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小炒-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陶阳的右手攥着自己袍子的边,很是紧张的样子。
“那个,清明时的春游,我可不可以,”
“邀请一个朋友去?”
………………………………
第十四章 鸡汤
“阿翁,”
坐在院子里对着面前的白锦儿手里握着一把尖刀,正对着面前已经宰好褪好毛的肥鸡比划着,看样子是在琢磨要把它处理成什么样子。白老头依旧坐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树下,手里抱着一个葫芦,惬意地半眯着眼睛。
“今年的清明,我们还是要开店吗?”
白老头的手搭在葫芦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敲着葫芦光滑的外表。
“咚”的一声,白锦儿手里的刀,已经剁在了那只已经十分白净的老母鸡身上了。
说到这里,原本看上去已经睡过去的白老头忽然坐直了身子。
反应如此之快,白锦儿都吓了一跳。
“怎,怎么了,阿翁?”
白老头就这样坐在那张躺椅上,他的怀里抱着那个光滑的酒葫芦,白锦儿看着他的眼神从面前不规整的石板上,移动那长长伸出的树枝,到最后,是远远的天空。
他像是没有听到白锦儿的问话,又像是这么迅速的坐起来,只为了发个呆。
“想想,也这么些年了……”
白老头的嘴唇动了动,似乎在嗫嚅什么。
“阿翁?”
“狗丫头,今年我们就不开店了。”
白老头长长地叹了口气,他抬起头,原本很是混浊的双眼竟变得有些透明了。
“我带你去个地方。”
白锦儿的手按着刀把,压在案板上,他眨了眨眼睛,
“阿翁是要带我去看阿婆吗?”
白老头拔开了酒葫芦上面的塞子,听见白锦儿的话,他又低下头抿着嘴笑了。
“是啊,”
“带你去看看你阿婆。”
说完,他大口地喝了一口葫芦里的酒。
白锦儿沉默了,她看着面前的白老头,脸上并没有什么表情上的改变,但是白锦儿却深深地感觉到,这个平常看上去玩世不恭的老人,身上慢慢散发出一种不平凡的情绪。
是哀伤,是淡淡的痛苦,虽然并不强烈,却像这几日梨花巷盛开的梨花一般,淡而缱绻,令人难以忽视。
说起来,白锦儿从来没有见过白老头的妻子。
从当年还是幼儿时候,被他捡回来,白老头就一直是一个人。这么十二年过去了,她也从来没见过那位“阿婆”。隐约从邻居的嘴里听出来,白老头的妻子好像已经去世了。
可白锦儿好奇的是,白老头从来没有带她去祭拜过。即使是清明这种祭拜先祖的日子,白老头也是选择和她留在家里开店。
白锦儿不再问下去了,她重新握起了刀,“当当当”的把面前的鸡剁成了块。
……
陶阳站在白家门外,看着那已经斑驳的木门,他的神情看着纠结而犹豫。
抬起头越过院墙,只能看见白家院子里那棵高高的树木,伸出的枝干上点着写嫩绿的芽儿。
陶阳咬了咬牙,抬起手准备敲门。
手还没放上去呢,只听得“嘎吱”一声,门突然打开,把门口的陶阳吓了一跳。
“哟,这不是陶家的小三儿吗?”
白老头看见脸上一副被惊吓到表情的陶阳,顿时起了似笑非笑的神情。
他眼神上下打量着面前的少年,不知为什么是越看越欢喜。
“这么早早的,你来做什么?”
今天是白家食肆的休息日,看着陶阳这么早跑来,看来他也是记得这件事情的。
陶阳从被突如其来的惊吓里恢复过来,可看到开门的是白老头,少年白净的脸庞上不知为何泛起一丝不好意思的红晕。可仔细一想,他今日来又不是奔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目的,低头咳了咳,先朝着白老头作了一揖。
“白翁,好久不见,身子可还硬朗?”
“哈哈哈哈——”
白老头看着少年的头顶,哈哈大笑。
“得了得了,前几日还去你家给你阿娘做饭来着,身子怎能不硬朗。和老头子我就不用做这些虚的了,你是来找狗丫头的吧?”
白老头一语道破陶阳的心事,虽然他的心思几乎已是司马昭之心了,可被白老头这么一说,却还是登时羞涩了起来。陶阳放下手垂于身子两侧,默默地点了点头,算是承认了。
“正巧,老头子我要出去办点事儿,你进去找她吧,狗丫头在厨房里看着汤呢。我看时间还早,你要不留家里吃点东西,刚好尝尝狗丫头的手艺,我让她给你试试她最近新做出来的菜。”
“那个味道,啧啧啧,”
白老头赞赏地摇着头说,同时伸出手,拍了拍陶阳的肩膀。
“如何?”
陶阳赶忙又叉手在前,脸上的表情虽然依旧冷静礼貌,但是白老头分明地在他眼底读出了浓浓的窃喜。
“那就,麻烦白翁了。”
“这有什么好麻烦的,”白老头含笑说,看着陶阳的眼神意味深长,
“老头子我很快就回来了啊。”
看着白老头晃晃悠悠离开的背影,陶阳先是松了一口气,然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可随后他脑海里一闪而过白老头临行之前的那句话,
咦,怎么听着,有些奇怪……
关上了院门,陶阳朝着白家厨房走去了。
白锦儿拿了个小板凳坐在灶边,看着炉灶上那个陶锅,听着它发出的细微的咕噜咕噜的气泡破碎声音,白锦儿手里拿着个芦杆,有一搭没一搭地戳着黑棕色的锅体。
“唉……”
或许白锦儿自己都没发觉,这已经是她第五次叹气了。
“宿主,你怎么了?”
白锦儿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然后反应过来,原来是她脑海里的系统忽然说话了。
这还真是难得啊,白锦儿有些惊讶。毕竟这么些年了,系统几乎没怎么主动搭理过她。
那机械的女声,此时听起来竟然还有些温暖。
“没什么,”
白锦儿低声回答道。
“只是突然觉得有些迷茫。”
“为什么?”
听到这句问话,白锦儿把手里的芦杆插进了炉灶里,伸了个懒腰。
她的眼神依旧停留在那个陶锅上,原来明亮清澈的杏眼里有一丝茫然。
“我就是在想,是不是我真的永远回不去原来的那个世界了。”
系统沉默了,白锦儿似乎早知道她说出这句话系统会不回答,所以她只是笑了笑,没有等待对方的回答,自顾自地继续往下说:
“来这儿十二年了吧,感觉自己也慢慢的习惯了这儿的生活。没有手机电脑,没有现代科技,没有了朋友,也没有了从前的亲人。我有和你说过,其实我原来是有个男朋友的吗?”
“虽说也没想过结婚吧,但是如果就这么交往下去,结婚也是迟早的事情。”
“说真的,那棵歪脖子树到底什么时候长在那里的,我是真没有印象了。”
“你还记得我刚来的那几年吧,天天和你吵,抱怨,你也不回我,就只是时不时地说一句话,让我知道你确实还存在的。我想和你说一声对不起,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是人还是什么科技,但是,”
“还是谢谢你,陪我度过了我最难的那几年。”
“大概我是真的回不去了吧。”
白锦儿的手支着自己脑袋,轻轻的说。
“虽然希望越来越渺茫,但是其实这十二年,我还是一直保留着希望,有一天睡醒睁开眼睛,自己躺在医院里,看见爸妈他们站在我的面前痛哭流涕,看见自己身上打满石膏。”
“应该是不可能了。”
“今天看着阿翁的样子,我想,他一定很爱我那位没见过面的阿婆。那样的痛苦是演不出来的。虽然这么痛苦,但他还是一直这么努力的活着,努力的养着我这个不知道身世,不知道哪里来的孩子。”
“我曾经也想着,会不会我去跳个河,或者找个楼一跃而下,就能再次穿越回去了?可是我不敢,而且越活,我越不敢了。”
“我也想活啊。”
“虽然活在这个没人认识我,陌生的世界,但是,我确实还活着。”
“如果我死了并没有回去,而是直接消散了,可怎么办。”
“所以,系统啊,”
白锦儿的食指,碰了碰陶锅的盖子。
“接下来,我会努力活下去的。”
“麻烦你多照顾了。”
脑海里还是一片沉默,可是白锦儿并没有强求系统一定要回答自己,她只是想把自己心里的话说出来,说出来之后她明显开心许多了。她从旁边捡起抹布包着手,准备把锅盖打开。
“好。”
这时候,那机械的女声响了。她只说了一个字,就再一次的陷入了沉默。
白锦儿愣了一下,随即莞尔一笑,语气感激地说了一句:
“谢谢了。”
锅盖打开,滚烫的蒸汽跑了出来,白锦儿躲开,等雾气散开之后,她才把脸凑了过去。
老母鸡已经炖的软烂,里面撒了几颗枸杞和前几天她处理好的桂圆干,数量不多,只是给鸡汤增加一丝香甜。
白锦儿抄起勺子,舀了一勺放在小陶碟里吹了吹,然后尝了一口。
“嗯,味道不错。”
白锦儿满意地放下陶碟,用勺子伸进陶锅搅了搅,肉质偏硬的鸡肉已经化开,洁白的鸡肉和微黄的鸡皮看上去是如此有食欲。
白锦儿正打算把鸡油舀一些出来的时候,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道清朗的男声,带着笑意:
“好香啊。”
………………………………
第十五章 邀约
“陶阳?!”
白锦儿听见声音,转过了头。她看见陶阳打开了厨房的门,手扶在门框上,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看着自己。
糟了,刚刚的自言自语不会被他听到了吧……
白锦儿知道自己和系统交流的时候总会控制不住地说出声音来,所以她从来不在有人的时候和系统说话。刚刚白老头说要去找家里相熟的屠户商量下订货的事情,家里只留着自己一个人,白锦儿才放心的和系统说起了话。
陶阳是什么时候来的……
白锦儿舔了舔嘴唇,语气里不禁带上了一些些紧张。
“你怎么来我家了?”
陶阳歪了歪头,没有回答她的话,而是踱步到她的身边,勾着头往她面前的炉灶处看去。
看见里面微微泛白的鸡汤,陶阳挑了挑眉,又侧颜看向白锦儿。
“煮什么好吃的呢?”
“你不看到了吗,鸡汤。”
白锦儿蹲下身子,又用勺子扒弄了会儿,便用抹布裹着手,把锅从炉灶上抬了下来,放在一旁的石桌上。
“呼,呼,”
白锦儿吹了吹上面的蒸汽,重新拿出一个干净的小瓷碗,给陶阳舀了一碗,递到他的手里。
“尝尝,今天刚宰的老母鸡,可肥了。”
陶阳接过,刚出锅的汤很是烫手,透过瓷碗的温度都让人很难长时间捧着;他的手往上面移了移,也学着白锦儿吹了一下冒出来的白气。
嘴唇先是小心地碰了碰碗边,还是很烫。白锦儿见状,又拿出一个小调羹放进他的手里。
舀了一调羹,温热的汤液顺着少年的喉咙滑进了胃里。
和陶阳平常喝的鸡汤不太一样,不知是心理因素还是什么,陶阳总觉得白锦儿炖的鸡汤,就是要比家里炖的甜一些。
也不顾烫,陶阳接一勺的,喝光了自己面前的小瓷碗。
意犹未尽地舔了舔嘴唇,陶阳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发自内心的赞叹地说了一句:
“好喝,”
“这是我喝过的最好喝的鸡汤了。”
白锦儿低头抿嘴浅笑,随即收敛了脸上的笑意,好让自己看上去不是那么“好收买”的人。
“你还没告诉我,你来我家干嘛呢。”
“啊,对,”
陶阳这才如梦初醒,他放下了手中的小瓷碗,看着面前的白锦儿,那种微微的局促感,再一次从心底涌了上来。
“是这样的,不是马上就是清明了吗?今年清明,圣人颁旨准各户假休三日,我和其他人约好了待祭祖之后,要去郊外踏青。”
“所以我想,你是否有兴趣,”
“与我同去?”
陶阳说出这些话之后先是松了一口气,随即又吊起心来,明亮的眼睛带着期盼,他希望白锦儿能够同意,却压抑着自己的心不让这期待看着过于明显。
“踏青?”
白锦儿一愣。
确实,好像往年里,她总是能在清明的时候看见许多少男少女精心打扮,相邀出行;也有各家呼朋唤友,一同出来玩耍聚会。可因为往年的清明白家食肆也是要开门的,加上白锦儿的朋友并没有很多,她对清明踏青这件事情,也不甚了解。
可今年,白老头明确地说了是不开店的,那么,她应该也可以跟着陶阳他们一起去踏青了。
“应该,没有问题。”
白锦儿想了想,开口说道。陶阳脸上一瞬间出现惊喜的神情,可还没等他说话呢,白锦儿又补了一句:
“不过,我得先问问我阿翁。”
“今年我要和我阿翁去给阿婆扫墓。”
阿婆?
陶阳反应了一会儿,从前街头巷尾的传的事情在他脑海里浮现出来。他并没有因为白锦儿的这个但是气馁,而是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对了!”
白锦儿正准备把陶锅抬进院子的时候,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对着陶阳小心翼翼地问道:
“你进来的时候,没有听见什么声音吧?”
“没有啊,”
陶阳的表情看上去很是自然,
“怎么了?”
“没什么。”
白锦儿这才松了口气,双手握住陶锅的两个把手。
“对了,你中午……”
“我中午留你家吃饭,”
白锦儿话还没说完呢,就被陶阳给打断了。
他脸上的笑容莫名有一种志得意满的感觉,
“刚才白翁同我说了,让我留你家吃午饭。还说你最近又学了新的菜式,让我试吃试吃呢。”
看着陶阳的笑容,白锦儿莫名有一种被卖了的不爽。
……
“招儿,招儿?”
安正坊,孟家。
孟金氏往孟如招房间的方向走去,身后跟着两个奴婢。她一边走,一边呼唤着孟如招的名字。
“招儿,招……”
忽然从旁边的树林里闪出一个身影,直直扑进她的怀里。
“阿娘!”
一道脆生生的女声在她怀里响起,孟金氏先是吓了一跳,可看清怀里的人之后,又无奈地笑了起来。
“招儿啊,你怎么这样捉弄阿娘,若是把阿娘吓出个好歹了,阿娘可不饶你。”
孟如招从孟金氏怀里挣脱,站在孟金氏分面前。站直了身子的她竟然比孟金氏还要高些;朝着自己的阿娘吐了吐舌头,孟如招的语气很是欢快:
“阿娘才舍不得罚我呢,阿娘最疼招儿了。”
“你可别在这儿同阿娘说好听话了,说吧,你这丫头,又想做什么?”
孟如招听见孟金氏这句话,脸上顿时起了不好意思的笑容。她凑到孟金氏身边,拉住孟金氏的手,撒娇般地晃了晃,
“阿娘,我也想清明踏青。”
“清明踏青?”
孟金氏横了孟如招一眼,
“怎么,你还惦念着清明踏青呢?你若真是想清明踏青,怎么前几日还甩下了跟着你的婆子,淋雨去了呢?”
“也难得你这次运气好,竟然没染上风寒,只是咳了几日,不然啊我和你阿翁非得把你锁屋子里,哪儿也不让你去。”
“哎呀我这不是好了嘛~”
孟如招的声音里满是讨好和祈求,她松开孟金氏的手,在她面前转了一圈,脸色虽然有些苍白却挂着开朗阳光的笑容。
“你看阿娘,我是不是已经好了,我也不咳了现在。”
“你就让我去踏青嘛,我想着这天想了好久了——”
孟金氏看着孟如招的笑容,女儿的身体状况,她是再清楚不过的。难得这么些年被这病这样折磨着,孟如招却依然能保持着这样的外向和活泼。看着孟如招,孟金氏的眼底满是疼惜和宠爱。末了,她只能叹了一口气,无奈地妥协道:
“好好好,阿娘让你去。”
“耶——”
“不过,”
突如其来的转折让孟如招的欢呼声刹了车。
“不过,你必须和三郎一起去。”
“啊?!”
孟如招夸张地喊道,她脸上的表情分明的很是不满。
“为何我偏偏要同那些孩子一起去嘛!”
“什么孩子,你也不过比三郎大上一岁罢了。三郎这孩子做事稳重可靠,让他帮阿娘看着你,阿娘才是最放心的。”
“什么稳重可靠……”
孟如招不服气地小声嘟囔,
“明明就是古板无趣。”
孟金氏像是没有听到孟如招的抱怨,伸出手点了点孟如招的脑门,
“你还好意思说呢,若你有三郎一半的细心性子,阿娘我也就不会这般担心了。”
“反应不用说了,”
“你要不就同三郎他们一起去,要不就在家里练女红或是读书,”
“你自己选吧。”
“别别别!”
听见读书和女红,孟如招赶忙摇头否决否决。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认命地说道:
“我去,我去还不行吗。”
……
“狗丫头和你们去踏青?”
白老头咽下了口中软烂的鸡肉,转头看向坐在他旁边的白锦儿,
“你想去和他们踏青吗,狗丫头?”
听见白老头的问话,白锦儿手上的筷子一顿,随即夹起一片青菜,盖在自己的饭上。
“想倒是……”
她的声音越说越小,
“挺想去的……”
“想去便直说,磨磨唧唧的。”
白老头笑骂道,“想去那便去,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头子我不让你去和朋友们玩呢。”
“不过啊,”
白老头的视线又移动到了对面的陶阳身上,
“小陶三儿,你可得负责照顾好我们狗丫头,她还是第一次自己出城呢。别我把这么好端端一个姑娘交给你,回来你就给我弄丢了。”
“阿翁你胡说八道什么呢!”
“包在我身上白翁!”
陶阳青涩的脸庞上显露出坚定,白老头半开玩笑的话,在他这里得到了十分认真的保证。白老头看着陶阳的样子,满意的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好小子不错,看着就是靠谱的人。”
“来来来吃菜吃菜。”
白锦儿夹在一老一少两男人中间,看着他们热络地说着话聊着家常,白老头说到兴起的地方甚至还把自己葫芦里的酒给陶阳倒了一杯。
如果不是白锦儿拦着,白老头非得把陶阳灌醉不可。
看着两人微微泛红的脸上灿烂的笑容,白锦儿只觉得越看越奇怪越看越奇怪。
这怎么看,怎么像女儿回门的时候,老丈人和女婿的模样……
………………………………
第十六章 阿婆
清明前夜,寒食。
白锦儿推开木窗,一股凉风从院子吹了进来。她先是头伸出去看了看,又伸出一只手,架在半空中。
窗外墨蓝近黑的天空上罩着薄薄的一层雾气,若不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天边挂着一轮月亮,宛如上好的银子打造的一般的明亮。
有凉凉的雨丝落在白锦儿洁白的小臂上,白锦儿收回了自己的手,转头和坐在熄灭的火炉旁打盹的白老头说道:
“阿翁,明天不会下雨吧。”
白老头登时醒了,他打了个哈欠,眼神也朝窗子这边看过去,看了一眼,他就收回了目光,懒洋洋地说:
“不会,放心吧。”
“快来将你的寒食粥喝了,喝了早些上床睡觉,明天可有事情忙呢。”
“知道啦!”
……
第二天,白锦儿从自己的房里蹦出来,看着石板上未干的水渍,又抬头了望了望天。天空是纯净的碧蓝色,只飘了几朵洁白的云。看来是昨夜下了整晚的雨,今天就天晴了。
空气里满是被打落的梨花的味道,白锦儿嗅了嗅,嘴角勾起一丝微笑。
“狗丫头!”
白老头的声音从厨房传了出来,把白锦儿吓了一跳。一转过头,就看见白老头手里提着铲子,满脸不悦地看着自己。
“你看看你,怎么现在才起床?”
“去我房里的那个挂着锁的小柜子里,把我收在里面的布包拿出来。”
“哎!”
白锦儿应和道,她低下头小声嘟囔几句,
以前可没见过白老头起这么早的。
……
“徐公,”
“赵公。”
路上两人相对行礼,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看看碧蓝色的天空。
“今日可真是难得的好天气啊,”
“是啊,这几日总是下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