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娘子要翻天啊-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他大儿子,有时候要去哪个地方办事儿,都会求助他在当地的加盟商,让胡管事别提多有面儿了。
“大丰坊”逐渐有了品牌,有了信誉,胡掌柜每每想到这小半年来的变化,都为自己当时没有小瞧一个农户的女孩感到庆幸。
罗小乔早已是鹤仪楼的熟客。
当她带着大包小包,往酒楼门前一站的时候,立刻有小二上来领他们去了雅间,然后知会了王锦乔。
王锦乔的产业很多,但奇的是,每次罗小乔来兴城,都能赶上他巡视鹤仪楼,一找一个准儿。
王锦乔的狐狸眼,笑的眉眼弯弯:“小乔姑娘,咱俩真有缘分啊。”
罗小乔撇了撇嘴:“是挺有缘分的”
王锦乔看着她,总觉得哪里有点违和,半天没看出来怎么回事儿。
直到掌柜的上来送茶,不经意说了一句:“小乔姑娘,天气这么冷,你穿的这么单薄,可别冻坏了。”
王锦乔这才有些恍然,他低头看了看自己一身锦衣做就的薄夹袄,再看看罗小乔,以及站在她旁边的明一明二。
三人仍然是一身布制的长衫,他的衣料裁剪的已经相当讲究了,在这三人面前,还是显得有些臃肿。
“你们这是真不冷吗?”王锦乔有些不解,“还是说,你们穿了什么别的东西?”
罗小乔冲明一使了个眼色,明一就开始脱衣服。
“哎哎,你干嘛!”王锦乔一下蹦了起来,有些气急败坏,“罗小乔,你注意点,你是个女孩子!”
罗小乔无语的抚了抚额头:“你着什么急啊,就一件外衫。”
很快,明一的外衣脱掉后,露出里面的羊毛衫,色彩处理的没那么好,白中透着黄。
但有包三婶等人的手艺,手肘的位置编织的兰花,胸前也是简单的竹叶,还是紧身的,显得人无比精干。
“这是什么?”王锦乔好奇的上前摸了一下,不是很光滑,但柔软有弹性。
“那边有,你自己试试就知道了”,罗小乔努了努嘴。
明一挑出来一件V领毛衣,递给他。
王锦乔有些尴尬,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王公子,你先试试,试完我与你谈笔生意。”
罗小乔明白他的顾虑,古人对女子要求甚多,别说这贴身衣物了,就是荷包之类的都不能随便给人,如果不是因为谈生意,她送件衣服出来,就要被诟病了。
“成,你等着”,王锦乔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很给面子,拿起来衣服就去了隔壁,没多一会回来了。
“如何?”罗小乔问。
“贴身有些扎人,不过套在衣服外头挺舒服,保暖性不错,这不知是什么做的?”王锦乔说。
“是羊毛,是不是比大棉袄和大棉裤好看和舒适多了?”
“羊毛?为何一点味道都没有?”王锦乔有些好奇。
“这个嘛,山人自有妙计”,罗小乔促狭一笑:“王公子觉得,此物如何啊?”
“妙,小乔姑娘想与我合作?”有过合作基础,王锦乔十分上道。
“是有此意,我愿意供毛衣,一件十五两银子,公子借我几个染布师傅,顺便把染料也提供了如何?”罗小乔说。
“染布师傅?”王锦乔眨了眨眼,有些明白她的意思。
“公子看到了,羊毛衣,做法不同于普通的布衣。如果把羊毛线染成不同颜色,在织就衣服的时候进行搭配,比直接染布容易多了,届时做出来的衣物,怕是会被人挑花了眼呢”,罗小乔说。
王锦乔是个人精,自然明白:“行,明天就让师傅们过去。”
罗小乔嫣然一笑,就知道他是个上道的。
两人很快就又签好了协议。
“你这个冬日能做出多少这衣服?”王锦乔问。
“手上羊毛不多了,最多还有二十来件吧”,罗小乔说。
王锦乔神色间有些遗憾,有些商机,错过了一时,就要等一年了。
“如果我给你找到更多的羊毛,是不是还能赶出来?”
“那倒是可以的,如果你提供羊毛,我一件衣服只收你十四两银子。王公子也别嫌我赚的多,这毛衣做工复杂着呢”
罗小乔小嘴巴拉巴拉,把成本利润,规模效应那套又说了一遍,也不管对方听不听得懂。
最好听不懂,这样才好保持神秘嘛。可望不可及才让人更加觉得珍惜。
“行,明日我就找人去收拢羊毛”,王锦乔对她说的理由,根本不放在心上,都是生意人,理由就是面子活儿,价钱合适就好。
这款衣物,绝对会成为北地豪门争抢的东西,别说十四两了,四十两都有人要。
………………………………
78 棉布印花
王锦乔在生意方面真是极有天赋,也是个雷厉风行的人。
第二日,就有四个染布师傅,带着包裹过来了。
为首的张师傅长方脸,很有一幅高人的架势,眼神中对这农家小院有些挑剔。
几人在布料行业中,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到哪儿都有人捧着。对这个小小的农家,劳动他们几个老家伙,还是有那么些不满意的。
不过王家出来的,教养很好,嘴上没有表现出来。
“孙管家,你带着几位师傅去南边作坊那里住吧”
罗小乔没在意几人的表情,有能力的人,有点儿傲气怎么了,她当年比这可屌多了。
技术人才,都得善待。
张师傅等人冲罗小乔一拱手:“小乔姑娘,那我等先修整一下,咱们下午见”。
罗小乔笑着点点头。
“老张,你说公子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家有什么秘方?”,山羊胡子的王师傅说。
“我看不像”,李师傅摸了摸下巴,顺着院子一边溜达一边插嘴道:“说不定就是让我们来帮忙的。”
王师傅说:“我觉得这农家不简单,老张,你说呢?咱哥儿几个,你最有说话的份量了。”
张师傅背着手,看着院子外的黑土地,不知道在想什么,半响“嗯”了一声:“别着急,下午看看再说。”
作坊收拾的极为舒适,一应吃穿用具齐备,让人挑不出来任何毛病,足见主人的用心了。
几人简单收拾了一下,也没要求休息,下午就准备开工。
孙管家过来给他们引路:“几位师傅,这边请,有什么要拿的,让柱子都给搬过去吧。”
“不用不用,我们自己能行”,几个师傅对自己吃饭的家伙还是很看重的,并不想假手他人。
孙佃福没有在意,他十分知礼的一边走,一边介绍作坊的情况。
四人从孙佃福的言谈中,隐隐觉出,这是真的是让他们帮染布来了吗?几人心下顿时有些不舒坦。
这么简单的活儿,学徒来就行了。
进到一个院子后,这种不舒坦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诺大一个院子,除了几个小伙子围着一个大铁疙瘩摆弄外,就是弄了两个女人等在那里。
张师傅再好的教养,此时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罗小乔见到他们,迎上来笑眯眯的介绍说:“几位师傅,这是我们作坊的包三婶儿和她闺女梅花,以后包三婶跟您几位一起劳作,还请照料一二。”
包三婶儿和梅花十分局促,有些扭捏。
“罗姑娘,不知这什么时候开始?”张师傅按下心中的不快,问道。
“稍等一下,马上就好”,罗小乔说着话,几个年轻小伙子,抬上来一块巨大的网状物,放到了那个铁疙瘩上面。
“几位师傅,麻烦你们,调一下红色、黄色、绿色三种颜色”,罗小乔有礼貌的说。
张师傅等人没说话,默默的取出来自己的工具,调试染料。公子交代过,来这家,不允许藏私,拿出压箱底的本事来。
那边包三婶和梅花,则手脚麻利的将布料绷在了机器上。
张师傅劳作期间,不经意一抬头,有些发愣:“罗姑娘,不是要染布吗?怎未见染缸?”
罗小乔笑着说:“是染布,不过不是全布染,是要染花色”
张师傅有些发愣。
这个时代的染色技术已经很不错了,虽然还是草木染,但也能在棉布衣服上面染出花色。
却不是这样子的,所用的技术叫做蜡缬,是用蜡把花纹点绘在麻、丝、棉等织物上,然后放到染料缸中浸染,有蜡的地方染不上颜色,除去蜡之后,出现花纹。
但是这么做的成本很高,卖的也贵,这种布料,也一般是有钱人家的太太小姐们更喜欢。
“小乔姑娘,恕老朽多言,你这蜡准备了吗?”王师傅听到他们谈话,抬起头来,也有些不解。
“是这样,我们今天的染色方法可能与以往不一样,叫平网印花,不用蜡”,罗小乔简单介绍了一下。
平网印花是个劳动密集型的印花方式。
印花时,将织物粘贴在长而平直的台面上,在色框内加入色浆,用刮印器在色框上柱复刮压色浆,使色浆透过筛网印花图案部分的网孔印至织物上。
不过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廉价劳动力,这个方式十分适合她。
平网和刮印器都是用橡胶做成的,花色也是包三婶儿的手笔。
四人听她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却在暗暗摇头。
这又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吧,染布哪像她说的这么容易?他们这些老骨头,琢磨了大半辈子,都不敢自大的说,自己可以改变染布方式。
包三婶儿其实更紧张,她自己一个人绣绣花也就罢了,要是设计的花色不合适,毁了这么好的棉布,那可怎么办?
罗小乔拍了拍她的袖子:“三婶儿,别紧张,有我呢,不行咱们就做了衣服穿里头。”
四位师傅动作很快,染料调好后,几个小伙子就开始刮印,刮刀一挂,颜色就在布上了。小半天后,更换平网,一共换了整整三套平网。
待布料取下后,张师傅四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说什么好。
布料上是兰花和雏菊,典雅优美,间或夹杂着嫩绿的叶子,就如同一幅画面一样。
张师傅忍不住伸手去摸,蜡缬的技术再高,也做不到这个水平。
染料中除了他们调色的东西外,罗小乔还填了点明矾固色,后面经过了烘干和漂白。
工序与现在的技术完全不一样,但是效果已经近在眼前,最关键的是,做工极快,小半天就是一匹布。
四人都是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此时方明白,罗小乔叫他们来指导染布,真的是太抬举他们了。
这哪是指导?其实就是想让他们配出来染料而已,后面人家都自己做好了。
“挺好”,罗小乔摸着布料说:“赶明儿,三婶儿和梅花姐,就用这布料,一人做一身衣服穿吧”
梅花两眼闪着泪光,她的奶奶都没有说过这种话,没想到,她的第一件新衣服,居然还是罗小乔给的。
“小乔,这多不好意思,我们也没做啥”,包三婶儿一紧张就要揪衣角。
罗小乔笑笑:“三婶儿,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么好看的花色,一身衣服而已,你们别推辞。而且还得让你们穿着出去,给咱作坊好好宣扬宣扬呢”
包三婶也两眼通红的谢过了,更坚定了好好干的念头。
第一匹布染得十分成功,包三婶的信心拾了回来。她其实是个十分心灵手巧的女人,以往生活穷苦,最多是缝缝补补,现在,她觉得整个人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样,全心扑进花样子上了。
这边留下一个师傅继续配色,那边罗小乔带着其他人,去了羊毛作坊。
羊毛的染色不同于其他材料,几个师傅也从来没做过,只能说试试看。
罗小乔搜索了一下自己有限的知识量,跟他们提了几句注意事项,就让他们自己尝试了。
今天的一幕幕,让四人终于认清了一个事实。他们家公子,除了开酒楼不赚钱外,其他的方面,真是极为高瞻远瞩啊。
………………………………
79 土地兼并
秋风萧瑟,草木摇霜。天气已经一天凉过一天。
罗小乔的作坊,印花布匹出来了不少,她和罗小妮都穿上了新衣服。
内里羊毛衫,外罩印花布衣,典雅大方,一点不显得臃肿。
别说在一众灰扑扑的村民中极为显眼了,就连走在兴城街道上,都收到不少小姐的侧目。
秦小姐正在丫鬟的簇拥下往街道中间走,远远看到罗小乔:“小翠儿,那女孩穿的是什么?”
小翠抬头仔细辨认了一下:“回小姐,好像是普通的棉衣,但是奴婢并没见过哪家布料行有何种料子,想来是外面过来的新品”
“你去问问”,秦小姐自己找了个茶馆坐下,等着丫鬟回话。
小翠很快就笑盈盈的回来了:“小姐,你猜怎么着?”
秦小姐淡淡一笑,银铃般的嗓音响了起来:“你这小丫头,还能怎么着?让你去打听事儿,你倒问起我来了?”
“哎呀我的小姐,您不老说衣服穿着不出彩吗?这下有办法了。”小丫头卖了个乖。
“什么办法,你倒是赶紧说啊”,旁边急性子的石榴催了她一句,“没看小姐等着吗?”
“小姐,是这样,那小姑娘是王家布料行的人,给送货去呢,看到他们后面那几个男人没?那包袱里面全是布料”,小翠有些兴奋。
石榴撇了一下嘴,没往心里去:“王家能有什么好料子?不就那几个老家伙吗?年年都是那几样,一点儿新意都没有”
“还真不是,石榴姐,我悄悄掀起来那包袱皮看了看,全是没见过的花样子,好看着呢。比那姑娘身上穿的还好看。”
“真的?”秦小姐忍不住站了起来,女儿爱俏,她又刚到快及妍的年纪,更加喜欢靓丽的色彩,“走,过去看看。”
秦小姐一行人到的时候,罗小乔已经跟掌柜的交接完了,掌柜正一件衣服一件衣服的往架子上挂呢,用的也是罗小乔作坊出品的挂衣钩。
甚至为了展示毛衣的样子,罗小乔还带了几个木制模特衣架。
羊毛衫套在上面,远看如同一个妙龄少女,嫩黄色、浅绿色、绛红色,而且每件上面都编织了叫不上来名字的花朵和叶子,秦小姐眼睛都快瞪大了。
“掌柜的,这怎么卖?”秦小姐顾不上丫头帮她出声了,率先问了出来。
“这位小姐,您看中了哪件?您可以先试穿,穿好了咱们再讲价钱。那边有半身镜,什么效果您自个儿看”
掌柜的把罗小乔在现代卖衣服的理念,学了个十成十。
这话一说,秦小姐有些犹豫了。
“小姐您放心,内室都是妇人招呼您,都有木隔间儿,您随意试”,掌柜的怕她担心,补充了一句。
秦小姐开始还有些放不开,犹豫半天,拿起一件嫩黄色的高领羊毛衫,这衣服有些奇怪,她还从未穿过,但模特穿的看起来好漂亮,上手还暖暖的。
不用丫鬟催促,秦小姐就自己进室内更换了。
没一会功夫,帘子拉开,丫鬟们眼睛顿时一亮:“小姐,这衣服太合适了”
不用丫鬟们说,秦小姐自己已经在镜子前,翻来覆去看了半天了,一个劲儿的美。
她这边还没等问价钱呢,门外一掀帘,又进来一个人,脸圆圆的,一身的福相。
“秦宝莲,你身上穿的是什么?”来人咋咋呼呼的说,上来就要扯她的衣服。
秦小姐赶紧拦住了:“蔡芹芹你给我放手,别碰坏了我衣服。”
“掌柜的,她身上那套还有吗?我也要”,蔡芹芹冲着掌柜喊道。
一边还头都没抬的继续在其他衣服里面吧啦:“这都是什么衣服,怎么这么奇怪。”
一边嘟囔,一边往身上罩。
那边秦小姐也换下来羊毛衫,不舍得摩挲着:“掌柜的,那几款颜色,都拿来给我看看”
…
没多一会,店里少见的红火起来。
那走出去的小姐,都已经换掉了臃肿的夹袄,羊毛衫套在身上,加上一件外罩,少女的身形显现,一点没有往日秋冬的臃肿。
模特的效应是巨大的,豪门的姨娘们要争宠,世家的正房要出彩,都争相过来抢购。
更别提那羊毛衫,穿上之后,薄薄一件,御风挡寒,十分暖和。
罗小乔上次送来的羊毛衫,虽然没有染色,但都做的比较宽松,适合老人发福的身材,也被一些儿孙们带回去给老祖宗了。
王三海和王锦乔看着路对面,洪家掌柜的黑脸,相视一眼,心里无比快意。
可惜的就是产量还没上来,一物难求啊。
罗小乔回去路上,还是坐的村长家的牛车。
她喜欢听村里人叽叽喳喳,讨论家长里短的热闹劲儿,一种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感觉。
牛车从集市中间过,以往罗志平他们找工干的广场上面,挤满了人,老老少少都有,看着比平时多了好几倍。
穿的也都不是很好,面黄肌瘦的样子。
“村长爷爷,你看,今儿什么日子?这人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啊”,罗小乔有些疑惑。
罗金荣吧嗒了一口大烟袋后,吐出一口浓烟,脸掩盖在烟雾后面,看不分明神情。
“都是苦命人”,他闷闷的说了一句。
“咋回事儿?”罗小乔有些好奇。
“小乔,你忘了?每年不都这样吗?每次交完赋税,总有一些过不下去的人家,出来碰运气,找活儿呢。”黄婶子捶了下腿。
“说起来,你家当年也差点走上这条路,亏的大山家仗义…”,黄婶子没往下说,都过去的事情,不想再提了。
罗小乔有些傻眼,她真不记得了。
看村民的样子,都见怪不怪了。
“村长爷爷,您给说说呗”,罗小乔觉得有必要弄清楚。
“你要听,我就说给你听听”
罗金荣在鞋底上磕了下烟袋锅子,沉重的说。
“咱这北地,年年打仗,人口少的可怜。靖王同情百姓,为了让老百姓有口饭吃,鼓励大伙儿开荒,也给每户都配了田地”
“这不是好事儿吗?”罗小乔疑惑的问。
“是好事儿,但你也知道,就咱靠人力开荒这样,种啥能收回来种子钱?”罗金荣说。
“是啊小乔,咱村算好的了,有些穷的人家,连农具都不够,凭啥开荒啊”,黄大娘继续插嘴。
“我们当家的当年不知道,心想有一把子力气,地又不收多的钱,就也开荒,生地养了四五年,终于养成了良田”,黄大娘喘了一口气。
“然后呢”,罗小乔问,她似乎有些预感了。
“然后?荒地五年不交税,过了五年收田税。咱就种点儿豆子和小麦,交完税后只够一家人省吃俭用的。”
黄婶子说:“第五年,又遇上了天灾,收成不好,只能借银子抵税,还不上只好把田地给了大户人家。现在我家也就剩下三亩田了,唉~”
罗小乔明白了。
罗金荣牢骚上来了,也有些收不住:“你看集上这些人,八成是把粮食卖了,种子都没了,明年种什么?就算还留了点儿,等都种到地上,青苗时节,什么还没收呢,吃什么?”
罗小乔有些吃惊。
“每年都这样,穷人最后卖的没粮了,走投无路就要卖地,自己变成佃农,租种地主家的土地。”罗金荣说。
罗小乔有些皱眉头,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穷人的命啊!
历史不就是这样吗?
农民没钱,就去向地主借贷,地主趁机收地,农民沦为佃农,从此世代受剥削。
农民受不了以后就要反抗,然后就新一轮的农民起义,新一轮的土地分配,一个又一个轮回…
………………………………
80 社会形态
“那村长爷爷,咱这荒地不是很多吗?那些特别差的也不要银子,难道不能去开一点儿吗?”,罗小乔问了下去。
“是可以开,但是靠什么开啊,牛也不是谁家都有的,开荒累死头牛,赔都赔不起。开完以后挣不到钱,最后辛辛苦苦好多年,地还是成了大地主家的”,罗金荣叹了口气。
“与其自己开荒,不如去租种别人的良田,咱村好多人家,都是佃的地主家的地呢。”
高颧骨的女人,也有些感伤,因为她家就是佃户。
“不是说不允许兼并土地吗?”
“明面上不允许,但欠债还钱,还不起拿土地来抵,谁也管不着不是?”罗金荣说。
一车人的心情都说不上好。
他们没有说出口的话是,这里还有战乱,有时候鞑子也会流窜过来,他们过境后,留下一些无主的土地。
百姓们到逃命要紧的时候,很多人选择做佃户。租种别人的良田,总比自己开荒强吧。尤其将来还不知道田地归谁?
罗小乔有些叹气,怪不得罗家村那么大一块荒地,都没有人要呢。
对于土地兼并,她无权无势,真的做不了任何事情。
即便是靖王。其实他已经做的很好了,给了很多的优惠政策,甚至也分发了部分农具。
但北地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