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娘救急呀!姑娘救急呀!前些日子英国公夫人来咱们绣坊定了几件用香云纱做的夏装,让我们过些日子就交货。可是供给咱们香云纱的岭南客商,说这些日子岭南阴雨绵绵,香云纱的工场,迟迟开不了工。”
“这没了香云纱,绣坊就做不了英国公夫人定的那几件夏装。我们已经差人去英国公府上说明情况了,可英国公夫人不愿见我们,派出去的人连面都没有见到,就叫英国公府的小厮,给挡在了外头。”
“我们实在是没办法了,才想着来求了姑娘,只盼着姑娘能给我们出出主意呀!”
听着曾绣娘一阵高过一阵的哭诉声,宋锦在心底里暗自叹了几息。
她还没有出府去,这事就找到自己来了,还真是叫人头疼呀!
曾绣娘不愿去告知赵氏,想必也是怕赵氏怪罪与她。
明知道绣坊香云纱储量不够,还私自揽下了英国公府的这个活计,这不是自作自受吗?
不过现在也不是她怪罪曾绣娘的时候,待这件事过后,她再对绣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让芙蕖把跪在地上的曾绣娘扶了起来,宋锦让她坐在绣凳上,擦了擦满脸的泪水,才道。
“咱们想要自己染整香云纱,也不是多大的难事,不过是要费时费力些罢了。”
“如今离给英国公府交货的日子还早,想来染整出一匹香云纱,也是够了。”
曾绣娘目中出现了喜色,看来她这是找到救星了。
“姑娘有法子染整香云纱?小人经营了绣坊这么多年,从未听说过有哪家绣坊,能够染整出香云纱来的。都是岭南的客商,从岭南带过来的。”
不知道香云纱的染整过程,谁会染整香云纱?
即便是知道了香云纱的染整过程,一个过程出了纰漏,也是染整不出来香云纱的。
好在宋锦在去金陵云锦研究所供职的时候,曾经去过广东顺德,在那里跟着当地染整香云纱的商户,学习了香云纱的染整。
染整香云纱对她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香云纱胚布的纺织和染整香云纱的场地。
染整香云纱需要一大块靠近河流的草地,染整好香云纱,需曝晒几日,反复染整,直到香云纱变得轻薄透气才算是染整成功了。
不过就算上述问题都解决了,当务之急就是薯莨水的调制。
薯莨水调制得好坏,是决定香云纱成品的关键所在,一般都是由老师傅用秘方调制。
可现如今去哪里找薯莨,哪里找能调制薯莨水的老师傅?
看着宋锦面上出现了难色,曾绣娘以为她没有把握,就道。
“姑娘,绣坊的存亡,就靠这些个香云纱了,若是到时候咱们做不出香云纱的夏装出来,英国公府怪罪下来,便是把小人打杀了,也是难辞其咎的。”
………………………………
第039章 谭嬷嬷进府
宋锦也不瞒曾绣娘,直言道。
“若是咱们想要自己染整出香云纱,如今面临两个问题。一则是香云纱的胚布从何处来,二则是这调制薯莨水的老师傅和染整香云纱的场地。香云纱和旁的布匹绸缎不一样,香云纱的染整场所,需要一块在河边的草地。”
“胚布咱们绣坊或许能自己纺织出来,老师傅若是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个两个精于染整的师傅,只是那场地,咱们该去何处找呢?”
之所以要把染整香云纱的场地选在靠近河边的草地上,是因为染整香云纱的一道工序,叫做过泥。
纱绸经过前期的染整,晒莨之后,还只是半成品。
只有经历了过泥这道工序,这香云纱,才算是真真正正地染制成功了。
宋锦说了这许多,已经把曾绣娘彻底搞懵了,她就是一个只会纺织锦缎和刺绣的绣娘,哪里会什么染整香云纱?
听着姑娘说要什么薯莨汁,要什么老师傅,要什么靠近河边的草地。她该上哪去,把这些东西都准备好?
芙蕖靠在门边,听见了宋锦方才那些话,想着宋家在京郊有一块荒废的草场,或许能够帮姑娘解了燃眉之急,蹑手蹑脚地又进了屋里。
“姑娘,夫人在京郊有一块荒废了多年的草场,那块草场原先是府里用来养马养羊的,后来朝廷不许咱们私自养马后,那块草地就荒废了。”
“这么多年都没人去管,说不定能成了姑娘染整香云纱的场地。”
“那草地旁可有什么河流?”
宋锦忙追问了句。
因为染整香云纱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过泥,需要用到河流里头的淤泥,淤泥上涌后,把染整好的香云纱绸用来进行过泥。
这道工序是染整香云纱那么多道工序里,唯一不可缺少的。
芙蕖抓耳挠腮想了想,片刻后回道。
“姑娘,那块草场旁没有河流,倒是有几条地下暗河,不知那地下暗河是否可以用来进行姑娘所说的过泥?”
竟然还有地下暗河?
宋锦有些意外,不过既然有了地下暗河,总比什么都没有要强些。
既然这场地的问题解决了,如今需要解决的,就是纺织出香云纱的胚布和寻找会调制薯莨水的老师傅,还有就是找一匹精于染整的工人们,来进行香云纱的染整。
“曾绣娘,绣坊里头,可有精于染整的师傅?如若没有精于染整的师傅,有精于印染的师傅也行!”
染整和印染,其实都相差不大。
只不过染整是需要在大染缸里头进行的,把纺织出来,无色的胚布染整成有色的布匹。
而印染,则更是项技术活,它是需要先打了花板,在花板上雕刻出各式各样的精美图案,再印染到无色的胚布上。
印染不仅考研师傅们的染整技术,还考研师傅们的雕刻技术。
曾绣娘在脑中细细想了想,才开口回道。
“姑娘,咱们绣坊里,大多都是精于纺织的绣女织工,会染整的工人很少,若是小人没记错的话,咱们绣坊是有一个老织工精于染整的,不是不知他会不会调制薯莨水?”
“听岭南来的客商说,染整一批香云纱,需要三四个月,如今咱们就两个月的时间,能把那香云纱染整出来吗?”
“若是不行,我再喊人去岭南催催,或者去岭南采购一批香云纱回来。”
曾绣娘之所以这么说,还是不大相信宋锦。
姑娘虽看起来是个聪明,可也不是样样都会,染整香云纱这样繁琐的工序,姑娘真的清楚吗?
就算真的对工序很是清楚,可实际上手起来,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宋锦也知道她不大相信自己,毕竟自己如今不过是个连京师都没有出过的小姑娘,哪里会清楚什么香云纱的染整过程?
可是她哪里知道,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她在顺德的香云纱染整工场,帮别人打了上三个月的义务工,对香云纱的染整,已经了然于心。
如今缺的,不过是原材料和人手,场地。
待这些都凑齐了,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让芙蕖送着曾绣娘出了门,赵氏那边就差了李婆子过来,把宋锦请了过去。
“姑娘,大姑娘为您请的教养嬷嬷,如今已到了府中,夫人差奴婢过来,让奴婢领着姑娘去见见那嬷嬷。”
今日的李婆子,很是客气。
和她往日那副趾高气扬的模样,简直判若两人。
不过李婆子待她,一向极为客气。
进了安心斋的小花厅,赵氏已坐在屋里,朝她招手,示意她过去。
来到赵氏身边,丫鬟搬了绣凳过来,宋锦就坐在赵氏身边,她还是头一遭坐在赵氏的身边,和赵氏靠得那么近。
“你大姐给你请的教养嬷嬷,姓谭,是前朝宫里的老人,很重规矩。”
“你在她身边,一定要跟着她好好学规矩,不能顶撞她,更不能有一丝一毫地懈怠。”
“若是你和谭嬷嬷起了冲突,就让人请娘亲过来处理,万不能得罪了谭嬷嬷,丢了咱们家的面子。”
赵氏心里终究还是装着她的,生怕她在那位谭嬷嬷的面前,出了什么差错,得罪了谭嬷嬷,絮絮叨叨地嘱咐了她半晌。
看着宋锦面上一副很不耐烦的模样,赵氏加重了几分语气,喝道。
“锦儿,这些日子你就别去四平街的铺子里,四平街的铺子,这些天我就让孙妈妈帮着你照看几日。这些日子你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和谭嬷嬷学规矩,哪里也不许去。”
“若是我让人我知道,你偷偷溜出府去,你身边伺候的这些个丫鬟,估计得换一茬了。”
赵氏说着,意味深长地看了宋锦身后的白荷一眼,就一眼,把白荷吓得当即就跪倒在地,连声道。
“夫人,奴婢一定牢牢看住姑娘,不叫姑娘偷偷溜出府去!”
白荷跪在地上,趁着赵氏不注意,拉了拉前头宋锦的衣裳,
“姑娘,你就帮奴婢说几句话吧!先答应了夫人。”
宋锦无奈,只得答应下了赵氏。
“娘亲,女儿知道了,女儿这些日子一定老老实实待在自己屋里,跟着谭嬷嬷好好学规矩,哪也不去,叫娘亲安心。”
这时候,门外突然有丫鬟通传道,夫人,谭嬷嬷进府了,特来拜会夫人。
李婆子给谭嬷嬷引着路,谭嬷嬷就进了安心斋待客的小花厅。
进了屋里,只瞧见宋家的当家主母赵氏坐在软榻上,身边的绣凳上坐了一个穿着藕荷色袄裙,面容清丽,梳了个坠马髻的姑娘。
模样生的倒是不错,气质也算不错,只是她一进这屋里,就闻到了这屋里隐隐散出来的一股异味,莫不是那姑娘身上散出来的?
谭嬷嬷还是个懂规矩的,朝着榻上坐着的赵氏福了一礼,就坐在了丫鬟搬来的凳椅上。
“夫人,老身来迟了,尚仪大人留着老身在宫里面说了很多话,交代了老身许多事,老身这才来迟的,还望宋夫人恕罪。”
“谭嬷嬷哪里的话?我们哪能恕您老人家的罪呢?您老人家能进府,教我家姑娘几日规矩,这简直是我们家求之不得的福气。”
“尚仪大人差人递出来消息的时候,我们原先是要喊了马车去接您的,但您毕竟在宫里,也不方便,就只能让宫里的马车,送着您过来了。”
看见了谭嬷嬷,赵氏的面上,已经笑得合不拢嘴了。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锦儿的教养嬷嬷请回府了。
学了宫中的规矩,再进了宫,日后再没人瞧不起锦儿了。
若锦儿日后改了主意,想嫁人了,到时候择婿的标准,就不一样了。
拉起了宋锦的手,赵氏就给谭嬷嬷介绍起来。
“谭嬷嬷,这位便是小女小女生性顽皮,长于深宅大院之中,由我和她爹两个人看顾着长大的。还望谭嬷嬷多教教她,让她懂些规矩,知些礼数,好不叫旁人轻看了去。”
这回谭嬷嬷细细打量了一番宋锦,从宋锦的面容,再到宋锦的穿戴,最后宋锦的气质。
眼前这位宋家姑娘,面容算得上是出众的了,穿戴也符合宋家的家世,气质也很是不错,没带着那种世家大族顽劣公子姑娘的气质,这样的学生,她喜欢!
且还是宋芸亲自把她从应天聘请回来的,就算她不看在宋家的面子,也该看在宋芸的面子。
太子妃得势,宋芸在太子妃身边伺候,少不得得到重用,还是不轻易吃罪得好。
谭嬷嬷心中的心思转了几转,又回到了现实中来。
“宋夫人,看姑娘的相貌,就知道姑娘是个聪明伶俐之人,想必也无需我多费什么功夫,姑娘也都能懂的。”
谭嬷嬷跟着宋锦回了翠微居,接过了白荷沏好的茶盏,宋锦亲自奉到了谭嬷嬷身旁的高几上。
“不知嬷嬷喜欢喝什么茶,屋里还有几两碧螺春,就吩咐丫鬟给嬷嬷沏了,还请嬷嬷不要嫌弃才好。”
面对着眼前那半老不老的谭嬷嬷,宋锦表现得很是恭敬。
毕竟这位谭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手底下不知教导过宫里多少贵人。
若自己一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得罪了她,还连带着她教出来的那些个宫里贵人,一起得罪了,那可真是倒大霉了。
………………………………
第040章 谭嬷嬷的教导
端起了那盏搁在高几上的茶盏,谭嬷嬷只喝了一口,尝了个味道,就搁在了那高几上。
她在宫里待惯了,也小心谨慎惯了,所以对于喝茶,通常她只喝一口,尝个味道就好,不会多喝。
“姑娘屋里的碧螺春,的确不错,只是老奴在宫里待得久了,喝什么都觉得索然无味了,还请姑娘见谅。”
芙蕖在屋里燃上了熏香,宋锦身上那股子难以祛除的异味,被暂时压了下去。
谭嬷嬷受不得这熏香,闻了片刻,就开始干咳不止。
宋锦忙让芙蕖用茶水浇灭了熏香,又拿了扇子来扇了扇,浓浓的檀香味,才散了不少。
“嬷嬷可要紧?要不我让人请个郎中回来,给嬷嬷瞧瞧?”
看着谭嬷嬷用绣帕掩住了口鼻,一个劲地干咳着,霎时间脸都咳红了。
宋锦担心她在宋家出了什么事,还没等谭嬷嬷面上同意,她已经知会了芙蕖去请郎中了。
“二姑娘,不妨事的,老身这是老毛病了。”
“以前在御药房当差做煎药宫女的时候,常常被那些个中药熏着,久而久之,就落下了这个毛病,一闻到个什么刺鼻的味道,就干咳个不止。”
谭嬷嬷说着话,面色逐渐红润起来,宋锦心中的担忧也就少了几分。
不过她始终还是放心不下,毕竟谭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若真的在她们家出了什么事,这可如何是好?
待会谭嬷嬷回去的时候,她就让郎中跟着过去瞧瞧。
宋锦正要说话,只见谭嬷嬷向她瞟了一眼,慢条斯理地说道。
“在还没进府,亲眼见到二姑娘之前,老奴在外头那些人的口中,听说过二姑娘的一些事。旁人都说宋家的二姑娘,是个和着男人私奔过,娇纵任性,不知礼数,不识大体的姑娘。”
“但我今日亲眼见到二姑娘,才知道原来谣言不可信,二姑娘是个懂礼数,识大体的姑娘。尚仪大人既然把我从顺天请过来,教导二姑娘,二姑娘就好好跟着我学吧!
“宫里可不比你们宋府,丫鬟仆妇可以随便出入,在宫里行走做事,最要紧的就是受规矩。”
宋锦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谭嬷嬷的观点,回道。
“既然是大姐把嬷嬷请到家中,教导锦儿规矩,锦儿一定好好跟着嬷嬷学!”
宋锦面上愿意跟着谭嬷嬷学规矩,学礼仪,可心底里,却是一万个不愿意。
跟着谭嬷嬷学这些无用的东西,不是把她拘在府里,不让她出去吗?
她不出去,怎么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绣坊又出了这样的事,若是没有她出来帮衬着些,估计那个曾绣娘,得变成一只无头苍蝇!
谭嬷嬷似是看出了宋锦心中的若有所思,淡淡地问了她一句。
“二姑娘可是心中有事?若是二姑娘心中有事,那么老奴改日再来!”
真是个厉害的嬷嬷!
一眼就看出了她心中装着其他事情,她现在心中忧心着绣坊染整香云纱的事,哪里能静下心来和谭嬷嬷学规矩学礼仪?
不过既然谭嬷嬷问起,索性她就和谭嬷嬷说说她的心里话,看谭嬷嬷赞不赞同她?
“听说嬷嬷在太祖那一朝,就在宫里伺候了,做了太祖身边的近身女官,后来陛下继位,嬷嬷也就隐退了下来,留在宫外养老,后来又进的宫。”
“嬷嬷的见识,想必比锦儿要多得多,锦儿有个大胆的问题,想问问嬷嬷,不知嬷嬷允准否?”
见宋锦一副郑重其事的模样,谭嬷嬷心中,一时拿不准宋锦葫芦里头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既然是尚仪大人请我来教姑娘的,姑娘若是有什么问题,我能力所及的,尽管问。”
谭嬷嬷这么说,是以为就宋锦这样的一个小姑娘,能问出什么惊世骇俗的问题。
却没想到,她真的就问了惊世骇俗的问题出来,瞬间难倒了她。
“锦儿大着胆子问嬷嬷一句,世间女子,若不依靠男子,该如何安身立命?”
“嬷嬷可赞同女子不依靠男子,成就自己一番事业的。”
“额,这个……”谭嬷嬷面上带了几抹红色,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眼前的这宋家二姑娘,看上去一个涉世未深小姑娘的模样,如何就问出了这样的问题?
难不成在她心中,女子离开了男子,同样也能安身立命?
那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这些还要不要了?
那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还要不要了?
思虑过后,谭嬷嬷决定还是先回了宋锦的问题,面上笑了笑。
“二姑娘的想法很大胆,简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只是姑娘忘了,身为女子,依靠男子才是安身立命的所在。”
“就算没有学识,不懂规矩礼仪,但总要安分守己,循规蹈矩,相夫教子,不做出出格之事,才是女子此生安身立命之所在。”
宋锦知道谭嬷嬷是在宫里伺候得久了,思想也就被禁锢了,所以这些大胆的思想,她不敢有,也不能有。
若女子时时事事都依靠男子,待年老色衰之后,男子另觅新欢,女子该依仗谁?
若是女子有真才实学,靠着自己的本事在世间行走,盖过男子风头,谁人会出来指责你?
依仗男子的女子,终究是靠不了一辈子的。
自己的一辈子,自然得牢牢握在自己手上才行。
宋锦这些话,只敢在心里想想,若是说给谭嬷嬷听,说不定这些个惊世骇俗的话,会吓到谭嬷嬷。让谭嬷嬷以为宋家的二姑娘,魔障了,整天胡思乱想的。
“嬷嬷,锦儿晓得了,锦儿一定铭记在心,日后定不糊胡思乱想的。”
“只是锦儿觉得,若是女子有真才实学,有着自己的本事,未必就要靠着男子,才能过自己的一生。”
“这世间的女子千千万,若是个个都打算靠着男子过活,那男子岂不累死?”
为了避免谭嬷嬷胡思乱想,宋锦还是应下了方才谭嬷嬷的那番话,才敢接着道,说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宋二姑娘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是上进的。但男子不会喜欢强过自己的女子,娶妻娶贤,宜室宜家才是最要紧的。”
“倘若娶个母夜叉回府,不是害得家宅不宁吗?”谭嬷嬷这么说,宋锦也无话可说。
宋锦让白荷亲自送着谭嬷嬷出了翠微居,就吩咐芙蕖去绣坊把曾绣娘请过来了,关于染整香云纱,她还有些事要嘱咐曾绣娘。
………………………………
第041章 熬煮薯莨水
染整香云纱的第一道工序,便是调制薯莨水。
野生薯莨搅榨之后,捞出残渣,用剩下的那些个薯莨汁液来熬煮薯莨水,一般是以货量的多少,来调制薯莨水的浓度。
若货量太少,薯莨水的浓度太高,会导致香云纱的颜色较深,不轻薄,也不透光。
若薯莨水的浓度太低,则会导致这批香云纱染整失败,成为拿不上台面的残次品。
所以这薯莨水的浓度,一定要把握得好。
芙蕖引着曾绣娘进了屋里,接着她就出去屋外守着了。
宋锦不放心屋里有人,连白荷也支出去了,屋里就留了曾绣娘和她。
看着曾绣娘面上仍是不大好看,想必还在为着染整香云纱的事情发愁。
这订单是她自己私底下接下的,还没有报到赵氏那边去,如今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若是英国公府上定的那几间夏装,不能按时交货的话,只怕她一个小小的绣坊管事,是担不下重责的。
可能最后还是要闹到由赵氏出来,由宋家出来收拾局面。
轻则四平街的那间绣坊关门大吉,赵氏裁撤了眼前这位曾绣娘;重则就是宋家因此得罪了英国公家,只怕宋老爹在朝堂上都不大好看。
宋锦亲自捧了茶过去,放到了曾绣娘身旁的高几上。
“曾管事,我让你在绣坊里头找几个会染整或是印染的织工绣娘,找得怎么样了?”
事情紧急,曾绣娘也不敢欺瞒宋锦,只能实话实说回道。
“姑娘,我已经差人在绣坊里问了,咱们绣坊,就只有一个年老的织工,懂几分染整。
只是熬煮染整香云纱的薯莨水,毕竟工序复杂,又要有经验的老师傅来熬煮,我实在是担心他熬煮不来呀!”
能找到一个懂染整的人,已经是天大的幸事了。
既然是懂染整的人,必定知道该如何熬煮染料,毕竟熬煮薯莨水,和熬煮那些个染料,还是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只是熬煮薯莨水,实在是要有经验的老师傅来熬煮,才会成功。
若换作没有经验的人,熬煮十次,能有一次成功,已经算是天大的幸运了。
如今她们手头什么都缺,只能一步一步走着看了,缺什么就买什么,找什么。
趁着赵氏在府里宴请谭嬷嬷,宋锦让白荷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