的说,这会也懒得与她们争执,直接吩咐:“叫方氏过来!”
………………………………
43。第四十二章 逐人
'第2章第2卷'
第73节第四十二章逐人
内司高阶女官之一、冀阙宫如今最高的女官贤人方氏的确很年轻,她进殿的时候让牧碧微十分意外,盖因这方氏竟然只比自己长了最多五六岁的模样,这样的年纪在寻常人家倒也的确是做一府主母的时候了,可要说掌管一宫事务,做到了女官之中仅次于作司的贤人――听着先前顾长福的口风,仿佛姬深对她还有些不满,即使有高太后的扶持,对比着宋青衣与萧青衣,也足以当一句年轻有为了。
而且方氏居然生得不错。
她是一张白生生的瓜子脸,柳眉杏眼,肌肤甚好,头上梳着盘桓髻,插了两支海棠步摇,耳上缀了一对明月珠,身穿紫色纹宝相花三品贤人服,腕拢金镯,颈饰美玉,只是神情显得有些冰冷,然而未免不显得另有一种风情,若是换身衣裙说是宫中贵人,牧碧微觉得也未必不可能。
按着姬深以貌取人的习惯,竟会对这方氏不满吗?
牧碧微心中疑惑,动作却不慢,在方氏才到殿下,便起身避到一旁,对着她行了一礼。
“奴婢奉召而来,未知陛下有何吩咐?”方氏没有理睬她,径自对着姬深行了礼,等姬深点了头,便淡淡的问道,她的语气很淡很淡,甚至近乎冷漠。
这样的态度姬深并没有计较――很有可能他早就习惯了,回话时也是不冷不热,指了指萧、宋二人,漠然道:“母后亲自教导不容易,领走罢,若再留下,不免又要脏了朕这里的丹墀。”
牧碧微进宫来这三日虽然见姬深发怒了两次,可先一次在绮兰殿,为左右丞相的扫兴,后一次就是午膳前,为萧、宋的进言,虽然姬深当时震怒,然而过去之后也不见他如何记恨,但这会对方贤人说话时的神色却让牧碧微亦为之一凛,下意识的低下头去不敢作声。
然而方贤人却只淡淡看了眼萧青衣与宋青衣,道:“未知这两名青衣所犯何事,惹怒了陛下要将她们逐出宣室?”
“你若不想她们如莫氏,那就是逼着她们走先前陶氏之路了?”姬深随手抄起旁边一只尺高的甜白底绘鲤鱼戏莲摆瓶,重重砸到了方氏跟前,厉声道!
方贤人皱了下眉,见萧氏与宋氏听到陶氏二字虽然兀自撑着青衣的架势不肯露出明显的怯色,到底身子微微颤抖――究竟若是可能,人大抵都是惜命的。
她心里叹了口气,肃然道:“既然如此,奴婢便先将人带下去。”
“朕不想在宣室殿中再看到她们。”姬深厌恶的警告。
方贤人淡淡道:“奴婢遵旨!”
言罢看了眼萧氏与宋氏,后两人低着头匆匆跟了她一起退下,即使如此,殿中气氛依旧僵硬,阮文仪额角汗如雨下,低声道:“陛下乃是万乘之躯,万万要保重!”说着不住给牧碧微打眼色,牧碧微心下忖度了片刻,究竟挪动了步子凑到姬深身边,依依的唤了一声陛下,见姬深眼神冷漠,依旧定定看向了殿下,心下也有些拿不准――再怎么重色轻德,这一位到底是九五至尊,随意一言便可定人生死,所谓伴君如伴虎,她虽然是新宠,可也不想平白的自讨苦吃,虽然察觉到阮文仪不住的示意自己上前哄人,却不敢贸然似平时一样撒娇了。
“与卿无关,不必害怕。”就在牧碧微想着该怎么下台时,姬深却又收了先前之色,恢复了平静,见她靠到了身旁,顺手揽过她的腰,淡淡的道。
除了入宫头一日,姬深这是第二次唤自己作卿,牧碧微一颗心放了下来,就势依偎进他怀里,伸手搂了他脖子含笑道:“陛下威严天成,奴婢微贱之躯,就是晓得陛下不是对着奴婢发作,奴婢心里也难免会害怕呢!”
“你既然晓得怕,如何还敢换了棋子?”姬深闻言,低头在她鬓发上吻了一吻,似笑非笑的道。
见他这么说了,不只牧碧微,满殿侍者的心都放了下来,事情便算是过去了。
阮文仪暗中擦了把冷汗,倒是深为庆幸牧碧微这会恰好在场,可他转念一想,若不是牧碧微今儿过来了宣室殿,萧青衣与宋青衣好端端的也未必会招惹姬深动了真怒,这么想着对牧碧微也实在感激不起来,心头甚是郁闷。
牧碧微这会心里却也有些后怕,她进宫前便没指望姬深有多么好伺候,这三日来姬深对自己还算不错,牧碧微还当他是个好性儿的,却不想不过是因为自己进宫日子尚短罢了。
不过一个先前宠爱何容华宠爱到了为了她一番哭诉,将先帝伴读出身、为国守边多年的大将父子擒回邺都任其处置――甚至不惜为此抗上了左右丞相,然而听说牧家所献的嫡女容貌并不下于何容华便立刻同意了赦免牧家父子――一位这样的君上,牧碧微觉得他翻脸翻得快、脾气坏一点,好像也并不奇怪。
“奴婢这是晓得陛下宽宏大量,些许小事哪里会与奴婢计较?”牧碧微拿手点着他的胸膛,姬深自幼被高祖与睿宗盯得紧,骑射甚至还是睿宗亲自拨冗教导的,这会正当壮年,体魄强健,牧碧微暗忖便是没有身份这一重压制,怕是实力也在自己之上,武艺对于皇室中人、尤其是帝王来说不过是为了强壮身体与防患于未然罢了,最紧要的还是治国之策,睿宗皇帝既然连弓马都要亲自教导,旁的自然更不会放松,可如今姬深对国事却半点儿不感兴趣,先前高祖皇帝与睿宗皇帝都是多疑之人,定鼎后使了许多手段夺权,又明升暗贬的打发了诸多功臣方才放心。
这一位倒好,连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