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运娘子山里汉-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她发现,多了一口人吃饭就是不一样,家里的口粮急剧减少,本来还够吃挺长时间的……

    更怨念的还在后面。

    眼看都三月底了,春天刚冒了个头又缩了回去,刚晴转没几天的关北竟然再次飘起了雪。

    早上起床还是盐粒子,吃完早饭就成了小雪片,看情况还有继续变大的趋势。

    季妧站在堂屋门口,看着铅灰色的天空以及空中越来越密集的雪幕,有些心神不宁。

    她在堂屋走来走去,惹的写字的大宝抬头看了她好几回。

    季妧突然停下,交代了大宝一声,就朝后院跑去。

    院门刚打开,寒气就扑面而来。

    季妧拿手遮挡在眼睛上方,顶风跑到流浪汉处,冲他大声喊:

    “喂!雪要下大

    既然你都来到这里了就顺便看几章吧相信你会喜欢的:neB9gcC9jpSUl2RplJpfZGOTZHCQwpauiNb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_

    了,要不要去我家屋檐下避避?”

    流浪汉再怎么说也是个男人,而且还不知底细,让他进院肯定不合适。

    好在当初建房子时,前后院院门处都设置了避雨檐,总比这么露天席地的强。

    季妧连喊了几声,想到这可能真是个傻子,也不等他回应了,干脆俯身去拖他。

    然而一个成年男人的体重,又哪里是她能轻易移动的。

    使尽了浑身力气,也才拖动了一点而已。

    总不能把他就这么一路拖过去吧?

    就算流浪汉没意见,她也没劲了。

    季妧重新跑回院子,带上大宝,又匆匆去了胡家。

    胡良出摊还没回来,今天留在家的是胡大成。

    谢姥娘喝完药睡着了,天冷,小安小花还没起炕。

    季妧把胡大成叫去帮忙,临走从胡家搁置废弃物的棚子里抱了床旧棉被。

    胡家近来手头宽松了些,

    就干脆换了两床新被,这床已经板结到没法再翻新的就被,自然淘汰了下来。

    以谢寡妇俭省的性格,既然能舍得把这床旧被给丢了,可想而知得旧到什么程度。

    不过流浪汉想来是不会挑的,有的盖就不错了。

    胡大成随她回了家,从后院杂物房扛了几根细长的木头出来,季妧则抱了一大捆没用的草苫子,这些都是当初盖房子时剩下来的,刚好派上用场。

    考虑到流浪汉只能趴不能站,季妧让胡大成把长木截断,变成中短木,这样操作起来也方便。

    两人马不停蹄,去到流浪汉那捣鼓了小半天,累出一身汗,总算搭了个简陋的棚子出来。

    以流浪汉趴的位置为中心,四根木头立在四个方向,棚顶和前后左右都用草苫子一层层遮盖起来,虽说不见得有多保暖,好歹也能挡挡风雪。

    季妧把入口处的草苫子掀开,然后把旧被子展开盖在流浪汉身上。

    “你还真沉得住气,这么大动静都不能让你抬个头。算了,但愿你不要冻死。”

    胡大成逮着她问个不停。

    都是诸如“小妧姐花子为啥在你这”、“小妧姐你为啥要给他搭棚子”之类的废话。

    季妧怕小安小花随时会醒,胡乱应付了他两句,就赶紧催他回家。

    胡大成走后,季妧也回了屋。

    中午吃饭时,照样给流浪汉拨了一份送去。

    和之前一样,放下碗就走,下次送饭时顺便再收碗。

    每一次,碗都是空的。

    他肯吃自己送的饭,却不肯搭理自己一句,甚至没有抬头看过她一眼。

    就像季妧投喂了他这么久,到现在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

    有时候想想,都觉荒谬。

    到了夜间,季妧躺在炕上辗转反侧。

    心里一会儿想这雪到底还要下多久,一会儿又想也不知道那棚子和棉被顶不顶用……

    早上推开门,发现地上并没有积雪,才松了口气。

    看样子雪应该半夜就停了

    流浪汉也平安无事。

    季妧把冒着热气的疙瘩汤往他面前一放,对这个总是惹自己失眠的罪魁祸首没好气道:“吃吧大爷!”

    一个两个全是大爷。

    大宝、大黄,现在再加一个流浪汉。

    她都快成老妈子了。

    也不知道好好的日子怎么就给混的这么惨。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67章 全是大爷


………………………………

第168章 它爹是谁

流浪汉的事还没个着落,大黄又出了问题。

    大黄虽说现在已经成了家里的常客,但一天当中总有大半日不见狗影,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是出去野了。

    吃百家饭长大的,又在山里跑惯了,不喜欢成天被拘在院子里,也可以理解。

    好在还认得家,不管在外面多晚,都会记得回来。

    头几
………………………………

第169章 春山显绿

    春风像是世上最美妙的魔术手,拂过田野、拂过树林、拂过山脉。

    于是干涸了一冬的溪流河水哗啦啦流淌起来,荒草返青,春山显绿,鸟儿重新唱起了欢快的歌谣。

    不过受去年怪异天气的影响,再加上三月那场雪,今年的春耕愣是推迟了近一个月。

    关北这边种的是一年一季的旱稻,要等到夏季雨水稳定的时候才能开始,地里的麦子又要等到夏初才能收割。

    即便如此,春耕对庄户人家来说仍然是个顶重要的日子。

    所谓“谷雨前后埯瓜点豆”,瓜果菜豆肯定是要当先种的。

    这个时间也正适合春薯扦插,生长三到四个月就可以收获。

    也有种麦茬薯的,那个一般要等到六月中旬,成熟则要到十月份,种的人比较少。

    北方大部分植物还是以春种秋收为主。

    红薯种下,过段时间差不多又可以点玉米了,这中间还有许多杂七杂八的活计。

    地里到处都是劳作的人们,胡家人也不例外。

    只有季妧整天无所事事,牵着大宝不是田间地头晃悠,就是往山上跑。

    她倒是想去给胡家帮忙的,不过还不到半日就被谢寡妇从田里撵了出去,嫌弃她帮倒忙。

    原主在季家没少下地干活,不过干得都是些笨力气活,点种什么的还真没做过,主要是怕她弄不好,毁了收成。

    原主做的更多的,还是家里院里的粗活杂活,比如做饭洗衣喂猪喂鸡,以及捡柴割草之类的。

    也因此她才没有引起怀疑。

    季妧百无聊赖,蹲在地垄上跟谢寡妇聊天。

    “谢姨,你们家都摆上摊儿了,干嘛还折腾这些?种些最基础的作物不就行了?”

    谢寡妇直起腰,擦了把头上的汗。

    “以前几个孩子小,我又忙着到处找活,没闲功夫侍弄庄稼。

    后来良子长成了,但红薯要育苗,棉花要处理棉花籽,收玉米也是个麻烦事,他一个人照应不过来。

    所以这些年,地里除了麦子旱稻,还真没种过别的。

    现在咱有功夫侍弄了,可不得精心着些?

    今年麦苗还遭了灾,刚才你也看了,收成是不指望了,不种些旁的,到时候靠啥交税?”

    胡良看法不同。

    “咱们年年都种地,年年交了税,年年还是穷。丰年都这样,贱年就更别提了。咱家地又少,依我说,这耽搁的时间,还不如去镇上摆几天摊。”

    谢寡妇二话不说,捡了个坷垃朝他砸去。

    “眼皮子浅的东西!摆摊是赚钱,那也保不齐长长久久。地是啥时候都要种的,不种地你还想干啥?妧丫头不也讲没有铁打的生意,你才做几天买卖,就快把自己本分忘了!”

    胡良不敢再吭声,老实干活去了。

    季妧笑的有些尴尬。

    这话是她说的不假,她本意是,没有铁打的生意,一桩不行就换另一桩。

    不过谢寡妇的心思也能理解。

    庄户人,始终认为种地是本分。

    即便脚下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黄土地,并不能给他们带来丰衣足食的生活,有时甚至连顾个温饱都困难,他们仍旧认为土地是最可靠的财富,做什么也比不上种地踏实。

    做生意赚了钱,比起把生意进一步扩大,他们更倾向于把赚来的钱用来买田置地,然后继续种庄稼。

    “原打算买头小牛犊,还有犁耙,这成天问别人借着使也不是个事……家里就一辆板车,还是为了摆摊买的,之前也都是借人家的用……”

    一头耕牛抵得上几个壮劳力,犁耙的使用也能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对庄户人家的重要性不言

    精彩的人生精彩的精彩的体验由我决定:pd2nlCrg769v2dqlpBiYW2PZGZlmXHClb9/s7SloKyV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_

    而喻。

    但这两样都不是随随便便买的起的。问人借,也不是回回都能借到。

    借不到的话,就得全靠人力和那几把铁镐锄头。

    得亏着是地少……

    说到这,谢寡妇狠狠剜了眼胡良。

    还不是他那个新房给闹的!

    她还想存钱把之前卖出去的那些地慢慢再给买回来,短时间内是不能指望了。

    胡良的头垂得更低了,恨不得当自己不存在。

    谢寡妇数落完胡良,转头又开始数落季妧。

    她原是要先把季妧那三亩荒地忙完,再忙自家的。

    谁知季妧却说不打算种庄稼。

    谢寡妇知道说服不了她,想想都替她愁的慌。

    “庄稼人哪能不种地?就算那地有些贫,不肯长,也不能一直荒废着。稳当点,不种红薯和玉米,可以种些高粱花生,再不然茄子豆角白菜辣椒啥的,到时候吃菜也便利……”

    季妧一听

    她说这个就想跑,无奈道:“谢姨,我不会让地荒着的,就是不打算种庄稼而已,但会种些别的。”

    “那你打算种啥,你跟我说说。”

    谢寡妇对她的话持怀疑态度,就她刚刚下田那个笨样,她还想种啥?

    季妧知道自己刚才的表现严重影响了可信度,干脆放弃解释,留下一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不等谢寡妇再追问,牵着大宝飞快开溜。

    谢寡妇在后边连喊了好几声,眼睁睁看着她顺着田埂往拐子山方向去了。

    胡大成羡慕的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我也想去玩……”

    谢寡妇回身就去拧他耳朵:“玩什么玩!懒驴上磨屎尿多,这半天都没见你挪过地!”

    胡大成撅着嘴,不情不愿蹲下身继续干活,还不忘自言自语:“唉,好羡慕大宝啊……”

    被羡慕的大宝,此时绷着脸皱着眉,一点也不见有多开心。

    “诶,笑一个嘛,多好看呀。”

    季妧用自己并不巧的手,编了个十分抽象的草环,戴在了大宝头上。

    左看,又看,越看越满意。

    不由俯身狠狠揉了揉他粉润润肉嘟嘟的脸蛋:“大宝啊,你真是越长越像招财童子了!”

    在她期待的眼神中,大宝顿了顿,很上道的说了句:“阿姐,好看。”

    季妧顿时心满意足。

    草木绽芽,鸦雀喳喳,虽然沉睡了一冬的大地还没有真正苏醒过来,但山上已经有不少人影了。

    季妧拉着自己的漂亮弟弟,走在蜿蜒的山间小道上,沿途指着一些才冒头的植物给他解说,偶尔碰到村里人,熟悉的也会停下打个招呼。

    玩了半天,差不多快到中午了,正打算下山,突然听到有人喊她。

    季妧停步驻足,往旁边的斜岔路看去,神情有些意外。

    喊她的是季雪兰。

    她手里提着篮子,篮子里放着些蕨菜马兰头和地木耳,背上还背着三丫,大丫则牵着二丫跟在后面。

    “你也上山……”季雪兰本来想问她是不是也来采野菜拾菌子,看到她空荡荡的双手,就知道不是。

    季妧接着她的话道:“就四处看看。”

    季雪兰抿唇笑了笑,两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季妧看向被大丫拉着的二丫,问:“二丫好些了吗?”

    二丫这次没有在往后缩,很乖巧的对她点了点头。

    季妧笑了笑:“好了就好。”

    季雪兰见她有要走的意思,略显局促的开口。

    “上回、上回的事,还得谢谢你,不然二丫她,她怕是……”

    人生何处无何必单恋一本书:oMmtpeCrg769v2dqlpBiYW2PZGZlmXHClb9/s7Sgm6is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69章 春山显绿


………………………………

第170章 一点奔头

    几天前,二丫突然高热不退,有季明方的先例在前,季雪兰不敢再找游方郎中。

    季连松借了板车,拉着二丫去了镇上。

    分家的时候,大房虽分到了应得的地与物,却没有分到任何钱财。康婆一句家里的钱都花光了,把路给堵的死死得。

    季连松把年头最后两次扛木头、还没来得及上交的钱都带上,付完诊金后也已经所剩无几,仅仅只够抓半幅药。

    半副药吃了能管什么用?

    看着外孙女烧的通红的脸蛋,季连松舍下脸皮跪地哀求,承诺回村立马筹钱送来,只希望大夫先给看病。

    一道去的季雪兰也跟着哭求。

    那大夫死活不肯松口,还说医馆又不是开善堂的地方,他们这些乡下人赊的起也还不起,有病不如回家挨着。

    父女俩带着二丫被撵了出来,只好到处跟人打听,问有没有收费低廉或者大夫好心、同意赊欠的医馆。

    经人指点,找到了一德堂,还在一德堂里见到了季妧。

    “要不是你给垫了药费,二丫她也不能好这么快。还有那一两银,我、我一定会尽快挣了还给你……”

    一德堂的大夫给二丫看完病,一文钱也没问他们要,只指了指季妧。

    季连松就要把手里剩的几个铜板先给季妧。

    季妧不但不要,还把身上的钱袋解了下来。

    钱袋子里的碎银差不多近一两,是她大半个月抄书所得,刚从书铺结了账,就都给了季连松。

    季连松只当是她年前卖菜剩的,他哪里肯花侄女的钱?

    然而季妧一句“就当还大伯的”,把他所有的推拒都堵了回去。

    季雪兰当时不知其中缘故,还纳闷她爹竟能在康婆子眼皮底下存下银子。

    回到家细问才得知,季连松当初不过只给了季妧十文钱而已。

    因此,季雪兰才更觉着不好意思。

    季妧分家后过的那般难,他们大房也没给过什么帮助,如今哪好意思要她的还礼,那一两银和垫付的药费,无论如何是要还的。

    季妧摆了摆手。

    “真不用往心里去,我和一德堂的大夫很熟,他过后也没收我钱,所以不存在垫付不垫付的事,免你们费用也是他一片医者仁心。”

    顿了顿“至于那一两银,就更不用了,当初大伯给的钱还有那半袋红薯干,确实帮了我很大的忙。”

    得知大房分家后,她就在找机会,想把当初欠下的人情给还了。

    大房从季家搬出来,她并没有立即上门。

    除了不想让村里人觉得,季连松和她“拉帮结派”对抗季家老宅之外。

    还因为,她可以和村里其他人淡然相处,但对原主的那些亲戚,本能有一种回避的心理。

    而且冒冒然上门只是还人情,未免显得有些不近人情。

    虽然这就是她本人最真实的想法——平白接受别人的善意对她而言是一种负担。

    一德堂的相遇是个巧合。

    但平心而论,她出手相帮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还人情,也有季雪兰的原因在。

    卫氏刚生下原主那会儿,月子还没做完,就被康婆子使着干活。

    初为人母的卫氏顾东不顾西,常常抱着哇哇大哭的原主一起垂泪。

    季连柏大部分时间又都在县城木器店做活,卫氏受了委屈也不肯告诉他,就一个人死撑。

    那时候季雪兰才五六岁,她喜欢长得好看说话也温柔的二婶,就时常溜过来帮卫氏照看季妧。

    当然,这些并非原主的记忆,那时原主还不记事呢。

    而等原主记事,季雪兰也成了康婆子口中能干更多活的“大人”,成天被支使的没有闲时候,原主和这个堂姐自然也就慢慢疏远了。

    这些都是卫氏告诉原主的。

    卫氏说“……你第一次走路都是你堂姐教的,你这丫头懒,学会了也不肯自己走,偏你堂姐惯着你,走哪都背着,如长她身上了一般……将来可不能忘了你堂姐。”

    季雪兰出嫁之前的几年,已经变成了小一号的杨氏,出嫁之后就更是黯淡无光。

    她不过只比自己大了五岁,如今也才二十出头,却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眉梢眼角早早烙上了岁月的风霜和愁苦。

    好在,她终究和杨氏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孩子,她至少敢拼敢反抗,甚至敢豁出所有。

    对于这样一个女人,季妧同情且尊重,即便没有卫氏的交待,她也不介意出手相帮一二。

    “实在不行,你就当是我给几个孩子补身子的。大丫二丫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低下,才会频繁生病,得给她们好好补补才行。”

    季妧说话的时候,季雪兰一直在打量季妧。

    越看越觉得这个堂妹无比陌生。

    除了越来越出众的容貌,主要还是性格。

    往日她比自己还胆小,怎么如今变得这么能耐?

    身姿笔直,说话时不紧不慢,看着就觉得精神,而且给人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那怎么行,不行……钱是要还的。”

    她打心里感激季妧,但自从经历了被休一事,她就决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女儿。

    季妧稍微一想便理解了她的心思,也不再坚持,只说不必急于一时,等什么时候手头宽松了再说。

    季雪兰果然露出如释重负的神情,赶忙笑着点头。

    “对了,你那三亩荒地打算怎么办?是要种红薯还是留着点玉米?我爹想去问你,又怕你……你要是有了主意,他和明方去给你整治。”

    一德堂的那句还钱,让季连松觉得,季妧是想和季家所有人划清界限,因而即便有心帮忙,也不敢再登门。

    季妧当时之所以说那么直白,其实是因为不擅长推来让去,想快刀斩乱麻。

    “那三亩地我另有安排,就不劳烦大伯了。”

    怕这话太生硬,季妧又说了句“你们家好几亩地,也忙不过来。”

    季雪兰叹了口气“可不是,三丫还离不了人,我只能留在家,也帮不了什么忙,地里就靠爹娘和明方。”

    季明方,他也下地了?

    看出她的惊讶,季雪兰笑道“明方虽然慢了点,但他很有干劲,不管每天多累,回来都是高兴的。”

    季妧笑了笑,看样子季明方是真的走出来了。

    “那你们,今后有什么打算吗?”

    大房虽然分了八亩地,但都是下等田,想养活家里七口人,还是有些困难。

    “等地里忙完,再给三丫断了奶,让我娘在家带几个孩子,我去镇子上寻些活计,或是给人浣衣,或者进作坊,都成。我爹打算去窑厂做工,明方也要去的,家里人没同意……”

    即便都是些很苦的工作,但季雪兰说这些的时候,眼里有光,和她以往的沉闷判若两人。

    穷人的幸福就是这么简单,有时候,只需要一个奔头就够了。

    小提示:在搜索引擎输入〃大熊猫文学〃,即可找到本站,谢谢。

    第170章 一点奔头


………………………………

第171章 种点啥呢

    胡家地少,没几天就忙活完了,打算再歇两天就去出摊,而季妧始终没说她那三亩荒地到底要派什么用。

    谢寡妇坐不住,又来找季妧。

    赶巧,她前脚进门,后脚平安也来了。

    送走平安,季妧兴冲冲对谢寡妇道:“谢姨,我等的东西到了,接下来还真得麻烦你和良子哥了。”

    谢寡妇自然没二话,回家喊了胡良兄弟俩,几个人拉着一应家伙事儿直接去了南山。

    季连柏开的三亩荒地都在坡底,地头紧挨着地面。

    季妧松了口气,若是开在半山腰,别说种和收了,光来一趟都够呛。

    板车在地头停下,胡良看着她提下来的一大包东西问:“这就是你托人买的种子?到底是个啥,还搞的神秘兮兮。”

    季妧这回倒是没再卖关子:“都是香辛料的种子。”

    早在年前,她就托了辛子期,因为一德堂里既然有卖,就说明他有自己的进货渠道。

    其实那个时候她和辛子期还不熟,辛子期却没有拒绝,辗转托朋友买来,今天才送到。

    没错,她打算把三亩荒地全给种上香辛料!

    谢寡妇惊乍的拔高了嗓门:“你说啥?你要把三亩地都种上那做胡辣汤的东西?”

    季妧忍住笑,纠正她:“谢姨,这些东西可不仅仅能做胡辣汤,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