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珠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等颜色,也不知要引了多少待字闺中的姑娘失了魂落了魄。

    他垂着眸,正听着武安侯说话。

    杨青菀很是自觉地往回缩了缩,朝廷命官官职再大那也是外男,避嫌是应该的。

    她倚门站着,倒也不急,心思却是转了几转。

    她还是尧宁县主的时候面圣过几次,自也见过几回朝中的高官。多的是上了年纪的,年轻有为的官员也是有,却想不起有这等好样貌的年轻三品大官。

    杨青菀拧了拧眉,回想他们二人站着说话的那个场景。侯爷的地位已经称得上极为尊荣了,那人却也是腰背挺直,丝毫不输气场,可见身份地位与武安侯不相上下……

    她有些懵了。

    离她香消玉殒也不过半个月的光景,何时跑出来了个如此令人后怕的后辈小生?
………………………………

第十一章 当朝丞相

    杨青菀想了想,小声问了身侧的探梅。

    “姑娘,这位大人奴婢也不认得。”探梅因此多看了两眼还在交谈的二人,回话的声音轻了又轻,“可奴婢瞧着这位大人容貌如此出众,又身穿紫袍,估摸着这满朝的文武百官也就只有一人符合。”

    探梅凑到杨青菀耳边说了个名字,“相爷沈凉昭。”

    杨青菀又是一愣,须臾之后却是下意识摇头。

    不可能。

    这个名字她是有印象的,虽常年生活在封地,可她从父亲的嘴里听到了不少次,无一不是称赞他的。她甚至还记得父亲坐在案台前,一面翻着书卷一面道:“这个小生起点高,又有一身本领,以后定是位极人臣的,前途不可斗量。”

    她当时只是笑笑,倒没放在心上。

    家父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那人一转眼已经成了丞相?

    这半个月的时间还真能翻了天不成?

    这般想着,不免喃喃自语出声:“不对,这其中定是有哪里弄错了,我记得沈凉昭之前是个翰林。”

    探梅听了,一下子就笑了,“姑娘,那就是您记岔了,仔细算来,相爷坐上这个位置也是快三年了的。”

    探梅的话彻底把杨青菀给弄懵了。

    她默了默,问了他成为丞相的年月,待得到答案之后,更是脑子里乱成麻。

    只觉得头快炸了,她伸手扶着了旁侧的大柱子。

    探梅见状,欲要上前扶她。她摆了摆手,倒没遮遮掩掩的,“你不用管我,我有些事没想通,让我静一静理一理。”

    沈凉昭当了三年的丞相,若是探梅说得没错,那便是她病死后的几个月,这位就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

    ……也就是说,她将将一死,灵魂直接附在了三年后武安侯府的嫡长女杨青菀身上。

    这位天之娇女今年十六,沈相沈凉昭二十三。当年尚未娶妻,如今亦是。

    思及此,杨青菀不由探出头,目光再次往说话声的方向去了。

    她经历了借尸还魂,得知自己竟是到了自己死后的第三年,也不觉得有多难接受了。之所以这般做,纯粹是因为当年的老王爷多次提及,便想看看这位让家父赞不绝口的沈翰林。

    石狮子旁的两人还在说着事,也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她的目光,那年轻俊美的沈大丞相忽地眼尾一扫,直勾勾望了过来。

    眸光深邃,似能看穿人心。

    杨青菀不防备有这种情况,眨了下眼,索性大方地回了个笑容。

    虽说被当场抓了包,她却也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性子,更是牢记输人不能输阵的至理名言。

    那人的面上不见有丝毫波澜,不过是瞬间就别开眼,又与武安侯低声说了几句,而后做了个揖离去了。

    武安侯进了大门才看到有人在等他。

    “怎么跑到这里来?”他皱了皱眉,“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呢,眼下天气也冷了,要多穿些才行。”

    杨青菀答了句不冷,轻声细语又说了几句后,父女二人便一同往回走。

    将将上了亭廊,赵氏与杨思漪便从拐弯处走了过来,臂弯挂了一件黑色斗篷,一看便是给武安侯送的。

    “倒是没想到菀姐儿跑这里来了,可得当心不要染了风寒,你养了一阵,好不容易把身子养回来了七七八八。”赵氏温柔说着话,一面把斗篷给武安侯披上了,“天转凉了,侯爷也要注意身体。妾身听说您回来了,索性就直接送过来了。”

    武安侯没说话,由着赵氏折腾。

    杨思漪已经笑眯眯地挽住了杨青菀,十分亲热。

    “三姐姐怎么也出来了,您也不爱惜着自己一些,是找爹爹有什么事吗?”

    杨青菀点了点头,“是有几句话想和爹爹说一下。”

    几位侯府主子便被丫鬟婆子簇拥着又走了一段路,一面走,杨青菀一面就说到了大将军府的事。

    大将军府和武安侯府皆是地位尊崇,若一直僵着委实也不好。白日时分正好周含烟上了门,她也乐得顺水推舟。

    武安侯一听说自家女儿是来劝他的,登时就没了风度,只差吹鼻子瞪眼睛,“……这次是大将军府做得太过了,我始终咽不下这口气!你是嫡长女,他但凡有长脑子,也知道不能这般鲁莽!”

    随即扭了头,拧眉与赵氏道:“是不是周家丫头来过了?莞丫头没什么城府,定是有人在她这里说了些话,否则哪里会无缘无故帮大将军府求情。”

    赵氏应了声是,柔声解释道:“她们二人一向玩得好,再加上全京城的人都在看着,我们侯府与大将军府始终不能闹得太僵,故而妾身才放了周家丫头去找菀姐儿了。”道完,又拿手帮武安侯顺了顺胸口,“老爷您消消气,周家丫鬟是个好的,若是直接把她赶出去也就等于彻底撕破两家的脸面了。妾身也觉得大将军府做得不厚道,可长久下去也不合适,总是要解决的。想来菀姐儿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故而才听进了劝,她这般识大体,也是难得。”

    “是啊,母亲说得有道理。”杨青菀笑着接了话,“左右大将军府也得了教训,如今名声狼藉被指指点点的,我养了一阵不都好了吗?其实没亏什么。”

    武安侯心里还是不舒服,杨青菀想了想,把他拉到一旁说起了悄悄话,“爹爹有所不知,其实那日我确实是想救含烟,只是自己脚下一滑给摔下去了,仔细说起来跟含烟并没什么关系。相反,我因此博了个美名,还是赚了的。”

    武安侯没想到这里头还有反转,眯着眼将信将疑,“真的?你这丫头没骗我?”

    杨青菀掩唇笑。

    武安侯阴郁了好一阵的内心总算舒坦了点。

    回头与赵氏说话的时候也和颜悦色了不少,“……话是这般说,只是这事委实是关乎侯府颜面,自不能轻易算了。以后再说吧,我现在有些饿了,忙活了大半日还没吃上一口东西。”

    赵氏一听,也不敢再多说,忙吩咐身边伺候的大丫鬟水仙先一步回去准备吃食。

    杨青菀完成了任务,打算要回自己的院子。

    杨思漪随着她一同走了,路上不免好奇问了话。

    “三姐姐,您方才与爹爹都说了些什么悄悄话?倒是好用得紧,回头爹爹便松口了。”道完,略有些遗憾,“看样子两家多半是会和好了,我原本还想看看爹爹会如何收拾他们。”
………………………………

第十二章 你也不小了

    杨青菀看了看身侧的少女。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她身边的丫鬟已经掌起了灯,柔光印在杨四姑娘的面庞上。

    容颜清丽,天真无邪。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如邻家小妹一般无害。

    她想起了流菊。

    “三姐姐看我做什么?我又没你好看。”杨思漪假意嘟起了嘴,下一刻没忍住又扑哧一声笑了,“算了算了,叫你是我姐姐,我还能怎么着。”

    杨青菀弯了眉梢,“我是在想你这小脑袋瓜里都装了些什么,委实调皮得紧。以后说话可得注意些,万不能被别人听了去。”

    杨思漪吐了吐舌头,“我与您亲近,才没那些顾虑的。”语毕,又挽着杨青菀撒娇,“说嘛说嘛,您是如何劝动爹爹的。”

    “就是多劝两句罢了,还能如何?”杨青菀回她,“这事儿拖着不好,爹爹自己会衡量。”

    “可是我委实痛恨周大将军那般待您,害您吃了不少苦。”杨思漪心有介怀,大抵见杨青菀一派云淡风轻的,终也只能揭了过,“罢了,三姐姐既然有主意了,我这个当妹妹的也就不好再多说。总之,您过得开心舒服便好。”

    说罢,又露了个甜甜的笑。

    姐妹二人又说了会话,杨思漪以杨青菀身子骨需休养的由头执意把她送回了清和苑,而后才笑眯眯地在贴身丫鬟的指引下往她的流云居去了。

    杨青菀在亭廊下目送她们,直至出了院子才进了屋。

    隔日,天气大好。

    她因着身体原因倒是睡了个自然醒,醒时日头已经在了屋顶上。

    探梅初荷进屋伺候她。

    初荷给杨青菀梳着头发的时候说:“姑娘,方才夫人来过,得知您还在睡觉就没让叫醒您,问了些您的情况就走了。”

    杨青菀漫不经心嗯了一声,反而提起了流菊。

    “流菊早上都没见到人,想来是去哪里做事了。”初荷刚说完,在收拾被子衣裳的探梅接了话,“主子若是有事,直接吩咐我们即可。”

    杨青菀没再说话,她知道探梅近来防着流菊。

    用过膳之后,赵氏又来了一趟。

    杨青菀正在看书,赵氏一进院子,便看到窗边倚了个少女,露了艳绝的半张脸。

    她笑着打了声招呼,寒暄了几句。见她如今面色红润,心里也十分高兴。

    杨青菀一向不喜欢拐弯抹角,赵氏一连往她这里跑了两趟,想来是有事的,遂问了她的来意。

    “还不是兵部尚书的嫡长子那桩事,想问问菀姐儿你考虑得如何了?”赵氏语气温和,“这段时日你一直在养身子,按理说我不该拿这个烦你。可尚书那边遣人来问了几次,我委实也不好推脱了,更何况也过了不少时日,总得给人回个信儿。”

    杨青菀从书卷中抬起头来,到底是懵了。

    那桩事是哪桩事?

    她又不是原来的杨三姑娘。

    赵氏看了她的神态,一下子就笑了,“你啊你,我就知道你定是没往心里去。”她微微一顿,便大概说了下,“……张尚书遣了正经婆子为他的嫡长子上门提了亲,你到底是个什么想法,至少也得跟我说一说。我私底下了解过了,这位嫡长子样貌好学问好,是有本事的,如今在吏部领了要职,以后少不了荣华富贵。”

    杨青菀瞅了瞅赵氏,眼神有些不一样了,“母亲会不会没调查清楚?比如什么缺胳膊少腿之类的。”

    据她所知,杨三姑娘的在外名声绝对谈不上好。她确实是琢磨过名誉名声这点事,可后来想了想,人这辈子就是要自己过得恣意潇洒才好,只要以后凡事多想想,别去遭了别人的陷阱,时不时做上件好事,保不准名声慢慢就好起来了。

    更何况这地儿是京城,说得夸张些便是满地跑的名门贵女,雄心壮志的好儿郎哪里看得上她?

    “怎么会?若是四肢不全,我哪里敢在你跟前提这门亲事?”赵氏哭笑不得,须臾之后,面上却是有了些许的尴尬,“我知道菀姐儿是介意几个月前的那个事,那会儿是母亲一时疏忽,以为既然是国公夫人介绍的她侄儿,想来也不会差的了,谁知道竟是个残了腿的。”

    赵氏越说越难堪。

    杨青菀却不意外真有四肢不全的人上门提亲,她也没多犹豫,张口道:“……这门亲事拒了吧,我还没那个心思,过阵子吧。”

    样貌好文学好还四肢健全的竟来向她提亲,可见这个什么尚书家的嫡长子是有病的。

    好好的其他贵女不喜欢,偏偏看上了名声不好的杨三姑娘,不是脑子有病,就是有所图。

    她一向不喜欢麻烦,更不会去招惹麻烦,自然是推了省事。

    赵氏没马上应下,反而语重心长地劝她,“菀姐儿,你今年已经十六了,合该着要考虑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了。自古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侯爷疼你,故而在这件事上是随你欢喜。只是,你也不能太任性,如今还是个好年华,再晚想找个好夫君就没那么容易了。”

    杨青菀凝了凝眉,“我知道了,暂且不提这事了。”

    赵氏叹了口气,“你虽然不是我亲生的,我却把你视如己出,自然是希望你往后的日子幸福美满。”

    杨青菀嗯了一声,心不由软了软。

    这点实属难得,这段时日下来,赵氏确实对她关怀备至。

    二人又坐着说了会话,赵氏就因为府里还有许多事等着处理回了她的荣华园。

    杨青菀说了小半日,方觉得口渴,一拿茶盏,却是空了。

    探梅给她添了玫瑰茶。

    芳香四溢。

    赵氏走后不久,流菊就回来了。进院子的时候,还险些撞上了扫地丫鬟。

    杨青菀见她流了一脸的汗,让她先擦擦,“做什么把自己弄成这样?你先缓缓。”语毕,动手给她倒了一杯茶。

    流菊早就渴得不行,也没多想就接了过,咕噜几下就喝了。

    杨青菀给续了第二杯第三杯。

    流菊喝完之后才反应过来,握着只茶盏通红着一张脸,一时不知道要做点什么好。

    她一个丫鬟,竟让自家姑娘给倒了三杯茶!

    杨青菀倒没计较这些,见她缓过来了,直接说正事,“怎么样了?可有什么结果?”

    流菊登时甩掉了脑子里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朝她匆匆一服后欲把自己所调查到的给说了。一抬眼,却见屋里还有人在,她又闭上嘴。

    杨青菀知晓流菊有顾虑,遣了探梅出去。

    探梅答了一声是,走前,目光从流菊身上掠了过去。
………………………………

第十三章 您以前不是这样的

    待屋里只剩主仆二人了,流菊才说了话。

    “……奴婢去查看了净月湖的周遭,又旁敲侧听里头当差的几名上了年纪的婆子,倒是得到一些有用的讯息。”大抵是生怕隔墙有耳,她朝杨青菀靠近了些,声量也压低了,“您与周二姑娘去净月湖赏花赏湖的那日,湖畔的亭子里确实是有人在的,并且还是在你们之前。婆子们有印象,纯粹是因为那人长得太过俊俏,若非是看他全身贵气逼人,怕是要上去问婚嫁之事。”

    “依着婆子的说法,奴婢倒是锁定了几位权贵人家的公子。后来又问了问大体特征,倒觉得这人十有八九是当今丞相沈凉昭。”

    杨青菀的眉心一跳。

    昨日才见了这位传说中的大相爷,今朝便又听到了他的名字。

    她想了想,反问道:“你为何能这般确定?这位沈相难不成你见过?”

    流菊一时语塞,面上竟是闪过了一丝慌张。

    “奴婢自然没见过,只是这位沈相奴婢常听人说起,便也记得一些对他的描述。”她的胸口有片刻的起伏,“这也是奴婢的猜测,至于亭中人是否是他,奴婢也不敢百分百肯定。”

    杨青菀点了头,托腮想了想……也就是说,这位沈相八成就是她的救命恩人了?

    流菊又汇报了一些其他七七八八的,杨青菀静静听着,都不是多大的事儿。待禀完了,流菊很是干脆利落,行了礼就关门出去了。

    杨青菀透过窗口看着她的背影,倒是有些对她刮目相看。

    她本以为这件事要弄清楚,估摸着时间要花得再多一些,却没想到流菊隔日就给办妥当了。

    确实能干。

    至于亭中人是否是沈相,她自会找机会弄清楚。

    接下来的两日,杨青菀过得十分舒服。无人来扰她清静,她就有了空闲的好日子,看看书描描画,种种花草晒晒日头,别提有多惬意。

    而武安侯经了她的一番话,在周大将军携着夫人再次上门的时候总算没躲开了。两边的正经主子坐在一处,谈了一个下午,具体都说了些什么不清楚,只知道武安侯没之前那般软硬不吃了。

    赵氏甚至留了二人用过晚膳才走。

    看样子确实是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杨思漪是个爱凑热闹的,府里的事大多她都能提早得到消息。

    今个儿杨青菀起床没多久,这位精灵一般的小姑娘便直奔她的闺房,说了这事,“……三姐姐,我寻思着这事到底和您有关,便提前来透个信儿,您也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您说,我是不是特别贴心?”

    杨青菀觉得好笑,顺手拿了桌几上的一只甜橘给她,“来,赏嘉陵蜜橘一只。”

    杨思漪笑嘻嘻接了过,顺手剥起了橘子。

    剥到一半,忽地动作一顿,起身坐到杨青菀身边的杌子去了,“三姐姐,还有一桩事我差点忘了,早前去给爹爹请安的时候,我不光听说了周大将军的事,还得知晚上会有个权贵来家里与爹爹议事呢,您猜猜会是谁?”

    杨青菀一下子就想起昨日大门口石狮子旁的那两道身影,几乎是脱口而出,“相爷?”

    杨思漪惊呼道:“三姐姐您怎么这么厉害?”似是太容易被猜到了,她一下子失去了兴致,须臾之后双眸却又亮了起来,“便是这位大权贵,似乎是因为朝廷上的事需要商议,所以下朝的时候这位大丞相会随爹爹回来。”

    杨青菀挑了挑眉,“这与你有什么干系?”

    杨思漪调皮笑了笑,“这位相爷可是个名动京城的狠角色,不光是他的权臣身份,那副好样貌更是被人津津乐道,您就不想亲眼去瞧瞧他长得如何?”

    “不想。”杨青菀老老实实答她,她一直都生活在封地,听说他的时候还是个翰林,“你不能抱有这样的想法,你也说了他是个大权臣,小姑娘家家的,凑什么热闹?若是爹爹知晓了,定要严惩你。”

    杨思漪撒娇,“您不说我也不说,爹爹哪里会知道?我们到时候注意点就是了。”

    杨青菀不允,“胡闹。”

    回头便吩咐伺候杨四姑娘的两名贴身丫鬟,“……四妹妹一向调皮,你们定得看好她。一会就回你们的流云居去,若是让我知道她又溜出来了,看我如何惩罚你们。”

    当真是太不像话了,堂堂一个侯府嫡女哪里能干出这种事?

    杨青菀越想越觉得荒唐,索性斜了杨思漪一眼。

    后者也看出了她的不快,委屈巴巴地讨好,“好好好,三姐姐说什么便是什么,我自然是听您的,您可不要生气。”道完,又自个儿嘀咕了一句,“您以往可不是这样的,我想做什么您都随着我,何曾对我这么凶过?”

    “以后你若是再有这种奇奇怪怪的心思,我还会凶你。”

    杨思漪是个会察言观色,当下就保证以后不敢了。又变脸得极快,方才还一副要哭不哭的模样,这会儿已经是笑意盈盈地讨饶,“我知道三姐姐是为我好,您可千万别告诉母亲,不然我肯定没好日子过了。”

    杨青菀装腔作势了一番才点头应了。

    很快便到了傍晚,果然如杨思漪所说的那般,武安侯回府的时候身边走着一身紫袍的沈大丞相。

    二人直接进了书房,再无第三人进出。

    夜里要比白日的时候凉一些,杨青菀身上盖了条毯子,问起流云居那边的情况。

    探梅轻声说:“四姑娘在屋里呢,之前画了幅青竹,还没全部画完就困了,这会儿应该睡得极香。”

    杨青菀点头。

    杨思漪存了偷看相爷的心思,眼下睡了是再好不过。

    一来人家一个大丞相哪里是你能随便看的;二来男女授受不亲,若是被有心人给传了出去,她的名声定要受了影响;三来……这位侯府小嫡女若是盯着人,那她就不好实行计划了。

    她原本就在琢磨着要如何确认亭中人的身份,没想到沈大丞相到府里来了,简直是天赐良机,她自然是不能错过这般的好时机。

    什么男女之防?反正杨三姑娘原来的名声也不好,若是传开了,指不定她还占了沈大丞相的便宜。
………………………………

第十四章 不客气

    是夜,书房的灯盏亮了许久,房门才从里头开了。

    有两条人影走了出来。

    沈凉昭看了看黑漆漆的夜色,眸光清幽,“竟是这般晚了,连累侯爷连晚膳都没用,是我考虑不周。”

    武安侯忙道:“事关国家社稷,什么事能比这个还重要?”道完,后知后觉地邀他,“都这般晚了,沈相不如留下用完膳再走。吃上两口小酒,身子也暖和一些。”

    沈凉昭谢绝了好意,一身紫袍衬得他俊俏非常。

    武安侯欲要亲自送他出府,被沈大丞相拒绝了,“侯爷还是快去用膳吧,遣个人给我引个路就行。”

    正好赵氏遣过来的婆子也到了,大抵因着夜色太浓的缘故没仔细看身侧着一身紫袍的年轻官员,她朝武安侯屈膝一礼:“侯爷,饭菜都重新热好了,夫人还在等着您过去呢。”

    武安侯瞪大一双眸子,老脸都要挂不住了,“胡说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