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流儿女风流事-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天下午,柳树根见到白主任,向他求助。白主任还记得那个迷彩服。鉴于柳树根与他是战友,白主任一锤定音:择校费减免两千,定在三千。
柳树根大喜过望,表示抽空安排一顿,意思意思。白主任不在乎吃喝,只要求凑上四人打几圈麻将就行了。
离开学校,柳树根进行第二步:筹钱。他每月工资一百多元。朱翠花平时花钱大手大脚,根本攒不下钱,家里没有积蓄。当然,即使家里有积蓄也别指望,朱翠花肯定不会同意资助关东两口子。
柳树根还有战友,就向他们求助,说自己急需用钱。还好,战友都给面子,有拿三百,有拿二百,凑了两千块钱。
天色渐黑,怀揣滚烫的一叠人民币,柳树根顾不上回家吃饭,直接去送钱。
到了关东家,大明和桂花也在。两口子也是来救助的,送来五百块钱。柳树根从怀里掏出那两千块钱,重重摔在炕上,然后说明缘由。。。。。。
关东深受感动。红叶更不用说了,眼泪“稀里哗啦”流了下来。
柳树根说:“还是先感谢一下我的肚子吧!我饿了,红叶,我想吃你做的手擀面。”
“嗯哪!”红叶赶紧去外屋和面。
三位好友十点才离去,屋子安静了。
关东一家三口脱衣睡觉。事情有了着落,红叶和雪花不一会儿就睡着了,脸上留着微笑。关东却睁着眼睛,辗转反侧。他没有一丝喜悦,脑海只有两个片段交错闪现:收废品的李大发父女哭啼伤心的情景;校园内两个农村女娃孤单站立的场面。。。。。。
关东陷入矛盾漩涡,不能自拔。不知道过了多久,红叶醒来,借着窗户透进的月光,见关东的眼睛还在眨着,凑近端详,发现他面沉如水。
“雪花的上学问题解决了,应该高兴才对,可你。。。。。。”
“我的思绪很乱,一时说不清楚。”
“咱俩有啥说不清楚的?你赶紧说说,没事的,就是说错了我也听着,要不我憋得难受。”
关东就把那两件闹心的事情说了。红叶连连叹息。关东就道出自己的忧虑:雪花上学后的问题。孩子天真烂漫,如果在受压抑的环境生存,幼小心灵受到伤害,能健康成长吗?作为家长,让孩子进校园的真正意义究竟在哪里?
“兵哥哥,归根结底,雪花还要上学嘛!”
“是啊,必须上学,但我们输不起啊!庄稼不得可以年年种,孩子一旦没培养好,还能从头再来吗?”
“可我们别无选择啊!”
“不,我们有选择,就看有没有决心。。。。。。”
关东权衡利弊,开始算账:假设一个月后让雪花去上学,交了三千块钱建校费,家里等于欠了外债,将来的日子就得全线吃紧。另外,作为外地孩子,雪花很可能在校园受到歧视,陷入恶性轮回,这是关东最担心的。与其花那么多的建校费,不如省下这些钱,再大干两年,争取凑够落户口的钱。关东认为,如果他变成了城里人,雪花上学就没了那些尴尬。
“红叶,我们背水突围!”
鉴于红叶这两年教会雪花不少汉字和算术,关东让她再接再厉,继续在家辅导,两年后让孩子直接念四年级,水到渠成,啥也不耽误。关东要扬长避短,把弱势变成强势。
“这不是打破常规了吗?”红叶觉得关东的想法太大胆,也冒险。经过反复琢磨,加上关东详细说明,红叶最后认为这个险值得一冒。
次日,关东从收废品的哥们那里要来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的旧课本,让红叶按照国家统一教材继续辅导,以便雪花将来上学时跟学校接轨。
晚上,雪花翻阅教材,高兴地指着书中内容:“你们看,这里好多字我都认识,这是人、口、手。。。。。。”
见雪花这么聪明,关东信心大增。他挽起袖子,攥起右拳一砸写字台:“现在我宣布,全家开始突围!叶红叶是第一梯队,重点辅导雪花学习。等雪花的文化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我再上。”
红叶点头同意:“好,就这样。”
关东继续说:“关于课程进度安排,因为有了基础,可以大踏步前进,尽量向前赶。我要让说咱们雪花是‘老牛’的人看看,究竟谁是‘老牛’?”
红叶笑了:“喂!还记着那件事儿?原来你的心胸也这么窄!”
关东回答:“诋毁我宝贝女儿的智商,我干嘛不记着?这跟心胸宽窄是两码事儿。我的意思是,咱们应该要点儿志气,人穷志不短嘛!雪花,有没有决心甩掉‘老牛’的帽子?”
“有——”雪花大声回答,然后与爸爸击掌。
第133章 金喜农妻子过生日
过了一个星期,柳树根又休息,到家就遭到朱翠花的审问。原来,朱翠花已经从白主任那里得知雪花上学那件事,十分不满。柳树根解释冲着战友的面子才出手相助,朱翠花偏偏往红叶身上想。柳树根见儿子在家,不想跟那娘们争吵,又摔门而去。
柳树根来到关东摊位,见他正在忙活,就坐在大伞下的椅子上等候,渐渐消气。
半个小时过去,关东忙活完毕,把两千块钱还给柳树根,然后说明缘由。柳树根目瞪口呆:所谓的“背水突围”计划,既不圆满,又不科学,实在过于牵强。最后,他被迫理解,尽管心里流泪。
临走,柳树根极力控制内心的激动,跟关东紧紧握手。过了一道口,他掏出手帕,边走边擦泪。他不住地咬着嘴唇,直到嘴唇流出鲜血。他下了决心:全力帮助这位孤军深入、背水决战的亲密战友。
究竟怎么帮呢?他却无从入手,想了几个方案,结果都不行,心有余而力不足,犯了难。
柳树根回到翠岭山部队,带领连队战士加紧训练。下午,操场忽然来了一位农民,柳树根认识,把他领到连队。
那位农民叫金喜农,今年四十二岁,家住金马驹村,离军营二十里。柳树根与他认识好几年了,双方相处不错。原来,部队经常搞野外驻训,柳树根那个连队在金马驹村住过。
金喜农家是三间砖瓦房,屋子宽敞,只有夫妻二人,没孩子,清净,柳树根就把连部设在这家,主要考虑方便些。连部一共四人,住在西屋;金喜农夫妻住在东屋,晚上闲时就凑在一起聊天。金喜农夫妻发现柳树根性格直爽,平易近人,一点官架子都没有,就有意结交。柳树根和同志们还经常帮助金家干些杂活,就这样,双方越处越亲。
这次,连队在金马驹村驻训一个月,与乡亲们结下深厚的军民鱼水情。金喜农与柳树根的私人关系也越来越厚。后来,这位朴实农民逢年过节就来部队看看柳树根。柳树根也时而去金马驹村串串门。
明天是金喜农媳妇那美英的生日。媳妇这些年一心一意过日子,风风雨雨无怨无悔,很不容易,为了表达情意,金喜农决定在家置办几桌祝贺一下。他想到了军官朋友柳树根,就坐客车来到部队,希望他前去捧场助兴。
柳树根本是农村孩子出身,对乡下人有着深厚感情,加上金喜农夫妻实在,就欣然答应明天去喝酒。两人又闲聊一阵,金喜农告辞,面带笑容离开连部。
望着金喜农渐渐远去的背影,柳树根忽然灵光一现:“天助我也,天助我也!哈哈哈哈。。。。。。”
原来,他想起雪花上学之事。金喜农夫妻没有孩子,人也好。如果让雪花到金马驹村上学,寄宿在金喜农家,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不,简直是十全十美,什么高昂的建校费、城里孩子的歧视等,诸多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妙哉,妙哉!
柳剑客为自创这个“剑招”而得意,晚上,竟然兴奋得半夜没睡觉。他把进入梦乡的吴指导员叫醒,简单整点小菜喝起酒来。这位小时候就喜欢在冰天雪地爬滚的嫩江汉子,对酒很有感情,抽空就整几两,有菜就行,从不挑剔。
金马驹村有三百余户的百姓,在附近算是大村。村子规划整齐,一共八趟街,村街为东西方向。
金喜农家在最北面那趟街,处于正中间,院大屋宽。正房两边还有厢房:西边是仓房,里面主要装着粮食;东边是牛马圈,门口放着一辆马车。院子清洁平整,地面铺着大粒沙子,一群小鸡蹦蹦跳跳追赶匿食。不难看出,金喜农夫妻是正经过日子的主。
柳树根不是自己来的,带着吴指导员。两位军政主官工作方面配合协调,遇到宴请也一起参加。两人在军营西面公路乘坐公共汽车,到金马驹村接近中午。
迈步进院子,两人早已闻到菜香,进屋一看,好热闹,灶台旁,做菜的和烧火的忙得不亦乐乎。东屋和西屋的南北炕共摆放八张饭桌,还真有办喜事的气氛。乡亲们围在桌边喝水吸烟,聊得正欢。两位军官来的正是时候,当然,受到金喜农夫妻的热情接待。两口子还担心柳树根不来呢。
“客人已经到齐,上菜——”金喜农一声大喊。
“来啦——”跑堂小伙子唱吆吆的,往各个饭桌布菜,“闪开闪开,油着油着。。。。。。”
第134章 柳树根赴宴
金喜农说:“不用介绍了,大家都认识柳连长和吴指导员。今天,我媳妇那美英过生日,谢谢大家前来捧场!那啥,我看正式开始吧!柳连长、吴指导员,你们谁来整几句?”
柳树根摆摆手:“我们岂能喧宾夺主?我看还是请胡校长讲几句吧!”
南炕沿坐着一位戴近视眼镜的男子,五十来岁,长得干瘦,衣服整洁,修边幅,文质彬彬,他就是胡校长。柳树根虽然跟他不熟,但也认识,听说此人在村里很有名望,便主动让贤。
胡校长微微一笑:“不不不,我看还是请刘书记讲话吧!”
说完,他转脸把目光投在旁边一位细高男子的身上。柳树根也认识刘书记,人不错。刘书记跟胡校长年纪相仿,布衣布鞋,农民打扮,没什么特殊的。
刘书记谦虚地点点头:“这又不是开支部大会,干嘛那么严肃?我看还是民主点儿好。胡校长,你是金马驹村最有文化的人,又是喜农老弟的表哥。你们算是家里人,别客气,你就说说吧!”
胡校长盛情难却,挪挪眼镜,转身穿鞋下地,清清嗓子,开始发言:“今儿个啊,天不错,阳光明媚。天为啥这么好呢?因为我的表弟媳妇那美英过四十岁生日啊!哈哈,天降祥云哪!这个这个。。。。。。首先,我代表各位父老乡亲祝兄弟媳妇生日快乐、万事如意!来,大家干一杯!”
“好,干杯!”众人亮起嗓门,喝了杯中酒。
胡校长整整衣服,拿出讲评书的语气:“说起咱们这个金马驹村,那真是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敬老爱幼。乡亲们在改革的东风鼓舞下,用勤劳的双手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话说金喜农夫妻,始终不渝地支持国家政策,与左邻右舍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相敬如宾,堪称楷模!为此,我提议,咱们再干一杯,向这对榜样夫妻致敬!”
“噼里啪啦。。。。。。”众人先是鼓掌,然后干杯。
北炕,一位乡亲对身旁一人说:“三哥你看,胡校长不愧是文化人,讲话就是有水平!”
那位点点头,竖起拇指:“高,实在是高!”
接下来,乡亲们推杯换盏,尽情畅饮。这样的聚会除了赶上村里红白喜事,平时很少见到,因此,乡亲们心情很好,沟通了感情,加深了友谊,皆大欢喜。柳树根也有收获,除了品尝了这顿酒席,更加体味到金马驹村朴实浓厚的乡情。
为了过好这个特殊日子,金家杀了一口肥猪,还找个厨子上灶。见大家脸上露出满意,作为主人,金喜农和那美英非常高兴,与乡亲们同喜同乐。众人一直喝到下午四点,酒足饭饱、沟满壕平,这才逐渐散去。
柳树根因为有事,就等到最后。金喜农夫妻将柳树根和吴指导员送出院外,觉得有说不完的话,又陪着两位军官向村里站点走去。
听说胡校长是金喜农的实在亲戚,真是天随人愿,柳树根就把雪花的情况介绍一下,然后求助。金喜农和那美英异常兴奋,脸上挂着喜悦。
“小事儿一桩,只要不嫌弃我们农村就行!胡校长那边儿我去跟他说。请把心放在肚子里,保证没问题!”金喜农平时有点慢性子,此时却来了急性,立即表态。
柳树根心里这块石头可算落地了,笑道:“咱们都是农村人,嫌弃什么?雪花的父母也很朴实,跟你们一样儿。”
金喜农说:“正好我们没有孩子,平时挺那啥的。孩子来到我家,我和你大嫂双手欢迎,绝不会亏待她。”
柳树根摸到了实底,特别兴奋,与金喜农紧紧握手:“大哥,凭你和大嫂的为人,我绝对相信你们。只是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那美英说:“大兄弟,你就别客气了,快点儿让孩子来吧!我想看看这孩子。”
金喜农笑了:“怎么样?有比我着急的。”
那美英说:“我能不着急吗?听树根说完这孩子,不知怎的,我马上就觉得跟她有缘。喜农,我这个生日没白操办,真把好事儿招来了。”
第135章 问路山村
好不容易等到星期六,黄昏,柳树根回到五原市。他没有回家,直奔关东家,想第一时间通报情况。到了关东家,正好赶上吃饭,他也没客气,拿起筷子。。。。。。
“这?”得知战友来意,关东有点意外。
柳树根讲,金马驹村方圆几十里闻名,不但风景迷人,而且民风淳朴,雪花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肯定错不了。。。。。。
的确,关东特别关注孩子的成长环境,看来这个难题迎刃而解。他一锤定音,按照柳树根的意思办。计划没有变化快,既然大方向没错,就走下去。
“抓紧送雪花去吧!人家都着急了,看那架势,好像上辈子欠你们什么。”柳树根说。
开学时让雪花念几年级呢?关东斟酌片刻,让她直接上三年级。红叶认为可行:雪花有了一二年级的基础,而且正在学习三年级的课本知识。
“啥?”柳树根大惊,“这能行吗?雪花连幼儿园都没进过,学前班也没念几天,这。。。。。。”
经过争论,柳树根认为让雪花念一年级合适,她毕竟才六周岁。关东不同意,最后来个折中,让雪花念二年级。
为了把握起见,红叶想去金马驹村了解一下情况,如果不理想,趁早挑明,免得大家面上过不去。于是,关东和红叶决定后天领着雪花随同柳树根去金马驹村。
放眼青青,到处绿色。一辆大客车向前奔跑。山路像摆动身躯的银蛇,尾巴甩在山后。这条路由五原市通往翠岭山部队和金马驹村,东南方向。
车内有几位特殊乘客,是柳树根和关东一家三口。雪花被外面景色吸引,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记忆里,她还是初次看到宽阔的野外风景。
“妈妈你看,那片松林真美!”雪花激动地说。
右面山坡出现一片松树,郁郁葱葱,个头都差不多,秀丽挺拔,精神十足,像一群健康成长的孩子。
柳树根说:“记得当年城里知青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雪花从六七岁就开始下乡,很有趣啊!”
关东说:“现在不是提倡‘从娃娃抓起’吗?咱们这叫超前意识。”
他们兴高采烈地聊着,不知不觉,客车拐过几个山弯,一座军营忽然闪现。柳树根告诉雪花,那里就是翠岭山部队,是他住的地方。
“哇——”雪花睁大眼睛,“都是楼啊!真好。我长大了也要当兵。”
柳树根说:“有志气。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念叨‘从小立下革命志,长大要当工农兵’。看看我和你爸爸,长大后理想真的实现了。”
大客车与军营擦身而过,路过三个村子,然后到了金马驹村。
四人在村街下车,然后向金家走去。关东和红叶手里还提着礼品,初次见面,意思意思。雪花背着书包,里面的东西不多,只装着两套书本和文具盒,表示爱学习,争取留个好印象。
雪花算是开了眼界,东张西望。到了金家大门外,只见铁门敞开,院里几只小鸡在引颈寻食。
柳树根放开嗓门:“金大哥在家吗?我是柳树根!”
“哎——”那美英应声而出,“哎呀!兄弟,你来了。那啥,这是雪花一家吧!”说着,眼睛先是盯着背书包的小女孩。
柳树根开始介绍:“雪花,叫大娘!”
雪花鞠躬行礼:“大娘好!”
“哎呀,好,好啊!”那美英一边答应着,一边端详雪花。
这孩子眉清目秀,小脸白白净净,嫩得像水豆腐;头发黝黑,根根透亮,简直是仙童下凡,比想象的漂亮多了,那美英立刻喜欢上了。又见雪花很懂礼貌,那美英更是高兴,拉着她的小手不肯松开。
“大嫂,我叫关东;这是雪花她妈,叶红叶。”关东自报家门。
红叶急忙问候:“大嫂你好!”
那美英这才注意红叶,见她秀发飘逸,模样俊俏;身材也好,亭亭玉立,像未出阁的姑娘。再看看关东,帅小伙一个。这下,那美英算是长见识了,心想:人家的爹妈是怎么养活的呢?
“红叶,关东,来来来,进屋说话。”女主人急忙相让。
落座后,彼此又照照面,印象都好,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那美英比红叶稍高一点,身材健壮;也许没生过孩子的原因,脸色红润,没有皱纹,只有几个米粒大小的雀斑;眼睛不大不小,明亮闪烁;梳着两条大辫子,足有一米长;年龄不像四十岁,像三十出头,大姑娘模样,看上去非常顺眼。可以肯定,她年轻时也很漂亮。
“大哥去哪儿了?”不见男主人,柳树根开始打听。
那美英回答:“现在庄稼院也没啥活计,他闲着没事儿出去放牛了。”
红叶客气说:“大嫂,恐怕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那美英一直拉着雪花,爱不释手,喜气洋洋的:“红叶,别见外,雪花来我家,我们特别欢迎,还怕你们嫌弃我们农村人呢!”
真是实在人,关东心里一暖:“大嫂,我们都是农村孩子,一样的。”
那美英看看箱盖摆放的礼品:“来了我就高兴,买东西干啥?”
柳树根说:“是一点儿心意,关东两口子挺好脸儿的。”
这时,那美英透过窗户看见一个小伙子在大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刘二,去把你叔叫回来,说家里来客人了!”
“好嘞!”刘二答应一声,去野外找人。
第136章 那美英
半小时光景,外面传来一阵吆喝声,金喜农赶牛回来了。他进屋与柳树根和关东热情握手,果然憨实。金喜农比妻子大两岁,个子稍高;刀条脸,不太黑;眼睛较小,笑起来只剩下一条缝,给人亲近和善的感觉。
聊了几句,那美英张罗做饭。金喜农去外面杀了一只公鸡,款待客人。
红叶没闲着,到厨房帮助洗菜改刀。那美英见红叶厨艺娴熟,比她还利索,不禁佩服。两位妇女说说笑笑,六个农家菜就摆上来了。六人围着饭桌开始喝酒吃饭,气氛融洽。
“孩子,这是鸡腿儿,吃吧!”那美英特意把雪花安排自己身边,频频夹菜。
看这两口子的实在劲,果然跟柳树根描述的那样,关东和红叶心中的疑虑打消了。那美英挽留关家三口多住些日子。关东却说明天就走。
那美英一愣:“怎么,雪花不是来上学的?你们改变主意了?”
关东赶忙解释,这次主要是认认门儿。学校马上要放暑假了,雪花现在去上学已经没什么意义。趁着放暑假,还要抓紧辅导雪花。关东表示,开学时再把雪花送来,就这么定了。
那美英理理雪花的头发:“也不知道咋回事,我一见到这孩子,就觉得有缘。红叶,你们两口子明天非要回去,我不反对,但要把雪花留下住几天,啊,就几天,行不?”
红叶说:“大嫂,以后有的是机会,雪花天天住在你家,你不烦就行。”
那美英说:“咱是庄稼人,有啥说啥。我想让左邻右舍看看,我和你大哥就是人缘好,交下柳树根这样的好军人,还能把雪花这样的金凤凰招来,脸上有光啊!”
这话算是说到家了,结识这样的爽快人,关东和红叶非常高兴。柳树根干脆做主了:雪花留下,住到星期六,然后接她回家。红叶征求雪花意见。雪花高兴地点点头。那美英笑得很开心,亲昵地拉着雪花的手不放。
吃完饭,柳树根坐客车返回部队,继续履行军人职责。关金两家人继续闲谈,一点隔阂都没有,老朋友似的。晚上,两家人分南北炕住的,唠到半夜,还感觉有说不完的话。这晚,那美英一直搂着雪花,这种感觉真好,有说不出来的愉悦
第二天清晨,关东和红叶没吃早饭,急着赶第一趟车。村街站点,红叶紧紧握住那美英的手:“大嫂,我们的户口不知道啥时候落到城里,这期间,雪花只好寄托在你们这里,谢谢你们帮助度过难关!”
“妹子,总客气啥呀!”那美英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红叶摸摸雪花的脸蛋,嘱咐她要听话,别忘了看书学习。。。。。。
金家多了一口人,气氛立刻活跃起来。金喜农和那美英忽然觉得现在像个家样了。那张可爱的小脸整天在眼前晃悠,两口子咋看咋顺眼,咋看咋喜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雪花不愧是关东和红叶的女儿,小嘴甜得抹了蜂蜜,一会儿“大爷”叫着,一会儿“大娘”喊着,把金喜农和那美英哄得心花怒放。雪花也不全靠小嘴,人也勤快,大人做饭的时候她就抱柴烧火;吃完饭就帮助收拾碗筷;还跟着喂鸡喂鸭,一边玩耍,一边围着大人转。
这样的乖孩子谁不喜欢?金喜农和那美英乐得嘴都合不上了,没说的,表示表示吧!金喜农干脆两天杀一只鸡。饭桌上,两口子都是把鸡腿留给雪花吃。当然,雪花也知道谦让,父母教的嘛。不过,好吃的转了一圈,最后还是进了小“馋猫”的嘴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