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直到世界尽头 作者:林丹-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部队打了报告,但是这份证明是有有效期的,我又总是突然有比赛,抽不出时间来,第一次就没有登记成。我当时问,能不能在北京登记啊?结果发现要么就是去我部队的所在地南京,要么就是回福州,或者是阿芳的户口所在地广州,其他地方都不行。于是,我又找到了我们部队的干事。他瞪大了眼睛,不知道我们在搞什么“飞机”:“啊,第一次你们没有登记吗?”我说:“哪有时间啊,你再帮我申请一份吧。”所以亚运会打完后不久,赶在证明的有效时间内,我们在广州登记结婚了。

那天是周一,我们怕很多人排队,为了能够顺利一点,就事先跟广州市白云区民政局做了预约。结果,民政局领导非常热心,也来陪着我们一起登记。他们这么热心,我们当然很感谢,但是又觉得挺尴尬的。登记本来是两个人的事情,结果还有领导全程陪同,完了还一起照相。我跟谢杏芳走进民政局大厅,就看到有工作人员在拿手机拍照。当时我就觉得:好吧,就这样吧,拍就拍吧。

最让我紧张的是两个部分,一个是两个人在同意书上签字。这是很神圣的一刻,跟婚礼的意义还不一样,名字签下去,就代表我们是被法律保护的一对新人了。宣誓倒还好,因为是跟着念。另一个就是照结婚照。因为是两个人坐在一起拍证件照那种非常传统的形式,所以内心还是小小地澎湃了一下。等所有的章盖完,结婚证拿到手以后,那一刻我只觉得:这就结婚了?就算结完婚了吗?那种感觉很奇妙。但是还没等我好好地体会体会,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又一起来跟我们照相,还留我们一起吃饭。所以,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我们就这样顺利地结为夫妇了。

多年来,我跟阿芳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媒体的显微镜下,几乎没有秘密可言。在面对婚姻的这个神圣的时刻,我们原本想安安静静地享受只属于我们两个人的时间,结果没两天,我们领证的照片就在微博上流传开了。

芳芳从原来的女朋友变成现在的妻子后,我的责任当然也会不一样。我不只是要多赚钱,给她更好的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也会越来越依赖对方。我很喜欢热闹的家庭氛围。现在我最享受的就是训练完回家后,爸、妈、芳芳都在,有时候表妹也会来,一家人一起吃饭。有时候阿芳在北大有课,或者当天要出去工作,北京交通又特别堵,回来就比较晚,我们就会等她一起开饭。有时候我训练结束回家晚了,他们也都会等我。这种家庭生活给我的感觉就特别温馨。

结束在广州亚组委的工作后,谢杏芳进入北京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攻读研究生。这也是她的兴趣所在。平时,她会参与到中国运动员教育基金会的项目中,帮助一些运动员实现退役后的再学习和成功转型。

现在,阿芳需要更多地和PPT、板砖厚的资料打交道,跟同学们一起参加课外讨论,一起去北大食堂吃饭,她已经习惯了她的新角色。在家有空的时候,她也在苦学英语,常听她口中念念有词。

说起学英语,还有个段子。有一年在法国参加超级赛,我们一起去老佛爷百货公司'1'。当时我想买一支控油的洗面奶,结果阿芳看看我,犯难了,说:“这太难了,我只能说明是买洗面奶还是乳液。”她的英语水平还没到能说“保湿”“控油”这个阶段。我当时故意逗她:“那你什么都不会,英语怎么学的啊?那我带你出来干吗?”我那是种激将法。两口子就是得经常“掐”才有意思。

九9年时间来,我所了解的阿芳是个非常普通的女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我主动给予,她很少提出什么要求。我和她在一起感觉很放松,几乎没什么烦心事。这也让我把回家当作是每天最愉快的事情。随着婚礼的临近,每当芳芳谈论起婚礼现场布置的色调啊、花卉啊,我能感受到她的那种向往,就像每个普通女孩对于婚礼的向往。我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哇,一定要做好,不能搞砸。”这些年参加过不少朋友的婚礼,低调的有,盛大的也有,而真正属于我和阿芳的婚礼,不需要太奢华,最好的装点就是真诚,最真诚的就是最感人的。

如今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让我觉得很踏实。我知道在我身后有一个靠谱的团队。我有时跟他们开玩笑说,我是家里的“首席执行官”,不是那个CEO,而是那个负责执行的,决策则由他们定夺。

我们家是传统的福建普通家庭,我爸妈也是领工资吃饭的工薪阶层。在我家,爸爸是一家之主,妈妈则会维护好爸爸的权威。而很早以前和阿芳聊起未来的时候,我就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和父母一起生活。因为我需要他们,我想和他们一起去弥补以前没有机会经常在一起的遗憾。热闹的家庭氛围让我感觉有生机、温暖、喜庆,那样才像个家。如果就我和芳芳两个人的话,我会觉得太冷清了。而且,我肯定也不会要求她做饭,我自己又不做,那家里就更冷清了。

不过现在,只要我有空,又恰好在北京,阿芳也会亲自下厨。两个人,一荤一素一汤,挺好。说实话,阿芳做的菜味道挺不错。不过,就是饭烧得总是刚好两碗,想多盛一勺都没有。说真的,我其实不太够吃。另外,我不希望她下厨的原因是,只要她做饭,我就一定是负责洗碗的那个。洗碗累得我腰酸背痛的,比训练还累,后来我就跟她说,你还是别做饭了。

年龄慢慢大了以后,我更喜欢在家吃饭。周末的时候去朋友家聚会,大家分工协作,洗碗的任务经常就由我包了。偶尔洗个碗倒没什么,只要不是天天洗就行。

很多朋友还知道,我们家有只名叫“辛巴”的泰迪犬,和“狮子王”里的辛巴一个名字。它的到来给我们家带来了很多欢乐。它是在三3个月大的时候被阿芳带回家的。当时阿芳在广州,我怕她闷,说养只小狗挺好啊。结果是只小泰迪,棕色的,又是公的,我想就叫小辛巴吧。它在1岁以前都跟阿芳待在广州,所以一开始只听得懂粤语,跟它说普通话没反应。我们是一路开车把它带回北京的。现在它也精通两种语言了。这只狗很聪明,很知道人情世故似的。不用说,它首先只认阿芳是它的主人。第二喜欢的呢,本来是我,现在已经变成了我妈。因为我妈管它的吃喝拉撒,所以它跟我妈也很亲。最怕的就是我了,我会打它屁股,因为它老是闯祸。泰迪本来就很活跃。比方说我们都出门了,家里又养了一些植物,它会趁没有人的时候,把花盆里的土都刨出来。又或者,我们把刚看完的照片随手放在茶几上就出去了,等到回来的时候,一定会全被它咬烂。它就是一刻也闲不住。不过我们从来不会拿绳子拴住它,小狗很可怜的,它爱动就让它跑吧。

生活就是这样,不在于住上了多大的房子,买了多好的车,或是拥有了什么其他东西。也许通过你的努力拥有了这些以后,你会有一种成就感,但那种成就感并不一定就是幸福感。

幸福是训练完开车回来,看到爸妈在小区里打球;幸福是一家人一起逗辛巴玩;幸福是抬头看到二楼我家窗口里爸妈正在做饭的身影;幸福是倒时差睡不着,清晨6点下楼去早餐车给家人买油条。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或者一幅幅简单的画面,都会让我莫名地感到幸福。长大以后才发现,最真实的、最简单的、最平常的,就是幸福的。我想告诉所有年轻人——没房没车没关系,只要依然能陪在爸妈身边,吃他们做的饭,听他们唠家常,幸福就在你身边。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时候,阿芳和我的家人都会去现场看我比赛,那样我的压力也不会那么大。因为我知道,不管比赛结果如何,在赛场上某个小小的角落里,他们在无私地支持我。家人的爱是没有一点私心的,是最无私的,这让我觉得非常幸福。

注释

'1':巴黎著名的百货商店,以出售高端商品为主。

第二十七章 恩师汤仙虎

从练羽毛球的第一天起,我就不是“三好学生”。我的任性、我的脾气让我一度被认为是不合规矩的,是羽毛球队中的异类。我那些与自己较劲、作对的情绪,直到2007年底汤仙虎教练来到我身边,才逐渐平息下来,我也逐渐学会了如何与自己和平相处。

在中国羽毛球队乃至世界羽坛,汤仙虎被称为“神奇教练”——37岁才挂拍,60岁执掌中国男双帅印,一手打造男双的“风云组合”……他创造了太多奇迹。他原本可以过上“归隐”的生活,但是他为了中国男单,甚至更直白地说,是为了我,他放弃了安享天伦之乐,重新出山。

在我一路走来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教练曾经给予我帮助。他们都像汤仙虎教练一样,一直默默无闻地用心去工作。幸运的是,在不同时期,他们都在背后推动着我前进,最终才让我有机会在2007年和汤导合作。

在我跟随的这么多教练里面,汤仙虎教练是最特别的。他曾经在印尼执教过,也带过中国队其他组的队员。能让这么多队员都那么信任他,是因为他非常懂得尊重运动员。很多中国教练希望运动员能和他们达成一致,但是汤导愿意听到不一样的声音。他希望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最真实的自我。这让我觉得很新鲜,我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教学方式。当我们之间建立了这份信任后,只会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下去。

我的身上确实有不少毛病。我当然会有我的性格和脾气,当我练不好的时候,我会对自己发火,或是摔拍子。这在所有教练看来,都如同犯了天大的错误一样。他们一定会用最严厉的语气或手段来阻止我,甚至气急败坏地指着我:“你给我下来,不准练了。”因为中国运动员是训练最刻苦,也最听教练话的,没有人敢这么做。可是对我这种性格的运动员来讲,我对他们说的这些根本就不屑。我只会觉得他们根本不了解我。因为,每当我发完脾气后,我都会练得更投入。我就是这种性格的运动员。

可惜,当时我已经在国家队待了八8年的时间,却没有一个人发现我有这样的特点和能力。

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我摔了无数把拍子。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会摔掉这么多球拍。三天一把肯定是有的,练得不好的时候一堂课摔三把也很常见。但是汤导从来不会第一时间批评我,从来不会。他可能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就转过身去看其他队员的训练。

当我发脾气、摔拍子的时候,会有很多队友停下来看我,女队队友也会悄悄地议论我。而我是成年人,我会想办法让自己克制、冷静下来。所以,每次摔完拍子以后,我都会继续选择第二把球拍,回到场地。这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我还要把它练好。等我重新投入训练后,汤导又会转过头来看我,继续把这剩下的40分钟甚至80分钟训练完成好。

等训练结束后,汤导会选择一种非常幽默的方式跟我讲:“哎,你这个球拍已经是限量的了,全队为了你都已经停用这个型号的球拍了,都留着给你用。你再这样摔下去的话,可能赞助商也没有办法生产出这样的球拍给你了。”当时我就既不好意思,又觉得他说得有道理。汤导的这一套,是我不得不服的地方。

汤导是过来人。他明白,运动员在巨大的压力下,会以一种旁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方式来释放。他看我摔这么多球拍,却特别平静。就好像这一幕也曾经发生在他身上过一样。但按照汤导的说法,“年纪大了,不堪一‘激’啊”!

一直到现在,汤导都是我最敬佩的教练之一。我很感谢他,他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来接手我这样一个队员。但是在2007年底,队伍决定让他来执教我的时候,他没有推辞。这意味着,他要为此承担超乎常人的压力。要知道,羽毛球最受关注的就是男子单打,这是毫无疑问的。很多人在把枪口瞄准林丹的同时,也会瞄准他背后的教练。所以我觉得,在汤导这样的年纪,还要他来承受根本不该他面对的一切,实在是出于师徒之间的恩情。

早几年汤导执教男双的时候,我也听说过一些趣事。比如冬天的北京天气寒冷,早上7点队员起床,没有人敢去吵醒睡梦中的汤导。直到一小时后,全队在公寓楼下集合乘大巴去训练馆,才会看到汤导手里拿着一盒牛奶,慢慢地下楼。

因为经常头疼,汤导常年戴一顶鸭舌帽。有时队员想偷懒,也辨不清汤导的目光到底在哪里。但总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背后传来一声“××,不要偷懒啊”,叫人吓出一身冷汗。可再过一会儿又会发现,原来鸭舌帽下的汤导正在睡回笼觉。

从来到我身边的第一天起,汤导就几乎和我寸步不离。小到我平时训练前的准备活动,大到练技术甚至练身体,练完所有的项目,再到之后的放松运动,他都一直陪在我身边,好像从来就没有离开过我。他总是很主动地慢条斯理地问我:“你感觉今天怎么样啊?”他很喜欢找我聊天,让我把当天的体会说出来。

我一度非常依赖他,要是哪天训练中汤导因为身体不舒服没能来,我就觉得好像少了些什么。从信任到依赖,这是我跟之前所有教练从来没有过的。

我身边有很多教练,他们可能半年都不会来训练馆看一次训练。但是到了赛场上他照样会给你很多意见,你要怎样怎样。这样我会很不满意,因为我觉得他对这项运动一点都不负责任,因为他不是每天跟着我,他甚至都没有资格跟我讲这些。是这些天天陪着我的教练,他们才更有资格发言。至少他对这项运动的现状更了解,我佩服的是这样的教练。而有些教练都忘了社会在进步,这项运动也在随着世界的改变而进步。他不可能永远靠经验制胜,因为每一场比赛都是不一样的。

在还是运动员时,汤导就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在执教中他经常会有他不同的看法和自己独有的体会。他的经历要比其他教练丰富很多。悉尼奥运会上,他凭借对印尼天王叶诚万的了解,帮助吉新鹏制定有效的战术,让他以“黑马”姿态一举夺冠。他也可以只用两年时间,将中国男双“点石成金”。最重要的,他是真正热爱这项运动的人。

汤导没有太多爱好,他不喜欢喝酒、唱歌、出去玩。有时间他宁可自己在房间里看电影、听音乐、摆弄他的音响。汤导有一套雅马哈音响,他最经典的形象,就是坐在客厅沙发上独自对着电视欣赏大片,把音量调大,任房间里“地动山摇”。他有一颗年轻奔放的心。

除此之外,他把时间都花在研究对手、看录像或是考虑下一阶段要给队员练什么上。对待事业,汤导非常非常用心。我敢说,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个教练能够和他相比,一个都没有。羽毛球就是他最大的爱好,他甚至很少跟我们提到他的儿女、家人,除非我们主动聊起。他跟你谈论的,几乎全都是羽毛球。说他是个“球痴”,一点也不为过。

我非常尊敬他,也是因为对一个年近古稀的人来说,这样不顾一切地继续为这项运动、为林丹、为中国男单牺牲自己的时间,用心投入,无法不让人动容。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冠的那一刻,我像孩子一样地扑进他的怀里。因为,真正把我当自己孩子一样对待的,只有汤导。

汤导身体一直不太好,身边常备着各种药物。球馆里经常开着空调,汤导怕冷,会头痛。所以后来很多次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我都说对这样的教练,不能苛求他太多。他已经奉献出自己太多的时间,甚至是在拿生命为这项运动、为中国队付出。不能每次集训,都对他要求那么多。好像他的回归,就一定要帮助林丹去获得更多的冠军。我不想成为他的负担,他已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

而我能为汤导做的,无非是集训的时候帮他去超市买他喜欢的矿泉水,送一箱到他房间。听说奇异果有助于睡眠后,我也买来让汤导试一试。从2007年至今,虽然每年他都会短暂地离开,但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也一起取得了非常多令人骄傲的成绩。2011年,当他举家从福州搬去东莞,开始负责李永波羽毛球学校的训练后,作为他的学生,我也为他感到高兴。人生中除了比赛,生活也很重要。我希望伦敦奥运会后,汤导可以过他自己的生活。他在东莞的家我也去参观过,有阳光、有植物、非常棒,很适合他。

第二十八章 我的兄弟小鲍

有一个人,我们两个就像两条相交的波谱线,时近时远,时亲时疏,但无论彼此未来的方向在哪里,都在对方人生中最重要的十年里留下过无法磨灭的印记。这个不可取代的人,就是我的兄弟鲍春来。

我们因羽毛球而相识,也一度因羽毛球而疏远。只有当我们之间不再只有比分、胜负后,才能回到当初最纯真的年代。我相信,它还是存在的,体育不该只有残酷。[贼吧电子书·。Zei8。 贼吧电子书]

鲍春来比我大八8个月,但我们都叫他“小鲍”。15岁的林丹在八一队因为训练中发脾气摔拍子而受到停训20天的处罚,而身在长沙的鲍春来在湖南队是最听教练话的孩子,悟性最高、进步最快,最得教练赏识。

我们同一天到国家队报到,我们这一批里,到最后就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我们一起战斗过,拿到了我们的第一个世界冠军——2004年的汤姆斯杯。我们也曾无数次隔网而立。有人说,鲍春来生在林丹的这个时代是个悲剧。我不喜欢甚至厌恶别人这样形容我们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表达,受伤害最大的是鲍春来。我始终觉得,我们俩都是中国队培养出来的,我们的枪口是一致对外的,而不是互相瞄准站在彼此身边的这一个。

很奇怪的是,到现在想起小鲍,首先浮现在我眼前的是我们小时候打一些类似天王挑战赛这样的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们会用拿到的一点小奖金去吃麦当劳、肯德基,或者一起过星期天。

2000年,两个未满18岁的毛头小伙分别从福州和长沙来到北京。那一年,小鲍就已经是世青赛男单冠军了。有人觉得,鲍春来就是当年的赵剑华,左手、个子高、技术好。当时队里的很多教练都希望以他为重点来培养。可是谁能说,人一生下来就天生要被重点培养呢?我很平凡,但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在一点一点地证明自己。

教练对小鲍的偏爱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像两棵大树一样,互相鼓励、彼此扶持地一起成长。

有段时间,我们几乎形影不离。从进入国家一队开始,我们俩每次出去比赛都是住同一个房间。有时候去欧洲比赛,一些酒店的条件并不是特别好。欧洲的酒店房间都不算大,只有一张大床也是常有的事。这时候,我们俩就会睡在一起。

年轻人精力超好,我们通常都会睡得很晚,躺在一张床上聊天,什么都聊。聊得开心了,还会一起唱歌。那种默契就是,你前言不搭后语,但对方居然都懂。然后聊着聊着,也不知道几点了,房间里突然沉默了一会儿,其中一个就知道那是另一个已经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手机闹钟响了以后,我们必定是谁也不会主动把闹铃关掉。总是等到铃声停下来之后,再接着睡。其实我们俩当时都醒了,但没有一个人去管它,都在装睡。

那时候还没谢杏芳什么事,我和小鲍常会一起逛街。之所以常常是我们俩结伴,最主要的一点是,我们的饭量都非常大。在当时来讲,两人的胃都大得有点可怕,可能小鲍吃得比我还要多。

记得有一年汤杯,有一次我打完球回到房间已经很累了,连洗澡的力气都没有了,但还得去队医那里做治疗。等我再回来时,我的衣服竟然已经洗干净、晾好了。我睡觉不踏实、容易醒,每次出去比赛我午睡的时候,鲍春来就去练球。即使在房间里,他也什么都不做,不发出一点声音,就为了让我休息好。我们之间是不需要多说什么的。

小鲍的可爱之处有很多。我记得刚到国家队还住地下室的时候,我们一帮人有时会在一起看鬼片。当情节、画面越来越惊悚的时候,我的余光发现,鲍春来越来越往后退,然后人就不见了。等我再转过头来看他的时候,他已经抱着个枕头躲在后面。所以,大家那时候都会笑他,觉得他怎么这么胆小?

随着我们逐渐长大,很多球迷和媒体越来越关注我们之间的竞争。也因为这样的竞争,隔在中间的那张球网,有一段时间还真的让我们的关系有些扑朔迷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追求的梦想,如果我们的梦想恰好是同一个目标的话,那一定会有一个人受伤。

2005年全运会夺冠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我想对身边的鲍春来说点什么。那天我就说,胜负只是一线之间,是很细微的一些环节决定的,一定会有更多的冠军在等着他。

当时离北京奥运会还有三年时间,我特别对在场的所有媒体说:“我希望能和鲍春来一起充当中国男单的两把尖刀,分守在上下半区,再像今天一样会师决赛,那就是我最开心的事了。至于决赛,那是我们两个人之间的事。”

可惜,并没有多少人真的听进去这番话。有的时候,媒体常常把方向给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