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季妧把自己那碗稀饭三两口喝完,端起专门给大宝弄得鸡蛋羹,挖了一勺子递到他嘴边。

    大宝耷么着眼皮看了眼,大概跟季妧平时给他做的味道不太一样,就有些不太想张嘴。

    不过又看了眼季妧,小嘴巴还是张开了。

    “乖!来,再来一口。”

    一碗鸡蛋羹,不费事就喂完了。

    谢寡妇看的直摇头“不是我说,你也太娇惯大宝了。”

    “有吗?”季妧不承认。

    她觉得自己也就惯了这一会儿,平时大宝都是自己坐凳子上自己吃的。

    谢寡妇跟她说的压根就不在一个点上。

    “这孩子现在谁都不认,这就不说了。我听你的,中午让良子也给他蒸了一碗鸡蛋羹,结果谁喂都不行,晚饭我们吃他也不肯吃。他能不饿?宁肯饿着肚子也得等你回来喂,这还不是娇惯是什么?”

    其实谢寡妇话还没说完。

    庄户人家,谁家孩子一天一碗鸡蛋羹的?

    何况还不止鸡蛋羹这一样,季妧天天变着花样的给大宝弄着吃。

    吃得好穿得好,教识字还讲故事,谁家孩子也没见养这么精细的。

    就连大成和细妹两个私下都跟她抱怨,为啥不给他们生个季妧这样的姐姐。

    我愿用我的时光换来你优质的看书体验:otiverW9jr6TlmlmlJNpXmmPYmxrwpbCgbKz0KA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29章 大宝开口


………………………………

第130章 姐弟谈心

    季妧一边听谢寡妇唠叨,一边喂大宝吃菜。

    “谢姨,我以后可能也就大宝这么一个亲人了,他打小受那么多罪,我多疼他点,把他缺的少的都补给他才行。”

    她不但不觉得娇惯大宝,甚至还觉得亏欠。

    主要他们是没见过千年后的人都是怎么宠孩子的,相比之下,大宝简直穷养到不能再穷养了。

    谢寡妇想问你受的罪也不少,那谁补给你?

    不过她最终也只是叹了口气“那也不能太……你小心把他惯坏了。”

    “不会。”季妧放下筷子给大宝擦嘴,自信道,“我养的娃,怎么可能养歪!”

    不过谢寡妇的话还是给季妧提了个醒。

    她知道大宝对自己依赖,但直到今天闹这一出,才真正清楚他的依赖到底有多深。

    亏她还想借机锻炼大宝的独立性。

    才离开一天他就不吃饭了,那要是自己哪天不得不出趟远门,他是不是要绝食?

    这点是真的不能惯!

    然而她并没有立即就教训大宝。

    此时此刻,在她心里,大宝开口说话的喜悦战胜了一切,其他事统统都要靠后。

    谢寡妇看她把整碗鸡蛋羹都喂给了大宝,自己一口都没尝,就回灶房又给她蒸了一碗。

    旁边还有眼巴巴看着的几个孩子,季妧哪能真吃,把一碗鸡蛋羹分成四份,小安小花大成细妹,人人都有份。

    她自己则随便就菜吃了半个馒头,感觉饱了,就放了筷子。

    胡良提灯把两人送回家。

    进了屋才发现炕是热的,天擦黑那会儿谢寡妇让大成过来烧的,就是怕她回来晚了,到时还得睡冷炕。

    季妧从灶房舀了热水,洗脸泡脚之后,就给大宝脱掉棉衣,快速把他塞进被里,随后自己把水倒掉,也钻了进去。

    除了年二十九那晚,因为暴风雪天气大宝害怕,季妧才和他一个被筒,之后一直都是分被筒睡的。

    今晚,季妧破例又和大宝一个被窝了。

    灯也没有像往常一样熄掉,因为她打算好好和大宝谈谈心。

    两人面对面躺着,季妧看大宝,大宝也看季妧。

    这双眼睛还是和以往一样,又黑又亮,清澈见底,像一个天真不谙世事的孩童,也正符合大宝的年纪。

    可是真的如此吗?

    大宝的心思,又是在什么时候,变得连她都窥探不到了呢?

    如果是往常,季妧看他多久,他就能回看多久,可是这次,大宝睫毛颤了颤,率先低下了头。

    季妧把他下巴抬起来,让他看进自己眼里。

    “大宝,我问你,你是不是还在生姐姐的气?那次在山上,姐姐打了你……”

    大宝今天的过激反应,和突如其来的崩溃、哭喊,甚至发声,不可能仅仅因为她晚归。

    倒像是压抑到临界点后的突然爆发。

    是什么让他一直藏在心里,不肯告诉自己,自己也没有发现,以至于压抑到这个地步?

    明明年关之前都还好好的……

    季妧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在山上发生的那件事。

    宋璟辛辛苦苦把他们姐弟从山坳里拉上去,大宝反倒咬了人家,尤其在之前他还咬过胡良的情况下,季妧恼火,第一次动手教训了他,还说了似是而非的狠话。

    “再有下次,就不止挨打这么简单了……”

    记得她说出那句话时,大宝的眼圈立即就红了。

    可她当时还在生气,就没有给他及时疏导。

    “是不是?”季妧又问了一遍。

    大宝飞快的看了季妧一眼,就垂下眼帘,委屈的情绪却还是不小心泄露了出来

    我看过的比你拉过的屎还多:qcudoeCrg769v2dqlpBiYW2PZGZlmXHClb9/s7Sipqir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_

    季妧无奈了,伸手把他搂进怀里。

    “姐姐明白,你之所以那样,是担心姐姐的缘故。我那天确实不该打你,也不该说狠话……可是大宝,姐姐也是着急、担心,不希望你变成一个只会伤害人的小混蛋,想要把你的坏毛病纠正过来,所以才会……”

    她停顿了一下,干脆放弃解释,叹了口气道“总之,都是姐姐的错,姐姐是个大人了,不应该发脾气,要让着大宝才行,你别生姐姐气了好不好?”

    等了一会儿,大宝眼皮动了动。

    季妧把他从怀里推出一点点距离,笑着问道“那不生气了?咱们就和解了?”

    大宝摇了摇头。

    季妧“呃……我还犯了什么自己不知道的错吗?”

    大宝突然伸手摸向她颈侧。

    “咬,你。”

    他再次主动开口,是季妧始料未及的。

    虽然一卡一顿,说的并不顺畅,但稚声稚气的样子,怎

    么看怎么惹人疼。

    然而让季妧鼻头酸涩的却是那两个字。

    季妧也是花了一会儿工夫,才弄明白他话里的意思。

    “你是指,上山前咬了姐姐,是吗?”

    大宝眼神有点躲闪,季妧便知道是猜中了。

    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咬伤自己这件小事,竟然能让大宝记到现在。

    难怪他之前在胡家说什么再也不敢了、不要扔下他之类的话,原来,他竟一直搁在心里。

    他没有生气,相反,他在自责。

    因为咬了自己,他怕自己生气,从而真的不要他了。

    季妧不知道怎么开口,只觉得心里一阵又一阵的发软。

    她摸着大宝的手,贴到自己脖子上,被咬的那处已经结疤,而且并不明显。

    “你看,已经好了是不是?没事了,姐姐不怪大宝了。”

    大宝没应声,手又移到她侧脸贴近鬓角的地方,那里有一道指甲拉伤的细长刮痕。

    他的小嘴张了张“是,我……”

    季妧忙道“这个明天就好了,真的。刚才天黑,什么都看不见,大宝也不是有意的,对不对?”

    大宝睫毛耷拉着,还是有些难过的样子。

    季妧拍抚着他,等他情绪好了些才道“你看哈大宝。你咬了我,我揍了你;我今天晚归,你又挠了我。说明咱们两个都有错,对不对?”

    大宝盯着她,眨了眨眼。

    季妧温声道“既然咱们都有错,那今晚就做个约定好不好?我以后再也不打大宝了,大宝也不能再随便咬人,行吗?”

    大宝小眉头一皱“今,天,没咬,良。”

    季妧已经能轻松跟上他的思路,闻言顿时就乐了,捧着他小脸蛋一通猛亲“我的大宝可真可爱!”

    难怪胡良说,大宝后面都急眼了也没咬人。

    看来,他是真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季妧既感到欣慰,又有些说不出的沉重。

    这孩子,心思重,又敏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熄灯后,季妧把大宝重新揽进怀里,下巴抵着他头顶,有一下没一下的拍着他小身子哄他入睡。

    困意袭来的时候,她亲了下大宝的额头。

    “大宝,你是姐姐在这个世上最亲最亲的人,我即便放弃所有人,都不会放弃你,明白吗?”

    大宝紧紧拥着她的脖子,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又点了点。

    我看过的比你拉过的屎还多:nsiWmNndfLO9v5FplZVfYWaZXmxhl22dlbTrIe1oKk2KU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30章 姐弟谈心


………………………………

第131章 雪灾与鼓舞

    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按说也是个不小的节日,村里却不见丝毫喜气,相反,到处愁云惨淡。

    长时间大规模的降雪,以至积雪成灾,许多人家的房子都被压塌了。

    这些天里正忙的脚不沾地,喊上村里的壮劳力和壮小伙儿,去那些受灾的人家帮着清理塌掉的房子。

    只塌了一间两间的还好,若是整个都被压垮了,就只能暂时把人转移到别处,和其他人家挤挤,不然这冰天雪地的,房子也没法立马就盖。

    胡良也被喊了去,这几天早出晚归,季妧带着大宝在胡家呆了半天,晌午饭都吃过了,才见他顶着一头雪回来。

    谢寡妇赶紧拿小把子给他清扫身上的落雪,胡细妹把锅里热的饭菜端过来,他唏哩呼噜吃完,一抹嘴又要走。

    谢寡妇忙喊住他“急急慌慌的,就不能歇歇再去?”

    “六祖奶奶家的房子勉强才给弄好,万幸她和五爷爷都没伤着,隔壁柳大爷和孙四叔家都还等着呢,他们情况比较严重。你是没见着,里正叔急的嘴上都燎了一圈泡,谁还歇的下去。”

    胡良匆匆说完就走了,胡大成也跟了过去。

    谢寡妇重新坐下,叹了口气“老天爷,今年这是咋了啊?又是兵灾,又是雪灾,这可真是没活路了。”

    季妧住的比较偏,也只能从胡家听到点消息,闻言就问“有没有统计过具体受灾人数,受伤的人多不多?”

    “统计倒是没统计,不过你也看到了,良子一连好几天都没歇住,想着也少不了。有些年纪大的老人没撑过去,等发现身体都冻硬了……听说其他村冻死饿死的也不少。良子说,到一家,哭一家,都被老天爷逼的没办法啊……”

    谢寡妇越说越唏嘘。

    “原本都担心抓壮丁,现在谁还顾得上?不过话说回来,现在也没人怕这个了。多亏前些天宋璟带着他们书院那些学生,来给村里人讲那什么,寇将军的故事。大家伙心安了不少,还有不少半大小子喊着叫着要从军呢。”

    把季妧从镇上送回来的第二天,宋璟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开始了“上山下乡、送温暖、安民心”的总动员活动。

    宋璟顾虑着孟氏的反对,起初并没有往大丰村这边来,而是先去了其他村子。有邻近的,也有远些的。

    然后里正不知道从哪知道了这事,亲自跑到镇上,找到宋璟就是一通埋怨,怨他这个亲外甥不支持舅舅工作。

    他正愁着怎么完成县尊交代的任务呢!

    自己外甥想出了这么好的法子,竟然先跑去帮其他村的里正给村民做思想工作,反倒放着真正的乡亲们不管。

    数落完,当天就把宋璟一行人给拉回了大丰村。

    棚子风风火火就搭了起来,村民也都通知到位,一个个搬着凳子过来了。

    刚开始不知道要干啥,确实有不少抱怨的,等故事开场,气氛立马不一样了。

    学生们能言善道,轮番上阵,凭借着简练却惟妙惟肖的讲述,轻松勾勒出飞沙走石两军对垒的战场,种种险象环生和惊心动魄的场面,还有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艰难取得胜利后的嘶吼与呐喊。

    这对从未见过大世面的村民而言,无疑是震撼的,也是刺激的。

    按照乡下的惯例,但凡里正召集,基本都是家里主事的男人出面,所以当天到场的,一多半都是男性。

    男人血液中天生就有的好战与冒险因子,让他们边听边握拳跺脚,脸膛涨成紫红色,恨不得手边就有一把矛,好让他们拿着立马冲上战场,赶走那些可恶的入侵者,赶不走就杀个痛快!

    以前,提到战场,他们只能想到死亡。

    可现在,他们从故事里知道,还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为了身后的家国和同胞,不惜以血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精彩的体验由我决定:乳B9gcC9jpSUl2RplJpfZGOTZHCQwpauiNf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_

    肉之躯力战到底。

    他们不是不怕死,而是视死如归。

    这才是汉子,这才是英雄!

    而故事里也说了,人人都可以拿起刀枪保卫家园,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到最后,学子们讲的口干舌燥,村民们犹自大呼不过瘾。

    里正硬把人群驱散,第二天紧接着又安排了一场。

    这次几乎全村都出动了,男女老少都有,搭了两个棚子都还盛不下。

    里正让昨天听过的那些人自觉把位置让出来,但他们不肯走,宁肯站在棚外面喝冷风,也要再听一遍。

    效果比第一天还要好,讲到精彩处,鼓掌声和叫喊声震天,几乎能把棚顶给掀翻。

    跟男人和孩子的英雄情结相比,老人和女人们想的比较实在。

    她们就觉着,有这么多厉害的人挡在前面,保卫着关北,关北这次肯定能太太平平度过难关,也越发相信了今年不会抓壮丁的事。

    本来一个村子最多讲两天的,里正大打亲情牌又加了一天,就

    为了确保村里每个人都能宣传到。

    村民的反响也让他很满意,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受到了鼓舞”,感受到了“振奋人心的力量”!

    宋璟他们这才被放行,匆匆就赶往下一站。

    走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到村口相送,孟氏也去了。

    自从回到大丰村,她甚少在人前露面,但这次不一样。

    这几天大家听完故事回去,总不忘拐去她家夸一通宋璟,直夸她养了一个能耐的儿子。

    孟氏听着听着,心里的怒气便消了,也忘了之前拦着宋璟不让他瞎往外跑的事。

    宋璟带着一队人,显然是这群人的主心骨,做的事又这么受欢迎和追捧。

    孟氏不错眼的看着人群中从容应对、谈笑自若的儿子,心里除了骄傲,更多的是解气。

    这么多年了,在众人面前,她第一次挺直了腰杆。

    谢寡妇当时也在场,就大略学给季妧听,末了还道“可惜你没去,宋璟还偷偷问我来着,还问了细妹和小安小花,这孩子就是比别人细心。”

    季妧心里暗笑,绕这么大一圈,他干脆把没去的都问一遍得了。

    其实那天本来是要去的,早上起来发现大宝有些感冒症状,季妧怕他冲了风,便没出门。

    后来想想,不去也有不去的好处。

    她和宋璟的默契自不必说,但宋璟的同窗若在现场见到她,势必会打招呼,到时估计又要惹得闲话四起。

    季妧虽说不怕,但能避免的麻烦还是尽量避免的好。

    而且即便不去,她也知道讲了什么,算变相参与过了。

    “唉,真有那么厉害的将军替咱打仗,还有故事里那么多不怕死的将士,咱咋着也不能输。现在抓壮丁是不怕了,就盼着老天爷早早放晴……”

    谢寡妇看着外面阴沉的天,和许多人发出了同样的祈求和感叹。

    我个人超级喜欢这本的真的炒鸡好看:mB9gcC9jpSUl2RplJpfZGOTZHCQwpauiNr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31章 雪灾与鼓舞


………………………………

第132章 粮食去哪了

    第132章 粮食去哪了

    塌房危房的事清理完,受灾的人家都安顿好,另一个问题又迫在眉睫——粮食。

    接连的大雪阻断了交通,有些人家粮食储备不够,没钱买也没处买,一天只能吃一顿,甚至还有直接断了粮的。

    等县里拨救济粮还不知道要等到啥时候,里正累半死去了一趟县衙,才发现来的不止他一个。

    其他村镇的里正和代表齐聚一堂,挤挤挨挨占满了整个后衙,听说有的还在赶来的路上。

    跟年前相比,才四十出头的县尊潘嘉道一下苍老了许多,官服一看就知道有日子没换了,皱巴巴的跟咸菜叶子一样挂在身上。

    自战火点燃以来,潘嘉道既要在方方面面配合军队,邺阳大大小小的事也不能不管。

    常平仓原本是有储粮的,但年关前就被调去做军粮了。

    谁能想到会有雪灾?

    就是提前想到也没有办法。

    朝廷筹措到的粮草连所需一半都不到,府台大人明哲保身不问事,他却不能不管。

    关北若是保不住,头一个沦陷的就是邺阳,听说北梁带兵的那个,可是习惯了屠城的!

    就是侥天之幸不屠城,下场也好不到哪去。

    “……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

    历史之鉴在前,一朝沦为亡国奴,被当作“双脚羊”,男女老弱都不再是人,而是圈地饲养的家畜。

    他们会把没长成的男丁全都杀掉,女的随时随地被奸婬,也可能和男的一样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那还不如冻死、饿死、战死!

    所以他顶着巨大的压力,以及衙门其他人的反对,擅自打开了备荒的常平仓。

    虽说常平仓建立的目的不仅是救灾,同样也作为备战之用,但两者都需要朝廷下令才行。

    朝廷明知边军粮草不足,又值此存亡紧要关口,却迟迟不肯明发诏令,潘嘉道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常平仓谷亏空,历来是朝廷大忌。

    他已经预料到,不管这次关北能不能熬过去、最终结果如何,他的下场都不会太好,轻则降职革职,重则人头难保。

    可他别无选择。

    兵乱在前,雪灾在后,孰轻?孰重?

    但眼下又该怎么办?为了不让多数人死,而眼看着少数人死,这是对的吗?

    他抹了一把脸,摇摇晃晃站起身。

    堂上众人立刻静下来,弓着身子听候吩咐。

    “粮食……暂时没有,你们且回去……想想办法……撑一段时间……我,我……”

    他的话音里浸满了苦涩,可此时谁还有心情去体会。

    没有救命的粮食,大家都苦啊!

    堂上炸开了锅,也顾不上尊卑了,一个个围拢过来,焦急的询问怎么会这样?为什么没有粮,常平仓的粮食呢?

    潘嘉道深吸一口气平复情绪,没再多做解释,官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让人备车,留下一句“我去借粮”,匆匆出了县衙。

    里正们没奈何,只能去询问县丞蒋宿迁。

    作为县衙的二把手,县尊不在,有什么问题,他理该帮着解决和善后。

    偏偏他一推四五六,摆出万事不理的态度,只说好的坏的都是县尊大人的主意,想要讨说法也得等他回来。

    看着一群人唉声叹气出了县衙,一个书办走过来冲蒋宿迁拱拱手“提前恭喜蒋大人了,高升指日可待。”

    蒋宿迁哼了一声,整了整衣袖“还想着怎么把这倔头给搬走,他竟自掘坟墓,没想到啊,天下竟然还有这样的蠢货。”

    他仰头哈哈大笑,得意之色难掩。

    蒋宿迁在县丞的位置上呆了十多年,早就想换换头上的帽子了,上一任

    我相信这本书比你看过的任何一本都精彩:p9mZp9/dfLO9v5FplZVfYWaZXmxhl22dlbTrIe1qKen1as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_

    知县调职后,他上下走动打点,银子使了不少,眼看好事将成,到头来却被潘家道这个匹夫截了胡。

    潘嘉道是正经进士出身,又是朝廷委派下来的,蒋宿迁无可奈何,自此怀恨在心,虽表面装的臣服,暗地里却没少使绊子。

    所谓油滑似吏,说的就是下层小吏虽然职权不大,但也不可轻忽。

    他们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家族或许并不显贵,但世代扎根于此,势力早就盘根错结,是名副其实的地头蛇。

    初来乍到的潘嘉道不了解情况,确实吃过不少暗亏。

    但他也是个有手段的,见势头不好也不硬扛,作出灰心丧气的状态消停了一段时间,麻痹了衙门众人以后,瞅准机会连消带打,把吏房一班人革除了好几个。

    在人人自危的关口,他见好就收,并没有全都得罪,如此一来不但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还拉拢过去不少人。

    可气的是,他竟然还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