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后妈很好当-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不是他,一直在把妹妹当免费劳动力使用吗?
妹妹帮他照看家里,帮他照顾儿子,可是大河就能给妹妹养老吗?不说远的,就现在,大河去上学了,已经有了更多的见识,以前最依赖最信任的姑姑,以后还会一直是吗?
宋新民不确定,或者说,他已经知道了答案,只是不想承认。
他甚至不敢看妹妹的眼睛,那双总是对他们闪烁着喜悦的眼睛,以后会不会埋怨他们呢?
“可是大河会长大,以后会结识更多的小伙伴儿,也会离家里越来越远,也许以后都不会也不能陪苗苗玩儿了。”宋新民逼着自己开口,他说的无比铁血又冷静,“苗苗要怎么办呢?”
“啊?”宋新苗蒙了。她也许还听不明白哥哥话里的意思,却也知道哥哥说大和不能跟她一起玩儿了,她的神情沮丧起来,嘴里啊啊啊的不知道说些什么。
宋新民一狠心:“苗苗想不想有自己的小娃娃?就跟大河一样,他会陪着你,以后你老了,也会给你养老……”他说不下去了,觉得自己像是在骗妹妹一样。
“新民!”张爱中一瘸一拐走到宋新民身边,拍了一下他的手,“你要是不同意,咱们就不说这事儿。”
她是典型的以夫为天的女人,宋新民说什么就什么,就连有个傻子小姑子,她也从来没嫌弃,要不是大姨母这信来,点醒了他们,说他们不是在照顾小姑子,而是小姑子在帮他们,让他们愧疚无比觉得姨母说得对,他们的确耽误了小姑子的亲事,他们也不会纠结这么些天。
张爱中以前不是没想过小姑子的婚事,可是到了营区,一难以有合适的人选,二来她要是提出来,难免让人觉得是不是她容不下傻了的小姑子,再加上她腿脚不便,有了宋新苗,家里轻松很多,她便也一直默认了小姑子在家里的存在。
至于养老问题,“咱们大河也不是不孝顺的孩子,这些年都是苗苗带着他,以后让他给苗苗养老送终也没什么。”
她是不想让丈夫为难,也是真心感激宋新苗这个小姑子。虽然有些痴傻,但在干活上却是一把好手,而且十分乖巧听话。
所以她说这话也是发自内心。
宋新民却摇了摇头:“没那么简单。姨母说得对,这都是咱们自己的想法,苗苗就不该有自己的家庭不该有自己的孩子吗?”
养儿防老,当然是要有自己的亲生娃才能有保证。
“可苗苗这样”张爱中看了一眼小姑子,对于他们的谈论,她完全是一副神游天外的神情,哦不,或者不能说神游天外,就是听不懂在玩儿着手指罢了。
宋新民见状也叹息,是啊,苗苗这样,难道还能问她的意见不成?她怕是连嫁人结婚生子是怎么回事都不懂!
越想越觉得头疼:“算了,现在说这些也没用。而且大姨母的性子,就算我们不同意,她肯定也会想方设法相看的。”宋新民一脸无奈,这倒是实话,他们的寡母其实不算多能耐的人,倒是大姨母性子泼辣有主见,在家里也是说一不二的人,能把这事儿郑重其事的写在信里跟他说,那就不只是征求意见,而更多的是一种通知反正不管他们同意不同意,她肯定都是要坚持己见的。
“这也是。”张爱中不由得也叹口气,她原先也是在村里待过的,要说她能嫁给宋新民,还是这位大姨母做的亲,想起她那强势作风,张爱中也不由得道,“说不定咱们回去老家的时候,大姨就已经找好人家等着相看了。”
想到姨母说的妈妈临去前把妹子托付给她,她就一定要让妹子也有自己的家庭也能有后人养老,他就一阵子头皮发麻。
无他,姨母把他们死去的老娘都抬出来了,他便是真不愿意,也得好好听姨母的话讨论一番,不可能一竿子直接回绝。更别说,其实他心里也有些动摇了。
“到时候再说吧。”想到这事儿,原本对改制退役没那么抵制的心情,也不免得烦躁下来。
只是他们没想到,姨母比他们想的还要急切,甚至不等他们回信就又再次写了信过来,让他们不管今年能不能退下来,都要赶紧带着宋新苗回去一趟,那话里都是相看好了几户人家,大有要在年前就定下来的趋势。
这让宋新民简直是无奈极了,可姨母偏生振振有词,说是要趁着他现在还在队伍里,名声更响亮的时候,给苗苗撑腰找个好的,不然以后人走茶凉,又说苗苗这年纪也大了,再拖下去,就真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云云……
………………………………
第二百四十八章 相看传闻
这些都让宋新民不胜其烦,但紧接着表哥的来信就让他还是下定了决心回去一趟。
表哥说,姨母病了。
于是所有的一切都找到了缘由。
宋新民不是那种不知事的人,也许,这就是老人觉得自己活不了多久了,才会想要给予最后的安排吧。
所以没有办法,也正好如今营区算得上是还在整顿没有什么必要任务要出的时候,他干脆先带着妹妹回去了一趟。
万一真的是姨母不行了,他们兄妹也能看姨母最后一面,能够在姨母跟前尽尽孝。
于是兜兜转转,等到江若男知道的时候,都是已经接近年关了。
彼时孩子们都已经放了假,每天除了写作业就是见天儿地疯。
因为过完年就有一大部分人要搬出营区的原因,今年营区里的年味并不浓,就连跟着江若男一起行动的陈素芬,都是看着江若男做腊肉灌香肠,还帮她一起砍了柏树枝来熏腊肉香肠,却也没有丝毫的行动。
林建新看的眼巴巴的,缠着她要吃,让她也做,陈素芬就凶他:“过了年就要走了,还吃什么吃?到时候谁搬呀?你拿的动呀?”
这边的习俗,做腊肉香肠,虽然是过年的习俗,但通常一做就不只是过年才吃的,毕竟要费那么多功夫,又是灌又是腌最后还得费心熏,这样用尽心思做出来的,当然是还要留着来年宴客或者给家里添道美味。甚至腊肉,是要讲究在烟囱上熏得越久越香越好吃,挂个几年都是有的。
林建新被妈妈训了一通,只能噘着嘴不高兴:“爸爸可以搬呀,而且多吃一点吃完了就不用搬了!”
“想得美你!”陈素芬毫不客气给他头上敲了一下,“你看大宝二妹多乖,都在乖乖写作业,你呢?就知道东跑一下西跑一下,你信不信回去我揍你!”
“哼!人家有腊肉香肠吃,当然写作业了!我又没有”
“你跟我说啥?你过来!”陈素芬站起来就要去拎他的耳朵,林建新见势不妙终于吧嗒吧嗒地跑远了。
“哼!”陈素芬重重坐下,身上的肉都跟着颤了一下。她不是胖,就是这种体型,肉嘟嘟的给人心宽体胖的感觉。
然而实际上,这外表和性格么……“若男,你就看这臭小子,真是个讨债鬼,看看你们大宝二妹几个多乖,我家这就是个窜天猴儿!”
陈素芬往罩子中又递了一根柏树枝,嘴里碎碎念着:“早知道这么早就要调离营区,我就该早点送这娃去上学,这以后走了去上学恐怕更不听话了。”
她心里其实简直怄的滴血,想到以后要去上学都得自己掏钱,就觉得真是亏了好多。
就是早让俩娃娃上学,也能省下几年的学费啊!
“还是你有头脑,早早就把娃送去念书了……唉也不一样,你们陆振军有本事,估计以后还得蹭蹭往上升,不用跟咱们一样调离营区……”
熏腊肉香肠之所以叫熏,就是只能有烟熏,而决不能起明火。江若男此刻就坐在笼着腊肉香肠的罩子口,一边把柏树枝递进去,一边还得认真看哪里火燃起来了,就得赶紧打熄火苗。
要是不这般小心的话,明火燃起来,熏的效果达不到,到时候香肠腊肉都得全毁了。江若男以前就知道有人熏鸭子,结果没看住,起了明火鸭子全烧成了黑炭的。
所以她非常的谨慎,本来是让几个小孩儿来帮忙递柏树枝的,结果陈素芬非要来帮忙,她也不能拂了人好意,就是这嘴,实在是能说,从开头到现在,就没停下来过。
而且说得这些话,很多还让江若男都没法儿接。只能嗯呀啊呀的应付过去。
好在陈素芬估计也就是想找人说说,并不强求她的回应,不管江若男怎样兴致欠缺,都是说的津津有味。
“说到这儿啊,大河他妈才是更倒霉哦!”陈素芬也不管江若男听没听,就竹筒倒豆子一般开了口,“宋家那傻姑娘宋新苗啊,偏偏又在这个时候要嫁人了,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哦!”
“你说大河他妈腿脚又不便的,家里要是没了这个小姑子里里外外的帮衬,这日子还能过吗?更别说又要调离营区,以后又要照看家里,还得看着孩子上下学,大河他妈可苦了。”陈素芬说的是同情可怜的话,但实际上,却也是从这些比自己还惨的人身上寻找安慰,表明自己还不是最糟糕的那一家。
“不过好在大河还是个懂事的孩子,不像我们建新,应该不会让他妈多操心的。也幸好就这么一个娃娃,不然多几个,大河他妈怎么操心的过来啊!”陈素芬感叹一番,说着说着话匣子就打得更开了,“不过这一个也不好。要多生几个兄弟,以后过继一个给那宋新苗养老,也不至于这样把人嫁出去……唉,说到这里,这也奇怪了。要说大河他妈,就算摔了腿,也不该怀不上啊!这么些年,咋就这一个呢?一个孩子多独啊,这以后要是……”
陈素芬絮絮叨叨,江若男习惯性当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的,但是这回她却被吸引了注意力。
“苗苗要嫁人了?”江若男一愣,脱口而出,“怎么想起现在安排她嫁人了?”
“啊?”陈素芬本来都习惯性一个人絮絮叨叨,忽然被江若男回话打岔,脑子里乱了一会儿,反应过来就笑了,“对,这事儿你还不知道呢?说是老家那边有亲戚相看,要给她找个依靠,以后老了也有男人有儿女靠得住。”
说着她心里却想着,怪说不得江若男跟宋家的关系好,这都叫上苗苗了,她还寻思是谁呢!可不就是那宋家傻妞儿吗?
当然,既然江若男跟她亲近,她也不会说什么不中听的话,只是拣了些重点传闻来说。
“前段时间不是跟宋队长回了一趟老家吗?就是说有亲戚帮着相看,这回回来就已经是定下来了,收拾了东西回去年前就要结婚了!”
“这么急?”江若男大吃一惊。
因为几个孩子都上学去了,她跟宋新苗也有很长时间没有怎么接触了,再加上改制的事情说下来之后,营区里都比较乱,又临近过年,家家户户忙着自己的事儿,她倒还真没听过宋家的什么消息。
可宋新苗这样一个货真价实的傻姑娘忽然要结婚嫁人就够让人吃惊的了,更没想到居然这么快,简直可以说是闪婚了吧?
“不是才相看了,怎么就马上要结婚了?”
相看、订婚、结婚在乡下也是有一套的。中间怎么说都要有个时间差和缓冲期。
这个缓冲期,也就是彼此相互熟悉、仔细考量的时间。
真要一步到位,除非是肚子里揣上了,不然谁家那么赶?不合规矩啊!
………………………………
第二百四十九章 下放来人
“就宋家那傻……额,就是宋老二那样,你也知道。”陈素芬指指脑袋,摇摇头,又道,“她今年都二十四五了吧?估计还不止,我这年纪的时候,都已经生了春丽了,要不是早几年我家那口子在外不回家,不然我当时要生个大儿子估计都能上中学了!”
陈素芬得意了一把,才又回归正题:“就这样,你说还能有啥好挑的啊!相看个不嫌弃她的,趁着她哥宋队长还在营区里,定下来多方便!”
“可相看的时候就知道彼此情况了,有什么好嫌弃不嫌弃的?”江若男觉得有些生气,不知道是为宋新苗不值还是觉得有些悲哀。
其实在她看来,宋新苗就是表达障碍,但认得人、也能听懂话,而且手脚还麻利,要说傻,也就是不像正常人那样能够学习知识,其实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甚至因为这份“傻”,她显得天真单纯,这样的人,她连婚姻为何都不知道,就要被安排着嫁人。
一瞬间,江若男脑子里也冒出了对宋新民的怒火,这人莫不是将这傻妹妹当作包袱一般甩开?
难道女人除了嫁人就没有别的路吗?
不,也许别的女人有,可是宋新苗,她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她不懂。
“话也不是这么说,那宋老二是个傻的,还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生个傻的,人家不嫌弃……”陈素芬虽然嘴碎,但是看江若男脸色难看也知道闭嘴了,“若男,看着火!”
她忽然提醒,江若男连忙扑火。看着她非常暴躁地打灭了一丛冒出来的火花,陈素芬也重新收拾了一下措辞。
“其实这事儿,主要还是宋队长老家有个啥亲戚老人得了病快要不行了,就想看着宋老二有归宿,所以才这么急的,就怕老人熬不到明年春天。”
这时候的医疗技术不发达,农村人也穷,一旦人老了百病缠身的时候,基本就只有在家等死的份。难听是难听,却是事实。
尤其是冬天,对老人来说是最难熬的。熬的过去,说不定还能有一年好光景,熬不过去,那就只有准备丧事了。
“这样啊……”江若男叹息一声,忽然觉得自己真是闲操心。她想的那些,就是旁观者不痛不痒罢了。又不是人人都跟她一样只想独身的,说不定宋新苗就能遇到个老实汉子,真心实意对她好呢?
再说凭什么宋新民就得养着这妹妹一辈子啊?人总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江若男唾弃了自己一把,难道别人亲兄妹还会比不过她这个外人的心吗?
“对啊,所以说人家老家那边有亲戚看着,又有宋队长这个哥哥,相看的人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陈素芬心道,就是嫌弃,冲着宋队长也不敢明目张胆对人不好啊!
所以她安慰江若男也算是真心话:“知道你跟宋老二那傻姑娘关系好,心疼她为她打算。可宋队长跟大河他妈也是厚道人,不会亏待宋老二的,你呀,就别去担心那么多了。不然我这碎嘴可就又坏了事了。”
心里往好的想,安慰了自己一把,江若男心里释怀了一些,听到陈素芬这话就忍不住笑了:“嫂子你这话说的,能坏什么事儿啊?难不成我还能去硬生生做恶人拆散人家姻缘哪?那也得要我做得到啊!”
陈素芬暗道,就你那炮仗性子,冲起来不要命的没脸没皮的,谁知道你能不能干出来那事儿啊!
但是表面肯定不会这么说的:“我就那么说说嘛。不过想想,宋老二要是能嫁出去有个婆家依靠,以后有了孩子也是好事儿。”
江若男就只是笑笑。
她心里倒是想起了江三妹。
江三妹那个婆家,虽然不好,好在还有个靠谱的男人。现在小两口分家出来,小日子过得也是和和美美,也许是远香近臭,原本重男轻女对江三妹没什么好脸色的公婆,现在也还算和气了。
倒是上面三个哥哥嫂嫂,现在还挤在一起,说是分了家,互相之间的争斗却没少过,原先一致对外对付江三妹的,现在也搞起了窝里斗。当然,对江三妹还是没什么好脸色的。
不过分了家这些也就不重要了。
这一年,因为外面那场大混乱,她和荷花村的信件往来少了许多,也就是过个节啥的写封信互相报报平安,一年到头总共也没写几封信,但是却并不妨碍她知道荷花村的情况。
包括肖长伟和白诗雨当初那事儿的后续,肖长伟虽然走了,但是后来却有人下来给江家道歉,并且为此江家得到了一些实打实的好处,而白诗雨后来也弄出了不少动静,反正搞得公社大队都有些风雨不宁的。
但肖长伟的事儿也带来了一点好处,那就是已经被这些知青荼毒了的村里人,终于知道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并不是什么好的,说得最简单一点,地里也就那些活那些产出,知青没来的时候,就是公社大队大家按工分分配粮食。知青来了后,干活不行,却还要跟村里人一起算工分,就算少那也要分粮食去。一样的土地一样的产出,要养活更多的人,那不是他们就吃亏了么?
啥?知青也干活了?
可拉倒吧,知青没来的时候,他们自己不也都干那些活?而且知青跟借住的人家住久了,总会闹出不少的摩擦,久而久之,他们还帮着给知青盖了一个知青点归他们住宿。
而因为肖长伟的事儿,现在他们荷花村已经被公社注意到了,不会再分配知青下来,可不是让他们松了口气。
毕竟这知青至少每年一派,派了来就鲜少能有回去的,不再派知青来,大队里能省出多少粮食啊!
不过也有大事,虽然没有知青再分配到荷花村,可是在刚刚入冬天气渐冷的时候,却有右派黑五类被下放到荷花村来蹲牛棚。
这对荷花村也是个新鲜玩意儿。
他们完全不懂这是怎么回事儿,只看着三个五六十岁的老人被公社带的人送到了荷花村牛棚,并且号召大家,要对这些黑五类右派进行积极的教育,让他们远离资本主义**,带动他们接受社会主义劳动改造。
村里人对这种事儿其实没什么积极性,有句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但是荷花村虽然穷,民风却还算淳朴,也因为消息的闭塞落后,反而尊重知识的风气还比较浓厚,对于现在外面世界那一套,他们还并没有完全理解。
江三妹写信告诉江若男,这三个人中,一男一女是夫妻,据说原先是哪个大学的教授,另一个则不知道来历,但是送来的时候非常狼狈,经历了一番狠狠的批|斗折磨,右手两根手指都被掰断了。
江若男知道,在那场大混乱后,很多被下放蹲牛棚劳改的人都平反了,而这些人基本都有点来历和身份。
可她并没有让江三妹去主动贴近讨好,而是让她和家里人平常心对待就好,不要去欺负,也不要搞什么特别优待。
因为抱大腿始终是不稳定的,而且江若男也知道,荷花村的人,嘴上说点啥可能还会说,但真要出手去做什么批|斗折磨打压人的事儿,也干不出来。
………………………………
第二百五十章 亲人到来
“赵老头儿,有人找!”
一声并不算太客气的招呼后,牛棚里一个老头慢慢走出来。
他长着一张板正的方脸,再加上总是不苟言笑的严肃着,看起来非常的不好亲近,本来又是上面下放来劳改的,还这样一副在村里人看来有些高高在上的神情,平日里几乎没有人会主动靠近他,对他的态度也不像对另一对慈祥的老夫妻那样和气。
甚至到现在为止,他们也只知道他姓赵,平常就一个“赵老头儿”来称呼他。
“喏,人我给你喊了,就是这儿。”那人看赵老头出来了,随手一指,对身边的少年人倒还是稍微客气一些的。
这个少年人大概不过十四五岁的模样,身形也有些单薄,但背挺得很直,脸上有着不符合年纪的坚毅神情,在看到老人身影的那一刻,少年人原本沉着的双眼终于动了,似乎有泪水滚动一般。
“爷爷”他不自觉喊了一声,然后又眨眨眼,抿紧嘴唇对身边带路的男人鞠了一躬说道,“叔叔,谢谢你了。”
男人对赵老头儿不客气,但是对这样知事懂礼的少年人还是很有好感的,再加上本来带路也是收了好处的,当下就笑笑:“没什么。”看了一眼赵老头,又还是不忍心的对少年人提点了一句,“小娃娃,你爷爷这犟脾气,你还是好好劝劝吧。”
甭管以前是什么大人物,现在都犯了错到乡下来劳改了,还一副大家都对不起他的样儿干啥呢?他们这些村里人还没嫌他分大家的口粮呢,居然还给他们摆脸色,久而久之大家就算不想欺负他也会忍不住多派活儿给他的。
“我知道了。谢谢叔叔。”少年人再度诚恳道谢。
男人笑了笑,对比那始终绷着脸的赵老头,看这少年人更顺眼了:“行了,你听的进去就好,我走了。”
嗯,对方顶多算半大小子,其实也就是个孩子,跑这么远来看爷爷,怎么说也算是有孝心,提点他一下也不亏。再看少年人这懂得是非的模样,更加满意了。
“我去帮你爷爷割草,你们好好说话吧。”
男人拿了赵老头平时上工的破背篓和镰刀出去了。
他这一走,少年人终于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面前的老人身上。
“爷爷!”
他几乎是扑了过去。
“你怎么来了?”刚质问出口,赵老头就一把搂住了孙子的肩膀,在看到孙子濡慕的眼神的时候,到底没有狠得下心继续责骂,而是叹了口气,“进来吧。”
少年人跟着他进去,看着那简陋的牛棚,四周都有漏风的,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