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榴花晚照又一春-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季安辰自己,倒似不甚在意,反正自幼便如此,他早已习惯了的,依旧还是一副乐观开朗的模样。

    不过说归说,季书瑜还是吩咐人给季安辰送了一琬热腾腾的姜汤,待他喝了,便开始今日的授课。

    只是今日,季书瑜破例,比往日提早一个时辰结束了一天的课程,然后吩咐侍女们在暖阁里摆了茶果,带着侄儿与两名学生过去坐坐,说说话。

    一进暖阁,一股香暖扑面而来,竟是比书房还要更暖和些。

    瞧着似是季书瑜早就吩咐,侍女们一早便将此处打理妥当,就等着几个人过来了。

    这样的暖阁,里面盘着火墙地龙,一烧起来便是整个屋子都暖了,同时又焚着香,但又有一面墙直接装了从西域进贡来的玻璃,既挡风挡寒,却又不遮光,人坐在屋子里,既能赏雪,又不会受风寒冷。

    如此设置,便是放在京城,也没有几家能享受得起的。

    季安辰虽不受重视,可到底也是位皇子,尤其他自幼便常来福安长公主府,所以这样的东西,他是见谅过的,并不新奇。

    叶心梅出身叶家,也是大胤王朝的百家世家簪缨大族,生活起居上也是精细之极,虽及不上福安长公主府,但也算是见过些世面的。

    这里头便只有虞琬宁的家世稍差些,虽然虞德陵是生在贵族虞家,又是当朝第一武官,但大将军府毕竟才立府不过十余年,经济上的收入并不十分丰厚,虞德陵自己又是少年从军,在军营里粗犷惯了的,并不如何懂得享受。

    福安长公主府里的这很多东西,都是大将军府从未见过的,不过好在虞琬宁上一世当过王妃,做过皇后,在这方面,倒也不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片子。

    所以进了暖阁后,虞琬宁便只赞了一声:“好暖和,在这里赏雪果然是极好的。”

    然后便由着墨梨摘了斗篷,看着季书瑜落坐,便也安然坐下了,并不显得如何惊异。

    这一点,便是让季书瑜对她更是刮目相看了。

    几个人坐下来说了说了几句外面的雪景,季书瑜便说起了近来众多京城勋贵之家,要求送女儿进公主府读书的事。

    “阿宁,心梅,其实今日我是有事要与你们商议的。”

    季书瑜怔怔看着外面一株正盛开的腊梅道:“大约你们两都已经知道了,近来我这公主府的门房,都被节礼塞得连个落脚的地儿都没有了,你俩都是聪明孩子,自然也猜得到,今年这番,可不单单只是节礼那样简单了。”

    “是的,弟子知道的。”

    虞琬宁应道:“是有不少亲贵人家,也想将自家女儿送来师父这里读书。”

    “是啊……”

    季书瑜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其实从当年我决定为亡夫守望门寡妇的时候,我以为定要孤独终老,在遇见你之前,从来都没想到过还会有弟子和学生来与我作伴,这些日子,说是为你们授课,可其实与我而言,又何尝不是与你们一同读书,一起领悟新的东西呢。

    可若当真开门收学生,那性质便不一样了,所以这件事,我觉得应该与你们商议商议。阿宁,心梅,你们怎么看。”

    叶心梅本就是个极聪慧的少女,否则也不至于只凭叶心竹闲暇时偷空教、自己自学以及虞琬宁和乔夫子偶尔的指点,便能进步神速,达到能让季书瑜满意的程度了。

    她很清楚,别看那些正想尽办法想要塞进福安长公主府的千金贵女,现在都只是与她一般大的女娃儿,可包括自己与虞琬宁在内的这所有人中,哪一个的身后,不是一股不容轻视的朝堂力量?

    尤其这些女子将来长大,嫁得自然也是门当户对的勋贵之家,从此便又是另一股贵族内闱的影响力了。

    所以一旦季书瑜开门纳学,就意味着她也会搅入朝局,即使她再怎么清贵高洁,也将不可避免的落入权势纷争。

    叶心梅知道,这不是季书瑜愿意的,可她也不好直说,毕竟这样的事,说到底是要季书瑜自己拿主意的,自己不过是一个入府读书的学生而已,轮不上她说什么。

    搜狗阅读网址:


………………………………

第193章 吃人似的目光

    再者说了,叶心梅她自己入了福安长公主府读书,却反对季书瑜收旁的学生,怎么听着都有点不讲理的意思。

    于是看了一眼沉思不语的虞琬宁,叶心梅微笑着道:“这样的事,还是得看公主殿下自己的心意,我们哪里懂得这许多?”

    “阿宁呢,你怎么认为?”

    季书瑜听完叶心梅的话,大约猜得到她的心思,知道她不方便对这样的事发表意见,便转而去问虞琬宁。

    其实方才叶心梅说话的时候,虞琬宁虽然一直没出声,但其实她心里早已有了想法,但想想又不便明说。

    其实从自身利益出发,虞琬宁是希望季书瑜应下这件事的。

    因为如果季书瑜再收学生,便意味着虞琬宁会有更多同窗。

    所谓同窗,也是培植帮手的一个途径,即使季书瑜收的学生中定然会有与她投缘的,也会有与她不投缘的,但必定也能笼络那么几个将来用得着的人。

    毕竟这此少女现在的家世,以及日后的夫家,都不会是等闲之辈。

    而且这世间,除血缘之亲外,最坚实的便是同窗之谊,同袍之泽。

    自己如此年岁不大,又是个女子,上疆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同袍之泽是不必想了,可若能结交几个投缘的同窗也是好的,将来对自己与季安辰必定会有所助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那便是将来,若虞琬宁与季安辰能如愿大展鸿图,那么虞琬宁办女子书院的愿望就有可能会实现了。

    而且,如果有了福安长公主府开门收女学生的先例,那么将来自己开办女子书院,便能减轻很多阻力。

    只是这两方面的因素,唯有第二个可与季书瑜说一说,第一个想法,便是虞琬宁脸皮不薄,也是不便明说的。

    所以此时听季书瑜问她,虞琬宁沉吟了一下方道:“原来这件事应如梅姐姐所言,由师父您自行决断,我们不便多言的,只是……”

    虞琬宁迟疑着看了季书瑜一眼,又看了看季安辰,面露迟疑之色。

    “你我师徒,有什么都尽可直言。”

    季书瑜瞥了一季安辰,继续说道:“说起来这里就安辰小子一个外人,不过他是为师的侄儿,我说话他多少还是听的,而且这孩子也不是个多嘴多舌之人,自然不会出去外面瞎传。”

    季安辰:“……”

    难怪方才姑母只问虞琬宁和叶心梅的意见,却提也不提他,原来在姑母心目中,人家三人是师徒,唯自己一个是外人啊。

    虞琬宁闻言怔了一下,其实她并不是怕季安辰出去乱说,她仅仅只是因为想到了俩人的将来,下意识地看了他一眼而已。

    不过,既然季书瑜已经这样认为了,虞琬宁倒了倒是没必要去纠正解释,而且也没法纠正解释。

    于是便道:“其实弟子想的是,这几年,弟子心中一直有个不甚切合实际的想法,便是将来开办女子书院,为这天下女子,创立一个可以专心读书的地方,只是千年传统到底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不管将来弟子走到何种境地。

    想要办成这件事,都一定会遇到不小的阻力,这不是一件容易办得到的事,所以弟子私心想着,若有了师父您开门收女学生的先例,将来弟子想要办成女子书院的事,大约就能减轻些许阻力了。”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当然,这只是弟子的一点私心,但弟子不敢以此私心,来为难师父,所以,这件事还是师父您自己拿主意罢,学生们……的确不便多言。”

    听了虞琬宁的话,季书瑜微微沉吟一下,然后又看向季安辰。

    问道:“安辰,要不然你也说说你的想法?”

    “啊?侄儿也可以说?”

    季安辰有些受宠若惊地瞪了瞪眼睛,方才季书瑜一直与虞琬宁和叶心梅说放,将他晾在一旁,还说什么他是外人,所以他便也只好自顾自地喝茶吃点心赏雪景了。

    此时听季书瑜问起来,季安辰微怔了一下,然后又忽然兴奋起来。

    便爬在手枕上笑道:“皇姑母,依着侄儿的想法,您倒不如将此事应下来,日后您这公主府里,会收很多姐姐妹妹的,一起来读书做伴,岂不有趣?而且侄儿我常来常往的,您这里许多千金贵女,娇美闺秀,侄儿我也能沾光大饱眼福不是……”

    然而他话未说完,便被季书瑜一桔子打在头上,“哎哟”了一声便摸着脑门儿不说话了。

    其实,季书瑜这一下子打得并不疼,他之所以突然闭嘴,是因为他感觉到脖子里突然一股凉意,不由地打了个寒颤,一扭头,便正好对上虞琬宁那一股要吃人似的目光。

    季书辰知道自己这玩笑开大发了,又想起当初在虞府初见时,虞琬宁便说过,她日后是要嫁自己为妻的,自己不可再对旁的女子动心思,否则便绝不与自己干休,于是他伸着脖子使劲地咽了一口唾沫,又将脖子缩回去,闭了嘴低头剥着桔子现不敢乱说话了。

    “你这孩子,胡诌些什么?”

    季书瑜只道季安辰是被那一桔子给砸老实的,便嗔怪地瞪了他一眼道:“眼下是因为到府里来读书也就你们三个,在我这里可不拘这些小节,可倘若日后到府里来读书的女孩儿多了,人家都是闺阁女儿,你再要来,自然是要避嫌的,不可能让你还与大家在一处读书了。

    还有,你这等心思,最好收一收,如今是看你年纪小,只当你随口玩笑,我不与你一般见识,可你日后长大了,若还似这般轻妄,看我如何收拾你。”

    “是,侄儿知错了,再不胡说了。”

    季安辰低头头,呐呐地认了错,又偷偷抬眼看了一眼虞琬宁,见她也只狠狠地瞪了自己一眼,便扭头去与季书瑜说话,一时倒放下心来,暗暗地长吁了一口气。

    继而又忽然觉得自己好歹一堂堂皇子,居然被一个小丫头片子给唬住了有些没面子。

    搜狗阅读网址:


………………………………

第194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但那又如何?反正别说是当着季书瑜的面,就算是季书瑜不在这里,他也不敢再在虞琬宁面前胡说八道了。

    这妮子,简单天生就是生来克他的。

    “唉……”

    季书瑜低下头,微微地叹了一口气,又站起身来,看着外面的雪景踱了几步,思索了半晌。

    直到眼看到了往日里虞琬宁与叶心梅该回府的时辰,季书瑜方才似下定了决心一般道:“我想明白了,我决定收下一心向学的学生。”

    “师父决定了?”

    虞琬宁颇有些惊喜,但却又极力掩饰地问了一句。

    “是,决定了。”

    季书瑜回看着虞琬宁笑了一下道:“虽然那些要送女儿入我门下之人,还有一心劝我答允的太后,其实怀的都是一些旁的心思,但我季书瑜,有所为有所不为,万事只凭自己的心思与良知做事,不是旁人能够随意左右得了的。”

    说着,她又冲虞琬宁笑了一下道:“其实方才你说的对,若你一心要在将来为这天下女子做一番事,开办女子书院,那么身为你的师父,便先生做个表率,有了这样的先例,将来完成你的理想时,做起来便能少很多阻力,而且只要到那时师父身子骨还好,便也会全力助你。”

    “那弟子先行谢过师父了。”

    虞琬宁听季书瑜这样说,有些惊喜地站起来,深深施了一礼,然后又一脸诚恳地道:“弟子代这天下有心向学的女子,多谢师父了。”

    其实,对于虞琬宁来说,将来想来办女子书院的想法,倒也并不如她曾与季书瑜说过的那般单纯无私。

    她考虑的,其实是利用为女子办学的举措,进而影响到前朝后宫的内闱力量,为自己与季安辰将来多添一份助力,那可都是正治资源啊。

    而且,这样的资源还是无穷尽的,如果自己将来与季安辰能安然携老,这些书院学子的力量,将来也会成为自己儿女的助力。

    虽然这个时候的虞琬宁尚不足十岁,但毕竟两世为人了,心理年龄已十分成熟,能想得这样远,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话是不好对季书瑜说的,但季书瑜肯如此支持她的理想,并为了她的理想,而改变自己多年来的坚持与原则,这还是让虞琬宁心心中十分感激。

    “不过,我也不能是谁求上门来,就谁都收的。”

    因已然在心里做了决定,所以季书瑜便开始思索收学生的事情,她眼睛发亮地道:“我不管这些女孩儿身后的家人是打的什么主意,怀的是什么想法,我季书瑜也只教一心向学的学生。

    所以想入我门下,可不限门第,不限贵贱,但却必须得经过考试,若是考不好的,他们便是再搬出太后来,也是无用的。若是当真有资质上佳的好苗子,便是家贫无力读书,我便是资助了也无妨。”

    说到此处,季书瑜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地,忽然有些兴奋地回过头来看着屋里的三个孩子问道:“你们说好不好?”

    “自然是好的。”

    见季书瑜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虞琬宁与叶心梅,还有季安辰自然连连点头附议。

    “再这两天便过年了,这件事便只能年后再做起来。”

    季书瑜拍了拍掌心道:“今日回去后,你们便不必再来了,在家里好生过个年罢,等过了正月十五,你们再来,咱们一道儿商议着给你们招同窗的事,而且咱们也可以一起商议着出考题,对了,安辰也可以。你们说好不好?”

    “这个好。”

    叶心梅听了自己也可以参与出考题,一时有些兴奋起来,笑嘻嘻地道:“以前都只是公主殿下考我们,那这次,我们也可以考一考别人了,当真是有趣呢。”

    虞琬宁也微笑着点头。

    而原本一直低头吃水果点心的季安辰,听了这话,也有些受宠若惊地抬起头来。

    指着自己道了一句:“侄儿也可以?”

    “自然是可能的。”

    季书瑜回来坐下,笑道:“你这孩子,虽非我的正经学生,但也明慧机敏,比之寻常同龄人在课业上强着不止一星半点,所以让你参与出题,也是可以的。”

    说着,季书瑜忽然顿了一下,看着一脸受宠若惊的季安辰,想起旁的事来,便微微叹了一口气道:“从明日起到正月十五,阿宁和心梅便不再来了,要在府中陪伴家人过节,安辰小子若是在宫里寂寞,倒也是可以随时来寻姑母说话的。”

    “侄儿谢谢皇姑母厚爱”

    听着季书瑜这样疼爱他的话,季安辰十分感念,忙起身行了一礼,然后又一副孝顺懂事的模样,奉了一盏茶给季书瑜。

    “好了,那便这样罢,时辰不早了。”

    季书瑜看了一眼外面道:“这些天日头短,若是耽搁得晚些,你们回家时天便要黑尽了,这便都回去罢。”

    说着,季书瑜对一旁侍立的月影点了点头。

    月影会意,便立即带着另外两个小丫头,每人捧了一个朱漆盘过来,给虞琬宁季安辰,还有叶心梅每人一份。

    “收着罢,这是我给你们的节礼。”季书瑜端着茶碗,拨着茶沫儿含笑道。

    虞琬宁看了一眼,见三个人的东西都是一模一样的,并不分远近亲疏,也不以身份高低而有区别。

    每人都是一套文房四宝,虽是书房里最常见的物件,但却都质地上佳,寻常人家用不起的。

    于是三个人便都起身行礼道谢,然后让各自的侍女接过收好。

    “这便回去罢,下雪路滑,吩咐赶车的小心些。”

    季书瑜又叮嘱了虞琬宁与叶心梅一遍,然后看向季安辰道:“安辰且稍等一等,待我更个衣,然后与你一起进宫,跟太后说一说收学生的事,虽然这件事我依了她,但也得由我来定规矩,不能什么都由着她的想法来。”

    “是。”

    季安辰听季书瑜要与她一起回宫,心里十分高兴,便乖乖候着了。

    向季书瑜道了辞,虞琬宁与叶心梅一起出了公主府。

    搜狗阅读网址:


………………………………

第195章 拜年

    “阿宁,等正月初二,你可一定要与姑母一道儿来家里看我啊。”

    叶心梅牵着虞琬宁的衣袖又嘱咐了一遍。

    “这个自然的。”

    虞琬宁笑道:“往年哪年不是这样的?还用得着你如何特意嘱咐?”

    “虽是这样,可总也怕你不来,忍不住想要多说两遍。”

    叶心梅笑道:“那便说好了,不过你也知道的,初三那天,我也是要随阿娘去给我的外祖家拜年的,不过我们肯定还是傍晚便归,你可得等着我,咱们在家里住了一晚,再回大将军府时,我便也随你和姑母一道儿去,然后咱们再一起来向公主拜年,现去乔夫子家拜年。”

    “知道了,不会忘的。”

    虞琬宁亲自扶了叶心梅上了叶府的马车,又嘱咐了赶车的车夫路上慢点,一定注意安全,然后才挥手与叶心梅道别。

    等看着叶府的马车走了,虞琬宁方才上了自己的马车回府。

    虽然从这天后便有了十几天假,不必再去公主府读书,但虞琬宁因主理着大将军府的家事,虽虞夫人和府中精练能干的几位管事婆子尽力相助着,虞琬宁却还是是忙昨昏头转向。

    过了年,到了正月初三,虞琬宁便随着虞德陵与虞夫人去外祖叶家拜年。

    虽然因为虞琬宁读书习武的事,叶老夫子本就对女儿女婿和这个外孙女十分不满,但因为叶倾多次相劝,他倒也不会当面甩脸子,只是对虞琬宁不怎么亲热而已。

    好在外祖母与舅舅舅母都十分疼爱虞琬宁,所以到了外祖家,虞琬宁倒也不会觉得不自在。

    只是今年,似乎情形更加不好了些。

    虞琬宁给外祖父和外祖母拜完年后,叶老夫子居然冷哼了一声,起身便走了。

    外祖母便拉了虞琬宁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阵子话,告诉她:“你别理你外祖父那老糊涂的东西,他那是因为你将心梅丫头带进了福安长公主府读书,心里不自在呢,不理他便是了,有外祖母疼你。”

    “是,阿宁知道的。”

    虞琬宁笑嘻嘻地回了外祖母一句,反正外祖父甩脸子就甩脸子,她并不在意。

    只不过今日叶心梅也要随着父母去她自己的外祖家拜年,不在叶府,所以虞琬宁在这儿待着,便多少有些无聊。

    只是虞夫人难得回娘家一趟,与老母亲自然有不少话要说,再加上虞琬宁腊月十二八离开福安长公主府时,便答应过叶心梅,要等她回来,再一起回大将军府的,所以便也只好耐着性子待下,夜里便宿在了叶心梅的屋子里。

    而且叶心梅还特意将做事最为仔细稳妥的采岚留下,伺候虞琬宁。

    初四用过午饭,叶心梅便与父母一同从临安郡王府回来了,于是虞琬宁给舅舅舅母拜了年,叶心梅也回了祖父祖母便随虞琬宁一家,回了大将军府。

    初五,俩人便一道儿去给季书瑜拜了年,季书瑜自然高兴,毕竟这些年来,她一直一个人过年,早就习惯了的,如今有了这两个学生,她倒也觉得日子过得充裕起来。

    初六,虞琬宁与叶心梅一起去向乔夫子拜年,送了不少节礼。乔夫子自然也知道这是两个学生有意贴补她,不过毕竟是在正月里,便也没推辞就收下来了,末了又亲自下厨,做了一席饭给两个学生用。

    师生三人,外加一个陆诚,热热闹闹地说了一天的话。

    尤其说起在福安长公主府里读书的事,便是连乔夫子,也是一脸神往。

    季书瑜在腊月二十八那天,刚与虞琬宁叶心梅商量完,便立即进宫去见韩太后,告知了她自己的决定。

    其实对于季书瑜这样虽然答应收学生,但却必须要经得过考试,一切以成绩论,并不管学生的父母是什么人。

    若是成绩好的,便是与韩家政见相悖,或是家世寒微,没什么利用价值,季书瑜也会收进门来,精心施教。

    若是成绩不好的,便是韩家人,甚至哪怕是季氏皇室宗族之千金,也是坚决不要的。

    她告诉韩太后,若当真要开门授课,那么她只想做一个纯粹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夫子,不会愿意将这件事,变成党争之工具。

    韩太后虽然心下不快,但她知道季书瑜能如此,已是做了极大的让步,她若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寸进尺,只怕会势得其反。

    只好回头差了人,去告知她原先答应下来的那几户亲眷,要他们尽快给自家女儿请个好夫子,恶补一番课业,免得年后季书瑜收学生时,通不过考试。

    若当真那样,例是她们自己没本事,怨不得韩太后不帮忙了。

    于是就这么着,京城世家贵族突然兴起了一股闺阁女儿读书的浪潮,一时间略有些学识的女夫子竟供不应求。

    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