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月有光人有情-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看待你,和看待三郎是一样的,所以我是不会让你离开明家去流浪的。”

    喻嘉言听得似懂非懂,他虽然聪慧,但他毕竟只有11岁,而且还是虚岁的11岁。

    好在明月也没指望喻嘉言立刻就能听懂她的这些话,她摸摸少年的发顶,“不懂也没关系,你还是个孩子呢。等以后长大了,你自然而然就会明白了。”

    喻嘉言涨红了一张脸——他就是再不懂,也本能地不想明月把他当成孩子对待,这让他有种无法与明月平等对话的危机感和无力感。

    他默默决定,以后还是不管明月叫姐了,免得她总是把自己当成小屁孩儿应付。他虽然比她小两岁,可他却是她的未婚夫,他必须在两人的关系里占据主动。

    很显然,这孩子只听进去了明月愿意跟他定亲,却完全忽视了明月后面那一大串他似懂非懂的长篇大论。

    如果明月知道跟喻嘉言“谈心”会是这个么结果,她发誓自己一定秒变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悲催如她,这分明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

    时间一晃就进到了腊月里,初一这天,明家人把所有种在屋子里的小青菜都装进了箩筐里。

    明地已经跟镇上的聚福德酒楼说好,他们家种出的所有小青菜,聚福德酒楼都按照二十二文一斤的价格收购。

    这价格跟市价相比略微低了些许,但好处就在于,明家不用再专门出人在镇上、县里四处兜售,既省了人工,又省了车马、住店、吃东西的费用和运输途中可能造成的损耗。

    当然,这是从明家其他人的角度而言。

    如果是从明月的角度,那么直接卖给聚福德酒楼最大的好处不是省钱、省时间,而是省心、不麻烦——比起零售需要付出的心血和精力,她宁愿少赚点钱。

    那些跟着明家种菜的明家的亲戚朋友,这次也把自家的小青菜卖给了镇上的聚福德酒楼,而且还因为品相极好而拿到了和明家一样的出售价格。

    除了已经打听过这个季节蔬菜价格的明家人,其他几户人家负责过来卖菜的当家男人在听到“二十二文一斤”这个价格的时候集体秒变呆头鹅,还是明月故意咳嗽两声,这些因为菜价贵过肉价而陷入呆滞状态的庄稼人才总算勉强回神。

    “明家一共有菜七百二十一斤,折价十五两又八百六十二文。”

    “黄家一共有菜六百九十三斤,折价十五两又二百四十六文。”

    “王家一共。。。。。。”

    周氏的哥哥,也就是聚福德酒楼的账房周虎每报一笔账,老掌柜就看着小伙计拿一笔银钱出来。

    明月也没闲着,周虎算账她也算账,顺便她还观察了一下各家的收入谁多谁少。

    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像他们家、她大姑家、隔壁的黄家、她奶的娘家王家、她大伯娘的娘家谢家、她娘亲的娘家陶家,这几家就因为种菜种的多,所以卖菜所得的银钱基本都在十四到十五两,而像她小姑家、她三婶周氏的娘家,这两家就因为数量没有跟上,所以只分别拿到了八两多和十两多的卖菜银子。

    这两家倒不是不想多种,而是他们两家的当家男人都在聚福德酒楼做工,家里的柴火本就不怎么够,所以就也无法像其他几户人家那样,一烧就烧五六间屋子的火炕。

    尤其是明荷他们家,她家的柴火都还是明地入冬之前,专门雇了黄家的骡车给她送到镇上的,不然就镇上这种一针一线都要花钱去买的地方,明荷哪有那个闲钱多烧一间屋子的火炕,专门用来种啥反季青菜。

    “你们应该还会再种几茬的吧?”老掌柜一边吩咐小伙计看着人把大部分青菜装车运去县里,一边还不忘跟明地预约下一批,甚至下下一批。

    他们聚福德酒楼可不止开在了太平镇,福兴县县城以及福兴县辖下的其他镇子,甚至靠近福兴县的其他两个县城,他们聚福德酒楼都是有店面在的。

    再有就是,县城里也不是所有的乡绅富户,家里都有暖房或者温泉庄子。而那些家里有暖房或者温泉庄子的人家,家里的暖房基本都用在了种花上,温泉庄子出产的那点小青菜则不是自己留着吃,就是拿来当成极体面的礼送给了亲朋故旧。

    如此一来,县城里的绝大多数人家,冬天依然还是只能吃到白菜、萝卜这类极耐存放的常见蔬菜。

    也就是说,他收到的这些小青菜,他们东家既可以送去酒楼招揽客人,也可以拿回家自己吃,再不然用来送礼也是极好的。

    这么推算下来,他收来的这五千多斤小青菜都还不够他们东家分派的,老掌柜哪能不惦记着预约下一批?
………………………………

第38章 不花点钱心里痒

    “确实还准备再种个两三回。”这事儿明月已经提前跟明家其他人打过招呼了,所以老掌柜一问,明地立刻就实话实说了。

    老掌柜摸着自己的花白胡子,“这个时候下种的话,年前应该就能再送一批过来了吧?”

    “嗯,我们打算腊月二十二三的时候再收一茬送到您老这里来。”

    老掌柜微微颔首,“那我到时候专门留个人在这儿收菜。要是品相还这么好,价钱我可以再给你们加一文。”

    众人喜出望外。

    一斤加一文,那他们下次可就又能多拿好几百文了。有了这几百文,家里的老人、孩子可就都能扯块新布做件过年的衣裳穿了。

    对于勤劳朴实的庄稼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件足够叫他们高兴很久的事情了。

    ***

    再三谢过老掌柜后,明地等人结伴离开了聚福德酒楼。

    一出酒楼后门,王家、谢家、陶家、周家的老爷子们就开始没口子的跟明地道谢。

    明地是个老实人,被几位长辈围着夸奖、感谢,对他来说比扛一天木头还要累人。

    他尴尬的手脚都没地儿放了,只一味挠着头说“应该的、您太客气了”。

    明月瞅着不是个事儿,她眼珠儿一转,然后硬是挤进人群对着陶老爷子小小声说了一句,“姥爷,财不露白。”

    言罢,她意味深长地看了周围来来往往的行人们一眼。

    几位老爷子这才意识到自己差点儿把“我赚了钱,快来偷我”这几个大字写在脑门儿上,心下一时都有些讪讪。

    明月趁机把自家大伯拉出人堆,“姥爷、大舅,舅爷(明老太的兄弟)、表叔,谢爷爷(谢氏老爹)、谢大伯,周爷爷(周氏老爹)、周婶子,大姑、大姑父,陈奶奶(陈柏老娘)、小姑,天儿冷,你们也赶紧家去吧。”

    想到怀里还没揣热乎的、沉甸甸的银锭子,众人顿觉明月所言甚有道理,于是一阵乱糟糟的告别声后,聚福德酒楼门前便就只剩下了明月、明地、黄大山以及明荷婆媳。

    黄大山是因为要拉明月、明地回村,明荷婆媳则是因为明地开口留人。

    明地担心她们两个女人带着银两单独回家不安全,所以就打算让黄大山绕个路,先把陈老太和明荷送回她们家里去。

    一行五人上了骡车,黄大山轻车熟路驾着骡车往明荷家里去——以往明家总是雇了他的骡车给陈家送柴火、节礼以及其他东西,所以黄大山对去明荷家的那条路非常熟悉。

    骡车行至陈家,陈老太就张罗着招待明地三人在她家吃晌午饭,明荷则去了隔壁人家接自己年仅六岁的儿子回来。

    明地婉拒了陈老太——陈家只有陈老太、陈柏、明荷、明荷和陈柏的独子这四口人,如今陈柏不在家,明地总不能让陈老太和明荷出面招待他和黄大山这两个大男人。

    他和黄大山一起在陈家喝了杯红糖水,然后又陪着自己才刚六岁的小外甥玩了一会儿,之后就带着明月,和黄大山一起回了五里屯。

    “怎么样?老掌柜怎么说?”明地和明月一进家门,明城、明塘等人就立刻聚集到了明家的正房东屋里,明塘更是迫不及待打听起了详细情况。

    “说让我们年前再送一批过去。”明地才只说了这一句,明家一众小辈就已经欢呼起来,明老爷子等人也纷纷露出笑容来。

    “老掌柜还说,要是品相能像这次一样好,价格他就做主再给我们加一文。”一边说着,明地一边把这次卖得的银钱给拿了出来,“这是这次聚福德酒楼给的菜钱,一共十五两银子又八串钱。还有六十二文的零头,我做主给家里买了一斤板油、二斤五花肉、一副猪下水,还有孩子们我也给买了一包糖块儿。”

    “我大伯还买了一包槽子糕,是给爷、奶和小雪的。”明月笑嘻嘻把手里拎着的纸包放到炕桌上,“所以,奶之前给我们的铜子儿也被我和大伯用掉了一部分。”

    明老太高兴的眼角眉梢都是笑纹,嘴里却还口不应心的念叨明地,“太抛费了,有那个钱,你给孩子们多买点儿糖块儿多好。”

    明月笑嘻嘻的帮明地解围,“奶,那咱中午包饺子呗。”

    她不爱吃肥肉,所以家里买了肉,她十次有九次都会建议包饺子,明老太也基本次次都顺着她,即使偶尔没顺着,那也是因为明老太想换换花样,做个包子、馅儿饼啥的。

    明月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她只是想把五花肉变成肉馅儿,至于是饺子馅儿、包子馅儿还是饼子馅儿,明月表示自己半点儿都不挑拣。

    “那就包饺子吧,再溜个肝尖儿,炖个大白菜。”明老太一锤定音,女人们于是开始洗菜、切肉、和面,男人们则围着明地询问其他人家卖了多少银钱。

    明地一一回答了,只不过他也没有记得很清楚,所以就只能给个大概多少银子的答案出来,零头什么的,他通通都不记得了。

    明月一边听着大人们说话,一边盘算着接下来自己要做的都有哪些事。

    只要不下雪,每天去西山、南山捡兔子和山鸡的这件事肯定是要继续下去的,毕竟如今这项业务已经成了他家的主要银钱来源。

    这两座山——主要是西山,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已经为明家带来了二十多两银子的丰厚收入,这可是连明月辛苦折腾出来的反季青菜都无法比拟的巨额收入。

    所以只要不是大雪封山,明月就绝对不会放弃自己的这份收入。

    除了每天例行上山转悠两圈儿,她当然还要继续和家人一起种植反季青菜。

    有了这两项收入,再加上她家还打算在近期卖掉一头猪、十只家养的活兔子,如此一来,她家在年前,存款的数额至少能达到一百两。

    要是老天赏饭吃,少下几场雪,那她至少能让家里的存款达到一百一十两。

    这么多钱,要是不花点儿出去,明月觉得自己心里痒。

    她小声跟明老太咬耳朵,“奶,我爷有没有说咱家啥时候买大牲口啊?”
………………………………

第39章 我听明月的(青云加更)

    明老太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你说你这孩子,你咋一老惦记这事儿呢?”

    “我这不是担心我爹他们嘛!明年咱家可就又多出二十亩地要种了,要是把您儿子孙子累出个好歹来,您还不得心疼坏了。”

    明老太乐不可支,“感情我大孙女这还是为了她奶着想了?”

    明月小胸。脯一挺,“那当然。我可是最孝顺您老人家的。”

    明老太笑得直“哎呦”,“你这孩子,你这到底跟谁学的?这小。嘴儿,叭叭叭的也太能说了。”

    周氏连声附和,“可不咋的,今年咱们明月可比以往活泛多了。这脑袋瓜子好使了不说,小。嘴儿也甜的抹了蜜似的。”

    周氏是个不服输、不饶人的泼辣性子,打从娘胎里出来,心里就是自动带了一杆秤的,但同时她也很讲道理,很懂感恩,明月帮着家里过上了好日子,待她家五郎、明雪又都亲厚着,所以她看明月那简直就是一千一万个顺眼。

    明月嘻嘻的笑,“奶,您还没说我爷打算啥时候买大牲口呢。”

    明老太虚虚点了一下明月的额头,“你爷已经让你何叔帮着留意了,最迟明年开春,咱家肯定就有大牲口了。”

    明月喜出望外,“那咱干脆连车也一起买了呗。”

    明老太一脸无奈的摇着头,“车已经托了你黄大叔,最多再过半个月,你黄大叔就会帮咱家把新车拖回来了。”

    明月扑过去抱住明老太一条胳膊,“奶你太坏了,这么大的事儿都不跟我说!”

    明老太扎着两只手,“快别闹,看弄到你身上面粉。”

    陶氏则嗔怪明月,“有你这么跟你奶说话的吗?你这孩子咋还越大越不懂事儿了呢!”

    明月生怕陶氏哭给她看,她忙不迭举手做投降状,“是我错了,是我错了。奶你原谅我呗。”

    明老太倒是没跟明月一般见识,毕竟明月说她“太坏”的时候,那口吻明摆着就是在撒娇呢,她反倒觉得陶氏为人处世有些太刻板了——所以说这人的心哪,万一偏了,那简直就是十头牛都拉不回。

    “对了,奶,以前你是不是说过,我娘之所以没有给我生弟弟,是因为她生我的时候正好赶上灾荒年间流民抢粮,她受惊早产,身子亏虚的厉害,所以这些年才一直怀不上,并不是有其他妨碍子嗣的毛病?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明老太一怔,其他原本正在说话的明家人也全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

    大家都很惊讶。

    谁也没想到,明月会主动提起陶氏最听不得的这个话题。

    尤其那什么早产啊,妨碍子嗣啊,这是她一个小姑娘家该说的话?

    “大妞儿,你。。。”陶氏果然如同众人所料,眼圈一红就已经落下泪来。

    “娘,逃避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身体不好咱就调理,调理好了,您还是一样能给我生弟弟。您别忘了,您才只有二十六岁。我奶像您这个年纪的时候,还不是一样生了我老姑出来。”

    明月彻底豁出去了,她可不想陶氏继续龟缩在自己的壳子里自怨自艾。

    自打她穿来,她基本隔三差五就要听到陶氏半夜小声哭泣,她看得出,比起招喻嘉言做养老女婿,陶氏其实更想给她生弟弟。

    她很理解,毕竟在重视宗族传承、香火延续的古代,如果不是到了实在没法子的那一天,哪家也不愿意选择招女婿。

    尤其陶氏又是个心眼儿小的,她要是有生之年不给明家生个孙子出来,明月相信她心里早晚都得坐下病根儿。

    就算没人怪她,她也能自己把自己怪罪出毛病来。

    所以自打明老爷子买回了那二十亩地,明月一直就在计划让明城带陶氏去县城就医。

    就像她对陶氏所说的,陶氏才刚二十六岁。

    而明老太生明荷的时候,严格来说都已经二十七岁,比陶氏如今的年纪还要大一岁。

    “明月说得对。”第一个回过神的是明老太,她有些心酸又忍不住觉得欣慰,“难怪人家都说闺女是娘的小棉袄,看看咱家明月,多少贴心。”

    明城则是下意识看了一眼喻嘉言。

    喻嘉言被他看得有点儿懵——难道这里头还有他什么事儿?

    明月几乎立刻就注意到了明城看向喻嘉言的那一眼,她招手叫过喻嘉言,“你们不用担心嘉言,他就是不分咱家的东西,以后他肯定也能过上好日子。”

    明城一脸尴尬——他的这个闺女啊,说话咋就越来越直接了呢?开口之前就不能稍微考虑一下听众们是何心情么?

    喻嘉言这才后知后觉想起他和明月这桩婚事附带的那张契书,他赶忙表态,“二叔,我都听明月的。而且我很勤快的,我长大了肯定能养得起自己和明月的。”

    明月听他一口一个明月,心情不由甚是怪异,可眼下的这个时候,却不是她纠正喻嘉言对她采取何种称呼的好时机。

    她抱着明老太的胳膊不撒手,“奶,这么说您是同意给我娘看病调理身子了?”

    “同意,奶同意。”明老太看向明月的目光里满含欣慰,“明天就让你爹带着你娘去趟县城的济民医馆,那里的齐老大夫是咱们福兴县医术最好的大夫,咱就找他看。”

    明月一蹦三尺高,“奶,你太好了,你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婆婆和奶奶了。”

    明老太失笑,明老爷子则一脸无奈的连连摇头——他的这个大孙女啊,人是越来越有本事了,就是这性子,越来越有朝着幼稚、跳脱发展的趋势,让他不由自主有那么一丢丢担心。

    “我、我真的可以。。。”陶氏脸上还挂着泪,听到婆婆麻溜儿拍板,她整个人都如在梦里,根本回不过神。

    明老太转头对着二儿媳微微一笑,“这些年苦了你了,你爹总想着闭眼之前把地买回来,我也就硬着心肠没让你好好找个大夫调理调理。如今咱们明月有出息了,你这也算是享到女儿的福气了。”

    陶氏听得泪流满面,她连连摇头,“娘,您不能这么说。那地、那地本来就是为了我和明月才卖的,要不是为了救我们娘俩的命,爹何至于把祖传的良田卖了大半。”
………………………………

第40章 第一次去县城

    陶氏深知,她也就是摊上了明家的这对好公婆,摊上了谢氏那样的好妯娌,不然她怕是早在十三年前就已经和自己的女儿一起,进了明家在北山的那块坟地。

    莫说五里屯,就是整个福兴县,舍得为了救儿媳妇一命而卖掉大半祖传良田的人家也是屈指可数。

    这世上的绝大多数人家,比起人命反而更加看重钱财。就算是自己的亲生儿子濒死,只要还有其他儿子可以依靠,那些作为大家长的父母也基本都会选择直接放弃这个要花大钱的儿子。

    他们会更加重视包括自己在内的家里绝大多数人的未来生活,而不是选择为了一个儿子就把家里的所有钱财都搭上。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明家对陶氏来说当真可以称得上是仁至义尽了,所以陶氏半点儿都不怨怪自己的公公婆婆。

    明老爷子攒钱买地,她非常理解也非常支持,因为不止明老爷子,就是她自己,也常常觉得很是对不住大房和三房。

    “那这事儿就这么说定了,老二现在就去黄家说一声租他家的骡车,等明早我再给你们烙几张饼带着路上吃。”明老太没有继续跟陶氏探讨那些陈年旧事,她笑着对几个儿媳妇招招手,“你们几个,动作都快些,吃完了咱还得继续种菜呢。”

    明月高兴坏了,她央求明老爷子和明老太,“爷、奶,明天我爹他们去县城,我可以也跟着一起去吗?”

    她话音未落,家里的几个孩子,满含渴望的视线齐刷刷都对准了明老爷子。

    明老爷子很苦恼——只一个的话倒还无所谓,可这六七个一起去,他老人家着实不想答应啊!

    “爷,我不是去玩儿的,我是想去看看有没有其他来钱的路子。”明月一见明老爷子犹豫,立刻就给自家爷爷递了梯子。

    “那成,那你明天就跟着你爹娘一起去县里。”明老爷子松了口气——有个聪明的孙女就是好,让他老人家省了不少心。

    大郎等人一听明老爷子这么说,眼神立刻黯淡了下去——没办法,谁让他们不像明月,脑袋瓜子灵活的简直不像人。

    明月哪里忍心大家如此失落,她笑嘻嘻的跟明老爷子讲条件,“爷,您让大哥陪我一起去呗,我娘他们要去医馆呢,哪有时间陪我?”

    二郎顿时急眼了,“你咋不说让我陪你去呢?我也想去县里啊!”

    三郎、四郎、五郎同样不甘示弱,“还有我,还有我。”

    甚至就连小明雪都跟着喊起了“还有我”。

    明月摸着小堂妹的头,笑嘻嘻反驳二郎的质问,“你们年纪小啊!大哥已经是大人了,跟着我是为了保护我。再看你们几个,一个个都是贪吃贪玩儿的淘小子。”

    周氏笑得直打跌——她这个侄女呦,现在可比以前有意思多了,瞧瞧她这话说的,再瞧瞧她那小身板儿,她还不是一样只是个半大孩子。

    “不过你们放心好了,我一准儿带好吃的回来给你们。”言罢,明月又扭头去跟明老太撒娇,“奶,您看我大话都已经说出去了,您总不能让我落不了地吧?”

    明老太也控制不住笑出了一脸褶子,她虚虚点了明月额头一下,“给你一串钱,不能更多了。”

    明月还没说话,二郎他们就已经欢呼出声。

    要知道,在以往,明老太给他们买零嘴儿的钱,每次最多也就给个十来个大钱,更多时候甚至只有一两文钱。

    一串钱,那可就是一百文钱,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笔巨款。

    明月也有些诧异明老太这突如其来的大手笔,不过她很快就蹭着明老太拍起了对方马屁,“奶~你果然是这天底下最好的奶~”

    明老太半是宠溺半是无奈的微微摇头,“好了,好了,可别耍嘴皮子了,赶紧帮你娘包饺子。”

    “遵命!”明月怪模怪样的立正敬礼,逗得明家诸人又是一阵笑。

    次日一早,明城揣着明老太给的三十两银子又两串钱,和陶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