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金枝-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我娘她,现在还好吗?”萧琼枝更加好奇了。

    郑邦摇摇头:“她日夜牵挂你,思念成疾,身体不大好,不过,她现在跟你爹、你奶奶,隐姓埋名,在一个不太安全的地方生活,否则,你爹早就让我,把你接回他们身边了。”

    “舅舅,谢谢你告诉我这些。我想写一封信,安慰下我娘,你既然能知道我爹、我娘的情况,能不能帮我寄一封信给她?”萧琼枝想了想,很恳切地说。

    郑邦今天突然肯告诉她,这么多关于她爹娘的情况,实在是个意外惊喜。

    也许是因为太岁的事,太开心的缘故吧。

    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

    她在记忆中的那个世界,她妈妈有多爱她,她是知道的。

    这个世界的娘,从郑邦透露的消息来看,明显也是很爱她的。

    她一点也不舍得这个娘,就这样一直思念成疾。

    郑邦又摇摇头:“不能,传递信件太危险了。我和你爹联系时,虽然用的是信鸽,但按照你爹的要求,从来不传递信件,都只是放不同颜色、不同数量的鸽子。”

    “比如,白鸽代表平安,灰鸽代表不大安定,黑鸽代表出事了,花鸽代表否极泰来。”

    “又比如,两只白鸽代表两个人平安,三只白鸽代表三个人平安,一只白鸽一只黑鸽,代表一个人平安,一个人出事了等等。”

    这倒是个好办法,百分百安全。

    那个还没有跟自己见过面的爹,能够想到这样的方法,确实是有够英明的。

    可萧琼枝从来没看到郑邦养鸽子,有些纳闷:“舅舅,既然你跟我爹联系,需要用鸽子,那么,那些鸽子,你都是养在哪里?”

    郑邦说:“我用的信鸽,是我在多年前,亲自养大的,它们早已具备了,自己外出觅食的能力,不需要我再喂养。”

    “平时,不论我走到哪里,它们都会悄然跟随。一旦我需要它们传信时,只需要一声口哨,它们就会出现。”

    “那么,你要用什么方法,才能想让它们去哪里,它们就去哪里,想让它们见谁,它们就去见谁?”萧琼枝越听越觉得有趣,瞪大眼睛追问。

    郑邦微笑着,耐心地答:“县驿站、府驿站,通常都有负责、往各地送信的信鸽出租。如果我想让我的信、鸽往陌生地方送信时,只需要租一只驿站信鸽带队,我自己养的鸽子,就可以跟着一起过去,找到地方。”

    “至于见谁的话,也不难。比如,我和你爹的信鸽,为了随时传递信息方便,曾经特意关在一起,养了一个月。”

    “那么,就算他换了地方生活,我也换了地方生活,只要我知道他在哪一个大致位置,就可以让我的信鸽,在驿站信鸽带队下,去那个大致位置,寻找他的信鸽,再通过他的信鸽,找到他。”

    呀,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诀窍!

    真是不简单。

    萧琼枝兴致勃勃地说:“舅舅,等明年开春了,我也要学你的方法,养信鸽,以便,跟我爹娘联系,给他们一个惊喜。”

    郑邦有些意外地摇头:“养鸽子,很费时间,何况,你爹的信鸽,并不认识你的信鸽,不大方便,还是直接用我的信鸽就好。”

    “我不怕费时间,也不怕不方便,我可以用你的信鸽,给我的信鸽带队的。等我的信鸽,跟我爹的信鸽混熟了,以后就方便了。”萧琼枝信心十足。

    “行,那你就试试吧。”郑邦知道萧琼枝很有主见,并不多劝。

    农门金枝

    农门金枝


………………………………

第一百二十七章 琼枝桥

    下山后,各村族长特意把郑邦与萧琼枝,送到萧琼枝家院子门口,才开始一一告辞。手机端

    萧琼枝在廖族长要告辞时,笑着对他说:“廖族长,我对你们村百宝湖里的那只太岁,很有兴趣,想从它身上,借一点东西,你看,方便吗?”

    廖族长很意外,有些为难地说:“小主子,如果我能抓到那只太岁,别说是你要从它身上,借一点东西,就是把它送给你,都没有问题。”

    “只是,我之前已经说过了的,我们族里廖长达、廖显、廖冲,都死在了它的手里。那只太岁,实在很可怕。虽然,我现在安排了人在抓它,其实,完全没有把握,可以抓到它的。”

    “不,我的意思是,我打算让我舅舅陪我,亲自去一趟百宝湖,从太岁身上,借一点东西。但那太岁是你们村湖里的,我想先征得你的同意,再过去。”萧琼枝意识到廖族长,弄错了自己的意思,连忙解释。

    “哦,原来是这样,那当然可以。”廖族长立刻目光一亮。

    他早在来之前,就听徐家村族长,跟他说起过郑邦的事迹,知道郑邦有多厉害,不由对萧琼枝与郑邦一起抓太岁的事,充满了期待。

    “谢谢。那麻烦你在这里等下我和舅舅,我回家跟我娘他们打声招呼,再准备下行囊,很快就可以出发了。”萧琼枝说完,马上跟郑邦一起,进入院子。

    未时初,隶属于廖家村的百宝山顶,百宝湖边,碧空如洗,碧水跟蓝天一色,透明如练。

    湖岸两边,都是高大嶙峋的怪石,并没有一般湖岸常见的草木之类生物。

    看起来,这个湖的前身,很可能是一个火山口。

    难怪之前廖族长会说,这个湖特别特别深,据说,最深的地方,能直到山底。

    萧琼枝从郑邦背上下来,在他和廖族长陪同下,走到他安排、负责在白天钓鱼,等太岁出现的五个廖家村族人跟前,探头去看他们的鱼篓。

    意外的是,他们的鱼篓里,空空如也。

    她不由好奇地问他们:“你们今天都没有钓到鱼么?”

    “小主子,我们早上辰时前,钓了不少鱼,都被上山给我们送饭的人,带下山了,辰时后,在这个湖里,我们一向都很难钓到鱼的。”其中一个看上去五十来岁的廖家村人,神色恭敬地答。

    看来,廖族长之前说的,都是真的。

    到了辰时以后,所有的鱼,就全潜到很远的深水里,没影了。

    估计那只太岁,平时也是在呆是深水里,很少游到浅水区,所以才极少被人发现。

    这样的话,如果想尽快钓到太岁,最好的方法,就是去深水里钓。

    可惜,廖族长之前说过,距离湖岸、约摸二十米远的地方,有一种古怪的黑鲫鱼,它们的牙齿特别锋利,平时不论是什么东西,掉到那里,它们都会一哄而上,狠狠地咬个粉碎。

    不然,直接做一只船,划到湖心钓太岁,多方便。

    她转过头,看了看湖两岸,目光触及到其中几块、数十米高的嶙峋大岩石时,她灵机一动,有了主意。

    她指着它们,对郑邦和廖族说:“你们看,只要我们在大岩石朝湖面的方向,凿出一个长方形的洞,然后,把一块大木板放进洞里,上下两端压平整、固定好了,那么,大木板就会变成凌空的木桥。”

    “接下来,我们再拿木板,拼接到木桥凌空的尾端,就可以用这种方法,一步步,把木桥搭到湖心,在湖心处垂钓。”

    “这样以来,应该就比较容易有机会钓到、平时藏在深水里的太岁了。”

    “确实,小主子,这主意太好了,你真是绝顶聪明!等这个木桥建成了,就把它叫做琼枝桥吧!”廖族长目光一亮,笑眯眯地说。

    “可以呀!”萧琼枝毫不犹豫地回答。

    这座桥反正是自己策划出来的,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也是应当应份。

    再说,还别说,琼枝桥,琼枝桥,细细一品味,这名字还蛮好听的!

    “这个主意,确实很不错,不过,这些大岩石,距离湖心,最近的,也得有近三百米。即使每块大木板,都有五米长,也得需要六十块。”

    “而一块五米长的大木板,哪怕只有手板厚,一尺那么宽,约摸重二十斤。”

    “六十块,就是一千二百斤。也即,放在从大岩石上凿出来的洞里的、那块大木块,必须得是能承重一千八二斤的木板。”

    “据我所知,承重的木板,数落叶松最好。只要两个巴掌的厚度,就能承重两千多斤。而且,它不是很重称。两个巴掌的厚度,约摸三十五斤左右。”

    “另外,为了方便承重,每块木板一端的接口,和另一端的卡子尖,都得格外长一点才行。同时,越是后面用的木板,可以越薄一点,以便经前面装的木板,减轻重压。”郑邦却认真想了想,才细细地分析。

    “好!那我们现在可以先在大岩石上凿洞,同时,凿洞的时候,也得凿深一点,距离大岩石顶部远一点,便于大岩石承压。”

    “等到明天早上,我们再借牛车,去县里,买落叶松木板。”萧琼枝仔细听完,很干脆地做出决定。

    丁子乡太穷,她注意过,乡里平时根本没有多少像样的东西卖。

    足足六十块又长又厚的落叶松板,估计也只有县里,才有可能买得到了。

    “是!”

    “行!”

    廖族长和郑邦都没有意见。

    接下来,就是按萧琼枝说的,在大岩石上凿洞。

    这事,其实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第一,大岩石靠湖面的那向,往往是深嵌在湖里的,必须从大岩石顶上,用绳子绑着身子,让人帮着放绳子下去,凌空朝大岩石上凿洞,摇摇晃晃的,不好用力。

    第二,大岩石很坚硬,凿穿不易。

    第三,大岩石凿穿后,是用来放约摸两个巴掌厚的木板的,口子凿宽了,不便于固定木板,但如果刚够宽度,固然最好不够,可越往里面凿的时候,就会因为口子不宽,越难动手。

    好在,郑邦是功夫高手,又智慧超群,还有一个锋利的好匕首。

    他一下到目标位,就用匕首,在垂直的岩石壁上,靠左右脚旁,各凿了个小洞,方便踏脚。

    又在左手上方,凿了个小洞,方便用手抓紧石壁。

    忙完这些,他才开始,耐心地凿放木板的长方形石洞。

    足足逾半个时辰后,总算大功告成。

    其间,廖家村里的人,都听说了郑邦带萧琼枝过来,打算在百宝湖抓太岁的事。

    他们明明要忙着挖淮山、茯苓、摘山栗子,还忙里偷闲,纷纷特意赶到湖畔来,看热闹。

    他们看到萧琼枝后,在廖族长的介绍下,都一个个恭敬向她问好,热情邀请她和郑邦,有空就到他们家中做客。

    萧琼枝笑着向他们回以问候,但却婉拒了他们的邀请。

    她根本没有想过,要打扰廖家村人的生活。

    跟郑邦过来之前,她就已经打算好,等明天,去乡里买些木板,让人送到山上来,就在百宝湖边,选一处背风的岩石下,搭一座小木屋,方便长期守在百宝湖,钓太岁。

    而现在,她既然已经决定买落叶松木板,在百宝湖上搭桥,那么,就更方便顺便再买些木板回来,搭小木屋了。

    等周郑邦凿好放木板的洞后,她就和郑邦,一起回了周家村。

    因为,周家村的位置,离县城更近,方便明天早上,早些进县城买落叶松木板。

    农门金枝

    农门金枝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笑的那蠢相

    到家时,已经是申时末。

    刘五秀、周大勇、狗子、石头,正坐在院子里剥山栗子。

    萧琼枝凑过去一看,发现他们一人身旁,放了一个盛水的木桶,山栗子剥好后,都是直接扔木桶里去的。

    其中,数刘五秀剥得最快,已经快剥满一桶了。

    周大勇其次,也剥了近一桶。

    狗子慢了不少,只有半桶。

    数石头剥得最慢,还不足三分之一桶。

    她搬了条凳子,坐到刘五秀身边,打算也帮着剥。

    结果,才拿起一颗山栗子,就被刘五秀抢走了:“枝儿,你坐我身边看着就好,这山栗子一头带了尖角,剥的时候,很容易把手指扎伤。”

    “刘婶子,你的手指……”萧琼枝下意识抓起她的手,去看她的手指。

    直到这时,萧琼枝才发现,刘五秀几乎每根手指头,都带着密密麻麻的小孔,跟被许多根小针扎过似的,一些还在渗着血。

    刘五秀却不肯给萧琼枝多看,马上把手给缩了回去,冲她裂嘴笑:“哈哈,我图快,不小心,被扎了几下,不过,我皮厚肉糙,蹭破一点也没事,枝儿,你别担心。”

    “都被扎出那么多孔,怎么能算没事呢?大家都快别这么剥了,直接用锤子和石头砸吧,反正最后都要像豆子一样磨碎的,砸烂也没事。”萧琼枝摇摇头,立刻作出决定。

    她心里很有些过意不去。

    也是她粗心,没有想到山栗子一头的尖角会扎人,不然,早上就提醒刘五秀的话,刘五秀的手指,就不会被扎伤了。

    “好!那我找棰子去。”刘五秀目光一亮,飞快起身,走到屋子里,找了两把木棰、两把铁锤出来。

    上回家里挖地道,修秘室和地下粮仓,这些东西买了不少,现在,倒是又都派上用场了。

    她和周大勇,一人分了一把铁锤,两把木棰则分别给了狗子和石头,萧琼枝没份。

    萧琼枝明白,刘五秀就是偏心,不想让自己跟着辛苦忙活。

    不过,她没有锤子砸,等下帮着把砸开的山栗子肉,取出来,也是一样的。

    “嘭!嘭!嘭……”接下来,大家都开始砸山栗子。

    这可要比用手剥快多了,砸一下,就能开裂一个,至少一分为二,用力大时,甚至一分为三、四。

    大家只需要从裂开的壳里面,取山栗肉就行,远比之前那样一颗一颗剥省力气。

    就是那些裂开的壳,跟小瓷片一样,也还是有些扎手,只比直接剥,好一点而已。

    萧琼枝拣起几颗,边剥边思考,很快又想到个方法。

    她冲刘五秀和周大勇说:“刘婶子,二叔,不如把没有剥壳的山栗子,也用水先泡着吧,等泡到明天早上再砸时,山栗子壳已经泡软了,应该就更加不扎手了。”

    “好。枝儿真是心聪,狗子、石头他们剥了一整天,就会嘀咕扎到手疼,压根想不到这么多好的主意。”刘五秀嘀咕一句,马上照做。

    周大勇连忙也去帮她。

    狗子有些不服气,在他们走后,伸出双手,给萧琼枝看:“枝儿,我只是笨,但我没有偷懒,你看,我的手指,之前也被山栗子扎伤了!”

    萧琼枝低头一看,还真是!

    而且,狗子毕竟才是个十岁的孩子,细皮嫩肉的,虽然看起来,手上被扎的伤,没有刘五秀多,但是,扎的伤口都比较深,很多还在渗着血。

    一定很痛。

    可真是受苦了。

    如果换上自己,也许都不能像狗子这样、坚持剥一天的。

    狗子真的是一下子、懂事好多了。

    萧琼枝用嘴深吸口气,往他双手都轻轻吹了吹,由衷地表扬他:“狗子哥,被扎出这么多伤,你居然都没哭,真是个勇敢的男子汉,等我明天进城了,我让人捎松子鱼给你吃!”

    昨天,从县里回来前,她想起刘五秀喜欢吃松子鱼,还特意带着郑邦、刘五秀、周大勇,一起去了趟富贵家酒楼,买了份松子鱼,带回家吃。

    当时,刘五秀听到掌柜告诉萧琼枝,松子鱼要三两银子一份,可心疼了,猜出萧琼枝是要买给她吃的,还不让萧琼枝买。

    萧琼枝哄她,说是自己跟她今天都吃到松子鱼了,楚芸娘和狗子、石头还没尝过呢,坚持要买,刘五秀才没说什么。

    后来,晚上吃松子鱼时,萧琼枝想试试,狗子是不是真的懂事了,故意把松子鱼是买给他、楚芸娘、石头三人吃的事,当众说出来。

    结果,狗子并没有让她失望。

    他就跟之前分桃酥一样,先把松子鱼、给所有人都夹了一大块,才留下剩下的,跟石头一起吃。

    而且,他和石头像刘五秀,特别爱吃松子鱼,因为有这道菜,兄弟俩晚上各整整吃了两大碗糯米饭。

    这要是在挖淮山、茯苓之前,刘五秀肯定会骂死他们。

    不过,最近,家里囤了近两千斤淮山、逾一千斤茯苓,粮食有的是。

    萧琼枝又和郑邦打老虎、野猪和狼,赚的钱也不少。

    刘五秀和楚芸娘都变得大方了不少,看到狗子、石头这么蠢吃,刘五秀只觉好笑,并没生气。

    “枝儿,我也要吃松子鱼!你看,我手也被扎伤了!”石头这时目光一亮,也把一双小手,伸过来给萧琼枝看。

    他才八岁,更加细皮嫩肉,虽然看起来,手上被扎的伤,没有狗子多,但是,扎的伤口并不浅,也有很多还在渗着血。

    萧琼枝于是又用嘴深吸口气,往他双手也都轻轻吹了吹,笑着表扬他:“石头哥,你也是个勇敢的男子汉,我会记得要掌柜让人做条很大、很大的松子鱼,包管让狗子哥和你,又能吃个饱!”

    “哈哈哈哈哈哈!好啊、好啊,枝儿妹妹,你终于叫我哥了,我真开心,哈哈哈哈哈哈……”石头注意到萧琼枝对他的称呼有所改变,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他一个劲地傻笑,根本没顾得、为将有松子鱼吃的事开心了。

    狗子鄙夷地瞪他一眼:“石头,瞧你笑的那蠢相,没听到枝儿也在叫我哥吗?我也很高兴,可我就不会像你这样蠢笑,我是这样笑的,像大英雄那样。”

    狗子说着,唇角微勾了勾。

    乍看去,学得还蛮像的。

    就是他那双一个劲不停眨呀眨的眼睛,出卖了他内心的小得瑟,显得特别滑稽极。

    萧琼枝忍不住“噗嗤!”一声,笑开了。

    农门金枝

    农门金枝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你身上有婚约吗

    萧琼枝对于怎么挑落叶松木板,完全没经验。手机端

    第二天,进县城买落叶松木板时,全程由郑邦作主,她只负责掏银子。

    她本来以为,郑邦是个靠谱的人,他买东西,一定会选价廉物美的,完全可以让人放心。

    没想到,郑邦在县城东大街南边的几家木板店挑来挑去,最后,居然没有选价廉物美的,挑的是卖得最贵的一家。

    理由是,这家的落叶松木板不仅承重性不错,长度、宽度合适,厚薄级别有六档,还都上好了一层上等桐油,非常经久耐用,应该五十年内,都不会坏。

    萧琼枝有些想不通,把郑邦叫到一边,低声提醒:“舅舅,另外一家店,虽然没有刷上等桐油,刷的是普通桐油,但是其它方面,跟这家店都差不多。”

    “那里每块木板,比这家店,要便宜足足一两银子。等于六十块木板,得便宜六十两银子,可不是个小数目。”

    “而且,那家店的掌柜,听说这些木板是拿来修桥的时,不是特意承诺,保证它们、至少能经得十年的风雨吗?”

    “作为一座木桥,能用上十年,我觉得差不多了。”

    “毕竟,琼枝桥是为了钓太岁才修的,只要钓太岁的方法用好,运气也足够好,也许只需要几天,就能钓到太岁,到时,琼枝桥就没什么作用了。”

    郑邦笑着摇头:“枝儿,也就是多六十两银子而已,还不到卖一只狼的价钱,你要是舍不得多出这个钱,我来出好了!”

    “你要知道,这座桥,可是根据你的想法来修的,还是叫做‘琼枝桥’,代表的是你的脸面,能用得越久,才越好。”

    “而且,就算以后不需要用了,你不觉得,让它高挂在百宝湖的空中,看起来也是一道很美的风景吗?”

    “舅舅,你一共有多少私房钱?”萧琼枝认真听完,只对他的第一句话里透露的信息,最感兴趣,瞪大眼睛,很惊讶地问。

    郑邦自从到周家村跟她和楚芸娘相认,一直穿着很朴素,平时也不见花一文钱来买东西。

    上回,郑邦从周有力和周有力三个表兄弟身上搜来的钱财,都给了她。

    这阵子,郑邦跟她一起打老虎、野猪和打狼卖得的钱,也都给了她,随她用,挺大方的。

    同时,她也注意到,前些天,买宅子时,郑邦找路过的一个衙差,问庄宅牙行的路,塞了对方一小块碎银。

    前天,郑邦让楚府后门那边巷子、那个大娘帮着看牛车时,也给了对方一小块碎银。

    这让她,已经认识到,郑邦身上,还是有银子的,只是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而已。

    而这次,郑邦一开口,就愿意倒贴六十两银子,给她买东西,实在不是个小数目,才终于刺激得她,趁机问。

    “枝儿,女子名下的钱,才叫私房钱,我是堂堂男儿,我名下的钱,不叫私房钱。”郑邦有些失笑地纠正。

    “那叫什么?”萧琼枝并不觉得私房钱这个说法,就非要女子,才能用,不过,还是照顾他的面子,随口问。

    “就叫钱就行了。”郑邦说。

    “那好吧,舅舅,你一共有多少钱?”萧琼枝问。

    “这个,只能告诉我以后的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