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儿女风流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盖了大印,然后以大队的名义将信寄给杨金城所在部队。
大约半月,孙奇志从杨家收到回信,还有一封部队批准杨金城结婚的信函。姑娘高兴极了,就等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领结婚证。这晚,文俊来到孙文礼家,把部队来的信函揣在怀里,告诉那爷俩耐心等待,不过千万要保密。
公社的王助理负责办理结婚证,此人跟郭文辉老师的媳妇是表亲,两家相处得很好。有这个关系可不错,文俊就向郭老师求助。郭文辉对孙文礼的处境很同情,于是答应给予帮助,事不宜迟,他马上带着文俊去找王助理。王助理外号叫“王小胆”,开始不敢做主,见文俊拿出大队批准孙奇志结婚的报告,觉得把握一些,碍于情面,只好给那对年轻人办理了结婚证。
拿着来之不易的“许可”,文俊兴高采烈,立即送给孙文礼。孙文礼感激地要跪倒磕头。文俊急忙把他扶起来:“大舅老爷,您这是想害我啊!我是孙子辈儿,能经得住您这份大礼吗?”
孙奇志感激涕零,说些客气话,文俊也给打住了,然后说:“老姑,您现在有大照了,虽说名正言顺,但这个结婚证是怎么来的咱们自己清楚,所以,我不主张您大张旗鼓地办婚事。不过这样可就委屈您了,您千万别怪罪小侄我!”
孙奇志赶忙回答:“大俊子,我们压根就没打算大操大办,这偷来的锣——敲不得呀!我跟爸爸商量好了,我马上去新疆,在部队跟杨金城举行婚礼。听说那里的军官结婚后爱人可以留下,我就暂时不回来了,爸爸对外就说我去绥化的老家串门儿。你看怎么样?”
文俊立即鼓掌:“好啊,祝你们相亲相爱,白头偕老!”
听女儿说即将离开,孙文礼已是老泪横流,他真的舍不得,可又不能耽误女儿的终身。文俊知道亲情骨肉分离是什么滋味,单单是儿时伙伴的关东离开就够他伤心一阵子,何况多年相依为命的父女?
他安慰孙文礼:“大舅老爷,您别难过,国家现在渐渐调整政策,从郭老师得以翻身这件事就可以受到启发,说不定哪天就能给您“摘帽”了,你们父女再次团圆指日可待,要往远处看,前途是光明的。”
过了三天,美若天仙的孙奇志悄悄走了,像驾着彩云向着梦想的地方飞去。
第102章 事情露馅了
成全了孙奇志的美满姻缘,文俊长长舒口气,接下来开始忐忑不安,不知道私开介绍信这件事能不能瞒住张伟民,要知道瓶子嘴可以扎住,人嘴就不好说了。孙文礼那方面肯定没问题,关键是王助理的老婆,她有个外号叫“小喇叭”,不但说话声音大,而且嘴快,狗肚子装不了二两荤油。除非王助理没对她说过此事,否则她一定张扬出去。
转眼到了1981年元旦,过几日,文俊收到关东的第三封来信,立即转忧为喜,这段时间绷紧的那根神经得以放松。这封信沉甸甸的,好家伙,一共八张信纸,八分钱的邮票粘贴两张。信里,关东详细叙述了部队见闻,原来,他所在部队是王牌部队,真幸运。他先是在新兵连接受两个月的训练,然后下到老兵连,侦察科的齐参谋亲自把他分到师直属队侦察连,在一班当战士。他已经戴上“三面红”,成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天随人愿,他喜欢当侦察兵。
文俊为自己的参谋长感到自豪,同时暗下决心,欲与关东试比高,按照红二团领导编制,那小子是二号,一号不能输给二号。
文俊信心百倍地加劲,谁知春节一过,张伟民开始清算他的“罪行”。他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是王助理媳妇说出去的。尽管小喇叭这次加着小心,没有到处散布,只对个别直近亲属说了,可直近亲属又跟直近亲属说了,结果越传越远,自然传到张伟民的耳朵里。
这下差点把张伟民的鼻子气歪了,因为坏了他的美事。孙奇志那次虽然拒绝了他,但这个色狼分析姑娘早晚还得来乞求他,到时候他就可以享受一下嫩雏的美味了。这家伙其实早就惦记着孙姑娘,这回可抓住机会了,岂能放过?正等着姑娘送上门来,忽然听说姑娘去了绥化,嗯?他有些犯糊涂,开始琢磨怎么回事,结果得知人家是虚晃一枪,实际已经去新疆跟心上人入洞房了。完了完了,煮熟的鸭子竟然飞了,张伟民心里那个难受劲就别提了。他立即迁怒文俊擅做主张、违反纪律,恨不得马上把这块又臭又硬的破石头踢出去,踢得越远越好,最好踢进茅坑。
文俊纵然浑身是胆,却也心惊:此事如果整大发了,自己滚下擂台是小事,关键很可能殃及到孙奇志夫妻。杨金城是部队军官,万一受到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文俊开始怪自己一时心血来潮,鲁莽行事。不过,小英雄从来没有后悔的习惯,立即转念:这件事能不管吗?
再看看眼前这个流氓领导,明明欺负良家民女,严重违反纪律,竟然大言不惭地批评别人,真是黑白颠倒!看来跟这种人没个说理去,想到这里,文俊打起精神,干脆耍起无赖。他故作镇静地说:“我违反什么纪律了?是您让我开的介绍信,您不能不认账啊!”
“什么,是我让你开的?你。。。。。。”张伟民眼睛瞪得溜圆,万万没想到文俊倒打一耙,年纪不大,招数倒是老辣,够狠的。
接下来,他气急败坏地连喊带骂,口沫横飞。文俊就是不生气,泰山崩而不形于色,仍然咬住是他的主意,还提醒他那天是不是喝醉了没记住这件事情。张伟民暴跳如雷,见一时整不清楚,踢开房门去找刘秘书评理。打狗还得看主人,他要当着刘秘书的面数落文俊的罪状,然后把他清除了,这样做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见了刘秘书,张伟民添油加醋地讲述一番。刘秘书倒是很稳重,眼珠子一直乱转,当时没表态,只是打发通信员把文俊找来对质。
约莫十分钟,文俊来了,还是死死咬住是张伟民的主意。张伟民气得差点晕死,于是转移目标,开始埋怨王助理。刘秘书又把王助理找来对质,王小胆这次却大胆起来,声明见到了大队介绍信才敢办理结婚证,合情合理,没有犯规。刘秘书不好裁决,就劝张伟民不要把事情弄大,那样影响不好,如果继续追究下去,则显得你这个书记小肚鸡肠,再说上面怪罪下来你也脱不了干系。张伟民闹个自讨没趣,一跺脚,气呼呼地走了。
此事虽然面上不了了之,张伟民却很窝火,心脾一连几天隐隐作痛,受伤不浅。他咬牙切齿,恨不得把眼前这个脑生反骨的小叛贼千刀万剐。
文俊虽然保住了职位,却跟张伟民形成公开闹对立,刀光剑影,惊心动魄的日子也就从此开始了。他清楚,长此下去,自己必败无疑。他甚至想马上就辞职,免得哪天被张伟民拿下来,那时就出丑了;可巴巴嘴一品味,觉得那样做好像自甘暴弃,或者承认犯了错误,此法不妥。他又想,假如辞职了,那么治保主任很可能由张伟民安排亲信来干,以后这家伙肯定更加肆无忌惮,乡亲们可就遭殃了。于是,文俊决定赖着不动窝了,看张伟民究竟能怎样。
可如何跟张伟民过招呢?文俊正在苦恼,偏偏有人为他排忧解难,真是命不该绝,上面来了运动,开始清查文革时期那些表现积极的干部。其实自从“四人帮”垮台,这个运动在城里就一直没停,可能是冤假错案较多,搞得慢些,才轮到乡下。这回县里又来了工作队,还是老办法:内部清算,外面发动群众。
第103章 张伟民下台了
墙倒众人推,乡亲们就像当年对待吴大华那样,口诛笔伐,纷纷揭发检举张伟民,连那些自家坟地被推平的乡亲也站出来控诉他“手段蛮横无理,不近人情。。。。。。”
“哈哈,一定是神灵助我,神仙万岁!”文俊高兴坏了,想起了梦中有缘的红姐姐和绿姐姐。
他觉得色鬼张伟民肯定完蛋了,一时兴起,连夜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关东。过几天,关东回信了,他并没有表现出乐观态度,而是嘱咐文俊“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痛打落水狗”。这可出乎文俊的意料,要知道张伟民害惨了关家,为什么轻易放过他?
关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着军人的博大胸怀,当然,如果几年前肯定不是这样的,即使一件很小的不公平之事,他也会做出强烈反应。如今,他思考问题非常冷静,视野大为宽阔。他知道,那年月很多人被批斗过,此事不能全怪张伟民。
还有一件小事令关东无法忘怀。他参军临走前一天,张伟民的妻子李秀特意来看望,手里还提着一个书包,里面鼓鼓的,打开一看,全是新鲜的胡萝卜。关东顿时心里一热,这可是他最喜欢吃的,难得村里第一夫人还记着。
面对关东父母,李秀第一句话就带着歉意:“二哥,二嫂,我知道伟民以前对不住你们,我给你们赔不是了。”
王丁香说:“孩子他婶儿,事情都过去了,就别提了。”
李秀听了,眼眶立即湿润起来,她掏出五块钱塞进关东衣兜,态度极为诚恳:“大侄子,到部队好好干,争取当上大官儿,为咱老百姓多做点好事,千万别向你大叔学习。。。。。。”
话已至此,关家的人还能说什么?不愉快的往事立即烟消云散,这就是乡情和人情。去部队乘坐火车,其他小伙子都带着亲人买的苹果等食物,只有关东带着洗干净的胡萝卜,饿了就拿出来嚼几根,那滋味真好,一直甜到心里。
说起李秀,就不得不提盛丰大队三位有名的家庭妇女,她们是关东的母亲王丁香、刘云的母亲赵月娇和张伟民的媳妇李秀。王丁香是高个,梳着两条大辫子,一直留到大女儿关芬结婚,她三十多岁仍然像个大姑娘,很俊俏。赵月娇中等个头,是胖美人,外村嫁来的。她虽然出身社员家庭,父母却没让她干过庄稼活,担心风吹日晒损伤了皮肤,养在闺中待价而沽,结果真不错,终于嫁给了有前途的刘景文。李秀也是外村的,个子不高,小巧玲珑,秀色可餐,谁见了都要夸几句。
李秀最大的优点就是很懂人情,没有一点官太太的架子,说起话来情真意切,比较打动人。这次检举张伟民,关东的父母偃旗息鼓,啥也没说,这跟李秀的为人密不可分。要不是乡亲们碍于李秀的面子,早把张伟民送进笆篱子。
最后,张伟民被揭发出制造冤假错案,比如背后给上级写信诬陷老书记文尚义贪污,把他整下来,结果自己上去了。
村里还有一位倒霉老头,也被张伟民整得好苦。老头叫马道文,土改时给扎住在县城的部队送过小米和黄豆。那天马道文赶着大马车,在两个县干部引领下进了一座大地主的四合院,然后卸车。他是乡下人,很少来城里,觉得新鲜,就四下张望,见院里有很多挎着匣子枪的军人,好像有大干部住在这里。不一会儿,果然见几个人陪着一位瘦脸粗眉毛的干部来到马车旁。一个小兵解开一个麻袋嘴,那位大干部捧出一把大豆闻一闻,眼里露出喜悦,操着南方口音连连称“好”,然后问马道文是哪儿来的。
马道文回答:“我从正黄四屯来的,北面四十多里呢!”
那位大干部便热情跟他握手:“辛苦了,辛苦了,吃完饭再走吧!”
就这样,马道文在招待所受到四个菜和半斤老白干的款待,然后心满意足地赶车离去。路上,他不住地琢磨那位大干部究竟有多大。他认为自己看相有两下子,觉得那人目光不散,印堂发亮,定是将才,领兵过万。
由于那人模样特殊,又握过手,这位没见过大世面的庄稼人就牢牢记住那副尊容。多年过去,中央出现一位二号人物,家家都有他的画像,而且电影里的《新闻简报》也经常有他,跟在毛主席身边。马道文仔细端详,觉得这位接班人很像当年跟自己握手的那位,一打听,那人果然当年在本县呆过,是东北民主联军司令员,住在一个财主家的大院,而且呆了两年。
马道文乐坏了,顿觉自己也跟着光辉伟大了,开始张扬显摆:“哈哈!你们知道不?咱就是命好,跟副统帅喝过酒呢,啥也别说了,缘分啊!”
其实那位东总首长根本没陪马道文喝过酒,但吃过他送来的黄豆和小米倒是真的。马道文只顾着美了,添枝加叶地到处吹嘘,结果得瑟大劲了,后来那位副统帅折戟沉沙外蒙古,他也跟着倒霉了。张伟民诬陷他是反党分子,是隐藏下来的奸细。从此,马道文就跟孙文礼一样掏大粪去了,不过他一直给上级写信伸冤,始终没有得到平反。
张伟民还交代了当年诬陷关绍辉贪污那件事情。这些年,关绍辉一直被乡亲们误解,如今终于真相大白,关家从此可以抬脸做人了。
张伟民的结局是:职务被一撸到底,开除党籍,再次回生产队当社员,接受群众监督。大队的马会计曾经配合张伟民做假帐,也被拿下去了。上级对他们的处理还不算重。
紧接着上级又来了新精神:给那些地主富农“摘帽”,看来国家拨乱反正政策落实不错。那些“戴帽”分子欣喜若狂,像马道文和孙文礼这样的人以为此生永无出头之日,得到消息都哭了。为了安慰他们,公社干部组织一次会餐,饭后还去礼堂看了一场喜剧电影。
孙文礼回家,先是把院里那两只散发臭味的粪桶踢出院子,烧了一锅热水痛痛快快洗个澡,刮刮胡子,穿上以前的好衣服,直直腰,人也精神了。他立即给远在新疆的女儿写信,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她,然后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净净,期待着亲人归来。
不久,孙奇志跟杨金城小两口双双把家还。孙氏父女再次见面,抱头大哭。在女儿女婿的强烈要求下,孙文礼跟着他们去了新疆,骨肉团聚,永不分离。
第104章 黄孝子拒绝当官
大队发生这么大的变故,干部还得重新调整。鉴于出现过张伟民这样的坏蛋,乡亲们期待上来一个贴心的领路人,可谁胜任呢?这可急坏了公社书记袁志国,他委派刘秘书负责挑选盛丰大队书记。
大队书记是肥差,想坐上这个位子的大有人在,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刘景文不敢含糊,选来选去,觉得只有两个人可以胜任:黄孝子和文尚义。两人德高望重,就像《三国演义》里的“卧龙”和“凤雏”,任选其一可成大事。这天,他让文俊去把黄孝子叫到大队部,好好谈谈。
文俊领命,到了黄家说明来意,谁知黄孝子把脑袋摇晃得像拨浪鼓,就是不答应当这个大队书记,干脆也不跟刘秘书照面了。文俊好奇,就问缘由。
黄孝子似乎有点不耐烦,随口敷衍:“孩子,我天生不是当官儿的材料。再说村里什么人都有,众口难调,我不想操那份儿心。”
文俊顽皮地一抱拳:“前辈,听说美国鬼子的阵地相当牢固,而且火力很猛,够操心的,还不是被您给攻下来了?当大队书记比夺取敌人阵地还艰难吗?”
“妈了个巴子的,你小子很能耍嘴皮子啊!当书记和夺阵地是一回事儿吗?那是两股劲儿,知道不?”说完,黄孝子沉默片刻,然后一声长叹,拍拍文俊的肩膀,“孩子,有些事情你不懂,该怎么对你说呢?你跟我来看看吧!”
说完,他领着文俊来到院子,掏出钥匙开西厢房的门锁。这间房子的窗户总是用布帘挡着,看不见里面什么情况,挺神秘的,文俊小时候就想解开这个谜,可惜没机会,今天终于如愿以偿,很高兴。“哗啦!”门开了,带着兴奋,文俊进屋一看,顿时愣住了,只见屋内空荡荡的,只有一个写字台大小的香案,上面摆着几十个牌位,牌位写着一些人的名字,首当其冲的自然是黄孝子的父母,剩下的很陌生。
“这些人是谁?”文俊问道。
“是我的战友。他们当时很年轻,可惜都牺牲了,他们多数人连娶媳妇的机会都没有,想起这些我心里就难过。”这时,黄孝子面带忧郁,话音带着悲凉,“我现在能做到的就是闲着没事儿陪他们唠唠嗑儿。孩子,今天我就跟你说句心里话吧,我不是不想当官儿,就怕当上瘾了,渐渐疏远我的好战友啊!”说完竟然泪流满面,呜咽起来。
从黄孝子家出来,文俊很有感触,终于领悟到英雄的伟大。黄孝子平时在生产队看场院,活不累,他一直很满意,从来不提出一些个人要求。过年时,大队分给每户军烈属一袋白面,他从来没动过,直接送到烈属家。村里有五保户、困难户什么的,他也时常去救济。谁家有个红白喜事他也到场,随个人情,可轮到他儿子结婚就拒绝收礼。他清楚,即使拿出两块钱,对有的人家都是很困难的。
从黄孝子身上,年少的文俊又学到不少东西,他下了决心:做人要做这样的人。
刘秘书见文俊没把人请来,以为黄孝子摆老资格,就亲自去请。他苦口婆心,最终还是没有打动对方。这位大秘没办法,只好准备去请文尚义。
文尚义的情况刘秘书再清楚不过了,肯定比黄孝子更难请,为了顺利一点,他投其所好,带着一条好烟登门拜访。别看刘景文是公社领导眼里的红人,但在文尚义面前可不敢趾高气扬,因为没人家资格老,结果见面一试,果真像事先预料的那样,没好使。
他垂头丧气地回到大队部,咳声叹气,郁郁寡欢。文俊给他倒上一杯清水,请他润润嗓子。刘秘书喝了几口,忽然觉得文俊这小子挺会来事的,就跟他聊了起来,话题是“为什么有人不愿意当官儿”。这位大秘对此一直不解,信口抱怨:“真是他妈的奇怪,有人把脑袋削成尖往上钻都上不去,可这两个人倒好,请都请不来,我算长见识了。”
文俊说:“像黄孝子这样的前辈就不用提了,人家根本不稀罕。文尚义倒是个积极向上的人,只是被运动整怕了,家里又遭了劫难,也就没心思当干部。我想,只要跟他阐明政策不会变了,他不会自甘寂寞的。”
刘秘书摆摆手:“得得得,这个我跟他讲了,结果等于白说,人家根本就不信,说我只能代表一个秘书,代表不了国家主席,真是头犟驴!我就纳闷儿了,按理说他这个人思维敏捷,应该好做工作,可就是不进盐酱。——真是愁人的愁,这可咋整?”说着眉头紧皱。
文俊问:“盛丰大队的书记难道非他莫属吗?”
刘秘书回答:“这话该怎么讲呢?要是在以前,随便拉上来一个就行,可现在不同了,老百姓要求干部清正廉洁、一心为公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上级领导在干部会议上也特别重视这一点,还来个什么选拔干部‘负责制’。”
文俊不懂:“什么叫负责制?”
“就是谁提拔的干部谁负责。比如我提拔的干部,他以后出了问题,那我也跟着倒霉了。这也是袁书记把这个任务推给我的原因。”说到这里,刘秘书忽然醒悟,“嗯?我跟你讲这个干嘛!”
他觉得话题有些过头了,赶紧来个急刹车,背着双手来回走,像热锅上的蚂蚁。时至今日,文俊基本明白政策开始稳定,只是文尚义一时难以相信。从心里讲,文俊绝对期待文尚义当书记。出于为乡亲们选上一位好官,小英雄又来了豪气,决定亲自去找文尚义谈谈。于是,他向刘秘书请缨。
“你?”刘秘书一愣,随后笑了,“哈哈哈哈!不错,你跟关东和刘丫头勇擒恶魔,确实胆大心细,可文尚义是什么人你还不知道?我做思想工作这些年,经验丰富,都没说动他,你就能把他说服了?不不不,我看你还是别去碰那个钉子,滋味可不太好受啊!”
第105章 请文尚义出山
文俊说:“我还没试,您怎么知道不行?这样吧!我马上就去。不过走之前我想要您一句话,请您掏心窝子讲。”
刘秘书好奇地问:“什么话,你尽管说?”
文俊说:“您是不是真心让文尚义出山?”
刘秘书眉头舒展,笑了:“嘿!这还用问吗?我是张伟民那样心胸狭窄的人吗?文尚义出山有什么不好?他完全可以造福百姓嘛!等他整出点成绩,我也跟着沾光了。大侄子,不瞒你说,我还想当社长或者公社书记呢!”
他的话算是说到家了,文俊心里终于有了底,就微微一笑:“您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领导,向您学习。。。。。。”此时,这位年少的治保主任并没有讥讽刘秘书野心勃勃,而是恭维一番。
好话听着就是舒服,刘秘书的心情大为好转。虽然他不相信文俊能办成这件事,但眼下实在别无良策,只好让这小子去试试。他立即承诺:“小子,如果你真把事情办妥了,我请你喝酒。”
文俊胸有成竹,他的优势在那摆着,是长辈,何况那个大侄子敬老爱老的传统继承得不错,加上自己还有三寸不烂之舌,这些有利条件都增加了必胜的信心。他乐呵呵地出了屋子,抬脸看看天,嗯,春光明媚,好兆头,这样的日子适合使用激将法。于是,他背着双手信步而去。
“哎呀!胡司令,是哪阵风把您给吹来了?”见面时,坐在炕上饭桌边自斟自饮的文尚义似乎有点意外,一字不差地重复《沙家浜》里阿庆嫂见到胡司令时的开场白,算是跟小大叔开个玩笑。
文俊干脆直截了当:“尚义,你的架子可真大,非得劳驾本大叔来请你!”
文尚义立即明白了:“大叔,你就别操心了,我意已决,不可更改。你今天既然来了,没说的,咱们喝酒,我亲自给你倒;不过让我当那个书记,就免谈吧!”
文俊笑了:“哈哈,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