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妈很好当-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着又叹口气:“至于大松,唉,他就是那性子,本性也不是坏……”不知道想到些什么,他最终摇摇头,“都不容易,他又没个什么人支撑,都不容易……下次你跟他通信,就跟他说,我回锦城了,他要是那个时候到这边来,就上门打个转生(打个招呼见个面)……”
“好好好,头儿,大松早就想来了!”陆振军都激动起来,当年大松被迫退伍的时候,算计人的手段和为宋新民报仇用的手段差不多,细究起来都是很诛心的,平常人都很难接受子杀母这样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他有意策划引导之下犯下的恶行,总归是让人很不高兴的。
当年宋卫国在发现之后,也是十分气愤,觉得石松就是养歪了,但是多年的情分,他也不想看着大松彻底毁了,所以还是帮着掩盖了一些,但也仅仅是这样。后来更是放话,说大松没有改正之前,不能做个光明磊落的人,就永远不要再去见他。
也是因着这样的话,石松后来跟陆振军他们几个兄弟的联系都很少,就是想看望老领导,也都没来过。
陆振军知道,石松是怕,一是怕宋卫国生气,二是也不想看到他失望的表情——在体制内,想要混得越好,越是免不了勾心斗角。而且石松简直就是个天生的正客,到了体制内玩心计玩手段,完全是如鱼得水,怎么可能如宋卫国期待的“改正”。
他自己对此很有自知之明,也不想面对自己最敬重的人,一一陈述自己这些年费尽的心思——哪怕有些事情,有些手段是必须的,根本不算脏,但是只要在宋卫国那种浑身正气、光明磊落的凛然气质反照下,就会衬托出他其实有多么汲汲营营。
也因此,哪怕明明很关注老领导宋卫国,逢年过节也会有寄信贺仪,却从来不敢上门拜访。
想到这些,陆振军心里更高兴了:“宋头儿你这么说了,我怎么也得写信让大松抽空就赶紧来啊!你不知道,这几年你和婶子去了北方,大松担心一点不比我们少,就担心你们受不了那边冷,都说冬天下下雪整个脚都能踩得陷进去,他就一直担心……”
“担心也没来个信啥子的,还说个屁的担心!”宋卫国不喜欢煽情那一套,故意板起脸,“去去去,你让他赶紧来,混蛋小子,老子当年不就是说他一句,他还真就当真了,这么多年都没来看老子一眼……”
陆振军:“……”宋头儿你那“不就是说他一句”吗?当时的气势,就是现在让他们想起都是心有余悸好吗?
不过,老领导都这般说话了,陆振军当然不可能拆台不给面子,因此只是僵硬了一下,立刻就笑着点头,做出同仇敌忾的表情:“就是就是,都是石松这混球,这几年混的好了,都不搭理我们这些人了!”
“那也不是,大松是个好孩子,都不容易……”宋卫国自己又给护上了。
陆振军略微无语。
心里却感觉好笑又无奈,老小孩老小孩,不只是说老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反复无常需要人哄,其实人老了,更是心软了。
曾经恪守的死板原则,放下的各种狠话,其实在老了的时候,都会渐渐后悔、软化。
老领导现在不就是这样吗?
陆振军能怎么办?当然是附和呗!
“头儿你说得对……”
宋卫国点点头:“就是,以前在营区他不来就算了,现在老子都退下来几年了啊?那个混小子,啥时候来看过我,就知道寄东西,老子稀罕那些东西吗?老子……”
“额,宋爷爷!”明成他们推门进来,就听了一耳朵的“老子”。
“爸你又咋了?跟谁生气呢?”却是宋平安开了口,问了一句宋卫国,打断了他的话,才笑着看向陆振军,“陆大哥来了,咋也不早说,看我们都整到这时候才回来,怠慢了怠慢了……”
好些年过去,也或者是接连有了两个孩子,当了孩子妈了,宋平安如今是再也没有当年娇蛮的模样了,成熟大气看起来还很贤惠,因为在队伍中,更让她有一种非常突出的坚毅的气质,那种完全褪去了青涩的感觉,面对这些故人朋友,也没有之前的任何手足无措或者什么,非常的坦然自如。
《后妈很好当》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后妈很好当请大家收藏:()后妈很好当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四百六十三章 落叶归根
陆振军对她笑笑,打过招呼,就主要跟她身后的余凯说起了话。
宋平安的儿子余果,早就被又又吸引住了,跟明成和明浩几个人,小孩子玩成一团也挺热闹。
陆振军和宋卫国之前的话题也被打断,不过宋平安一家三口回来,还是让屋里的气氛更加火热欢快起来,这才终于有了过年大团聚的感觉。
欢聚着,互相说着这几年的情况,男人和女人简直是泾渭分明,各自围了一个圈子,提着小小的炭火炉放在脚边烤着,一个个脸上都是笑容。
到了晚上,宋卫国更是早早就让人拿了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去招待所给陆振军他们留了住处,倒不是不想留他们在家里住,而是干休所干休所,就是给他们退休老干部用的,真算起来房子并不大,如果是夏天可能打打地铺就好了,但这是冬天,怪冷的,要打地铺又麻烦还冷得很,不如去招待所。
第二天早上陆振军他们就又过来,又互相谈了一会儿,才十一点钟就吃了个早午饭,然后陆振军他们也就回机械厂那边了。
那些点心糕点确实没有再拿回去,因为都直接拆来吃了,主要是有几个孩子。
但是,就光是有又又双双这两个小的,这一趟收的压岁钱就很多了。
“妈妈,我们以后还来阿婆这里吗?”让江若男好奇的是,率先发出这个提问的,竟然是一向不怎么爱说话的双双。
她笑着刮刮她的小鼻尖:“当然,阿婆他们以后都不走了,咱们以后有机会肯定能经常过来看阿婆的,不要舍不得咯!”
宋卫国和李淑英受不了北方的气候,而且交流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时候普通话的普及率还真不那么高,想想领导人都是一口地方口音,还能指望大家普通话有多好?宋卫国和那边还都是地方口音,摆个龙门阵都找不到几个人摆,而且摆龙门阵,不只是要听得懂,问题是还要有默契,摆的拢才好。
加上先前为了孙子呆了几年,到现在这几年也是身体越来越不好,年轻时候受过的伤,年纪越大就越明显突出,让人不堪其扰。人老了,就总有个落叶归根的想法,宋卫国和李淑英想想还是回来了。
老家虽然早就没有房子没有土地了,但是干休所一直给他们留着住处的啊!
而且不只是他们,宋平安也透露出几分想要退伍的意思来,带两个孩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就麻烦嫂子颇多,宋平安到底不想真和孩子们生分了,所以已经有一线转后勤的想法,当然,那是宋卫国的话,宋平安私下跟江若男透露,她想的是直接从队伍中退出来,到地方武装部队都行,如果能做一些文职的安排就更好。
而且她也想回锦城,这次余果回来也会在这边读书上学,宋平安夫妻俩的发展重心还是打算回锦城。
想到这里,江若男眉眼里也有些轻松:“双双,以后苹果哥哥也会在这里,双双去看阿婆也可以跟苹果哥哥一起玩哦!”
“嗯!跟苹果锅锅玩,去阿婆家里!还要去!”得到妈妈的肯定回答,双双点点头,很是高兴的模样。
陆振军就问她:“双双很喜欢阿婆吗?”
“喜欢。”双双毫不迟疑点头,然后又补充了一句,“还有宋爷爷、小宋阿姨和余叔叔,都喜欢!”
这个问题,其实在他们还没离开的时候,李淑英这些长辈就问过了。又又跟双双都是鬼灵精的,会很真诚地说都喜欢,扑闪扑闪的大眼睛把人心都要萌化了。
嗯,好像长辈都喜欢问小孩子这个问题,比如爸爸妈妈你更喜欢谁?A阿姨和B阿姨你更喜欢谁?C叔叔和D伯伯你更喜欢谁?
真的这些问题有时候想想很无聊,特别是那种刨根究底,非要逼着孩子只能选一个还要说理由的,江若男就挺反感。
好在这些人都不会这么问,得到小孩儿都喜欢的回答之后,一般就适可而止了,算是皆大欢喜。
然而,却没想到,双双居然又开口了:“最喜欢宋爷爷!”她说这话的时候,背靠在陆振军坚实的胸膛上,脑袋也埋在他的颈窝里,看起来好像就是随口一说似的。
但是江若男却知道,双双这话才不是随口一说,这小闺女,平时话少,就更加不会说废话。
“最喜欢宋爷爷啊,为什么呢?”江若男笑着问了一句。
双双皱起了小眉头:“就是最喜欢宋爷爷……”
小孩子的最喜欢,本来也就是一种感觉,也许根本就没有多么深刻独特的理由。
江若男想着就笑了,也没有继续追问。
倒是本来在明成手中头一点一点打着瞌睡的又又,不知道什么时候醒了,接话道:“我知道,宋爷爷最厉害!”
把爸爸都教训的服服帖帖的,能不厉害吗?
小丫头没法形容,非要形容,那就是厉害。哦,是跟妈妈不一样的厉害。
她说完这句话,就又打了个呵欠。
小孩儿昨天在宋家太兴奋,到了招待所也很晚才睡着,今早又没得到补眠,这时候瞌睡早就来了。
不只又又这样,双双神情也精神不到哪儿去,江若男和陆振军就闭上了嘴,一路上没再怎么说话,全力往家走去。
他们在锦城一直呆到了初五,把陆振兴都送走了,他们才返回营区。
回到自己家里,自己的房间,陆振军才有空问江若男:“你跟平安这几年关系不错啊,听到说他们打算回锦城,你挺开心的啊?”
他是总觉得江若男那么开心,好像总有些其他的原因在里面。
也确实,江若男想都不想就回答:“我当然开心啊,不只是因为他们要回锦城了,而且是两个人都有退伍转职的意愿,我觉得挺好的。”
这话让陆振军沉默了。
他其实能感觉到,自从有了两个女儿之后,江若男就越来越怕他出任务,有很多次都流露出希望他也退出一线的想法。
他知道江若男的担心,也理解她,但同时,他也有自己的理想抱负,不只是为了挣军功往上升,更是为了把自己的能力全部展现出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他的沉默一下子让气氛变得有些尴尬起来。
《后妈很好当》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手打吧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手打吧!
喜欢后妈很好当请大家收藏:()后妈很好当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提前准备
江若男确实是这么想的,她就是这么一个胆小又自私的人。
最重要的是,她还知道接下来也没有真正的和平,还有一场无可避免的战役,她不是军事迷,对那段历史也不是特别了解,但是她知道战争就不能避免伤亡。
而且他们营区所在,离那场战争所在地距离真的算是很近了,陆振军如果还继续,到时候有很大几率会上战场……
她的女儿才这么小,陆振军若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以后孩子们要怎么办?
她也想有很高的觉悟,为了郭嘉舍生忘死什么的,但是她真的就是一个小人物,真的刀子割到自己身上了,才会知道那种紧张和担心,没办法做到那样真正的大义和无私奉献。
可同时,她也知道,陆振军是个成熟有理想的男人,她不应该用家庭用孩子去绑架他,让他退步。
所以每次尽管有这样的想法,也都尽量克制着不要太过明显。
只是陆振军真的太敏锐了,总是能从细枝末节里面察觉到这些,这次还这么直接问出来。
其实说真的,她心里面,特别希望陆振军转做文职。
但是她没法说。
最后还是陆振军开口了:“这事儿余凯也跟我提了一句,说是想要转到锦城这边,就只能转文职。”
宋国强已经基本确定是要在北方定居了,他的职位不比陆振军低,在那边发展还大有可为,老婆孩子都已经在那边安定下来了,估计只有等他老了退下来,才可能再回到这边来。
毕竟这些调动不是那么容易的,各个地方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尤其是队伍中,横空调来的人,很难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而宋卫国只有这么一双儿女,总不能女儿跟儿子都跟老人天南地北,说句难听的,到时候老人情况不好了人都赶不回来。
加上余凯的父母亲人其实也在南方这边,干脆就他们夫妻俩回来了。
短则一年,多则三年,他们肯定是要往锦城这边转文职的。
“嗯。”江若男点头,“余凯能这么想也是挺好的。”
毕竟余凯和宋平安入伍比较晚了,没有那几年的混乱挣不下特别大的军功,也不是特别能拼命的特别有天赋的人,在队伍里也就中规中矩,想要突出往上升,实在是比较困难的。还不如趁着这几年待遇还算比较好的时候,早点退伍转文职。
这样考虑有点功利,但是这就是现实。两个人都在军中,如果没有父母没有子女,只凭一腔热血满怀理想,当然是愿意继续在军中发光发热,但是还有父母子女这样的责任之下,转文职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最优选择了。
陆振军看着江若男,心里也忍不住想道,自己这么些年来,能够一直在队伍中闯荡,固然有他自己的能力原因在,但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从来没考虑过这方面。
毕竟,家里父母不是还有振兴能照顾吗?几个孩子不也有江若男看着吗?他以为自己每次出任务为了家里人已经分外小心了,就算对得起大家了,可真的是那样吗?甚至对于牺牲,他也一直没怎么考虑过,毕竟潜意识里,他总认为再不济还有一大家子,他自己的小金库也不少……可是那些真的能替代他本人的责任和角色吗?
他忽然也有一些动摇了。
也许,他是应该也好好考虑一下了,有些问题,他从前从来没去思考过,不代表就真的不存在。
这个话题就此打住。
但这一年注定是特别的一年。
夏天,明成提前考上了高中,然后火速奔到了荷花村与小叔叔和哥哥姐姐顺利会师。
十月,某个引发了这十年混乱的组织被粉碎,彻底倒台,混乱结束。
各个地方的红袖章都彻底被粉碎,这场地震级的行动之后,社会又开始重建秩序。
但是各行各业都在那场犹如寒冬的浩劫中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就连人民也都被吓破了胆,即便说那个时期已经过去了,仍旧是战战兢兢,仍旧是不敢放开手脚。
当然,这件事情,对营区的影响并不算大。
而江若男想起的,却是紧接着的恢复高考。
思来想去,在这一年年底过春节的时候,回娘家带了高中课本,以及她订购的全部报纸。
她跟家里人阐述了她的观点,认为上面会恢复高考,并以很多报纸上的一些专家看法和新闻作证,从中找寻蛛丝马迹,而且还提到了很多学校恢复秩序、被打倒成臭老九的老师们还活着的也开始平反,陆续回到自己的岗位,很多学校都在重建……小学、初中、高中……这些都有了,恢复高考,大学还会远吗?
江家人其实并不是很懂这些,一开始听她议论这种大事,还担心的不行,把门关上了不说,还让小娃娃在外面去守着,生怕被人听到了。
这是那个时期留给这些人的后遗症。
但是当听到江若男一句句的分析,有理有据,一步步由浅入深,最终得出那个结论,他们都惊呆了。
“难道真的要恢复高考吗?”他们已经有了暗暗的欣喜。
如果有高考,他们的孩子就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对知识的积累去上大学,而不是像如今这般,要在一万人选一个的激烈中竞争中去争取那个名额,而且还基本都会被有关系的直接拿走。
明轩要冷静些,或许是因为这么几年,江若男从未让他们停止读书,还一直鼓励他们不要放弃的原因,潜意识中认为恢复高考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倒是显得镇定许多,对此没有多大的惊喜鹤惊讶,反而问起了另一个问题:“那张老师和付老师呢?他们还能回到大学吗?”
“应该会的,不过什么时候就不能确定了。”江若男也说不准,毕竟平反这种事情,口号喊出来,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完的,像付明达和张晴雪这样在他们村子里的,这么偏远,当初肯定是得罪了什么人,唯一的女儿出了国也杳无音信,要平反估计不能非常快。
她看着几个孩子:“所以你们要抓紧时间,早早把高中课本吃透,把知识学好,什么时候恢复高考了,都能去拼一把。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两位老师的,也都尽量抓紧机会,也许过不了多久老师就走了。”
“真的吗?”明成不怎么愿意相信,他这才来半年呢,老师就要走了……额不对,也不能这么想,毕竟认真说起来,老师们在乡下才是吃苦受罪,能够回学校才是最好的。
“当然是真的,你们没事把这些报纸多看看,以后镇上的报纸,你们也要经常读。”因为恢复高考,应该是要考正治的,如果不关注时政,缺乏基本的认知,那可不行。
“你们以后看书,也带着点儿你们四叔,他最想考大学,不能错过机会。”江若男私下里又叮嘱了两个男孩,然后才拿了用蛇皮袋装着的厚厚的一摞书——全套的高中课本,去找江三妹。
两人说了一会儿家长里短,江若男才点到正题:“三妹,你想不想上大学?”
江三妹沉默了一会儿:“二姐,当年退学,你是不是挺遗憾的?”
如果不是因为对没上完的大学耿耿于怀,怎么会这么关注恢复高考和考大学上大学的事情呢?
“遗憾吗?或许有一点吧。”江若男摇头好笑,“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挺好的。倒是你,真的不想上大学吗?”
她把蛇皮口袋打开,江三妹看着吃了一惊,又感动又怀疑:“可我能行吗?”
“我年纪都这么大了,孩子都满地跑了,而且都好多年了,哪里还记得那些知识……”
她是在村小教书,但也就是教小学,教的再怎么用心和认真,那也就只是小学知识,更往上的别说高中知识,就是初中知识她都不定还能记得清楚。
“有多大?你看你这话说的!”江若男拍着她,“你想,当年停止高考后的第一批高中毕业生,年纪多半比你还大,如果恢复高考,怎么也要给他们一点机会吧?他们能考你还不能考了?”
“再说,这么多年,大家其实差不多都在一个起点上了,那些知识不是都忘得差不多了吗?而咱们从现在起早早做准备,不是就比那些人快了一步了吗?”
江若男其实并不清楚恢复高考后的限制,但是她后来看很多网络里面总写,恢复高考后的大学里面,拖家带口的不在少数,一个寝室的同学年龄差距都可能有十来岁。再加上江三妹身份证明上的年龄,比真实年龄还要小,如果试一试,万一就考上了呢?
江三妹还有些犹豫:“可是我……”
“别可是了,你就真的不想考大学吗?就算为了你家晓君和珍珍也要努力走出去啊!”江若男这话才算是说到了江三妹的心坎上。
可不是嘛,如果她只能窝在这小山村里,那她的女儿也就只能在小山窝里成长,而且要一直承受着重男轻女的歧视,要一直被人白眼相待,但如果她能考上大学,那就不一样了,她的女儿就是大学生的女儿,而且大学生是有补贴的,她能把女儿带到城里去,等到以后毕业分配了工作,那就更好了。女儿也能从农村户口转变到城市户口,以后说亲也能更……
可以说一瞬间的功夫,江胜男心里就给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的,瞬间那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斗志昂扬起来:“考,二姐,考!你把书留下,我让小福哥跟我一起考!”
说着那双眼睛就更亮了:“对了,小福哥跟我一起考,我们要是能一起考上就好了!”
“所以,加油啊!”
江若男看着她脸上坚定和充满着希望的笑容,心里也轻松起来。
毫无疑问,她自己肯定是不愿意再去考大学读大学的,但是,对于眼下的这些人来说,参加高考读大学却是一条最最美好的路。
她希望他们每个人也都能在坚持和努力下,真正实现,知识改变命运。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相关人都开始了积极的学习备战,这时候的人其实真的很可爱,仅仅是一点推测,一点些微的曙光在面前,就能让他们全力以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