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妈很好当-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是早就没闹别扭(?)的陆振军,吃到这新鲜满含着春天气息的笋片炒肉,这是和金竹笋完全不一样的味道和感觉,他不由得再次对江若男竖起了大拇指:“这苦味去除的很彻底,笋片炒的又脆又嫩,还是你有办法,以前我们也弄来吃过,实在太苦了!”

    “对,爸爸好笨,炒来肉都变苦了!”三宝在一旁比划着。

    “爸爸笨,爸爸笨也没把你们饿死!”陆振军对这个总是给自己揭短的儿子也是不知道说啥了,拍了一下他的脑袋,然后又猛的想起来,“对了,过两天我又得出任务。”


………………………………

第一百九十八章 连坐政策

    “哦。”江若男没啥反应,反正也习惯了,“你放心去,家里有我。”

    几个小孩儿就更别说了,虽然刚听着说爸爸又要出任务,还有些惊讶,但很快也就消散了。反正爸爸每天去训练场也是早中晚才看的见人,甚至有时候中午都不见得能回来。他们也是习惯了。

    大宝更懂事,闻言还是说了一句:“那爸爸要注意安全,我在家会帮妈妈干活儿的。”

    “对,爸爸打坏人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受伤了。”二妹也点头。

    三宝在一旁伸长了脖子:“爸爸是大英雄,男子汉,打坏人,才不会受伤呢!”

    几个小孩儿或懂事或童真的话,让陆振军心里十分熨帖:“那好,你们在家,都要听话,不许惹妈妈生气,不许再漫山遍野上蹿下跳。”

    “知道知道!”

    几个小孩儿全都应道。

    过了两天,陆振军果然就出任务去了,一大早走的,几个小孩儿还是看爸爸没有回来吃早饭才知道。

    不过他们这时候对于陆振军出任务没什么过多的感觉,反倒是看着爸爸出远门了,一个个都坐不住了。

    都在家关了两天了,二妹还好一些,但大宝和三宝早就坐不住了。这也正常,这个时候又没电视又没手机网络的,待在家里除了读书写字就是读书写字,实在是很无聊。就算江若男教他们五子棋教他们折纸教他们翻花绳,那也是在自己家里,而且主动和被迫的心态都不一样,几个小孩儿能安分吗?

    这不陆振军又出任务去了,本来就只能在家待着,连爸爸的面都看不到了。可不是更无聊了。

    这天刚吃过早饭收拾完,三宝写字的时候,就忍不住跟江若男又讲条件起来:“妈妈,我都在屋头这么久了,今天下午可不可以出去玩嘛?”

    “想出去玩儿了?”江若男挑眉看小孩儿,“字写的怎么样了?给我看看。”

    “啊?还要看啊!”三宝一脸紧张,赶紧捂住田字本,“我、我才开始写呢!”

    “都没写完就又惦记着出去玩儿了?”江若男笑睨他一眼。

    别说三岁的小孩儿,就是六七岁的小孩儿写字都还握不准力道,写个字把那纸张都快要戳穿了。江若男对小娃娃写字还真没什么期待。

    就说三宝写的一字吧,横平竖直的横写不平就罢了,那一笔笔弯弯曲曲歪歪扭扭的,就跟一条条黑黢黢的泥蚯蚓在纸上乱爬似的,江若男看一眼就眼睛花脑仁儿疼。

    但她没有多大的期待是一回事儿,小娃娃该怎么罚还是得怎么罚,毕竟没有一口吃成的大胖子,现在写不好,慢慢来不就好了。

    再说,让这娃几句话讲条件就不罚了,那大人的威信何在?

    “好好写,今天的三篇,要比昨天的写的好才行!”反正不用她检查,还有大宝和二妹两个哥哥姐姐喜为人师盯得严,所以说,家里有几个小孩儿还是有好处的。相互督促的结果,比光是大人在那里扯嗓子喊要有效多了。

    “啊~”三宝一听,那小嘴就撅了起来,满脸不情愿的样子,他低头翻了翻田字本,嘴里念念有词地数着“一、二、三……”连翻了几遍,看着那三大篇空白,小脸越发愁苦,小嘴撅得可以挂油壶了。

    大宝也被他影响了,一看他这模样,就敲了一下他的手:“知道还有这么多,还不快写,待会儿还要写数学!”

    “还要写数学啊!”三宝那表情真的是让人逗乐了,他看看江若男,又把头伸过去挨着哥哥,“大哥,你就不想出去玩儿啊?”

    小小年纪,还会耍心思拉同盟啊!

    江若男在一旁看着小宝呢,看到三宝这举动,简直都要笑死了。这小孩儿,小小年纪,一身的心思。

    “我肯定想啊!”大宝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都怪你!又看着江若男,那眼神还是眼巴巴的。

    可惜江若男不为所动。

    大宝泄气,回头就一爪子拍到三宝头上:“想出去玩儿,那还不快好好写字!”

    他跟二妹都表现的这么好,妈妈还不让他们出门,肯定是三弟写的太丑了!唉,怎么写的那么丑啊!

    想到这个大宝就发愁,三弟怎么这么笨啊!

    全然不知道,在江若男眼里,他写的字也就比三宝好一丢丢而已。

    “你老实坐着,待会儿我来教你写字!”大宝想了一会儿,皱着的眉头又舒展开来,觉得自己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弟弟太笨啦,只能自己去慢慢教了!

    江若男看着心里面真是爽歪歪的,对小孩儿适度的进行连坐政策,果然是有助于他们相互提高的。毕竟,一个人拖了后腿,大家都得遭殃,可不得相互帮忙了吗?

    她现在就只用看着小宝,不然让她还要去给这几个小娃娃教书启蒙,估计能把她逼疯。

    可三宝也就只老实了一会儿,就屁股左扭右扭,生像那板凳上有钉子似的,终于忍不住开口了:“妈妈,是不是今天写了以后就可以出去玩儿了?”他又赶紧补充道,“我真的不会再去山上乱吃东西的,再好看再香我也不吃了!”

    这模样,搞得他们这在家里就是在坐牢等着去放风一般。

    江若男心里好笑。不过看小孩儿这模样,估计这几天的“牢狱”生活已经让他吃足了教训,把这不能乱吃东西俨然已经奉为圭臬了。

    既然如此的话,她也不想真让几个娃在家里给憋住了。

    她想了想,还是确认一遍:“你真的都记住了?”

    三宝都快生无可恋了:“记住了记住了。不知道的东西,我绝对不会再乱吃了!”

    “那行吧。好好写字,明天就可以出去玩儿了!”

    “耶!好勒好勒!”三宝小手一挥,就在板凳上扭起来。那模样,就像是家里虐待了他似的。

    就连大宝和二妹也是抬起头来,眼睛亮闪闪的:“妈妈你放心吧,我们会看好三弟的!”

    一个个喜形于色的模样,让江若男有种看到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拘在家里写字只能看着别人在外面玩儿的苦逼即视感。

    结果三宝一个激动,趴着写字的时候,就又把铅笔头摁断了。

    他眉头一皱,跳下板凳要去找小刀,让大哥给他削铅笔。

    大宝看着撇撇嘴:“笨死了,又写断了!我一天要给你削几回铅笔!”

    江若男:“……我来吧。”她把铅笔接过来,看着大宝,“怎么,你还给他削过铅笔?”

    因为没有找到卷笔刀,只能用小刀削铅笔,可小刀锋利,而铅笔又太硬,削铅笔也要会用巧劲儿,江若男是尽可能给几个小娃娃削好铅笔来用的。

    不过嘛,江若男看看手上这个只有短短一截的小笔头,就知道三宝说的是真的了。这可是大前天才开始拿来用的新铅笔……


………………………………

第一百九十九章 铁三角

    她好像知道为啥这时候的小孩儿上学晚了。

    废话,铅笔不要钱的啊!

    看看三宝就知道了,他这才写字多久啊,铅笔的消耗可真是如流水一般哗啦啦的。

    也就是江若男现在阔气了,手里有钱,不在乎这点儿小支出,可在这时候的大部分人家里,这估计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就说吴国发家里吧,比起那种普通的乡下农民,已经算是家庭富裕了,可王夏莲一开始给吴国发启蒙的时候,让他学写字练字,也都是用的沙盘和树枝。

    这主要就是因为孩子太小了,掌控不好力道,写字恨不得把笔都戳进纸里去的,那满满的力道,仿佛是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江若男在手把手教过小孩儿写字之后是深有体会。

    想到这里,江若男一边削着铅笔,一遍又开始忍不住默默思量,也许,这个铅笔什么的,还要多囤一些?嗯,屯了铅笔,还有钢笔、墨水……想想四个娃,还有至少七八年,书笔本子哪样少的了?不行不行,她之前觉得买了一些就够了,真等现在小孩儿开始读书写字了,她才发现,原来读书写字对书笔本子的消耗是这么大……她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可那么大的需求量,梁城县城未必够,她还得想办法,看能不能再多淘一些……

    已经是六六年了,江若男光是这么一想,就又觉得这些事情简直都是迫在眉睫。

    其实,要换了别人,估计觉得,随大流也没什么。她又是后妈,哪里需要为这几个娃考虑那么多?又花精力又花钱的,图哪样啊!

    江若男她不图哪样,只是觉得,既然来都来了,知道以后的发展,不做些什么,似乎没办法无愧于心。而且,没有任何人比她更明白“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

    因为前世的她就是因为知识因为读书而改变了命运的人,而在她求学途中,虽然不乏鄙夷她的贫穷轻视她的出身的人,但她还是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和关怀国家助学金、各路社会爱心人士的助学奖励、以及后来她在勤工俭学中为她提供各项便宜的人……是这些人成就了她,如今当她变成一个有能力给予的人,又何必吝啬那点儿付出呢?

    施比受本来就要更幸福。

    更何况,读书使人明理,就算不为了考取功名学历,多读书也是好的,因为读书和教育的过程,也是孩子塑立三观的一个重要过程。

    但如果非要说图哪样,也可能是她还是有点虚荣心的吧,做了这一份工作,总也想要把工作做到更好吧?还有什么几个孩子以后都能有所成就更能体现她的工作业绩呢?

    “妈妈!要削到手啦!”三宝的声音忽然变大,唤回了江若男的神智。

    “嗯?”她放下铅笔,轻轻吹了吹,“快拿去写字了!”

    “哦。”三宝接过笔,眼睛转了转,看着江若男,歪头道,“妈妈,写字好累哦!可不可以先出去玩儿了下午回来再写?”

    这小孩儿,抓着机会就想讲条件。

    江若男也是无语了:“是不是让你写个字你就要讲条件?那我给你们做饭炒菜是不是也要讲,炒肉太累了,我就明天再炒肉了?”

    提到不给炒肉,这可是三宝的命门。

    他一下子就委顿了下来:“哦……那就写吧……”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

    江若男看着也挺可怜的:“行吧,今天上午把字写完的话,下午我带你们去山上走一趟。”

    “真的?!”不只三宝,大宝和二妹也在桌子上抬起头来,异口同声。

    “妈妈你带我们上山去玩儿?”

    “是去割草吗?”

    “那我赶紧写字,妈妈,我要去山上玩儿!”

    几个小孩儿叽叽喳喳,一扫之前的阴霾,脸上全都是喜气洋洋的。

    估计也只有他们才会听到说跟妈妈一起上山会兴奋的,这主要是由于江若男是真的比较会玩儿。每次上山都能跟娃娃们打成一片,简直就是孩子王也差不多了。几个小孩儿一听江若男要带他们上山,可不就又惊喜又兴奋了吗?

    三宝之前是根本坐不住的,这会儿也是立刻乖乖坐到了板凳上,卯足了劲儿开始写字。

    “好好坐着,别往桌子上趴!”大宝的声音时不时响起。

    “你这样写字不对!让你坐直了!”

    “好好握笔,这样握!”……

    在这样的鞭策之下,三宝竟然超乎寻常的毅力坚持下来,很快就把三篇字写好了。

    江若男一边检查都不得不一边感慨,果然,小孩儿还是要有动力才行,就跟小狗子前面吊一块肉一样,可不就跑的快起来了。

    吃过午饭,歇了一会儿,几个小孩儿兴奋得连午觉都不想睡了,还是被江若男赶着才去休息了。

    等到午觉起来,所有人都精神奕奕的,江若男也已经和李淑英说好了,把小宝托付给她照看,江若男就带着几个小孩儿一起上山了。

    宋大河经过去年跟江若男一起的几次行动,已经把跟江若男一起出门当成了极为有趣的事儿,而且自从吴国发去上学后,他就跟大宝三宝两兄弟玩的更加要好,俨然一副铁三角的趋势。这次江若男要出门,哪怕没说要做什么,大宝还是兴冲冲去叫了宋大河。宋大河那是一叫即到,连带着还有宋新苗也来了。

    宋新苗虽然已经二十五六岁了,寻常女人在这个年纪早都出嫁连孩子都不知道几个了,可宋新苗因为有点痴傻,口齿表达也不清楚,一直被人嫌弃,没能嫁出去。加上父母都已经没了,一直就跟着哥嫂住在一起,宋大河几乎是在她的照看下长大的,且因为张爱中有腿疾,不能经常出门活动,一旦宋大河出门,就是宋新苗陪伴,到现在跟江若男一起出门的话,更是如此。

    江若男对宋新苗也不嫌弃,一行人浩浩荡荡就上了山。

    林徽因有诗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可知四月是一个多么美好的时节,不冷不热,春暖花开,要论出游,就没什么时候比这更好了。

    而几个小孩儿又因为在家里被关了几天,压抑狠了,一上山,看着那草长莺飞的美景,就跟那出笼的小鸟似的,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一会儿摘花一会儿追蝴蝶一会儿在路边摘两颗刺泡儿。

    这个时候山上刺泡儿才刚刚出来,很少,又新鲜。

    几个小孩儿看到就跟捡到宝一般,还叽叽喳喳说要去掏鸟窝。

    走了好一会儿,大宝的欢喜劲儿过去了,也终于发现江若男的不对劲了:“妈妈,你不割草啊?”


………………………………

第二百章 美味野菜

    家里没有喂鹅,青草的需求量不大,但出门的时候,能薅一把草江若男还是会薅一把草回去,喂给鸭子吃,用这边的话来讲,这叫“见青”,尤其圈养的家禽,得时常见青才能长得好。

    今天江若男出门背了个大背篓,几个小孩儿已经默认了江若男就是带着他们上山玩儿顺便薅一背篓草回去的,结果走了这么久,一看江若男,就没有怎么割草,而且一路上也不像是在随意乱走,倒是一副目的性极强的模样。

    二妹本来就细心,而且一出门就紧紧跟在江若男身边,这一点早就发现了,只不过江若男没说,她也就没问,反正跟着妈妈走就对了。

    此刻被大宝问出来,一行人也就都好奇了。

    “对啊,妈妈,你不割草的吗?”三宝跳了几下,想去看背篓里,奈何太矮,看不到,只能回忆着一路上妈妈好像是没有怎么割草,就连那种富含汁液的鸭子最喜欢的浆草都没有怎么割。

    大河闻言最兴奋:“江阿姨是不是要做什么?带着我们一起去吗?”要就只是上山玩儿一圈那多无聊,江阿姨那么有趣,说不定就是又有什么新花样!就像之前拣螺蛳那样,想到这里大河就忍不住又道,“江阿姨,你什么时候再带我们去拣一回螺蛳啊?好好玩儿的!”

    对,好吃不好吃的不重要,关键是很好玩儿!

    “拣螺蛳还早呢!”大宝闻言就先说道,“现在都还没有种下秧苗呢!”他可记得很清楚,他们拣螺蛳的时候,都是割了谷子了!

    “哦,那不是还有好久哦!”大河有点丧气,“现在不行吗?”

    没想到江若男却是沉吟了一下:“拣螺蛳,什么时候去都行。当然,不是我们自个儿的稻田,还是不要在有秧苗生长的时候去。”

    她心里却寻思着,农村里拣螺蛳,其实差不多也就是春秋两季。秋天的螺蛳肥美,而春天的螺蛳则新鲜。尤其是清明螺,在有些农村老人眼里,是大补的东西。算算时间,也就差不多这个时候。

    如果有时间,倒是可以安排上了。毕竟,她也馋啊!

    现在一天到晚除了家里就是家里,除了孩子就是孩子,当然要想办法弄点吃的,也当是丰富娱乐生活了。

    “不去弄螺蛳,那我们去掏鸟窝!”三宝在一旁跟着出主意,“石头哥哥说有好多鸟窝,可以掏到很多鸟蛋!”

    “不行,你不能去!”大宝看到江若男在眼前,肯定是立刻阻止了三宝,不能让三宝说漏嘴,他那么小只,去跟着爬树掏鸟窝妈妈会生气的!

    “那要去干啥子嘛?”三宝噘噘嘴不高兴。

    大宝一拍脑袋:“我知道了!妈妈,我们去抓鸟儿好不好?就是去年抓的那种,肥肥的鸟儿,好吃!”

    “想吃斑鸠啊?”江若男看着几个小孩儿,摇着头继续往前走,“斑鸠抓不到咯!”

    本来这个时候应该是斑鸠产卵孵小鸟的时节,但可能是因为去掰笋的人多了,惊动了里面的鸟群,本来去年多得很的斑鸠窝,今年愣是全都空了。但江若男上山的时候,还是经常能看见斑鸠飞来飞去的,也不知道是不是搬到金竹丛更深处去做窝了。反正想要抓斑鸠,现在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几个小孩儿听着都觉得有点沮丧了。

    这出来一趟,好像什么事儿都没干成,也不好玩儿。

    江若男就道:“走吧,今天也有事儿,我给你们找到个好吃的东西,回去试试。”

    “什么东西?”

    “可以吃的?”

    “妈妈你又找到什么了,是肉肉嘛?”

    小孩儿们叽叽喳喳,江若男带路,很快就到了目的地,伸手一指:“喏,就这个。”

    小孩儿顺着她的手一看:“咦,不就是野草草吗?能吃吗?”

    二妹倒是认真看了一下:“啊呀!是那个花花!”

    “哪个花花?”几个小孩儿说着,已经知道了这就是江若男说可以吃的蔷薇花,然而却都非常不解,“可是还没开花呀?”

    “谁说让你们来吃花了?”江若男看几眼小孩儿,就蹲下身子,掰了一根暗红色的嫩茎,小心地撕去连叶带刺的表皮,露出嫩嫩的茎肉,就放进嘴里,轻轻一咬,果然是甜丝丝的,脆脆的,不过还有点草腥气。

    “这个能吃吗?”几个小孩儿都蒙了。

    江若男看着地上十分茂盛的嫩茎,这些都是只有春天才能吃到的美味,她大手一挥:“就是这个,能吃!回去我给你们吃好吃的!”

    她这么说,几个小孩儿也迫不及待学着她的模样去尝那嫩茎,然后都是一脸惊奇。

    尤其三宝:“咦,有点甜甜的!”好奇怪哦,杆杆都是甜的,花花为什么那么苦?

    在江若男的指挥下,一群人非常利索地把这一丛野蔷薇的嫩茎祸害了个干净,背篓里装了大半背篓。几个小孩儿都有被刺到手的,但是听到江若男说可以做成好吃的,都十分积极。这种野菜,他们没吃过呢!

    等到回了家,江若男不让几个娃帮忙,慢慢地把这些蔷薇嫩茎全部剥去带刺的表皮,到了晚上,一部分用水焯了,用来素炒和凉拌,一部分用作料腌渍过后再与裹上芡粉的瘦肉丝一起炒。

    做这种野菜,想要压住草腥气,最重要的是酒。可刚好,江若男平时用来做调料的酒用完了,又这么晚了,只好还想办法从李淑英家里借了酒来。

    其实最好是用绍兴黄酒或者是高纯度的白酒,可这时候,哪里能找去?李淑英能倒出一点高粱酒就算不错了。

    做好之后,江若男把所有的菜都一分为三,一份送去给李淑英尝鲜,一份送去宋大河家,毕竟宋大河姑侄俩下午也是出了力的,剩下的,当然是留在家里自己吃了。

    凉拌的是切碎了的,加上各种调味料之后,清新爽口;爆炒的则是条状,吃起来脆脆嫩嫩的;而最受小孩儿欢迎的当然是炒肉的那一份,本来瘦肉丝就是打了鸡蛋裹过芡的,非常的嫩滑,而在锅中又勾过一次芡,汤汁浓郁,鲜香可口。再加上肉是白的,嫩茎是绿的,汤汁则呈红色,当真是好一幅美景,又好看又好吃。

    因为全都用了酒,压住了草腥气,几个小孩儿把菜吃光了连汤汁都全部拌了饭吃下去,一个个撑得小肚子都圆了。这会儿再也不抱怨因为折嫩茎扎到手了。

    “妈妈,我们明天又去弄!”三宝坐在沙发上,像个小老头儿似的喟叹出声,摸着撑得圆滚滚的肚皮,一边还止不住兴奋,“明天都用来炒肉,太好吃了!”

    “还想吃,明天你给变出来啊?”江若男好笑,“今天都让我们祸害干净了,明天还想吃?等明年吧!”

    “啊……”小孩儿拖长的声音满是遗憾。

    而这样的情形,也同时发生在李淑英和宋大河家。


………………………………

第二百零一章 半夜哭声

    “老婆子,今晚手艺不错啊!我都没尝出来这炒的是啥?”宋卫国端着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