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河水清且涟猗-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恩,那是自然,只是二妹妹平时不善言辞,家里婶婶们是长辈又太熟反而不好多话,阿茵刚过来,和三妹妹反而可以多问,你们几个也帮我探探雅儿的口风。”大公子说道。

    谭茵一口答应。大公子见天色已晚,便起身告辞。

    “爹爹,官宦之家和我们这些平民真的相差那么大吗?”谭茵问道。

    “那许家现在权势显赫,又岂是高家能比的,士农工商,高家只是个商贾之家。”谭钧叹了一口气道。“早点睡吧,你们明天几个去雅儿那边看看再说吧!”

    ……

    第二天一早,谭茵和彦敏去彦雅处。

    彦雅正在刺绣,绣的是一副文人听琴图。时下一般姑娘绣娘绣的都是蝶恋花类似的蝴蝶牡丹图,抑或是猫狗动物、花卉水果等,但彦雅绣的这幅却是题材高雅,技法独到,配色精妙,丝线极细,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将那树下听琴文人的雅致、闲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想到彦雅竟有如此好的刺绣手艺。

    “二姐姐,你这技法到是与苏绣和蜀绣不同,到是还要多上几种。”谭茵说。

    “我看了很多幅苏绣和蜀绣,又琢磨了很久,加了几种针法。还有把丝线再劈成几道,这样绣人物的时候就更精细,也更有光泽。”彦雅浅笑着说着自己的经验。

    “二姐姐如此心灵手巧,那许家二公子真是拣了个大便宜。”谭茵笑道,把话头慢慢引到彦雅的婚事上。

    “许家二公子风流倜傥,才高八斗,可是杭州城内有名的美男子,和他哥哥被称为杭州双璧!”彦敏笑道。

    彦雅性格温和,听到两人打趣,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两人见此便知彦雅对许家二公子情深匪浅。

    一位姑娘对自己的未来夫婿总是有着种种幻想,虽然只远远见过许二公子一面,但从各种传言来说,她未来夫婿都是才高风雅之辈。

    再说,小厮婢女们只会说许家二公子怎么好,城中人怎么为他疯狂,却不会告诉彦雅他喜欢的是哪种女子,更不会告诉他留连青楼,在彦雅心中自然将许二公子的光辉形象无限放大,只想着等许家来迎娶,自然对他是一往情深。

    谭茵和彦敏两人思索再三,只得硬着头皮说道。

    “二姐姐,我们昨天去吴山游玩,经过碧烟阁,看到一名男子,大哥哥说很像许二公子,我们想哪可能啊!肯定是他看错了,怕婢女们私底下传来传去不好听,过来和你说一声。”

    彦雅咬住下唇,沉吟了片刻。两人见此也忐忑不安,不知道该说什么。

    “阿茵,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彦雅聪慧,看两人如此就知道她们为何而来。

    两人只得硬着头皮将大公子的话说了出来,少不得遮遮掩掩,语气婉转。

    彦雅听后许久不说话,众人看她努力镇定神色的模样,一阵心痛。

    最后,彦雅恢复神色道:“让我好好想想吧!”

    两人出得门来,吩咐婢女们好好生看着小姐。回去后将事情告诉给了谭钧和大公子她们,众人皆唏嘘不已。
………………………………

第八章 清水雅然

    却说大公子听谭茵彦敏说过后,一阵心疼,恨道:“也罢,要是二妹妹真的中意许二公子,就是见官我们高家也要他们履行婚约,将二妹妹娶过门。”

    众人也无话,只等彦雅最后回音。

    如此过了几日,谭钧就赶往九江,谭钧叮嘱妻女要好生照顾自己,不可妄自生事,又答应写信给几位妻舅,带着高家送的满满一车东西出发了。谭茵母女泪眼流、伤离别,少不得伤心垂泪。

    不知不觉,来杭州已有一月,春暖花开,正是一年最好季节。

    高家有很多生意,药铺也是其中之一,今时女大夫很少,谭夫人母女也是家学渊源,就给城中一些女子看病,两人医术虽谈不上多精湛,但也小有所成,加上面目可亲,态度和善,一些妇人之病本也不大欲为外人所知,到也病人不少。

    大公子和彦敏又带谭夫人和谭茵去她们的陪嫁铺子查看账目,又教谭茵如何识人用人,如何查看是真账目假账目,教谭茵如何派人去做试探。彦庭精明,彦敏能干,谭茵所学颇多,受益匪浅。

    过了几日,有婢女来请谭夫人她们去彦雅那边。几人过去,看彦敏已经在那儿了,彦雅招呼几位坐下。众人看彦雅形色平常,放下心来。

    “前段时间让姑妈和各位妹妹们担心了,今日请各位过来是有事情商量。我从小和许家订下亲事,一直将许家二公子作为良人,就等过门。”

    “这两年我也知道许家一再拖延婚期,我只道许二公子奋发上进,要功成名就后才迎娶,谁曾想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事情。”

    “他们都瞒着我,怕我受不住,可是纸包不住火,哪能瞒得住,最后总得露了馅,我很感激妹妹们早点告诉我,我知道你们是想当头一棒敲醒我。”彦雅缓缓说道。

    “大哥怜惜我,本来想退婚,后又说要是我愿意,怎么着也要让那许家娶我。“

    ”我不是那种死皮赖脸的人,许家如若真的无意,我嫁过去又有什么意思。只是我一时半刻还缓不过来。”

    “这段时间我好好想了下,婚姻要和和美美地才好,这刚开始就勉强,以后怎么过。他许家纵然现在地位显赫,我又不贪图这些。”彦雅嘴角勉强扯出一丝微笑。

    “可是我终究不甘心,我想见见许家二公子,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亲口听他说,我也好死心,今日过来就是想请你们帮我想想办法。”彦雅看着大家道。

    谭夫人叹了一口气,心疼这个侄女,看她虽柔弱却又刚强有主见。

    “怎么见他啊”阿茵问道。

    “我直接去找他不合礼数,再说估计他家囿于婚约也不会说什么真心话,他不是经常留连碧烟阁吗,我想去那边打听打听。”彦雅说。

    众人皆大惊,女子逛青楼那可是伤风败俗,想不到彦雅执着如此。

    “二姐姐,就算你去碧烟阁,也不见得能听得到他的真心话啊!”彦敏问道。

    “男子喝酒应酬时最喜胡侃乱侃,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很可能说出来。再说,如果万一听不到,到时也可引他说。”谭茵说道。

    众人见彦雅想得如此周到,知道她思虑已久,又想这心病还得心药医,彦雅不到黄河不死心,总归要见面,亲耳听见那些话,见到那芸仙才会死心,谭茵叹了一口气道:“二姐姐,你如此想也好,我们总归帮你。”

    几人又坐了一会,安慰几句就走了。

    回到屋中,两人商量该如何,几人是女子,对城中情况不熟悉,冒然去青楼肯定不得要领,家中也不好交代,思前想后决定还是告诉大公子,料想大公子疼爱妹妹,不会拘礼那些世俗偏见,他做事又极为妥帖,肯定把一切安排得稳稳当当。

    当晚,几人着人请大公子过来,把白天的事情和自己几人的想法一五一十地告诉给高彦庭。

    大公子想了一会,道:“你们说的是,这事最后还得雅儿定。我去安排安排。不过去青楼人不能多,我不能去,我应酬多,很多人认识我,到时我在碧烟阁对面的知味观上,一有事情马上叫喊。敏儿也不少人认识……“

    看到大公子露出为难之色,谭茵马上主动请缨,“大表哥,我陪二姐姐去。”

    大公子思索了一会,说道:“阿茵倒是有主意,我看就让阿茵陪雅儿去,我再让葛根陪你们两个,他陪同我多年,多次出入这种场合,会护你们周全。”

    众人见大公子考虑周全,安排妥当,第二天便告知彦雅,让她耐心等待。

    ……

    一日,大公子使人告知,今晚那许家二公子会去碧烟阁和朋友聚会,让她们早作准备。

    大公子为谭茵和彦雅准备了男装,让葛根早早准备了马车,又叮嘱了几句便和她们一同上车,到了碧烟阁附近地方,大公子便下车,让葛根陪彦雅谭茵他们一起过去,又安慰两人自己就在碧烟阁对面,有事可以马上招呼。

    谭茵陪同彦雅身着男装进入碧烟阁。这碧烟阁紧邻西湖,雕梁画栋,飞檐走阁,那牌匾也看得出是名家书写。

    本来谭茵以为这青楼会像书中描写的那样,有一位妈妈粉涂得有两层厚,每走一步粉都会往下掉,用甜得发腻的声音招呼客人,不时还和客人打情骂俏、卖弄风骚。

    可此处不是,清幽典雅,招呼的小厮和婢女都面容清秀,举止有度,不像青楼反而像文人聚会的馆所,耳中不时听到清越的琴音。

    葛根让人安排了一个房间,点了几壶酒,跟小厮说还在等人,等人到齐了再叫姑娘们作陪,等小厮一走,葛根看看门外,便带着两位姑娘,哦,不,两位公子出去了。

    葛根事先探听芸仙住在碧烟阁顶楼最好的房子,东面临西湖,南面临街。北面和东面都是回廊,其中北面有窗,人都从南面进去,看不到北面。

    葛根领着两位公子绕到芸仙房间的北侧,用手指捅了窗纸,许二公子和城中知名的公子文人们正在饮酒作诗,芸仙为他们斟酒弹琴。

    那芸仙容颜清丽,气质淑雅,不似青楼女子,反而像大家闺秀,难怪是这城中数一数二的花魁。

    再看许家二公子许临海,才思过人,气度不凡,无愧那杭州双璧的美誉。彦雅看到许二公子不仅眼神黯了下来,谭茵见此心中叹了一口气。

    “许兄这次京试可是当仁不让,当真要书写一门两状元的传奇!”一蓝衣公子道。

    “是啊,我苏湖第一的才子那自然也是全国魁首。”其他人皆附和道。

    “孟兄、各位兄长过奖,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天下英才众多,临海愧不敢当。”许二公子微笑道,不过看其神情到也并不谦虚。

    谭茵心想此人真是自信,但这种自信并没有让别人讨厌,反而也有一种魅力。

    谭茵不禁转过头去看了看彦雅,彦雅脸色平常,倒也没有什么特别。

    正在这时,芸仙过来给许二公子斟酒,众人又哄笑。

    “哎呀,许兄你什么我都羡慕,芸仙不用提,不过你那未过门的妻子可就。。。。。。”一名黄衣男子道。

    谭茵和彦雅听到有人提到她,身子一震。

    “是啊,许兄,你可是将来的状元郎,要辅佐圣上,那高家小姐不过是个商贾之女,可惜啊可惜。听说那小姐相貌平平,个性温顺,恐怕像个木偶一样毫无趣味,商贾之家铜臭味十足,估计大字不识一个,可怜我们芸仙还要侍奉一个商贾之女。”一黑衣男子摇摇头道。

    许临海笑了笑,并不作答,芸仙也紧张地看着他。

    “各位兄长也不要这么说,那小姐也不至于像你们说的那样吧。”那蓝衣公子倒是帮彦雅说话,彦雅面容紧绷地盯着许临海,看他说什么。

    “各位兄长这就不知道了,你们以为那高家小姐真能嫁入许家,许兄可是杭州知府小姐都高攀不上。”

    ”许兄这两年来一直推迟成婚,就是要让他们知难而退。那高家仗着之前曾资助许家一二,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不看看高家是什么地位,小姐是什么样子,给许兄提鞋都不配。”一褐衣高瘦男子说道。

    “就是,他们高家要是识趣,就该主动退婚。他们家小姐连做妾都不够格。”另一人说道。

    众人皆恍然大悟,许临海笑意更深,芸仙也放下心来,脸上露出动人微笑,当真是我见犹怜,许临海端了一杯酒给她,芸仙欣喜地一饮而尽,知道她是不会去侍奉那商贾之女了。

    谭茵气结,深呼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情,转过头来,看彦雅紧抿双唇,咬紧牙关,脸色白得吓人,两拳紧握,知她内心定是波涛汹涌。

    彦雅看了谭茵一眼,转身就走,谭茵和葛根赶紧跟上,待出得门去,见大公子早就坐在车上,大公子见彦雅如此神情,知道必定听到了一些难听的话,命车夫赶紧套车回家。

    ……

    回到家中,彦雅径直回到自己房中,将房门闩上,众人也不敢进去,只得由她。

    进得屋中,彦雅扑到床上,脸捂在被子里,泪水不自觉地哗哗直流,沾湿了绣被。

    她脑子里充满了许临海那俊逸的面容、不凡的气度、优雅的举止,然而想得更多的却是他含有深意的笑容,那些公子文人们讽刺的话语,癞蛤蟆、木偶、目不识丁,芸仙那清丽欣喜的美颜,越想越气,流泪不止。

    她从小本性善良,虽深受宠爱,却从不骄纵,今日被人说得不堪至此,真是奇耻大辱。

    她本想许二公子不喜欢自己就算了,却没想到他竟然这样看轻自己看轻高家,自己连给他提鞋都不配,做妾都不够格。

    许临海如此看轻高家和自己,如还奢望他迎娶自己过门,那真是自取其辱。

    年轻姑娘的心思总是很矛盾,一方面她还着迷许临海的风度,另一方面又恼恨他的无情。

    彦雅虽然性格和顺温柔,但内里却有主见,她知道许家肯定是想悔婚,就算能像大哥所言不顾一切嫁到许家,以后日子也不会好过,再说如今自己与许临海,无论是门第还是文采,差距甚远。

    一段时间后,高家几位老爷陆续回家,之前谭钧也曾去信大舅爷和二舅爷,高家思前想后,最后心里有了主意。

    一月后,杭州城中最轰动的事莫过去高家致信许家要求解除婚约,许家长辈上门周旋解释,但高家执意如此,最后许家送了不少礼物,将此事作个了结。

    城中人皆言高家小姐貌似无盐,毫无文采,自知配不上许二公子,提出解除婚约。

    谭夫人接到李征来信,说他与张子清等人已到金陵安置好,正在发奋读书,来信报个平安,谭茵心也有所定。
………………………………

第九章 众口烁金

    谭茵和彦敏见彦雅整日待在家里,表面上虽没有什么,内心却仍是郁郁寡欢,知她有事只会放在心里,更是心疼。

    两人便经常劝她外出。这日是初一,风和日丽,两人一大早陪她到灵隐寺进香。

    杭州本来就美,而春天又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春意盎然,春花灿烂,层林尽翠,山上美景不一而足。

    灵隐寺位于山上,寺庙掩映于茂密葱葱的树木之中,乃世上名刹,传承百年,香火兴旺,游人如织。

    沿着青石阶梯拾歩而上,两旁幽幽山林,远处寺庙檐角若隐若现,进入佛门重地,心仿佛也安定下来。

    时人有初一进香的传统,今日来烧香的人特别多,马上就要乡试了,不少士子随家人一起也前来烧香。

    几位姑娘进入寺庙拜佛求签,祈求人生太平,安康顺遂。自然也少不了求姻缘签,彦敏求到上签,彦雅求到中上签:“往事如烟尽远去,自在如来在面前。”

    也许彦雅解除婚约后会有新的好姻缘。谭茵抽签时却不小心将签筒打翻,求不成签,不禁有些可惜。

    进完香后,三位姑娘便在寺庙周围的山林里游玩。阳光透过茂密的树林进来,映在地面上斑斑驳驳,层峦叠翠,郁郁葱葱,溪水潺潺,微风拂面,佛门净土,开阔之地,心中阴郁也荡去几分。

    走着走着,没想到遇到两人,竟然是来杭州途中碰到的嘉兴士子赵旭和顾子俊。

    杭州一别后谭茵再也没见过这两人,但她知道父亲与大表哥曾经约两人再聚过。谭钧颇为欣赏两人,路上一起也算熟识,赵旭二人也看到她了。

    马上就要乡试了,看这慢慢悠悠的样子,两人也是笃定。

    谭茵曾听父亲大表哥后来说起这两人,这两位也是妙人。

    赵顾二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都出身于嘉兴当地有名的望族。

    赵家世代书香门第,累世望族。赵家私塾历来出名,才子辈出。这赵旭也不负众望,从小就天资聪慧,读书千卷,深思熟虑,为同辈嘉兴士子中的翘楚。

    顾家是嘉兴大地主,有良田千倾,家中生意颇多。顾子俊是家中独子,上有五个姐姐,奇怪的是性子不黏糊,反而有几分冲动侠义,据说小时候因为怕不好养活,在寺庙里面寄养,跟着师傅云游了两年,后又在赵家私塾学习。

    因为谭钧是书院夫子,谭茵对两人自然有几分亲近之意,但这倒不是谭茵记住的重点。

    重点是赵家有嘉兴一带最大的藏书楼嘉业草堂,赵家积累百年,有十几万册藏书,为江南三大私人藏书楼之一。

    而顾家就在南湖边,占据了很大一片湖面,临湖建有私家园林三谋园,据说比起畅春园也不遑多让。其中有一百花园,四时花卉不同,争奇斗艳,丽妍无双,有人说是江南最美的花园,为嘉兴一大胜景。

    这藏书楼和百花园让谭茵很是向往。

    看到二人,谭茵走过去招呼,彦雅姐妹则在一旁等候。

    原来这两人今日也是过来为乡试进香的。

    “夫子说子不语怪乱力神。”谭茵笑道。

    “多份保佑总没错吗!”顾子俊听后笑了,看来小时候在寺庙待过的影响还在。

    “我本不欲来,被此人硬拖来的,你看,被笑话了吧!”赵旭无奈道。

    谭茵少不得问他们两人准备得如何,听他两人意思,对乡试倒是很有把握,但对明春京试把握不大,也打算和李征一样,准备金秋启程赶往京城,准备京试和才选。果如李征所言,今冬明春天下才俊将齐聚京城。

    两人问候了谭钧近况。得知三位小姐过来烧香,也知道高家近日之事,颇为同情。

    顾子俊安慰她道:“你们高家有情有义,那许家公子放弃了一门好亲事,只盼他日后不要后悔。”

    “他有什么后悔的,还巴不得甩掉我二姐姐呢!”谭茵想起彦雅,心中不快。

    “许家公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也很正常。有心上人不愿履行婚约也情有可原,但不应拖着高家小姐,让女家提出解约,到让没出嫁的小姐担了个无盐的名号,此事做得极不妥当。”赵旭说道。

    “东升,君子一诺千金,婚约为先辈所定,怎可视为儿戏。”顾子俊不平道。

    “他哪有什么心上人,那芸仙顶多也不过是为妾。要是真的为心上人解除婚约我到还看得起他,倒也算有担当。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地位罢了。别以为人家都想盼他那个高枝,妻子还没过门,妾倒是先找好了,这就是书香人家的做派?我们还不稀罕呢!”谭茵想到彦雅受到的非议,有些不平道。

    “谭姑娘,许家这事当然做得很不地道,但我听说许家长辈曾去高家极力斡旋,但高家最后还是执意解除婚约。”赵旭分析道。

    “是啊,他们极力挽留,是我高家不识好歹。只是高家可不是那些死皮赖脸之辈,既然没有缘分,又何必勉强!”

    两位想到高家被迫退婚,可见对女儿极为疼爱,不是那种攀附权贵之家。又看到等在远处的彦雅姐妹,见两位高家小姐举止大方,温文典雅,想到坊间种种不堪流言,不禁唏嘘不已。

    两位倒不是那死读书之人,个性虽不同,但都品行端方,谭茵与他们二人倒颇谈得来,可到底男女有别,加上彦雅彦敏还在等候,不可长久交谈,遂预祝两人高中乡试,便与两位匆匆别过。

    ……

    中午在西香堂用过素斋,许是吃得有点不大舒服,谭茵前往茅房,那茅房离得有点远,约莫十分钟路程。

    回到西香堂,彦雅彦敏已在等她,几人便往山下走去,山脚之处却是繁华之地,小商小贩众多。

    等到了山脚,谭茵突然发现李征送给自己的银簪不见了,本来银簪并不值钱,但此银簪意义自然不同,便急得要回去找。

    彦雅彦敏劝说山中如此之大,到哪去找,再说来回要一个时辰,说不定早就被人捡去。谭茵回忆吃中饭时,自己抚摸头发时尚在,一路下山都是青石板,如果掉落也有响声,估计落在西香堂或是去往茅屋途中了,一定要回去找,众人也只得依她。

    彦雅姐妹在山脚等她。彦敏看到五颜六色的小玩意儿不放,彦雅却没有心情,在一旁等候。

    忽然有一人冲出来向她奔来,还不时回头看,后面追着一胖大汉,嘴里还嚷着:“小兔崽子,偷我的包子。”

    那人一不留心前面,突然撞到彦雅身上,彦雅一个不慎跌倒在地,身上的衣服被那人和地上弄脏了,那人也一同跌倒。

    彦雅站了起来,身上很是狼狈,她顺手拉起小乞丐,却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脸上黑乎乎的看不出相貌,一双眼睛倒是大而明亮,黑乎乎的手上抓了四个包子。

    正在此时,后面追的那胖汉也到了,一只手扭起那小乞丐的耳朵,另外一只手伸手就要揍他。众人赶忙阻止那胖汉,彦雅拦住了那胖汉,问那小乞丐为何偷东西,那小乞丐哭道自己同伴生病,已经很久没吃东西了,自己讨了半天也没讨到饭,只得偷包子回去给他吃。

    众人见这小乞丐可怜,皆劝说那胖大汉不要打那小乞丐,彦雅拿点钱给胖汉算作包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