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后妈很好当-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大多都是在说张小福两口子,期间也提了一下刚刚堵在门口的白诗雨。

    赵一凡在旁边听着,心下也想到张四哥和江三姐,要不是他们的帮助,就算他有决心陪着爷爷吃苦,却也不能让爷爷过得像现在这般。

    心头忍不住暗暗发誓,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

    “哎呀,不说了,我得出去看着,老付他没剪过药。”终于,张晴雪出去了。

    赵老头看着人出去了,对着赵一凡招招手,轻声道:“那个姓白的同志还老是过来?她都跟你说了什么?”


………………………………

第三百零五章 好奇问厨

    赵一凡便把之前那些话都说了,赵老头陷入沉思。

    赵一凡便揣度着说:“爷爷,她这样明显是有所图谋,我在想,她是不是那些人派来监视我们的?”

    “不会。”赵老头却直接摇头,“那些人把我丢到这里,就是觉得我已经废了。”

    他伸出毁了一半的右手,看了看,语气里满是嘲讽:“就算一开始不放心,现在估计也没空管我了,一天天的忙着斗这个斗那个的,哪里还顾得上我这个废了的老头子?”

    “爷爷。”赵一凡心疼的握住了爷爷的手,这本是握/枪打天下的手,如今却以这样的姿态呈现在人前,别说再次拿/枪,便是简单的一些动作都变得十分艰难,对爷爷这样的人来说,与废了何异?

    “没事。”赵老头吐出口浊气,又摇头,“算了,怎么又说到这个了。反正都过了,没必要一直在意。倒是我好像听说那个姓白的女知青,仿佛是南城来的?”

    “嗯……”赵一凡想了一下,点头,“好像是吧,就是因为是那边来的,性格才那么傲气……爷爷你提这个,你是说……爸爸?”

    他爸当年去南城巡查过,有几分香火情,所以在爷爷被斗倒以后,他爸颇受排挤,自请外放出去,如今就在南城。

    “十之八/九。”赵老头点头,又皱眉,“既然这样,我们更是要远着她,不能再让你爸妈也拖下水来。”

    白诗雨不知道,她心中的小算盘已然被人看穿,毕竟,真要论起这些谋划道道,她一个顶多有些小心机的人,哪里比得过这些曾经搅弄风云的人物。哪怕赵老爷子还不算一个真正的政客,也非白诗雨这样的人能打小算盘的。

    赵一凡也凝重的点头:“我知道了,爷爷你放心吧。”看爷爷似乎还不开怀,此刻也没什么睡意,他把搪瓷盅端过来送到他嘴边,两人喝了薄荷水,只觉果然解腻又清爽,还能提神。

    赵一凡忍不住咂了咂嘴回味:“甜的,张老师肯定又放了糖。”

    “他们本来是苏城人,喜吃甜食。”赵老头道,“那碗夹沙肉你看他们多喜欢吃?”

    又说到吃上来,赵一凡也想找个话题给爷爷开解一下,便顺口继续:“是啊,我都没想过,肉不经过红烧,还可以放了糖这么吃,竟然还不难吃……不过爷爷,我是真没想到,江三姐居然还有这样的手艺,下次再找他们做菜,不知道还能做出什么好吃的来……”

    然而,赵一凡这次还真说错了,这道夹沙肉真不是江胜男做的。

    乡下人家,多为贫苦,平时连口肉都难以吃上,琢磨这样精致的大菜就更不可能了。就像江三妹,平时做饭手艺也不差,但也仅限于一些农家小炒和简单的炖菜而已,真要做夹沙肉这种菜,别说做,以前听都没听过。

    对了,夹沙肉也是后来九大碗里的一道重要菜品,在s省乡下摆坝坝宴吃九大碗,夹沙肉这绝对算是最后才上的那些所谓“上席”里的菜,是前面的凉菜和小炒都没办法比的,吃九大碗不吃到上席就等于白来,而最能看出九大碗厨师功底的,也是这些最后的上席,大概就是蒸菜汤菜一类。

    所以,别说赵一凡他们惊讶,江胜男自己都惊讶。

    “妈,我都不知道你还会这个!”她自己尝了后,用筷子把肉夹成小块,弄给闺女在吃,看小闺女吃得嘴角都沾上了豆沙的欢快模样,她高兴的同时就忍不住发出感慨,“这还真好吃!”

    做蒸菜炖菜不像小炒,很快就完,所以最好是要弄就多弄点,只弄一两碗,不仅是浪费功夫,而且还浪费柴火浪费时间。所以不仅是给赵老头爷孙俩送了去,他们自己家里也留了两碗,大人尝个一两块后,就全部留给小孩子吃。

    江梅和江林也抱着小碗在吃,不过他们可比张晓君吃得小心多了,哪怕一点点豆沙洒在碗沿上,也是要赶紧舔干净的,嘴角更是抿得干干净净,吃得小心又满足。

    江家日子虽过的算好的,但这时候普遍的生活水平在那里,他们也难以像这般大口吃肉,因而一个个都珍惜极了。

    听到小姨开口,也都抬头夸赞:“就是,小姨说得对,姥姥做的真好吃!”

    “幸好我回来找妈,不然我自己还真不知道这甜的肉要怎么做。”江胜男又笑,“要我自己想的,就是干脆放点糖煮煮得了,没想到还能有这么做。”

    “吃还堵不住你的嘴。”杨九华瞪她一眼,“好好抱着晓君!”

    “我知道!”江胜男给闺女擦了擦嘴,把沾上豆沙的手指直接放嘴里一抿,又道,“不过,妈,你这肯定是特意跟人学的吧?这也太厉害了,这么多年我们都不知道你还会这些!”

    其实三姐妹还小的时候,家里肯定是杨九华煮饭的时候多,但那个时候穷,没什么好东西,记忆又太久远了,谁也记不清楚。而等三姐妹稍长大一些了,就自己上灶台了,因为杨九华也要和江兴荣一样去地里劳作家里没有老人帮衬,不劳作就没有粮食收获。

    这么多年来,杨九华下厨房的时间屈指可数,基本也就年夜饭的时候做一下,但是还是那句话,生活水平太低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所以江胜男感叹是感叹,可也是真好奇。

    “有吃的就吃,问那么多干嘛?”杨九华眼神闪了闪,没看江胜男。

    江胜男:“妈你肯定学过,我就知道!你还不跟我说,我还是不是你亲闺女了?我猜一下,是不是你嫁给我爸之前学的?”似乎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可能。

    杨九华正在擦桌子的手顿了一下,然后就像平时那般没好气道:“是是是,我比你还小的时候,就在饭馆子里做过帮佣,也没怎么学过,就是看厨子做过,知道个大概的章程。”

    “哦!”江胜男心道,原来是以前做帮佣学的,但那个时候哪有什么帮佣,说的好听,实际上约等于奴婢之类的,怪不得她妈从来不说。

    她闭紧嘴巴:“好吧,我知道了。不过,妈,我可不可以跟你学这些啊?”

    杨九华皱眉:“我能教你啥,你一天天的不去教书了?”

    江胜男嘻嘻哈哈,一旁的江盼男看着都十分无语,忍不住笑着出声:“三妹,就算妈要教手艺,那也肯定得先教我啊,哪有你先来插一杠的?”

    “是是是,是该先教大姐!”江胜男也不恼,笑着连连点头,毕竟大姐才是招婿入门顶门立户的人。

    杨九华一甩手中的抹布:“去你们的,还学这个学那个,你能先给我弄这些好肉好菜来再说!”


………………………………

第三百零六章 烧椒鱼片

    这些日子以来,外面的风波是愈演愈烈。

    以前搞什么生产合作社吃大锅饭啥的在这边没有搞得起来,毕竟太过闭塞,可现在虽然没有说吃公社食堂大锅饭,但对于肉啊啥的管控也严了,以前家禽家畜随便养的,现在据说都不行了。

    不仅限量,多了那吃的猪草都是挖社/会/主/义墙角,而且喂了还不能随便杀。得等到公社来验收大部分充作公粮运到供销社去,剩下的才是自家的。

    当然,物资紧缺的年代,基本也剩不下什么了。而且,喂得越多到时候上交的就越多,谁愿意白干活啊?

    或者还有种说法,都是共/产/主/义,一切都是公有的,还想私留,那不是资/本/主/义作风吗?不行,绝对不行,得挨批,得好好斗一斗。

    听说外面几个公社都已经这么干了,他们公社还顶着,相对而言还好一些,但是那些传言还是大大打击了大家的劳动积极性,出于警惕,也怕被打成走资/本/主/义道路的黑/五/类,虽然到现在为止也还没有强制建公社食堂吃大锅饭不留私产,家家户户也都还养着家禽家畜,可却到底是跟以前不一样了,毕竟大环境限制下,什么都没以前那么方便了,以前随便的交换到现在也都不能拿到明面上来了。

    想大鱼大肉比以前更困难了。很简单的原因,农村人喂得鸡鸭猪,全都给上交了,最多自己能分个一星半点儿的,其余的就要凭钱票到猪肉厂去买,而农村人除了种地,哪里还能有啥多的钱票来源?所以自然就更吃不起肉了。

    故而杨九华才会这样说,不过也仅仅是一时恼了,毕竟江家的条件也在这里,相对而言比更多的农村人来说好多了。

    “知道知道!”江胜男眼珠子一转,“那下次我要是再有好东西就过来找妈。”

    “还有啥好东西?你这死妮儿,我跟你说,你就仗着跟小福现在手里有点钱,你就可劲儿作可劲儿大手大脚,怎么也不想想以后?”杨九华坐下来,看了一眼还在吃东西的张晓君,“晓君也都快两岁了,你跟小福是不是也该打算再要个孩子了?这要生孩子不要钱?到时候养孩子不要钱?你现在能不能有个当妈的样儿?”

    江三妹和张小福都在村小当老师,不只有工分,每个月还有几块钱的工资,日子可以说是真的很滋润了。

    可在精打细算了半辈子的杨九华眼里,这对小年轻还有很多问题,以后要花钱的地方也多着,现在大手大脚把钱花了,以后又咋办?有钱不存着只知道享受算什么事儿?

    江胜男最受不得她唠叨:“妈,我都知道,我心里有数……”说着给小闺女擦擦嘴,“那个,妈,天也不早了,小福哥也该来接我了,我就回去了哈……”

    她走出去,果然,院子门口张小福已经走进来了,抱过妻子怀中的闺女,跟江家人打过招呼,夫妻俩这才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下去回家。

    杨九华又气又无奈:“这个三妮儿,以前我是担心张老四对她不好,现在是怕张老四对她太好!啥都听她的,大手大脚不知节俭……”

    这些话,也就只能背着张小福念叨两句,不然还说她是挑拨小夫妻不和呢!

    不过,杨九华倒也真琢磨了起来,寻思着要不要找个机会跟这个三女婿谈一谈。女人家再霸道,这在生孩子养孩子养家的大事上,还是得听男人的。

    如此过了段时间,杨九华看闺女都老老实实的,没有偷摸着买肉,也没有送肉过来,才勉强松了口气,这闺女应该还是听劝的。

    没成想,江胜男倒是没偷摸着买肉,却是提了一尾大草鱼过来。

    “妈,我提着大鱼来了,你可得再露一手让我开开眼界。”她背上还背着个娃娃呢,就嘻嘻哈哈没正形开口。

    把个杨九华气个半死:“你个败家闺女,这么大条鱼,你搁哪儿弄来的啊?你去镇上了?你可真是要气死我!……小福也不管管你,这谁家媳妇像你这么败家的啊?”

    再一看:“哎哟这鱼都还是活的,你赶紧给我退回去,你这天天大鱼大肉,你是生怕别人看不见啊?你这当老师教书都不知道勤俭节约,你知不知道多少人眼红着啊……”

    “姥姥、呀、呀!”背上的张晓君被她念叨的伸出手来就要抱抱,在江胜男背上扭起来。

    江胜男颠了颠背,哄了哄小闺女,又赶紧打断杨九华的话:“妈、妈!不是你想的那样,这回可真不是我大手大脚,是秀萍婶儿,因为大旺哥给我送信,将就一起送来的,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小儿子就在我班里,平时她人就那样……大旺哥非要塞给我,我还是硬塞了他一角钱,他都还非说不要……”

    “你要让我现在去退,你让秀萍婶儿怎么想?这鱼本来就难得,送都送过来了,妈你就别计较这么多了。”江胜男把鱼递给杨九华,擦擦手才把褓裙背带松开,动来动去不安分的闺女也被放了下来。

    “哎哟这分量可不轻呢,得有三四斤吧?啊哟你怎么就能收的下?才给一角钱,你可真是……”

    “妈!”江胜男一边盯着闺女,一边义正言辞,“我怎么就收不下了?我这老师当得可是物超所值了,你没看那几个班的老师,上课还让学生去帮着劳动,更别说什么好好备课了。都拿一样的待遇,我多尽心尽力呀,我班里每个学生,你看我让那个去跟我劳动干活了?”

    “就你歪理多,还好意思说自己尽心尽力,王婆卖瓜也没见这样的……”杨九华虽然是这样说,但眉眼间其实还是认可小女儿的话的。

    江胜男看她态度软化,打蛇随棍上:“妈,那你给露一手呗?回回都那么随便煮一下,那不是浪费鱼肉吗?你肯定也学过怎么做鱼吧?我也跟你学一手行不?”

    “行行行。”杨九华看这么大条鱼,心里也是高兴的,口一松就应了下来。

    于是这晚,江家就吃到了烧椒鱼片,别说其他的,就这片鱼片的刀工,都让江胜男看得啧啧称奇,心下却想,也不知道她妈以前吃了些什么苦,都说厨师学徒帮工啥的很累的,杂活累活都要干,而且最基础就是从墩子(切菜的)开始,而且那个时候还没解放,封建那一套下人更辛苦。

    这样想来,怪不得她妈这么多年都从来不在人前显露这手艺,估计还是往事不堪回首吧。所以,嗯,她还是不要多问,看妈教起来也没什么心理障碍,她也就默默学了。

    烧椒鱼片和水煮鱼有点像,但又不一样,是将腌制入味后的鱼头鱼骨鱼片在沸水中汆熟之后捞出摆盘,凑出的看上去完整的一条鱼,然后再浇上青尖椒制成的烧椒酱,又撒了葱花、淋上热油,整盘菜鱼形完整,鲜椒味中透出煳辣香,鱼片软嫩。鲜辣味浓。

    江胜男看了这个记不住那个,看了那个记不住这个,甚至因为要旁观学一手,都忘了还有二姐的来信没看。

    等到大家都收工回来,看到这一大盘烧椒鱼片,都是又惊又喜。

    只有江兴荣看了一眼,就皱起了眉头:“怎么想起弄这些花里胡哨的了?”


………………………………

第三百零七章 如何不闲

    “爸你说啥呢,妈做的好吃就行。”江胜男嘻嘻哈哈,拉着张小福入座。

    还是江大姐理智一些:“好吃是好吃,不过看上去费油了一点。”

    小孩子们更是早就口水直流三千尺,烧椒酱的味道本来就浓烈,还有鱼肉的香气混在一起往人鼻子里钻,更是刺激着人的鼻子,仿佛盘子里的菜上面长了小钩子,勾着人的胃。

    “姥姥做的好香呀!”

    “我看到鱼摆摆了!”

    “我最喜欢吃鱼泡(鱼鳔),晓君妹妹肯定也喜欢吃,待会儿给晓君妹妹吃……”

    就是林全根和江盼男两个一贯老实惯了的人,此刻也把目光都盯在那鱼上面。

    说实话,这可跟之前那夹沙肉不一样,虽然是正统s省甜菜系列,但其实大多数人也并不好这一口,就当是零嘴添头吃吃还行,要真要论起下饭菜,肯定还是像烧椒鱼片这样的辣菜才符合口味。

    只有杨九华,听到江兴荣的话之后脸上的笑意就僵住了。

    之后也没听几个小辈说的话,等到好一会儿都开动了,江兴荣和杨九华作为最大的长辈率先各自被两个女儿夹了一块鱼肚肉,吃到了嘴里,江兴荣目光复杂:“大家都吃吧。”

    这下才彻底开动,三四斤的草鱼算很大了,至少这年代绝对算很大,因为人工养殖技术还并不是特别成熟,也没有得到全面的推广。但即便如此,也禁不住这一大家子,不仅把鱼吃完了,剩下的汤汁,也都被分了个精光,用玉米粑粑蘸着吃,几个小孩儿把手指都舔了又舔。

    吃饱喝足,张晓君这个小人儿已经接连打呵欠了,粉拳小小的,握成一团,不时地点着头,这是困得不行了。

    江胜男帮着洗漱完,从丈夫怀里接过小人儿,一脸的疼惜:“天也要黑了,我们回去吧。”

    张小福看着抱着闺女就直接往外走的妻子,终于无可奈何地出声:“三妹,你是不是忘了什么事儿?”鱼吃了,信难道也给吃了?

    江胜男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什么事儿?这天都黑了,有啥事儿咱回去说,别磨磨蹭蹭啊,二姐的信!”

    她的脚步在门口的时候才顿住:“哎呀我真是不好,居然给忘了!”

    “啥?二妮来信了?”

    “老二来信了?”

    几道声音声音同时响起,江胜男几步折回来,把信掏出来:“爸妈,我给你们念。”

    果然吃的比较有吸引力,让她把二姐的信都给完全忘了。

    “你说你这好大一会儿的功夫在干啥,这会儿我还得浪费灯油……”杨九华抱怨归抱怨,但还是手脚麻利的点了煤油灯,一家人围坐在桌旁,聚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江胜男把江若男的信给大家读了一遍。

    “敬爱的爸爸妈妈、大哥大姐,你们好。又是新的一年了,不知道你们在家乡过得可好?仔细算来,已经一年多未见了,女儿既不能为父母尽孝,还得让父母姐妹挂心,每每思及此处便觉愧疚。不过爸妈姐妹尽可放心,我现在一切都好,今年开春比往年迟些,不过一切跟去年其实也没有什么两样。我种的小树今年梨树开了花,其他的树还没有,不过我觉得以后都会长的很好的。今年我又养了一批鸡鸭,长得也很好,小宝已经能帮我照看鸭子了……在今年,营区来了新邻居,我们相处虽然不是特别亲近,但也是睦邻友好,我觉得这样就很好……现在正值春夏之际,爸爸妈妈都要保重身体,腰痛的话多抹点药酒,不要太累了,也不要太过节俭,我知道妈和大姐都是节俭的人,但不论再借鉴,也要照顾好身体,大哥大姐也是,现在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定要更加爱惜和保重身体……梅梅和小林上学怎么样?现在这个世界,要预防小孩子发热,你们一定要十分当心……最后,祝愿爸妈一切安好,我在这边也会很好的。我也代陆振军和几个孩子向你们问好,几个孩子都很喜欢外婆,下次又会亲手给你们写信,愿你们安好。”

    先是问候,然后就是说起自己的现状,信并不是特别长,也没有特别严谨的格式,是很家常甚至琐碎的闲聊,但一家人听的都很认真。

    杨九华听得喃喃:“每次都说自己好,就是个报喜不报忧的,跟以前读大学一个样儿……”语气里仍旧充满了担心。

    “我看二姐明明又是种菜又是喂鸡喂鸭的,就差没有猪圈喂猪了,她还跟我说她闲得无聊……”江胜男读完之后也忍不住撇撇嘴,听清了杨九华的话,又忙安慰她,“妈,你放心,我看二姐是真的过得挺好,上回过年的时候,不是收到过孩子们寄过来的信吗?大宝他们几个肯亲近我们,对二姐那自然是一万个亲近的,你就别担心这些啦!”

    倒是杨九华反问她:“你刚说啥?二妮她还跟你说她闲?”

    “可不是嘛!”这又不是不能说的,江胜男也乐得拿这个岔开话题,“就是那边没有个学校啥的,要不然以二姐大学生的学历,像我这样当个老师完全没问题。二姐说的也是,学中文的,最好还是当老师。做其他的,她现在的身份限制估计也做不了。”

    杨九华却根本没听她说后头的,听着就碎碎念开了:“她还闲,我看就是带孩子给带出来的毛病!那个最小的奶娃娃也早就断奶了,我看她要是自己早点怀一个,就不闲了。”

    之前不说闲,几个孩子读书去了,能走能跑了,她就闲了,可不就该怀个孩子好好养着,以后还能闲的起来?

    在杨九华看来,江若男这就纯粹是没有自己的娃才说闲的。

    “三妮儿,你写信跟她讲,让她早点怀个孩子,生了孩子就不闲了,这都多久了,那小奶娃子都能出去跑跑跳跳了,她还不赶紧着生个娃,是准备干啥呢?真要闲的,生个孩子就不闲了。”

    江胜男:“……哦,好的好的,妈,我会跟二姐提一下的。”

    “什么叫提一下,你就说这是我对她的命令,她都二十多的人了,本来又是个后娘,还不生个亲生娃,是想急死我们呀?你就给她说,让她别有事没事儿操心我们这家里好不好,想要我跟你们爸好,就赶紧生个娃,那我们也就啥也不担心了!”

    “额……”江胜男抿了抿唇,无比后悔自己一时嘴快,“好,我会跟二姐说的。”

    “一定得说啊!我知道你们姐妹俩关系好,你也别给我打马虎眼儿,你得给她说明白了!你要是真想为你二姐好,你也该好好劝她……”

    “是是是!”江胜男疯狂点头,“妈都这么晚了,我们回去了。”再听这唠叨她耳朵都得生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