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自是白衣卿相-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老人家一听姓柳,便回忆起他的父亲从前给他讲过从前有位姓柳的刺史生前经常来此处游玩。
哦,柳先生,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在此居住,我原听说父亲说起过,我们的先祖从前遇见过一个姓柳的刺史生前经常来此处游玩,好像叫柳宗元。
柳宜一听,有些激动:“哦,那正是在下等人的先祖”。
那人家热情的招待了他们,把从前则珍藏的酒跟珍藏的那肉都拿出来了。
小柳三变跟那家的小孙儿玩得正起劲,两家人聊得很是欢乐。
………………………………
第一章第10节 天降瑞雪,雪中送炭,白衣胜雪,杀人无形
天飘雪,寒起。
赵光义站在朝元殿外,看着,到处都是一片雪白,唯有东边的墙角开着一束红梅,红梅隐约见到有一女子在翩翩起舞。
内侍给他批了一件大氅衣:“大家,起风了,不如回到殿内歇息吧”!
那是谁在哪里,好像有个女子在没花丛中跳舞”?
内侍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但是并没发现有什么女子。
那内侍心想,若此时回答无人在此,恐怕会危及自身性命,他便想了想,笑了笑,回答道:“大家,此雪乃是天降瑞雪,大家见到的没花丛中起舞的女子恐怕是花神梅妃吧,天降瑞雪,大家何不施与天下百姓,以体现大家仁慈”。
赵光义看了看他一眼:“古人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朕曾读香山居士所写的一首诗,诗是这样写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大雪纷飞,寒气凌冽,刺骨。
赵光义深吸了一口气:“传令下去,赐京城年事已高者御寒衣物,百岁老人则另外加赐涂金带,另外,派遗中使赐孤老贫穷者每人千钱及若干米、炭,这样可以让他们不必再受冻挨饿,安度隆冬,此外,每年此时都需要按此法执行,违令者斩”。
内侍向赵光义行礼:“大家隆恩,天下的百姓必定都会感恩戴德”。
汴京城,城门下,有一个正靠着城门,冻着已经不得动弹的老者,守门的侍卫正拿着一件裘衣,她把它盖在老者的身上,老者奄奄一息,老者还有一息尚存,老者睁开眼睛,看着那侍卫一眼:官家仁慈,好认必会有好报的,雪中送炭的恩情,老朽只得来生再报了”。
那老者说完便咽气了。
天仙楼,依旧是人来人往,但是没有人会在意少了谁,并没有人会在意这个天仙楼里少了白衣和伊胜雪二人。
白衣,人如其名,肤如白雪,一袭白衣,头上插着一支白玉发簪,系着一条白色丝带,手里总是会拿着一把白色的折扇,大拇指上还戴着一个白玉扳指,他的腰间还有戴着一个白色的香囊,白色的香囊内装着白色的曼陀罗花,中了白色的曼陀罗花的毒的人,会产生幻觉,从而导致死亡,而白衣的白色的曼陀罗花是世间白色的曼陀罗花的中的极品,因为白衣的白色的曼陀罗花的种子是他从唐门带出来的,而花是他在唐门,用唐门各种毒药加上他自己的血种出来的,他曾在唐门内待过很长一段世间,他的师傅曾经是唐门内一位有名的毒师,白衣的血早已经是百毒不侵了,白衣为人冷漠,几乎没人听过他说过话,伊胜雪是他唯一可以倾诉的对象,因为她根本说不过了话,是个哑巴,小的时候就被毒哑了,而且她还是患有眼疾,眼睛看不见,却学得一身好功夫。
青城山下,一片厮杀。
白衣没有去理会那厮杀,打杀声,他和伊胜雪就站在树林里围观。
那厮杀里的领队的人叫做王小波,在身旁的人,是他妻子的弟弟,叫李顺,站在李顺对面的是赵光义派来的西川招安使宦官王继恩。
王小波被飞来的一支箭射中,他的身体在空中漂浮,随后飞进了树林,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白衣和伊胜雪的跟前,他还有一息尚存,他看着白衣和伊胜雪,他仔细的打量着,便猜出了那是白衣胜雪,他的眼睛瞪着老大,面部有些狰狞。
白衣不知道从何时从香囊里拿出了一朵白色曼陀罗花,白衣随手把那多花扔到了王小波的身上,王小波不敢去碰,却又不敢扔掉,伊胜雪走到了他的跟前。
伊胜雪叹了口气:“唉,真是可惜了,让你帮忙办的事情,你居然没有办好,还搞砸了,你说现在该怎么办呢
“女,女侠饶命,两位大侠饶命”。
“雪儿,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伊胜雪慢慢起舞,天空便开始飘雪,当伊胜雪停下来的时候,王小波早已经死了。
“走吧”!
大雪纷飞,白衣飘飞。
………………………………
第一章 第11节 烟花三月下扬州
光阴似箭,如流水。
三年任期已满,柳宜一家,像来的时候一样,长途跋涉,返回汴京述职。
风和日丽,御花园内。
大庆殿东廊有小角门与秘书省是相通的,柳宜穿过此门,來到大庆殿,赵光义正在桥边,手里拿着米糠喂鱼,柳宜叩拜,一直跪着,不敢起身,赵光义转身看了一眼。
“平身吧”。
“谢官家”。柳宜站了起来,看着赵光义把手里的米糠全都扔进了鱼塘里,鱼塘里的鱼儿都都争先恐后的围了上来。
“柳爱卿,现在官居何职啊”?
回官家,宜现为秘书省著作佐郎”。
赵光义打量着他,思虑了一番,说道:“柳爱卿,你来看”。
柳宜走到鱼塘边看到满池的锦鲤都在争抢食物。
“俗话说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朕也有九个儿子,一个早折,朕很钟爱的佐儿疯了,昭成太子死了,朕还有六个儿子,可是他们就像是这鱼儿一样,朕刚才丢下去的米糠就好比这皇位,朕想你为太子赞善,你意向如何,虽然当下无太子人选,但是,同样重要”。
柳宜跪拜着:“谢官家”。
就此在汴京城当了两年的闲散官,一道令下有把他调离了汴京,前往扬州。
李太白曾有诗云:“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与全州相比,扬州是个完全不同的地方,扬州地处大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交通发达,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天晴,风轻,有琴,倚歌而和。
当初那个才思聪颖的小柳三变,如今已成翩翩少年郎,十岁的柳三变,身着一袭霜色的衣服,风吹动着他的衣袖,他站在船头念道:“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父母教而不学,是子不爱其身也。虽学而不勤,是亦不爱其身也。是故养子必教,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学,则庶人之子为公卿;不学,则公卿之子为庶人”。
柳宜看着柳三变,心中想着别的事情,他深呼吸了一口气,心想着:“如今三变长大了,国主,你放心吧,老臣一定会好好照顾皇长孙的,也会好好的保护公主殿下,匡扶我南唐,不负您的嘱托”。
入夜渐微凉,华灯初上,日复一日,夜复一夜,船缓缓的前行着,雾气凝重,东关渡口,若隐若现。
一路舟车劳顿的柳宜一行人,终于到了扬州府。
夜,深夜。
众任已经鼻鼾,柳宜坐在窗前,呆呆的看着月光,莫不作声。
………………………………
第一章第12节 三少爷的剑
到了扬州之后,柳宜的日常变得非常忙碌,总是有审不完的案件。
这天,在扬州府前,站了一个人,一个自称是柳赞赏的弟弟的男人,由于公务繁忙,便打发了下人招呼,那下人不知道其人是真是假,便让人将其赶出去,正巧柳三变要出门,不巧,撞倒了柳子宣。
柳子宣定晴一看,那神情举止都是似乎跟哥哥柳宜有些相似,便猜想这个白衣少年便是柳三变了。
柳子宣很是激动的喊着:“三变,你是三变对吧,我是你叔叔,我从崇安来的”。
柳三变虽然有一些迟疑,但是看长相倒是跟父亲柳宜有些相似,便好心的扶起了他,领着他到了大厅休息。
“叔父,来,吃茶”。
柳子宣结果柳三变递过来的茶碗,仔细的看了看柳三变。
好,好,真是个好孩子,如今多大啊
“回叔父,三变十三了”。
“舞勺之年,好啊,再过几年就便可娶妻了”。
三变没有此想法,想继承先人之志向,考取功名,在朝为官,为天下的老百姓做些实事”。
柳子宣笑着点点头。
正午过后,柳宜在书案前写着字,写完之后便交给了身边的一个近侍,那近侍把信笺带到了大明寺里,交给了僧人神秀。
神秀打开信笺看一眼,便走进了僧房,不久之后,出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幅画轴,交给了那近侍,原路返回。
王禹偁正好站在扬州府门前,与那近侍一起进了公堂,柳宜正在那处理一些案件,王禹偁交了一声:“无疑兄”。
柳宜抬头一看是王禹偁,便道:“王贤弟,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柳赞赏、王知州,这是大明寺神秀大师绘制的图,请柳赞赏过目”。
柳宜从那近侍的手里接过画轴,打开看了看,王禹偁靠近了柳宜,两个人的手都捧着那画卷。
“不如就请王贤弟添两笔如何”。
柳宜在侧磨着墨,王禹偁二话不说,拿起笔,洋洋洒洒,写出了《柳赞善写真并序》,柳宜看了看,念道:“河东柳宜开宝末以江南伪官归阙下,于后吏隐者二十年,年五十有八矣。堂有母思见其而,而不得归,浮图神秀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
以慰倚门之望”,好,写的真是好,不愧是我的王贤弟”。
柳宜转头对那近侍道:“你把这个送到三少爷哪里去”。
柳三变与叔父柳子宣正在院子里对练,刀光剑影,柳三变的剑术视乎更胜从前,出招很快,而且很是准确的击中要害。
柳子宣笑了笑。
“三少爷,这个是柳赞赏让小的送来的”
柳三变从从那近侍的手里接过画轴,打开看了看:“这位神秀师父,不仅学问高,画功在扬州也是数一数二的”。
不久,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
柳三变与叔父柳子宣、柳夫人、柳三复、柳三接一起踏上了前往崇安老家的路途,柳三变的背上背着那副画卷,以便到了崇安老家给他的太母看。
………………………………
第一章第13节 烛影斧声的真相
风雨潇潇,烛影摇红。
垂拱殿内,赵光义正批阅着奏章,突然有一些困乏,他取出方桌桌案上的一个精致的盒子,盒子的底部刻着几个字:云屏山白云观澹台真人特制,盒子内装着一个精致的小药瓶,从小药瓶内倒出一个药丸。
据说这个澹台真人俗名叫梵云飞,是个半路出家的道人,为躲避战乱,因此带着妻子和孩子逃难至此。
赵光义吞下了药丸便走到了床前,躺在床上休息,睡梦中看到哥哥赵匡胤端坐在福宁宫的椅子上,神态日若。
窗外,风雨潇潇,电闪雷鸣。
赵光义从睡梦中惊醒,他永远也忘不了哥哥赵匡胤死的那一夜。
天空飘着雪,皇宫整个被白雪所包裹着。
那一夜,他奉旨入宫,与哥哥正在喝酒,宋皇后伺候在侧,晋王赵光义一进来,宋皇后的脸上,有一些吃惊,因为赵匡胤让王继恩传唤的是四皇子秦王赵德芳,宋皇后一边笑着一边给赵匡胤和赵光义斟酒,兄弟两人喝得烂醉。
翌日清晨,打扫福宁宫的过女女,因敲门多时,不见有人应门,便推门而入,之后只见赵匡胤和宋皇后安然的躺在床上,而赵光义靠着桌子睡着了,她以为兄弟二人及宋皇后都睡着了,便亲手亲脚的打扫着,在打扫完毕之后便离开了。
晋王赵光义从睡梦中醒来,朦胧的双眼,却也感觉到头痛欲裂,身体疲惫有气无力,这分明不是醉酒,而是中毒,他走到床前,探了探哥哥赵匡胤的鼻息,却发现哥哥赵匡胤早已经没有了气息,他又摸了摸他的身体,早已经是僵硬,他摇晃着宋皇后,宋皇后从睡梦中醒来,宋皇后娇嗔的叫了叫赵匡胤::“大家,快起来了,天都已经亮了,朝会要迟到了”。
“别叫了,他永远都不会再醒过来了,他死了”。
宋皇后吓了一跳,站了起来::“是你,一定是你,为了这皇位,是你买通了王继恩,是你毒死了官家”。
“圣人,这里只有你跟我,你说是你杀死了他呢”。
宋皇后转头看了看已经死在床上的赵匡胤。
“现在你只能扶持我登上皇位,才能让众人都闭嘴,这里除了我之外,你才是最大的嫌疑,你好好想想吧,不过,人真的不是我杀的人,反正他身体这么虚弱,也根本不需要我懂手,肯定是有人等不及了,我承认,皇位我是想要,但是我也很想要你”。
赵光说完便走出去。
宋皇后拭去眼泪,站了起来,推开了门。
“陛下,驾崩,陛下,驾崩,陛下,驾崩”。
一时间赵匡胤突然驾崩的消息流传开来,众人猜则纷纷,众大臣也在为由谁来继承皇位各抒己见。
有的拥立二皇子赵德昭,有的拥立四皇子赵德芳,由于先前的太后生前的约定,也偶拥立赵廷美的,宋皇后走上大庆殿,停在了那把龙椅前突然安静下来了。
“宰相赵普上前了一步,有事启奏”。
“准奏”。
“臣记得在建隆二年的六月,即先皇登基的第二年,当时杜太后病重,自己知道命不久矣,便召我进宫。当时杜太后先皇:“你可知你是如何得到天下”先皇百思不解,只言道:“我之所得天下,只因先祖和太后庇佑”,太后摇头道:“不对,要不是因为周世宗死得早,只能让幼子继承王位,你才能有机可乘,城陈桥起兵,倘若周氏有年长的继子,这天下轮得到你吗如此,你要在死后传位给你的弟弟,因为国家有了年长的君主,才能防止被别人夺取江山,大宋才能长治久安”。
先皇流着泪道:“我怎么敢不听孩儿谨遵母亲大人的教诲!”。
而后,杜太后转过身对我道说:“你谨记,不可违背!”臣当时即刻就在太后榻前写成誓书,
并在末尾署上了“臣普记”三个字,然后将誓书藏在金匾里,交给了谨慎小心的宫人保护,只是,此书现在还不能拿出”。
国不可以一日无君,既然太后有言在先,即使是遗招只是口谕也足够了,尊照杜太后所言,兄终弟及,那就只能是晋王了”。
众人无言。
赵光义在众人的拥护下,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大庆殿那个高高的龙椅。
赵光义从睡梦中醒来,他也百思不解,虽然他也很想登上皇位,但是人真的不是他杀的更不是宋皇后所杀,更不知烛影斧声的真相,虽然先皇的当时的遗体表面看上去毫无伤痕,无痕迹可寻,但实侧,五脏六腑惧损。
赵光义突然之间,呼吸极为困难,随后便昏死过去了。
至道三年三月,赵光义驾崩,庙号太宗。
………………………………
第二章第1节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柳三变等人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武夷山下不远处的,崇安县五夫镇的五夫里老家,村口有着一个很大的水车,风带动着水车,水则是从武夷山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
天灰蒙蒙的,柳三变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过一座精美的桥,桥的两边的石头上都刻有许多的精美图案,垂柳随风而动,风中夹杂着桂花的香气,白色的荷花亭亭玉立,荷叶间露出一只白皙的手,小船轻轻的出来,有一少女正站在船头,手里拿着一支荷花,面带着笑容,在哪采莲船的旁边有几个小孩正熙熙攘攘的在荷花池边嬉戏,有的正在小船里,伸手去采摘莲子,有老人在旁边垂钓,远远的笛子声,有人倚而合,只是不见吹笛子的人跟唱歌的人,大大小小的湖,环环相扣,跌宕起伏,远山绵延不绝。
幽远的荷花池中,出现了一位一身淡粉色的衣裳的采莲女,正唱着歌,采着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柳子宣说道:“咱们五夫里在武夷山的东南方向,据说晋朝的时候出了一位蒋姓五行大夫,而得名五夫”。
柳三变紧跟在叔父柳子宣的身后,走在青石板路的街道上,街市很是热闹,风吹起翠绿的帘子,店内装饰豪华,华丽的布料,绫罗绸缎,跟串成璎珞样子的珍珠映入眼帘,每家每户沿街兴建,家家户户门前都有流水,有一些人家的房屋参差不齐,此刻正有一位背上背了一个小娃娃的少妇在清洗衣物,树木高耸,竟然遮挡住天空,不见天日,偶尔飘落几滴雨水下来,走了很久,才隐约看到柳府的大门。
柳府的大门前两边各挂了一个红色灯笼,还有两个家丁守在门前,一个穿着精美衣裳衣服中年妇女搀扶着另外一个比她稍微年纪大点,但是同样是穿着精美衣裳衣服中年妇女。
“夫人,你看,他们到了”。
老妇人走了两步,泪眼婆娑,握住了柳子宣跟柳三变的手。
“三变快来,这是你的继祖母虞氏,快来拜见”。
“这个是无疑家的小三变吗,都长这么大了,好孩子,快起来,快进来”。
柳三变跪拜着,虞氏便立刻扶起他,站虞氏身边的是她的陪嫁丫鬟云香,云香扶起虞氏,领着众人到了大厅,云香手法娴熟的弄茶,茶炉上的茶瓶已经注满水,水在茶瓶里烧着,云香从一个精美的茶盒里,取出茶饼,用茶碾把茶饼捣碎,然后用一个茶磨,把捣碎的茶叶都磨成粉末,随后到进茶盏内,此刻水已经烧沸,她用茶巾包裹着茶瓶,瞬间端起,把水往茶盏里慢慢的倒水,但是此时倒的水并不多,然后调成糊一样的,然后再倒入烧开的水,同时用一个银制的茶筅在里面不断的打炮泡直到出现泡沫为止,最后在茶面点出图案,而这种点茶的高手被称之为三昧手。
云香依次把不同的茶盏分给虞氏、柳寀、柳子宣跟柳三变,柳三变端茶盏,茶盏内茶汤上是一幅鲤鱼戏莲图。
是夜,灯火阑珊。
虞氏、柳寀、柳柳子宣跟柳三变围着八仙桌坐着,岚谷熏鹅、瘦肉羹、紫溪粉、建宁莲子羹、粿仔、千层糕、薜荔冻等等摆满了一整一桌,云香为众人斟酒,柳三变的手里端着一杯酒,他尝了一口,初次吃酒,酸的味道让他皱紧了眉头,这下子逗乐了在场其他人。
“这酒啊是上月新酿的青梅酒,还有一些发酸呢”。
一张八仙桌,一桌人,一桌菜,其乐融融。
………………………………
第二章第2节 赵恒登基,深夜回见曹彬
宦官王继恩急匆匆的來到中书省,宰相吕端见到宦官王继恩,心中便知道情况有变,便走了出去,并且还把王继恩锁在了里面。
宰相吕端对着旁边的守卫说着:“你们几个给我好好的看着他,不要让他跑了,没有我的命令谁不准放他出来,否则,我为你们试问,另外,再加派些人手过来,我去出就回”。
宰相吕端从中书省来到万岁殿,李皇后见了他,眼睛瞪着老大。
“圣人,臣以为,既然先帝生前已经立下太子,理应有太子继成大统”。
李皇后无言以对,对着宰相吕端行了大礼。
二十九岁的皇太子赵恒一步一步一步走上了那把龙椅,群臣跪着,李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赵恒从垂拱殿出来,便朝着嘉庆殿走去。
李太后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正对着,一幅观音像,跪着诵经。
“孩儿来给母亲大人请安”。
李太后睁开了眼睛,侍女为李太后开了门,抬起头看了看赵恒。
那是一个有些沧桑的男人的脸,李太后眼泪,用她那有些邹巴巴的手,抚摸着赵恒的脸。
“官家,近日可好啊”?
“孩儿一切安好,多谢母亲大人挂念”。
“官家,虽然政务要紧,可是也不能不到后宫走动,前朝后宫有时候是密不可分的”。
是孩儿知道了,孩儿还有事情需要处理,改日再来看往太后娘娘”。
赵恒来到殿中省,柳宜跪拜着。
吾皇万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