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娘子要翻天啊-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信就算了”,罗小乔也没打算跟他较真,“下午就开业,王公子觉得如何?”

    “哎呀,太没问题了,不过小丫头,那个,后面的话本你还有吧?能否把书借我一观?”王锦乔话题又偏向了一边。

    罗小乔撇了撇嘴,就知道会是这样。

    后面明一从包袱里面掏出来一卷书目,递到了王锦乔手中:“给,王公子,我们都印好了,等十天后,就开始售卖,先送您一本瞧瞧”

    王锦乔看着那厚厚的一打,有些心花怒放。

    这么精彩的故事,他真怕就只有短短几个章节,看着书目的厚度,貌似精彩之处还有很多。

    他随手翻看了几页,忽然停了下来:“罗姑娘,你这是何意?书目一开售,来听书的人,可就少了”

    罗小乔背着手,看着门外的阳光,淡淡说了一句:“我本就不是为开茶馆而开茶馆,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在最短的时间,知道这个故事而已。”

    王锦乔一个老江湖,自然知道罗家那点儿事儿。其实只要她开口,他一定会出手相助的。

    但看着她那岁数不大,却十分坚定的面孔,又摇了摇头:算了,随她去吧,等丫头实在搞不定,他王家必不会袖手旁观。
………………………………

89 风靡一时1

    王占礼现年五十余岁,算是个大地主了,家中上百亩田地,还有不少铺子,宅子也有几处,分布在不同的县城。

    王占礼有三个儿子,也都挺出息的,已是知天命的年岁,他就甩手当上了个富贵闲翁。

    每日除了逗逗小孙子,就是出去溜溜鸟,跟一些老朋友到处走走,喝喝茶聊聊天,听一些奇闻异事,日子过得十分舒爽。

    这一日,他同往常一样,午时睡了一小觉,便带着小厮出了门,往城西方向走。

    他家附近就有茶馆,还是洪家开的,装修的十分豪华,有雅间,伺候的也好,有时候他也会去坐坐。

    但那里总觉得人气儿不够,来的全是达官贵人,一个个都鼻孔朝天。

    他本来已经踏入门槛了,忽然觉得挺没意思,便舍了那里,改去离家远些的另一家茶馆看看。

    “老爷,您看,这是干什么呢?”王占礼的小厮指着拐角处喊了一声。

    王占礼顺着他的手指一看,前面便是王家的茶馆,名字挺好听,叫“故人茶楼”,他曾经去过,跟洪家的那家茶馆,没有多大区别。

    不过,此时茶馆门上却包着红布匾额,门口两边柱子上也缠着红布,锣鼓“蹡蹡”的敲击着,十分热闹。

    “莫不是有人要娶亲?不过娶亲不应该是唢呐吗?而且也该是在家里办酒,怎么会在茶馆里呢?”小厮双寿又道。

    这时,一挂长长的鞭炮又挑了起来,门口一个小二,拿了火折子一点,“噼里啪啦”,就炸响了起来。

    这一阵鞭炮声和锣鼓声,顿时吸引了不少路人。古代缺少娱乐生活,街上除了买卖东西,鲜少能出点儿大动静。

    如今这么大的响动,自然没有被群众错过,顿时,里三层外三层,“故人茶楼”门口就被围成了大圈。

    有那老者,双手抄在袖子中,跟旁边的人窃窃私语:“你说,这家这是要干啥?”

    “这咋知道?肯定是好事儿,不然不能放鞭炮”,有那闲汉接话道。

    鞭炮放完,一地的红色纸屑,空气中还弥漫着好闻的火药味儿。

    忽然锣声停了下来,从茶馆里门口站出来一个穿着黑色长衫的男子,拿起锣敲击了一下,发出“锵”的一声,周围人群安静了一瞬。

    就听该男子开口道:“我们茶馆重新开业,东家新得了一部话本子《天龙八部》,光明圣火洞地来,燃尽人间不平事。征袍漫卷南岩下,青锋三尺笑红尘。情节跌宕起伏,是不可多得的好故事。四文钱一上午,品一杯香茗,听一段侠客故事,买不了上当,买不了吃亏。大家不妨进来一听。”

    “《天龙八部》?听这书名,应该是说江湖事的啊,挺新鲜的,我爱听这种,老听才子佳人,都快腻歪死了。”

    “只收四文钱,这么冷的天儿,一个上午还能找地儿坐着,喝杯热茶,这个太划算了。反正今日也没什么事,去听一听。”

    “哐当哐当……”黑色长衫男子又敲了两下铜锣,大声说道:“我们茶馆一楼是男宾,二楼专为女客设置了一片雅区,夫人小姐们也可以来坐坐。”

    “小姐,咱去看看吧?”远处石榴也听到了,她们不好上前跟一帮男人一起挤着看热闹,但不妨碍他们好奇啊。

    北地虽说比其他地方开明一些,女子不至于完全不能上街,但听说书这种事儿,一向都是男子们的专权,从没有什么商家,专为女子设置位置的。

    贵族大家的女子们,最多也只能在老祖宗寿辰,或其他重大节日的时候,请戏班子上门表演,过一过戏瘾,至于听说书,就更难能可贵了。

    “秦宝莲,走走走,你不去我可去了”,蔡芹芹咋咋呼呼的就要从旁边女宾的小门冲进去。

    “小姐?”柳儿也挺想去的,她们平时就只能涂个胭脂抹个粉,真的挺难得有这种体验的,小姑娘都很好奇。

    秦宝莲嗔怪的看着她们:“走走走,都去。回去把母亲也叫过来,就说女儿请他们听书。”

    “是,小姐”,小厮一溜烟就跑没了,甭管里面到底什么样,能让女子们参与一下这种活动,就是极为难得了。

    ……

    这时候还在慢悠悠走路闲逛的,也就是王占礼这种人了,其他人一听说书的内容,再看到这价格,都有些跃跃欲试。

    王家的“故人茶楼”那是什么地方?平日里,若是没个上百两银子的身家,去都去得心里没底气。

    今日才四文钱,听说最好的贵宾厅也才二十文。就算不为了这段说书,进去这茶馆体验一把,回去都有吹牛的资本了。

    四文钱,多便宜!那些平时舍不得进去的,便也打算进去买一场听听,反正又不差时间。

    “哐当哐当……”黑绸缎男子又是一阵铜锣声,大家知道他有话说,就又都竖起了耳朵。

    就听那人道“我们这书,连说两个月,两个月内都能来,兴城东南西北四家王家茶楼,说的一样的内容,方便大家伙儿随意选择。”

    “现在,茶馆开业,诸位请进”,男子说完,让后面的小厮打开了门板。

    王占礼虽然没念几年私塾,但这么些年生意做下来,自然也识的不少字,对好听的话本子,自是不肯错过的。

    “走,进去。”他见众人已经开始往里进,忙抢先也往里走。

    “哎,老爷,您忘了今日您约了人吗?孙老爷还在等着您呢。”双寿连忙叫道。

    “你过去跟他们说一声,算了,你把他们直接叫过来吧。”王占礼一边说着,人已经步入了茶馆。

    双寿答应一声,跟着进去了茶馆,准备把自家老爷先安顿好,再去通知别人。

    进到茶馆后,王占礼就愣住了。他来过这家不止一回,上回来的时候还是各种高雅的摆设,满满的距离感。

    可现如今,除了茶馆的中央显得高端一点之外,剩下几排,已经坐满了观众。多数是平头百姓,乌央央的人群,热火朝天的讨论,显得无比热闹。

    茶馆里面烧着地龙,暖和的不得了。

    花四文钱听戏的观众,喝着面前免费的茶水,听着说书,脸上都是一股子满足。

    “老爷,您看,前面有几个不错的位置,是不是直接坐到贵宾厅那边?”

    双寿见茶馆里全是人,一排排长凳上坐满了贩夫走卒,穿戴也没那么讲究,明显与他们家老爷就不是一类人。

    “去问问,那圆桌旁边的位子怎么收钱?”

    王占礼看到那几张沙发的样子,就觉得舒服,看到已经有人走了过去,也不等双寿过去问了,自己直接坐了过去。

    “这是最好的贵宾区,每位客人二十文钱,茶水点心单算。”掌柜的极有眼力劲儿,亲自在贵宾区招待,就怕怠慢了贵客。

    王占礼不差这点儿钱,二话没说便占了一张桌子,把其余四个位子的钱也给付了:“这桌我包了”,一共一百文钱,比平时去茶馆便宜多了,不贵。

    那些有点底蕴,但家境没有王占礼这么好的,主动走到了后面一排沙发上坐下,这边是十五文一位,有沙发在,坐上去也挺舒服的。

    双寿已经出去叫孙老爷他们了,王占礼叫了一杯碧螺春,一边品着,一边听后面的窃窃私语,忍不住舒了口气。

    这感觉才接地气儿,才是茶馆该有的样子。
………………………………

90 风靡一时2

    黑绸男子管着整个茶馆的秩序,王家选上来的小厮,都经历过大阵仗,今日来的人不少,但却一点不乱,很快都给引到了该去的位置。

    “公子,人上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开始?”黑绸男子上来问王锦乔。

    王锦乔不说话,看着罗小乔,明显是等她自己决定。

    罗小乔也干脆,直接说道:“开始吧。”

    “那小佬儿便第一个登台了?”钱家宁请示道。

    “上吧。”罗小乔点点头。

    钱家宁左右抻了抻自己的衣衫,便朝台中央走去,先向大家问好,再按照套路讲了几句话,便正式开始说起书来。

    “……大理段氏有一世子,名唤段誉,天赋异禀,过目不忘。这一日,鸠摩智不远千里,借阅六脉神剑经,天龙寺高僧抵挡不住,荣枯大师让师弟们每人修炼一指,合成六脉神剑。而此时,段誉正好在枯荣大师身边,自观自学,竟然练成完整的六脉神剑……”

    王占礼听到说书开始,而自己老朋友还没来的时候,忍不住有些着急。

    但随着钱家宁抑扬顿挫的声音,已经完全忘记了身在何处,心神被台上的说书给深深吸引住了。

    王占礼本不是个争强斗狠的性子,他喜欢那种恬淡的生活,对于打打杀杀,其实挺排斥的,尤其他们还在北地,每年都有鞑子的掠夺,更加不喜欢听这种让自己不舒服的话本。

    但是,就这么一会子,听得钱家宁的描述,不由感到热血沸腾,忍不住就叫了一声好。

    台上稀里哗啦一阵铜板滚动的声音,哪些满腔热血的客人,早已经感到酣畅淋漓,有些夸张的客人,直接站了起来,嘴里大声吼着“好”,手里的铜板就往台上扔。

    这茶馆也不知是怎么安置的,就连坐在坐后排的人,都能把先生的声音听的清清楚楚,就是有点看不清楚脸上的表情,以及手脚的动作,心里有点遗憾。暗自决定下回还是早来,早点占几个前排的位子。

    这时候,台前喧哗了几声,双寿带着四个中年人走了过来。

    “台前的,别挡着,看不见先生的动作了!”从中间坐席传来几声吼叫。

    几人其实走的很快,但架不住观众太热情,有那急性子的,恨不能让他们赶紧闪一边去,别挡着看说书人的表情。

    四个老爷何时受过这等气,忍不住就要发火。王占礼赶紧站起来:“老孙,这里,赶紧过来坐”

    四人这才过去坐下,心里还十分不忿儿:“这什么破地儿,还敢给咱哥几个气受”

    王占礼递给他们每人一杯热茶:“先喝口热茶暖和暖和,一会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钱家宁是个说书行业的老江湖了,四十来年也说过几个好的本子,也经历过这种场面,还算有经验。

    他并没有因此停下来,而是继续讲下去:“鸠摩智看此,就要出手挑战他们的六脉神剑。众人打斗在一处,段誉就在旁边观战,中途还进行指点一二,枯荣大师看此就要他专心看……“

    茶馆里面静悄悄的,除了台上钱家宁的声音,以及时不时叫好和抛铜板的声音外,就连叫小二上茶和添加点心,都极为小声。

    新来的孙老爷几人,神情也慢慢从毫不在意,变得聚精会神。

    就连后面小凳子上坐着的双寿,都听的如痴如醉。

    钱家宁讲了小半个时辰,便退了下去,留下茶馆里的一众客人,在椅子上坐着抓耳挠腮,急切的想要知道下面的情节。

    更有像那些性子急、手里又不缺钱的,此时更是大声地问了起来:“还有吗?下一场什么时候?”

    黑绸男子早就做好了准备,此时不慌不忙地走上了台子,拱手道:“各位,咱们茶馆共有四位说书先生,上午下午各两位,每位说一个时辰,上午讲新内容,下午和晚上重复老内容,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每天任意时间过来听。”

    这时间是罗小乔安排的,一天实际讲两个时辰的内容,也就是四个小时,按照剧情发展,差不多一个多月就能讲完。一天三个时段,总有一个时段适合你。

    “太好了,现在刚过了半个时辰,还能再听一个半时辰的戏。”下面的人满怀期待的等着。

    楼上的秦宝莲和蔡琴琴,一双桃花眼也亮闪闪的,她们对铁血江湖不感兴趣,但对王语嫣和段誉,对阿朱和乔山的爱情,则是充满了憧憬与期待。

    秦宝莲手中的丝绢捏的紧紧地:“阿朱真是个奇女子啊”,她忍不住跟蔡琴琴喃喃说了起来。

    王谷董没一会也上去了,他的说书经历,不比钱家宁短,一个时辰下来,听的众人如痴如醉。

    等黑绸男子登上台的时候,茶客们才回过神来,心里抓耳挠腮的痒:“掌柜的,今儿能多讲点儿吗?你说断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不是要咱命吗?”

    “掌柜的,少林高僧真的死于南慕容之手吗?”

    “掌柜的……”

    黑绸男子给茶客们团团作揖,道:“各位客人,今日下午场的说书就到此结束了,剩下的时间大家自便,要是大家伙儿觉得好,明日欢迎大家继续来。”

    说完,他又重复了一下一天三场的安排,就下去了。

    这个时候,孙老爷等四人才回过神来。

    孙老爷拍着王占礼的肩膀:“啊呀老王,你是怎么找到这个地儿的,亏了你啊,要不,这么精彩的说书就被我们给错过了。”

    “是啊是啊,老孙说得对,多谢老王。今儿老王破费了,下回我们几个轮流来做东”其他几人也纷纷道谢。

    “不必客气,我这正巧路过,碰到他家开业,就进来瞧瞧。”

    王占礼此时觉得十分舒爽,倍儿有面子,心情一好就显得满面红光,“我明日还来,你们呢?”

    “来来,那必须的,哎呀我就想知道,丐帮到底把乔山怎么了。”柳老爷感慨道。

    “是啊,你说这说书的老头儿,断哪儿不成啊,就断在这里,我这心里不上不下的。”

    “对对。”李老爷也点头道,“这贵宾席也舒坦,用的是罗家出的沙发吧,坐着可真是舒服。”又问王占礼,“这场说书可不便宜吧?”

    “不贵,一个座位才二十文钱,茶钱也跟其他茶馆没差多少。”王占礼得意地指着桌上的东西说:“比咱之前去茶馆一天,可省多了”。

    “这么便宜吗?”柳老爷有些惊诧道,“这地儿,光大冬天的进来暖和暖和,都值这个价儿了。”

    “谁说不是呢。”王占礼摸着胡子,笑眯眯的。

    “哎呀老王,你先谅解谅解,明日我不跟你坐一桌了,我把我家老头子弄过来听一听,他就爱这一口儿”,李老爷说。

    “对对,咱哥儿几个,啥时候都能聚,你随意随意,他这一天三场呢,今儿晚场都能让老头子来的”,王占礼忙道。

    “就冲这说书,唉,不说了不说了,一说我这抓心挠肺的,他说完之前,我得天天来……”,李老爷一边说着,几人相约好了日后的事情,就各自告辞了。

    后面普通桌那边,类似的谈话更是比比皆是。有那热血的男儿,甚至在一起讨论。

    更有那细心地,已经注意到了:“你们说,这乔山,最后不会是个悲情英雄吧?”

    “不能吧?他可是丐帮帮主啊。”

    “我有种不好的预感,你们没发现他祖父母还活着吗?我感觉不太妙……”

    “哎呀,你这么一说……”

    来喝茶的都是既有点闲钱,又有点时间的,还有少部分是读书人。

    虽然说书结束了,但有些人意犹未尽,还不想走,就坐在一块猜测后面的剧情发展。

    走的那些人,在路上遇见了街坊邻居,自然更要把这段书说他个一两段,同时劝着那些人赶紧来茶馆,赶晚场,所以,不到晚上开业的时候,茶馆又满了。
………………………………

91 被人揭发

    茶馆的生意按部就班的进行,该出来的剧情都已经出来了。

    兴城百姓的生活差点被改变,人人见面聊的,除了家长里短,就是剧情发展。

    谁要是没有听过《天龙八部》,都觉得周围人的眼神儿不对劲。

    有几个南北的客商,偶然才来一次北地,见到茶馆门外天天排队,甚至还出现了有人倒卖前排座位的现象,好奇心一盛,就进去观看了一场。

    就这一场,就让几人挪不动脚了,本该几日就打算返程,生生往后拖了好些时日。

    这剧情,越往后面越精彩,每每都是卡在不上不下的当口结束,比客商们的套路还要深。

    有几个实在拖不下去日子的客商,遗憾的连连摇头。就在此时,王家又开始售卖书籍,简直让他们觉得喜从天降。

    这个时代,早就有了活字印刷,直接做成胶泥印制书籍,纸张虽贵,印出来效率却很高,几日就覆印了上千册。

    王锦乔看着自家售卖文房四宝的书铺,每日都是过来问《天龙八部》的人,忍不住扶额。

    罗小乔得亏是没把心思放在做生意上,这要是好好经营一下,赚他个万儿八千两,不都跟玩儿似的。

    舆论的走势,也不太需要操心了。基本上不用罗小乔的人刻意引导,那帮书生就开始讨论起乔山的过去和未来,自然极为唏嘘他的境遇。

    “你们说,如果他的亲生祖父母,不是这两个人,他还会那么惨吗?”

    “那肯定不会啊,这么一个盖世英雄,必然能够成就一番大事。外族都能被挡在城墙外面,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上……”

    热血的年轻人很多,就连那些当了祖父祖母的人,听到他的结局,也忍不住抹眼泪:“天下怎会有这么离奇的长辈!”

    三人成虎,现在别说三人了,成百上千人都已经开始思考。

    确如罗小乔所料,两拨读书人就什么是孝道,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道,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不管外面怎样,罗家的生活继续平静的过着。

    翠英家搬过来以后,三天两头就来罗家串门,她也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就是逮着罗小妮等人聊天,不留痕迹的打听事情。

    开始的时候,罗家人觉得挺好,邻里关系和睦,大家都很愉快。

    但日子长了,罗小乔对她就不那么客气了,罗家有的是事情做,没人像她一样闲。

    再到后面,翠英来了之后,罗小乔经常找个借口就去了作坊,留下罗奶奶一个人,跟她聊着家长里短。

    罗家的日子蒸蒸日上,欢声笑语不断,尤其罗爷爷和罗奶奶又日日去看老太太,面上做的谁都挑不出来理。

    罗有喜看在眼里,觉得他们可能是察觉了什么,心中有些着急。

    另一边,刘永盛上次被嘲笑胆子小,独自跑回家中后,就一直堵着一口气。直到有一天,听到大哥刘永昌跟罗有喜在门口聊着什么。

    他竖起耳朵听了半天,除了什么之乎者也,就是说的铁器,似乎讨论罗家怎么会有这么多铁器,是不是有谋反之嫌。

    刘永盛想起来了,铁器都是管制物品,北地怎么会允许民间持有兵器?他可是看见了,罗小乔拿过一把弓弩。

    刘永盛冷笑了一声,竟然撒腿往集市的方面跑去。

    罗有喜从门口看到他远去的背影,忍不住冷哼一声:“蠢货!”

    小半天后,官府的一群衙役赶到,直接拍响了罗家的大门。

    “谁是罗小乔?”领头的衙役恶狠狠地开口问道。

    “对不起,大人,我家姑娘不在这儿。”孙佃福单手做了个拱手的姿势回答。

    “大人,不知是有何事情?”罗爷爷出来问道,连胡先生听到信儿也过来了。

    没想到衙役看到这俩老头子,态度更加蛮横起来,“有人举报你们私藏兵器!你们好大的胆子,敢违背大楚明令!你家大棚的铁器,还有家中兵器,从何而来?你家犯事儿,你们这些知情不报者,一个也逃不掉。”

    衙役说完,就一招手:“搜房!”

    几个下面的人,冲进罗家,就准备看到什么捞什么。其余的衙役,则拿着枷锁就准备过来锁人了。

    “我们的铁器,是靖王特批的,有文书在。你们身为官府之人,怎能不问清楚就胡乱抓人。”

    罗牛牛站了出来,“还有,你们不问不辩,还进民户抢东西,是何道理?”

    罗奶奶听到声音出来了,手里拿着铁器的特批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